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精)(5篇)

时间:2019-05-11 22:5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精)》。

第一篇: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精)

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 10-10-18 13:45:00 ]

作者:余贺杲,张彩娟

编辑:studa20 【关键词】

社区护理;现状;发燕尾服策略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个体的健康应该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总和。因此,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渐提高,我们不能只注重对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更要注重对心理的护理和疾病的预防,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要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性战略目标,社区护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区护理的定义

社区护理即是面对社区内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的健康服务工作,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康复指导、病人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等[1]。它的服务不限于一个特别的年龄群或诊断,而是提供连续性、非片断性的服务,应用整体的方法促进健康、维护健康、卫生教育和管理、合作及提供连续性护理来管理社区中个体、家庭和团体的健康。综合美国护士会和加拿大公共卫生协会对社区护理的定义,可见社区护理是有组织的社会力量,提供个人、家庭、社区的一种服务, 社区护士以同情、和蔼、亲切的态度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应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矫正每一个人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预防疾病的发生,以保持健康,必要时并从事健康人和居家病人的访视与护理。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快速进入老龄化,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老年人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发病较多的人群,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有较多的需求,同时由于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长,人们花在看病就医上的费用也越来越多,与人们收入的增加不成比例,只能通过社区护理来降低医疗费用。同时,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子女较少,为了工作,子女照顾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但中华民族传统的观念又促使他们不得不照顾老人,有时子女只好放弃上班时间陪老人就医,渴望社区护理人员能帮助他们照看老人,以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这种实际情况看,应该大力发展社区服务,解决人们的实际困难,满足每个人的健康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社区护理的真正意义[2]。

现阶段我国的社区护理发展状况尚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不少医院虽然已经开展了某些形式的社区护理,如开设了家庭病床、护理专家门诊或护理专家咨询热线,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设立等,其重点仍是病人,未对人群进行健康评价,分出真正健康的给予健康的促进、有疾病倾向的给予疾病的预防和病人进行护理。一些基层卫生单位展开了部分社区护理工作,但其系统性和规范性还处于摸索阶段。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可以说还是刚刚起步,至今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尽管对中高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作了调整,增设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人文科学和预防保健的内容,但只占其课程的5%左右。基于这种教育很难满足社区护理对从业人员的知识面以及知识结构的特殊要求,为了适应人们对健康需求的逐步提高,填补我国社区护理的空白,应培养一批既具有社区护理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社区护理工作能力的护理人员,担当社区护理工作的主力军[3]。

发展社区护理的策略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争取当地政府及卫生、宣传、社会福利部门的支持 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对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转变卫生工作领导者的观念,例如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制订社区护理收费标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等。在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政府除了为老年人发放基本养老金外,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也多由政府提供。社区对民众是一个新概念,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社区护理的目的、工作范围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了解社区护士的工作方法,纠正人们对护理工作的偏见,使社区服务深入人心,保证社区服务顺利进行[4,5]。

3.2 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护理人员应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做到四个转变:服务功能从医疗护理服务向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和身心康复转变;服务对象从为患者服务向为群体(家庭、社区)服务转变;人才培养、岗位培训从临床护理向社会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等边缘性新兴学科转变;工作方式从院内护理向院外、社区、家庭服务转变[6]。在高等院校护理教育和大中专继续教育中增设社区护理课程,重点培养人员的专业技能、临床护理技能、老年人护理技能、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应急能力。除此,应在医院选派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对其进行社区护理的专职培训,组织社区护理见习活动、安排临床护理实践等,培养一批有经验的护理人才,让她们作为学科带头人,从教学、科研全面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7~9]。

第二篇:中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卫生医疗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社区护理的工作、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社区护理的开展情况以及社区护士的现状等分析中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社区护理;分析;现状;社区护士;展望

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提出,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现就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发展

进行分析。

1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理(communitynursing)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服务,其目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1].2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

2.1社区护理教育

我国的社区护理起步晚,所以社区护理教育现在也正处在发展阶段。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面临培训体系、师资培训、培训基地及培训质量控制等问题[2].在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各护理院校纷纷开设社区护理教育[3],但是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社区护理课程,却缺乏实习的基地,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不可能培养出实用型的社区护理人才。目前,中国护理人员的主力军仍然以中专学历为主,以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为主体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护理的需求[4],同时部分护士既缺乏临床护理能力,又缺乏社区护理服务经

验,这势必影响社区护理的内容和质量。

2.2社区护理主要的工作

社区的大部分工作,如社区保健服务、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社区康复等都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在对北京市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社区站内护理占日工作量的58.2%,其中各种给药、治疗所花时间占直接护理时间的40.1%,而健康宣教仅占5.7%[5],80%患者认为护士健康教育理论充分,但12.2%患者认为健康教育方法不灵活[6].另一项调查也表明社区护理的服务范围主要以治疗为主,社区护理服务内容仍停留在各种注射、输液以及病情观察等项目上,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较少考虑疾病的预防家庭、群体和社区,更少考虑对群体行为干预而达到健康促进的最终目标,社区护理服务功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没有

充分得到体现[5,7].2.3社区护理的开展情况

目前,全国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8000个,从事社区卫生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达26万人[8].北京、江苏和四川的信息化管理开展较好,除宁夏未开展瘫痪患者护理外,其他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均开展较为完善,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色[9],但是对于重庆市的一项调查显示社区护理普及程度不高,社区护理服务经费不足,社区护理服务功能尚未充分体现出来[10].2.4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愿

在对2个年级的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中发现有69.13%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其中高达52.16%的学生认为工资水平提高到与综合性医院相当时可以考虑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1],但是另一个调查显示有大部分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

工作[12],两者的调查结果完全不同。

2.5从事社区护理的人数

截至2007年底,我国约有护士154.3万名,其中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注册护士仅有近4.2万余名[6,13],这对于有13亿人的中国来说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2006年8月国家印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规定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而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按1:1的标

准配备[14].2.6社区护士面临的压力

社区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分别来自:工资收入低、福利待遇差、工作负荷重、社会地位低等[15],社区护士的工作压力随社区护龄增加、职称上升、学历的增高而减小[16].3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

社区居民希望有良好的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将医院的医疗资源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辐射社区,建立以大型医院为技术支持的社区护理模式,符合社区居民的需求意愿[17].但是社会上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对于求医治病,人们大多会选择医院就医,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并不真正理解,尤其是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地完成社区卫生保健服务持怀疑态度,社区

居民从护性低[18].4社区护理未来的发展

4.1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

社区护理服务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宽、独立性强的工作,其服务不同于临床,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保健知识及社会人文知识[19].有研究表明,社区护理人才最好的培养方式是从学校直接培养专业的社区护士[20].大多数的社区护士认为通过培训所获新知识在自己全部专业知识构成中所占比例达50%以上[21].所以我国应在改善社区护理实践环境,促进职业稳定性的同时,以培养社区护士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制定与社区护士特点和实践需求相结合的继续教育项目[22].4.2明确社区护理主要的工作内容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为重心的初级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护理工作者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力军责无旁贷[23].社区护士应该明确自己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主要工作、职责,社区护士所要面对的是整个社区的居民、社区中的家庭等而不仅仅是个人,要做好社区居民的初级卫生保健,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4.3增强对社区护理的管理

社区护理的发展依赖于完善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有关的行政部门应该对社区护理的发展充分重视,出台有关社区护理的具体的实施政策和措施,各项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对于规范管理社区护理的研究。卫生部门可根据学科发展和社区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区护理的功能和社区护理的职责,提高各级领导工作的认识[24].4.4加大对于社区护理的投入

在我国,目前社区医疗保健机构的预防保健费用大多是靠医院经济收入来补偿,由于政府支持不足,服务价格未理顺等原因,形成了基层医院预防保健服务做得越多,自身填补经费就越多,医院越亏损的恶性循环[25].我国可以学习其他国家,政府加强对社区护理的投入,完善保险制度,发动慈善募捐等等,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结合的原则,将盈利、福利和公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障社区护理工作持续发展[26].4.5减轻社区护士的压力

社区护士的工作具有特殊性,社区护理人员的组织承诺对离职意愿有显著的预测性,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手段培养社区护理人员对医院的感情和忠诚程度,降低她们的离职倾向[27].护理管理者应该给社区护士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满意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等来减轻社区护士的压力;同时社区护士自己也要学会通过转移注意力、合理的发泄情绪、向别人倾诉等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

5小结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绝大多数社区护士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前景看好,并十分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21],我相信社区护理将以欣欣向荣的方式发展。

【参考文献】1赵秋利。社区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金星,李春玉。社区护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国护理管理,2003,3(5):29-30.3刘可,严卫青。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护理学杂志,2006,9(21):60.4张莉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8,14(4):574-575.5韩扣兰。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研究,2006,20(3):653-654.6陆萍静,张金勇,石延宏。患者对社区护士知识及技能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南方护理

学报,2005,12(1):13-15.7谷青芳,薛文星。我国社区护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家庭护士,2007,5(8B):

35-38.8朱丽萍,华嘉增。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试用)。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1-3.9王会兰,杜雪平。中国不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开展现况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3-1215.10刘秀娜,周娟,张翠华,等。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社区护理服务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护理研究,2009,23(2):309-310.11孙桂香,姜海霞,高修银,等。社区护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国全科医学,2007,9:742-743.12张彩虹,何国平,王秀华,等。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调查。护理研究,2008,6(22):1529-153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3-48.14中央编办,卫生部,财政部,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

[EB/OL].2006-08-18.15韩佳凤,李晓惠。社区护士工作压力源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7,5

(7):45-57.16郭全芳,张云红,张祥英,等。社区护士工作压力源研究。护理研究,2007,6(21

卷):1535-1537.17于瑞英,杜慧敏,杨晓蓉。城市社区居民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及研究。现代护理,2006,24(12):2349-2350.18徐晓辉,孙淑云。新时期社区护理工作存在的焦点问题与发展思路。中华护理研究,2007,21(8C):2253~2254.19赵红梅。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护理研究,2008,21(11B):

3003-3004.20孙桂香,姜海霞,高修银,等。社区护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742-743.21周艳,刘晓丹,李勤,等。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绩效分析与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9,3(24):197-199.22芦鸿雁,华桂珍,小野ミツ,小林敏生。社区护士对社区护理工作体验与认识的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09,5(9):50-51.23何国平,郭佳。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与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中华护理教育,2007,4(2):51-54.24王千。我国社区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护理的现状与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8,8(2):36-37.25钟华荪。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南方护理学报,2001,8(5):1-2.26陈娟,李继平。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对策。护理研究,2007,21(9):2279.27王莉莉,张庆玲,梁宇,等。社区护理人员组织承诺及离职意愿相关性研究。护理

学杂志,2010,11(25):76-78.

第三篇:“医联体”发展现状与策略

“医联体”发展现状与策略

自2013年“医联体”这个名词的正式提出,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与支持下,我国“医联体”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重视并推广“医联体”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整合。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医联体”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医联体”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对“医联体”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1“医联体”概述

“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当今社会对于“医联体”还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医联体”是以整合医疗资源为目的,由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组成的提供卫生服务和管理居民健康的医疗机构统一体。从本质上来看,“医联体”是医院集团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呈现出的一种新形式,它是为了通过资源整合达到重构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作用的目的。“医联体”在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作用的同时还应当肩负起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双治、双向转诊”的合理就诊秩序,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责任。目前“医联体”发展优劣势分析

自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随着“医联体”概念的正式提出,我国“医联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地纷纷探索这种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机制。在不断推动“医联体”发展的过程中,“?t联体”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也逐渐显现:(1)“医联体”发展的优势。经研究发现,“医联体”的发展使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了更多关注,基层卫生机构的接诊量和床位使用率都有所增加,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各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推动合理的诊疗秩序的建立。联合体内医疗人员的流动和人才的培养也得到了不断优化,各成员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医联体”还使医疗卫生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更加合理,联合体内核心医院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降低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成本,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集中送检的开展也弥补了基层资源的不足。(2)“医联体”发展的劣势。对于未实现整合的“医联体”,由于不同的医疗机构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加之利益的分歧,容易导致联合体内的医疗机构各自为政,统一管理的难度较大,产权障碍制约了“医联体”内责任和利益的合理分担、资源的真正共享。而实现了整合的“医联体”同样面临着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上级机构过于紧密的管理使得成员机构缺乏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权力,在“医联体”的发展过程中,对基层成员不够重视,忽略了基层医疗机构功能的发挥,要想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医联体”治理结构仍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3“医联体”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建设。“医联体”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整合医疗资源,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联系,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从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因此要想促进“医联体”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建立起和谐有序的就诊秩序。在响应政府“构建分级诊疗秩序”、“强基层”等政策的号召下,积极发挥“医联体”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的独特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如远程诊疗、集中送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在充分考虑基层医疗机构特点的条件下,注重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促进“医联体”成为基层健康管理体。同时政府应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加大对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与核心医院达到同质化的程度,为分级诊疗的推行奠定基础。

加快制度变革。“医联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其本身的发展,但目前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全科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医院中推行的去行政化改革,都为我国“医联体”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外部条件。尤其是在医院中推行的去行政化改革,能为“医联体”打破产权障碍,实现资源整合奠定有利的基础。对“医联体”实行“一体两制”,将医联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坚持“医联体”是一个整体的前提下,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区别于医院的管理制度,由政府进行全额拨款,减轻基层医疗机构对核心医院的经济依赖,鼓励基层单位与居民签订协议,实行医保预付制,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两级考核机制,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竞争意识以保证服务水平,争取在制度变革中打破资产整合的障碍,明确“医联体”各级机构的职权和责任,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紧密整合]。

以利益为导向紧密联合推进。产权障碍制约了“医联体”内责任和利益的合理分担、资源的真正共享,严重阻碍了“医联体”的发展。各级医疗机构的产权不一致导致的最大问题实质上是利益不一致,“医联体”内各成员机构之间缺乏共同利益关系导致整合难以顺利进行,各机构缺乏合作动力。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短期内产权障碍问题可能难以解决,因此就必须以利益为纽带使其成为促进发展的动力,将“医联体”内各成员机构紧密联合起来,积极寻求利益共同点,求同存异,推进“医联体”向前发展。同时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应的奖励制度和考察监督机制,保障“医联体”内各机构成员的劳动价值得到应有的回报,促使“医联体”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医联体”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内部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外部优势,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医联体”作为我国卫生服务整合的发展途径,符合我国的特殊国情,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只有重视并解决好“医联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才能推动“医联体”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四篇:江苏省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江苏省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姓名:郑宇

学号:11711226

目 录

一、摘 要...........1

二、关键字...........1

三、正文...............1

现状...........1

问题................2

对策................2

四、参考文献.............4摘 要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惊人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正在产生的数字鸿沟也成为各国愈来愈重视的问题。尽管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但其信息化水平,即使是省会城市南京,同上述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江苏应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关键词:

信息化、数字化、改革、高新技术。

正文

一、现状

1.1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1993年提前实现翻两番的口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江苏信息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发达的科技教育事业,使江苏信息产业发展具有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的优势;良好的地理环境使江苏处于信息传输集散中心及生产加工基地的位置;长江沿江经济带的开放和国家首批住金”工程试点省份的确立,这些都给江苏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数字时代,信息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惊人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正在产生的数字鸿沟也成为各国愈来愈重视的问题。尽管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但其信息化水平,即使是省会城市南京,同上述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江苏应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

1.2 首先,江苏是经济文化大省,有着人文区位优势,其信息产业发展有着比较好的基础,电子工业是全国最强的,尤其是南京地区电子部部属大厂相当多,这些力量如果能组合成一个整体,就可以形成中国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第二,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我省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其技术创新、科研开发能力强,智力优势比较明显,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如计算机、电子元件、航空航天工程等已有比较好的基础。第三,我省有着比较好的改革和开放的基础。这些都有利于切实推进和加快江苏经济信息化的进程。

1.3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倍增,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3万亿元,高技术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产业规模均处于全国前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高技术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纳米科技、智能电网等产业初步形成,将成为下一轮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等新业态与新的商业模式融合发展,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0%左右,涌现出“同城”、“焦点科技”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门网户网站和信息内容服务商。

高新技术产业质态不断优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结构和质态也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和高成长性的特征日益显现。高技术含量产业加快发展,高性能精密合金、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生物技术药、航空和核电配套等产品群已形成规模。高附加值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2010年新医药、新能源等产业产值达5335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17.6%,占比提高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以外资为主的局面发生根本性变化,本土企业质态进一步提升,总产值、利税率、新产品产值率均高于外资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较快提升,部分产业已形成领先优势,“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幅增加申请52767件,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65.95%,新兴产业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达25852件,一大批专利技术得到转化应用,对提升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倍增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实现新产品产值3273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0.7%。智能电网、光伏、风电、海洋工程产业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碳纤维、海上风电、物联网、应用软件、高性能金属材料等产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4软件业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的软件业收入呈现逐年

递增的趋势,且增幅正处于上升沿;通信业在“十一五”时期,江苏通信行业通过行业重组、发放3G牌照、加强物联网建设、促进三网融合等措施,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电信运营企业网络技术升级和业务转型,为日后通信数据服务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信服务向个性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在广播、电视这一传统领域里,江苏省凭借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顺应信息时代的需求,逐步脱离传统的运营模式,与网络的融合日益密切,广播电视业有了巨大的飞跃。

二、问题

江苏省信息服务业现阶段仍然存在不少弱势,主要表现如下:

2.1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结构不够合理,存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不优的状况。企业数量增长较快,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且知名品牌不多,特别是本土企业相对较弱,缺乏具有充分品牌影响力、能够带动本地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龙头骨干企业。产业结构不优,一是产业结构偏重,二是产业层次偏低,三是产业形态不新。

2.2 企业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与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中高端人才匾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亟待调整,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市场体系不够完善,自主创新产品采购、中介服务、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2.3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信息服务业对于社会信用制度的依赖性很大。当前,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企业信用及个人信用的完善,在需要相关法律制度配套完备的同时,也有待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抑商观念导致现今社会信用基因缺失,人们仍然难以相信和接受信息服务业中的部分服务项目。

三、对策

3.1 加强和改进政府的组织管理,面向社会,多层次、多渠道发展信息产业,既发展由国家投资的信息企业和事业机构,也鼓励集体、个人、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信息机构的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大力促进市场动态信息采集业、增值信息网服务业、信息预测业、数据库信息提供业、软件开发与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的结构逐步合理。2.研究制定政策与法规,按江苏信息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供信息产业部门决策时参考,从而引导信息产业部门在信息产业大框架下安排信息产品生产与经营计划。那些经过市场机制筛选出来的可能带动信息产业进步的新技术(如集成电路、液晶显示系统、商用 计算机系统、卫星通信装备等)形成集团优势、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优势。依据信息产业

政策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信贷和利率政策,规范信贷资金投向和利率变动,给波动的利率结构予以导向,从资金供应上保证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3.2 筹规划,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处理好主观愿望与客观需求之间的关系,要避免发生一哄而上、忽视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信息技术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关系。信息技术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产业赖以发展的物质载体;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主体,它在信息产业中有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处理好国家支持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江苏省的信息产业部门在争取国家的适当投入和充分支持的同时,更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投入市场,在市场上占据自己应有的位置。要积极创市场、争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掌握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处理好集中与分散、协作与竞争的关系。推进社会信息化,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建设一个完整统一、适当集中的现代化公用信息网络,确保信息传递的高效、畅通和信息系统间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3.3 建立而向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决策支持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而向工业、农业、金融、贸易和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组成要素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以方便人民生活、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为口标的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建立为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集成、运行、维护提供支持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深化信息服务业的改革,建立信息立法和标准化体系;建立信息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

3.4 加强和改进政府的组织管理,向社会,多层次、多渠道发展信息产业,既发

展由国家投资的信息企业和事业机构,也鼓励集体、个人、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信息机构的发展。提倡公开竞争,反对垄断,按优胜劣汰的原则,形成良性循环的经营机制。非保密的政府信息资源,原则上应无偿向社会开放有计划有重点地大力促进市场动态信息采集业、增值信息网服务业、信息预测业、数据库信息提供业、软件开发与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的结构逐步合理。突出中心城市信息产业的地位,使中心城市成为信息服务业的汇集点和辐射源对信息产业在税收方而和信贷方而实行优惠的政策等。

3.5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跟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分不开的。在建立信息资源过程中,要注意到信息产业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决策发展服务,要考虑.到信息与决策系统的结合运用,要考虑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建议在江苏贫困地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优先发展信息共享,使信息产业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带动经济的发展。信息服务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江苏要多形式引进国内外信息服务业专门人才,特别要大力吸引高素质的领军人才、研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以发布专业人才开发目录、健全信息服务业从业资格制度等方式,引导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各级各类适用性人才。

3.6 优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信息服务业知识密集型信息服务业包括内容产业、IT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等。优先发展这些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江苏的优势。以咨询服务业为例,江苏可以重点 发展纺织、电子、石化、机械、冶金等领域的管理咨询和技术咨询,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咨询企。积极发展软件业,加强软件园区建设的规划布局与统筹协调,以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联动发展为方向,打造各具特色的园区品牌,推动南京一镇江“仙宝智慧谷”、无锡太湖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扬州“中国声谷”等重大载体项目建设,建成若干 国内一流软件园区。圈同时,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增强江苏信息服务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科技厅.省科技厅关于呈报《2010年全省新兴产业和企

业自主创新发展情况及2011年工作建议》的报告.南京:江苏省科技厅,2011[2]江苏省统计局.201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江苏年鉴.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1994

3.南京年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993、1992.4.《江苏省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南京:江

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

5.《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 水家耀.新华口报,2011-3-22(A01)

第五篇:访视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访视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访视护理”的确切概念,国际上并无统一,由于其工作内容大致相同,所以在名词界定上亦大同小异。欧美国家称“家庭访视”(home visiting)是指护理人员和家庭及家庭成员有目的地进行互动,以促进和维持家庭成员的健康[1]。日本称访问看护为护士走向社会、家庭从事照顾病人的工作[2]。中国较普通地称为社区护理,把家庭护理包含在其中即提供护理于个体、家庭或团体,使全民达到健康[3]。无论各国怎样解释“访视护理”但目标都一样,就是协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提高生活质量。而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种机构,不同事业的人员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2]。访视护理的发展史

据日本佐滕美穗子等述,日本的访视护理可追塑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叶,随着西方医学引进和发展,护士走出医院,向社会、家庭从事照顾病人的工作,访视护理由此而产生[1]。到20世纪中叶访视护理参与保健工作,并成为福利事业的一部分,由于疾病谱改变、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及老年病跨入疾病谱前列,使老年病患者成为主要服务对象,访视护理承担起疾病预防健康诊断、健康指导、功能锻炼等主要工作[2]。美国家庭访视护理早已被社区和医院广泛利用,从而缩短住院日,并且在1996年将原来家庭访视应有医嘱的规定取消,改为护士常规工作的一部分[4]。中国的访视护理是从70年代开始的家庭病床,到1983年全国已发展到20万张之多[5],成为社区护理必不可少的内容。很多大医院也相继有了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并逐渐形成专科专病的家庭护理,如针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月子”服务中心,针对中风的中医护理等。护士以此为依托广泛开展医疗、康复、健康咨询、卫生宣教等[6],拓宽了护理工作的范围和职能。

访视护理是医学发展的产物,它架起从医院到家庭的桥梁,避免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的脱节,解决了病人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

[4]。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密集整体素质不高,防病及保健意识相对淡漠,卫生习惯差,老年病、慢性病及伤残者多,有人提出跨出医院迈向社会,走入家庭,社区护理是21世纪发展的方向,更说明访视护理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7]。访视护理的现状

3.1 访视护理的人员构成和素质要求:凡从事访视护理的人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美国产后访视就是挑选有经验的护士,她们都有护士执照和母乳喂养教育执照,要负责评估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对每个母亲和新生儿提供全面护理和健康指导。日本则要求医生参与,访视护理必须有功能障碍评估、预后预

测,实施康复计划和协调各方面的能力。在中国社区护士必须灵活机动,善于利用家庭中的用物代替医院正规设备,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倾听观察咨询等各种新技能[8]。这些护士都技术娴熟,对在家庭中患者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及时反应和处理,保证病人安全。如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要求年龄在42岁以上,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技术好,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的护士参加家庭护理,必须遵守医德,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甚至和整体护理结合起来,提供良好的服务[9]。

3.2 访视护理的工作内容:访视护理有着广泛的工作内容,如心理护理、知识咨询、营养指导、家庭中医疗物品的管理等,其基础护理操作有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帮助患者饮食、清洁,护理长期卧床的病人避免发生褥疮[10]。在美国产后访视非常普遍,一般是出院后1~10d进行,其工作内容为:(1)母亲和婴儿的体格检查,如检查母亲的子宫收缩、恶露和乳房情况,检查婴儿的反应、心肺情况、黄疸情况等。(2)评估产妇和婴儿的身体状况、精神心理状况以及家庭环境条件,列出存在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3)健康教育和技能指导,这是访视的重点内容。

在日本规定访视护理有7大方面的工作内容。(1)基础疾病管理:为维持、开发病人的残存机能,护士需对患者的基础疾患进行管理,细致地观察其生命体征、症状以及生活自理能力。(2)精神支持:家

庭康复对象中,老年功能障碍者、严重脑机能障碍者较多,通过康复能迅速改善机能的情况较少,访视护士要与患者及家属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关系,给予其必要的精神支持。(3)康复的实施:根据康复专业人员的家庭锻炼计划,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好功能锻炼活动。(4)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移动、进食、排泄、入浴等能力先进行评估并指导其充分利用辅助器具、设施,以扩大自理程度。(5)努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上,满足其作为社会人的社会需求。(6)对家属的指导:病人家属在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护士要给予其必要的访视指导,帮助协调好病人与家属的关系,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7)与其他康复人员紧密合作:访视护士进行康复工作要依据理疗师、治疗师的指导,定期向医生提供书面材料,报告访视日期、病人情况、访视护理内容等,若发生紧急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2]。

中国家庭护理的内容与日本、美国基本相同,主要有4个方面:(1)提供康复医疗护理和健康指导。(2)提供基础护理技术如换药、导尿、静脉输液、肌肉注射、褥疮护理、鼻饲、造瘘护理等。(3)协助病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4)提供心理咨询、卫生宣教、营养指导等[9]。对于专科专病的家庭访视各医院根据情况制订出不同的工作内容,如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成立“月子服务中心”就规定产妇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向院方提出申请,院方就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作出承诺,双方签定协议书,家访的护士统一着装,佩带上岗证,并设有质量监督电

话,服务结束后,由产妇和家属填写意见反馈,说明在家庭护理方面已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该院认为家庭护理是医院整体护理的延伸,是临床护理的继续,同时,也顺应了改革形势,满足了医疗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从1991年至今该院已为3万个家庭提供产后访视护理,收到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1]。

3.3 访视护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日本访视护理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截止1998年底访视护理站达到3 075个,访视护理制度也逐步发展、完善[2]。日本有许多专门的书籍介绍访视护理知识,如访视护理的对象、实施主体、工作内容、设置标准、收取费用等十分详细,并配套以完整健全的管理机构[10]。在美国由于医疗保险的实行,家庭访视护理早已被社区、医院广泛利用,特别是产妇和新生儿的访视护理,成为美国社区医院产后常规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早在60年代三级医疗网中的地段医院、卫生院就开始承担过家庭护理工作,70年代大规模家庭病床使家庭护理逐步发展壮大,80年代末至今,各大医院家庭随访更使家庭护理趋于网络化、市场化。

但是,访视护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美国访视护理研究者警告:家庭照顾的压力和家庭设备不足,也可能使出院后并发症和重住院率增加,这和家访护士的经验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挑选和培训至关重要[4]。

日本则感到访视人员缺乏,应引起高度重视[2],而中国则存在访视护士的理论培养、基础技能、经费资助等诸方面的问题,甚至有人调查无一所高等医学院的护理系或中专护校开设社区护理、访视护理专业[7],说明即使现在开展的一些社区服务中的家庭护理大部分仍处于经验型,还有待于科学化管理。

下载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精)(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精)(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范文]

    社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根据市政府*府办明**号文件精神,我局组成工作组就我市社区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采取听汇报、实地考察、个别询问、座谈讨论等方法开展调研......

    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思索

    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思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之相配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应该加大力度,而社区护理人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关键词】农产品国......

    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海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一) 2010-04-13 17:37:39 来源: 作者:王军广 赵志忠 张忠伟 【大 中 小】 浏览:101次 评论:0条 摘要:海南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发展条件,海......

    浙江建筑陶瓷现状与发展策略

    浙江建筑陶瓷现状与发展策略 浙江省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池跃章 沈光银 李 莹 浙江温州是我国釉面砖的发源地,起源于四十年代,对我国的建筑陶瓷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八十年代......

    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应变策略

    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应变策略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辖宜城、枣阳、老河口、襄阳、南漳、保康、谷城和襄城、樊城个县(市)区。境内沟壑纵横、河流交错,有大小河流条,流域面......

    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医疗模式的转变,社区护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全面、快速、规范的发展社区护理虽然已......

    浅谈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

    精品学习文档 浅谈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 内容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一直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发展教育。近几年来,教育的模式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学校,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