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树立民俗文化之根
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树立民俗文化之根
—— “我们的节日—春节” 寒假
实践活动简讯
为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全体少先队员过一个文明祥和、有意义的春节,第三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寒假实践活动
春节期间孩子们积极收集春联,剪纸、灯谜等年俗文化,每人都设计制作了一份春节民俗的手抄报。孩子们还学讲一个传统故事,如“精忠报国”“闻鸡起舞”“一诺千金”“孔融让梨”等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孩子们都试着为父母、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的为父母制作一张新春贺卡,有的给父母每天洗一洗脚、还有的每天给老人捶背。孩子们争做懂事、孝顺的好少年,积极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通过活动,学生体验、熟悉了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更加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树起了民俗文化之根。
第二篇:感受家乡民俗文化
感受家乡民俗文化
民俗与中国文化通选课论文
姓名:李其昌 学号:5060309705
论题解释:
首先一句话我要说:感谢陈业新老师让我们这些理工科的学生们在公式定理的间隙找到一叶文化扁舟,可以在每个周二的下午听两节课的“衣食住行”,本身就是一种最简单实际的享受„„
由此,我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家乡的点点滴滴:他们好像在迷失了很久之后又变得那么鲜活——跳动在我脑海的每一个缝隙„„
好好回忆,好好记录,尽可能把这些家乡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告诉给看过这篇小论文的每一个人,我想做的就这些。
摘要:
如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我的家乡——安徽省肥东县周边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生儿育女、婚丧嫁娶、过节寿诞、家族关系、亲属称谓、民间偏方、房屋布置、做农活等的简单概述,试图向读者介绍一个属于我那偏远地区的故乡的人民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并在叙述的同时运用课堂上陈老师所教授的方法分析、发表本人的一些看法,或褒或贬。最后总结出本人对民俗文化的整体印象、看法。
关键词:
民俗文化、地方风俗、小孩、婚姻、寿诞、丧祭、节日、禁忌、吉祥预兆、家庭房屋、家谱、偏方、田间地头„„
正文:
本文所叙述的民俗资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查和积累:本人父母(父亲55岁,对于丧葬、民间偏方和生活禁忌、吉兆等很有经验;母亲50岁,对婚姻小孩家庭琐事方面的民俗文化很有见地)的介绍;学校教育;本人自己在家乡农村十余年的生活经验。
最经典的嫁妆组合应该是:8/10对布,自行车,缝纫机,手电筒,五斗橱,大礼橱,4/8瓶酒,8筒麻饼,四条鱼,四只鸭,八斤方肉。顺便说明一点——“四”的发音在我们老家的方言里是和“喜”一样的。这些在解放初期的嫁妆之所以我说经典,很多原因是他们带的那个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说到麻饼,妈妈说有一句话叫“吃麻子套金子”是指女方将麻饼送给亲戚朋友,要他们出“人情”(彩钱)。还有一样很特别的物件就是一刀肉——要一块长方形的肉从中间切开,只能连一点还不能断掉,名曰:“丫杈肉”,是女方难为男方的一种方式哦!
下完日子就要到“正期”了。第一天,男方家请尽量多的亲戚朋友吃“发轿饭”,当然不能没有主要的“红人”了。相当于是誓师大会——明天要把新娘子接回来了,大家都要出力啊!这顿饭可是相当丰盛啊,想起小时候去吃饭的情景我都流口水,呵呵!
第二天一大早,“红人”、“小驴子”(象征性的挑担子送嫁妆的)和“炮竹”(放爆竹的)就出门了。女方大门不开,给过“门线钱”才能进去。接着就要往男方家赶了,比较有特色的是在过桥的时候,新娘会问“红人”要“过桥钱”的,如果不过桥,好像就免了,不过在老家桥很难避免的。要说明一下就是这些个钱最后都是给女方跟着一起过来的“送亲丫头的”,相当于伴娘吧!我妹妹就对这个职业很感兴趣„„ 到来新郎家爆竹齐鸣,过火盆(老家叫“过芝麻茎”,因为是烧噼噼啪啪的芝麻茎的)。接着是拜堂,进洞房,闹洞房,好像全中国都大同小异,不再赘述。至于婆婆的枕头糕、大红枣、大桂圆、甜奶糖等自不必多说。
第三天一大早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仪式——小姑子,新郎的妹妹,要为新娘打洗脸水,新娘自然也要给红包了。这是象征着家里的女眷能够接受并且欢迎新娘的加入。
第三部分:“人到六十古来稀”。
为什么要用这个我自创的标题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老家把老人家到六十岁当成是很重要的,做寿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关于长寿我们老家有一个说法:“六十三、七十四”,具体就是指这两个年龄是很难过去的,就像是两个门槛,过去了就会很长寿,没有过去——自然不用谈长寿了。至于由来说是两位圣人——孔子、孟子就是活这么大的。
其实限于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很落后,长这么大我还真的没有亲身经历过什么做寿的大场面,即使爸爸妈妈也没有,只是听人谈过一些。有两个事情是要做的:一个是吃长寿面,一种我们老家的特色面条,手工制作,很麻烦,不过味道非常好,只是对下面的水温时机要求特别高,一般只有那些村里的长者才会被委以重任。顺便说一下,我爸爸会做,我从小跟爸爸也学过一些,有机会希望可以推广一下。还有一件事就是拜寿——寿星坐在中堂上,儿孙子女依次跪拜,红包和祝寿语是少不了的。
可惜由于经济原因这样的仪式在家乡很少很少,只有特别富裕的家庭才会去办。不过由于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做寿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4经济社会的进步,也是进步必然导致的阵痛。
感谢:
写这点东西真是不容易啊!
本可以从网上抄一点更加专业的论文资料,也许会让老师在打分时多多慷慨。可是我没有这样做,相反的,我花了两个半小时打长途回家,向爸爸妈妈还有其他能帮上忙的任何人询问关于家乡民俗文化的点点滴滴,再记录整理,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不是不想写,只是本人字体实在不雅)。所以,第一个要感谢我自己一番,能在抄袭成风的论文写作大潮下完全做到每一个字都是原创不容易啊!还要顶着被认为论文一点水平都没有的风险。其次真的要好好感谢我的家人、邻居们,我前几天打电话回去要他们准备,事实上他们真的没有让我失望,提供了很多资料,当然,最后很多东西没有写进上面我感到抱歉。最后要感谢的是老师,不是因为这篇小论文,而是感谢老师那些精彩的课堂演讲——真的很棒,让我大开眼界!
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于D26-402
第三篇:感受民俗文化——春节
感受民俗文化——春节 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祭祀灶神、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最早“福”字--传说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除夕守岁: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人日,正月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春节民俗--饮食民俗
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
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可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狂欢,为整个春节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另外,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四篇:营造快乐氛围 感受音乐之美
营造快乐氛围 感受音乐之美---浅谈幼儿音乐教育
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曾这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其中包括:歌唱、音乐欣赏、音乐游戏、打击乐、舞蹈、律动等,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必须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的始终。幼儿园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极重、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如果只是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则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共鸣。所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多听、多讲、多动,以多种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
音乐教育的含义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人类从事审美活动的一种对象。审美活动是主体对客体审美特征的感受、体验、鉴别、判断、评价和再创造的活动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经过分析、判断、综合到想象、联想、感情的心理活动。“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极大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里深刻揭示了艺术活动的过程,让幼儿自主创作,体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以审美与快乐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用美的音乐感召幼儿实现熏陶心灵世界的美。同时,让幼儿与音乐一同游戏,在快乐游戏中主动探索音乐,大胆创造音乐,满足幼儿活动和交往的需要,获得应有的自我愉悦与审美感受。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营造快乐氛围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感受音乐之美。
一、拉近距离,引起共鸣
1.“童化”教师,以童心唤童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幼儿与教师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师教或者学生唱,学生还要看、听、动。要让幼儿充分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幼儿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对那些抽象、呆板的讲述很难产生兴趣,教师应该“童化”自己,主动拉近和幼儿的距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和幼儿进行沟通,通过灵活的眼神、生动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用甜美的教学语言、动听的歌声与伴奏打动幼儿的心扉,唤起幼儿的美感。久而久之,孩子们自然地就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喜欢与老师交流,老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由此缩短了。同时,幼儿会把对老师的这种感情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兴趣,并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2.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
能让幼儿快乐的音乐,首先应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更应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师往往自己花费许多时间选出音乐,但幼儿却不喜欢,这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和孩子一起共同收集喜欢的音乐,从孩子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幼儿有着许许多多的想法,教师不仅是设计者和指导者,更是观察者和支持者,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范唱感染,激发欲望。
1.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它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范唱中,我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们体会妈妈生病了,小乌鸦不贪玩,捉了虫儿飞回家,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感人画面——这样,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
2.音乐刺激幼儿思维,激发其求异性、发散性、突发性、连动性、敏锐性、灵活性等创造性认知特征。欣赏相同的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以自己独立的体验、联想、表现与表达,形成自己不同的想象和思维,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在接受音乐教育活动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充分的想象和个体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在活动中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法则和内容,而且是在深化创造性认知特征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独特的内心潜质。如创编中班舞蹈《我的好妈妈》,可以通过旋律刺激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动作表现出对妈妈的爱,引导他们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去关心妈妈的,从而达成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艺术感受力、表演动作的积累。
三、乐于表现,勇于创新。
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讲究技巧的训练,而应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思想、理解、创造。
1.用音乐促成幼儿表现,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创新理念等创造性情感特征。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既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又培养了幼儿音乐兴趣,还激发了幼儿表现欲望。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的感受,能够行之有效地在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形成创造性情感特征。如在教学活动《小鼓响咚咚》中,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从中塑造了爱护妹妹,为了让妹妹睡好觉而放弃玩小鼓的哥哥形象,潜在地感染了幼儿创造与表现的情感心理,从而促进了幼儿智力的科学性开发。
2.用音乐塑造幼儿性格,形成其自控性、自主性、兴奋性、有恒性、独创性、灵活性等创造性人格特征。对音乐的学习,通过绘画、语言、歌舞、演奏等形式把理解与感受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教师对幼儿的创造与表现要及时地加以鼓励和支持,不断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进行中班歌曲《买菜》教学活动时,我让幼儿来画画自己喜欢的蔬菜,教师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诱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同时指导他们通过彩笔把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描画出来,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线条代表着幼儿思维中不同的物体,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参与,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从而创造美。
第五篇:《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与技能:
(1)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4)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不让它流失。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2、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4、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
5、学生的上进心较强,好奇心也强,思维活跃,善于与人交流。
6、大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比较好。
7、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特长。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走进“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做好查找资料的内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制作相应宣传小册子和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六、资源准备
1、提供学校计算机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设备。
2、学生自制调查采访表。
3、学生自行准备数码相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
1、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4、制定研究计划表。
5、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包括节日、娱乐活动、食物)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3)组织学生对研究课作提问和谈想法。
(4)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和上步骤。2个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
1、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各个地方的传统节日有什么传统的习惯?处理过程是什么样的?
3、了解地区的传统节日活动有哪些?这此活动表现了什么意义?
4、随机采访百姓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我们应不应该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谈谈自己的体会。
5、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收集各项中国各项民风民俗,并从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谈谈自己产生的一些想法,对中国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
(1)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各个问题。
(2)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并协助学生选好研究内容与课题。3个课时
成立课题组
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每7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
2、各小组成立后,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
(1)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强弱搭配,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工作到位。
(2)制订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每一位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2、合理分配研究时间和研究内容。
3、制作调查采访表,预定成果等。
(1)设计本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等。
(2)设计“调查采访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
(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有关中国各地民风民俗资料活动。
初步收集相关资料。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例如:到图书室查阅、到计算机室上网搜索资料、网上采访各地少数民族。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取小组分小队的分散方式。让一部分同学上网搜索资料,其余的同学到图书室查阅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书籍资料。第二阶段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有关群众,特别是采访一些老一辈老人家。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收集有代表性的相片。
2、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各小组扼要汇报研究情况,重点是各小组向其它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收集的资料内容中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讨论活动过程的心得和体会。
3、汇编研究活动作品。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员将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材料整理成宣传小册子、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1)通过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人员和采访人员。
(3)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走访线路。
(4)给小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5)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6)提供有关作品材料模板。例如:宣传小册子制作向导、摄影作品制作向导、“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在2个多月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走进了社会、走进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了解了很多关于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本地民众交流、学习。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并从中溶合了语文教学之中,以生活实际体现语文。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提高了调查、访问、合作、分析、评价等能力;同时,经过了一系列的展示、制作活动和写作活动,学生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方法与意义,使学生有了更大的提高。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活动中,还有待提高评价方面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待提加强对较被动的学生作好指引,以及团队合作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