第一篇: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至上;公司治理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企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发布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来要求企业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后,英国、韩国、日本、德国、英联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开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关者的涵义。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30种定义。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的定义最窄,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个定义直接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专用设备等,一旦挪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1]
可以用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和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两分法把三种定义协调起来,凡是符合第一类定义的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转化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应符合如下四个标准:第一,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资本、劳动或服务等;第二,必须分享企业的收益,即从企业获得工资、奖金、股利等各种报酬;第三,必须承担企业的风险,当企业经营不善失败时会蒙受一定的损失。第四,分享企业的控制权。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目前主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果没有他们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构成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经营主体而存在。[2]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经理人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经理人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理人就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一个企业的经理人也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离“股权至上”逻辑的,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公司的目标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贡献。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而这种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模式称为“共同治理”。
(二)从现实中来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再次,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分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3]所以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我们把企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仅仅对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这种理念。
1.对雇员利益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兴起,使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雇员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担公司的剩余风险。[4]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有重要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按照“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个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2.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企业筹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权益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构成,只是构成比例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与竞争规律的客观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积累额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从而外部筹资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5]因此,与贷款人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让债权人参与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其次,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对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励债权人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极为必要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适应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确能给公司带来更理想的传统意义上的业绩指标,但利益相关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其最终无法成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解决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加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明确知道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作为多个人的集合,企业的决策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目标越单一可量化,决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经理人必须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管理层真的能做到吗?这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偏好和目标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东偏好投资的收益;债权人偏好债权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员工偏好高工资和就业稳定;客户偏好物美价廉;当地居民偏好优美的环境和就业机会;政府偏好稳定增加的税收。因此,管理层在偏好差异很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进行加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不同的股东之间的偏好不完全一样,但股东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的利益更加容易加总。股票的价值是企业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不论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少,股票的价值与企业的总价值是成比例变化的,股东们都乐于看到未来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和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内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为企业的员工,新员工渴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老员工则希望把扩大规模的资金用来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东利益的相对容易加总使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这个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争性。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7]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三)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具有不可计量性,虽然目前有学者用“顾客满意度”、“平衡积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人的价值,但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难量化。至于建立决策理论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主张的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使经理人的责任归属问题难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各异性导致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多重目标,那么,决策者也就是经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理财行为。可以说,让经理人对所有人负责就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这些冲突当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经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调,而另外一部分冲突,则非单凭经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业同时实现短期利润、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最大化,这只会让经理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样,如果让他们同时对工人、客户、消费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样,这样,经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最大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会代表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在传统的理论中,董事的角色被定义为所有者的“自己人”,与股东之间在利益关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源自股东的绝对信任,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员、经理、消费者或政府部门等其他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以及董事会应该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任命和选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这误解了董事会的职责,也是不合理不实际的。如果潜在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用来增加利润、承担市场风险的资本将会被董事会用来协调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向这样的公司投资的。
(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样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经营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与其他非盈利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征,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的投资而存在,实现价值增值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公司的目标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赢,也应采取中立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的目的将有可能会把保证就业、保护环境甚至保护人权等政治性的责任放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还没有确定的实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而这些是所有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所必须考虑的,不能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的依据。事实上,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制约,企业会缺乏高效决策和适应性,有可能丧失必须的效率和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业失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性目标,就会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奇怪结局,在实施的实际效果上,可能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无法做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被“锁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比,选择股东主导模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一个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股东主导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成为股东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股东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人参与理性,而且是激励相容的。
四、结束语
本文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股东至上”理论孰好孰坏做出定论,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以公司为载体的,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益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经理人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就能使企业进入以下的良性循环:设定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进行健康的经营,从而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价值分配,然后企业声誉不断提高,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张兆国.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姜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1).[4]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4).[5]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6,(3).[6]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7]宋其美.正确审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J].管理科学文摘,2006,(12).
第二篇:交通理论研究论文(定稿)
交通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交通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交通理论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交通理论研究论文一
[摘要]
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交通行业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及流动频繁等特点,就农村公路资金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手段,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监管措施
一、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农为邦本,农业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产业。德州是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是巩固基层政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大大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管,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村公路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可以强化财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农村公路资金的健康安全运行,及时有效的防范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切实把农村公路财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直接把资金支付给施工单位,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止了项目单位层层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杜绝了施工单位拖欠施工款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改进管理手段通过管理出成效、促发展,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使用效果,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我市也形成了独特的“德州模式”,既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又有效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一、延伸发展项目法人制度,为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德州市属平原地区,在公路建设中基本没有就地取材的优势,砂石料、石灰、沥青等主要原材料都依赖长途运输,按照四级路的路面结构标准,平均每公里的路面工程造价在12至14万元左右,除了省交通厅每公里补助的7万元(德城区每公里4万元)外,需地方每公里再配套5至7万多元。三年内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全市需改造建设13600公里农村公路,平均每个县(市、区)每年需筹集配套资金2000多万元。为了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并保证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我们根据农村公路的建设实际和工程资金管理的特殊要求,延伸发展了项目法人制度,独创了市县两级建设业主负责制度,即由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市级业主,负责省补资金、市政府“以奖代补”资金的落实和发放;由县(市、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为县级业主,负责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和落实,支付全部工程造价中除省补资金以外的一块资金。签订合同时,两级业主的法人代表共同作为甲方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工程计量支付时,两级业主同步按照计量支付文件,将省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足额支付到施工单位。这项制度的确立,不仅解除了施工单位“干完活拿不到钱”的后顾之忧,有效保证了施工单位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单位继续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人管理的资金管理要求,防止了截留、挤占和挪用工程建设资金问题的发生,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营。
二、多措并举,筹集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为了确保不加重农民负担,落实配套资金,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六条扎实可行的筹资措施。
一是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每年由市财政列支12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年底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核评比指标,将资金发放到各县(市、区)。同时,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每年从财政列支不少于200万元,再从车船使用税、农业税及其附加中每年列支10%的资金,作为地方配套资金,用于工程建设。
二是对施工单位营业税实行即征即返。按照有关法律确定的税率标准,要求施工单位上缴营业税。所征营业税由市县两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投资比例分别代征,统一上缴同级财政,财政部门对所征税额即征即返,作为市县两级政府的财政投入,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三是用足用好农村“两工”。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经市减负办审批,把“两工”适当集中使用,并与全市各项工作统一考虑,优先用于路基土方和小桥涵工程。
四是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看作是自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机遇,关心、支持工程建设,并鼓励单位、企业投资和个人捐资。另外,积极督促引导各县市区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将社会捐助和拍卖公路桥梁冠名权、路树所有权、路边资源开发权所得资金及“一事一议”所筹资金等纳入基金,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沿路土地经营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了2000多万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设。
五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对按期优质完成计划而省补资金暂不到位的,我们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贷款将省补资金提前到位。各县(市、区)政府针对财力相对较弱的实际,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贷款筹集了大量配套资金,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三、加强资金监管,保证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为确保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把各项建设资金全部用到刀刃上,并保证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向人民群众交个明白账。我们从建立完善严格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入手,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根据山东省交通厅《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结合德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了《德州市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把资金管理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切实杜绝了用农村公路改造资金建设县城、乡镇外环路、出口路和新规划的开发区街道的苗头和做法。
二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我们从市局财务审计科和直属单位抽调了三名具备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组建了德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计划财务科,负责对中央、省补助资金和市政府投入的各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并负责对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审计、监督和业务指导。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也抽调当地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财会人员,组建了计划财务科,负责地方配套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上下统一的财务管理机构,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专项管理,为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安全运营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是按项目设立专户,对资金划拨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在资金拨付时,严格规范了资金审批程序和手续,根据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量和监理、业主及施工单位三方签字认可的计量支付证书进行拨款;工程完工后,经省市验收合格,除扣留质量保证金后,将中央和省补资金全额拨付到施工单位;缺陷责任期满后,按合同支付剩余的质量保证金。
四是进行严格审计。
项目建成后,我们从各县交通局的财务审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所有项目以县为单位进行交叉审计,保证了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有效防止了套取补助资金和从补助资金中提取管理费的做法,同时,也督促地方政府及时将配套资金拨付至施工单位,维护了施工单位正当的经济利益,提高了施工单位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有效防止了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有力杜绝了建设单位拖欠农民征地拆迁费问题,切实做到了“两不拖欠”。
五是严格进行考核。为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把省奖励资金和市政府“以奖代补”资金发放得公开、公正、公平、合理,我们制定了《德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奖励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的工程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工程质量、计划执行、资金管理、养护管理、综合管理等七方面工作,按千分制进行考核,其中,资金管理占200分,重点对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和地方配套资金支付到施工单位的实际到账率进行考核。《办法》规定,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和地方配套资金支付到施工单位的实际到账率各占100分,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到位资金数额/应到位资金数额×100%、实际支付到施工单位的资金总额/应支付到施工单位的资金总额×100%。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账率乘以考核分数,即为资金管理工作的实际得分。就某一县(市、区)而言,尽管其他工作得分较高,但如果因资金“两率”较低,其总分将会大受影响,排名甚至跌至最后几名。各县(市、区)为在年终评比中获得好名次,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奖励资金,不得不加大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和落实力度,从而在客观上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需要,推动了工程顺利实施。
六是建立以审计监督为主体的立体化监督网络。为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党政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作用,我们在积极邀请各级审计、监察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进行审计监察并向社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的同时,也积极邀请各级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记者到各工地进行检查、巡视和督导, 检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建设建言献策。这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不仅使各项建设资金处于“阳光化”的监督之中,也有效保证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富民工程。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决心不断改进工作,强化管理,提高水平,继续推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路架桥。
交通理论研究论文二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建成和投入运营,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伴随这一事物的出现,给公路建设者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高速公路的管养护问题。
论文关键词:
高速公路,养护,分析
一、高速公路路面和桥梁结构外露在地表,直接感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和湿度两方面。
特别是路面体系的温度和湿度状况随周围自然因素而变化,这些变化使路面体系的材料性质和状态发生相应的改变。材料力学性质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将使路面设计时材料计算参数的选择复杂化。而物理状态的不断变化,则会使路面结构即使没有受到车轮荷载的破坏作用,也会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损坏;或者在车轮荷载的迭加影响下加剧和加速损坏的出现。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水,造成路面破坏的关键因素也是水。所以恶劣天气出现之时,就是路基、路面和桥面大量病害出现之际;也就是养护工作应该全力以赴、紧急抢险,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之时。而且冰、雪、雾、雨恶劣天气条件下事故发生率高,并且很容易由一起事故引发另外一起或一连串的事故。路面上有冰、雪时,路面的摩擦力小;雾天、雨天、夜晚,能见度低,这都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所在。恶劣天气因素客观上属于不可抗力,只能通过人为的防范措施来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
因此按照气温的周期性变化,加强预防性养护,建立全面有效的应对办法。
①必须强调平时将各种设备保持在完好的技术状态,注意各种异常天气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后提出和制定控制方案,以备急时之需;
②在制定的控制方案中应该与其他部门全力配合,以保证各方面的安全;
③在作业时尽量避免在过冷和过热环境中长时间连续工作,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④在养护工作中要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深入研究、探讨公路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结构寿命和植物的生命的养护
结构是有使用寿命的。高速公路的行车道受大车、重载和超限车辆的长期作用,路面结构已达到“临界状态”,路面病害将随时出现。桥梁方面的伸缩缝、小桥涵的油毛毡支座,路面标线,以及一些防护设施如隔离栅等容易损坏。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需要尽快研究安排,否则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合理的维护费用是必须的。
植物是有生长周期的。特别是中央分隔带植物的生长受环境因素的制约,随着植物地上部分的体积增大,需要更厚的土壤供其生长。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外,应有计划地对不适应的品种进行更新,逐步完成对不适应品种的更替,达到整体上不影响防眩效果。
高速公路养护的同时必然带来风险,假如哪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这方面的养护必须做到:①应该建立各种结构的养护费用的正常比例关系,如绿化投资总额与合理维护费用的比例关系等,否则一些工作必然难以为继;②尽量减少高速公路中的非永久性结构,以减少因结构维修对车辆通行的社会影响;③对非永久性结构在其使用寿命内要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维修改造,以保证结构的使用性能;④加强对各结构的实际使用寿命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组合它们的合理维修费用,从而达到合理安排养护周期计划和养护资金;⑤要建立路面结构、桥梁生命期内风险评估机制,以便对路面和桥梁是否能继续正常运营、加固、维修还是拆除做出科学决策。
三、技术标准的养护思维定势
我们无论是在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期间,还是在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期间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但是我们知道: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其路面及桥梁设施、交通工程设施、监控设施、通讯设施、服务设施及养护设备等,会因行车荷载及环境因素的作用而逐渐损坏,这将造成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逐步下降。目前从高速公路的使用情况看,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从一年四季的变化,我们在养护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路面出现的病害与施工季节的矛盾问题。
路面病害的出现往往是不利季节,如冬季和雨季是大量病害出现的季节。此时路面维修养护施工满足不了要求,只能是临时性处理,造成养护质量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同时也是造成当年养护维修,当年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
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10℃,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就这一条我们就很难做到。如果再加上一条“车辙”问题,规范规定车辙深度大于1.5cm时就应该对路面进行维修;还有路面结构强度、抗滑等其它主要技术指标问题。因此,在高速公路交付使用后,仍需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各种设施进行维护,使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稳定使用性能,以使高速公路提供可接受的水平。
应加强这方面的养护定势研究,建立危机监控和处理机制。我处在这方面的养护思维定势是:①根据调查的路面检测技术资料和病害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下一的路面维修计划和技术方案;②根据维修计划和技术方案,按照《招投标法》的要求认真做好招投标工作,要求中标单位认真做好施工准备;③保证在每年的施工最好季节集中处理中修或专项工程范围以上的路面维修,确保路面的维修质量;④对雨季出现的路面病害进行补充调查,争取在9-10月份的施工最好季节进行彻底治理;⑤其它时间及时修补路面小坑槽和裂缝病害,保证路面技术状况达到常年可接受的服务水平;⑥根据科学的发展,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目前凝固快、寿命久的铺路材料已经研究出来了,不能总是喜欢使用便宜的材料。
四、交通安全健康的养护
道路交通安全是人们关心的永恒话题,有文章称“中国已经进入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这方面的养护思维定势是:①高速公路在养护维修作业时应尽量减少养护作业点或断面;②施工时作业点附近所有的路面病害等应同时施工,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加强工序衔接,避免因施工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产生重复破坏;③在进行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设置:警告区、上游过度区、缓冲区、作业区等,且警告区的长度不得小于1500米,还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关标志,夜间施工时必须要有齐全明显的灯光标志;④应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设备,保证养护工程质量,减少养护职工在高速公路上的维修时间;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规定,保障职工的生产安全,满足其心理和生理要求。
第三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论文
摘 要:作为一种战略管理方法和分析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战略分析模式与管理机制建构路径。质量是继续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契合点。质量利益协调机制、质量管理责任分担机制和质量监测与风险预警机制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运行机制。
关键词:继续教育;利益相关者;质量管理; 机制
一、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与股东至上理论相对的企业治理理论,是为解决企业管理领域诸多矛盾而提供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看,企业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企业并非仅仅依赖于股东,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为了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就必须平等地对待和保护每个利益相关者的产权权益。因此该理论反对企业运营的目的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认为公司决策由各利益相关者的合力参与,共同决定。企业不仅要为股东服务,实现股东资本的增值,同时要保护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要实现雇员人力资本的增值,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或服务等等。利益相关者是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是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种方法和经营策略,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在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原则框架和组织模式。
继续教育要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利益相关者模式已经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模式。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与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发生联系,会因为质量管理而获得或者失去资源与利益的个人和团体。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就是要求继续教育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与权利,继续教育的一切质量管理行为都应以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诉求和权利。作为切己的活动,继续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有权利也有必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去,只有经由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才能提高质量管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获得认同与支持,培育出和谐的利益相关者关系,促进继续教育质量的良性保障与持续提高。
继续教育的管理决策必须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此关涉到一个核心的问题:高校管理层如何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即各利益相关者依据什么以及如何影响或参与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亦即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运行机制问题。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校继续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一)质量管理利益协调机制
约翰·普兰德认为,利益相关是一个平衡问题。继续教育质量观价值取向摇摆,利益主体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利益的博弈如何才能达到平衡?“在大学里,决定的质量是通过自觉防止利益冲突而得到改善的。”因此,必须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
虽然高校是利益相关者组织,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与继续教育的利益相关程度不同、参与大学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意愿和能力不尽相同。组织不可能履行对每一个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事实上高校很可能只对部分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履行相对责任,随后在条件满足之后再从不同程度上去履行对每个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是不同的关系资源的直接或间接结合体,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过程,也正是整合各类关系资源的过程。
在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权配置中,应该给予那些与继续教育有更为密切利益关系,有强烈参与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意愿与能力的利益相关者更多的管理权限;而给予那些相对来说与继续教育质量关系不是那么密切,参与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意愿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利益相关者较少的管理权限。也就是说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管理权限的配置是一种非均衡的分散配置。这种非均衡的管理权限的配置过程实际上是继续教育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期望通过管理权限的非均衡分散,使继续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达到平衡。所谓利益要求的平衡,不是要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都同等对待,而是在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相关分析后,对那些核心的、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给予更多重视,使其利益要求得到满足;对重要性相对低的利益相关者适当降低其利益要求的实现程度,以实现继续教育发展成果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质量管理责任分担机制
“要使管理的等级运转良好,就需要有明确的协调机制和责任制度。”质量管理责任是多层次的责任体系。质量管理责任分担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实现继续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自律和部分自治,调动全体成员的质量自觉,推动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又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质量创新。
1.政府的元管理。立法机关通过专门立法或修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为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活动提供法律层面的合法性,确立政府、社会组织,高校自身三大主要利益相关者各司其职、互相牵制的质量管理权力格局,保留继续教育质量立法权、拨款权、惩戒权和元评估权(对中介机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的再评估)。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宏观管理,颁布基本质量准则、评价程序与规制,依法被赋予对高校、社会机构等评价主体进行元评估的权力,即对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或监控本身的合法性、科学性等进行评估或监控等管理行为,而不是直接介入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但是政府颁布的质量标准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教育层次质量与结构质量布局要合理,监督程序要合理合法。政府依法履行质量责任,对政府失职、越职行为造成的损失要依法追究和索赔。政府不进行直接管理,“并不是意味着政府权力的缩小,更不是意味着政府政权维系能力的下降,而只是为了让大学更好地提供公共利益”。
2.高校的特色管理。高校有义务向政府和社会证明其办学质量,定期对继续教育质量进行自评,自评结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并作为政府拨款的参考依据;结合国家质量标准,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质量标准,特色质量是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表达,是高校拥有的特色质量资源与各利益相关者需要的有机结合,特色质量是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最有效武器。因此,继续教育管理者在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中应该注重培育特色、形成特色、营销特色。
3.教师的自由管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制度根基,教师期待质量管理能够维持高校的自由、开放和包容的学术研究氛围,不受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教师对学术质量的利益诉求是最强烈的,由此,教师对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责任应该是维护高等教育的学科性、探索性、自由性和创新性。同时,教师还期待继续教育能拓展他们的研究视界,为他们提供与市场、社会等近距离接触的契机。
4.学生的参与性管理。学生的质量责任在于履行学习和研究承诺,达到国家和学校规定的质量标准。当学生不能完成质量责任时,学校有权依法进行惩戒,直至取消学习资格。“参与不是在管理活动中被动地卷入,而是主动地分享管理权。参与指的是个体卷入群体活动的一种状态,既指个体在群体活动中是否‘在场’、是否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等外显行为,也包括个体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卷入和影响群体活动的状态和程度。”继续教育管理者应改变学生管理的理念,转变学生管理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确保教育信息的开放,建立起学生参与的激励机制、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和科学民主的质量管理决策机制。
5.社会的监督性管理。社会评价机构的责任在于拥有足够的权威且能够公正实施评价的专家,拥有先进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当评价机构不能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时,将受到经济制裁、行政制裁或法律制裁。社会公众和舆论媒体等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在于依法公正、诚实地履行监督义务,舆论的声音推动各质量主体履行质量责任,预防、控制和纠正质量目标的偏离。
(三)质量监测与风险预警机制
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注重结果的测评,而且评价的组织方式与高校组织机构的职能观是同构的,即纵向的评价机制,上级机构评价下级机构,领导评价下属,官员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这种线性的质量评价范式完全无视继续教育质量是个复杂性系统的现实,导致质量信息的单向传达而无法实现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共享,加之质量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显现的时间滞后性、发作的突发性,这意味着利益相关者无法及时发现质量风险,反而必须时刻准备应对随时降临的风险,加大质量成本的投入,高校的声誉和生源竞争力也随之下降。由此,高校的质量信息监测与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1.重构质量信息收集与整合机制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是依靠数据与信息来支撑质量的评价、管理与改进。建立横向的或跨部门协作的质量信息交流共享机制,高校继续质量信息的获取对任何利益相关者是畅通的,任何利益相关者都被允许以合法手段去收集继续教育的任何质量信息;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信息定期发布制度,高校履行对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说明责任,实现质量承诺。
2.建立质量监测机构
包括高校内部的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质量监测机构,更重要的是建立独立于政府与高校的第三方监测评价机构,这种监测机构是非营利性的,是权威性的,它由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他们不带有任何利益诉求,秉持公正与客观的精神,对高校的继续教育质量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分析,把最终研究报告公之于众,对质量不尽人意者予以特别分析,提出改进对策供参考,以示警醒。
3.坚持质量监测与预警的过程导向
旨在实现某种结果的一系列活动便称为过程。继续教育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量政策的执行过程与质量管理行为,因此,质量管理实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它高度强调质量的预防与持续改进,坚信在管理过程中预防质量问题所需的成本远远低于在高校管理周期结束后纠正问题的成本,因为质量管理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与教育发展规律。同时,过程管理具备柔性化特征,能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适时调整质量政策,提升质量价值观,改善质量评价模式,优化质量管理过程。虽然质量管理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管理权力博弈的过程,但也是利益共同体构筑的过程,它强化了利益相关者各方的质量责任意识,达成了共建优质质量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美]R·爱德华·弗里曼.王彦华,粱豪译.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英]大卫·威勒,[芬]玛丽亚·西兰琶著.张丽华译.利益相关者公司——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之蓝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3]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4]卢山冰.利益相关者基本范式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王建华.高等教育管理——非营利部门的视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6]朱为鸿.学生参与:我国大学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7][美]詹姆斯·R·埃文斯,威廉·M·林赛.焦书斌主译.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四篇:利益相关者们如何影响企业战略
利益相关者们如何影响企业战略
只有当企业的管理者清楚认识到,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最真实的需求以及影响其需求的因素,并采取有利于满足内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行动,才能使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优势和竞争标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的成功。处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大多被利益相关者推向多元化,因此应预先考虑战略类型的变革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制定应对策略。
如果你连续三年关注我们的信誉100企业榜单就会从中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排名靠前的企业无一不是高度专业化经营的公司,而排名靠后的企业往往是多元化经营的公司,这一点在中国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的信誉低于专业化经营公司信誉的呢?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在中国,联想、TCL、康佳、春兰等等上了规模的企业,都热衷于多元化的公司战略,而正是这样的战略方法,令大量中国企业陷入了困境,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力连年下滑。多元化经营战略之所以被中国众多企业采纳,是基于中间产品市场,包括知识、技术、商誉、零部件、材料等市场不完全性的考量。这种不完全性是市场失效及中间产品的特殊性所致,如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外部市场上转让容易扩散。中间产品的这种特殊性导致买方或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价格的不确定性。这种缺乏市场以供企业之间交换产品,或某些市场经营效率低下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开展多元化经营,避免外部交易成本,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便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利益相关者战略路径
那么,利益相关者为何会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决定要素产生影响。弗里曼认为影响的产生基于以下三个原理:
(1)合作原理。它说明外部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两者之间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企业家和管理者一起工作,维持和顾客、供应商、金融家和社区机构之间的交易和关系。每个团体对企业工作的支持对企业战略的成功至关重要。
(2)持续创造原理。它认为企业是一个持续创造价值的源泉,在价值的激励下和利益相关者合作,创造出新的价值。现代企业创造价值不但不必摧毁别人,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善每个人的状况来实现。
(3)复杂性原理。它认为人是复杂的,具有许多不同的价值观。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有时是自私的,有时又会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动。
基于上述原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利害关系表现在:①和企业合作,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和目标企业进行合作创造更多价值,并共同分享这些价值;②对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或社会支持,当利益相关者预期企业的行为对社会有利时,他们可能会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或社会支持。
从信誉理论的角度来说,企业战略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们提供了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和对企业未来成长进行预期的途径。换句话说就是,企业战略可以帮助大众有效地识别企业并且揭示企业未来计划发展的方向。
这样,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影响企业多元化战略实施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执行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企业主要是集中发展他们的核心业务活动的企业。一般而言,执行这类战略的企业管理者能够集中注意力于一个基本的业务活动或一系列相关联的业务活动,因此这类企业更有效率。并且由于它们业务高度的集中,这类企业的沟通传播和企业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们的高效率的形象可能更加清晰和简明,这也就更容易为利益相关者所认知和理解。诸如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往往比较青睐于专业化生产某类产品的企业提供的产品。这也就是源于执行这类战略的企业由其专业化而带来的产品、服务质量的保证,进而赢得了可靠的企业信誉,这一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了它的利益相关者。
当然,从企业绩效角度看,相关多元化有其吸引力的方面,但是对这种多元化战略进行管理的无效性也随之出现。对照专业化经营,执行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的难度加大,它需要企业管理者同时协调不同的业务活动,还要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但在现实中在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多项业务活动中都投入精力与资源,从而顾及不到其广大利益相关者们的利益平衡。
而且,多元化战略要求在业务单位间有更多的协调,所需的信息和协调机制变得更为重要和成本高昂,而这无疑会造成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企业运营效率的降低。
同时,企业执行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众多未知的成本会降低企业的信誉。这可能是源于企业多元化经营领域的增加而带来的沟通传播信号的多样性。企业的目标和它的使命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变得不够清晰乃至于模糊。
如果企业持续进入多样化且不相关的领域,企业的战略焦点逐渐变得不清晰甚至扭曲,以及来自于各业务单位的职能、功能的重复和管理的无效性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运营的协同性在不相关的业务活动表现出来的很少,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原有的信誉平台,在这些毫无联系的市场中,企业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信誉平台将毫无作用。
这样做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在于战略传递给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的混杂。企业的经营领域越多样化,企业传递的信息也就越发杂乱。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企业越集中发展,其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就越清晰。一个大企业可能产生这样的多样化信息以至于它对内的沟通和对外的传播更可能缺少任何显著的关联性。大企业的各事业部经理通常只控制着自己部门信息的发布。这样多样化的信息的来源可能会混淆外部公众,使他们对企业管理者的评价打折扣,也使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失去对企业关注的热情,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导致企业信誉的降低。
利益的信誉观
企业信誉的价值体现在其对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重要性上。企业信誉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它的两个关键特性:第一,信誉拥有可以被企业同时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潜力,企业信誉所承载的品质、诚信和对社会的负责使得企业可以成功地进入看似毫不相关的产业中;第二,其形成与构筑过程的历史性与积累性,能够为企业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资源。
通过分析发现,执行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企业的战略焦点越明确,企业的运营效率就越高,而且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就越集中可靠。由于专业化战略能够反映更清晰和更易于理解的企业使命,因此,执行此战略的企业的信誉就会高于其他战略的企业。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是完全不可行的。因为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很多企业毕竟是沿着相关多元化的路径演化的,万向集团就是稳健地高速发展成为了初具跨国公司雏形的国内一流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的代表。
我们必须要高度注意的是,在企业执行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业务单元中协同效应的发挥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但同时也需要考虑企业的行为是否能够博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保持关注与赞赏,从而提升企业信誉。随着企业经营持续多样化至不相关领域,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被协同效应和战略分离(以及随之而来的沟通信息的扭曲)这两类对立的力量所影响,管理者需要对其进行平衡,以保证企业被利益相关者所关注与信任,使企业的信誉不会受到损失。
由此可见,只有当企业的管理者清楚认识到,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最真实的需求以及影响其需求的因素,并采取有利于满足内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行动,才能使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优势和竞争标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的成功。
作者:潘少华 来源:《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8年第6期
第五篇:工会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
工会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
工会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职工利益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新的市场格局和利益关系,工会应打破老的各项社会职能并列的工作方法,以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以调整职工与企业劳动关系作为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以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作为工会工作的“牛鼻子”,强化工会职能,维护职工权益。
工会工作的基本问题是维权问题,所有工作都应紧紧抓住和围绕这个最本质的问题展开,即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要作好维权工作,当前重点要作好“五突破一加强”工作。
“五突破一加强”中的第一个突破,强调的是工会协助党政机关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对帮扶特困职工生活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这项工作的实质是维护困难职工的经济利益;第二个突破强调的是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这项工作的实质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第三个突破强调的是坚持和发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和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其实质是保障广大职工的民主权利;第四个突破强调的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中都要有职工代表参加,其实质是通过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的领导班子,保障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第五个突破强调的是最大限度地把新建企业的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其实质既是依法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组织权,更是强调实现工会维权工作必须要有的组织保证;“一加强”指的是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自身的改革和建设,通过改革工会领导机关的组织体制、运行机 1
制、活动方式和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来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为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服务,其实质是着力从立法和制定政策参与、职工劳动权益的政策研究和工会理论建设等方面解决好宏观维护、源头维护的问题。
在工作中,重点要突出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和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是人的积极性的两大基本动因,也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两大基本原则。离开这两点,职工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保护、调动和发挥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工会要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全国工会工作的实际来看,要抓好这一重点,必须首先最大限度地把新企业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这是实现其他突破的组织保证。
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把握工会的监督性,并体现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工会要实现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与此相对应,工会要实现在监督国家利益即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不受侵犯的同时,更好地监督职工群众的利益不受侵犯。应该说,工会的维权工作,经常、大量、具体的是从监督角度提出问题和开展工作的。丧失监督性,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很难落到实处,更难以取得实效。
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始终依据各地、各产业工会的实际,看到过程性,注意时间性,重视差异性,不搞一刀切、不一哄而起,因地制宜地提出问
题、开展工作。这就要求工会,一方面不操之过急,在实际工作中先抓住一两个突出问题打开局面,在过程中推进,在过程中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工会碰到困难不心灰意冷,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精神,在过程中寻找出路,在过程中突破难题,在过程中打开局面。
需要强调的是,“五突破一加强”是一个整体,各项重点工作之间、重点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强调整体性,是强调保护职工的积极性与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是统一的、有内在联系的。工会必须关心职工,维护职工利益,保护职工的积极性,这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前提;工会必须教育职工,凝聚职工,作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战斗力,这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保证;工会必须动员职工,组织职工,为职工的具体利益和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不懈奋斗,实施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这是把保护、调动起来的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合理发挥出来的落脚点,也是对工人阶级长远利益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