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辅导
-
2021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三角函数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式与三角不等式一、基础知识定义1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得到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是任意的。若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角为正
-
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1996年试题
一九九六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 把圆x2+ (y –1 )2 =1与椭圆9x2+ (y + 1)2 = 9的公共点, 用线段连接起来的图形是_________.
(A) 线段 -
高中数学辅导秘诀
学习好坏,要看你的性格:主要方法有:
1、如果性格高傲,不听老师讲课,总是喜欢买一些学习资料。
那么建议你: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意孤行,除非是天才,否则结局就是高考的发挥失常!因为高 -
全国初中数学知识竞赛辅导方案
全国初中数学知识竞赛辅导方案
王选民
为了在全国数学知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将对学生辅导方案总结如下:
一、了解掌握优生的特点
一般我们选择参加竞赛的学生都是学优生,当我 -
2011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讲义-抽屉原理(练习题)
数学教育网---数学试题-数学教案-数学课件-数学论文-竞赛试题-中高考试题信息http://www.xiexiebang.com §23抽屉原理 课后练习1.幼儿园买来了不少白兔、熊猫、长颈鹿塑料
-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 (证明线段和角相等)1 基础知识(1)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①利用全等三角形;②利用角平分线和线段中垂线性质;③利用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如矩形、正方形)、等
-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讨论稿)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制定(2006年8月)从1981年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举办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以来,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导下,全
-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范文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讨论稿)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制定
(2006年8月)
从1981年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举办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以业,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导下 -
高中数学辅导(小编推荐)
高中数学辅导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1、等比数列:①定义表达式:____________,②通项公式an=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前n项和Sn=
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高中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舆论高声赞赏高考状元、竞赛冠军,无疑给学生树立了榜样,但作为普通中学的数学教师,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数
-
2011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讲义-不等式的证明(练习题)
数学教育网---数学试题-数学教案-数学课件-数学论文-竞赛试题-中高考试题信息http://§14不等式的证明课后练习1.选择题方程x-y=105的正整数解有.(A)一组 (B)二组(C)三组(D)四
-
竞赛辅导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在竞赛中的竞争力,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着为了优生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施展自己的一
-
作文竞赛辅导
1号例文守卫精神火种
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亚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诚信。在千年后的今天,这光华这 -
竞赛辅导计划
2014年下期九年级物理竞赛辅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在全县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竞赛中的竞争力,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着为了优生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施展
-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课程(合集)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课程 一、课程目标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也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数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作为科学基础的地位,中学数学的内容与其中蕴
-
k5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教学案(空间距离与角)
知识就是力量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高一数学竞赛辅导材料空间角和距离 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 严运华 一 方法指要 1. 二面角的求法: 定义法:作出二面
-
2011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讲义-不等式的证明(练习题)(五篇范文)
数学教育网---数学试题-数学教案-数学课件-数学论文-竞赛试题-中高考试题信息http://www.xiexiebang.com §14不等式的证明 课后练习1.选择题 方程x-y=105的正整数解有(
-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加a试试题(A卷)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加试试题(A卷) 一.(本题满分40分)设n是正整数,a1,a2,,an,b1,b2,,bn,A,B均为正实数,满足aibi,aiA,i1,2,,n,且b1b2bnB. a1a2anA证明: (b11)(b21)(bn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