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艺术创新性教育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6: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艺术创新性教育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艺术创新性教育的思考》。

第一篇: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艺术创新性教育的思考

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艺术创新性教育的思考

摘 要:平面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中的重要领域,其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存在这观念落后、教学模式缺乏整体性和系统科学性等缺陷,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将设计基础教育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注重时代性与本土化的结合,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

检 索:www.xiexiebang.com

The thinking of Art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Graphic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HE Jing

(San Men Xia Polytechnic,Sanmenxia 472000,China)

Abstract :Graphic design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modern design art whi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our teaching rooms,such as lack of integrity and systematized.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we must to take the design basic educ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of teaching,mixes the times and localization together.In addit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using a variety of ways to develop innovation thinking of students.Only in this way can we developing the good designer who is adapt to the times.Key words :Graphic design; Art education; Innovation thinking

Internet :www.xiexiebang.com

一、艺术创新性教育现状分析

平面设计作为设计艺术的形式之一,运用各种直观的视觉元素向受众传达设计者的设想和计划,是艺术与商业相互结合的产物。在滕守尧为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所作的序言中就明确指出:“在当今世界,设计已成为结合艺术世界和技术世界的‘边缘领域’。”在当今多元化的大众需求和全球化经济趋向日益膨胀和扩张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设计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艺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艺术教育,成为人文教育中创造性培养的中坚力量,承载着“艺术化生存”的重要目标,具有更广泛的人文意义。笔者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与观察中发现,作为设计艺术的基础学科教育,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平面设计教学面临着文化与技术创新教育的双重窘境,存在着观念上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和弊端,影响了我国设计艺术向现代性和全球化迈进的速度。

观念决定态度。包豪斯提出的三个重大设计原则是: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时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三点涵盖的艺术设计的重要理念,实现它的途径只有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勇于创新。其中尤以创新最难达成。在所有平面设计教学的问题之中,关于艺术创造性教育的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至今难以完全挣脱的难题,虽然一直在努力,但结果仍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在观念上根本转变对艺术创新性教育的态度,表现为忽视基础课和实践课的重要地位,盲目崇外跟风,教学和设计中的“拿来主义”。首先,一提起艺术创新,很容易被误解为漫无边际的夸张和想像,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重视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发展个性,以至于有的学生也认为特立独行和夺人眼球就是创新的目的和标准,而忽视基础课和实践课。其实,平面设计教学所开设的基础课,是创新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养来源,离开它,创新将成为无根之木;实践课是验证和提高自身艺术创想和技术能力的最好途径,离开它,创新是否具有意义讲无从谈起,尤其是对于实用价值有要求的平面设计来说,实践的结果成败决定了艺术创新的成败。一个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必然是有坚实的设计基础作为铺垫,有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实践作为前车之鉴。在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给我们面对的是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铺天盖地的外国设计作品,以其新鲜独特感带给学生全新的艺术感官体验,于是很自然地开始了模仿,作品充满了他者的元素,迷失了自我。遗憾的是,由于高校的扩招,教师由于能力和精力所限,很难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辨别其中的优劣,树立正确的创新设计理念。

态度决定行动。在教学方法上,由于教育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意识和大教育观,系统的平面设计教学还没有建立更科学的优化模式,处于创新摸索阶段,教学观念上还没有跟上大众的心理需求和时代需要,仍是沿袭传统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既颠倒了教学中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设计出来的大都是些陈陈相因的东西,抓不住受众的心理,更不用谈什么深刻的印象了。本来平面设计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平面形式的约束,如果没有创新作为生长点,作品将毫无存在的价值。

二、改进艺术创新性教育的培养方法

改变观念,重视基础教育,是平面设计教学的重点。学生入学之初,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树立正确设计学习理念的关键期,利用专业基础课严格要求学生,并对其进行基础能力与创新能力并重的观念转化,使其认识到基础课程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源泉。否则,空有满腹精彩的想法却不知如何真实完整地表达出来。

教师还要注意将时代性与本土化结合起来,运用到平面设计的教学。任何时候,平面设计都是走在时代潮流前端的一门学科,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引导学生打开双眼,敞开胸怀,有针对性地接纳各种新的设计理念,更新知识储存库,报刊、杂志、展览、各种媒体等等,无一不是另一个课堂。此外,作为需要向公众传达信息的平面设计,必须考虑文化传统的影响力量,将本土的传统文化糅合进自己的设计作品,使受众能最大限度产生心理的共鸣,达到设计目的。当下平面设计教育往往存在着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缺陷,这是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形式化夸大化的结果,使之比形式更形式,到最后只剩下空架子,浮于表面,缺乏精神内涵。教学内容也缺乏创意与涵义,年复一年,老是重复同样的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使得教师教着没劲,学生学着没意思,与现实生活脱节,与表现形式脱节,失去了表现力。要想改变这种尴尬局面,需要教师根据需要及时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民间美术知识,将传统民俗美学与现代性紧密结合,探索平面设计本土化的道路。实践证明,学生在这种具有特定文化情景的学习下,思维活动异常活跃,其作品与时代风格的融合更加自然贴切。

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Garhard Mathias)在比较中德艺术教育专业课程时指出:“中国学生往往是先学了技术,再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而德国学生往往先有创意目标再去实现这一目标而学技术,努力实现自己的创意。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即创意。”创意来自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即有创意的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是人们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所进行的具有新颖性、独创性的思维活动。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往往缺少这种思维活动方式。其实早在18世纪,雷诺兹(Reynolds,J.)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所作的讲座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凡是优秀的艺术家,总是会在自然和身边不起眼的小事中细微观察,勤于思考,获得艺术灵感:就像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那样,他能从奇怪的形象中获得灵感,比如火焰中的幻影或褪色墙上不经意的划痕。艺术家的头脑中充实着丰富的思想并具备熟练的手上功夫后,就能轻松自如地进行创作。

同时,他还向青年学生介绍了一种被称为“模仿构图”的训练方法,就是将相同类型中其他作品的不同优点组合起来。通过这种方法掌握所选择的艺术,明白什么是卓越的艺术,接着是达到本质上的完美。这不仅适用于绘画、雕塑等纯艺术门类,同样也可以应用到平面设计课的训练,以此加强设计科学性,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提高设计能力。

传统的平面设计艺术教学,注重的是对传统艺术成果的继承,采用经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创意积极性、拓展创新思维缺乏引导和激励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设计潜能。这种问题式教学,首先改变的是僵化的教学方法和陈陈相因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首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最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这种问题教学的情境创设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体现时代性和生活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应打破学科界限,深入挖掘相关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创新思维培养方法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是不应忽略的,就是采用联想的方法,进行头脑风暴,激发设计创意。头脑风暴是从社会学引进而来的,借鉴到平面设计教学中,笔者认为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特定话题进行有意义的联想,具有目的性,方式方法也可多种多样。例如,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几个完全无关联的事物,要求他们展开激烈的讨论,发挥想象,找出有抽象意义的共同点、共通点,并或创建合理的联系,设计一个有意义的视觉传达图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课堂上思维异常活跃,通过设计和相互交流,视野得到更大拓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双方互相交流、沟通、启发,进行情感交流,相互影响和促进,做到教学相长,千万不要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学问比学生精深渊博就凭感觉和经验轻易否定学生。《礼记?学记》中就明确指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是师生交往互动中容易出现问题矛盾的地方。

三、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创造性思维

每一个阶段、每一节课都要确立明确规范的教学达成目标。有的教师洋洋洒洒讲完了,学生也做了作业练习了,却收效甚微,感觉作品没有更多的新意,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详细目标和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白这节课或本阶段需要向哪个方向努力,以此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也可根据目标设计相关的评价方式,检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与生活实践相关的课题,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可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创意潜能。平面设计艺术为现代商业服务,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平面设计,早一点建立起课堂与社会的关联,利用艺术设计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可以是一张海报的简单构图,可以是包装纸的设计,也可以是T恤上的图案。课题设计注重的是对生活的洞察,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关联,用一颗饱含创意之心打动别人。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培养,开放式教学也是很值得探索的教学模式。课堂所得终究是有限的,要想视域更宽,还要将课堂的大门打开,让课堂外的知识走进来,整合校内外资源,让学生体验不同艺术情境。例如,根据课题让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信息,丰富设计资源;对优秀设计家进行访问,拓宽艺术视野;请相关艺术家走进课堂,与学生互动,丰富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多看展览,关注艺术动态,提升艺术修养;鼓励学生适当参与社会实践,体验设计与社会的关系,明白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不仅在理论和学术上是好的,更要经得起社会需求和社会审美层次的考验,了解从设计走向产品、走向社会的流程。通过如此种种灵活多变的开放式教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将得到无限延展,艺术设计教学将不是一个封闭的圈,而是一个发散的模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又不可能一蹴而就,正视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和改进,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全球化中中国文化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又为我国设计早日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改变当前“中国无设计”的说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

第二篇:关于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平面设计教学当中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摘要: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因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早期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形式到制作方法都过于单调,传统工艺美术型的设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思维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这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 思考 建议

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就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平面设计领域内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有的平面设计作品把自己所要传达的信息弄成让人难以辨认的图形,只是眼花缭乱而不知意味着什么,失去了设计的目的性;有的平面设计者过分依靠电脑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和创意,使其作品扭曲了所要表达的信息;有的平面设计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其作品缺乏个性特征和独立风格,简单粗糙,毫无艺术生命等等,都严重影响平面艺术繁荣发展。由此及彼,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平面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和价值判断。所谓的平面设计,就是把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组合成图案所表现出来的立体空间感,即用视觉语言来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它的设计范围和门类非常广泛,如各种媒体、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广告等等,总之,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 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

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

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人性化与绿色设计需求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危机,例如资源的破坏、能源浪费、生态环境失调等。因此二十一世纪设计的突出主题是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此种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不同年龄的人对设计有不同的需求,年轻人通常喜欢能够充分张扬个性和体现青春活力的设计;年壮者对那些能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的设计情有独钟;年老者则希望设计体现出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因此,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绿色设计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这给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平面设计师有责任使平面设计维持合理的视觉秩序,制止材料污染和视觉污染。另一方面,通过传达对环境的关注与自然相关的图像以及文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在纸张耗费与污染技术应用方面所扮演的主要决策人的角色。1996年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学院出版了《平面设计中环境责任指南》,又为某纸张制造商起草《设计之生态学》手册,为美国设计师提供了关于减少对环境冲击的指导。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长期的目标。

总之,平面设计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历程,我们的教学在设计的理念上、功能上、语言表达和形式上也多少都会受到国外文明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作为一名青年美术教师,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平面设计教学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大胆进行理论研讨和业务创新,为平面设计教学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三篇:关于高校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摘要】团课是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对团员青年进行团的基本知识、理想前途、组织纪律观念、道德风尚等方面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学生中团员比例较大,在团课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必须创新团课教育工作,切实发挥团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 团课 创新

团课是团组织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团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团课教育对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1]高校学生中,95%以上学生为团员,必须通过团课抓好团员教育管理,提高团员素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大学生团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5%以上的学生认为团课学习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安排什么学习内容就学习什么内容,老师不安排就不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同学不专心,存在看报纸、玩手机游戏、聊天、听MP3等现象,甚至有部分团支部书记都认为团课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真正了解“三会一课”的目的和意义,不能自主的安排学习,因此对于所学内容也只不过是“水过地皮湿”,没有掌握所学内容的实质。

1.2 学习内容较为枯燥

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绝大多数团员认为所学内容比较空泛,不能与团员青年的思想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些团员认为上团课就是读读报纸,看看新闻,而与团员密切相关且团员最为关心的专业发展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却很少涉及,48%的团员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相对分离,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对于一些学习内容,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有些团支部书记不能对其精神实质进行有效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将所学内容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读了下来,而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在听完团课内容后不知所云,影响了团课的教育效果。

1.3 学习形式较为单一

调研过程中,有学生反应团课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交流。大多数团课仅仅表现为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讲课者“居高临下”,口干舌燥,听课者“食之无味”,昏昏欲睡,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无形之中使讲课者和听课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互动氛围弱化,在思想、情感上不能形成共鸣。[1]此外教育形式一刀切,忽视了团员青年之间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时候教室面积较大,参加学习人数较多,出现一名同学在上面从头到尾讲理论、念文章,120多人在下面聊天、睡觉、看小说的现象。

1.4 学习效果不明显

由于团课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对团课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团课只是一种虚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思考,加之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团课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学生思想深处,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大学生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2.1 创新学习制度,注重实效性

1)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了团员自主学习制度,增强了团员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自主学习,是指团员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其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参与性与创新性。不断建立健全团员自主学习制度,制定详尽的团员自主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为团员拟定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规定团员每月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学期召开一次学习总结会,对优秀的读书心得予以表彰,将团员学习情况和效果纳入学年综合考评,作为团员能否推优的依据。

2)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行党员联系团支部制度,建立团员学习监督考核制度。要求党员定期按照《团员自主学习效果考核制度》对所联系支部的团员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于学习情况不理想的团员要及时地进行教育引导,不断完善团员自学报告制度,将自己的自学情况及时向团支部委员或者党员报告,接受考察,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提高团员的学习效果和思想觉悟。

2.2 创新学习内容,注重系统性

1)团课的学习应该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不断丰富团课内容,灵活掌握讲课技巧。传统的团课学习内容主要有:引导和帮助团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团员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地、有计划地讲解团章的基本内容和团的传统,对团员进行团员的权利、义务和团的组织纪律教育;组织团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光荣历史和传统,启发和提高团员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求每一个团员做党的政策的坚定的拥护者和自觉的实践者。除此之外,团课内容的制定应该结合团员学习、工作、生活实际,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锻炼的相互联系,把握重点、突出时效,实现基础理论系统学、突出主题重点学、联系工作深入学,增强学习针对性,夯实团员的理论根基。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专业发展前景等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引入团课学习当中。在讲授团课时必须有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确保团课内容的针对性、系统性和计划性。

2)在讲授过程中,力求所讲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齐金豹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要结合形势抓热点问题,刷新团课内容,避免在团课教学中从理论到理论,把团课开成“理论论证会”;要紧密围绕形势、任务、针对团员的思想动态以及团员关注的热点选题,贴近团员实际,有选择地融入先进的时尚元素,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量,积极开展各种专题团课正确解决和回答团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困惑和热点问题;要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使他们从好的方面找出差距,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并从反面教材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真正使广大团员在内容丰富的团课教育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多样性

3.1 积极探索课堂学习新模式

团课的课堂学习要在传统“灌输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阅读有关文件、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开办一些专题讲座,邀请党政领导举办形势报告会,请先进模范人物作典

型报告,请一些专家学者咨询答辩等等,使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团支部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主题既可以围绕理论问题确立,也可以针对团员所关心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团的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确立。在讨论中,团支部要引导团员围绕主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畅谈自己的看法,使团员在平等的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这也是团员消化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另外,在团课上,各团支部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以ppt、视频、三句半、相声、短剧、辩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团课活动,使团课形式多变、新颖活泼。

3.2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和开展“网络团课”活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潜力巨大的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正在以其丰富的信息、平等互动的快捷方式而倍受大学生的青睐,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大学校园。高校团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和开展“网络团课”活动。通过整合各种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建设包括团员教育视频、团员博客、BBS等在内的团课网络信息平台;在开展网络团课过程中,要认真把好每一个环节,努力建立规范化的运作体系,合理科学的安排网络团课学习计划,让团员青年做到心中有数;在团课内容选择上讲究丰富化,把上级部署的、党政要求的和青年关注的结合起来;而且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利用视频录像系统,把直播式网络团课录制下来,为团员学习提供了网络团课的素材。

“网络团课”使网络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实现了网络团课综合效应的最大化,而且“网络团课”改变了传统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学习形式,团员可以随时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网上与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团课学习的灵活性[2]。

3.3 认真做好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团课教育效果

团课学习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此来增强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团员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团员进一步深化理性认识,强化团课教育团员的效果。

团课实践主要分为学习参观和社会调查两种类型,所谓学习参观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走出去”,是团员从现实生活中增加感性认识,加强对问题理解的有效措施,也是团员青年锻炼科学思维、促进个性品质全面发展、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团支部可以组织团员到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学习参观,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等教育;组织团员走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战斗英雄人物等,学习他们的优秀事迹,了解他们的思想境界,进行感恩和责任意识教育等等。[3]组织团员外出学习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坚持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做到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回,不能走马观花,看完了事;二是要坚持就地就近取材,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团员。qqqjin@163.com社会调查,是围绕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去企业、农村、部队、商场、社区等地,进行参观、访问,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结果的一种社会活动,调查研究一般应首先确立调查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设计调查提纲,对问题进行分类,对团员调查重点进行分工等,在调查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搜集材料,全面听取情况,力求使调查情况基本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在调查结束后,要组织团员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展开充分讨论,形成一致的意见和认识。社会调查一方面可以使团员在调查活动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可以

使团员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团组织如何创新团课,如何发挥团课吸引和凝聚青年的作用,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思考、探索。

第四篇:试析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创新教学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健词:高等学校 套共体育课 创新教学

论文摘要:“创新教学”是高校公共体育课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有效途径。实施创新教学必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民主、和谐、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在“面对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人才素质的构成应有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具有更高思想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技领域综合化,具有多样的个性特征和特长,并具有与他人协作及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体育专业应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口式”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社会型“复合式”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也就是说,从过窄和过死的专业教育模式向综合素质模式转变。

“创新教育”是对以往的传统教育进行反思后提出来的,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创新永远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只有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高校体育教育是以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休质、养成良好生活、锻炼习惯、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但是,进人高校的学生都经过了十多年中、小学“应试教育”的艰苦历程,使得极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自我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远没形成。进人高校后,每周仅有90分钟的体育课程,教师必须要深思,怎样充分利用这90分钟的课堂时间,来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只有把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保障高校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使高校学生会学习,自觉主动地利用大学课外时间来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面对90分钟的体育课,依据高校学生的特点,如何实施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高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呢?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邓小来同志讲“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迫切。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具备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这就不仅要求教师知识宽广厚实,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深刻地把握其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并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各科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因此,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知识,同时还要对其它学科的技术知识具有广泛的了解,教师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进行科学的创新教学;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目前,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以专项为主体的多,单一的教练型的多,而知识结构综合型的少,体育文化型学者少。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认真学习现代体育理论,接受现代体育理论的再教育,并不断充实、探索研究新知识新理论。其次,应积极探索研究其他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新动态。只有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体育科学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论,树立全方位、多样化指导高校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技术锤炼的教育观,才能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向学生传授现代体育文化知识,真正为体育教学“素质化”的提高提供有效保障。

二、体育兴趣培养和激发

高校体育教师要从“手把手”的保姆式教学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的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当前,高校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上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还比较薄弱,兴趣也相对较低,需要体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培养。

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证实,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对于形成、巩固和发展学生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比如,在体育课“跳高”课堂上,成功过杆的学生,情绪饱满,积极上进,勤学好问,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失败的学生,情绪低落,上进心差,学习兴趣淡漠甚至厌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善于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华和取得成功的机会。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分组进行,使他们在一次次的成功中获得学到知识、技术的满足感,体验学习知识技术的快乐,不再把学习看成沉重的负担,从而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感官刺激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果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就会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技术印象深刻。反之,留下的痕迹就是模糊的;同时,教师还可通过树立学生榜样、开展竞赛等形式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关系的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师生交往有三种类型:一是教师中心型,二是学生中心型,三是师生均衡型。这三种类型虽然各有其优点,但是师生交往的松紧度不容易把握。因此,高校教师要树立师生关系三个转向的理念,由教师是主动、学生是被动、教师是支配者、学生是服从者转向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高校师生关系;由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被动体育锻炼转向主动体育锻炼。建立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系统,在多向的师生互动交往系统中,教师起到发动和帮助学生合理思考的作用,学生有进行随意讨论和锻炼的自由,确保了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所应具有的主体性。而创新能力的形成,正是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教学要把命令与服从的传统师生关系,转化为平等、民主和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心理和谐、融洽,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学生群体才能形成“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造行为才能得到激活。联合国教科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发现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高校学生淡化权威意识,反对“尚书,唯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思考,坚持真理,服从真理。

总之,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第五篇: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推动学院发展再上台阶------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张文华

研究课题: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推动学院发展再上台阶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研究内容: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着力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律,确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要求的党建工作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

研究方案:

深入基层调研

(一)、本单位调研

(二)、同类院校调研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推动学院发展再上台阶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张文华

新时期高校的党建工作既是个重点,又是个难点。做好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建工作,对于加强党对学院的领导,办好适应集团发展和人民满意的学校,促进学院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一些高校的党建工作存在缺乏创新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设置不灵活、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单一等主要问题。因此,学院党建工作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抓好学校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为潞安集团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思路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用以指导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中高校出现的新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党在高校的领导是具体实在的。高校的各项事业发展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充分认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挥高校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作用。其次,要正确处理高校党政关系。在贯彻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方针的基础上,搞好党政的分工和配合,党委不包揽行政事务,支持行政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发挥班子的集体作用,调动集体的积极性。第三,要树立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带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促进培育创新人才的观念。

二、构建党建工作网络架构,推进学院党建工作体系创新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完善党的组织支撑和网络架构,是学院党建工作的基础。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学院党组织。高校基层党组织可按专业系别、学术组织党员数量灵活设置,尤其是学生支部的设置应当不固守一种模式。二是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以支部为结点,开展干部联系党员的结对活动。以工会、团委为结点,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以学生处(思政部)为结点,调动班主任、党员及全体教职工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健全党建绩效管理工作责任体系。根据高校工作的特点,强化责任分解,理顺工作关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依托高校机构和院系行政网络,建立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网点和党员先锋模范示范网点,使党的工作网络延伸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三、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创新

健全党内制度,形成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约束有力的制度体系,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健全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中心组学习教育制度,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为重点,不断提高党委引领和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党政领导班子共同决策、分工负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和考核管理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和目标评估与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健全学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在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针对高校党员知识分子密集、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较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广泛、思想比较活跃的特点,创新活动内容,灵活组织形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三是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与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基层和接待师生、党员联系贫困大学生、党内通报、征求党员意见、党员理论学习等制度,提高党员学习教育效果。四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和学校涉及“人、财、物”管理方面的制度,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四、拓展党建工作新领域,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载体创新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博,不断丰富载体,拓展空间,探索学院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一是要重视网络手段。建立党员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党建网站,实现党员的异地登录,在线教育。设置适合学院师生特点、阅读性强的栏目,对党员进行跨越时空障碍、平等互动的宣传教育和服务。二是大力开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不断赋予党建工作新内容。注重文化品位、科技含量和娱乐要素,围绕丰富见识、增长才干、服务社会,既开展面向社会,又组织面向校园的主题实践活动,以此增强高校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提高自身本领的紧迫感。三是注重研究新的教育理念、集团党建绩效管理与学院工作的结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际相结合,化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把集团党建绩效管理变为现实,不断探索学院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领域,把学院党的工作延伸到社区、家庭、学生公寓、实习基地等新的领域,使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建工作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适应潞安集团的发展。

五、乘势而上,让创先争优为学院发展提供强大力量

经过几个月的调研我认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样一个特征,必须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已有一个好的开端,下一步创先争优的任务将越来越重,要求会越来越高,我认为学院要继续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首先要认识到通过创先争优可以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可以使党组织更加坚强、党员更加优秀,无论是推动教育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成绩,还是为推动学院大发展、快发展提供动力和人才支持,以及品质的提升、品牌的打造,这是源头。其次是可以丰富学院管理手段,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对党员、对员工提出多方位的要求,这样学院管理的抓手更多了、更丰富了。

(二)、进一步明确目标。一是“组织创先进”。这是个龙头,通过组织创先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建的各项制度,更要坚决落到实处。二是“党员争优秀”。通过党员争优秀,使党员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的技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学校有发展”。目前,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人都想争第一,集团在发展,别的学院也在发展,如果我们止步不前,别人就会赶超上来。四是“职工得实惠”。党组织和党员要关心教职员工,多为职工办好事、实事,进一步凝聚人心,还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使广大教职工和社会都能与学校共享发展的成果。

(三)、进一步结合实际。一是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就在本单位工作中。形式上是创建先进的党组织,但目的是创建一个先进的单位,使已经先进的学校永葆先进。围绕这个目标,单位的一切工作、开展的一切活动、采取的所有方式方法,都是创先争优。学院在前期完成相应的规定动作以后,下一步与发展的结合要越来越紧密。创先争优的落脚点就是学校有发展、职工得实惠。二是党员的创先争优就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要把学校创先争优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党员和员工争当先进、争当优秀相结合,要注意发现和培树典型。

(四)、进一步广泛动员。要保证群众参与,使此项活动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拥护和支持;要注意发挥好非党同志的作用,要求他们定期对创先争优开展情况进行评议,对党员承诺的事项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议,监督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鼓励他们积极献计献策;要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建设,把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好,作用发挥好,从而凝聚合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推动职业技术学院更快更好发展。

2011年,学院将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中心,机制创新、质量创新。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集团两会精神,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企业办学的新途径,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继续探索定向招生、订单培养,变招生为招工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不断探索适用于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新机制,巩固爱院兴院取得的成果,用党委工作绩效综合考评来统领全院的各项工作,为建设与潞安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集各类培训和学历教育为一体的高水平有特色煤炭类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下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艺术创新性教育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艺术创新性教育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太原科技大学樊杏华内容提要:新的历史时期,法治理念、民主理念、和谐理念及科学发展的提出为工会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人治思维、诉求多元、制......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新的思考

    就业工作专题研究会议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的思考时间:2004年3月28日 地点:一号楼206房间 到会人员:李明玉 孙杰 张滨燕 鲁东 蔡晶晶 陈静 孟凡帅 会议主题:就业工作一......

    高校课堂四模块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高校课堂四模块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侯召平近年来,我县教育系统全面实施了四模块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一些困惑,现在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预习环节。 按照四模块的......

    中国传统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修改

    中国传统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摘 要】在中国浩瀚的文化宝库中,传统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华夏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本文将着重论述平面设计中......

    项目教学法在高校平面设计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项目教学法在高校平面设计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需求也逐渐提升,因此平面设计理念和风格也有着巨大的变化。如今,在各大高校......

    《美术中的比例》教学设计和创新思考

    《美术中的比例》教学设计 合肥师范附小(二小)胡慧玲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把握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完成一件高质量的艺术作品非常重要......

    关于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 要: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联通至关重要,教学秘书就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探讨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和目前教学秘书队伍中存在的问......

    关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思考

    关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思考 【摘要】本文提出了在现阶段完善教学档案管理,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与服务好教学改革工程的思路和建议。【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档案;教学质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