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考古文复习
-
中考重点古文复习整理(10)
中考重点古文复习整理(10) 十六.愚公移山 一. 文学常识:文章出处:《列子·汤问》(战国 列御寇) 成语"愚公移山"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二. 内容结构 §1.交
-
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古文二则》,《陌上桑》
复习四 《古文二则》、《陌上桑》 复习目标:1,能复述两个小故事,弄懂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了解乐府诗常识,积累文言实词,体会罗敷形象的特点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复习过程: 一,《古文
-
古文复习课
-游山西村 1.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2分)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
-
八年级古文专题复习
八年级古文专题复习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4。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医古文复习整理
中药专业医古文知识点整理考试可能情况:单选(10个,每题1分,五选一)多选(5个,每题一分)有词语和语法,如词类活用填空(15个,每空1分)文章提要,或与工具书有关,如我国第一部字典,字的偏旁部首,
-
中考必背古文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
古文复习教案[大全5篇]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案 焦海霞 考纲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教学过程一、解读考纲: 09年全国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的要求是
-
初中古文综合复习
初中古文综合复习初中古文复习是中招中复习中的难点,我认为按文体复习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类古文,效果会好些。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文体大致有以下几种: 游记:是一种描写
-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二----比较阅读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二----比较阅读 一、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
备考2018中考复习指导:必背古诗词必考古文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 (诗词默写) 1、(七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李白 杨
-
中考11篇课内古文翻译
《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
-
中考古文阅读试题大全(5篇可选)
中考古文大全 一.(2005年临沂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
中考古文热点总结[五篇模版]
一.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二、一词多义 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
-
中考古文(20篇)知识点、考点集锦
中考古文(20篇)知识点、考点集锦 文言文复习要点及要求 1、文学常识(准确熟练,不混淆,不错字、注意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及文学知识) 2、字形、字音(认准、读对,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和通
-
上海六年级上古文复习
六(上)古文阅读复习资料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二、注释: 期:约会,约定时间至:到 舍:放弃 去:离开 乃:才至:到 不:通“否”委:
-
七上期中考试古文复习
《寓言二则》一、词语郑人有欲买履者:„„的人而忘操之:拿,携带吾忘持度:动词,量长度自度其足:名词,良好的尺码 已得履:已经 乃曰,吾忘持度:就 及反,市罢:等到 遂不得履:终于 宁信度:宁可
-
古文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五篇
自相矛盾 原文: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
-
八年级上学期古文复习
八年级上学期古文复习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6。(共20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