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年级数学消元2
-
七年级数学消元(一)练习题
初一数学课堂练习-8.2消元(一)
命题人:孙维静
一.填空题
1.已知x=2,y=2是方程ax-2y=4的解,则a=________.
2.已知方程x-2y=8,用含x的式子表示y,则y =_________________,用含y的三.解答题
axyb -
七年级数学下册《8.2 消元》教案 新人教版
《8.2 消元(1)》教案 教学目标: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
七年级数学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测试题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若二元一次方程3x-y=7,2x+3y=1,y=kx-9有公共解,则k的取值为
-
七年级数学下册《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教学目标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消元思想”和“化未知数为已知”的化归思想.3.通过对方程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
-
七年级数学 教学心得体会2
七年级数学 教学心得体会2 初一学生基本上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总之,初一学生
-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
2013-2014年七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这一学期的尾声悄然而来,在担任七年级班的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的这一学期,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
-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2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一. 情况分析 1. 学生情况: 本班级现有学生50人,其中小升初49人,休学插班学习1人。这届七年级学生小升初时,优质生源绝大多数流入他校。本班50人中四门功
-
七年级数学整式教案2
2.1 整式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准确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3.能正确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区别单项式与
-
七年级数学8.2.2.1加减消元法教案
8.2.2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2、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方程组3、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探索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
-
初中数学《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设计(xiexiebang推荐)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主要内容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是“消元”
-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推荐]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第2课时: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中学 陈铭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内容解析
-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反思一: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常言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数学教学尤其如此。旨在于对一个数学知识点反复例举、反复引导、反复训练,进而对类似问题能够参考性的对
-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2(5篇材料)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5.有下列说法: (1)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X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
-
数学换元法范文大全
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 -
南江县元潭乡卫生院抗震救灾消杀工作计划
南江县元潭乡卫生院 关于5.12地震灾后环境消毒杀虫防病工作安排 各村卫生室、本院各科室: 为使我乡抗震救灾环境消毒杀虫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染病和
-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1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案 内容解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解简易方程,在七年级上学期系统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
-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导学案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 二、阅读感知 1.阅读下列问题及其解法,回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