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
-
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0课《假如》
《假如》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树,太阳,小鸟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 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
-
八年级下册第10课组歌
10.组歌 【教 案】31-32 【备课时间】2012.3.26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欣赏品味中享受审美乐
-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三首古诗的诗意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
-
《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网上除了教案还是教案,为方便对原文的查阅,以此填补空缺)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
-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说课稿[五篇范文]
一、说教材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
-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剪纸贴花教案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剪纸贴花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本课学习剪动物,重点学会用剪纸剪动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简单的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
-
五年级下册第10课 杨氏之子
10杨氏之子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总共5句话,55字。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的第四十三则故事,是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世说新语》一书是一部主要记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教案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石敬瑭;宋初两次对辽用兵;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夏宋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苏教版
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懂得中国人民为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激励自己缅怀先烈
-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作业设计
10课姓名:
1、根据意思写词语::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本课指随随便便。 :惊慌、害怕。 :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2、课文的作者是,她是李大钊的,文章是年写的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组歌(节选)》教案 新人教版(范文大全)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惊弓之鸟》教案
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课前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陋室铭》同步练习苏教版
陋室铭检测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
《柳叶儿》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乐”“苦中带涩”的丰富内涵; 2、体会文中描写以及语句饱含的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乐”“苦”的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组歌教案
《组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3、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
-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教案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教案
17. 触摸春天
郭会芳
一、学习内容:
学习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等21个词语。
2、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