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一文言文知识点
-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__ __,________)2.共其乏困 (通__ __,________) ..3.秦伯说 (通__ __,_
-
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实词
实词的概念
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在一定的环境里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有的语法学者认为,尽管有些副词 -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
-
文言文知识点
《陋室铭》知识梳理 (九下179-180) 一、文学常识:刘禹锡和“铭”文体特点。 二、重点字词:(九下179-180) 三、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
-
九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 2 邹忌修八尺有余。 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3 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
-
师说文言文知识点[范文大全]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师说文言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
-
文言文人物传记知识点
文言文(人物传记类) 知识点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写作思路(人物基本情况、人物主要事迹、人物性格作风) 2、识记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常见词语集释 3、应试的基本策
-
《师说》文言文师说知识点归纳
《师说》(韩愈)原文和译文【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
高一文言文复习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 期末复习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赵煚①,字贤通。煚少孤,养母至孝。年十四,有人盗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恸,
-
高一文言文句式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 来表示 来表示,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 是”来表示,而往 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
-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
-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知识点归纳
《陈涉世家》
1、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的主观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
2、 陈胜为起义制定的口号策略是:
3、 在起义的准备过程中,陈胜 -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1一、重点
-
七上文言文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 童趣 沈复 一、 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二、 一词多义 1. 之 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心之所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昂首观之(代词,代指“群鹤舞
-
2021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
-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点(精选合集)
真正的知识分子该有一副傲骨,不善趋炎附势。这使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显得个色,总是鹤立鸡群,混不进人堆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