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叙写与课程评价设计比赛---赵文君
4.3 牛顿第二定律《新人教版必修一》
2014-12-10 高一物理组 郭晓云
一、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表达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联系。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教材内容: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内容主题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在第二节基础上课本开始给出了推导过程并直接给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通过阅读课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定律内容,并进行推导,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推导的技能。①“例题1”为学生设置了真实的物理问题情境,引导他们体验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便。此例题不仅应使学生体会到受力分析和第二定律解题的联系,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解题步骤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学习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各种问题做准备。使学生能理解在多个力作用下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初步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方法及步骤,在具体运用中能注意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矢量性。②在“例题2”中,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思考各种求加速度的方法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物理量间关系,以及通过等效观点来求解问题的方法。本节例题计算中,首次提出了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规范,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解答。
学生分析:
1、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2、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已定性地了解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学生很自然地就存在这样的疑问“加速度、力、质量是不是有具体的数量关系?”并急于得到解答。这一疑问打破了旧的知识体系,同时又是构成新的知识体系的前提。教师要注重新旧知 识的衔接与过渡。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学生受已有的经验和思维的影响,在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牛顿第二定律是什么?该怎么理解?
4、解决方案。按照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受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加强学生同伴互助,重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三、分析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
1条目的陈述方式是属于“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它直接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是说出、背诵、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表达式。
2条目的陈述方式是属于“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它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是能解释、说明、归纳、概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联系。
3条目的陈述方式是属于“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它直接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四、剖析关键词
1.行为动词:掌握、理解、会
2.行为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掌握”具体指掌握内容和表达式;“理解”就是指含义及联系;“会”具体指用公式计算。
3.扩展和剖析关键词
“掌握”扩展为阅读、推导、分析、说出、记忆;“理解”扩展为解释、区别;“会”扩展为能、会求、初步运用。
五、形成剖视图:阅读 推导
掌握
说出 记忆
课本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及表达式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
解释
理解
区别
各物理量间的意义
各物理量间的联系
会求
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求解简单的问题
会 初步运 用
步骤规范解答题目
六、分解后的教学目标
1.通过课件展示回顾上节内容,推导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在回答中培养理解能力和推导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P74,复述并背诵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两个方面;同时在记忆中培养记忆能力、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达标率达到95%。
3.通过设计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学会解释a F m 之间的联系,并能自己表达各物理量的意义。达标率达到85%。
4.通过例题1,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进行有关的计算步骤,提高学生规范解题能力。达标率达到70%。
七、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形成性评价的设计: 基于目标分解后的形成性评价试题:
①基础题:(教学目标1)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速度,C.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D.由与物体未来得及运动,所以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②拓展题:(教学目标2)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微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极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的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 ③提高题: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4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推木箱,如图所示,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此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10秒后撤去推力,此后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sin37°=0.6,cos37°=0.8)2 4
第二篇: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赵丽媛(修改)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大成学校:赵丽媛
当我们在设计教案和学案时,是否深入地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来源于什么?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有何关系?应该怎样准确地描述?我们设计的学案能否让学生清晰地知晓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于是,我们展开了《课程标准》与文本之间关系的学习与研究。
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中包含着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应该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二者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立的。但是,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而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设定教学目标,并以此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胸中有数,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直至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二、制定教学(学习)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不管是教学目标还是学习目标在制定目标的同时要具有可检测性、可操作性:按照四要素“行为主体(学生)--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程度”的要求,对每节课学习目标的准确表述,即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
(1)行为主体。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学习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条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3)行为动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下面我认为这些常用的认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体验性目标动词,可作为教师备课时的参考。Ⅰ、了解水平:描述,简述,识别,列出,(举例)说出等;Ⅱ、理解水平:(举例)说明,解释,阐明,描绘,区分,归纳,概述等;Ⅲ、应用水平:分析,推导,设计,评价,撰写,解决,验证,证明等。
(4)行为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以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废物新用》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为例:
新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
方 法 与 过程目标: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能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
情 感 与 态度目标: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合成的有趣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教学目标叙写:
知识与能力目标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可以分别表述为以下几条:
1.学会用什么方式回收不同种类的废弃物 2.总结不同种类废弃物的利用价值 3.说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 4.动手制作不同种类废弃物的艺术作品。5.评价艺术作品的神奇之处。方 法 与 过程目标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可以分别表述为以下几条:
观察各种废弃物的不同形状和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
情 感 与 态度目标可以表述为
概括出废弃物合成艺术作品的表现效果。
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可以转化为某个有目的的具体活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一些艺术作品,使其改变某些艺术作品的材料而达到艺术作品的效果。
2.目标的密度要适中,重点要突出:授课过程中,受到学生的前知、课程内容、课堂时间的限制,每一节课的设计时不能对所有的内容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那目标的设定就十分关键。内容要围绕目标来进行,所以对于每一节课我们要精心设计目标,尽可能让目标简洁,清晰。课时目标不能太多,容易使学习内容琐碎,会使教学简单化;目标也不能太少,其具体性、操作性、实效性无从谈起。当然受学科、教学内容制约,一课时的目标一般是不能机械规定几条(以一个“动词+知识”为1条)的,课时目标则在2-3条为好。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除了考虑以上几方面外,还要全面分析学情,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所以每位教师要了解已有的知识、能力等的储备情况,制定的学习目标必须符合的认知规律。
第三篇: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当我们在设计教案和学案时,是否深入地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来源于什么?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有何关系?应该怎样准确地描述?我们设计的学案设计能否让学生清晰地知晓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于是,我们展开了《课程标准》与文本之间关系的学习与研究。
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中包含着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应该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二者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立的。但是,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而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设定教学目标,并以此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胸中有数,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直至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其实,“教学目标”本身就包含了“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教的目标”关注的是“输入”,“学的目标”关注的是“输出”,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无论我们关注的是“教的目标”,还是“学的目标”,都是对同一过程基于两个角度的描述,都是对目标达成的一种预设和期望,二者应该是等值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教学目标”是由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或者执教者制定,面向的是教师和执教者本人,是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服务,主要是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学习目标”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出发点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学习目标”是根据学情制定的,面向的是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可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地评价学习效果,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科学高效。
二、制定教学(学习)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不管是教学目标还是学习目标在制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三维目标”的整体化:在三维度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没有“过程和方法”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难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可见:三个维度目标虽各具内涵,但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用“渡河”来说明三维目标间的关系:我们到河的彼岸去,河的彼岸就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到达彼岸),就必须选择过河的方法,方法的选择和到彼岸去的路程就是过程与方法,如何更快地达成目标(到达彼岸),要借助一定的动力系统,这动力系统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三维目标不是三个板块,而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事实也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教师如何将消极变成积极,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可能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自己职业的习惯化。因此,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2.目标要具有可检测性、可操作性:按照四要素“行为主体(学生)--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程度”的要求,对每节课学习目标的准确表述,即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
(1)行为主体。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学习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下面列出了一些常用的认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体验性目标动词,可作为教师备课时的参考。Ⅰ、了解水平:描述,简述,识别,列出,(举例)说出等;Ⅱ、理解水平:(举例)说明,解释,阐明,描绘,区分,归纳,概述等;Ⅲ、应用水平:分析,推导,设计,评价,撰写,解决,验证,证明等。(3)行为条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4)行为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例如,“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实例,学生能准确地解释细胞分化的特点及实质。”其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是“解释细胞分化的特点及实质”,条件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实例”,标准是“准确地”。
3.目标的密度要适中,重点要突出:授课过程中,受到学生的前知、课程内容、课堂时间的限制,每一节课的设计时不能对所有的内容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那目标的设定就十分关键。内容要围绕目标来进行,所以对于每一节课我们要精心设计目标,尽可能让目标简洁,清晰。课时目标不能太多,容易使学习内容琐碎,会使教学简单化;目标也不能太少,其具体性、操作性、实效性无从谈起。当然受学科、教学内容制约,一课时的目标一般是不能机械规定几条(以一个“动词+知识”为1条)的,课时目标则在2-3条为好。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除了考虑以上几方面外,还要全面分析学情,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所以每位教师要了解已有的知识、能力等的储备情况,制定的学习目标必须符合的认知规律。
第四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3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一)怎样确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就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方面,我们编制的所有目标不应当超标,另一方面,全部目标的合成,也不能低于标准的总体要求。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本节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两部分,总目标是对整个义务教育学段的教学目标的概述,学段目标则是将整个义务教育分为三个学段,分别对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第三学段(7—9年级)是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课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结合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关注核心概念。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机一部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能)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情感态度)
学段目标则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课程内容是以板块的形式呈现的,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方面进行阐述的,大家知道,课改以来我们的教材是横向拉开的,提倡的是一层一层搭建,总体呈螺旋上升趋势,不象老教材是线型的。但是课标中只是对这一板块各知识点的总体要求,并没有分年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明确初中四个年级教学的重点,尤其是初二与初三,在某些章节上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初二我们是初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更关注知识的应用,初三则要求进行严密的推理。这也是我们在解读课标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核心概念:本课时着重体现的是哪个核心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发展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我们在设计一节课之前首先要从课程标准中找到与本节课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解读,对于课标的要求(课标的理念,使用的关键词、编者的意图)我们是怎样理解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去落实。没有对课标进行研究就直接备课是不科学的。明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具有宏观性,长期性,教学目标是其细化的微观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研教材。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要吃透教材,找准教材的位置,把握编者意图,我们在研究教材时,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教材专家为什么这么编?更好的揣摩编者的意图。对编者思路领会的越好设计教学目标就能越贴近课程标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紧扣这些内容,努力用具体的目标来落实其要求,突出目标的侧重,重点目标重点落实。(3)学生实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不同的年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学生在认知水平、思维特点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因素,教学目标确定不能过高或过低。目标过高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过低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课标、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标
教材
学生
使教学目标科学
使教学目标准确
使教学目标合理
科学
准确
合理 2.教学目标的叙写(1)类型:
新课程提倡采用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有两种描述类型: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维度,也可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如“能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会推导平方差公式,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也可用于“过程与方法”维度。因为能力或情感是内化于学习者自身的,并不一定通过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对于这类目标我们通过描述外在行为来描述学习者的内在变化。
如“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这一目标比较内隐,不好观察和评价我们可以通过描述外在的行为的方式来体现这一目标“在小组交流中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2)四要素:一般认为,行为目标的陈述需要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所谓“行为主体”,是教学目标的承担者即学生。特指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其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实际的进步,或者学习过程有没有得到贯彻,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依据教师打算做什么来陈述目标和依据教师希望学生取得的学习结果来陈述目标,两者的区别是很重要的。”应避免如下表述,比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给学生„„”“使学生„„”、其行为主体不是学生。而一般采用“能„„”的描述方式。行为主体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规范的行为主体的表达应该是“谁”,如“每个学生要”,“百分之多少学生要”、“某个学生要”、“学生应该”。所谓“行为动词”,可以观测的教学活动后学生表现出的学习行为和特征,通俗的讲就是“能做什么”,行为动词必须注意明确、可操作、可测量,一般用外显性行为动词加以表述(情感、能力心理等内隐目标可以用心理特征描述)。外显性行为动词,包括:写出、背写、列出、比较、辨别、指明、解决、操作等。尽量避免采用笼统、模糊的术语,如“提高„„”、“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态度”、“了解”、“理解”、“掌握”等,这些行为动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不便操作,反而易流于形式,无法评价。病例分析:
案例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尺规作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病因诊断:行为主体错位,“使学生”反映了目标的实施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没有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编制目标。
改编建议:能用尺规作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所谓“行为条件”,影响完成规定学习行为所需要的条件(情境),通俗的表达为“
在什么条件下”。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行为条件缺失会使目标不具体。一般对条件的表述有五种类型。
一是关于辅助手段的使用,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某种工具(如,不使用计算器、仪器、图纸、说明书等)。
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包括: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三是时间的限制,如“2分钟内,快速整理答题思路”、“5分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某问题”。四是完成行为的情境,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五是人为因素,包括:独立进行、小组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等。
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病例分析:
例如:分式(八上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目标:了解分式的概念,病因诊断:行为动词不当
改编建议: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分式,准确辨别分式与整式。所谓“表现程度”,指学习行为的表现程度(或标准),通俗的表达为“能做到什么程度”,通常用百分比表达,它主要用来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能达到的最低表现标准、程度,一般从准确、速度、质量等方面来确定。如:“„„至少正确回答其中80%的题目„„”、“„„没有错误地„„”。
如“在小组交流中(条件),学生(主体)能表达(行为动词)自己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为了陈述简便,通常会省略行为主体,有时也会省略行为条件。
三、教学目标确定与叙写的基本步骤 1.落实课程目标:课标解读
2.细化课时目标表:结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分三维细化课时目标,确保目标全面,三维不缺失。
3.叙写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整合三维目标,注意叙写的规范性。
第五篇: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三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及功能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 要了解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首先要明确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与 “课程目 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方向、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要 求,是所有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教育目的是宏观的教育价值,是具体体现在 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法和教育方针的政策之中。教育目的是 教育活动的最高层次,它对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起着统帅、支配和制约的作用。“教育目标”(一般指培养目标),即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教育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是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任务以及学生 的年龄、文化知识水平提出来的,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和不同阶段教育的价值。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而提出来的课程与教学的具体价值和指 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设和教学活动中的教育价 值,也是教育目标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因此,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总有一定的价值 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又可分为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也是指导 课程设计(编制)过程最关键的准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在学科内容基础上的进 一步具体化,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教学内容的总和。它包括所教的 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它涉及到教学过 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美术 课程等。课程主要有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组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下位范畴,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是对各学科教 学活动所达到的具体目标,即教师预期教学活动要实现的教学效果,是教学活动准备在学生 身上实现的预期变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实现 的共同目标(既是教师 “教”的目标,也是学生 “学”的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主观上 的一种期望,是可以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目标。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根据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而提出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具体价值 和目标任务。即通过美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 验美术教学过程和教学(学习)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和培养 目标。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为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协调提供了依据。而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的 每一个环节,又是实现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组织功能有: ① 美术课程的组织作用。课程是教学的基本载体。课程类别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开发的模式、课程质量的评价等等,都离不开课程目标的指导。② 教学的组织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核心和灵魂,对于其他要 素有着组织协调、支配和聚合的作用,使之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过程是一个教 与学的互动活动过程。充分调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积极性、创造性,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灵活掌握教学过程,认真落实教学环节等,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的。因此,有了教学目标这个核心,才能组织好教学活动,协调好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使 整过教学活动过程有效地进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3.激励功能 目标能激发人们的行为。在教学工作开始以前,就向老师学生明确课程与教学目标,就 能调动教师、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学习目标。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在: ①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认同。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内部需求保持 一致,这样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习效果。②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爱好兴趣相一致。这一点对美术学科教学显得格外 重要。通过课程与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活跃课堂教 学的氛围。③ 制定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若制定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适度,正 是 “跳一跳摘桃子”的难易程度,适度超出学生现有的水平,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永 久的激励作用。如果课程与教学目标难度太高,就会使学生觉得难以达到,进而 “知难而退”; 相反,目标定的太低,则会缺乏刺激力,难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4.评价功能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和重要依据。教学效果的评价,都是参照原 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①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准。教学过程是教学各个要素相互协 调的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目标可以帮助教师修正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调 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进度,从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②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 标,即用取得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进行对照,根据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符合度对教学效 果进行评判。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够合理,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出现偏差,其测评的标准就 会失去合理的保障。中的核心地位。他主张通过礼乐文饰来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既强调艺术 “尽美矣,又尽善也”,又明确地把美和善区别开来,提出了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准则;对服 装色彩设计提出 “君子不以绀纟取饰,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经孔子及后人 建立起来的以伦理政治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正统封建教育的课程体系,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 以后才逐渐减弱。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和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规定了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 献的人才标准。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在关注人的社会性的同时,却忽视了课程对学生自 我发展的价值,忽视了人的自然性和个体性、精神性,这种课程目标培养的人才在为社会作 出贡献的同时,往往被异化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清朝末年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中等技术学校中 的画法课即是这类课程思想的体现。3.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强调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如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 值等,规定了富有个性化色彩的人的发展标准。强调课程对个人发展的价值问题上,又存在 着主张把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为全部课程中心的 “智力训练说”,主张课程应培养学生完美 和谐的人格为核心的 “人格发展说”,主张课程与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统一 发展的 “协调发展说”等观点。4.学科本位的价值取向 学科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强调课程的学科发展价值,规定了学科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 本素养。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只适用于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才的 培养。以上课程与教学目标各具长处和不足,曾对学校课程与教学理论及实践产生过深远的影 响。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各国 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我国这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 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形式取向 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abert)的观点,我们把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归 结为以下四种类型,即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 向。1.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与教学 进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一般表现 为对课程与教学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这种课程目标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与 课程与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规范性等特点,可以运用所有的教育实践,对 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普遍性目标是一种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 《大学》曾提 出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长期存在于中 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为此,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课程教学必然是 “四书”、“五经”。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普遍性目标取向。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采用普遍性目标理念的指导力量 几乎存在于每一种课程与教学的建议之中。例如,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的培养 “哲学王”(即理想国的统治者);洛克提出的 “绅士教育”,要培养社会契约的履行者。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确立了为完美生活作准备的五个综合性教育目标:①自我保全;② 获得生活必需品;③抚养和教育子女;④维持适当的社会和政治关系;⑤满足爱好和感情。①可以看出,斯宾塞所设置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指向德性、心智、身体的全面发展。“全 美教育协会”成立的中等教育重组委员会,1918年在 《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报告中提 出了七个普遍性教育目标:①健康;②掌握基本的方法;③良好的家庭成员;④职业;⑤公 民资格;⑥闲暇时间的良好利用;⑦道德品质。这七个原则并未具体化,而是具有包容性和 宽泛性,适应范围较广。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目标大多属于普遍性目标取向,主要原因是在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 济体制的大背景下,教育被视为社会上层建筑,课程与教学的政策、体制等都要服从政府的 意志,因而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和具体性。当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的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改变。普遍性目标取向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是课程与教学的一般性宗旨或原则,而 不是具体的目标内容。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做出解释,以适用于所有 的教育实践情境的需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普遍性目标取向也还存在一些缺陷:缺乏 充分的科学依据,较为模糊;在含义上不够清晰、确定;在逻辑上不够完整、彻底,具有一 定的随意性。2.行为性目标取向 行为性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与教学进行规范和指导 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性目标是随着课 程研究领域的独立而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曾一度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行为性目标在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确立始于课程开发科学化的早期倡导者博比特。他在 1918年出版的 《课程》中提出了课程科学化的问题。他认为,20世纪已进入了科学 的时代,而 “科学的时代要求精确性和具体性”。因此,课程目标必须具体化、标准化。博 比特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根据社会需要的研究来确定课程目标。泰勒在1949年发 表的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博比特等人的 “行为目标”理念。泰勒认 为,课程目标应根据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三种来源而得出,并 要通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的筛选,强调在目标确定之后,应当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经验的 选择和教学过程的指导方式来陈述目标。在他看来,这样的方式应该是 “既指出要使学生养 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这样,目标实际上包括 “行 为”和 “内容”两个方面。泰勒对课程目标的贡献,是强调以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20世纪 中叶,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继承并发展了泰勒的 “行为目标”理念,首 次在教育领域建立起 “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从 而把行为性目标的取向发展到新的阶段。“行为性目标”取向克服了 “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 操作性等优点,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科学化的历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行为性目标” 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事先明确规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有控制本位的倾向;不把学习看成一个 整体,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但却忽略了诸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等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3.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杜威 “教育即生长”的命题。杜威反对把某种外在的目的 强加于教育,认为课程与教学目标不应该是预先设定的,而应该是教育经验的结果;课程与 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成长。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 “训 练”、“教学”、“引导”三个过程;所谓 “训练”,是使学生获得动作技能的过程;所谓 “教学”,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所谓 “引导”,是使学生获得以知识体系为支持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是使学生进入 “知识的本质”的过程。他认为,真正的教育使人类更 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因而教育的本质是 “引导”。课程不应该以事先规定的目标(或结 果)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即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教育即引导学生进 入知识之中的过程,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导致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比如在知识或艺术领域中,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结果应是 “尝试”,尝试进行绘画、演奏音乐、设计、制作等等。对这些 “尝试”的评价应着眼于创造,而并非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或模式。人本主义课程论是生成性目标发展的极端。人本主义课程强调学生个人的生长、个性的完善; 认为课程的功能是为每个学生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有内在奖励的学习经验。生成性目标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杜威 “教育即生长”的命题。杜威反对把某种外在的目的 强加于教育,认为课程与教学目标不应该是预先设定的,而应该是教育经验的结果;课程与 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成长。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 “训 练”、“教学”、“引导”三个过程;所谓 “训练”,是使学生获得动作技能的过程;所谓 “教学”,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所谓 “引导”,是使学生获得以知识体系为支持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是使学生进入 “知识的本质”的过程。他认为,真正的教育使人类更 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因而教育的本质是 “引导”。课程不应该以事先规定的目标(或结 果)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即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教育即引导学生进 入知识之中的过程,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导致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比如在知识或艺术领域中,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结果应是 “尝试”,尝试进行绘画、演奏音乐、设计、制作等等。对这些 “尝试”的评价应着眼于创造,而并非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或模式。人本主义课程论是生成性目标发展的极端。人本主义课程强调学生个人的生长、个性的完善; 认为课程的功能是为每个学生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有内在奖励的学习经验。生成性目标取向的缺陷是过于理想化了。这一目标不仅要求教师要熟悉学科体系和学生 身心发展的特征,而且还需要有很强的研究能力,而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也 不一定愿意采用这种办法,学生也很难知道什么知识对自己有价值。4.表现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是学生在从事某种 活动后得到的结果。表现性目标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关注的 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成,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一般来 说,表现性目标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而结果是开放的。因此,这一目标的特点是个性化 和开放性。这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E.W.Eisner)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艾斯纳受其所 从事艺术教育的启发,区分了课程计划中存在着 “教学性目标”和 “表现性目标”两种不同的 教育目标。“教学性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现成的文化工具,它是在课程计划中预先规定好学 生在完成一项或几项学习活动后所应习得的具体行为,如知识、技能等。“表现性目标”不是 规定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后准备获得的行为,而是主要描述儿童在教育中作业的 情境、儿童将要处理的问题、儿童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个性。“表现性目标”旨在成为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学生可以运用已学到的技能和理解的意义。通过主题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那些技能和加深理解,并使其具有个性特点。“表现性目标”突出学生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发 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出对 “解放理性”的追求。但是,表 现性目标也过于模糊,难以起到课程与教学指南的作用。从以上四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比较看,“普遍性目标”体现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则,适用面宽,但较为模糊,其有随意性;“行为性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但学校 教育中有些重要工作(如思想品德等)难以用外显行为方式来表述测评;“生成性目标”注 重过程,考虑到学生兴趣变化、能力形成及个性发展等方面,但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面对 几十名学生目的很难落实;“表现性目标”强调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和自主性,但很难保证 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目标的要求。由此看来,四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在采 用那种目标形式时应特别注重扬长避短。从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发展来看,体现了课程与 教学领域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第三节 美术新课程教学的目标维度
一、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 “应体 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功课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这里就明确提出了新课程 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三个维度。为此,《义务课标》、《高中课标》以此为依据,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确立了基础教育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义务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的总目标表述如下:“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 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 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高中课标》规定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 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 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从以上课程目标的表述来看: 侧重于 “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有:《义务课标》指出,“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 方法”、“学会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的基本素养”等;《高中课标》指出,“进 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 究性学习之中等等。侧重于 “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有:《义务课标》中有:“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美化环境和生活”、“丰富视觉、触觉 和审美经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美术实验能力”;《高中课标》中有:“以个人或集 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 进行艺术创造活动”。侧重于 “情感态度与价值”维度的有:《义务课标》中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活 动的兴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陶冶高尚的审美情 操,完善人格”;《高中课标》中的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养成对美术终身 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等等。上述三个维度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既具有各自的目标内容,又具有相互 交叉的特点。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定,紧扣美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把知识与技能、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渗透其中,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较好地体现了美术课程与教 学改革的思想。
二、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涵义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出发,制定美术课程与教 学目标,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与以往的美术教学大纲相比较,它更明确 地从三个维度规定了人才素质的规格和质量,从而把 “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了实处。1.知识与技能的获取 知识与技能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基础。以往把美术学科作为 工具学科的特征被突出地加以强调,因此,中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 特点很突出,以致中小学美术课程变成了 “美院”课程的图解课本。这次美术新课程的改革 方向,是让 “生活化美术”的课程与教学取代“专业化美术”的课程与教学,着力改变 “过去 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课程内容 �6�7难、繁、偏、旧�6�8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等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问题,但是不等于抛弃 “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恰恰相反,在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上,知识与技 能仍然是三个目标维度中的第一个重要维度,只是我们要适当降低其难度和要求。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以及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建设祖国的必然要求。只是要求我们改变原有 “难、繁、偏、旧”的课程与教学 内容,精选社会需要和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改变 “过去注重知识传授”、“过 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 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 流与合作的能力”。从 《义务课标》、《高中课标》对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了解基本美术语言 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学会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的基本素养”、“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 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等,已经适当降低了“双基”学习的难度。这说明美术新课程与教学 目标对 “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对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最基础、最基本的表现生活美和表 达对生活的感受以及进行艺术创造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对专业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及掌 握的要求。因此,美术教师要认真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对美术 “知识与技能”的新要求,改 变旧有的观念而形成新的美术 “知识与技能”观,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这里讲的 “过程与方法”绝不是美术的创作过程和表现方法,而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和 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纲要》在 “具体目标”第一条所说的:“改 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义务课标》在 “课程基本理念” 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 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 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中课标》在 “课程基本理念” 的第三条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 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以上说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美术课程标准都非常强调美术课程与教学不仅 仅要有一种新颖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且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要准 确把握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过程与方法体验的要求:“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 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体验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 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 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等表述,充分体现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点———教会学生如 何去学习,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用 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方法,提高美术素养。同时,将对“过程与 方法”的感受、体验视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美术的过程,指导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接班人的问题,是学校各学科课程都必须 体现的教育价值,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没有健康、积极、正确向上的学习态度和 审美价值观,即便是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能使之成为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人。《义务课标》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兴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 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 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等,从中可以看出,美 术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在教育活动中须要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具有积极的意义;二是对个体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对审美教育起关键作用的美 术学科,应从美术课程与教学独特的角度,结合学生实际及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健全的人格。总之,美术新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个维度为一体来制定的。通过一定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逐渐 体会和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目标的比较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目标的变化 《高中课标》与 《义务课标》的课程目标的表述是一致的,即都是以学生为主语,融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一体的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但是,《义务课标》是按总目标和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具 体阶段目标设计的,《高中课标》的目标未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而是在目标后面分别从 “美 术创作”、“美术欣赏”、“跨越美术学科的学习”和 “美术教学评价”四个角度对课程目标作了 进一步的阐述。在具体目标的设定方面,《高中课标》面向高中学生,他们的心理、身体、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等方面与初中生相比更成熟。因此,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上比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有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目标的比较:(见以下图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 标 普通高中阶段的变化 知 识 与 技能 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 作过程 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 与技能 提出 “ 进一步” 强调了 “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 方法 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 品及美术现象 要求 “学会分析、评价”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 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 能力 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 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 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 强调 “美术与其他学科之 间的联系”,提出 “美术语 言的运用”,提出 “研究性 学习” 过 程 与 方法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 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 动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 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 动 明确 “美术学习活动”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 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 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 与生活 运用观察、想象、直觉 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 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 创造活动 注重 “多种思维方式”,强 调了 “美术的方法”,强调 了“艺术创造活动” 情感、态 度 与 价 值观 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 验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和审美观念 要求 “形成”,提出了 “审 美观念”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 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 趣 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 的情感 进一步提出 “终身爱好的 情感” 形成基本美术素养,陶冶 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 格 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 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 界多元文化 强调 “提高美术素养”,突 出了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 并重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阶段目标 《义务课标》设置了美术新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总目标前面已作过分析,下面介 绍一下阶段目标。《义务课标》美术课程具体目标是按四个学段划分的: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第 二学段(三、四年级);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每个学 段是由低学段向高学段递进的,每一个学段的学习都是统一在四个学习领域的板块中进行 的,每个阶段目标都是从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学习领域加以描述的。因此,要全面正确地理解美术新课程的阶段目标,应该将阶段目标与学习领域结合起来进行 分析。① “造型·表现”领域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 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 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 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 程和结果而实现的。通过 “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 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 创新意识。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 表现能力。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设置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 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 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 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 要重视学生在 “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② “设计·应用”领域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 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能力的学习领域。通过 “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 “物以致用”的设 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 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设置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 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 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③ “欣赏·评述”领域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 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通过 “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 “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 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 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 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 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④ “综合·探索”领域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 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A.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 计·应用”和 “欣赏·评述”)为一体;B.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C.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 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通过 “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 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 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 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 “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 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3.高中美术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 《高中课标》没有像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目标那样分为 “总目标”和 “阶段目标”,而 只有 “课程目标”。可见,高中阶段美术课程目标的定位更具有弹性,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 发展空间。也就是说,这个目标只要在高中阶段达到此要求,既可以在高一年级,也可以在 高二年级,甚至在高三年级都可以实行。《高中课标》对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分为概述与分述两个板块。“课程目标”共分五个自 然段,第一自然段为一块,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为一块。两个板块意思相近,只是第二 个板块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阐述。第一板块(第一自然段)的目标内容前面已 作过分析,下面着重分析第二板块(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目标内容: ① “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 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这是侧重于 “美术创作”方面的目标。强调 “造型语言”、“美术创作过程与方法”美术创 作的主体性要求,体现了美术的形式特征和创作规律;强调美术创作的材料性和创作方式的 多样性特点,其中融入现代艺术创作的观点和方法;通过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 生活”,明确了美术创作对学生生活、成长和发展的意义。② “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 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 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这是侧重于 “美术欣赏”方面的目标。介绍了美术欣赏由表及里的基本方法,观赏和描 述作品的形式特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内容,解释作者生平风格以及作品的文化含义,评价 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强调要 “形 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③ “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 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侧重于 “学习方法”方面的目标,强调把美术学习活动变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改 变以往仅仅把美术学习看作一种美术技能的学习,改变重技轻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等 “师 傅带徒弟式”陈旧狭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和研究的学习能力。④ “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 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 他人的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这是侧重于 “交流和评价”方面的目标。通过视觉艺术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