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秘的花山岩画(省现场持教一等奖教案)
中学美术《神秘的花山岩画》教学设计
教学版本:桂教版中学美术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1版)执 教 者: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中学 卢蒙宁 教学年级:七年级
课 题:神秘的花山岩画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探究花山岩画的内容,体验学习壮族先民的艺术风格,创作一幅新的“花山岩画”,并将之组合成一幅大型的岩画,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活动能力。感受壮族先民创造的艺术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探究花山岩画的内容。
(2)学习岩画创作。
难点:(1)对花山岩画内容的理解。
(2)岩画的制作及组合编排。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的材料:45份教材、文字资料、课件、教师示范用的图画纸,颜料、刷笔、水等。(2)学生准备的材料:图画纸、铅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二、授新课 <一>引入
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看看。请看大屏幕。(学生看视频。)看完,我们都知道视频中说的是宁明的花山岩画,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神秘的花山岩画。
板书:神秘的花山岩画
由于花山岩画的谜团比较多,今天我们重点就来探究花山岩画的内容。<二>花山岩画的传说
师:花山岩画就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境内。它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视频欣赏)〈三〉、欣赏花山岩画局部图,观察:
1、师:那么,崖壁上到底有什么图像呢?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一起来看吧。(视频)(1).主要有什么图像?人像多呈什么姿势?有哪些角度的姿势?(人物、动物和器物。双手向上弓张,双腿半蹲舞状,正面、侧面。)
1(2)最大的人像是什么人?有什么特点?旁边的人在干什么呢?(首领,高大、头上脚下都有动物。舞蹈、祭拜)
(3)画面中常见一些图像有哪些?(首领、正身人像、侧身人像、船、羊角钮钟、铜鼓等)(4)教师拿一张纸出来示范单个人像物象图,要求学生在下面默记。
师:我们知道了这些单个图像表示什么,当它们组合成画面以后,会形成什么呢? 〈四〉、欣赏花山岩画场景图,理解其内容。
1、师生一起了解三张场景图的内容。
2、教师归纳常见的场景图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3、看一幅图,分小组讨论,: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场面?从哪里可以看出?(画面表现的是原始部落会盟的场面。画面出现多个首领。)
4、师:同学们,注意观察,以上的这些图在构图上有什么特点?
靠近中心人物的地方,组合得密集一些,距离中心人物远的位置,可以组合得稀疏一些。
5、师:同学们,我们大致了解了画面内容的一些规律,如果要用花山岩画的画法,来表现古代或者现代生活的一些场面,你想画什么内容的场面呢?
<1分钟进行小组讨论>“我们想画什么内容的场面呢?”(提问学生)〈五〉、布置练习
分小组练习,模仿花山岩画的造型,创造一幅新的花山岩画。(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六〉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下面开始准备吧!(练习期间提醒学生注意分工合作)〈七〉、展示成果
(1)先请两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画面画的是什么内容,画的是什么场景。生自评,师点评。(2)把八张场景岩画组合成一张大型岩画。〈八〉、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花山岩画的内容,老师想知道你们学到了多少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知识抢答:
1、花山岩画的在广西的哪个市?
2、花山岩画图案最多的是什么?
3、首领脚下的动物是什么?
4、花山岩画常见的场景图大致分为哪两大类?
5、战争的场面会一般出现多少首领?
第二篇:五年级新疆上册教案“神秘的岩画”
4.1§神秘的岩画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新疆岩画艺术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岩画艺术的特点并知道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你们见过岩画吗? 生:(略)小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对!但是,你们对岩画并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疆神秘的岩画”。板书课题: 4.1§神秘的岩画
二、新课:
岩画,是指画在或刻在岩石上的图画。它是古代的石刻艺术之一,是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新疆是我国岩画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岩画的内容丰富多彩。画面上主要是各种动物的形象,如羊、骆驼、鹿、马、牛、狗、虎、狼等。此外,还有放牧图、狩猎图、牲许昌饲养图、动物咬斗图、舞蹈图、争斗牧场图、征战图、鬼神图,以及反映对太阳、灵石的崇拜等方面的内容。新疆岩画,是古代各族游牧民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对我们研究历史、研究原始雕刻艺术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生:我们知道了新疆神秘岩画的特点和历史意义。布置作业: 1.要记住神秘的岩画特点。
2.希望同学们知道有关人类文化遗产方面的更多知识。
课后笔记:
第三篇:美术省一等奖精品教案
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初中组)《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
2009-12-9 浏览(1835)【大 中 小】
创造之旅——“捡拾”来的生命
苏少版初中美术第十五册第四课《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学校 王美玲(女)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苏少版初中美术第十五册第四课《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展示风格各异、材料丰富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评述,感悟、体验雕塑艺术的基本语言及独特美感;以学生熟悉且能驾驭的泥为媒材进行造型表现,理解雕塑艺术的本质,以体积与空间的造型方式表达情感;本课为第二课时,通过对身边材料的观察、分析,探究运用新材料表现、创造生命的方法,两课时内容的教学构成了既相对独立又具综合性的完整单元。
学生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处于渴求新知、张扬个性的年龄阶段,会萌发许多奇思妙想并急于表达出来。2.雕塑内容的教学贯穿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八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雕塑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但学生对雕塑的表现方法及精神内涵了解较少。
3.我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们“掠夺性的爱”的包围下,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动手能力较弱,环保意识也比较淡薄。
教学思路:
毕加索提出了“拾来的材料”观点,这一创新性的材料开发使雕塑语言更加丰富和个性化。因此,我们整合校本课程“废弃物的艺术加工”与学校传统科技节活动,把本课学习材料定为“废旧物”,教学内容定为:创造之旅——“捡拾”来的生命。教学围绕废旧物材料的雕塑创作过程展开,设置了感受材料特点,探究制作方法,创新作品主题,进行创作实践,展示评价作品等一系列环节,从体验、感悟到创造、实践,由生活到艺术,层层递进。学生在赏析作品、探究材料、立意构思的过程中,在生命的快乐绽放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废废弃物雕塑的创作规律、艺术语言及其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评析和考察,认识雕塑的表现语言; 2.技能目标:探究材料特征,发现生活中废旧材料的美感,学会用恰当的方法和形式有创意地设计与制作雕塑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生活情趣,培养对美的感悟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渗透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 空间造型的理解和表现;发现材料的美感,运用恰当的方法、形式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难点:
生活中各种材料的想象与创意表达。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材料:
1、课件、范作,生活中的各种废旧纸材、塑料、布、金属等,特别提醒学生拓展学习材料收集的范围:一是来自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材料,如旧扑克、光盘、机械零件、餐具、方便袋等;二是来自自然生活、农村生活的材料,如富有乡土气息的鹅卵石、麦秸、稻草、粮食、土块、树枝以及“扬中三宝”芦、柳、竹等。
2、所需的加工工具:泥塑工具、绘画工具、美工刀、剪刀、钳子、铅丝、乳胶、双面胶、铅丝、针、线等。
教学过程:
课前每班准备一只大纸箱,存放、收集班级师生使用过的废弃物品,如吸管、易拉罐、饮料瓶、胶带圈、报纸、杂志、光盘、电池等,课代表安排学生定期收集、清理、分类。(见图1、2)
饮料瓶、易拉罐
废纸、杂志
【设计意图】为下一阶段的设计制作做好材料准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一、展示、表演,与材料亲密接触
1.(教师拎着很大的蛇皮袋进班。学生眼里满是困惑:咦?老师到底在做什么?)为奖励同学们上节课的出色表现,老师为同学们变个魔术,愿不愿意看?
(教师从袋子里“变”出各种家庭生活中废弃的物品:铲子、锅、镇流器、螺丝、旧衣服、扑克牌、麻将、化妆品罐子、钥匙、树根等。)
教师近距离展示“捡拾”收集来的废旧物品,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其生活来源。
2.教师用学生随机挑选的几件物品进行组合、搭配,进行简单人物或动物雕塑创作,学生带着好奇心观望。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一把老虎钳、几根电线,或者一只电子镇流器,几根铁钉,经过我们的手就仿佛具有了生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经历创造之旅,赋予废旧物以生命。
【设计意图】本导入环节从生活出发,通过设疑、“变魔术”展示、示范表演,让学生初步观察、触摸生活中种类繁多的废弃物,初步感知废旧物雕塑的过程与简单方法,唤醒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尝试的动机,同时肯定上节课学生的表现,让他们充满自信地进入学习状态,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
二、交流、探究,感受材料特点
1.师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既容易获得,又具特点的废旧材料?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么处理这些材料的?你是如何收集到的?
2.学生分组汇总收集来的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搜集到的废旧材料分类。
3.师生交流:与常见的石、泥、铜等传统雕塑材料相比,废旧物作为雕塑材料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师生归纳总结:
(1)废旧材料的种类丰富,生活中常被人们随意丢弃,来源广泛,容易得到;
(2)废旧材料拥有固有的形状、肌理、色彩、质地,呈现不同特点,给人不同感受;
(3)废旧材料形状多样,统括了点、线、面、块等基本造型要素;(4)废旧材料雕塑方法多样,但容易受材料自身特点限制…… 4.参观了解其他组所带材料,根据需要在组间进行适当的调换。【设计意图】了解材料是我们借以表达情感,寄情抒怀的物质载体,此环节设计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渗透探究及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材料的美感,为下一环节探究材料的造型方法奠定基础。组间的材料调换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培养了学生分享、合作意识及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三、尝试、赏析,探究制作方法
1.在组内选择一种材料思考:可以采用怎样的加工方法使材料呈现体积与空间?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演示空间与体积呈现过程。
2.课件出示表格,总结废旧材料塑造空间体积的一般方法及常用工具。
3.师生总结:不同的材料应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制作方法,恰当且巧妙的方法能更好地凸显空间与体积。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加工方法在废旧材料雕塑中的不同作用,体验不同造型方法巧妙创设的空间美感。
四、创意互动,赋予材料生命 1.我们已经熟悉了材料,也掌握了一定的加工方法,怎样才能赋予材料以生
命呢?大家来试一试吧!
师生商量选取一、二种材料,尝试“头脑风暴”,用不同方式进行空间与体积造型。看谁的创意巧,如此构思的理由是什么。
一把老虎钳可以是什么? 头脑风暴第一波:
螃蟹的钳、动物的脚、站立的人、未来战士、一条鱼、武器、瞭望台……
头脑风暴第二波:
焊接上一只废簸箕就是一只“寄居蟹”; 绕上一圈电线就是“运动员”; 糊上彩纸就是一条“热带鱼” ……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基础上,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一两件材料入手,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在此过程中很容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为解决教学难点埋下伏笔。如果学生思考的结果与下一环节艺术家作品创意相似,学生的自信心将会极大地增强。
2.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让生命绽放的呢?
(PPT播放综合材料雕塑作品图3、4、5、6)引导学生分析:
(1)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你看到了怎样的“生命”?
(2)用什么材料来造型的?
(3)采用了怎样的造型方法?学生展开想象谈感受。
图3:《公牛头》,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毕加索“捡拾”旧自行车的车座和车把,巧妙地构思、装配成一尊“公牛”造型。上翘的车把形成了尖耸的牛角,狭长的车座被安排成造型中的牛头,整个作品简洁概括。每件物品的来源都清晰可辨,但在整体上却巧妙地形成了一个新的生命体。
图4:《自吹自擂的人》,李瑞生装置作品。气筒、机械零件构造出自吹的人。看得出他撒谎连自己都信,这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图5:《堂·吉诃德》,师生作品。废旧金属零件在作者的奇思妙想中被赋予了生命。开瓶器变成了奇怪的盔甲,铁盖成了盾牌,自行车铃铛、水龙头和打蛋器构成了雄健的战马,神气的堂·吉诃德来了!
图6:《鸵鸟》,学生作品。寥寥几根树枝,覆上成束的芦花,安上嘴和眼,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鸵鸟似乎正健步走来。
【设计意图】尽可能引导学生从美术和人文等角度对名作进行欣赏,既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美术与文化的融合。
3.大家一起来试试:仔细观察课前所搜集材料,分组讨论可以创造出怎样的生命,小组选派同学在班级交流(一人或多人均可,边介绍创意边演示)。
师生归纳:要做出生动富有生命的作品,就必须抓住对象的特点,结合材料呈现的基本造型元素及其他特征,敢于想象、创造,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的空间造型。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教师“教式”为学生“学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学生边探究边思考边猜想边体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五、创作、实践,生命在快乐中绽放
1.启发学生构思用材料雕塑的形式为身边的生命“塑像”,学生谈创作设想(材料、方法、构思的独特之处)。
其他同学对部分创意设计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师生共同完善构思。
教师引导学生不要追求外形的“像”,而要力求通过材料表现生命的本质、神韵。
2.以“生活”为主题,创作一件或一组雕塑,可合作也可独立完成。教师提示学生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创作。
要求:
(1)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美感;(2)作品构思巧妙,富有创意; 3.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意识。
4.教师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给予反馈与鼓励。
5.随机拍摄学生创作过程,留下本课课堂教学图片或实录。【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领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谛。作业要求较宽泛,给了学生展现能力,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
六、评价、收藏,体验成功的快乐
1.作业过程中,利用实物投影仪、QQ摄像头、数码相机即拍即用的功能,迅速将学生创作过程和他们的作品迅速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其他同学可以既借鉴他们的优点,也能为其作品的完善出谋划策。
2.创作基本完成,学生围绕创作过程谈创意,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从材料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创意构思、色彩搭配、创新思维、学习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对并不完美的作品,教师应积极寻找优点,充分肯定其创新之处、独特之处。
3.在师生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作业。【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发挥评价的功能,注意教学评价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性,淡化美术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拨功能,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
《中秋月儿圆》 竹、草、泥土、树枝、碎布、光盘
电吹风手柄、剪刀 《乌龟》脑键盘 纽扣
《醉酒的啄木鸟》 电
电池、酒瓶、门锁 《斗》料瓶、铅丝、鲜花包装
纸、饮《爱唱歌的妹妹》
《黑天鹅》 清洁球、淋浴喷头、衣夹、泥土、草 4.结合校本课程“废弃物的艺术加工” 和学校科技节举行“生命的绽放——废弃物雕塑展”,举办收藏拍卖会,通过参与学校大型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令我感悟颇多,现记录一二与同仁共勉。
一是要立足学生生活。我力求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如学生学习材料大部分来自校园、自然和家庭生活;作品的展示通过数码相机和QQ摄像头这两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教学成果最终发挥的是美化家庭生活的功效等,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还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表。
二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殊功能,丰富、完善评价方式。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实用功能,利用实物投影、数码相机和QQ摄像头的即拍即得功能,记录下学生作业过程,不仅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甚至还直播了全班同学或者学生个体创作过程与学习状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为科学合理多角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硬件支撑,使课堂呈现出“美”“变”“趣”的特点,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值得注意的是,黑板屏幕上的“直播”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及时引导,否则会影响学习效果。
三是注重个性表达。罗丹说:“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由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颤动。”目前,我们的美术教学较侧重于注重客观物象的再现,常常忽略了学生主观情感的表达,所以我让学生不用太在乎造型上的像是不像,而要多揣摩塑造对象的精、气、神,注重表现其生命本质,尤其对学生作品中流露出的个人的感受性的东西加以肯定、引导。
当学生的创造之泉滋润了废旧物,废旧物便绽放了生命。希望本课的教学能让学生感受美术创作的无穷魅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寻求新材料,利用新语言,探索新方法,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命绽放艺术创造的光辉。
第四篇:《荷塘月色》省优质课一等奖 教案及教后反思
2009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教师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同学们,说到荷花,大家想到的名句有哪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她清新可爱的一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她妩媚多姿的一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她高洁脱俗的一面。荷,她有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绿优雅的罗裙,淡淡醉人的清香。池塘中,她独自宁静;夜幕下,她细细聆听。晕染一池灵秀,撩起万般情思。而在现当代能将荷塘的美写到极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属了。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作为学者,他潜心治学,谨严求实,想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作为民主战士,他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上下求索,但也会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苦闷彷徨。作为诗人,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作为散文家,他善于通过典雅清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二、明确目标
本文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4-6)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
三、品读语言
(一)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读这两段,请大家用心感受这幅荷香月色图(配乐朗读)
(二)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1、朱自清先生用了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下面我就把咱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方面对比分析,讨论一下,朱自清先生文笔高明在哪里,推举一个代表发言。(分组分任务)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弥望、袅娜、羞涩。
明确:(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是田田的叶子。”(指导舒缓朗读)
(2)“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采用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莹闪烁微风拂过,动态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刚出浴时免不了有一种“犹抱琵琶”的羞涩与一种洗铅华的清纯,用此来比喻那些“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读出荷花的迷人)
(3)通感“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似的。”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也叫“移觉”。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所以前提是两种事物有相似点,和比喻不同的在于它能打通两种感觉。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而“荷香”则伴着阵阵微风,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放在一起,香中有声,声中有香,怎么不让我们陶醉呢?(能否读一读,我想听一听你是如何陶醉其中的)
(4)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缓缓流淌,“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5)小结:这一段作者集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比喻,才多侧面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宁谧、素雅之美。花叶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脉脉,此时的作者还依然颇不宁静么?就让我们带着微笑,饱含感情地齐读这一段吧。
2、月下荷塘的美真像一幅工笔画,但画家说,光线是绘画的生命。所以,朱自清先生能暂得宁静,首先应该感谢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能否用几个形容词概括这个夜晚月光的特点呢?谁愿意把你对月光的感受分享给大家?(朦胧淡雅)
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怎么描绘它呢?(叶子和花,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树影,斑驳交织的光影)你欣赏的是哪一处描写呢,找出来谈谈你的理由,注意这几个词语:泻、浮、洗、画。
明确:一个“泻”字,我们眼前,月光如水,静静流淌。流在荷塘,流在心上。流在荷塘,平添秀色;流入我心,清净无尘。
一个“浮”字,写出荷塘之上,薄雾轻扬而上,又漂浮不定。无色胜似有色,无形更显绰约。朦胧之中,花更柔美,叶更飘渺。
一个洗字,却用牛乳,洁白无瑕,细腻如丝。比之水洗,更多些许柔和温润。
一个画字,大自然为画师,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如此画面,这般美景,功劳非“画”字莫属啊。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呢?
三、课堂练习化无形为有形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时间三分钟。
四、名家评论 课堂总结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五、布置作业
1、分别用博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各写两个句子。
2、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 【教后反思】
让课堂融洽,使师生和谐
我想我是幸运的。首先,在焦作市优质课比赛中我抽到了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是篇虽深刻却容易动人的文章,在众人的点拨下我取得了第二名这个让我惊喜的成绩;继而,省教研室慷慨扩充名额,我忝入2009年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的选手之列,在我市众多名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执教的《荷塘月色》获得一等奖;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我的名次不靠前,为此我流过眼泪,也曾深深自责,但正如党红英老师所说,我最大的幸运在于,自己历练了,收获了,成长了。
今年的比赛和往年不同,老师们都将眼光聚焦在了“新课改”三个字上,想弄明白何谓“新”,如何“新”。通过反复地备课、讲课、听课,我觉得一个完美的课堂未见得非要完全脱胎换骨,标新立异,但需要具备以下“五个一”。
一个前提——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这个基本功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理论,一方面是教学技能。备课时最大的渴望是迸发灵感,独辟蹊径,但脑袋里空空如也,最终救命稻草总是隐藏于手边的教育教学杂志上,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作指导,我只是井底之蛙。说到教学技能,我很佩服这次比赛的两位老师,侯胜兰老师《琵琶行》的配乐背诵声音圆润,感情到位,让学生和听课老师如痴如醉,张建学老师小品般幽默流畅的语言,让学生对《动物游戏之谜》这样的科技文也热情高涨,高雅的氛围自然熏陶出品位出众的学生。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教学目标,这其中必然出现动态生成性问题,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便难以有效地掌控课堂,而这些都绝非一时之功,需要不断积累,感悟和实践。
一种魄力——大胆取舍
抽到《荷塘月色》,着实令我沮丧,一来课文太经典,而课改求新,二来文章处处重点处处难点,一课时远远不够,而比赛时间是40分钟,一旦超时便与一等奖无缘。教案大改四次,无一不是因为追求面面俱到,导致了面面不到,处处隔靴搔痒。最终我陈旧的思想才发生了一点艰难的转变,狠下心来,依旧将其按两课时进行,此为第一课时,只讲第四、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一心一意品读语言,将听、说、读、写充分融入课堂,感受意境美。这节课下来,学生对通感、炼字印象深刻,我的思路很明晰,学生不仅轻松,而且学有所得。也正因此,在最后专家点评时王娅老师对这点给予了肯定。教材只是载体,真正想学生所需,授学生以“渔”才是目的。
一招要领——多读
日常教学中,我会因声音不美而羞于读,会因急于完成教学目标而懒于读。而这次比赛几乎每堂课都有朗朗书声,每一次听台上师生读书都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交谈。此次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贾会彬老师教《小狗包弟》时,有一个很精彩的环节,即学生和老师交替读第一段品味语言,尤其是教师的范背,感情把握到位,惨烈而温情的气氛在他的诵读声中被成功营造。徐群老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声音浑厚,范读原文和一次范背《最后一次演讲》震撼人心,而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用温柔甜美的声音创设的月下荷塘优雅宁谧的意境让全场众多老师陶醉。读书声与讨论声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一批主角——学生
课堂,要的是老师一个人的精彩还是学生的热情?答案不言而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荷塘月色》一课在内容上我无法突破时,我想到的是教学策略的调整。用一个问题统领一段内容,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总能碰撞出闪亮的火花。参赛课中这点最值得称道的是第三名开封赵红颜老师执教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力,其精彩几乎盖过老师,师生表现相得益彰,非常动人。日常教学若能恰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最佳状态,激励发散式思维,往往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更和谐。
一点注意——点评方式多样化
从古至今,我最佩服的老师是孔子,因为孔子最懂因材施教,最擅长精准评价。所以,我特意留心了此次比赛过程中教师的点评语言。大凡遇到千篇一律说“不错”“很好”“请坐”,或者不置可否的点评,学生的反应会很冷淡,以至于课堂气氛陷入尴尬。而有些点评就让人感觉很温暖。比如欣赏性点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少年情怀总是诗”“你的积累很丰富”,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比如补充式点评,不仅可以显示老师的博学多才,有亲和力,也可以让学生乐于交流表达,让师生的互动成就课堂的精彩。
两个误区
通过参赛,我个人认为少数参赛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知也存在两个误区。
第一,多媒体运用的误区。过多的图片、音乐对课堂的充斥,会大大冲淡了语言的文学味道。
第二,合作探究的误区。少数教师只是为了迎合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领会其实质。比如,学生讨论时,教师缺场或蜻蜓点水地参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呈现随意性。《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解释说:“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中有效的合作学习应具备以下特征:“异质性小组即小组成员应该具有差异性,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的学习要相互依赖,教师充当监控者和学习资源的角色,强调个体责任,自我评价,变化合作学习时间”。
个人一直认为,优质课不应该是“作秀课”,它应该是一件美的艺术品,何为美?美学上的解释就两个字——和谐。师为主导,生为主体,自然流畅,和谐融洽,我想这该是课堂的本真状态吧。
以上只是个人一孔之见,期待和诸位老师商榷。
第五篇:省优质课一等奖《小狗包弟》教案
省优质课一等奖《小狗包弟》教案
授课人:贾会彬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2003年“感动中国”对巴金的颁奖词中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请你说一说围绕包弟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2、找一找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1、诵读第3段和第5段,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特性)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示例:这是一条有情义的小狗,因为它在我们不在家时,天天守在睡房门口,等我们回来,从不厌倦。
2、用诗行的形式总结。
3、“我”为什么没有小狗了?是什么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终没有保护住爱犬?
(明确)文革。教师介绍文革。
五、品读课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为什么要表达歉意:
文革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四人帮身上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过错的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怎样表达歉意
诵读第10段,画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读之。
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自由赏析打动自己的字、词、句。
七、延伸迁移,课堂练笔。
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推荐语,10-70字之间。
示例:
情义与怯懦的对比,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
八、推荐阅读:
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和巴金的《怀念萧珊》
九、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包弟
歉意
忏悔
可爱
听话
通人性
有情义
大写的人
---------
一个有语文味的拓展
贾会彬
2009年9月,我参加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抽的课文是《小狗包弟》。备课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请你为《小狗包弟》写一则推荐语”。于是,在试教时,就有了下面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这么好的一篇文章,我忍不住要向更多的人推荐它,我这样推荐:情义与怯懦的对比,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推荐语,10-70字之间。
(生写作)
生1:养狗要养包弟,做人要做巴金。
(生笑)
师:这个„„似乎也可以,但总觉得有点怪。
生2:在这里,你将明白,身边琐事中也有深广的内涵;在这里,你将懂得,驾驭文字的本领,不是技巧,而是实话实说;是这样的一条小狗,展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对人性的呼唤。
师:谢谢你替我总结了这一篇文章和这一课。
生3:有一种忠诚叫做不离不弃,有一份真情可以穿越时空,有一种思念可以给人心痛,有一种良知在心灵上空留下真诚的回声。
师:有文采。
生4:读《小狗包弟》吧,你将与过去接轨,与情义相随,与黑暗对峙,与巴金忏悔。总之,在这里,会学到些东西,留下些沉思。
师:写得真棒,句式整齐且押韵。我相信,大家精彩的推荐一定会使更多的人来阅读这篇厚重的文章。课堂最后,我还想向同学们推荐这样两篇文章。一篇是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我的推荐语是:一曲凄婉的哀歌,一曲苦难民间情义的深情颂歌。一篇是巴金《怀念萧珊》,我的推荐语是:痛彻心扉的自责,永不消失的怀念。白发老人的血泪倾诉,《随想录》中的经典之作。下课。
这是一个有语文味的拓展。在后来的省优质课大赛上,本课最后的拓展虽然没有上面的片段精彩,但还是赢得了听课老师的称赞。在省优质课的评课中,开封市教研员王娅说,这个拓展是课文的“自然延伸”,是语文的拓展。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有语文味的拓展首先要和课文紧密相连。上面的拓展环节中,教师紧承前面品味精彩语言的环节,因势利导进行深化,让学生写推荐语。要想写好这则推荐语,学生必须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这个拓展事实上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是学生阅读感受的升华,是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节课,应该有起承转合,应该浑然一体,拓展不能和课文完全割裂。某教师执教《我的母亲》①,设计了两课时,每一课时都“拓展”一条中考选择题与一篇中考阅读题。第一课时是《每月第一个礼拜五》,第二课时是《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两篇文章与课文《我的母亲》没有一点关系。这样的拓展为拓展而拓展,游离文本之外,不值得提倡。相比之下,钱梦龙老师教《愚公移山》②时的拓展则让人耳目一新,课堂最后的拓展是这样的——钱老师围绕《愚公移山》写了一段文言文,让学生为其加标点,并对划线词句进行解释。这个延伸由课文而来,“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钱梦龙)钱老师的拓展也是课文的自然延伸,它和课文紧密相连,又反馈了课堂知识点,是一个有语文味的延伸。我的这个拓展多多少少受了钱老师的影响。
有语文味的拓展还应该与语言文字有关,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语文课首先是语言文字课,课堂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与语言文字有关,拓展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新课改以来,非语文的拓展我们看得太多了。有老师教《灯下漫笔》③,拓展部分通过多媒体播放十个社会新闻案例,然后带领学生讨论:当今的人可能在哪些方面成为奴隶?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避免?有老师教《长江三峡》,拓展是:“查阅相关地图,看要去三峡浏览怎么走?到那里先游哪个峡?”„„这样的课还是语文课吗?不是了,它们成了思想道德课,地理课,甚至有的课还变成了音乐课、影视课等。余映潮老师说:“在课文阅读教学中不要动辄想到所谓的‘迁移拓展’,好像是很有理由地给课文教学附加上大量的非语文的‘教学内容’,那些将教学活动表面化、将思想教育刻意显性化的教学手法其实是冲淡了课文教学的原汁原味。”④语文课的原汁原味就是语言的滋味,教师要始终引导学生围绕语言来开展语文活动。对《小狗包弟》进行总结,学生很容易泛泛而谈,而我的“写推荐语”总结拓展中,“10-70字之间”的显性要求使学生必须让自己的语言精练而恰当,教师示例中整齐的句式和优美的语言又包含着隐性的要求:语言要有文采。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共同指向语言文字的锤炼,浓浓的语文味也就弥漫在了语文的课堂上。
当然,语文课堂的拓展远非一两句话所能说完;但是,语文课堂若有拓展,有语文味应该是拓展的第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