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什么?
我们该向名师“学”什么?
——参加第十二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反思
明师!名师!一位名师,他一定是一个精神明亮的老师。
名师,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睿智的语言,精简的设计,智慧的教学,幽默理性的回应,一针见血的评价,与众不同的气质,独具魅力的个性„„这些都是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精神”。其实说到“精神”一词,是一个很虚幻的东西,这种名师身上的“精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气场。
当他们往课堂上一站,那种气场可以让人敏锐地捕捉到:陈金龙老师身上散发着理性、儒雅的学者气,那种调侃式的回应,不仅指出学生的错误,更是将学生当成朋友的一种表现,在课堂上,他总是创设着这样一种轻松、活泼、自由的“聊天”氛围;何捷老师有着童真、幽默的孩子气,同时又不乏睿智、阅历的老者气息,正如王文丽老师的评价“何老师既像一位睿智的老者,又像一位机敏的少年”真是恰当好处地描绘出了这样一位“老顽童”式的老师,他的课堂上总是笑声不断,他对学生妙趣横生的评价就是一篇很精彩、很幽默的现场“作文”;王文丽老师身上散发着一种女性身上的温和、知性气息,她的课堂是一种理性和感性融合为一的教学;林莘老师没有精心的打扮,却散发着素雅、淡定的气息,她在课堂上充满了勇气,尝试着自己的“教学革命” „„
怀着虔诚的心,近距离地面对着名师,我认真地观察他们的课堂。每一节的观摩课结束,都会有很大的触动,每一次的触动就是一种感悟和反思„„ 关于习作教学的思考
这次的研讨会让我看到了中高年段的习作教学。习作教学一直以来是让我头疼的,不知怎样引导学生,不懂得怎样将理论性的方法交予学生,不懂得怎样做出恰当的评价让学生每一“作”都有点滴收获,有太多的疑问和不解了。正是因为教师有这么多的不解,所以学生也是说到习作就头疼,每当让他们提笔写作时就“无话”可写,“无情”可吐。在观摩了几节习作教学课后,应该说给了我教学的一个方向,一个思考的指引。先说说四年级的唐晓俐老师《体验作文教学张冠李戴》。整个习作教学的设计是:(1)导入游戏,说说规则;(2)备战游戏,说说心情;(3)体验游戏,记录自我;(4)体验游戏,观察他人;(5)整理体验,拟定题目。
这一节习作课就是以“游戏”为体验的载体,又借助“体验”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老师努力创设快乐作文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倾听“游戏规则”,老师说完规则后,轻轻地反问一句“听清楚老师的话了吗?谁来说一遍?”,这是在训练学生的倾听的能力;注意观察班级学生,在开始玩游戏时,老师总是不忘记说“一定要记得观察班级其他同学的表情,比如他是怎样笑的,他是怎样说的”,这是在训练学生注意观察的能力;注意留心体验,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班级里面发出了怎样的笑声,你在想些什么,这是训练学生关注自己;注意把刚刚感受到的,看到的,说的,用笔记录下来(要求:不说话,不抬头,不停笔。时间5分钟),这是让学生及时把感受到的记录下来。这节课是让孩子记叙一次有趣的活动,并不是让学生一挥而就,而是把刚刚听到的游戏规则,刚刚看到的同学的表现,刚刚自己玩游戏时的心里想法,把这些连起来就组成一篇记叙文。最后,设计一个“个性化拟题”环节,教师提示可以从内容上入手,从体会上入手,从时间上入手给这次习作的题目写在开头。
针对四年级的学生,这样带着学生去观察,去倾听,去注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习作习惯,很值得借鉴。陈金龙老师是针对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话题”作文的指导。在习作的过程中,我们完全不知道他让学生写什么,他的习作课堂就是这样充满悬念。(1)聊天:今天来交朋友,怎样交朋友?要求是要说实话。(在聊天的过程中就把习作的要求渗透进去。)
(2)空两格,写上朋友两字。习作你说的话一定要对得起朋友这两字儿。聊一聊:你在学校快乐吗?把你说的用笔记下来。
(3)继续给出话题,习作给你两块钱,你去买彩票,中了五百万,你会怎么花?(这些话题都是学生喜欢聊的,会聊的。当然在这个聊的过程中,陈老师对学生的一些做法做出针对性却又不失幽默的评价。)现在拿起笔,空两格写下,朋友,假如我中了五百万„„
(4)课件出示:比尔·盖茨及他的花钱理念。呈现社会上各种艰苦的图片并配上教师深情的解读。继续拿起笔空两格,把你看到的让你震惊的画面写下来,一定要吐露真情。
(5)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给予建议并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6)把刚刚你们写的不快乐读一读,有什么感受。现在你认为真正地快乐是什么?再拿起笔写来。
(7)出示老师写的《幸福是什么?》让学生对比,并告诉学生可以借用喜欢的句子。(8)把刚刚写下来的整理出来就是一篇文章。给他加个题目。(9)交流文章,再次修改文章。
陈老师这种大气开放的习作教学设计是一种智慧,这种连段成篇的习作教学值得高年级思考。
何捷老师是针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文”,并不是简单的看图写话,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着“创意写作”的理念。教学的素材源自新闻网上的一组真实图片《老人与猫》,引导学生看图后创编故事。在这次60分钟的习作课中,重要渗透的是“作前构思”“情节铺陈”“‘我’的介入”“情节突转”“细节刻画”等故事创编必须的元素,逐步深入地引导儿童能创编故事。在习作过程汇总,渗透高年级儿童成长所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育人目的。(1)聊“看图”。教会看图方法:看得见,用眼看;看不见,用心看。(2)看图,说图。
(3)“缺位”弥补。A素材弥补:罗列“我的需要”清单B创意弥补:“我”的介入。这三节习作观摩课,给了我们对于习作教学设计的方向和具体的操作的方法。吴福雷老师针对习作课进行简单的点评并对了关于习作的指导:
首先教师自己要热爱作文,亲近作文,让作文成为我们老师的习惯,甚至是一种爱好。第一,习作一定要让学生打开心扉,才能实现习作。
准备一节充满正能量的习作教学课,学会和学生聊天,和学生沟通,关注学生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就是一种写作的素材。第二,让话题真实。
习作所选择的话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不是老师自己有话可说。第三,“立竿见影”:及时评价。
没有立竿见影的评价,学生走不远。让学生第一时间表达,第一时间展现,第一时间修改,第一时间分享。真正的修改,有用的修改应该是在课堂上完成得。第四,“七步成诗”。
对于写作,要有速度的要求,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构思,每个习作环节要有时间的限制。不要让学生课堂的任务轻了,课外任务重了。关于“灵活运用并开发语文资源”
(一)许嫣娜老师的绘本教学《纸马》,借绘本读懂一个故事。(1)猜故事。读题目,读封面。
(2)想故事。单幅想故事,连贯想故事。
(3)讲故事。师生合作讲故事,孩子独立讲故事。(4)悟故事。
绘本教学可以针对低年级的学生,作为教材的有机补充。低年级孩子喜欢图文并茂的书籍,绘本教学可以满足低年级学生的要求。绘本教学的一个设计思路可以这样:把孩子带进绘本情境——孩子进学角色体验——阅读感悟。
(二)高年级诗歌教学的语文核心价值:意象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思赋予的事物。罗才军老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抓住诗歌中的“喜”这一情感,通过让学生默读、圈划、想象、体味、补白等手段把握诗歌当中层层叠加的喜悦意象。最后将诗歌的不同书体的演变展现诗歌的长盛不衰。所以,罗老师的课是将文字、文学、文化融合在一起。
王文丽老师通过李叔同的《送别》将古代诗人和现代诗人的送别诗进行归纳整理,并带着学生体会《送别》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在这节课上,王老师抓住“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诗歌的意象,领悟环境——意境——心境,让学生懂得“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两节诗歌教学观摩课,老师都能抓住诗歌中的核心价值资源,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关于“静悄悄课堂”的思考 林莘老师的习作教学课《笑》,让我关注的不是她的设计,而是她在自己课堂上渗透的关于“静悄悄”革命的教学。在她的习作课上,她提出了“U”型课桌椅的布置,“安静”的思考,“静悄悄”的讨论,同桌共同体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同桌到的“共同体学习”。实际的操作是同桌两人就是“双胞胎”,其中一人起来回答问题,另一人也要起立,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学生,甚至是所有学生都有站起来的机会,都有锻炼勇气的机会。这一理念可以在实际课堂中进行操作,以期培养学生的胆量。
关于“静悄悄”的学习是日本佐藤先生提出的。这一理念的价值在哪?还待我们的实践。用陆游那句诗结束这次的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第二篇:我们应该向李林森学习什么
我们该向李林森学习什么
昨天,我观看了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应该向李林森同志学习什么?
我认为,应该学习李林森做一个有责任感、有原则性、对群众有感情的人。
我们要学习李林森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李林森是一个极具家庭责任感的人,在家庭里是一个好“儿子”、好“老公”和好“父亲”,即使在生命进入倒计时,他不忘给父母发了最后一条短信:“爸爸、妈妈,生命仅是个过程,我们都要想开些,我走后,您们一定要多保重”;为锻炼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他给儿子讲:生活总会有风风雨雨、沟沟坎坎,面对苦难要坚强勇敢。正因为对家庭发自内心责任感和爱,才让李林森一家苦也快乐、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前进。同时,李林森也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工作之初扎根到基层做一个又苦又累的乡村干部;担任镇党委书记期间,为了受灾群众连续奋战,晕倒在工作一线;作为市委领导他响亮提出了“小县也要争一流、穷县更需大作为”的工作理念。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驱使着李林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李林森就要学习他这种爱家顾家的家庭责任感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学习李林森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李林森做人讲原则守规矩,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面对登门送钱送物之辈,坚决拒之门外,面对亲妹妹的临时工转正请求,委婉做好解释,但在为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干部说话时他却掷地有声。在坚守原则、红线上李林森着实做出了榜样。领导干部只有像李林森那样守住原则、红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说好自己该说的话,才能确保工作不偏离轨道,自己不偏离轨道。
我们要学习李林森做一个有群众感情的人。只有带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工作,工作才能得到广大群众支持,工作才能惠及普通群众。李林森在在乡镇任职期间,从不宽裕的工资中拿出2万余元资助留守儿童和农村困难党员。在弥留之际还挂念着为梨树乡村民的两个孩子读大学筹集学费问题。和下属、大学生村官以及广大普通群众真心交朋友,赢得了朋友也赢得了普遍支持、尊重和爱戴。和李林森对照,时下一些干部高高在上,不和群众交心交朋友,群众观念淡薄,喜好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闹折腾,在位时尚门庭若市,退下来连找个谈话的人都没有,实在有点“凄凉”。
第三篇:我们究竟该向名师学什么
我们究竟该向名师学什么
四川宜宾:张道明(感谢徐晓风主编厚爱)
最近,我读到好几篇关于向名师学习的文章,内容大都是学习名师高超的教育艺术,精湛的教学水平,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的内容,因为教育艺术、教学水平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文化底蕴站稳讲台的内功。然而,名师的教育艺术、教学思想不是无源之水,而是与其个性、气质、阅历密切相关的,换言之,这些东西是我们不可复制的,也是学不会的。笔者以为,我们在学习名师的教育艺术与教学思想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名师们对教育的赤诚与热爱,对教育信仰与理想的执著与坚守,对教学研究的痴迷,这才是我们学习的“道”。
首先,我们要学习名师对教育信仰的坚守,对自己的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很多时候,我们对教育有热情,但是这种热情很难保持,尤其是遇到外界的阻挡或诱惑时,热情渐渐冷却,最终变得碌碌无为了。前不久,有一位市骨干教师到江苏南通参加了国家级培训,特别是70高龄的教育家李吉林精神抖擞地站着给学员们讲“情境教育”时,学员们受到了很大的震动,随着幻灯片的展示,她们奋笔疾书记下了很多有关“情境教育”的理论及操作方法,觉得这些教学方法技术能够在自己的教学中生根。毫无疑问,情境教育确实可以现学现用,帮助我们改进教学,我们是应该好好琢磨领会其精髓,融合进我们的教学,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笔者以为“情境教育”背后的东西或许更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李吉林老师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情境教育的研究、实验、推广。李吉林老师曾有机会做市教育局长,但她拒绝了,无论在一线还是退休之后,从未停止对“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总结,她对名利的淡泊,对教育的热情,对研究的执著,无疑让当前教育圈子里很多热衷于官职者汗颜得无地自容,相形见拙了。现今,教育界盛行“教而优则仕”,很多人都想捞个一官半职,已是不争的事实。李吉林老师此生钟情于“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地引领基层学校和教师,埋下头来,潜心探索,静心实验研究。36年持之以恒不断丰富发展的情境教育理论及操作体系获得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其显著特征就是坚持。我们可以试想,当初李吉林老师如果去当教育局长了,“情境教育”顶多在江苏南通小范围内见成效,又怎能在江苏、北京、四川、新疆等几十个省的学校落地开花结果,这种“持之以恒”“实事求是”优秀研究品质,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在研究范式上将实践与理论自然地融在一起,其影响已经走向世界。
我们在聆听李吉林老师的讲座,面对她这个人时,是不是更应该学习其持之以恒地痴情教育、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脚踏实的研究品质呢?如果我们每个教师能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划定一个目标,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得失,立足现实,一辈子就做一件事,那么我们也能做出成就,让平凡的人生不再平庸。人有理想不难,难的是坚持,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梦想,没有努力,而是我们没有韧性和执着,不能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这或许才是我们最应该从李吉林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
其次,我们要学习名师对教育怀着宗教般的虔诚,对儿童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由衷喜爱。他们在教育征途上,生命不止,奋斗不息。钟爱讲台。教育是一门朴素纯净的事业,需要我们用一颗朴素纯净的心来做。她带不得半点功利之心,容不下私心杂念,更需要我们穷尽毕生用身体行走。这种虔诚与热爱不随着年龄的增大,时间的更替,岁月的流逝,地点的变化,位置的升降,而有所改变。于永正是全国最为著名的特级教师之一,在退休之余,依然钟情于教学,留念讲台,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他仍然活跃在教改一线,时常为一线教师奉上朴实、扎实、平实的公开课,课堂上精神抖擞,激情饱满,以一颗永葆青春的童心,开启孩子们思维的大门,步入智慧的殿堂。吴非老师退休了,依然没有忘记笔耕,用文字针砭教育时弊,唤醒人们,让教育返朴归真。即便是患上了严重的眼疾。我每每看到其新浪博客及时更新文章,文字依然不断地见诸媒体,不禁肃然起敬。用我们的话来讲,他们早已退休,本应静静地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却在用身体、用文字行走于教育教学的路上。我想,没有对教育的热爱与虔诚,他们不会自找舟车劳顿之苦,静坐伏案写作之累。相反地,我们现在很多身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想逃离出教育圈子,逃不掉的就苦熬着,扒着指头算还有多久退休,盼着60岁早点到来。这或许就是我们平庸的原因吧。名师即便步入人生暮年,却依然关注思考教育,活跃在讲台,发挥余热。没有对教育深深的挚爱与眷念,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我们这些正在讲台的教师,是不是应该以名师为榜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甚至成为这一行的专家、名师呢?
再次,我们要学习名师不走寻常路,敢于与众不同,做最好的自己。当下,名师众多,但每一个名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于永正“简单语文”,孙双金“情智语文”,王崧舟“诗意语文”,刘云生“心根语文”,管建刚“作文革命”,韩兴娥“海量阅读”,陈琴“经典素读”……可以说每位名师都有个特别的“符号”,教学镌刻上了自身的烙印。管建刚老师呆过村小,下海经过商,最后还是回到学校,致力于作文教学研究,创办班级作文周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成为当今小语界的作文教学专家。他说,如果当初也走阅读教学之路,就没有今天的管建刚。名师的成长经历昭示了一个道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做一个有特色的教师,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我们学习名师,不是要做第二个“于永正”,但是我们可以做“李永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提炼出自己鲜明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就语文教学而言,有识字与写字教学、口语交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等,我们可以从中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版块,扎下去,钻进去,把自身的个性、气质、阅历融进教学,不断锤炼,持之以恒,终究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或许我们穷尽一生也成不了“管建刚”,但是我们很可能成为“张建刚”“王建刚”。
最后,我们要学习名师远离喧嚣繁华,耐得住寂寞,常读常写。观当今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名师,大都耐得住寂寞,远离喧嚣,沉下心来阅读,静下心来写作。王崧舟老师周末几乎不出门,拒绝应酬,书斋静读,阅读内容涉及教育教学、人文、社科、哲学、佛教等方面。湖北荆州教科院的余映潮老师不但是一个接地气的教研员,而且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几乎每周都有一篇教研论文问世。余老师每个月都有写作计划安排,甚至在大年初一也没放下笔,家人逛街玩耍,他却呆在家里修改润色文字。综观当前的名师,大多是酷爱阅读,勤于笔耕之人。他们深知,读是吸纳,写是输出,读写结合让自己化为一潭活水,源源不断地滋润教育人生。
反观现实,我们有多少教师喜欢阅读呢?我们更多地喜欢“砌长城”“玩地主”,喜欢在觥筹交错中寻求快感和麻醉自己的神经。能够拿起笔来,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者,更是凤毛麟角。哪怕是沉迷于无聊的“肥皂剧”,也决不在键盘上敲下生活的痕迹。某地搞教师读书活动,要求大家读书,写心得体会,全县才收到40多篇心得体会,结果五分之四都是网络上抄袭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读过,为了得到一个“红本本”,就采取“拿来主义”。教师不读书,不动笔,何以教?以何教?
教育不止需要“技”,更需要“道”。名师们的“精”“气”“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因为这些才是其走向成功,成为名师的最深层次的持久的源泉。倘若,我们真的能淡泊名利,认准一个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地执著追求,钟情于讲台“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悔,耐得住寂寞“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而无怨,且教且思,且读且写,我们就走上一条通往名师的路。
(注:本文发表于黑龙江《教师新概念》2015年4期)
第四篇:我们该向雷锋学习什么
脚踏实地干工作
全心全意为人民
--我们该向雷锋学习什么
进入三月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这是一件好事。它说明雷锋精神依然在温暖着我们的世界、灿烂着我们的生活、高尚着我们的信仰、鼓舞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半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世事怎样变迁,雷锋精神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思考一下在今天新的时代和形势下,该向雷锋学习什么的问题,就显得意义特别重大。
大家都知道雷锋做好事的原则是不留名,有时实在不得已留了,也只留“解放军”。雷锋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他觉得那些“好事”都是情理中的平常事,不值得渲染。可今天某些所谓的“学雷锋活动者”又怎样呢?他们不是“红旗漫卷”,就是口号连天,甚至还要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在闹市中一路“游行”“集会”过去,然后找个早就“踩好点”的地方象征性做点不疼不痒的“好事”,这就算“学雷锋”了。说实在,笔者真不知道假如雷锋看到了这种“学雷锋活动”会有何感想,反正笔者对它很不以为然。在笔者看来,“学雷锋活动”只要一搭上形式主义的戏台,就只能当戏来演、来看,但戏又绝非客观实际。所以,向雷锋学习,第一要学习他埋下头来实实在在做好事的精神。
雷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做了许多好事,而这又建立在他认认真真、高质高量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如果雷锋把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即便他做了十万件“好事”,又有何实际意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也都在做着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工作,只有把这份工作干好了,才能说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在此之外做的“好事”也才是真的“好事”。可现在的一些“学雷锋活动”却变了味:学生走出课堂“学雷锋”,扫本该环卫职工扫的马路;环卫职工放下扫帚“学雷锋”,去福利院照顾本该福利院职工照顾的老人;福利院的职工又扔下正拆洗的被褥,跑到街上擦本该电信职工擦的公用电话……你干我的活,我做你的事,这算什么“学雷锋”?因此,向雷锋学习,第二要学习他认认真真、高质高量干好本职工作的精神。
雷锋所以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此之外做了许多不留名的好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在他看来,为人民服务永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是使自己幸福的源泉。提到“人民”这个词,很多人都感觉空洞,觉得它只是个政治用语,并没多少具体而微的实际内容,因而不知道什么才算为“人民”服务。那么,“人民”到底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人民”虽然不是张
三、李四等具体的某一个人,但张
三、李四等具体的某一个人却是“人民”中的一员。由此,雷锋的“雨夜送大嫂”故事中的“大嫂”就是“人民”,而雷锋的为“大嫂”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依此理解,那么,为人民服务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向雷锋学习了。所以,向雷锋学习,第三要学习他具体而微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由此可知,学习雷锋实际上并不难,根本不需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用某种特定的形式去刻意而为。因为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伟大的雷锋精神,它实质上只是现代的文明公民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修养。作为一名边检民警,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学习他脚踏实地的精神,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雷锋精神是实实在在的,不是空洞的理论,它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全社会这个大机器中的一个小小“螺丝钉”,发挥好“螺丝钉”的作用。同时,它要求我们时时刻刻把人民装在心中,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只要我们心中有“雷锋”,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就能与“雷锋”同在,不断前进。
第五篇:我们该向雷锋学习什么
我们该向雷锋学习什么
进入三月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这是一件好事。它说明雷锋精神依然在温暖着我们的世界、灿烂着我们的生活、高尚着我们的信仰、鼓舞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半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世事怎样变迁,雷锋精神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思考一下在今天新的时代和形势下,该向雷锋学习什么的问题,就显得意义特别重大。
大家都知道雷锋做好事的原则是不留名,有时实在不得已留了,也只留“解放军”。雷锋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他觉得那些“好事”都是情理中的平常事,不值得渲染。可今天某些所谓的“学雷锋活动者”又怎样呢?他们不是“红旗漫卷”,就是口号连天,甚至还要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在闹市中一路“游行”“集会”过去,然后找个早就“踩好点”的地方象征性做点不疼不痒的“好事”,这就算“学雷锋”了。说实在,笔者真不知道假如雷锋看到了这种“学雷锋活动”会有何感想,反正笔者对它很不以为然。在笔者看来,“学雷锋活动”只要一搭上形式主义的戏台,就只能当戏来演、来看,但戏又绝非客观实际。所以,向雷锋学习,第一要学习他埋下头来实实在在做好事的精神。
雷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做了许多好事,而这又建立在他认认真真、高质高量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如果雷锋把本职工作干得一踏糊涂,即便他做了十万件 “好事”,又有何实际意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也都在做着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工作,只有把这份工作干好了,才能说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在此之外做的“好事”也才是真的“好事”。可现在的一些“学雷锋活动”却变了味:学生走出课堂“学雷锋”,扫本该环卫职工扫的马路;环卫职工放下扫帚“学雷锋”,去福利院照顾本该福利院职工照顾的老人;福利院的职工又扔下正拆洗的被褥,跑到街上擦本该电信职工擦的公用电话„„你干我的活,我做你的事,这算什么“学雷锋”?因此,向雷锋学习,第二要学习他认认真真、高质高量干好本职工作的精神。
雷锋所以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此之外做了许多不留名的好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在他看来,为人民服务永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是使自己幸福的源泉。提到“人民”这个词,很多人都感觉空洞,觉得它只是个政治用语,并没多少具体而微的实际内容,因而不知道什么才算为“人民”服务。那么,“人民”到底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人民”虽然不是张
三、李四等具体的某一个人,但张
三、李四等具体的某一个人却是“人民”中的一员。由此,雷锋的“雨夜送大嫂”故事中的“大嫂”就是“人民”,而雷锋的为“大嫂”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依此理解,那么,为人民服务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向雷锋学习了。所以,向雷锋学习,第三要学习他具体而微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由此可知,学习雷锋实际上并不难,根本不需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用某种特定的形式去刻意而为。因为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伟大的雷锋精神,它实质上只是现代的文明公民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修养。既然是最起码的,那就不但行动时非常容易,而且违背时特别耻辱。看来,现在学不学习雷锋已经不是光荣不光荣的事,而是耻辱不耻辱的事了。
我们该向雷锋学习什么?
每年的三月,全国各地学习雷锋的活动都会不断掀起高潮。雷锋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境界,早已超越了他个人,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而成为民族精神境界的一个象征。
47年来,“学习雷锋好榜样”是全社会达成的共识。而具体到学习雷锋什么,在不同的时代曾被赋予不同的内涵,甚至有过曲解。但可以肯定,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值得我们这个民族永远汲取养分。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雷锋呢?如果我们把学习雷锋仅仅理解为参加义务劳动,做做好人好事,那就是对雷锋精神浅薄的理解了。
我认为,雷锋精神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态度;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雷锋在生前是一名普通士兵。他没有干过什么叱咤风云的大事,但是他干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一些小事。正是从这些小事上,能够让人感悟到雷锋崇高的人格魅力。
我们目前学习雷锋,我认为有两点应当特别重视。一是学习他做好事,做小事的自觉意识;二是学习他的一以贯之。也正是这两点,使雷锋所做的寻常好事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雷锋的日记,翻开的正是那一页。当年,毛主席看罢雷锋日记,说他“懂哲学”。我想,雷锋之所以令社会不能淡忘,在于他不仅懂哲学,更在于他实践了自己的哲学。
通过寻常小事,雷锋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与怀念。正是因此,雷锋精神超越了时空,雷锋精神无论放在任何时代,都值得推崇和效仿。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雷锋。我衷心希望,雷锋精神能够融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像血液一样,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所以,今天我们学习雷锋,就应当求真务实,尤其重视从平常的小事干起,脚踏实地做好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坚持不懈地做好。谁这样做了,谁就具有了雷锋的品质。
我们今天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在青少年同学心灵中培养助人为乐、积极进取、刻苦钻研等精神品质。能达到这一点,人的素质就有了飞跃,这是各种学习雷锋活动的终极目的所在。
愿雷锋精神的树德校园永放光芒!愿雷锋精神之花在树德校园永远盛开,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