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儒学实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试析《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儒学实践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专业层次:汉语言本科年
级:学
校:
2013年5月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试析《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儒学实践
白鹿原,确有其地。这道原在蓝田县城西南方向,史载“有白鹿游于西原”,遂命名白鹿原。白鹿原这个名字后来几经历史的转换,在历史上还叫过灞陵原,著名的“鸿门宴”中,“沛公军灞上”,说的就是这个灞陵原,也就是白鹿原。白居易曾做诗云:“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而白鹿村,则是作者虚构的,不过现实里也有它的原型,那个村里有两姓家族,也曾有过多次争斗。
《白鹿原》一书描写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存繁衍,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大家族以及周围的各色人等,为温饱、为脸面、为光宗耀祖、为争抢风水„„祖辈三代纠缠在财、权、利、欲的无休止的谋算与争斗之中。作者陈忠实一改正史的叙述模式,通过写家族史来解构这一宏大的历史结构,描绘出一群不同典型的主人公的命运悲喜剧,反映了民族悲壮秘史的一角。
在《白鹿原》中,白鹿是贯穿始终的精灵,它不仅仅是祥瑞的化身,更是人神一体的精灵,神性仅是其外壳,它的内核则是人性中的善良与正义。无疑,陈忠实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白鹿所代表的美好、希望与兴盛融为一种无形的精魂,并将之寄赋予朱先生。
作为末代的大儒,朱先生和白鹿在神性上一脉相通: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言人,朱先生秉承着“仁、义、礼、智、信”的美德,他开办书院,传道授业并保持桃李不言的谦和;撰写县志不虚美,不隐恶;并试图用大仁大义去感化教育变乱中的民众,以求达到精神上的大同,实现儒家的最高理想。朱先生身上体现出一种圣人的风度,他,博学多才,深明大义,他,清高儒雅;一身正气;他国忧民,洞察时世;他能卜会卦,无一有失。他具有历史目光,又具有哲人思维;他不独是高蹈于世的表率者,同时也是历史的评定者,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仁义”是做人的根本。朱先生就是恪守着“仁义”的原则,践行着仁义的内蕴。他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为“怀仁”、“怀义”,意即将仁代代流传下去,充分表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和人生态度。
总而言之,朱先生身上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优秀神髓。华山赋诗“踏破白云万千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既是他个人情怀、抱
负的抒发,也是他自我精神的写照。
朱先生这个人物是一个超越现实的存在,并非是一个刻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而是一个扁形人物,没有明显的思想变化,他作为一个人物已经被符号化和象征化,贯穿了整段血淋淋的历史,也贯穿了“白鹿精魂 ”。
《白鹿原》对朱先生寄予了很高的君子言行理想和为民请命情怀,他已经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具体人物形象,而是“白鹿 ”精灵的化身,儒家精神的象征。他的一生诠释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乡人的心中,他是神;在白嘉轩的眼中,他是“圣人”。他在白鹿原、滋水县甚至整个关中的文化影响力,甚至成为了一种绝对的精神统治。
论文是从这一角度对朱先生的儒学体现进行剖析,从他对于国家兴亡的态度,对妻子儿女的关心、教育,对自己的修身原则,对白鹿原村民的处事、判断和影响。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实践着朱先生的儒学思想。
写作提纲
论文题目:试析《白鹿原》中的朱先生的儒学实践
(一)、引言
(二)、朱先生的儒学实践在国家上的体现
1、在公祭仪式上的讲话影响
2、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态度
(三)、朱先生儒学实践在家庭层面的体现
1、与妻子和睦信任的相处
2、对子女的仁义教育
(四)、朱先生儒学实践在自我层面的体现
1、为学为师的修身、正身、言传身教
2、朱先生知人交友的慎重选择
3、为人方面着重个人内心的自律
(五)、朱先生儒学实践在乡里亲友层面的体现
1、公正处理白鹿两家的纠纷
2、挺身劝退大军的围堵
3、辛亥革命后的“乡约”影响
(六)、结论
目录
一、引言..............................................1
二、朱先生的儒学实践的主要体现........................1
(一)于国家层面...................................2
(二)于家庭层面...................................2
(三)于自我层面...................................3
(四)于乡里亲友层面...............................5
三、结论..............................................6 参考文献
试析《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儒学实践
学生:赖美芳 学号:1236001210219 指导老师:钟菊元 【内容摘要】《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性作品,被誉为具有“史诗性”的文学著作,小说展现了关中平原从清末至建国初的历史,描绘了作者以儒家道德为规范的农耕社会理想。因此,主要人物身上承载着厚重的儒家精神。其中,陈忠实刻画得最完满、最理想的人物形象就是朱先生。《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不仅是一位饱读诗书、深明事理、通达开明的传统知识分子,也是位受人敬仰的关中人儒,学问精深,学为好人,一生讲学著述、制定乡约、犁毁鸦片、只身退清兵、贩济灾民、组织公祭抗日烈士、编修县志,他还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渗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为好人”的自勉下,先生终其一生都在白鹿原上躬耕践行自己的儒学理想。
【关键词】白鹿原
朱先生
儒学实践
一、引言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写在小说《白鹿原》扉页的这句巴尔扎克名言,被作家陈忠实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其作品中。
《白鹿原》讲述的是关中平原的一个农村从清末至建国初的世纪变迁,以白鹿两家的相与纷争为小说的主线,围绕着巨大的历史背景,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如白嘉轩、朱先生、鹿子霖、兆鹏、兆海、白灵等等,他们各自的性情与命运,或喜或悲,或大起或大落,都牵动着读者的心,我就是其中之一,深深的被其吸引,一口气就将其读完,但是在这些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朱先生是其中最富独特性的一位,也是最令我佩服的一位,他的机智、灵敏、对事物的洞察力、对世事的态度、儒学思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朱先生的儒学实践的主要体现
自清末至建国,在纷繁复杂的时空背景下,朱先生的所作所为,可以被认为是这一时期,传统儒学在面对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存在的一个缩影。国与家,公与私,己与他,义与利的双重命题,不断在他身上重复上演,怎样取舍,如何践行心中的信念,在“学为
好人”警句的训示下,朱先生艰难却不曾动摇的坚守着自己“正己正他人”的信仰,在我看来他的儒学实践主要体现有四:
(一)于国家层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一代代的中国传统士人,在儒学作为国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于国有难则前赴后继,在所不辞,关学大儒朱先生亦是如此。在鹿兆海的公祭大会上,朱先生沉静地说:“祭奠死者吓不跑倭寇。这样年轻的娃娃都战死了,我还惜耐这把老骨头干啥?”,朱先生这样对他的门生徐先生讲,意欲投笔从戎,抗击日寇,保家卫国。于是,在第二天的公祭大会上,朱先生的讲话成为公祭仪式的高潮,甚至完全形成暄兵夺主的局面,也超过了他过去禁烟和赈济的影响,八个老先生的民族正气震动了白鹿原。第二天出版的《三秦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标出了题为《白鹿原八君子抗战宣言》的新闻,震动了城市上下朝野。三天后,上海《文汇报》全文转载这条消息,标题改为《关学大儒投笔从戎》,影响扩大到南方。一时间,响应朱先生的理学同仁纷纷投书报刊要求取义成仁者超过千人。以自身的家国信仰为根本,慷慨激昂,为参加抗日战争而不惜生命的代价,“我不是累赘。我打死一个倭寇我够本,我打不死倭寇反被倭寇打死我心甘。退一步说,上不了战场还可以给伙伴淘米烧锅,还可以替兵磨刀喂马„„我累死病死战死了也不给你添累赘,我的尸首也不必劳神费事往回搬!”,朱先生如是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于家庭层面
家是传统中国社会最小的社会单位。古人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在说明治家的重要性。儒学讲三纲五常,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讲求的是在家庭的治理中要有秩序,不逾矩,相与安乐,和睦美满。在朱先生的家庭儒学实践上,我们看到,对于妻子,“他一身布衣,青衫青裤青袍黑鞋布袜,皆出自贤妻的只手,棉花自种自纺自织自裁自缝,从头到脚不见一根洋绫一缕丝绸”,万分疼惜出自爱妻双手的衣物,钟爱着这个有着刚柔相济的眼神的女人,任她于内持家育儿,而自己得以潜心钻研学问,无所顾虑,“即使自已走到人生的半路上淬然死亡,这个女人完全能够持节守志,撑立门户,抚养儿女”,这也是先生之所以选白家的大女儿为自己妻子的原因。对于子女,大儿子怀仁长到十六岁,朱先生就把1他送回老家去操持家务,过二年给他娶下一个媳妇。二儿子怀义也是长到十六岁送回家去,让他哥哥搭手耕作土地管理牲畜。他让他们在他膝下读书以识礼义,然后送他们回老家去独立生活,做一个自尊自重自食其力的农人,绝不许他们从政从军甚至经商。在大征丁和大征捐税的起始,朱先生只暗示儿子如数交纳粮捐,却把小儿子怀义隐匿在书院里。对于儿子的教育,则是一如古书上所述,读书,务农,娶妻,生子,追求的是一份安然恬淡的生活,面对纷繁的社会环境而拒绝让他们“从政从军甚至经商“,给两个儿子取名为“怀仁”、“怀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儿子将仁义代代流传下,以传承儒家的仁义思想。
朱先生为我们构建的是一个在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一个美满家庭,妻慈子孝,各自安分。而自己在家中又享有绝对合理的威信,这权威不单是来自作为丈夫、父亲、公公的威严而得,而更是一种对深入骨髓的传统伦理秩序的暗合和自觉。
(三)于自我层面
“吾日三省吾身”儒家讲求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要不断的从各个方面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于为学,于为人,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自我反省与提高。对此朱先生秉承“学为好人”的训示,在践行着传统的儒家精神。
在为学层面,儒家讲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师则讲究修身、正身、言传身教。“自幼苦读,昼夜吟诵,孤守书案”的朱先生一生视学习为乐事,一天都不耽搁,每天都要早早起来晨读,享受着文字给特带来的快乐。至于为人师表,则更是不折不扣,在白鹿原上,朱先生扮演了一位学识渊博且言行举止都极富教化力和感染力的大儒形象。后来都成长为白鹿原上有影响的的年轻人都有受过他的教诲和影响,兆海、兆鹏、孝文、孝武、白灵,尤其对黑娃的教诲,他不以黑娃的过去而贬低他、歧视他,正所谓“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收黑娃为他的最后一个学生,提笔为他留字纪念,认真悉心教诲,黑娃也没有辜负先生的教诲,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当过学徒,做过土匪,也当过大官,尤其是田小娥的事给他的刺激很大,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让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一心向好,黑娃继承了他刻苦求学和学 注释1 王俊忠 浅谈《白鹿原》中的儒学文化。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
好为人的思想,践行了先生度儒学的推崇,虽然是先生的最后一个学生,但也算是对先生的最大安慰,完成了先生为人师的最好结局。
在交友层面,朱先生的知人和交友原则,也展示了儒学文化精髓的实践。儒学强调“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益者三友,友直、友谅(信实)、友多闻”、“道不同,不相为谋”、“士志于道”等等。先生和友人来到南方,同仁们先不提讲学之事,连演几天游山玩水,开始尚赏心悦目,三天未过先生便烦腻不振。所到之处,无非小桥流水,楼台亭阁,古刹名寺,看去大同小异。整日吃酒游玩的生活,使他多年来形成的早读午习的生活习惯完全被打乱,心里烦闷,他渐渐不悦他们的轻浮。一天晚宴之後,他们领他进了一座烟花楼,当他意诚到这是一个什麽去处时怒不可遏,拂袖而去,对邀他南行讲学的朋友大发雷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感。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吾等责无旁贷,本应著书立论,大声疾呼,以正世风。竟然是白日里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夜间寻花问柳,梦死醉生” 仍然坚持“君子慎独,此乃学人修身之基本”的信条和原则,不愿与友人吃喝玩乐,在做了一场拙劣的演讲之后,朱先生“他憋着一肚子败兴气儿回到关中,一气登上华山顶峰,这才叫山哪!随即吟出一首《七绝》来:踏破白云万千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那一口气才吁将出来。“砥柱人间是此峰”,先生不就是一座“学位好人”,儒学践行者的高峰吗?先生这座巍然屹立的高峰,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为人层面,传统儒学非常看重个人的内心自律,提出圣人、君子、小人等不同的人格范畴,认为做人要比做官难,而且要难得多。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仁义”是做人的根本。“学为好人”,必须做到仁、义、礼、智、信、孝、悌、贞、有志、有恒等。“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的是成为君子,应该将“义”摆在最高位置。当年正当赴京会考之际,父亲病逝,朱先生为父守灵尽孝不赴公车,按规定就要取消省试的举人资格。陕西巡抚方升厚爱其才更钦佩其孝道,奏明朝廷力主推荐,皇帝竟然破例批准了省试的结果。巡抚方升委以重任,不料朱先生婉言谢绝,公文往返六七次,仍坚辞不就。不是先生清高,不是先生不想去,而是先生认为坚守传统伦理的底线,是不为名利而改节。在面对岳维山的威逼时,先生说:“其实我连一个麻钱也不值。岳书记的买卖烂包了。”当白孝文催先生要剿共宣言时,朱先生仰起脖子淡淡地说:“我还没写哩!”白孝文说:“姑父,你说个确切时间,啥时候能写成?我再来取。”朱先生说:“你来时
再带两个团丁,甭忘了拿一条麻绳。”誓死以表心志,绝不做亡国奴!这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朱先生,一个学为好人的朱先生,不得不让人佩服。
(四)于乡里亲友层面
在传统的中国乡村社会里,士人是沟通官民之间的桥梁。对于乡土社会,士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而对于士人而言,乡土社会则是其进行躬耕践行儒学理想的一片绝佳土壤。朱先生恪守着“仁义”的原则,在白鹿原这块土地上,积极的教导亲友村民要行“仁义”。
当白鹿两家发生纠纷时,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公平公正的处理两家的纠纷,给白嘉轩的信中写道:“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很好的化解了白鹿两家的纠纷,坚信以和为贵,白嘉轩对这个姐夫是深信不疑,知道姐夫的为人做事都是一定有道理的,每每遇到难题都去找姐夫商量,当他看到鹿子霖的那块旱地上出现奇异的植物时,翻遍所有的药书仍不得其解,又不能找其他人商量时,他找到朱先生,画出了那个一直让他迷惑的植物,“那是一头鹿呀”,先生如是说,一语惊醒梦中人,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使白嘉轩顿悟,改变了白嘉轩以及他的家族的命运。当白嘉轩种植祸国殃民的罂粟花时,全村人看白嘉轩赚了钱,纷纷效仿,先生看到这种形势,带头去犁倒他的整块地,拯救了无数的人。先生所扮演的不仅是一个儒家救世的角色,也是“学为好人”的践行者。
儒家强调“学而优则仕”、“仁义济天下”,“内圣外王”,也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2人”的论述,先生很好的践行了儒学的的思想,当方升带领二十万大军围堵白鹿原时,三秦百姓危在旦夕之时,先生主动出来劝退,在与方巡抚喝酒时,朱先生一双筷子只搛素菜,不动荤菜更不动酒,见方巡抚刚放下筷子,便从褡裢里掏出一只瓦罐,把盘中剩下的荤菜素菜倾盘倒进瓦罐里去。方升皱了皱眉问:“先生,你„„”朱先生憨憨他说:“我把这些好东西带回家去,让孩子尝尝。”方巡抚惊问:“何至于此?”朱生说:“天下大乱,大家都忙着争权逐利,谁个体恤平民百姓?我今日专程求恩师讨活路来了”。方升大为震惊也大为感动,随即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拯救了三秦的父老免于战争。由此可看朱先生透露了他不贪生怕死而甘愿冒生命之险来成全境内黎民百姓的良苦用心,他靠正义凛然的人格魅力平熄了干戈。先生虽不是千军之将,不在要位,却能扬君子之风,行救世之举,不愧为儒学大师。
注释2 尹季 《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形象的儒学文化内涵,船山学刊,2004
辛亥革命爆发后,世事巨变,朱先生这位曾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滋养的旧式学者,虽然表面上很平静,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慨叹,于是只有理头圣贤书,在那个遥远的旧世界里寻找几许心灵上的抚慰,晨读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他生命的需要,好书经得住一辈子诵读。“朱先生诵读圣贤书时,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如同进入仙界。”这是朱先生体味圣贤教诲,修身养性的内圣表现。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清代皇帝被推翻,冷先生回来传达这一事情时,素被敬仰的白嘉轩也很迷茫以后要走的路,他找到姐夫朱先生。朱先生写出“乡约”,“以德业为首,以礼俗相规,”,乡约中仍然贯穿了儒学的传统道德实践,一是德业相劝,二是过失相规,三是礼恰相交。于是,“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瓜之类的事顿然绝迹,摸牌丸搓麻将抹花花掷骰子等等赌博营生全踢了摊子,打架斗殴扯街骂巷的争斗事件再不发生,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由此朱先生成为白鹿原百姓指路引航的灯塔,先生的言行品德不仅影响着白嘉轩也影响着整个白鹿原的族人。
在作品的最后通过鹿兆鹏与朱先生的比较,更加肯定了朱先生作为精魂的人格魅力了。在白鹿原,尽管鹿兆鹏这个共产党人,无论在政治上,道义上,在个人的人格力量上,都不得不是朱先生这种儒者可比的,但人们还是相信朱先生胜过相信鹿兆鹏。
三、结论
“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在朱先生逝后,白嘉轩这样感叹道。的确,恰如黑娃所送的挽联所写,“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朱先生在白鹿原中就这样平静的死去,终其一生都是在他的“儒士愿学为好人”的自勉下,躬身践行着自己内心的儒家文化信仰,于公于私,为己为他,都透露着种浓郁的坚持。纵3观朱先生的言行品德,他的一生都忠诚信奉儒家圣贤的谆谆教海,尽职履行圣人的功业。朱先生就是“白鹿”的精魂,是白鹿原的精神领袖,死后也化作了美丽的白鹿消融在白鹿原上。
诚然,朱先生只是一个文学作品中虚构的历史人物,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先生通过他同黑娃的对话显示他作为一个儒者高超的判断力和远见力。他的断然肯定:天下注定是“朱 注释3 罗成琰、阎真 《儒家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2004
毛”的。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他那近乎神话的辨别是非能力,至于后来文革时期从朱先生的墓中挖出其生前早已刻有“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箴言的青砖时,也无不让人惊叹先生的预言。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作者陈忠实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就深深取法和借鉴了拉美作家们的魔然而其所思所想。但先生所作所为却都是传统中国士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的不懈追求。
那么,在今天社会于转型之时,人心浮躁的背景下,如何“学为好人”,提倡儒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的命题。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张艳玲.《智者朱先生形象浅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3.陈忠实.关于《白鹿原》与李星的对话.陈忠实文集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6年.4.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小说评论,1993年.5.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6.王仲生.人与历史,历史与人—再评陈忠实的《白鹿原》.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6)7.张颐武.《白鹿原》断裂的挣扎.文艺争鸣,1993年.8.雷达.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文学评论,1993(6).
第二篇:从朱先生的死说起——对《白鹿原》的一点评析
从朱先生的死说起——对《白鹿原》的一点评析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在文学界受到广泛的好评,我通读该书几遍后,也认为它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中难得的佳作,但同时我也认为该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我一直想就该书做一些分析评论。但我知道对这样的一个大部头做出详细而周到的中肯评析于我而言并非易事,是以虽接触该书多年,仍未敢轻易动笔。前几天看了一篇该书读后感,让我受了启发,决定从书中的一个片段出发做一些评析。
在看《白鹿原》的时候有种很明显的感受就是该书后半部分比不上前半部分精彩,虽然这种情况是中国长篇小说的通病,但具体作品具体分析,我们不能拿通病一词一笔带过而不去追究分析《白鹿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该书中的一个片段让我找出了这原因的根本所在,这个片段其实只是白嘉轩在朱先生死时的一句话。书中原文如下:
“白嘉轩拄着拐杖佝着腰在庭院里急匆匆走着,几次跌滑倒地,爬起来奔到灵堂前,顾不得上香,就跌扑在灵桌下,巨大的哭吼声震得房上的屑土纷纷洒落下来,口齿不清地悲叫着:‘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
而在朱先生被下葬后,白嘉轩“忍不住对众人又一次大声慨叹:‘世上肯定再也不出了这样的先生罗!’”
虽然说一个作者在小说中写某件事或某个人不代表他赞成此事和人,但通过作者对书中人事的整体的倾向判断,仍可以看出作者对书中所写的人和事及其所代表象征的东西所持的态度,这实际上就是文如其人的朴素真理。纵观陈忠实在《白鹿原》一书中对朱先生及白嘉轩的态度,可以判断出白嘉轩在朱先生死时所说并两次强调的这句话是代表了作者的态度的。亦即:陈忠实认为,在朱先生死后,白鹿原乃至整个中国(世上)再也出了象他一样好乃至比他更好的先生了。
通观白鹿原全书,作者陈忠实在本质上是把朱先生作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象征来写的。因此,陈忠实对朱先生的死所采取的态度乃至对他死之后的判断与预测,就至少体现了陈忠实对他所理解的这一传统文化内核在白鹿原和中国的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的命运的判断与推测。而这样的判断和推测是否符合,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就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创作——在这里是《白鹿原》——所取得的成就。
我在前面说《白鹿原》的后半部分比不上前半部分精彩,事实上我认为《白鹿原》的前半部分是写的相当好的。这其中就包括对作者陈忠实的通过朱先生这一形象象征的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是《白鹿原》中所写的白嘉轩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最根本的精神支撑的观点的认同,而且我更进一步地认为这一支撑在中国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都是最根本的。
很明显,朱先生的死在作者陈忠实那里代表着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在白鹿原乃至中国社会的消亡;不能再出一个象朱先生一样好的先生的判断代表着作者陈忠实认为这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在以后再也不可能恢复。这一看法是建立在朱先生的死的确切性的基础上的,意即在朱先生死去的那个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真正而且彻底的在白鹿原乃至中国消亡了;而不能出现一个比朱先生更好的先生的判断代表着作者陈忠实认为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在消亡后,中国再也不能出现一种比其更优秀的文化内核,更谈不上成为中华民族新的同时也是更坚定牢靠的根本的精神支柱了,这同样是建立在朱先生的死的确切性的基础上的。我对作者陈忠实的朱先生的死及其死后白鹿原乃至整个中国都再也不了象其一样好乃至更好的先生的这三个判断都是从根本上不同意的。
虽然与本文并无多大关系,但是既然涉及到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核的消亡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说几句题外话,那就是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讲,除非全面彻底的成功改造,以几十年里时间里的一些变化为论据来谈论其文化内核的消亡甚至彻底消亡是可笑的事情,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本支撑,若是如此容易就能消亡,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持续几百上千年的国家民族,更不用说还会有诞生几千年后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了。
上面说了,在陈忠实的这三个判断中,第一个判断是后两个的基础。那我们首先就来看看这基础是否是事实。在朱先生死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虽有着许多丧失民族尊严的汉奸卖国贼,也有着为数不少的应乱世而生的流氓无赖;但是面临国破家亡的威胁,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选择的是绝不屈服的奋起反抗。虽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更主要的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进行着艰苦的抗战与促进巩固统一战线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抵制内战,一致对外的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的重要动力和支撑,这对根据地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尤其如此。正是在这内忧外患的严酷形势下,中国的文化内核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一扫数百年的颓势,万众一心,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所以说,朱先生的死根本就不能代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消亡,而恰恰相反是这一传统文化内核的新的振奋。这就表明作者陈忠实对此的判断的从根本上是错误的,而这个判断又是他后面两个推断的基础,因此这两个推断也就是不攻自破了。不过这只代表着作者陈忠实的两个不能是错误的,却不能推断出他所做出的第二个不能——即不管通过什么途径,都不能出现一种比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更先进的文化内核——是必然能的这相反的结论来。这必然能是否正确呢?事实上我以为这是已经出现过的事实,不再有什么是否必然能的问题了。
在前面我曾说过我认为《白鹿原》的前半部分相当好,但这不表示我对其完全肯定,事实上完美的作品也并不不存在。我说过我认同作者陈忠实的通过朱先生这一形象象征的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是《白鹿原》中所写的白嘉轩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最根本的精神支撑的观点,这一认同的对象只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是《白鹿原》中所写的白嘉轩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最根本的精神支撑”这一观点,而不包括作者陈忠实的朱先生是最好的先生这一说法,事实上,对这一说法我是不同意的。(当然,若只是说朱先生是当时的白鹿原最好的先生,那我也许会在某种程度上认同)。这一认同与不同意表明我和作者陈忠实对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文化传统内核理解不完全一致:作者认为朱先生是这一传统文化内核集中而全面的象征,而我认为这象征至少不是全面的,这一点我在前面的关于朱先生死前死后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点浅显的分析已经说明了。由此可见《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对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文化传统内核的理解是不完全准确的。
正是因为这不准确,让陈忠实错误地认为朱先生对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象征是全面的,也才让他作出了朱先生的死代表传统文化内核消亡的错误看法。而这些错误就严重影响了《白鹿原》一书所取得的成就,在前半部分是,在后半部分尤其是。
在搞清楚了朱先生并不是传统文化内核全面的象征这一问题后,我们才能继续上面所提到的朱先生死后在中国必然能出现——其实是已经出现过——更好的先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普适的,但之所以会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时代在发展,理论多面对的社会实际发生了变化;另一个也很重要的因素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殊性。这特殊性体现在社会上层建筑上,也体现在文化层面上。所以,当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理论进入中华民族时,就必然要象当年佛教文化进入中华民族时一样与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内核发生相互作用,进行整合,不如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主要是毛泽东——对二者的整合产生出的毛泽东思想才让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生了根,并指导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这整合,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内核的逐渐形成,并在建国后不久就以事实说明了这新的尚未完全完成的文化内核的优越性——全国几乎是全部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的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就说明,在朱先生死后不久,一个更好的先生在中国事实上已经出现了。
但仅仅比朱先生更好还不能说明太多,毕竟朱先生并不是全面的传统文化内核的象征,而仅仅在经济层面上的建设和改造也还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没有精神文化层次的提高,在经济层面上的建设和改造也得不到保障,这一点,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拥有崇高地位的毛泽东同志的逝世后中国大地上的一些变化,已经用事实做出了说明。所以整合必须继续,直至一种新的文化内核的完全完成,让中华民族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正是毛泽东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建国后近三十年历史中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因素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影响,这种整合虽然在这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不少进步,更在最后十年里发起一次全面冲锋,仍然没能最后完成。可惜的是,在毛泽东逝世后,这种整合不但没有继续,就连已取得的成果也被抛弃,而被一种庸俗的物质至上的观念所逐步替代——资产阶级正在复辟。而这,大概也是错误的把朱先生当作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内核集中而全面的象征的《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会有在其死后再也不会有象其一样乃至更好的先生了的判断的原因吧。然而,形成这样的判断还需要另外一个基础,那就是作者陈忠实对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至少不比他对传统文化内核的认识更高明,而他对建国后三十年的这种整合,即使不是反对,那也至少是视而不见的。
虽然这只是从一个片段引出的对《白鹿原》的一点浅显的评析,但我以为,只要理解这些东西,那对《白鹿原》其他方方面面的理解乃至对整部作品做出比较中肯的评价都不会再是件难事。
第三篇:从朱先生说起——陈忠实《白鹿原》读书报告
孔令钰:从朱先生说起
——陈忠实《白鹿原》读书报告
孔令钰
朱先生是个神一样的人物。
“人们在一遍一遍咀嚼朱先生禁烟犁毁罂粟的故事,咀嚼朱先生只身赴乾州劝退清兵总督的冒险经历,咀嚼朱先生在门口拴狗咬走乌鸦兵司令的笑话,咀嚼放粮赈灾时朱先生为自己背着干粮的那只褡裢,咀嚼朱先生为丢牛遗猪的乡人掐时问卜的趣事,咀嚼朱先生只穿土布不着洋线的怪癖脾性„„这个人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奇事轶闻,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来。”
直到他死后多年,红卫兵扛着红旗掀起了批林批孔的运动,四五十个男女学生挖开了朱先生的墓室,发现了朱先生生前用纸包好不肯示人的砖头,两面都刻着字,师生们一看,一面刻着“天作孽,犹可违”,另一面是“自作孽,不可活”。
一男生愤而摔砖头,“那砖头没有折断却分开为两层,原来是两块磨薄了的砖头贴合成一起的,中间有一对公茅和母卯嵌接在一起,里面同样刻着一行字:
折腾到何日为止
学生和围观的村民全都惊呼起来„„”
读《白鹿原》,情绪总是随着书中人物的起落而波动,时而愤恨,时而叹息,有时竟忍不住要落泪。但只要逢着朱先生出场,心里便既安定又舒坦,仿佛有了个依靠,天塌下来都不怕了。
朱先生就是个“根”,是白鹿原的精神之梁,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明的“根”。他拟《乡约》,开书院。清政府垮了,土匪哄闹,国共相斗„„这些他都淡淡地看在眼里,真正牵挂的还是手头的县志。他无论如何也要把县志修成。个中滋味很耐人寻味。他起初写“共匪”,后写“共军”,同仁提出字有差错,他说就让这个错误保留吧。
简单一个字,并不代表了他倾向、同情共产党,更不能说明他有共产主义信念。朱先生不过是一个儒生,几千年过去了,这个人骨子里还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有意思的是,和朱先生一介儒生相比,成千上万的国军共军竟变得轻飘飘的,失了分量。文中一个情节很有趣,鹿兆鹏躲在朱先生家里,正碰上岳维山和白孝文,狭路相逢,鹿兆鹏险逃,岳维山和白孝文情急追了上去。而朱先生“没有动身,用铁杆儿拨一拨油灯捻子,站起身背着手说:‘看来都不是君子’!”
他管不得你是国是共,在他眼里,论的是“君子”二字。
《白鹿原》有两条线,一个是新潮乱世,一个是一点点碎裂掉的古中国,比如祠堂、家族制、孔孟之道。前者的代表是鹿家,后者则是白家。
就说白嘉轩这个人,黑娃三十六兄弟在院上杀了碗客,闹的人心惶惶„„亲族朋人都劝他缓一缓,缓过了眼下的乱世再办,但他却一口咬定不改初衷:“他闹他的革命,咱办咱的婚事,两不相干喀!农协没说不准男人娶媳妇吧!”
甚至还有些情节,在今天看来,肯定被斥作“封建迷信”,比如白嘉轩带领族人悲壮的祈雨过程,白孝武补续族谱得到嘉轩的激赏,“总不能叫牛车老窝在坑里,得让车轮子上路滚起来嘛!”
而白嘉轩思索整个家族的兴衰史时,他的结论是“形成家庭这种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基本稳定状态的原因,除了天灾匪祸瘟疫以及父母官的贪廉诸种因素之外,根本的原由在于文举人老爷爷创立的族规纲纪”。
根本的原因竟然是“族规纲纪”!
这四个字令我着实沉思好久。想起了姑父前些日子修订家谱的事情,我回老家,一进大姑家的院子,整个一面墙都挂着一张长三四米高两米的白布,密密地写了一串串名字,就像千年老树上结下的累累果子,风干在上面。
姑父当过乡长,现在是个企业家,到老了最关心也最着迷的还是修家谱。
黑娃少小痛恨学堂生活,饱经风浪,最终却是要拜朱先生为师,从《论语》开始学起。他加入农协,捣毁祠堂,最后还是急切地要回原上祭祖。
白孝文发誓和父亲决裂,但到了保安团,出人头地了,也是一定要回到祠堂祭祖去。
书中的世事纠缠不清,有一条线却始终明晰,就是古老传统的血脉。国民党和共产党咬的你死我活,我扯远了说,新文化运动,说要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及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都恨不得砸碎了这条血脉,给灌进新鲜的血液进去。
但是否究竟行得通?想到这里我便痛心,难以言表。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骨血里都还是古中国文化的基因。我想到了鲁迅的“伪士当去,迷信可存”。周易、孔孟之道、祠堂,甚至文言文、三纲五常,都曾经被狠狠地踩在脚下。我们对西方的各种科学各种主义奉若神明,却不曾想过祖宗留下的旧东西里蕴含着更深的科学和更淳厚精微的天地之道。
“迷信”的生成和存在,自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存在土壤。现代人还来不及深思就要一棒子敲死这些迷信们。但时至今日,这些所谓“迷信”还是活在我们体内,政府要盖大楼,第一步还是请人看风水。这些举动背后,隐隐连结着几千年的血脉和阴晴云雨。
钱穆一生要“为故国招魂”,陈寅恪至死都不信奉共产主义。这些人,都是朱先生。可惜,今人在滚滚西潮中早已迷失了自己。很多学者亦纠缠在各种舶来的概念、符号、主义当中。对于这些人,我想,非得让他们去中国的黄土地里走上几遭,读读孔孟春秋史记,哪怕就是看一看自己的家谱,也好,才照得见自己称的上几斤几两,才认得出自己到底是谁。
第四篇:【读书心得】《白鹿原》——朱先生是怎样找媳妇的(xiexiebang推荐)
【读书心得】《白鹿原》——朱先生是怎样找媳妇的?
以下节选自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这段先讲述了少女初长成的百灵去探访姑父朱先生和姑妈朱白氏,相信开头这个讨巧的细节描写一定会让读者会心一笑,接着朱先生回想起自己相亲的情景,朱先生既然超凡脱俗,其眼光自然非比寻常,他挑选媳妇的标准绝对是令人叫绝的:
------------------------
白灵的不期而至使朱先生又惊诧又喜悦。朱先生在后院吃罢午饭走到前院去阅稿,看见迎面走来了一位风姿绰约的女洋学生,齐耳的短发乌黑发亮,上穿一件月白色的短袖衫,下穿一条白色的折叠裙,一双圆口青布鞋,齐眉的刘海下是一双圆圆的眼睛,笑着叫了一声“姑父”。朱先生说:“灵灵呀?你不叫姑父,姑父真不敢认你咧!”朱先生领着白灵折身又走到后院来,悄悄暗示说:“你先甭叫姑妈,看你姑妈能认得你不?”说着抢先一步跷上台阶:“有客人来了。”朱白氏掀开竹帘站在台阶上,拘谨温厚地招呼说:“请屋里坐。”举步和神态和接待一切朱先生的崇拜者一样。朱先生又说:“这是从省城来的贵客。”朱白氏仍然温谦地笑笑:“哪儿来的都一样,请屋里用茶。”白灵大叫一声:“姑妈,你真的认不得我咧?”说着跳上台阶,抱住朱白氏的肩头。朱白氏惊得合不拢嘴:“噢呀!灵灵呀……”
坐下来以后,朱白氏抓着灵灵的胳膊一直不松手,温柔敦厚的性情也发生变异,连着询问侄女在哪儿住,在哪儿吃,在哪儿念书等等惦念的事。朱先生端坐在一边插不上话,对着白灵的眼睛瞅了又瞅,那双又圆又大的眼睛有点突出,尽管不像他爸白嘉轩那么突出,但仍然显示着白家人眼球外凸的特征;这种眼睛首先给人一种厉害的感觉,有某种天然的凛凛傲气;这种傲气对于统帅,对于武将,乃至对于一家之主的家长来说是宝贵的难得的,而对于任何阶层的女人来说,就未必是吉祥了;白灵的眼晴有一缕傲气,却不像父也不像兄长那样外露,而是作为聪慧灵秀的底气支撑主宰着那双眸子,于是就和单纯的美女或一切俗气的女人显示出差异来;纺线车下,织布机上,锅前灶后,无论如何窝不住这一双眼睛,整个白鹿原上恐怕再也找不到这种眼睛的女子了。朱先生在心中这样想着,忽而浮出第一次看见妻子朱白氏的眼睛的情景……
那天她在涝池边上帮母亲白赵氏淘布。春天织成的白布搁到夏天,打下核桃捶下青皮,再摊到石碾上碾轧成糊涂,然后和白布一起装进瓷沤窝起来;五至七天以后,再掏出来到涝池淘洗,白布已经变成褐黑色的了,这种颜色直到棉楣烂朽成条条缕缕也不少色。紧紧连接的第二道工序是把着了底色的棉布塞进涝池的青泥里再度加色,黑青色的淤泥给棉布敷上黑色,然后就可以做棉袄裤夹衣或套裤面料了。那时候,朱先生和媒人装作走累了也走热了的过路人,到涝池旁边卸下肩头的褡裢洗手,媒人悄悄指向涝池左边那半腰上结着一块树瘤的皂荚树下的那个女子。大涝池四周长满大大小小的皂荚树,那是女人们洗衣用过皂角遗下的胡核又繁衍的树族。那时候,朱白氏跟母亲白赵氏把最后一络经过核桃皮沤染的棉布从瓷瓮里掏出来,在涝池里摆呀淘呀搓呀拧呀。长工鹿三当时在涝池边沿挖下一个半人深的坑,坑边堆积着从涝池里捞出的沤成黑色的淤泥。朱白氏和母亲把刚刚淘洗干净的褐黑色的棉布一段一段铺进坑里,鹿三挖一锨表泥覆盖上去。朱先生看见那女子挽着袖子,露出健壮白嫩的小胳膊,两只手被核桃皮染得黑紫如漆,附着一条粗辫子的脑袋始终低垂着不抬起来。朱先生佯装找一处清水实际是想换一个角度,不料脚下踩着淤泥几乎摔倒,果然那母女听到涝池周围女人们的哗笑扬起头来。朱先生恰在那一刻瞧见她的模样,转身就离开涝池上了官路,对媒人说:“就是这个。八字不合也是这个。” 朱先生不是瞅中了她的模样而是瞅中了那双眼晴。此前他曾毫不惋惜地摈弃了四五个媒人介绍的亲事,全是她们的眼睛经不住他的一瞅。朱先生向父亲坚持一打要求,凡是媒人介绍给他的女子必须他先看一眼。他已看过四五个媒人介绍下的七八个女子,都不是因为门户不对或相貌丑陋,全在于朱先生一瞅之后发觉,有的眼睛大而无神,有的媚气太重,有的流俗。他究竟要找到一双什么样的眼睛自己也说不透彻,在涝池边瞅见白家大姑娘的眼睛时心里一颤,那种朦胧的追寻顿然明朗起来:刚柔相济!男子眼里难得一缕柔媚,而女子难得一丝刚强。朱先生从涝池离开时断定,即使自已走到人生的半路上淬然死亡,这个女人完全能够持节守志,撑立门户,抚养儿女……现在,朱白氏眼睛周围布满了细密的皱纹,愈见深沉愈见刚正,愈见慈爱了……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比如说,双目炯炯显示此人精神振奋、积极向上;眼神飘忽躲闪说明此人心中不安或口出谎言;眼神呆滞者心神涣散、事倍功半;眼神专注者则气聚神凝,必有所成。依我看,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它还是一个人健康状态的象征。这几段文字先描写朱白氏和母亲一起陶布,可以说明年轻的朱白氏已精于生存持家之道,接下来的一些词语如“露出健壮白嫩的小胳膊”、“ 附着一条粗辫子的脑袋”等都是年轻的朱白氏向朱先生“展示”自己健康体魄的细节,相信不管哪位读者看到此处必会对朱白氏心生爱意。接着朱先生看到朱白氏的眼睛,立刻决意迎娶,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了,不过这个“一见钟情”可是内涵深厚(绝不是一般人的那种“一眼就看上了”,你再问他看上哪了,他就再也答不出来了,这样的“一见钟情”最终演化成审美疲劳也在情理之中了)。
向朱先生学习!
现在不少白领工作环境单一,长时间面对同样的事物和人,或是经常使用电脑,极容易导致眼神呆滞和视力下降,不得不慎啊。
第五篇:朱先生杂文随笔
白鹿原中朱先生的角色设定让我久久难忘。他超脱于在这个乱世中,对各种势力、诱惑都充满了警惕,从不贸然介入,他独守属于他理念的天地。他念兹在兹的,是修一部与时局无关、无人问津的县志。在这个乱世,很少有人在乎他的学术,他视如珍宝的东西被视为落后的封建余孽,但这不妨碍他活出一种儒者君子的风范。
小说也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黑娃这个角色(有人说他才是真正的主人公),黑娃从小叛逆,当帮工、沉迷女色、斗地主、做山贼,后又被招安当了保安团炮营营长,曾被各种势力和诱惑牵引,最后突然发现自己一生过得很糊涂,就重新回到了朱先生的私塾学习,于是,就出现了这段很让人动容的对话,“鹿兆谦求见先生。”
“你是何人?求我有啥事体?”
“鄙人鹿兆谦,先前为匪,现在是保安团炮营营长。想拜先生为师念书。”
“我都不念书了,你还想念书?”
“兆谦闯荡半生,混帐半生,糊涂半生,现在想念书求知活得明白,做个好人。”
朱先生一生都在奉行“学为好人”,但这个做个好人,并不是做一个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服务的那种好人,而是那种“达则经世济民,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理想,再不济也要做一个清楚、明白、磊落、不折腾别人的人。
对我来说,朱先生是很特别的意象,特别是古书读得多了,他的形象就越发觉得清晰,真觉得君子确实如此,确实可以学而至。这些读古书出身者,无论是孔乙己还是朱先生,似乎都有一种坚持,只是境界有差别,有人落魄如孔乙己者只知之乎者也,也有人活的如朱先生般气贯如虹。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明,人得一以寧”。而在朱先生身上,我真的看到了这个“一”,这种“清明”,与“宁静”。这种清明、宁静,与世道时局无关,完全出自他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