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基础添活力提升质量创和谐(精选)
强化基础添活力 提升质量创和谐
天镇县科技教育局
一年来,我县教育教学工作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全面落实省、市有关教育的规定和实施办法,紧紧围绕“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目标,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深化课程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使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成绩连续11年名列全市农业县区前茅,2006达线总人数达到351人,三中一名考生以64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主要做法如下:
一、创新办学思路,不断为教育注入活力
创新办学思路,为教育不断注入活力,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我们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一是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出台了《关于发展民办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规范整顿民办学校和私立幼儿园的通知》,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依法管 理”的原则,对全县民办学校进行规范管理,将民办学校的考核评估、师资培训、安全等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在老师的选配、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努力为民办和公办学校的平等竞争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形成了多元办学、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新格局。目前,全县共有民办学校3所,在校生达到2113人。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撑。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省、市职业教育会议精神,我们制定出台了《天镇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特别是去年4月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依托省职教部门搭建的平台,我县二中与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采用联合办学的形式,新办了首届职业中专。按照“1+1+1”的模式,学生在县二中读一年基础课,在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读一年专业课,在天津市企业实习一年,三年成绩合格后颁发中专文凭。2006年,县二中从初中毕业生中共招收了四个班195名学生,设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模具制作三个专业。目前,已全部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初步探索出一条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路子。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去年,国家对我省的“两基”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省教育厅把我县确定为重点接受检查县,代表全省接受国家督导检查,根据国家对山西“两基”确认性评估验收的要求,为圆满完成这一重任,我们借东风乘势而上,采取争取国家投入、外引内联、联手共建等办法,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全县共筹措资金546.5万元,新建、改扩建学校23所、校舍233间、5060平方米,改扩建校舍366间、8320平方米,维修校舍268间、2350平方米,新建围墙2665米、校门11座、厕所14个,新建、改扩建操场8个、66800平方米,新建水泥乒乓球台105个,新建并装备多媒体教室10个,购买电脑196台、语音放音机198台、教学光盘3000张、实物投影仪28台,购置实验仪器3779套(件)、体育器材2670套(件)、图书76000册、课桌凳3850套。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了“一无、两有、三配套、四完备”的质量和标准,园满完成了接受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重任。
三、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县全面进入课改后,坚持突破难点,以创新教育教学为龙头,以培养具 3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坚持专题引领,以校本研训、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坚持示范引导,以督查和激励为手段;坚持理念创新,以课改理念、数字化理念、经营学校理念为先导;坚持资源共享,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主要抓了四项工作:一是采取“派出去学习,请进来讲座,走出去观摩,钻进去跟踪,坐下来培训”等办法,积极转变教师观念,着力提高教师素质。一年来,累计培训培训教师4251人次,培训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254人次,使广大教师转变了旧观念,树立了新理念,增强了新课改的自觉性。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全面实行“推门听课”的同时,我们严格按照省、市《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力构建课改中新教材旧教法、穿新鞋走老路的防火墙。首先从规范教学设计入手,制定了规范教学设计的文件,统一印制了教案本,教师备课力求体现三维目标,注重师生互动,反映新理念、新思路、新思想,使教师的备课模式实现了全面升级,课堂教学实现了全新改版,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正在养成。其次针对边远山区教学教研 4 资源短缺问题,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两级支教”活动。去年,我们组织了80名优秀教师2次送教下乡,帮助山区教师解决课改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边远山区的教师,特别是单、双人校的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掌握了信息,学到了经验,使新课改的成功经验覆盖到了全县每一所学校,并开花结果。第三是典型引路,多层次、多形式精心培植课改基地校。我县农村学校点多面广,情况千差万别、参差不齐。为推动全县课改工作均衡发展,我们下大力气培植了二中、四中、五中、示范小学、东沙河中学等16个课改基地校,其中有4所被认定为大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有1所被认定为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三是积极构建校本教研网络。开展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课改成功实施的有效保障。为此,我们首先充实了教研队伍,从全县的优秀和骨干教师中聘请了100名兼职教研员,参与指导全县的校本教研工作。其次在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的基础上,按照“以校为本、上下联动、示范突破、周边辐射”的原则,构建起以72所中心校与县乡教研室为一体的立体教研网络和以二中、示范小学、四中为中心的平面教研网络。形成了上下互动、内外结合、校本教研与校际教研相 5 结合的教研新机制。四是积极推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评估制度、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学校发展评价制度和政府、学校、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主体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县二中、四中、五中、六中每年都要定期举办“学生家长进课堂”活动和“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形成了家长评价学校、教师评价校长、学生评价教师的新机制。
四、认真落实国家政策,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一是严格执行“一费制”和高中招生“四限”政策。各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校务公开栏,将收费标准、项目及其政策长期公开,有条件的学校还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每学期,县科教局、财政局、纠风办、物价局都要联合对各学校的收费情况进行大检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全县学校的收费基本上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二是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不折不扣地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对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帮助,确保所有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去年,全县共有20258名小学生和17778名初中生受助,享受资金总额144.013万元。免除学杂费资金 6 316.95万元,全县共有18665名小学生和9718名初中生受助。三是加强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我县农村转移支付一直按学年度执行由县财政局直接拨到科教局,再由科教局下拨到乡镇教委和学校。去年到位320万元,根据转移支付总额和学生人数其分配标准为小学生每年8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0.97元,全部下拔到学校,从而保证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年来,虽然我们围绕全县教育教学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其他县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按照全市教育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名校、育名师、出名生、立名县的战略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为振兴全县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七年四月十五日
第二篇: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调动教职工多出勤、出满勤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循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暂作如下规定:
一、坚守工作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请假。
二、请假程序:
有事请假,按岗头中学请销假制度执行,具体操作:因病或因事需请假7天以内的本人协调好本职工作后方可请假,请假教师凭教导主任签字的请假条请假,教导主任凭请假条在教师请假记录本上登记。确因急病、急事不能事先请假的,可电话通知或委托他人办理后再补办手续。月底由教导主任汇总,在全体教师会上公布,(请假条存档备案)。
三、批假权限:
1天以内教导处批准;1天以上3天以内由教导处签署意见校长批准;3天以上校长签署意见学区审批。
四、罚则:
1、迟到(含开会考勤)、早退累计每月不超过2次。
2、事假:每月机动假2天不扣款。超过2天累计不超过半月(含半月)每天扣10元;超过半月不足1个月每天扣20元,特殊情况学校研究决定。连续请假1个月及1个月以上每天扣25元,考核按有关文件执行。
3、病假:住院治疗期间,记入考勤考核,不扣款〔提供诊断证明、住院结算单据(原件)〕;不住院同事假,特殊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是否扣款。
4、旷工:未经请假擅自离岗或逾期不归未经续假的,以旷工论处,除按每日扣40元、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超过三个月者,报上级部门按自动离职处理。
5、直系亲属住院:视具体情况学校适当准假,但不能耽误学校工作。
五、其他:
1、产假:正常产假(计划内生育)3个月(按医院开具的出生时间算起)。
2、哺乳期(计划内生育):上班后6个月内(含节假日、寒暑假)上午可提前一节课回家。下午执行三节课时不提前,四节课时可提前。
3、婚假:本人婚假7天,子女婚假5天。
4、丧假:直系亲属3天(含周六日)。
5、进修学习:自行安排好本职工作后凭进修学校通知单请假,不记考勤。
六、补充说明:
1、请假超过7天,逢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一并计请假;产假逢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双休日时不予追补。
2、上班实行点名制,具体操作:预备钟全体教师在综合楼前按办公室整队集合点名,该项工作由考勤员负责。
3、考勤扣分纳入年终考核。
4、直系亲属:包括配偶、夫妻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子女。
5、取消临时出门,有事请假,不足一节课按一节课记假,不足两节课按两节课记假,以此类推。
6、教师凭教导主任的出门证交门岗保存再出门。
7、本考勤制度解释权归学校。
自2012年3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强化管理 提升质量
,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为打造沂州府百年老店而努力奋斗
——董事长、总经理姜振杰在2011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11年是沂州府公司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沂州府公司坚定不移的实施“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全体员工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运营质量、规模扩展等方面的全面丰收。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大会,主要是总结2011年的工作,部署2012年的工作任务,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确保2012年管理、经营上有突破,全面实现各项奋斗目标。
刚才对评选出的2011名优秀管理人员和名优秀员工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沂州府全体员工、全体股东对你们一年来辛勤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你们取得的成绩及获得的荣誉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默默支持我们工作的父母、妻子、丈夫、孩子等家人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2011年我公司在市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各项经济运行机制,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加强管理,挖掘潜力,经营业绩屡创新高,各经营实体互相竞争,你追我赶,形成齐头并进、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软硬件水平不断提升,员工收入逐步提高,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加强。
回顾2011年的工作我们主要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经济系效益为总抓手,开展劳动竞赛,营业收入屡创新高
2011年面临着国际境经济危机不断加剧,经济不景气导致流动商务客人持续减少,新的酒店不断涌现,无论硬件规模还是软件服务都对我们酒店经营造成巨大的冲击。面对以上不利局面,我们及早谋划,早作打算,确定了沂州府会馆客房、餐厅以会议接待、学习培训为主,打造临沂规模最大、会议设施最齐全的会议培训基地;确立沂州府大酒店、丽景假日酒店为极具地方特色、文化品位浓郁特色酒店;沂州府乡村会馆
以会议拓展为主,打造绿色生态度假酒店,劳动服务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前提开展经营。一年来各经营实体牢牢抓住经济效益不放松,从年初一开始就打紧板,早主动抓提前。为充分调动各实体积极性,公司在每个季度都适时开展了劳动竞赛,体现赛马不相马、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公司良性的劳动竞赛机制调动下,各酒店自上而下主动行动起来,工作主动加班加点,营销方面、管理方面不断有新亮点,各实体之间营业新高不断突破。例如,临沂沂州府大酒店在2011年初率先突破,一马当先,经营收入利润持续增长,全年有3次突破历史营业最高纪录,年营业收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50余万元,利润增长30余万元,成为全公司最耀眼的明星实体;沂州府会馆客房在年初经营业绩不佳的形势下,主动出击,多方联系会议,承接的会议规模及规格越来越高,先后接待了全国村官会议、全国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全省及临沂市农村工作会议、劳动人事培训会议等,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其中11月份、12月份连连突破历史新高,成为利润最丰厚的一个实体。川粤楼餐厅当年开业当年盈利,收入利润比计划目标超出30以上%,是沂州府投资发展项目最好的经济增长点。鲁味轩餐厅在川粤楼餐厅开业,会议培训就餐人员分流的情况下,抓住饭菜质量及服务质量不放,经营没滑坡,并且独辟蹊径,率先提出无烟产品销售,制做销售独具沂州府特色的豆豉,以及大红袍花椒、花雕酒等,仅豆豉一项就销售15吨,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0%。鲁味轩的带动作用,使各实体特产销售效果显现,为今后打下基础、积累了经验。丽景假日酒店在成本管理方面,精打细算、精细化管理有所建树。沂州府乡村会馆不再完全依赖于煤矿拓展培训,走出去营销,多方拓展市场,营业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5%以上。劳动服公司风筒厂创历史营业及利润新高,弥补了加油站营业,使整个劳动服务
公司圆满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
二、建立健全“运行、监督、激励”三大机制,企业运营良性发展
一是加强了制度建设,实现了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今年以来,除了重审公司出台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外,继续健全和完善了《管控系统中若干关键点》、《安全卫生考核细则》团队建设管理考核,会议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临流值班制度、等各项制度。特别是管控文件大的推出和实施,有效的指导了公司大运营,成为沂洲府公司经济运营的大法。
二从源头抓起,实现集中采购、规模采购。强化物资、设备、原料等采购管理,发挥规模优势,所用青菜到北园、河东集中批发,对调料、油料、酒水、高档海参原料等由公司统一招标集中采购。采购过程中各酒店值班经理到市场跟踪采购,大宗物品集中招标采购,以上措施有效地堵塞了采购中的漏洞,提高了物品质量,降低了价格,提高了饭菜毛利率。
三是强化了财务管理和监督检查,外欠款回收效果明显。公司及各实体坚持收支两条线制度,认真履行财规财纪,严格按制度办事,一丝不苟。加强了经济运行过程中监督检查,公司经济运行部利用每周五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制度等多种形式,对公司运营中的安全卫生、外欠款、采购等进行监督指导,在各项开支方面,经济运行部对经营性开支单据负责审核,预算审计部对非经营性开支单据负责审核,坚持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制度,实则权力有机结合。加大对外欠款回收的奖罚力度,突破过去轻打重吆喝的现象,数次制定奖惩办法,真奖真罚,虽然不近人情但外欠款回收效果良好,保障了公司资金安全。
四是分配激励机制得到充分发挥,按照劳动法及上级有关规定,科学制定工资分配办法,在实行效益风险金及安全风险金的基础上,分配向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技术要求高的一线厨师和一线服务员倾斜,形成了注重工效、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的分配机制,有效的调动了员工积极性。
五是狠抓廉政建设,发扬廉洁的工作作风。为加强公司廉政建设,进一步约束和规范参与经济运行人员的经济行为,确保廉政、廉洁的从业形象,保证公司对外业务交往活动中做的诚信廉洁、高效,公司分别和机关及实体管理人员相关的采购人员签订廉洁协议,为加强廉政建设,切实加强节日期间及日常工作期间的廉洁自律,公司下发了《关于节日及日常工作期间廉洁自律工作通知》,有效地进行了管控和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推动专业化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全员素质不断提升
为历练队伍、开拓创新、公司逐步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公司机关及各实体认真落实学习制度,充分利用管理人员例会、员工班前会、学习专题会议等认真学习落实公司西方的文件、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等文件,不间断的学习餐饮经理人、中国旅游报等知识。组织全体员工继续深入学习直至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特别是沂州府会馆客房在人员整体年龄偏大的情况下,组织的较好,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为进一步提升全员素质,公司出台优惠鼓励政策,鼓励员工报考酒店管理专业自学考试,每合格一门奖励150元,全额报销学费,合格三门课程,享受酒店管理类大专毕业待遇。2011,丽景假日酒店副总经理贾秋玲自学完成三门课程,率先享受公司大专毕业待遇。
继续组织优秀管理人员及优秀员工及技术骨干到镇江观海楼、苏州书香世家、日照雅禾、济南舜和、青岛海景、临沂蓝海、鲁班沂州、华盛江、荣华等高星级酒店学习。全年在各实体开展了学习实施六常法活动。组织一年一度劳动进大赛及技能鉴定考核评级。鼓励员工通过提高技能来提高职务及收入。
公司成立的餐饮管理委员会、客房管理委员会、酒店发展管理委员会各自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餐饮管理委员会活动开展正常及时,准备充分、目的明确,效果显著。2011年整个公司厨房饭菜质量、毛利率、收入较2010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餐饮管理委员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沂州府酒店档次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是沂州府公司基本建设投资及酒店升级改造投入较大的一年。原洗浴中心三楼加层,增减为沂州府沂州府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会议室,一层改造为厨房和接待大厅,二层改造为宴会大厅及包间,形成一个崭新的川粤楼餐厅,为会馆客房配套、进一步接待大型高档次会议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3月18日开业后的经营实践来看,效果显著。沂州府乡村会馆整合原陶然居度假村,通过投资改造新建了三套四合院,增添了50余个床位及会议室、接待室、蔬菜基地等,提高了沂州府乡村会馆接待档次及规模,为酒店发展打了下基础。沂州府会馆后勤部门主动加班加点对客房门锁、无线上网系统、回水系统进行改造整修,新建院内停车场一处,对鲁味轩前后门及顶棚进行改造,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丽景假日酒店改造增设了天然气,节省了燃料成本,改善了厨房环境。沂州府大酒店年初对原鱼池处进行了改造,建成了一处环境优雅的小茶室,客房部也对电视系统、电话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方便了客人。公司在运营环节上十分明确,对影响经营的设施设备要舍得花钱改造,绝不心疼。不能因小失大。
五、落实各项福利待遇、构建企业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员工休班、加班、旅游、高温、取暖等各项福利待遇,每季度一次的福利发放各实体落实较好,员工餐由每月补贴120元提高到补贴160元,保证正餐二菜一汤,每星期改善一次生活。沂州府会馆后勤部抓员工就餐成绩较好,不但让员工吃好而且通过采购降低成本、增添饭菜花样。员工住宿环境及设施也不断改善,80%的宿舍有电视、暖气和空调。每逢重大节日都组织开展了有益于身心健康、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例如拔河、跳绳、象棋、书画、硬笔、茶艺、演讲比赛等。及时组织中秋节、春节团圆宴、座谈会、生日聚会、元旦联欢晚会等。每月组织工龄一年以上职工进京旅游。每季度组织职工团体旅游。
为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浓厚的氛围,政工部通过《沂州府通讯》、公司网站等形式加强了宣传报道,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总结2011,还存在如下不足和问题
一是实体、部门、管理人员存在执行公司文件不及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部分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不主动,深入一线不够,工作浮漂,纪律涣散。
二是服务人员流失严重,个别实体培训力度不够,培训不规范、无计划、要求标准低,服务质量下降严重。
三是个别实体外欠款管理不规范,有松懈麻痹大意思想,导致部分外欠款难以收回。个别实体设施维护不重视不专业,导致设施设备老化损坏严重。
四是部分员工宿舍环境差,个别实体对员工宿舍重视不够,无电视、空调等设施,2012年的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措施
一、继续完善经营管理,积极做好2012年的经营工作。公司决心在临沂市旅游局等上级有
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按照公司总体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严格遵循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逐步实施酒店业、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景区开发等旅游三大板块为主的品牌化、专业化、集团化的企业发展战略。不断扩大规模,发挥团队优势,历练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形象。
二、2012年的风斗目标是:圆满完成制定的各项经济指标;确保全年安全经营无事故;新
建一处四星级酒楼;改造增设拓展基地;沂州府会馆向四星级迈进;员工工资有所增长;
培训力度加大、服务质量提升。
三、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实际和形势发展,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完善学习型组织,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推动员工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在完善内培的同时加大外培的力度,对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分别送到南京金陵酒店管理学院和临沂蓝海大酒店学习培训,促进酒店管理和烹饪技术、服务一线人才的迅速成长。二是继续推行三工转换和零闲人、零闲时、人人专业化的001工程,构建精干高效的狼性团队,营造以竞争为主旋律的和谐氛围,有优秀人才壮大企业。特别重视一线厨师及一线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确保一线服务人员月满勤工资收入在2000以上。
三是抓住管控的关键点,提升运营质量。根据市场特点和各实体经营需要,加大采购管理力度,实现规模采购。公司及各酒店值班经理跟踪市场采购,保证采购价格降下来、质量升上去。继续控制各种非经营性物资的开支,节能降耗,开展好节支降耗月活动,厉行节约,向节约要效益。加大对安全卫生的检管力度,根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确保资金运营安全,加大外欠款回收力度,保持零坏账。确保食品安全。务必抓好涉及安全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四是提高执行力,重点学习公司出台的《关于作风建设的意见》。对于公司下发的文件、纪要、通讯、领导讲话等,各级管理人员要率先学习、深刻领会,并在迅速止血的基础上尽早贯彻到全体员工。避免制度和措施在实施中落空,确保责任追究到每一个层次、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
五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管理团队,每一个管理人员要求做到德、能、勤、绩、廉。公司要求管理人员做好廉洁自律,勿因小失大、勿因小失节,保持沂州府清正廉洁的风气。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杜绝经济交往,严禁收受员工的礼品及回家捎回的土特产品。
六是加大投入,扩充酒店规模,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计划在北城新区颐高上海街购买建成一个四星级的沂州府私房菜馆,酒店设计借鉴河北直隶会馆,菜品以养生菜品和临沂地方特色鲁菜为主。酒店计划2012年底开业,酒店地处市府及各大事业单位、银行中心。建成后,成为最具沂州府深厚文化品位的精品经典酒店。计划对沂州府乡村会馆客房进行提升改造,新增拓展设施及项目,建设绿色蔬菜基地、生态养殖基地、酱菜豆豉生产基地。对鲁味轩餐厅三楼进行装修改造。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沂州府会馆硬件档次,尽快向四星级迈进。
七是2012年公司将继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尤其抓好员工住宿、就餐和业余文化生活,要尽量增加劳动时间长的和环境差的一线员工休息时间,对一线员工要适当增加值班费。要继续召开职工座谈会、生日晚会,安排好职工团队旅游和个人进京旅游,积极主动做好与员工沟通,对待员工不能简单粗暴,要视员工如子女一样亲切,做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企业发展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只要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沿着制定的方针和勾画的蓝图,就一定创造沂州府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为打造沂州府百年老店、为沂州府全体员工更加富裕安康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12年1月8日
第四篇:强化基础管理 提升征管数据质量
强化基础管理 提升征管数据质量
------------------
一、突出培训,提高全员数据应用能力
一是技能互学。通过以会代训、专门培训、实地辅导等不同培训方式,请业务骨干集中讲解数据管理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基础理论,增强岗位操作员对数据质量管理的理性认识。组织征管一线人员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交流学习经验、知识技能和工作体会,消除认识误区、知识盲点,提升数据管理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加强征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的教育,使各岗位操作员都能意识到“数据质量是征管工作的生命”。今年以来,共组织相关各类培训、讲座等10余次,参加人员达到200人次。
二是交流互动。通过局域网搭建好学习交流平台,在县局主网页设立CTAIS2.0业务专区,及时发布最新数据质量管理政策文件、程序升级通知及操作说明、行业明细及国标等方面的内容,让各岗位操作员及时知晓最新政策和需处理数据信息。1至8月通过业务专区发布政策文件5条,程序升级通知及操作说明、行业明细及国标等方面的内容19条。使岗位操作员学习有内容、纠错有依据。
三是操作互帮。对内,针对错误数据成因和产生异常数据的环节,对相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实地辅导,实行岗位练兵,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程序应用技能;对外,针对纳税人因财务报表、网上申报数据录入错误,通过审核把关,现场辅导纳税人更正,做到基础数据准确,逻辑关系正确。今年以来,综合征管软件维护员实地到税源管理、办税服务厅等部门辅导69户次,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为纳税人上门辅导和现场辅导80多户次。
二、规范操作,提高数据质量管理水平
一是规范岗位职责。制定和完善了基础数据录入、后台数据审核、信息资料传递及办税服务厅建设等系列制度和办法,明确前后台各岗位业务操作规程及数据采集质量要求,细化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规范资料受理、审核、录入、复核、审批五个环节的办结时限和岗位责任,从源头避免和控制问题数据的产生,提高了基础数据质量。今年以来,在基础数据采集环节,出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
二是规范操作流程。为保证数据质量管理顺畅运转、规范运行,县局制订和完善了信息资料管理操作规范和业务流程,出台了相关科室业务工作联系制度,对涉税表、证、单、书的填写,资料受理、审核、传递、办结的时限要求以及错误数据信息补录等方面进行明确和规范,确保征管数据的每一个流转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征管数据资料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传递、审批、归档。
三是规范质量要求。强化质量管理理念,对涉及数据管理和流转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制订明确的质量管理标准和岗位责任要求,针对采集、录入、核批等各环节容易出错的“关键点”,实行重点管理、重点监控。要求每级审核人员按月填制《V2.0数据质量监控审核记录表》;修改数据时,填制《错误数据信息修改维护单》。这样,既杜绝了操作人员的随意性,促使其规范操作,确保了数据质量,又保存了原始的审核修改记录,规避了执法风险。上半年征管数据审核审批部门退回补录及更正的税收数据达293条次,极大地保证了数据信息的正确率。
三、重点监控,降低征管数据信息差错
通过实行税收管理员及征收人员、办税服务厅负责人、计统会计员“三级审核”制度,形成以征管科、计统科为龙头,以税源管理科、办税服务厅为主体,以综合征管软件为依托的数据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征管数据信息差错。
一是源头控错。今年由于税率、征收率的调整,以及所得税申报业务的变化,县局及时做好源头控管,突出数据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年初就组织人员对24户矿山企业、156户所得税申报企业、1983户个体工商户的涉税变化数据,严格按规定进行修改;同时通过审核、审批,对437户行业明细录入与国标不一致、定税执行期限错误等信息进行纠正,切实做到了数据质量的事前把关。
二是答疑解错。由于政策不断变化,程序不断升级,往往旧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又产生,加之一些操作失误,导致数据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数据管理部门对反映的问题及时答复、及时解决,做到业务辅导及时、政策口径一致、操作标准统一。今年1至8月直接答复或现场解决数据质量问题49户次,请教市局解决35户次,提交省局后台处理9户次,做到有问题数据“日清月结”。
三是快速纠错。计统部门通过日常审核、征管部门通过关注省、市局发布的数据异常信息,分析错误数据产生的原因及出错环节,及时与相关业务部门联系,统一数据采集、录入、修改口径,督促相关责任人对一般性错误数据及时更正,严重错误数据限时更正,所有问题数据当月必须清理补正。今年来已对583条异常数据信息发布到各岗位操作员进行补录和修改,对12条不需修改或要提交后台处理的,分析原因,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出现。
四、严格考核,提高征管数据信息质量
一是健全考核体系。把数据质量考核作为县局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分级负责制,将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和相关责任人。县局采取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数据考核到科室,科室考核到个人,并与个人收入相挂钩,强化数据管理的责任感。
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充分发挥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税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的监控作用,认真分析相关数据指标,对税收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监管,对补录数据和新采集数据实施定期检查、清理和日常监督,对问题数据信息及时收集、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加强数据信息的不定期考核,以消除征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数据纠错常态化。
第五篇:“双创一争”强基础 “三培两带”添活力(范文模版)
“双创一争”强基础
“三培两带”添活力
---芦溪县宣风镇花卉苗木协会党支部工作汇报
宣风镇花卉苗木协会成立于2003年3月,协会下属4家花木公司,现有大型花木基地18个,面积达42000余亩;现有会员394人,其中花木种植大户112户。协会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12月,现有党员25人,支部班子成员都成立了花木公司,党员都建立了花木基地。近年来,协会党支部以“双创一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创会员满意产业协会,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以“三培两带”为抓手,依托“协会+公司+基地,支部+党员+农户”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现在,这一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当地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2010年2月,该协会获得了“全国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抓支部自身建设,提升战斗力,创先进基层党组织 支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从协会自身特点入手,找准工作切入点,努力建设“学习型、创业型、创新型”党组织。一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夯实工作基础。建立了“三个一”支部活动制度:即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党内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以上花木技术培训班或市场形势分析会;每年组织一次党员和种植大户外出考察;建立了党员示范制度和党员承诺等制度。二是以活动开展为平台,促进作用发挥。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创佳绩、争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在家门口悬挂“共 1
产党员户”门牌,在花木基地树立“共产党员示范基地”标牌。通过亮明身份活动,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表率意识,激发了党员的创业热情。这一做法不仅得到了会员的认可,还在客户中树立了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促进了花木销售持续向好。三是以党员考评为抓手,加强队伍管理。认真落实党员“百分制”考核暨评星定级工作。采取党员自评、互评、会员测评、支部审定、张榜公示的方式,对党员政治思想、学习进步、科技种植、示范带头、帮扶会员等方面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进行公示,考评优秀的予以表彰,不合格的进行诫免谈话,从而在党员中形成了比学习、比技术、比贡献、比业绩的良好局面。
二、抓协会功能建设,提升凝聚力,创会员满意产业协会 支部将“会员得实惠”作为协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了协会在资金、技术、销售等各方面服务会员的机制。一是提供资金帮扶,解决发展瓶颈。考虑到有些会员扩大生产规模缺乏资金,协会鼓励下属公司以及有实力的会员为他们提供资金帮助或贷款担保。至目前,已累计提供资金扶持或担保贷款500余万元。二是提供技术支撑,解决发展困惑。为提升会员发展生产的能力素质,采取“专家教、外出学、基地训、典型引”等多种形式提供技术服务。聘请湖南农科院、南昌大学等院校的专家教授担任技术指导顾问;近两年来,先后举办了12期花卉苗木技术培训班,提供现场技术指导200余次,并多次组织党员和部分种植大户到湖南浏阳等地考察学习。三是提供销售保障,解决发展出路。协会下属公司与会员签订购销合同,按保护价收购产品,消除广大会员的后顾 2
之忧,调动他们的生产热情。2009年以来,抓住全省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以及萍乡市争创国家园林城市的有利机遇,建立了6个销售网点,积极抢占全市乃至全省绿化市场。目前正积极筹建花卉苗木专业市场和花卉苗木专业网站,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业发展潜力。
三、抓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带动力,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为培养优秀党员,树立先进典型,支部以“三培两带”为抓手,着力提升党员带动力,推进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双向培养。支部围绕“把种植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种植能手,把党员种植能手培养成企业家”思路,要求每位党员每年掌握一项新的栽培技术,或试种一个新品种,不断提升科技种植水平,并将具有“双带”能力的会员列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所有党员都已成为了种植能手,还有2名党员兴办了自己的花木企业。二是建立示范基地。建立了15个党员示范基地,党员带头试用新技术、试种新品种,现场示范指导会员花木栽培。2010年,党员示范基地引进了老人槐、银海枣、加拿利海枣、热带棕榈、红果树等十余个新品种进行试种,试种成功后将进行推广。三是落实帮带措施。建立党员“1+N”的帮带机制,让有条件的党员种植大户带动群众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支部现有15名党员与120户农户结成了帮带对子。例如,仅支部书记肖福义一人就已累计为帮带的农户垫付启动资金数十万元,与他们签订了包销合同,还用自己的公司作担保,为他们贷款100余万元。肖福义曾经资助和帮助过的党员和农户已全部发展成了规模种植户,他们中的大多 3
数又与周边农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形成了“滚雪球”式的带富效应。
在支部的引领下,协会与党员、会员之间实现了有效连接,推动了花木产业加快发展,促使花卉苗木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2010年,协会新吸收35户农户入会,新增花木基地2个,新增花木种植面积2000亩,总面积达42000亩,带动3100余户农户从事花木种植,2010年实现苗木销售收入约1.75亿元,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为8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