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胶体教案
教师: 【引入】
(ppt展示图片)
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老师先和大家分享几张图片。图一是一间房间的角落,我们看到有一束光从窗外射入,留下一条光路。图二看起来是清早的树林,几束光透过树荫洒落在地面上。图三是今年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中的一处情节,在一间囚室里,同样有一束光射进来。
看了这几张图片以后,我不禁在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几幅图中都产生了光路呢?
有的同学说因为有光照射,那我们这间教室也有光照射进来,你有看到一束一束的光吗?
同样的道理,老师用一支激光笔照射墙壁,也只能看到光点,却看不到光的路径,也就是说要形成光路,只有光是不够的。下面请大家结合生活经验,尝试着分析:要形成光路,除了有光源外,可能还需要什么条件?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丁达尔效应实验)
由实验我们发现,要形成光路,不仅要有光,还要有一些介质。那么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分散系及其分类》 【行课】
既然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分散系,那就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分散系,下面请大家翻开教材,齐读并找出分散系的概念及其组成。
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练习(ppt 题目)
由这几个习题,你能总结出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点?
学生:
有光照射
没有
室内要有灰尘
(齐读)分散系:
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分散质: 分散剂:
分散系一定是混合体系
同一个分散系中,分散质和分散剂不 是一定的通过刚刚的分析,我们发现,分散系可以是食盐水这样的液态体系,也可以是空气这样的气态体系。那么如果要将分散系进行分类,首先就可
以按状态来分。
(ppt)
同学们自己看一下按照状态能分成几种分散系? 九种
那么,比如食盐水属于固液分散系,我将面粉撒到空气中就属于固气
分散系。
那么,如果分散系的状态相同,他们的性质是否也一定相同呢? 肉眼观察,1号和2号都是澄清透明 的,三号不澄清不透明
请大家观察1、2、3号试管,先用肉眼直接观察三者的区别;再用一用激光照射,1号没有明显现象,2束光照射,观察并记录现象,小组内分工合作,限时2min,汇报现象 号有光路,三号能看到光,但没有光 路。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请判断3号试管是哪一类混合体系? 浊液
三支试管在用光照射的时候,有些能形成光路,有些不能。这种用光
照射形成光路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丁达尔效应”
那么丁达尔效应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
问题(ppt问题)
(1)结合文字介绍,判断①号、②号分别是哪种分散系。(2)为什么②号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①号不能?(3)推测:浊液不能形成光路的原因。
同学们的结论基本正确,我们通过动画来加深理解(观看演示动画)思考下一个问题:
(4)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将分散系重新分类: 溶液
胶体
浊液
(表格展示,常见的胶体)
在上述三种分散系中,我们最不熟悉的就是胶体,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胶体的性质
第一个重要性质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丁达尔效应。下面就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在生活中见到过丁达尔效应呢?
老师也给大家看几个例子:
重庆是一座经常出现大雾的城市,大家看着这幅图想一想,为什么大雾天司机要开雾灯呢?
再有,城市夜晚的高楼上,经常有各种光柱在舞动,其实我们现在知道,也是应用了丁达尔效应使夜空更绚烂。
上面是丁达尔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你能不能试着总结丁达尔效应在化学实验研究上有什么重要应用?提示一下,我们刚刚才用过。
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那么,我们需不需要再找一种方法来区分浊液和胶体呢?
请直接用肉眼观察2、3号试管,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知道,浊液在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沉淀,这时他的不稳定性,我们又看到,胶体静置后没有出现沉淀,说明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实际上,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稳定,我们把胶体的这种性质成为“介稳性”
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归纳总结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
(结合动画讲解)
胶体粒子颗粒较小,收到的重力作用不足以使之沉降下来。同时,由于胶体粒子由于相对表面积较大,因此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以选择性的吸附溶液中的某种电荷而带点。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能聚到一起。
而胶体的介稳性在生活中也能解释很多问题。
比如说,这几年一直令我们头痛的“雾霾”就可以看做是胶体。我们知道雾霾的特点是“悄然来袭,久久不散”,现在你能不能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雾霾不容易散去?
雾霾有个好兄弟叫沙尘暴,他的特点就是来势汹汹,去也无声,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里给我们治理雾霾提供了一个思路,可以怎么做呢?
没错,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有什么办法能破坏胶体的介稳性,让胶体粒子沉降下来。
1号是溶液,2号是胶体
2号中胶粒直径大小适中,使光发生散射
浊液中颗粒太大,使光发生反射
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雾是胶体,光能穿过雾并形成光路,提高了安全性
鉴别溶液和胶体
不需要,肉眼可以直接看出来
3号试管出现沉淀,2号没有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布朗运动
具有介稳性,比较稳定
颗粒较大,可以沉降下去
想办法破坏雾霾的介稳性,让雾霾颗粒聚成更大的颗粒沉降下去。
下面请大家结合介稳性的原因,讨论一下,可以通过哪些简单的方法破坏胶体的介稳性?
大家首先想到了通电,但是这个方法过于复杂,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详细研究,再想想更简单的方法,除了通电有没有别的方法中和掉电荷呢?
这里带电的物质就可以理解为阴阳离子。所以我们的第一种方法:加入电解质。
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呢?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学生实验)
实验结果说明加入电解质可以破坏胶体的介稳性。再想一下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加热可以使热运动加快,使胶体粒子有更多碰撞到一起的机会,从而聚成更大的颗粒。
这种胶体粒子据称更大颗粒沉降下来的过程称为胶体的聚沉。
胶体的聚沉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首先我看来看一段视频。(豆腐的制作)
除此外,我们还听过这样一句话,叫“伤口上撒盐”,一般用来指落井下石,但是在化学的角度上,我们能不能解读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提示一下,血液是胶体,盐是电解质。
再比如,照片上是一个工地的施工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积水。于是我下去取了一些,过滤以后就得到了我手中的这杯。其实看起来和普通的水已经很相似了,但是如果用光线照射就发现了问题:有一束光路。说明里面有一些微小的颗粒和微生物,并不够纯净。
初中我们学习过,可以怎样净水呢?
通电
加入带点的物质
加入硫酸钠的试管出现浑浊,用光照射,无明显光路。
加热
盐可以使胶体聚沉,加快血液凝固。
加入絮凝剂 煮沸
加入絮凝剂可以使胶体聚沉,现在我们知道,加热也可以使胶体聚沉。
由此我们联想到,水垢的形成也有聚沉的原因。
说到这,我们再回头看前面提到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破坏雾霾加电解质,加热。的稳定状态使它更快沉降下来?
我们会发现,这些方法都比较难实现,不能大规模使用,所以整治雾霾还是要从根源出发,从治理环境入手。
最后个大家布置一道思考题: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第二篇:教案7(2-1-1胶体)
教案7(2-1-1胶体)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的概念;了解胶体的性质;了解胶体的实际应用。
2.掌握胶体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掌握胶体的精制方法;理解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初中已有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列表比分散系的有关知识。要重视以旧带新,联系已学过的与胶体知识有关的基础,以达到边复习边旧知识、边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2.结合实验和列表比较,从观察比较中认识胶体的本质特征。
3.胶体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到记忆难、应用难等问题,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归类知识。
第一节
胶体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胶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胶体特征。
2.能够从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等角度理解胶体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3.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以及胶体的精制。理解氢氧化铁胶体的制法原理。
二、教学过程
1.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分散系一般有三种,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分散系分成以上三种的依据是 _________,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时,是_________,大于100nm时,是_________,在1 nm~100nm之间时是 _________。
2.如何分离胶体与浊液_________,如何分离胶体与溶液_________;如何分离浊液与溶液_________,胶体净化的方法是_________,为什么可以采用该办法_____________。
3.胶体的形成不是物质_________的反映,而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形式。根据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溶胶,如 _________;______溶胶,如_________溶胶,如_____等。
三、重点、难点点拨
1.如何理解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渗析的关系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胶体粒子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据此可以通过“渗析”的方法制某些胶体。渗析是一种分离操作,通过多次渗析或把半透膜袋放在流动的水中,可以使胶体得到更好的精制。
2.为什么有的高分子溶液具有胶体的某些性质?
高分子化合物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就成为高分子溶液,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由于分散 1 质颗粒太小与溶胶粒子相近,表现出溶胶的某些特性,例如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高分子溶液可纳入胶体研究范畴。另一方面高分子溶液是分子分散体系,又具有某些真溶液的特点,与胶体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例如:高分子溶液一般不带电荷,溶胶粒子则带电荷。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是它的高度溶剂化起了决定性作用,粒子不带电也能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
高分子化合物能自动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当蒸发溶剂后,再加入溶剂仍然自动溶解。胶体溶液则不能由自动分散来获得,胶粒一旦凝聚出来,一般很难简单地用加人溶剂的方法使之复原。
3.胶体较稳定的原因:①胶体中胶粒体积小,被介质分子碰撞而不易上浮或下沉,凝析;②胶体中胶粒带有同性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不易凝析出来。
4.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习题精析
[例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解析]胶粒可以透过空隙较大的滤纸,但不能透过空隙较小的半透膜。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
[答案]B [例2]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在1 nm-100nm之间 B,同种胶体的粒子带有同种电荷 C.胶体溶液显电中性 D.胶粒是运动的
[解析]胶体稳定的原因是其中的胶粒带电荷,并且同种胶体的粒子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而胶体稳定。
[答案]B
[例3]下列各种物质中,常用渗析方法分离的是
()(A)CaCO3和Na2CO(B)NaCl和KNO3
(C)CCl和水
(D)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解析]渗析方法适用于胶体和溶液的分离。[答案]D [例4]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溴水和汽油
(B)硫代硫酸钠和盐酸(C)乙二醇和甘油
(D)鸡蛋清和甘油 [解析lA形成的是溴的有机溶液,B形成的是单质硫沉淀和NaCI溶液,C二者物质互溶,D形成的属高分子溶液,也属于胶体的范畴。
[答案]D [例5]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
[解析]从分散系角度来分类,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属于不同的分散系。氯化铁溶液属于溶液,其中的分散质微粒是Fe3+和Cl-离子。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其中的分散质氢氧化铁构成的胶粒,分散质的直径要大一些。但两者加热蒸干、灼烧后,都会得到氧化铁。
[答案]C。
胶体针对性训练
(A组题)
1.制取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下面正确的是()(A)Fe3++3H2OFe(OH)3+3H+(B)Fe3+ +3H2O Fe(OH)3(胶体)+3H+(C)Fe3+ +3H2O Fe(OH)3(胶体)+3H+(D)Fe3+ +3H2O Fe(OH)3↓+3H+
2.既能透过半透膜,又能透过滤纸的是()
(A)NaCl溶液
(B)淀粉溶液
(C)酒精溶液
(D)Fe(OH)3胶体 3.用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正确的操作是()(A)将FeCl3溶液滴人蒸馏水中
(B)将FeCl3溶液滴人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
(C)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D)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
4.将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装在羊皮纸制成的袋中,将此袋下半部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半皮纸袋一定有破损的是()
(A)加入碘水变蓝色
(B)加入NaI溶液不变蓝色(C)加入AgN0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溴水变蓝色
5.下列各组中,可用相同的方法除去混有的杂质的是()(A)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蔗糖中混有少量NaCl(B)Fe(OH)3中混有少量盐酸;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KI溶液
(C)Na2SiO3胶体中混合有少量NaHCO3;NaHC03中混有少量Na2CO3(D)CO2中混有少量SO2;CO2中混有少量HCl 6.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因此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A)硫铵
(B)碳铵
(C)硝铵
(D)氯化铵 7.下列属于胶体的是
()①肥皂水
②烟水晶
③水玻璃
④蔗糖
⑤尿素
⑥淀粉溶液(A)只有⑥
(B)①②③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⑥
8.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B)胶体粒子的大小决定了胶体丁达尔现象的产生(C)胶体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法提纯(D)制备胶体必须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9.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形成一条光亮通路的是
()(A)食盐水
(B)碘酒
(C)淀粉溶液
(D)F(OH)3溶胶
10.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等体积混合,在室温下激烈振荡,静置后,能够形成均匀溶液的是
()(A)四氯化碳、碘水
(B)甲醇、水
(C)汽油、水
(D)乙酸乙酯、水 11.在半透膜袋里盛有淀粉和溴化钠溶液,将半透膜悬挂在蒸馏水中。
3(1)如何用实验证明淀粉未通过半透膜?(2)要求只检验一种离子,就能证明钠离子、溴离子通过半透膜,写出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方法?(3)如何用实验证明两者已完全分离?(4)如何证明半透膜破损?(5)如何证明两者已部分分离?(6)如何操作能使两者完全分离? 12.某一混合液中含有悬浮于混合液中的固体颗粒以及胶体和电解质NaCl,如何将它们分离出来?
(B组题)
1.有3g白色粉末,溶于10g热水中,冷却到室温时析出2g粉末,将析出的2g粉末再溶解于10g热水中,冷却到室温时析出1.5g。据此,可确定白色粉末是()。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某种盐
(D)不能确定
2.纳米技术是正在崛起的新科技,它研究的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在此范围内物质的性质发生很大变化。例如Cu的直径加工成几个纳米时,会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纳米TiO2,是理想的光催化剂,光照时在常温下可将汽车尾气中氮、硫的氧化物氧化成相应的酸,同时它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快速氧化成C02和H2O,此外它还可作抗菌材料等。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铜比纳米铁金属活动性更强(B)纳米铜在反应中可能作氧化剂
(C)纳米TiO2,在不向溶剂中均形成了胶体(D)纳米TiO2有很强的氧化性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4.用于渗析操作的半透膜的孔径是
()(A)大于100nm
(B)略小于1 nm(C)介于1~100nm之间
(D)小于1 nm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色玻璃是固溶胶
(B)胶体粒子是带电粒子,在溶液中自由移动
(C)胶体粒子通常不易聚集,因而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
(D)用渗析法可将胶体混合液里的K+、N03-等分离除去
6.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
一、稳定、透明 7.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 8.有关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
4(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D)溶液中通入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的光带
9.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用线系紧密封使绡玻璃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酒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广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A)细玻璃管内液面上升(B)细玻璃管内液面不变(C)蒸馏水遇碘酒变蓝
(D)蒸馏水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0.下列分散系中,是胶体的是()①在1 mol·L-1的KI溶液中加入1 mol·L-1的AgNO3溶液,边加边振荡
②将蔗糖加入水中③将花生油放入水中并振荡
④蛋白质分散于水中
⑤把1 mL水玻璃加入到10mLl mol·L-1的盐酸中,用力振荡
⑥把1 mL饱和FeCl3溶液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滴边振荡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11.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___________nm~________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胶体按其分散剂的聚集状态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区别胶体和溶液时通常用 __________,提纯胶体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 的方法。
12.分别设计化学实验,用最佳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时发生的下列变化
供选择的药品和仪器:明矾溶液,甲基橙试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NaOH溶液,酒精灯,半透膜,聚光束仪
(1)证明明矾发生了水解反应(2)证明其水解是一个吸热反应(3)证明生成了胶体
第一节
胶体针对性训练题答案
(A组题)
1.B 2.AC 3.C 4.AD 5.BD 6.C 7;C 8.B 9.CD 10.B 11.(1)取烧杯内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碘水,发现不变蓝色。
(2)因Br-半径大于Na+,因此只要检验Br—即可说明;取烧杯中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
(3)经过多次更换烧杯中的水,最终取烧杯中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AsNO,若无沉淀产生,则说明两者已完全分离。
(4)若用碘水检验出烧杯中的液体合淀粉,则说明半透膜破损。
(5)从半透膜袋中取出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若无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液体中已不含溴化钠,淀粉跟溴化钠已完全分离。
(6)烧杯中的水要不断更换。
12.先将溶液过滤,将滤出的固体颗粒洗涤,干燥;再将滤液置于半透膜袋,悬挂在蒸馏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使电解质离子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则袋中为胶体,从而分离。
(B组题)1.B 2.D 3.D 4.B 5.D 6.B 7.A 8.D 9.AD 10.C 11.1 100 气溶胶
液溶胶和固溶胶
丁迭尔现象
渗析 12.(1)用pH试纸测明矾溶液
pH<7 证明溶液呈酸性(2)加热溶液,用pH试纸测溶液pH,pH减小。(3)用聚光束仪的光束照溶液,有丁达尔现象。
第三篇:高三化学胶体教案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的概念;了解胶体的性质;了解胶体的实际应用。
2.掌握胶体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掌握胶体的精制方法;理解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初中已有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列表比分散系的有关知识。要重视以旧带新,联系已学过的与胶体知识有关的基础,以达到边复习边旧知识、边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2.结合实验和列表比较,从观察比较中认识胶体的本质特征。
3.胶体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到记忆难、应用难等问题,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归类知识。
第一节
胶体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胶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胶体特征。
2.能够从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等角度理解胶体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3.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以及胶体的精制。理解氢氧化铁胶体的制法原理。
二、教学过程
1.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分散系一般有三种,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分散系分成以上三种的依据是 _________,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时,是_________,大于100nm时,是_________,在1 nm~100nm之间时是 _________。
2.如何分离胶体与浊液_________,如何分离胶体与溶液_________;如何分离浊液与溶液_________,胶体净化的方法是_________,为什么可以采用该办法_____________。
3.胶体的形成不是物质_________的反映,而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形式。根据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溶胶,如 _________;______溶胶,如_________溶胶,如_____等。
三、重点、难点点拨
1.如何理解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渗析的关系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胶体粒子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据此可以通过“渗析”的方法制某些胶体。渗析是一种分离操作,通过多次渗析或把半透膜袋放在流动的水中,可以使胶体得到更好的精制。
2.为什么有的高分子溶液具有胶体的某些性质?
高分子化合物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就成为高分子溶液,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由于分散质颗粒太小与溶胶粒子相近,表现出溶胶的某些特性,例如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高分子溶液可纳入胶体研究范畴。另一方面高分子溶液是分子分散体系,又具有某些真溶液的特点,与胶体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例如:高分子溶液一般不带电荷,溶胶粒子则带电荷。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是它的高度溶剂化起了决定性作用,粒子不带电也能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
高分子化合物能自动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当蒸发溶剂后,再加入溶剂仍然自动溶解。胶体溶液则不能由自动分散来获得,胶粒一旦凝聚出来,一般很难简单地用加人溶剂的方法使之复原。
3.胶体较稳定的原因:①胶体中胶粒体积小,被介质分子碰撞而不易上浮或下沉,凝析;②胶体中胶粒带有同性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不易凝析出来。
4.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习题精析
[例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解析]胶粒可以透过空隙较大的滤纸,但不能透过空隙较小的半透膜。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
[答案]B [例2]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在1 nm-100nm之间 B,同种胶体的粒子带有同种电荷 C.胶体溶液显电中性 D.胶粒是运动的
[解析]胶体稳定的原因是其中的胶粒带电荷,并且同种胶体的粒子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而胶体稳定。
[答案]B
[例3]下列各种物质中,常用渗析方法分离的是
()(A)CaCO3和Na2CO(B)NaCl和KNO3
(C)CCl和水
(D)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解析]渗析方法适用于胶体和溶液的分离。[答案]D [例4]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溴水和汽油
(B)硫代硫酸钠和盐酸(C)乙二醇和甘油
(D)鸡蛋清和甘油
[解析lA形成的是溴的有机溶液,B形成的是单质硫沉淀和NaCI溶液,C二者物质互溶,D形成的属高分子溶液,也属于胶体的范畴。
[答案]D [例5]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
[解析]从分散系角度来分类,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属于不同的分散系。氯化铁溶液属于溶液,其中的分散质微粒是Fe3+和Cl-离子。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其中的分散质氢氧化铁构成的胶粒,分散质的直径要大一些。但两者加热蒸干、灼烧后,都会得到氧化铁。
[答案]C。
第四篇:湖南省高二化学《分散系和胶体》教案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二化学《分散系和胶体(1)》教案
教学目标:
1.混合物分类 2.分散系,胶体 教学重点: 胶体
教学过程:
一、混合物分类溶液混合物分散质粒子大小<10-9m均一,透明,稳定均一,透明,稳定胶体浊液>10-9m(分散系)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二、胶体的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AgI胶体的制备蛋白质胶体
三、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的最简方法2.聚沉:各种胶粒的电性3.电泳:
四、胶体原理应用
第五篇:胶体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第二节 分散系与胶体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理解其产生的原因;
3、了解利用胶体的性质进行应用。
教学重点:胶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胶体的性质
教学方法:讲述讲解法、多媒体演示探讨、实验演示 学法指导:给出现象——分析原因——归纳性质——应用举例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淀粉胶体、激光光束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初中学习的关于“溶液”、“浊液”的知识引入分散系的概念。[板书]《分散系与胶体》
一、分散系
1、分散系的组成
2、胶体的定义: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米至10-7米之间的分散系。[讲解]比较溶液、浊液与胶体三种分散系。
[动画]演示: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与“过滤”、“渗析”的关系。[板书]
二、胶体的性质
1、渗析: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
[转折]由于胶体粒子的大小很独特,胶体还具有一些其它的独特性质。[讲述]例如,太阳光通过大气形成的“气溶胶”时出现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一种有趣而独特的性质。
照射氯化钠溶液时无此现象。
照射用泥水形成的浊液时,也无此现象。
[讲述]利用胶体的这种性质,可以将溶液、浊液和胶体鉴别开来。[板书][讲解]
2、丁达尔现象
光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多媒体]演示“丁达尔现象”的动画及微观动画解释。
[讲解]当光线通过溶液时,遇到的分散质微粒大小远小于光波的波长,光传播时发生“衍射”,宏观上表现为光的透射。
当光线通过浊液时,遇到的分散质微粒大小很远大与光波的波长,光传播时发生光的反射,宏观上表现为光线不能通过浊液。(故俗话说:浑水摸鱼)
当光线通过胶体时,遇到的分散质微粒大小与光波的波长差不多,光传播时发生光的散射,宏观上表现为从任何一方都可以看到胶体中形成一道光亮的“通路”。
[讲述]应用举例
[转折]物质都是在运动的。胶体微粒也不例外。
[讲述]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里,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的小颗粒在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我们用超显微镜观察胶体,可以观察到胶体粒子也在作布朗运动。
[板书]
3、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在作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布朗运动。[多媒体]演示: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现象、路径及原因。
[转折]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是没有规则的,但是胶体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却作有规则的定向移动。
[板书]
4、电泳
[多媒体]演示:在盛有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的U形管口,各插入一个电极。通电后,发现阴极附件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件的颜色逐渐变浅。
[讲解]这表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讲解]氢阳化铁胶粒带正电荷的原因。[讲解]并[板书]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讲解]有的胶粒子带负电荷,有的胶粒带正电荷。[讲解]并[板书] 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练习] [举例]土壤胶粒一般也带负电荷。
[讲述]电泳是胶体的重要特性,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多媒体]展示:电泳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生物化学上常利用电泳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 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进行某些疾病的诊断;
电泳电镀则是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将某些药物制成带电胶体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运动到病变部位,提高疗效,如胶态磁流体治癌术。
[转折]前面我们知道,胶体比较稳定,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提问]胶体久置也不分层,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呢?
[学生]讨论:
(1)、胶粒带同种电荷,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力使胶粒不易聚集;
(2)、胶粒的布朗运动也使得胶粒更加稳定。所以,胶粒能够保持稳定,保存较长的时间。
[讲述]如果我们改变外部环境,克服胶粒之间的相互排斥力,那么,胶粒之间肯定回聚集到一起,在重力的作用下,胶粒将会聚集下沉,即胶体的稳定状态被破坏,发生胶粒的凝聚。
[提问]有那些方式可以克服或破坏胶粒的排斥力呢? [学生]讨论并小结。[板书]
5、胶体的凝聚(1)、加入电解质;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3)、加热。
[多媒体]演示:胶体的凝聚
[思考]为何可以用氯化铁溶液止血?能不能用硫酸铜溶液止血,为什么? [学生]FeCl3是电解质,可使血液胶体发生凝聚,而止血。不能用硫酸铜,因为虽然它能使血液凝聚而止血,但铜盐属重金属盐有毒,故不能使用。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的原因。河水中粘土等胶粒,遇海水中电解质而发生凝聚作用,逐渐沉降为三角洲。
2、为什么明矾可以净水?
Al3++3H2O=Al(OH)3(胶体)+3H+ 胶粒带正电荷,而粘土胶粒带负电荷,相遇而发生凝聚作用。
3、豆浆放入盐卤或石膏为什么可制成豆腐?豆浆里的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形成凝胶。
4、为何盐碱地肥效很差? 土壤保肥:土壤胶粒,吸附离子。
[讲述]胶体化学应用广泛:石油炼制、有色玻璃、冶金选矿、化妆品研制、食品化工等与胶体化学密切相关;在材料领域,加入胶粒可以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
[总结]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1、胶体的渗析
2、丁达尔现象
3、胶体的电泳
4、布朗运动
5、胶体的凝聚 [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可证明胶体粒子带电的是(A)A、电泳现象
B、丁达尔现象 C、布朗运动现象
D、渗析
2、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D)A、溶液溶质分子不带电,胶体分散质粒子带电。B、溶液中溶质运动有规律,胶粒运动无规律。
C、通直流电后,溶液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运动,而胶粒向某一极运动。D、溶液通过光线时无特殊现象,而通过胶体时出现光亮的“通路”。[作业]
1、动手自制豆腐。
2、搜集与胶体有关的生产、生活事例,写成化学知识小论文。
[板书设计]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