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天平游戏(一)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2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天平游戏(一)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天平游戏(一)教学设计》。

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天平游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92《天平游戏》。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让学生能利用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能力目标。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说理清楚、及时检验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求解的学习品格。教学重点

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难点

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过程

师:什么叫方程。

师:判断下面的是不是方程,课件出示几个方程。再出示根据题意列方程。

师:像这些都是方程,那么怎样得到方程的解呢?今天就来学习怎样解方程。

板书课题:解方程

师:老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天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利用天平来进行游戏活动。(板书课题:天平游戏)通过游戏活动,看看同学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师:请看屏幕的演示,天平左右两边都放了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两边的质量相等。)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天平现在的状态吗?

生:5=5 师:在天平的左右两边都放一个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 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生:5+2=5+2 师:真棒,天平两侧都加上2克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也就是说在等式两边都加上2,等式仍然成立。

师:继续看,如果在天平左边放x克砝码,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说明了天平平衡)那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现在的状态吗?

生:x=10 师:如果在天平两侧都加上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5=10+5)

师:天平两边都加上5克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也就是在等式两边都加上5,等式仍然成立。

师:如果,天平两边都加上7克砝码,天平会出现什么情况?用等式来表示。13克呢?

师: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天平的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那如果天平两边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还平衡吗?我们继续利用天平来研究。

师:天平左右两边都放了12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两边的质量相等。)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天平现在的状态吗?(12=12)

师:天平两边都减去2克砝码,天平会怎样?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师:继续看,如果在天平左边放x克砝码和5克砝码,右侧一共放了1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说明了天平平衡)那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现在的状态吗?

师:天平两边都减去5克砝码,天平会怎样?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发现了什么?(天平两边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还平衡)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师:说的好极了,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就是等式的性质。(板书)

师:谁能说说等式的性质是什么?

师:那你能自己用数字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性质吗?

师:(出示图片)从图中你看到什么呢?这时候天平平衡吗?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可能有:y+8=10 10-y=8)

师:这两个等式是一个方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求出y+8=10中的未知数y。同桌间先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结果是多少?

可能会有:想法一:几加8等于10?2+8=10 应该是y=2 想法二: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来算,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8,等式还是成立。

y+8-8=10-8

y=2

师追问:为什么减去的是8呢?依据?

师:那么,利用等式性质来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又是怎样的呢? 师:首先在第二行写一个“解”字,根据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所以y+8-8=10-8,等号要对齐。为了等号对齐,一般把解写到前面一点,最后y=2。怎样检验解是否正确?

师:对,要想检验是否正确,可以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中,看等式是否成立。

师:怎样检验这个等式是否正确呢?

2、y+8=10会做了。求未知数x,会做吗?(1)x-19=2(2)x-12.3=3.8 要求:

①学生独立解方程,教师巡视。

②并请两名学生来演板,在评议中进一步强调依据和注意写法。③要求进行口头检验。

巩固练习。

1、看图列方程解方程。

2、求未知数x.3、完成93页第3题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教材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我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能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看来,要使孩子们爱学、乐学,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充分理解教材,并要懂得为教学去创设合理情境,从新的理念、新的角度以及学生的角度去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课改精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篇: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游戏公平教学设计(推荐)

游戏公平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单元 谁先走

P79-80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

定现象的特点。

2.能设计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3.通过分析、设计,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可能性,并能够运用等可能性的知识判断规则是否公平。

难点:会调整游戏规则,使游戏公平;并能制定规则,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学准备:课件、硬币、骰子、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感受规则意识。

1、谈话导入

2、揭示课题:游戏公平

二、感受游戏等可能性,体验公平性原则。

1、掷硬币

(1)运用课件出示图1,生猜想淘气设计的游戏规则公平不公平?为什么?(2)各小组学生开展“掷硬币”活动。(3)观察数据,发现了什么?

(4)各小组数据汇总,根据汇总数据你发现了什么?(5)展示数学家掷硬币实验数据。

小结:掷硬币的次数少,偶然性就很大;掷硬币的次数越多,正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掷硬币总次数的一半。也就是正、反面朝上的次数非常接近,几乎是相等的。

结论:掷硬币这个游戏的规则公平。

2、掷骰子

(1)出示笑笑设计的掷骰子游戏规则,大家说说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2)试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各小组汇报,填写全班数据汇总表。(4)观察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可能性不相等,游戏规则不公平。

三、创设应用情境,判断、设计公平游戏规则。

1、修改笑笑设计的游戏规则,使游戏公平。

2、转盘游戏。

四、作业

教材p81第1、2题。

板书设计:

掷硬币

可能性相等

公平

结果未知

游戏公平

掷骰子

规则不同

不公平

公平

第三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干溪中小学

杨清萍

教材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此内容教材特意安排在小数退位减法里。没有作一个课时分出来,只是用智慧爷爷的一句话“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来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这一知识点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很重要。比如:

1、把一个整数改写成一个小数;

2、计算一个整数减一个小数;

3、什么情况下“0”可以去掉,什么情况下“0”不可以去掉。等都要用到小数的性质,因此,在教学时我把这一内容作为一课时安排在小数退位减法之前进行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运用小数的性质。

2、在计算中灵活运用小数的性质。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想画画吗? 生:想。

师:请拿出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学习纸(各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其中一个被平均分成 10 份,另一个被平均分成 100 份)。大家用水彩笔在两个正方形中分别涂出面积相等的一块,并试着用 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生:动手涂色,并在涂色处标上相应的小数。

师:请同学们把各自的画 法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

学生一一展示,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如下的等式: 0.3=0.30 0.5=0.50 0.8=0.80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独立观察,并大组交流。

生:我发现,等号左边的小数末尾没有 0,而等号右边的小数末尾多了一个 0。

师:那它们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没有。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的这一发现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认识小数的性质。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刚才朱君同学的发现叙述出来?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 0,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有同样的发现?

同学们纷纷举手。

师: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谁愿意将它写在黑板上?

艾宏阳学生上前,在黑板上写上“在小数的后面添上一个 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们觉得他这样写,有没有准确地表达了你们的发现?

生:我觉得“后面”这个词不恰当,容易引起误会,最好改成“末尾”比较合适。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

生:比如 0.4 吧,如果只说是在它的“后面”添一个 0,可能有同学会误解添成 0.04。这样,小数 的大小就发生变化了。而说“末尾”的话,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误会了。师:你们认可他(发言的学生)的观点吗?(认可)师:那谁愿意上来将我们刚才的发现作一下修改?

一学生上前,将结论中的“后面”一词改为“末尾”。

师:看来,多一份思考,我们的结论也就多一份准确、多一份严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知 道“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 0,小数的大小不变”。那今天的学习是不是到此结束了呢? 生:(略迟疑)我觉得不能。师:(故作惊讶)为什么?该有的结论,我们不是都得出来了吗?难道大家还有什么新的问题需 要进一步探讨?

生:刚才我们的发现只是通过给正方形涂色得来的,我认为还比较肤浅。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 0,小数的大小究竟为什么不变,我觉得我们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征得学生广泛认同后,教师将这一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问题 1: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 0,小数的大小究竟为什么不变?”

生:另外,刚才我们的研究只是局限在“一个 0”上,要是添两个 0、三个 0 甚至更多的 0,小数 的大小还会不变吗?

生:如果不是“添”,而是“去”,也就是说小数的末尾去掉 0,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

同样,在征得学生广泛认同后,教师将这些问题依次板书在黑板上:

“问题 2:小数的来尾多添几个 0,小数的大小变吗?” “问题 3:小数的末尾去掉 0,小数的大小变吗?”

师:看来,下面的学习,我们就应该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研究时大家最 好能结合具体的例子展开。

在教师的建议下,学生们纷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研究。教师深入每一学习小组,倾听他们的发言,并对他们的研究作出评点、引导、激励、修正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 学生展开交流。

生:我先谈谈第一个问题。以 0.4 和 0.40 为例:因为 0.4 元=4 角,0.40 元=40 分=4 角,0.4 元=0.40 元,所以说 0.4=0.40。生:我是这样想的,0.4 表示 4 个 0.l,0.40 表示 4 个 0.l 和 0 个 0.01,0 个 0.01 表示什么都没有,所以 0.4 与 0.40 的大小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 0.4=0.40。

生:我们还可以这样想: 0.4=4/10,0.40=40/100=4/10,所以 0.4=0.40。(注:部分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已初步具备感性的认识。)

师:同学们的交流都非常活跃,也很有道理。看来,任何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 考,往往就会找到不同思路,并获得不同的理解。这才是真正的数学学习。

生:我们组选择了第二个问题。通过研究,我们一致认为,小数的末尾多添几个 0,小数的大小 仍然不会发生变化。

师:能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谈吗?

生:能。还是以 0.4 为例,如果添两个 0,那就成了 0.400。因为 0.400=400/1000=40/100=4/10,所以 0.4=0.400。添三个 0、四个 0,结果还是如此。

生:我觉得我们还可以这样想。0.400 表示 4 个 0.1、0 个 0.01 和 0 个 0.001,0 个 0.01 和 0 个 0.0 01 都表示没有,所以 0.400 与 0.4 的大小是一样的,并没有发生变化。

生:甚至可以说,无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几个 0,小数大小都不会发生变化,道理是一样的。师:这样看来,我们一开始所获得的结论是不是又要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了?谁愿意上来将它 补充完整?

学生上前,将原来结论中的“添上一个 0”改为”无论添几个 0”。

师:还有研究第二个问题的吗?(不少学生举手)你们觉得,探讨这一问题对我们刚刚获得的结 论有没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生:有影响。如果小数的末尾去掉 0,小数的大小同样不变,那我们的结论就应该改为“小数的 末尾无论添上或去掉几个 0,小数的大小都不变"。

生:或者说,小数的末尾有没有 0,井不会影响小数的大小。

师:既然这样,那么哪个小组愿意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生:我们小组认为,小数的末尾去掉 0,小数的大小并不会发生变化。因为从数的组成上看,小 数末尾的 0 无论多少个,最终都表示什么也没有,所以去掉后不会影响小数的大小。

生:我们还可以这样想,小数的末尾每去掉一个 0,改写成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也都将同时少掉 一个 0,而分数中分子和分母同时去掉一个 0,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生:当然,我们还可以这样想。刚才我们探讨“添 0”的问题时,是从左往右看的。如果我们从 右往左倒过来看,那么小数的末尾“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也没有改变吗?

师:这样看来,刚刚获得的结论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内涵,谁愿意将它补充上去?

一学生上来,在“添几个 0”后面加上“或者去几个 0”。

师:刚才我们所得到的,正是小数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谁能给这一重要结论取个名字?

生:小数“添 0 去 0”的性质;关于小数的重要发现;小数的特征;小数的基本性质。

师:回想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一重要的结论的?

生:先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然后不断补充。

生:当发现原来的结论无法说明新问题,我们又去寻找新的结论。

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去解决它,从而使原来的结论逐渐补充完整。师:数学学习往往就是这样。我们通常不可能一下子就获得完美的结论,而需要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三、小结小数的基本性质。

四、巩固练习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都很认真,大家到底学得怎么样呢?做作练习试试好吗? 我们先来一个基本练习。(出示课件中的练习题)

五、深化练习。

1、填一填。

(1)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2)20.1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3)3030.30这个数()为上的零可以去掉。(4)9.00与9.0000()相等()不同。

2、p课本17页5、6题。

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时,紧紧围绕这样一条思路:一个规律的得出,先要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观察,归纳。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生生、师生互动中实现对小数性质的掌握。同时,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而呈现不断变化,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教者通过不断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景,不断激起学生一个个新的 认知冲突,使学生原有的数学现实不断地被激活,学生不断地体验着发现、创造。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做,经他们自己归纳结论后老师在进行指导订正效果会更佳。

第四篇:北师大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

《确定位置

(一)》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

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数学书、方格纸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片段,大家想不想看呢?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生:生观看。

师:这是2009年60周年大阅兵仪式,他们表演的怎么样? 生:很整齐。师:他们表演的整齐是他们都有自己确定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好吗?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今天有好几位老师来我们班听课,你们高兴吗?你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向听课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我听明白了,同学们说了第几组,又说了第几个,就把一个人的位置确定了,不过同学们有从门口开始数的,有从窗户开始数的,有正着数的,也有到着数的,因为标准不统一,所以说法也不同。看来为了便于人了解,有必要统一标准。现在以老师为观察点,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规定老师左手的这一列为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第六列。老师前边的为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现在你能按照老师的要求重新想想自己的位置吗? 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经常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所以课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复习已有的表示物体位置的有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2.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第一行的同学向老师排排手。第二列的同学向老师跺跺脚。

第三行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微笑一下。

第四列的同学起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将学生快乐地带入课堂,使学生对自己在教室的位置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3.师:刚才有没有同学做了两次动作? 生:有。师:看来只用行和列不能准确地表示自己的位置,要表示自己的位置必须说清在第几行的第几列,明白了吗?

三、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1.师:现在同桌之间说说自己的位置是第几行的第几列。

生:同桌交流。

2.师:说来说说班长的位置?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不用手指,不用嘴说,让学生在纸上把班长在这间教室的位置表示出来,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学生有的画图,有的说第几组第几个,有的用几个数字符号表示,方法多样。(2)小组交流,推荐作品。

(3)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介绍作品,并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4).找出最简单最清楚确定班长位置的方法(板书:第几组 第几位)

3.师:大家都会表示自己的位置,那么现在大家帮老师找找小青的位置在哪?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1)师:这是小青班上的座位表,现在你能说一说小青的座位在哪里吗?

生:(第3组第2个)

师:你是怎样确定小青的位置的?

生;(回答确定位置的方法)。

(2)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再说班级的某个同学的位置和小青的位置时,用几个数字表示的?

生:2 个

师:哪两个?

生:3和2

师:这两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生:(讨论、回报)

(3)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确定某个同学和小青位置的?

生:(用两个数字来确定的)、(一对数)

师:很好,这样的一对数在数学知识中叫“数对”.(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方法。

(4)师:写数对时,要先写横向的,从左向右数起,第几列就写几,再写纵向的,要从前向后或从下向上数起,第几个写几,如小青的位置先写横向,从左向右数第三列就写3,再写纵向,从前向后数是第2个就写2,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小括号括上。板书,(3,2)读作:数对三二,所以小青的位置除了用第三组第2个表示外,也可以用数对表示为(3,2)这样写更简单。

4.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图表,谁能说说小敏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你是怎样确定的?(演示)2和3个表示什么意义?小华的位置呢?那么(1,4)这个位置是谁?

生:(按要求回答)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直观又形象,有利于学生学习用数对确定位

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小青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数对的意义,即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同学们在交流中形成共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思维经历,异中求同的过程,进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5.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认真观察表示小青位置的数对和表示小敏置的数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组内交流汇报)

师:所以我们写数对时,一定要写准顺序,先写横向的,再写纵向的,数字不能写错。

6.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数对表示你现在所坐的位置,并写在纸上,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数对所表示的意义。

7.用数对说说自己朋友的位置,请大家猜猜我的朋友是谁?

(全班交流)

8.师: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组数对,同学们说说这些数对表示

谁的位置,说出他的名字,并请这些同学站起来。出示数对:(1,3)、(3,1)

(2,3)、(3,2)

(3,3)

(4,3)、(3,4)

(5,3)、(3,5)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站起的同学什么相等? 生:有的列相等,有的行相等。

9.师:大家这节课表现的非常棒,那么老师为了奖励大家送给大家一个小礼物,现在大家拿着小礼物根据数对找一下自己的位置。生:学生听着音乐开始活动找位置。(课件展示)

找呀找呀找座位,看着座号仔细想; 想清楚了在动手,座位座位在哪里? 拿着学习用品走,行动作到快静齐; 相互谦让守纪律,座位座位在这里。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将学生快乐地带入课堂,使学生对自己在教室的位置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在设计时我把三个同学的新位置故意只写了一个数字,这样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更让学生更明确只有一个数字是不能通过数对来找到位置的。)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表示的很好,老师非常高兴。下面咱们进行一组练习1.师:数对不但可以表示班上的座位,还可以找一下建筑物的位置。

强调:在说明建筑物位置时,一般要按照“先横后竖”的数对叙述。

(课件演示)

2.师:大家表现的非常棒,老师带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大家想不想去?

游乐园有许多数学奥妙值得我们探究,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

(课件展示)

生:抢答

教师指出学生的名字,看谁能快速准确地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

3.出示中国象棋棋盘,说一说“马”都可以走到什么位置?“象”呢?

(课件展示)

4.介绍经纬线的知识,说说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用数对表示位置类似的现象。(楼房的门牌号、棋谱、车票的座位等)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显示门牌号、车票的座位等,再次帮助学生理解数对所表示的意义。5.猜谜游戏,(字母会说画)

I

AM

GOOD!对,我们把这句英语翻译成汉语就是我是棒的!我发现这节课我们班的每位学生都是最棒的!6.课后作业

(1)自制一张班级座位表,并在表上用数对标出自己和好朋友的具体座位。

(2)大家回家在找找生活中的数对,越多越好。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训练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等综合反应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时间能力和团队精神,运用数对解决地图上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无所不在,而且是变化的,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总结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你的表现怎么样?

2.生生评价:用数对的方法,说说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想夸夸谁或想对谁提提建议?

【设计意图:最后“生生评价”环节,既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巧妙地检验了学生对利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的掌握情况,可谓一举两得。】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一)数对(3,2)

读作:数对三二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学习目标

1.观察立体图形(最多用4个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2.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3.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 法:引导、观察法

学 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二、教学准备

PPT,大小相同的正方体若干,较大的正方体4个(教师示范用),方格纸若干张,记号笔若干支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

展示课件:

师:下面是小黄人的三张照片,你能说说三张照片分别拍的是它的哪个面吗?

预设:生1:第一张照片拍的是小黄人的正面

师:正面。板书“正面”“第二张呢” 生:2:第二张拍的是小黄人的上面。

师:上面。板书“上面”“最后一张呢”

生3:侧面。板书“侧面”

师:侧面又分为“左侧面”和.......?生:“右侧面”

师:这个小黄人,从不同的方位去拍,拍到的形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

2.展示课件:

师:这个正方形是徐老师观察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所看到的形状。大家猜一猜,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

预设:生1:正方体;点正方形——变成正方体,正面一闪

生2:长方体; 点正方形——变成长方体,正面一闪

生3:棱锥;点正方形——变成棱锥,正面一闪

师: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猜对了吗?点击正方形,形成长方体;师:原来是长方体。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说明我们只从一个面去观察物体能确定它的全貌吗?

生:不能

师: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从正面,上面,侧面去观察物体。板书“看一看”

(二)四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探究新知,获得经验

四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四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1.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正方体,摆成了这样一个立体图形。

课件展示立体图形

师:请同学们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师也搭出立体图形(1)从正面观察

师: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形状?

预设:生1:一个倒着的7

师:倒着的7,左边是一竖,右边是一横。那左边竖着的是什么图形?右边的一横着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1:左边是2竖着的长方形,右边是一个正方形。

师:还有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形状?

生2: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师:这个不规则的图形是不是由我们熟悉的图形组成的呀?“是”

师:怎么组成的呢?

生:下面是一个横着的长方形,上面是一个正方形。

师:还有谁能说一说?

师:第一层是由2个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第二层是一个正方形,放在左边。

(2)画从正面看到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和笔,在方格纸1上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

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那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

在黑板上的方格纸上用直尺和彩笔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师:先描绘出这个形状的边框,再在方格中画平行的斜线,师:请同学们对画的不规范的地方进行订正,进行组内交流。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点PPT)播放课件:

师:我画的和同学们一样吗?

(3)从上面观察

师:现在从上面看,怎么看呢?谁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上台演示。走到正面,眼睛从立体图形的上方,视线垂直向下看。

师:观察的姿势真标准!你看到什么形状?

预设:生:看到由2个正方形横着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师:描述得真清楚。还有谁能像他一样说一说。

生:我看到一个长方形,由2个正方形横着拼成的。

师:从上面看上去是由2个正方形横着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我是用三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从上面看只看到2个正方形,还有一个正方形去哪了?

预设:生:上面的那个正方形把下面的那个正方形挡住了。

师:原来如此,上面的这个正方形把下面的正方形给挡住了,所以只看到2个正方形。

师:请同学们把你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组内交流。

师:来看看老师画的。播放课件

(4)从左侧面看

师:从左侧面看,怎么看?

指名学生演示:走到左边,平视立体图形

师:观察的姿势真标准!你看到什么形状?

预设:生:看到一个由2个正方形竖着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师:描述得非常清楚。谁还能像他一样说说你从左侧面看到的形状?

生:看到2个正方形竖着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师:看上去是2个正方形竖着拼成的长方形。请同学们把你从左侧面看到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然后组内交流,师巡视。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

师:对比从上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它们的形状一样吗?

预设: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生:一个是横着拼的,一个是竖着拼成的。师手比划。

师总结:说明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2.师:看来三个立体图形难不倒大家,接下来我们把难度加大,用四个正方体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课件展示

师:请同学们搭出这样一个立体图形,独立观察,并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

师巡视,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来看看老师观察的结果。课件展示。

(三)巩固练习,点拨升华

1.师:其实4个正方体不仅可以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还可以这么搭。

课件展示。

师:请同学们独立想象,连一连。

师:做完了吗?谁来说说你怎么连的?

师:同学们和他连的一样吗?

2.师:同学们想象力非常强,那我们换一个方式:我搭你看

课件展示:这些是已经搭好的立体图形,想一想:哪些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A?

师:你怎么辨别的?

哪些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B?

师:通过这个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从正面去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正面形状可能完全相同。

3.师:同学们真厉害!那我们小组合作试试。课件展示:

四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四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四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用4个正方体搭一搭,使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有几种搭法?

指名小组上台展示。

预设:有小组搭出棱与棱重合的情况。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只研究至少有一个面重合的情况,但是你能想到棱与棱重合的情况,非常棒!

4.拓展

师:终于找出了符合要求的三种立体图形了。同学们辛苦了,现在不用同学们动手搭,想一想,如果我不限制正方体的个数,能搭出多少种?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活动

小组合作:①小组任意搭出一个立体图形,并且确定正面;②在方格纸上画出从正面、上面、左侧面看到的形状。

下载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天平游戏(一)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天平游戏(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分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

    《三角形的分类 》 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了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手拉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手拉手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不小数乘......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下册_《方程》_教学设计_课堂实录

    《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8页-第90页的"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下)第82~8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体验规则在游戏中的作用,建立规则意识;通过游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 ”的方程。 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

    四年级数学下册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猜数游戏”这个情境,让学生会解如ax±b=c......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方程》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8-90页“方程” 二.教材分析 方程表示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学情分析 方程相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5.3方程-教学设计

    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方程.(教材66-67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初步体会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