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

时间:2019-05-12 21:1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

第一篇: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

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

摘要:随着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不断发展,在其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在线学习形式。其中,私播课(SPOC)作为小众化的MOOC在高校建设校内在线课程中脱颖而出。本文希望通过对《楹联鉴赏与创作》SPOC课程中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进行研究,为高校在管理与促进SPOC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SPOC;在线学习行为;课程视频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264-02

一、引言

“MOOC仅仅代表了在线教育的初始形态,而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已经处在‘后MOOC’时期了”――哈佛大学在线实验学术委员会主席罗伯特.略。随着MOOC的不断发展,专家、学者对MOOC的反思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学习者更加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在MOOC的基础上相继衍生出了新的网络在线课程,其中就包括私播课(SPOC)。

私播课,即SPOC,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它是哈佛大学继MOOC之后提出的一个新概念。SPOC对入读人数和入读条件都有限制,但它仍然是开放和免费的。从本质上说,SPOC与MOOC属于同一类,在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上并没有多大突破,只不过更加小众而已。

本文研究的课程案例《楹联创作与鉴赏》SPOC课程从2014年9月23日开课,共有20多门专业共计198名学生选修,其中男生76人,女生122人。截止到课程结束,课程访问总数为4850次,讨论数为3625次,学生共完成作业1383份,观看课程视频累计时长172551分钟。

二、《楹联鉴赏与创作课程》SPOC概述

选取该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主要基于可行性方面的考虑。第一,该课程为SPOC课程,并且在过去的两个学期中已经开设过,课程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第二,该课程的平台具有学习行为管理功能,通过课程平台可以获取结构良好的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

该《楹联创作与鉴赏》SPOC课程共七章,总计96个小章节,包括62段视频共计822分钟,69个任务点,7份作业。其中,第一章为绪论,内容包括楹联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楹联的文化特点、楹联作用举隅,共计2.7小时的视频。第二章为楹联概述,内容包括楹联的定义、楹联的特点、楹联的历史源流,共计4.1小时的视频。第三章为楹联与汉诗文化,内容包括联律与诗律的关系、从汉语诗律的特点看楹联的韵律特点、从《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等看楹联的韵律,共计1.3小时的视频。第四章为楹联与汉字文化,内容包括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楹联的格式、与字形有关的“雅对”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共计31分钟的视频。5.第五章为楹联与中国餐饮文化,内容包括楹联与中华美食文化、楹联与茶文化,共计1.5小时的视频。第六章为楹联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包括楹联与“春节文化”、楹联与中医文化、楹联与中华传统美德、楹联与书法艺术,共计1.9小时的视频。第七章为楹联创作,内容包括征联活动举隅、横批、楹联创作要求,共计1.6小时的视频课程。

三、学生观看课程视频行为描述与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楹联鉴赏与创作》SPOC课程平台,笔者获取了学生在选修该课程时填入的基本个人信息数据、登录课程平台次数、观看课程视频时长、学习成绩等信息数据。通过对学生观看课程视频行为数据表进行查询统计,可获得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基本情况信息。如表3-1所示。

(1)对学生进行分层以统计观看课程视频情况

为了获取不同层次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的分布数据,笔者按照成绩将学生分成三段并进行抽样,分别从成绩处于前段、中段和末段的学生中随机各抽取2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在整个学期中不同时间段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长进行统计,发现这三个群体在观看课程视频时长方面基本相当。由于学期时间是相同的,因此学生在观看课程视频时间分配上的不同可能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同。因此笔者分别绘制了前段、中段、末段三个层次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间分布折线图,折线图波峰之间距离的长短代表的是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连续性程度。具体如图3-1和图3-2所示。

图3-1三个群体观看课程视频时间分布(时间单位:天)

图3-2三个群体观看课程视频时间分布对比(时间单位:周)

由图3-1和图3-2可以发现学习成绩处于前段的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间主要分布在课程前期和中期,且在课程开始初的起点就比较高,并在课程中期到达顶峰,在课程末期观看视频的时间较少。在观看课程视频连续性方面,在10月9日至10月24日这段时间内折线图波峰之间的距离相对较短,说明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连续性较好。学习成绩处于中段的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间同样主要分布在课程前期和中期,但课程开始初的起点较低,在课程中期到达顶峰,在课程末期基本没有学生观看课程视频。另外,折线图整体波峰之间的距离都相对较远,说明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连续性一般。学习成绩处于末段的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间主要分布在课程中后期,课程开始初期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间很少,并在课程中后期到达顶峰,且观看课程视频一直持续到课程结束。同样,折线图整体波峰之间的距离同样都相对较远,说明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连续性一般。

从观看课程视频时长的起点来看,前段学生最高,中段次之,末端最低。从对课程视频学习的速度来看,同样是前段学生最快,中段学生次之,末端最慢。由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观看课程视频的总时长方面基本相当,因此课程视频学习的快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高低。

(2)影响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影响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笔者采用了相关分析、差异检验等方法;分析工具采用IBMSPSSStatistics20。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变量为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学生课程登录次数以及学生在线时长。在进行差异检验时因变量为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自变量为学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和专业。

①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与课程登录次数之间的关系

将学生课程登录次数和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作为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课程登录次数与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59*,即呈正相关,学生观看课程视频随着学生登录课程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②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与在线时长之间的关系

将学生课程视频时长和在线时长作为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课程视频时长与在线时长之间达到相关系数为0.052,即呈不相关,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长不会因为在线时长的增加而增加。

③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按照性别分组对学生的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作差异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结果第一个Sig.=0.151>0.05,按照“假设方差相等”一栏进行分析,Sig.(双侧)=0.012<0.05,即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的观看课程视频时长存在显著差异,女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明显高于男生。

④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与专业之间的关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笔者对学生专业进行归类,结果共分为两大类,分别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和工程与技术科学。同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按照专业分组对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做差异检验,结果第一个Sig.=0.367>0.05,按照“假设方差相等”一栏进行分析,Sig.(双侧)=0.662>0.05,即人文社科类与工程技术类的学生之间观看课程视频时长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结束语

当前的在线课程中,课程视频是在线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帮助学习者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本文结合具体课例对SPOC环境下学习者的课程视频观看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与分析,为高校管理SPOC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2.[2]申灵灵,韩锡斌,程建钢.“后MOOC时代”终极回归开放在线教育――2008-2014年国际文献研究特点分析与趋势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5.[3]彭文辉,杨宗凯,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2006.10.[4]胡艺龄,顾小清,赵春.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建模及挖掘[J].开放教育研究.2014.04.

第二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合作学习的研究

一、课题来源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未来的主导技术是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已经对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与生活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产业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性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

在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日益普及,理论研究研究日益深入细化,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专著已经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实践层面,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而且推出了大量的精彩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很多教育技术工作者就此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的完成,为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培养和提高人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研究目的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有效教学的整合规律、策略和方法,最终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思路:

从现实存在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立足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建立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课堂模型,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二)具体措施

为了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首先,加强学生的引导,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及如何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使师生达成共识。第二步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先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由教师进行调整,每小组3人,人数太多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各个小组的组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一个小组内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创造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个性等有一定的差别,但各小组之间水平相当。第三步安排座位,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必须坐在一起,便于交流与合作,对学生的座位重新进行的编号,既方便了小组合作教学,又保证了教师课堂上的考勤管理。最后就是教师设计教学设计在课堂中正式实施,在课堂上教师先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长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人员分工,这样每个学生才会有事干,不会盲从,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做完自己分工任务的同时,要为了自己团队的荣誉,能积极地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要学生明白,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完成,才是真正的成功,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这样把小组成员紧紧凝聚起来,增强了团队意识,相应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好。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这些问题更要求我们通过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来找到解决方法,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实质效果。

1.小组合作学习课前的准备要充分

为了能够在课堂中顺利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①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辅导。辅导内容是指导小组成员之间如何分工、如何交流、如何评价、如何倾听等方面。能够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并能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和矛盾。②做好相关素材资源的提供。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所上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或网络共享资源。有助于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发现学生对同样资源进行不同处理时的创新能力,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为了查找资料所花费的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调控要有效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对教师在综合能力上有了很高的要求。①教师的课前必要检查。包括教学设计、等方面。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前提。②教师的课堂组织监控要到位。包括说明学习任务、制定评价小组作品的标准、监督学生的行为、及时给予学生帮助、社交技巧的介绍等方面。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③教师评价和总结要及时准确。包括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评价小组合作和交流意识、归纳和整理知识点。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

当然,要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作为教师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做好工作,例如:学生分组的技巧;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课堂上组织语言的使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四、研究效果预设

通过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基于信息环境下有效的合作学习的探究,能让自己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进程。

第三篇: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案例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案例研究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它不仅预示着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更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都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迎接信息化浪潮的挑战。

多年来,以美国、日本、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政府和教育部门,一直在积极推行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日本从1994年开始,政府加大经费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计算机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的建设进程,甚至创建了所有年级的全部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运用互联网交流的环境。在英国,政府借助信息技术运作的“产业大学”,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捷克等国,也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并在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我们国内,广州、北京、上海等被列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都在研究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各个学校的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完善,宽带网的接入;以及家庭个人电脑越来越普及,网络畅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

在我国,历经十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使 “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理念走进了寻常的课堂。然而,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齐全了,老师、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了。但是怎样在这信息化环境下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却依然存在着观念上、操作上的问题。

为此,我们瞄准“在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案例研究”这一研究方向,目的是要探讨在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对传统的教学弊端的分析,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进一步验证了信息化环境下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能力提高的可行性。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研究的内容、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结构性的改变)。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设计、探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深入

(2)改变学生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探索中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并在研究实施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培养一支信息应用能力强、学科素养高的教师队伍。在课堂上,教师先聚焦主要问题,师生互动交流,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

凭借信息化环境,教师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贯彻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能读书,自己发现,自己创新实践”从而探索出“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改变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依据总体目标,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可以分解为成果目标和实效目标两个层面。

成果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要求和终身学习的个体人生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实效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凭借信息环境,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更有效地“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发展打基础的新型教学体系;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教师创新教育观念的确立和智慧生成的实效。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以学习者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中心”相对应,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一模式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控制学习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鼓励学生更多地负责自己的学习。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而是“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其潜能。

2、信息化环境能促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形成。首先,信息化环境打破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界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明显增强。其次,网络化的学习环境能使传统教育形式的不同优势得以综合,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再者,信息化环境有益于对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学生家长的培训和实时联系,有利于构建无缝的教育体系。

3、信息化环境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或重要补充或一种平行的形式,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是一种教学的手段。

提出这样的观点,其创新之处在于把 “信息化环境”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运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之中,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媒介 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甚至将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网络资源合理地向课外延伸,力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新等各方面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小学各学科的特点和课堂教学基本原则,寻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案例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发挥网络优势,把课堂教学引向学生的校外活动,依托网络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课外活动。通过网络搭建的平台,及时加强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内的联系,使活动体现出充分的开放性、自主性和趣味性。

围绕研究目标,课题组一方面将继续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努力提高信息化运用水平,真正使教师能围绕所任学科的目标,以新型的教学理念来设计教学活动,注重课内课外并举,激发学生探究、合作、交往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将落实以下措施:

一是,不断完善和创设信息化环境(硬件设施、网络资源、网络教室等)支撑下的学生学习的环境;

二是,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新课程教改理论、叶圣陶教育思想、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论等一系列校本学习培训活动,让教师通过学习培训,用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实践、探寻引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式;

三是,凭借信息化环境,以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课外学习活动,探索引导学生在一般课堂的学科教学、网络化教室的课堂教学、基于网络化平台的课外、校外如何进行学习的途径和方式。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现状及趋势,研究借鉴相关的实践经验,学习研究大量教育理论,从中汲取优秀的研究成果,汲取综合一些鲜活的理念与信息,增强理论研究上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对本课题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

(2)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研究策略,在研究中策划实践,并在教育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

(3)调查法。采用问卷及走访这两种调查方法,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对影响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查,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为课题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

(4)总结法。对每个阶段都进行总结,用阶段性研究的经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指导,使课题的研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5)实践验证法。通过实践对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构想进行验证,对构想给予相应的总结、纠偏与调节,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调节,在调节中发展,再在新的发展与实践中进一步去验证、调节,形成良性循环。

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相关研究项目工作回顾、项目论证、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织;

【2】研究实施阶段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技术培训。(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根据研究方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开展研究活动。(5)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6)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3】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2)提出结题申请,举办研究成果展览。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近期研究成果:

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的国家级《“十一五”重点课题“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已于2012年5月顺利结题,福建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级《有效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建构》课题已于2014年4月顺利结题,福清市级课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策略研究》已于2014年4月顺利结题。北师大《中国儿童阅读提升计划》课题和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的国家级《能力导向下的课堂有效教学》正顺利开展中。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

我们多次邀请相关专家进校园讲座培训如2014年3月邀请福建省电教馆教研室陈凤燕主任莅校做专题讲座等,我们还多次外出学习,如林海燕校长赴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考察学习,王承发老师、卢萍老师赴广东佛山南庄中学学习智慧教室等。王承发老师、卢萍老师、何芳怡老师等多次赴福州台三小学习“学生一对一数字化个性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资料。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我们多次邀请相关专家进校园讲座培训如2014年3月邀请福建省电教馆教研室陈凤燕主任莅校做专题讲座等,我们还多次外出学习,如林海燕校长赴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考察学习,王承发老师、卢萍老师赴广东佛山南庄中学学习智慧教室等。王承发老师、卢萍老师、何芳怡老师等多次赴福州台三小学习“学生一对一数字化个性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资料。

作为110年历史的福清市实验小学,是“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本校拥有配置较高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电脑网络系统,高标准的微机室,教师配置专用机,班班通网络,拟将进一步购进充实学生平板、教师平板、移动小推车、电子书包平台软件,无线网络的安装(可支持大于或等于60个并发用户同时登陆)。进行技术提高培训和课件制作。硬件设施的到位,为课题研究工作创设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同时,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必备的文献资料,订阅了大量期刊杂志用来熟悉信息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前沿信息。

第四篇: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研究

摘要: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理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间内部协调关系,政府治理与社会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城乡差距的扩大,城乡矛盾趋于尖锐,继而产生资源条件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地方政府提高自身的环境治理能力,优化地方政府环境,致力于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以切实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关键词:一带一路;城镇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20-02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为了应对我国加速的城镇化发展步伐以及对于地方治理的迫切需要,地方政府亟需加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能力,在我国政府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更应尽快找准自身的定位与责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

一、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性

(一)应对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日渐繁荣,我国民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要求有一个整洁、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加重,环境污染及环保抗争事件频频发生,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农作物减产、居民健康受到损害,目前环境污染已然成为我国城镇化推进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探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将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与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高到同一层次,是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需要着重研究的内容。

(二)生态环境管理的内在需要

发展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并会波及到全国乃至国际,造成整个国家和地区环境安全问题。各国政府已经把生态环境问题摆在了政府环境治理的前线,并成为未来政府职能转变的第一要务。由于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扩张,进行环境治理,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成为必须要具备的职能之一。

(三)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的必然选择

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进行研究,是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生态建设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推进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环境保护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有报告认为,地方政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及经济建设方面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我国在实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措施,也就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推进的政策。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好的执行力,那么中央政府下发的决策与制度就不能够有效的执行,因此也就影响了整个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不足现状

(一)地方政府财政配置能力不足

1.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公共财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中央政府出台的以投资性财政支出体系为主的财政体制制约了公共财政所应该发挥的作用。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其应该负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将中央政府下发的少量财政资金用于发展见效快的短期经济,违背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2.分税制限制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我国目前的税制是采用分税制的方法,由于中央和地方的事务权力和财产权力得不到统一,一部分投资和建设工程的财政拨款没有明确的投资方,本应由中央财政拨款支持的建设项目落在了地方政府的身上,也正因如此,限制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而财政支付制度是建立在税收返还的基础上,主要表现在中央政府给予省级政府的资金支持与划拨额度,而对于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却没有做出相关的专项政策与规定。因此县级、乡级地方政府并没有因为此项制度而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3.专项资金使用落实不到位。对于我国目前资金制度来说,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并未对城镇化建设相关作出专项规定,因此也不能使制度完全应用于城镇化进程中,导致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需资金来源不确定,不能保障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正常运行。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使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城镇化建设项目的推进主要依靠土地拍卖,融资等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然而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等方式获取资金却容易带来诸多资金问题如房价涨幅大,房价过高,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共服务发展不相协调等问题,因此要想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地方政府的财政改革势在必行。

(二)地方政府回应能力不足

所谓地方政府的回应能力,即通过一定渠道,地方政府部门及公务人员向社会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信访事件进行感知并作出反应的能力。因此作为政府部门来说,其回应能力可以包括感知和作出反应两个部分。而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将城镇化与其他发展脱离,只注重眼前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政府短时间政绩,尤其没有注重当地公共服务与民众的需求,尤其没有与当地环境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出现了PX项目爆炸事件、城市周边环境污染、农作物减产、强拆事件等的发生。

.(三)地方政府的整合能力不足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对于其所管辖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利益进行整合的力度以及效果,称为地方政府的整合能力。而在城镇化发展和环境建设中,环境及资源整合的问题也时常出现。地方政府管?内不合理规划及乱建现象屡有发生,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以及景观环境,同时造成资源浪费。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建完拆,拆完再建的恶性循环,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在地方政府整合方面还存在资源共享方面的问题。地方政府管辖区域的各项优势资源不能够充分整合,因此会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现象的发生,因而当地城镇化无法达到整体性向前推进,影响城镇化的有序进行。

三、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有效性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时刻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行循环经济,是城镇化继续推进的必然要求。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在一些领域采取了相关措施,出台相关法?政策来消除城镇建设和经济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北京政府建立了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使环境破坏及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中央政府也在环境保护方面对地方政府进行权力下放,使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当地发展现状和实际条件进行管理和调整。由于我国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与其他建设存在一定距离,因此方政府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在生态文明层面发展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

1.从价值观念进行转变。从传统以人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进行转变,从以利益出发的价值观向生态经济型价值观进行转变,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建设整体性和生态经济型价值观。

2.将产业向生态产业转变。发展生态工业与生态农业,在物质上实现生态生产的同时,还要集中投资扶持信息产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3.对民众进行生态文明普及教育。对民众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使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环境上的城镇化,更是做到全社会的发展及进步,为进人生态文明时代做准备。

(二)健全环境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

在传统的环境治理工作中,制度层面政府是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而微观层次的监督主体也大多是地方政府本身。社会力量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与空间都十分有限,因此难以实现环境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形成全民参与城镇化建设,参与环境治理的现象。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在环境保护的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与城镇化建设中越来越不堪重负。因此可以弱化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管制地位,将市场和社会能够解决的问题交由市场和社会进行解决,这样省去了中间传递的环节,并且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地方政府就是要集中力量做好宏观配置、综合决策、保证环境监督执法到位和公平。另外,在公共事务方面,组织协调多方共同对城市进行治理,为确保公共利益的真正实现,各种社会行为主体作为隶属一定共同体必须共同行动,积极参与更大范围共同体的利益安排与分配,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共同体成员利益中心,这样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第五篇:媒介融合环境下微视频课程教学研究

媒介融合环境下微视频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媒业界发生巨大变革。作为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新闻专业,更应从传媒实际出发,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探寻创新路径,以顺应时代要求的变革。概述对媒介融合环境的认知,指出媒介融合对高职高专院校新闻专业微视频教学的时代要求,重点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实践体系创新和课程环节设计创新三个角度,探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专业微视频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专业;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2-0127-02

前言

随着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纸媒停刊消息不断,越来越多的媒体精英投身于新媒体行业中,而新媒体发展最为迅猛的视频内容领域也就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2015年始,主流媒体迎来媒介融合的元年,并开始了新闻采编机构的重组和流程再造。以《人民日报》为首的主流媒体为了顺应数字化、碎片化的传播特点,先后进行了采编创新改革,建立了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全媒体采编平台。如何在当今时代的新趋势下培养出新型的传媒人才,以适应传媒市场需求,是如今高职高专院校新闻专业教育最为关心的问题。对媒介融合环境的基本认识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媒介融合一词被提出并迅速引起传播学界的关注,不同的学者对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里奇?高登指出,融合这个术语的使用是非常混乱的,它可以指合并战略(如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技术发展(视频点播和互动电视)、营销手段(报纸和电视台的结合)或叙事技巧等。作为媒介融合的倡导者,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甘特里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一种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个人数字助理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出现的信息平台进行讯息传递、广告售卖的能力。”而温德兰认为,媒介融合是将网络与报社、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受众对新闻品质更高要求的一次技术突破。总的来说,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几乎覆盖了?c传媒相关的所有方面,内涵过于宽泛,因此,媒介融合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在中国,较早开始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是蔡雯教授。她在对国外的媒介发展进行考察和理论梳理之后,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研究领域”,提出媒介融合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融合,即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媒介融合是指媒介产品的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传播媒介,所以其媒介产品也大多趋向于信息化的内容的融合;中观层面的媒介融合,即媒介组织的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组织机构之间的融合;宏观层面的媒介融合,即整个媒介产业的融合。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媒介融合环境的影响。微视频课程及其在新闻专业中的教学意义

微视频的概念 微视频,是在“数字视频”大类下的一个细分,泛指时间较短的视频短片。关于微视频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准确、统一的定义,一般指长度为30秒以上但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内容。微视频的内容广泛,形态多样,涵盖电影、记录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以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和播放。往往微视频的长度不是它的绝对标准,微视频短小精简,使得它具备数字视频方便快捷的特点。另外,微视频由于自身的特点,适合在所有终端浏览和展示,尤其是手机媒体。

微视频制作的教学意义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新闻专业来说,市场的人才需求是学生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量点。而现今的媒介融合环境下,学生今后求职所面对的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与目前传媒行业的布局息息相关。在经过调查研究的国内17家媒体中,有七家把短视频作为新媒体布局的重心之一。《广州日报》《文汇报》《北京青年报》新媒体负责人认为,对传统媒体来说,短视频很可能就是下一个热点。微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过去一年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媒体产品,这部出自“复兴路上工作室”的短片,用动漫的形式讲述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这条视频在“爱奇艺”平台上被播放163万次。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作为高职高专类艺术院校,新闻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有将近78%进入传媒相关行业,而这当中不乏进入各地区新闻传播行业一线的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在传媒行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础上,增加传媒创新教学,使毕业生具备技能竞争力。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从对一些行业经营管理人和资深传媒人访谈中得知,不少传统媒体中的新媒体人,都把探索新媒体业务当作拓展媒体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渠道。为此,他们在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不遗余力地发展和开拓新媒体市场,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兴媒体发展壮大同样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持。而正是这样巨大的人才需求,使得微视频课程的教学首先具有了市场价值意义。

微视频课程主要教授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影视表达能力和创作思维,视频的拍摄和制作是课程学习的实践基础,这与高职高专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相互契合。学生在经过一年级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后,进行微视频的创作和实践学习,基本上能够掌握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有利于接下来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化锻炼,也为学生的毕业作品创作提供了课程上的衔接和技能储备,在整个课程架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专业微视频教学创新

注重高职高专特色,融合新媒体技能的人才培养创新 不同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艺术类特色的高职高专院校,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即可看出彼此的课程设置方向差异。高职高专类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技能化训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得一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更为重点突出。与传统的影视专业视频类课程不同,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新闻采编专业为例,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诚信敬业、积极进取,有较强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新闻采编基础知识,掌握新闻采、写、编、录及网络技术等多项应用技能,熟悉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手机全媒体采编流程,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为主要平台的记者、编辑、策划、公关、传播以及二级网站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

主张专业化的微视频课程体系研究、教学实践创新 在为期一年的研究中,专业从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理论先行、再做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主张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提升专业化的微视频课程体系研究,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特色突出。

1)突出技能课程比例,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约为2:1;按照模块分化,将各模块按照层次递进排列,从基础技能课程到应用技能的实训和强化,体现出科学的阶梯式。

2)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相对接。将具体的项目实践带入课程教学中,把微视频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和媒体运营融为一体。每学期一个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微视频创作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习新媒体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并且及时通过市场化的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以及技能和理论掌握的欠缺。

3)教学的阶段性目标清晰明确。微视频课程的每一阶段都由该阶段的模块知识点构成,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每一个模块的知识点后,通过阶段性测试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到扎实推进。

4)课程的评价体系与传统的视频类课程有所改进。降低课堂评分比例,提高实践成果的评分权重。与微视频项目的媒介实际要求相配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专业性和效率得到提高,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得到??质性的强化,教学效果显著。

加强与微视频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充分利用原有平台进行教学与实践。微视频课程是新兴课程,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新闻专业的学生主要依靠传统的视频网站进行作品的上传和分享,将在阶段项目实践中的作品依次上传至专业网站和优酷网,利用网络进行作品的反馈和交流。此种方法效果不佳,主要是上传速度慢、反馈不及时,课堂无法直接进行交流等。而经过改良学校的专业网站,以及利用原本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微视频作品的浏览,且可以做到受众范围更广,作品反馈更加迅速;缺点是实践内容的传播内容存在局限,专业性的检验不够,因此还需加以解决。

其次,增设适合上传发布的新媒体平台终端。2014“媒

体融合元年”开始以来,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中,有一些媒体已经建立自己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如2016年的全国教育(民生)新闻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和使用,已经让各省市教育电视台和院校教育电视人尝到甜头。其中,上海电视台CPTN平台于2014年开始使用,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节目资讯分享平台,是目前行业内规划最大的平台,已有150多家成员台成为机构会员。在调研中了解到,该平台的使用情况突破了原有的视频审查和上传方式,利用手机终端可以实现实时上传分享,而学生的微视频新闻作品也可以在该平台进行上传发布。利用这样的平台可以实现教学的分享和资源下载,学生在完成自我实践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浏览和获取教学资源。

最后,尝试建立专业化、个性化的作品数据库。微视频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研究不仅需要依靠新媒体的平台建设,还要有数据的支撑。技术和硬件是媒体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未来媒体竞争的重中之重。在大数据时代,“分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需求,“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是内容生产的重要途径。要想在未来的行业领域获得提升,对于数据的把握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微视频课程的纵向和横向研究也可以依靠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为教学研究奠定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安,陈席元,章震.2015中国报业媒体融合发展报告[J].传媒,2016(5):39-43.[2]吕艳.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96-98.

下载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外已兴起数年,但多应用于小规模班级。结合国内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在“大学计......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视频作文探索范文大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视频作文探索 河南省灵宝市电化教育馆 杨丰烈 摘要:视频作文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理念、新技术、新策略的作文教学全新实验课题。其摄制,不仅要掌......

    观看最美教师宋玉刚视频课程有感

    观看最美教师宋玉刚视频课程有感 在距离拉萨120多公里外,米拉山脚下的日多乡,海拔高,晚上会头疼没法睡觉,自然条件恶劣,学校简陋,宋玉刚却义无反顾地自愿来到这里,成为日多乡唯一的......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者:李飞跃 邹海明 于群英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5期 摘 要:《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只有通过丰富和......

    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对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2020-2021年度第二学期学号:20***姓名:晏铃年级:2018级专业:网络与新媒体班级:1班指导老师:鲁华日期:2021年6月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对城市形象的......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程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程教学 西安市阎良区北屯初级中学 孟丽花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研究 2011-03-15 来源:中国市场 作者: 标签: 电子商务 企业物流配送 问题研究 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

    小班环境下高效学习组织形式研究

    小班环境下高效学习组织形式研究 小班环境下高效学习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一种无可替代的先进教学组织形式。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基于工业化发展,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发展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