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一数学集合的运算
-
高一数学MOOK 集合运算原来如此简单
高一数学MOOK | 集合运算原来如此简单 集合运算符号的记忆 主要知识点有3个. 1 交集 2 并集 3 补集 ▼ 集合本身并没什么好考的,因为它是属于数论的范畴。为了考试需要,它
-
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集合的基本运算指的是并集、交集和补集其核心是弄清楚相应运算的定义,理解它关键
-
高一数学《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教学类型:探究研究型设计思路:通过一系列的猜想得出德.摩根律,但是这个结论仅仅是猜想,数学是一门科学,所以需要论证它的正确性,因此本节通过剖析维恩图的四部分来验证猜想的正确
-
高一数学对数的运算法则
课题 对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对数性质及运算法则,能初步运用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解题. 2.通过法则的探究与推导,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思想,渗透化归思想及逻
-
高一数学对数及其运算3(写写帮推荐)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3.2.1对数及其运算(三) 教学目标: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 教学重点: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 教学过程: 1、首先
-
高一数学集合符号总结
高一集合符号总结 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任何集合是它自身的子集.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
-
高一数学《集合》教学案例
高一数学《集合》教学案例 石家庄实验中学 白芹彩 §1.1.1 集合(—) 一、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1. 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集合的元素特征 3.有关数的集合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培养学
-
高一数学-5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知识要点精讲
知识点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内,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j作为基底.任作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 -
数学运算杀手锏
某些数学应用的固定算法 数学运算在狂做题之外,更需要冷静下来做做相关题型的总结,这样才能达到熟悉题型,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贴中所列公式,大部分都是高中的东西,现在捡起来而已
-
公务员数学运算
一、1.四个相邻质数之积为17017,他们的和为( ) A.48 B.52 C.61 D.72 2.小王和小李6小时共打印了900页文件,小王比小李快50%。请问小王每小时打印多少页文件?( ) A.60 B.70 C.80 D.90 3.如果甲
-
数学运算[五篇]
一、观察算式与答案相等的用连线连结起来:23² +2×3×4+4²(3+4)
6² +2×6×4+4²(6+4)2
22² +2×2×3+3²(2+3)
23² +2×3×5+5²(3+5)
二、试着写一写。
(2.3+3.5)²=
(3.8+5.5)²= -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集合)[五篇材料]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集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
-
2007年高一数学集合教案-人教版
2007年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
-
高一数学集合第四课时教案
第四课时 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教学目标: I.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 (2)理解集合运算性质。 (3)理解集合运算关系在图像上的意义。 (4)会用集合的运算关系表示Venn图。
-
高一数学
如何科学合理的学习高一数学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 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四年级的重点之一,考试之前,我再把所学的运算定律总结一下,希望同学们换上具体的数也能够灵活运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
公务员数学运算(5篇材料)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数学运算 (一)代入排除法 基础知识 1. 方法原理 2. 适用题型 3. 注意事项 经典例题 1.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 50,如果分子、分母都减去 9,得到的最
-
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练习题 2017.10.20 四年 班 姓名 成绩 一、在○里填上“﹥”、“﹤”、“﹦”。 90÷9+1○90÷(9+1) 770-(530-230)○770-(530+230) 540÷6÷15○540÷(6×15) 30×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