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唐诗与中国文化
-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5篇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两个老先生和两个禅师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唐诗是什么?”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
-
唐诗与酒文化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摘要:酒这个意向在唐诗中频繁出现,我国古代的酒文化发展可谓繁荣,我们直到今天仍受其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唐诗了解唐代的酒
-
杜甫与唐诗
杜甫与唐诗 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尽管李、杜的年龄只相差十一岁,他们也都经历过唐王朝的全盛时代和由盛入衰的安史之
-
唐诗与琴
唐诗与琴 内容提要 琴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琴曲作为中国传统的常常能感人入心。诗与琴,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安静之中陶冶性情的东西,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从唐诗中搜寻古琴的踪迹
-
围棋与中国文化
围棋与中国文化(1) 围棋的棋盘格子死板,毫无变化。棋子除黑白为对以分二方外,所有棋子没有区别,无谁大谁小,无分工,不知性能。可一落到棋盘上,突然活起来,都在谋在杀,一着能使通盘皆
-
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
论自然界的神话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摘 要:自然界多姿多彩,自然界的力量无比神奇、无比强大,太阳提供给我们光热,月亮为我们照亮黑暗的世界,风雨雪云霞塑造了自然界的美,那么,在生产力
-
易经与中国文化
易经与中国文化 《易经》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乃五经之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易经》的发展横贯数千年,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特质。 目录 一、中国文化的源
-
梅与中国文化
梅与中国文化摘要:梅素以民族之魂被中国人民喜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首,梅的起源与发展,梅的习性与栽培以及梅花的应用构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梅文化,成为中国花文化的重要组
-
“师”与中国文化
“师”与中国文化 ——关于中国教育大战略的一点思考 章启群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2月24日 13 版) 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人的知识、教养、情趣尤其是健全人格的
-
设计与中国文化(★)
设计与中国文化
设计在中国源远流长,只是在最初不叫设计,当然现在人们将古代的设计作品统称美术。 中国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已经看到审美意识的 -
中国文化与管理
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达,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加之人们的道德良莠不齐,使得企业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大大提升。一般企业的硬性规章制度难以规范到企 -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全球化引起了文化的焦虑。 ●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极大的考验,目前出现了一种再生,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中国文化完全能够与时俱
-
孔孟之道与中国文化
孔孟之道与中国文化 摘 要:孔孟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继承古代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该让孔孟之道服务于我们当代文化,将孔孟之道的
-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好酒生诗——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许子桓 Q15010312 贝尔英才学院理工强化 好酒生诗——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摘要:美酒配好诗历来是文人墨客们喜爱的,尤其是唐代,酒对于唐诗的
-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马成龙 B12020113 电子科学与技术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摘要 借酒抒情也成了我国唐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中国唐代诗人
-
春节唐诗与春联(定稿)
古 诗 元 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 夜唐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
殷墟甲骨文与中国文化
殷墟甲骨文与中国文化课程: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主讲老师:傅玥院系:化学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学号:2010214131姓名:张伟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2年6月殷墟甲骨文与中国文化摘要:殷墟甲
-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上)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上) 国学课堂与领导智慧,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梅敬忠,是在中央党校任教多年的资深教员,而且他又担任基层行政领导和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领导的宝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