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面积的应用》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5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面积的应用》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面积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年级《面积的应用》教学设计

三年级《面积的应用》教学设计

三年级《面积的应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加强培养,一方面可以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道例题是教学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制定的计划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与理解”是让学生将零散的数学信息和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分析与解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再相应呈现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制定清晰的解题计划,再执行计划;“回顾与反思”环节,把所求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对检验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因数和倍数,面积的计算,同时也掌握了乘除法法则这些数学知识,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明白解题的多样性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铺地砖方案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面积计算公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铺地砖一类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铺地砖的全过程,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意识,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生活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合理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各种铺地转的情况。

2、学生每人一组长12厘米 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代替地面),另外每人一张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代替地砖)。

3、电脑课件。

课前沟通铺垫。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面积是12平方分米的纸,给大家做一个小礼物需要4平方分米,算一算,我能给大家做几个小礼物?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用除法?假如一个小礼物用3平方分米,这次老师能给大家做几个礼物?()看看老师给大家做成什么礼物。(动手剪智慧星。展开)他可不是一般的星星,而是一颗智慧星,同学们想不想得到它?那咱们就比一比,看看谁上课能够开动大脑,认真思考,就把智慧星奖励给谁。!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播放第一张、第二张课件)。1、2米=()分米

5分米=()厘米 2、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7平方米=()平方分米 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小明家的客厅长6米,宽4米,面积是()平方米。

师:24平方米是怎样算出来的? 4.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师:4平方米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铺地砖吗?(见过),人们在装修房子的时候一般都要铺上地砖。同学们,低头看一看,我们脚下踩得这一块块地砖,都是工人叔叔的辛辛苦苦铺上去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啊。那你感觉铺地砖应该用到方面的知识?(面积)那我们这节课就利用面积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 《面积的应用》(设计意图:明确概念,熟悉面积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对学生解决以下问题做好铺垫,用铺地砖)

二、出示学习目标:(播放第二张课件)。

能用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完成吗?生答。

三、新授(播放第四张课件。)

(一)创设情境

师:瞧,小蚂蚁般新家了,他想让同学们帮他一个忙,铺上漂亮的地砖,瞧,这是小蚂蚁家的客厅,长12厘米,宽9厘米,小蚂蚁想用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师: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生答

要求的是什么问题?生答

师:这个问题能解答吗?(能)在解答问题之前,我们来看温馨提示:(播放第五张课件温馨提示)

1、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把算式写在答题卡上。

2、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借助画图的方法画一画。

教师说明:

(我们每个同学的手中都有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它来代替地面,一张小正方形的纸代替地砖,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需要多少块地砖,你也可以借助画图的方法。)

师:下面请拿出我们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看到底需要多少块地砖?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铺地砖的过程,让学生对铺地砖从感观上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为下面解决问题起铺垫作用。由于学生目前只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所以对于地面的面积和地砖的面积取值范围有所限制,同时又考虑到让学生用真实的数据来亲身体验铺地砖,所以创设了为小蚂蚁客厅铺地砖的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摆出长可以摆4块,宽可以摆3块,一行4块,可以摆这样的3行,即3个4也就是12块地砖。

(三)学生汇报,展示学生作品。

师:到底需要多少块地砖,有结果了吗?谁愿意到前面来说说你们的摆法?

学生到前台展示并说明铺地砖的方法,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出算式。

(1)12×9=108(平方厘米)总面积

3×3=9(平方厘米)

每块砖的面积

108÷9=12(块)

块数

课件演示(播放第六张课件)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看看108里面有多少个9?也就是铺多少块地砖?所以用除法计算。)(播放第七张课件)

(2)12÷3=4(块)一行地砖数

9÷3=3(块)行数

3×4=12(块)地砖总数

同时教师板书。(播放第八张课件)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沿长边可以铺4块,沿宽边可以铺3块。3个4块,即12块地砖,让学生从铺地砖的真实情形中理解3个4行即可以铺12块地砖。)

(四)师总结。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了需要12块地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先通过计算得出需要多少块砖,在根据需要去购买地砖。下面就请同学们列式算一算。

(五)巩固题

(1)(播放第九张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我家刚买了新房,正等着装修呢,瞧,这是我家的客厅,你们想不想来老师家做客呢?那就快帮老师想想办法,把地板砖铺好吧。要想算出需要多少块地砖,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客厅长6米,宽3米,我打算铺边长是3分米的地砖,你们帮老师算一算,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呢?

师:这道题与前边的一题有什么不同?(单位不同)单位不同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换算单位)好极了。

下面你们就帮老师算一算吧。(教师巡视,指名板书,两种方法)

方法1:6×3=18(平方米)方法2: 6米=60分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米=30分米

3×3=9(平方分米)60÷3=20(块)

1800÷9=200(块)30÷3=10(块)

20×10= 200(块)

答:一共需要200块地砖。

教师同时板书。

师:谁来解释一下,方法一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方法二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生答。

师:200块砖到底对不对呢?谁来检验一下?

学生口头检验。

(2)播放第十张课件。

师:老师还想在客厅的一面墙上贴上我儿子的画,墙面的长是3米,宽2米,贴满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画,一共可以贴多少张?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张平《面积的应用

? 2×3=6(平方米)

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

600÷4=150(张)

答:一共可以贴150张画。

? 2米=20分米

3米=30分米

20×30=600(平方分米)

600÷4=150(张)

(六)师总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问题都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播放第十一张课件)

比如:我们小区有一块长50米,宽8米的空地,打算划分成一些停车位。如果每个停车位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一共可以划分几个?能不能用今天的知识来解答?(口头列式不计算。)生答:50×8÷20

师:除了停车场能用到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还有什么时候也能用到今天学的知识?学生举例,(出示课件)想一想课前老师给同学做礼物的时候是不是用到今天的知识了?谁来具体的说一说?

张平《面积的应用

播放课件第十三张课件。(在展板上贴学生的美术作品。)

教师举例方格纸。

(设计意图:利用电脑课件播放生活中与面积有关的事例,直观生动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学生建立了地砖模型思想。)

四、谈收获。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答,教师补充。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我发现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孩子,我就把今天的智慧星奖励给大家。咱们把智慧星放在小班长那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面积的应用

总面积÷每块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 每行地砖数×行数=地砖总数

方法1:6×3=18(平方米)方法2: 6米=60分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米=30分米

3×3=9(平方分米)60÷3=20(块)

1800÷9=200(块)30÷3=10(块)

20×10= 200(块)

答:一共需要200块地砖。

第二篇: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高级教师谢永琪

【设计理念】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我尊重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4页。【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课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面积相近的1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的1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给每个组准备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每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出示一幅画)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幅美丽的画,假如老师想要给它加上框,需要求出它的什么?(周长。)想再给它配上玻璃,还是求它的周长吗?那又是求它的什么呢?(设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面积和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对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由此引入,学生对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自主学习

(让学生根据作业单上的问题自学教材第71-74页的内容。)

再让学生汇报:

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感知物体表面的面积。

(1)在生活中,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比一比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2)观察黑板的面和电视机屏幕的面,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师点拨小结:每个物体都有面,有的物体面大些,有的物体面小一些。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抽生)

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指出封闭图形的面积在哪儿?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教师课件出示封闭图形)老师问:还记得这些图形吗?它是什么形?...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同学们,如果老师把这些图形的颜色去掉,我们现在要进行涂色比赛,你会选择哪个图形? 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

1、选择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的这张面小。

2、可能还会说比赛不公平,纸张的大小不一样。

3、我会选择五角星或圆形。

4、我会选择正方形。

师:为什么不选长方形?学情预设:因为长方形更大。或者会说因为长方形面大,涂色很费时间。其它图形面小,很快就会涂好色。(老师表示赞同)

师:从而引出:封闭图形也有()。而且封闭图形的面积有()有()。

师引导归纳面积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那怎样才能把这两方面结合概括在一起,说说什么是面积?(与同桌交流一下再汇报。)师(抽组内代表发言)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几种情况:

1、封闭图形的表面就是周长。

2、封闭图形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3、封闭图形的面就是面积。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再抽生说)

(点拨)学生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根据回答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对面积进行简单的描述。再有物体表面的大小迁移到封闭图形的大小,完善学生对面积意义的理解。】

4、探索面积单位。

(1)课件出示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一样的学具。比较它们图形面积的大小,汇报时也可先让学生说或边说边投影演示。)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

1、这2个图形经过观察无法比较。

2、这2个图形经过重叠的方法都无法比较。

3、长方形的面积大,或者会说正方形的面积大。

4、这2个图形形经过割补的方法也无法比较。

师:看来,同学们还是带着很多疑问的,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大些?为什么?咱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里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提供学具动手拼摆,合作探究。)提出操作要求:

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在学具袋中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上拼摆。

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再进行讨论。

(3)学生小组操作。

(4)汇报(上台演示)。师追问:你认为选择哪种图形做面积单位去测量最合适?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汇报情况:

1、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同;

2、圆形有缝隙,不准确;

3、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

4、正方形和能较快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引导学生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用拼摆图形的方法,就能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去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关键要选择大小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以一定标准的正方形的大小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前面,同学们也自学了73-74页的内容,下面咱们来认识一下常用的面积单位。

(1)思考2个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学情预设: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活动。(量一量、找一找、试一试。)

1、请同学们从学具中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量一量边长是不是1厘米?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2、请同学们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量一量边长是不是1分米?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思考:通过刚才学习,你能在草稿纸上画出1平方米吗?比一比边长是1米的长度。

3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集体完成)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接近1平方米?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在这些面积单位中,平方厘米这个单位较小,平方分米较大,平方米最大。

【设计意图: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量、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建立表象的过程,从而认识面积单位。】

三、检测。

1、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1)一个火柴盒面的面积是6()。(2)一间教室的面积约56()。(3)学校操场面积约1800()。(4)一根电线杆高20()。

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打“×”。(1)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米。()(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3)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4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4)1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厘米。()

【设计意图: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安排课堂检测的内容,可以达到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抽象能力的目的,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师可进行适当地补充。)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后同学们还将学到更多的有关面积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设计思路】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和创造的机会。而这节课是学生从一维空间过渡到二维空间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本节课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设计了“创设情景--自主学习--形成表象--体验探究--反思评价”的教学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在认识面积单位的教学中,通过为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亲自观察,用学具去量一量、比一比,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另外还注重联系实际,应用知识,让学生找一找身体哪个部位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还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1平方米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总之,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三年级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参赛教学设计)面积的认识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数学 2.年级:小学三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六单元第一节 5.学时数: 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用手摸一摸活动,感知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2、内容分析:主要是这两个内容:认识面积,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观察、触摸和比较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理解面积,从而概括出面积的含义。学习本课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学习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掌握。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生理解概念有一定的难度。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积”概念比较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篇二: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61-6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图形单位等方法比较测量面积的大小。

2、经历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正方形做面积单位做合适,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比赛用图,方格纸,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涂色比赛,制造冲突

1、进行涂色比赛。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最快涂完的获胜。

(台上)(台下)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

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引出“面”的概念。)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初步认识面积

(1)摸一摸,认识面。

学生边说边摸一摸自己看到的面。

(2)比一比,知大小。

比较自己看到的面。

(3)观察教室中黑板的面和地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积大。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2)列举其他物体的面积,并比较面积的大小。

(3)比较橘子和足球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比一比使学生感知面积,并理解曲面也有面积)

3、说明封闭图形的面积

(1)如果把桌面画在屏幕上是什么图形?

(2)物体的表面还有可能是哪些图形?

出示图形:

总结: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4、比较面积大小

(1)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观察法:

(2)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大小。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摆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面积守恒观念。)

(3)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重叠法

5、探讨面积比较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比较下面一组图形的面积: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尝试用观察、重叠的方法比较。

小结: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还有其他方法吗?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引出小精灵的话: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讨论:可以选什么形状做度量单位呢?

(4)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方法。

学生根据提供的学具,自主度量比较面积大小。

(5)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学生反馈自己选择的图形,是怎样摆的?

通过电脑一起回顾:

讨论:如果要准确地测量图形的面积,哪种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摆放时不受位置方向的限制。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

四、应用面积单位表征面积,感受单位的价值。

1、完成62页“做一做”。

交流注意引导:一是两个半格算一格。二是可以将图形进行割补,割补后图形面积不变。

2、小小设计师: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等于12个方格的有趣的图形。

体会:图形的面积相同时,形状和周长不一定相同。

五、回顾整理,展望新知。

1、教师:回顾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面积的知识? 篇三: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和学生所学知识,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到物体或图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积。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曲面也有面积,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也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课件出示)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一、导入新课

1、师:让两个学生到前面,画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长方形,让他们俩比赛,看谁擦的快?为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的物体的面,并比划一下。

2、师:找到身边物体的面哪个大?哪个小?

3、课件出示图形的面积,让学生涂色,你喜欢哪个图形,为什么?

4、讲解面积的定义。

5、(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瓷砖,请你选择一种,为什么要选这样的瓷砖的面积?

6、比较三种瓷砖的面积的大小,(小组合作)(绿、红、兰)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7、数格子。(画格子)的方法。

(面积差距大用观察法,面积差距小用重叠法)。

8、出示小丁丁家的图形,比较他们的各个房间的面积的大小。

9、①储藏室与过道的面积哪个大?(过道面积大)

②丁丁的房间与过道面积哪个大?(一样大)分别让学生说是理由。

三、练习

1、练习做练习纸上第一题(卫生局15格、厨房11格、父母房间23格、客厅37格)说出自己数格子的理由。

2、游戏(课件出示)

(1)男同学紧闭双眼,女同学记正方形格子的数。

(2)请女同学紧闭双眼,男同学记长方形格子的数。

比一比,谁看到的图形面积大?为什么?

3、边长是一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哪个手指盖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图形。

(说一说,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并说出自己数的理由)

2、量一量,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课件出示)五,设计大赛。(让学生自己设计电扇、山坡、花瓶)

六、总结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重迭、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用一用、想一想,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引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

中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哪张纸?为什么?

2、师小结:纸的面有大有小。

二、探究新知

(一)揭示面积的概念

1、出示实物,引导观察

(1)出示一本数学书和一个练习本,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封面,再比较一个它们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

(2)组织学生汇报比较的结果。

(3)你再摸一摸课桌的面和铅笔盒的面,它们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吗?

2、师小结:刚才通过我们的摸和看,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板书

3、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那我们以前还认识过一些封闭图形,比方说:“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出示课件)那这些图形有大小吗?(生汇报)

4、师小结:对,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5、揭示面积的概念。

物休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引导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你们每人小组都有两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这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生汇报)

2、师:对于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大家有三种猜测,那么到底哪种猜测是正确的?你有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3、组织交流

师: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图形呢?不一样大的图形行吗?(生汇报)看来在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一定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4、引导动手操作,实际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这两张纸的面积到底谁大谁小?(生汇报)

5、揭示面积单位:

(1)的确,为了方便,人们就统一用正方形做为面积单位,(板书:正方形)

可是,正方形有大有小,那究竟用边长是多长的正方形来做为面积单位呢?

(2)生汇报,师板书: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3)小结:同学们,这里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面积单位。

6、认识面积单位

(1)下面,我们就先认识平方厘米,好吗?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找到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你找到的1平方厘米都举起来看一看。

(2)同学们,看一看,再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3)认识平方分米:

你们能不能从学具袋中找出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呢?找找吧,把你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同桌互相交换交换,看看,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在呢?好,睁开眼睛,你们能用手来比划比划吗?

(4)例举生活中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的实例。

(5)认识平方米

① 现在我们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那1平方米,也就是边长 1米的正方形会有多大呢?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吗?(老师出示1平方米的纸)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找四名同学上台1平方米。

例举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米。

7、揭示课题,并板书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认识了面积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数学书76页第1题

2、数学书76页3-4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汇报)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只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奥妙!

板书设计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边长

面积

面积单位:正方形

1厘米

1平方厘米

1分米

1平方分米

1米

1平方米

下载三年级《面积的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面积的应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2.通过合作学习,在操作中探索比较面积相近的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 师:猜一猜长方形与正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呢?(有意在图中标出它们的长、宽、边长) 生1:长方形面积比较大。 生2:......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1)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完成板书) (2)说明: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面积有关的数学问题。(课件展示生活图片,领略“面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卡......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5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执教者:梁悦荣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

    1、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50---5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面积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应用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0页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讨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灵活应用公式求出周长和面......

    面积教学设计[定稿]

    《面积》教学设计 莆田市实验小学 林碧英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较全面地认识面积的含义。 2.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一: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2 《摆一摆》 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辛集中心小学代美荣 教学内容: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摆......

    人教版三年级《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