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收敛数列的性质习题
-
0Bbddkc《数学分析》8收敛数列的性质(精选五篇)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
-
数列极限的收敛准则
第一讲 数列极限一、数列极限的收敛准则1. 数列极限的夹逼准则a) 数列{xn},{yn},{zn}满足:i. yn#xnzn(n N0)ii. nlimyn=nlimzn=a则数列{xn}的极限存在,且nlimxn=ab) 例1、
-
高中经典数列习题
4.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Sn=3n+b,则b的值为_______.6.数列{an}中,a1,a2-a1,a3-a2,…,an-an-1…是首项为1、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3则an等于。
3.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n∈N*,且a1+a2+…+an=2n-1 -
第2课数列的性质(模版)
第2课数列的性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型示例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成等差数列,如果适当排列这三个数,又可成为等比数列,这三个数的和为6,求这三个数.分析三个数适当排列,不同的排
-
数列等比性质分析2013福建
数列等比性质分析2013福建
9.D5[2013·福建卷]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记bn=am(n-1)+1+am(n-1)+2+…+am(n
*
-1)+m,cn=am(n-1)+1·am(n-1)+2·…·am(n-1)+m(m,n∈N),则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极限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数列的极限. 2.理解和掌握三个常用极限及其使用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化归转化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列极限问题的能力. 3.正确
-
数列的性质证明(共5篇)
只有三种形式:x(n)=x(n-1)+F(F是关于N的函数)用累加法x(n)/x(n-1)=G(G是关于N的函数)用累积法x(n)=Ax(n-1)+Bx(n)取倒数后是上述情况等差数列an依次每项k之和仍为等差数列,
-
第2讲数列极限及其性质2009
《数学分析I》第2讲教案第2讲数列极限概念及其性质讲授内容一、数列极限概念数列 a1,a2,,an,,或简单地记为{an},其中an,称为该数列的通项.关于数列极限,先举二个我国古代有关数
-
x平行线性质习题精选
平行线的性质习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如图1所示,AB∥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A.5个B.4个C.3个D.2个A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9分)1.如图6所示,
-
等差、等比数列子数列性质的探究
等差、等比数列的子数列探究【教学目标】经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子数列的性质的研究过程,体验“归纳——猜想——论证”的数学发现的科学方法;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思
-
线面垂直性质习题及答案(精选合集)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练习一.选择题C是⊙O上的任一点,求证:PC⊥BC.1.直线平面,直线m内。则有Al和m异面Bl和m相交Cl∥mDl不平行m 2 直线a∥平面,直线ba, 则b与的关系是A.b∥B、b 与
-
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及习题(大全)
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及习题《必修2》1.2.4一、 学习目标撰稿:第四组审稿:高二数学组时间:2009-9-81. 理解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2. 会用性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3. 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
-
高中数学数列求通项公式习题
补课习题(四)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anB、anC、anD、an2.已知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2n , 则它的公差为A 、2B 、3C、 2D、33.在等比数列{an}中, a116,a48,则a7A、4B、4C、2D、
-
数列专题
数列专题朱立军1、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Sn=nan-2n(n-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设数列 1a 的前n项和为T11n,求证:nan+15≤Tn<42、设数列a2n1n满足a1+3a2+3a3+…+3an=n3,a∈N*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含答案)范文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气焊 B. 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 干冰用作冷冻剂
-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习题3
221.椭圆yx1的准线方程是( ) a2b22A.ya B. yb2 a2b2a2b222 C. xa D. ya a2b2a2b22.双曲线x2y2 ) 971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A.74 B.254 C. 74或254 D.234或94
-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习题及详解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曲线中离心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是(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1.1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习题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