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小猴子教学设计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认识“掰”“扛”“扔”等7个生字。 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追”等动词。 3
-
小猴子下山 教学设计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第1课时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北门小学 吴有荭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一只小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之三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之三 详细介绍:教学本文时,教师先要求学生从文中圈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学生圈出以下动词:掰、扛、扔、摘、捧、抱、追。教师再要求学生各自做做这些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1:指导朗读,正确地朗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交流读书体会的过程,明白做事要专心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3:学习并运用文中描写小猴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专题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
-
小猴子栽树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二年级语文《小猴子栽树》教学设计 庆安县第二小学韩丽丽 教材解读《小猴子栽树》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整篇课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等7个字。 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 情感目标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18 小猴子下山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
歌曲《小猴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唱 《小猴子》 听 《野蜂飞舞》 动 跟随《小蚂蚁》的音乐跳舞 教学目标: 1、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音乐的情绪。 2、熟练地演唱《小猴子》,并能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汇编)
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洛阳小学 张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
-
小猴子下山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2个生字。2.正确流利读课文。通过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教学重难点:了解表动作的词的不
-
《小猴子栽树》教学设计
5、《小猴子栽树》教学设计 贾微微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要求认识的字,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小猴子栽树的故事,懂得做事情要有主见、有耐
-
《小猴子有礼貌》教学设计
《小猴子小礼貌》教学设计片断 一、 初听歌曲,感受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 1、 2、 学生初听,师提醒学生养成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 师生分析:稍快的速度,轻快的节奏,愉快、高兴、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了解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应该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