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性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少先队体验教育的新模式
以探究性实践活动为载体 努力构建少先队体验教育的新模式
博乐市少工委
摘要:探究性实践活动是探究性学习在少先队教育中的应用,它一般以小课题探究的形式出现。实践表明小课题研究探究活动,具有研究目标的导向性、实践活动的系列性、体验类型的多样性、主体内化的全程性、活动实效的综合性等特点,既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一体,又使探究和创新有机结合,是少先队体验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年多来,我们倡导各学校注意发掘环境教育延伸意义,以“环保”小课题探究活动作为少先队体验教育的突破口,在发挥各校辅导员主导作用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队员在实践体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找岗位,扮演角色,探索研究,通过反复体验,经历主体内化的全过程,成功地构建起少先队体验教育新的模式。
(一)激发情感,自主设计
体验,是一个思维发展的心理过程。要展开积极的思维,必须以观察事物和操作等实践活动为前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须寻找思维流程的有力支点,“用心感悟”,才能有深切的体验;而真情则来自深切的体验。因此,在组织“环保”小课题探究的体验教育活动中,我们积极引导队员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如校园草木的生长、水电的使用,村队的饮用水源,学校与生活小区白色污染垃圾等。观察往往与思考问题同行并进,队员们不仅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一些环境现象会引发出他们不少疑问,比如“我们的家乡河水从哪儿来?沿河环保情况怎样?”“我们城市的天空,为何昔日是蓝天,今日却变成灰蒙蒙?”等等。
经过深入的调查、考察,队员们对自己发现的水污染、环境污染等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十分关切,激发起道德情感,激活了解决“怎么办”的探究热情和欲望。于是,在辅导员的引导下,队员们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确定“爱我家乡河,保护水资源”作为我校少先队体验教育探究实践活动的课题。根据小课题的主题,队员们自主选择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行动方式,成为设计活动形式、活动过程和检验活动效果的主人。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对队员们收集信息的方法、给信息分类(研究性问题与资料性问题)、小组分工合作等问题进行指导,帮助队员们把高涨的激情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自主探究,反复体验
按照既定的活动方案,队员们选择家乡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水资源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队员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家长的帮助;借助学校提供的介绍信,以红领巾小记者的身份,有计划地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借助网络收集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等,出色地完成了联系任务。在学校领导及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课题小组成员利用双休日自主地开展实地考察及宣传采访活动。
体验教育强调实践第一,重在体验的“过程”,“用心感悟”,我们帮助队员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动,实现思维的飞跃,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一是考察,引发思考。在轧花厂的参观、考察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观察,了解整个生产流程。红领巾小记者及时采访厂长,提出了好几个关于“环保”的问题,如“棉花的各个部分是否都可以利用?如果不可以利用,如何处理?”“厂房排除的废水如何处理?”等等。接着,队员们又参观了轧花厂的废水处理装置,采访部门负责人,了解处污运作原理,掌握工厂在收棉花高峰期每月废水排出量、残渣处理等情况,还提出了一些废水处理的改进建议。
二是动脑、动口,用心感悟。队员们到村队自来水塔考察时,参观了自来水的生产全过程:一级处理(反应池)——二级处理(沉淀池)——三级处理(过滤池),通过眼看、耳听、口问、心想,不仅切实地掌握了关于自来水的知识,还提出了“一级处理需要什么药物消毒?如何使泥尘结粒沉淀?”“自来水如何送到千家万户?”“什么时候接通市上的自来水”等问题,了解每级处理的工作关键。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队员们联系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选择,得到了深刻的体验和自我教育。
三是重行动,深化感受。饮水思源,队员们来到家乡河畔考察。当队员们看到河畔草丛中遍布垃圾、水源受染的现象时,激发了道德情感、增强了道德意志。他们纷纷谴责乱丢垃圾的丑恶行为。队员们纷纷表示:“用实际行动保护家乡河!”于是,捡垃圾的行动立刻开始……队员们面对着缓缓流动的河水,庄严宣誓:“爱我家乡河,保护水资源!”他们进一步安排节假日维护家乡河的清洁。居住在家乡河附近的队员们,利用自己对河岸环境熟悉的优势,进行深入考察:细致观察,逐户访问,了解家庭生活用水处理情况,并把乌图布拉格镇过去与现状相比较,分析思考其将来发展的前景。与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水一土的密切接触,更激发队员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他们决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一名保护“家乡河”,保护乌图布拉格镇环境的小卫士。队员们还有组织地深入到村民当中,派发宣传单,呼吁村民美化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现代化农村的文明程度,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三)反思讨论,自我评价
个体回顾反思、集体交流讨论是小课题探究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求各校在体验教育活动中着力指导队员们积极思考,写好自己内心体验日记,整理好活动总结,组织好心得交流会。通过集体的反思和讨论,队员的情感体验、认知和思维相互撞击,发出闪光的火花,达到“感悟”的升华。最后,队员们按计划分工合作,以各种方式展示成果。他们有的编写手抄报,有的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和主题中队会,有的写体验活动征文。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少先队员们家乡当前的环保情况,体现了各校少先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体验教育的成果。
少年儿童无疑是聪明的,他们潜能无限。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得好:“孩子们所拥有的潜力比目前的教育机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你必须要从旁协助他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积极组织探究实践活动,立足体验,能有效挖掘和发挥学生潜能。也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班华所指出的那样:“体验是少年儿童的内心活动,别人无法代替。教育者的责任是调动少年儿童‘体验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给少先队员一个支点,他们也能翘起整个地球!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开展有效的探究体验教育活动,有利于辅导员主导作用与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有利于与“雏鹰行动”相结合,从而促使领导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少先队员的潜能;有利于少先队员通过体验,增强他们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身发展与人类进步的现代人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开阔心胸,学到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科学知识,明白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学会做人。特别是农村的少先队员,各方面条件都有限,多开展符合实际的实践体验活动,能让他们利用本身资源开拓视野。真正感受到他们才是乌镇未来的主人,激发他们本身的主人翁意识,使实践体验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证明:探究的体验活动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空间,它是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构建起体验教育的新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博乐市少工委
2011年4月18日
第二篇:少先队体验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少先队体验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体验教育是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在总结50多年来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施体验教育是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需要;是少先队发挥自身优势,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体验教育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寓教于乐。把抽象的目标变成少年儿童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具体要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一、少先队体验教育的组成元素
(一)体验教育的主体——少先队员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并以自我的面目参与的时候,才真正是一个主体。在体验教育中,学生之所以必然是主体,是因为体验具有直接性,它无需任何中介,体验必然是自我的,他人完全无法替代。只有经过体验,获得感悟,才会有自我的建构,并确立起主体的观念和态度。
(二)体验教育的保障——教师
在体验教育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影响和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在体验教育中,队员们难免会出现情况、遇到麻烦,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引导和纠正。教师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可以在体验教育中帮助队员,因此教师在体验教育中,起着导航灯和指引牌的作用,他可以更好地调动队员们的积极性,为讲解正确的知识、正确的道德和情感观念。使体验教育真正起到引导、教育学生的作用。
(三)体验教育的场所——学校、社区、社会
以往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场所主要是在课堂。但体验教育的提出,使得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队员们学习的视野、途径和领域有了质变。因此,以往单一的课堂小环境,向着社区、社会这样的大环境、大场所发展、延伸。社区和社会渐渐成为了当前思想道德教育新的教育、教学场所。
二、少先队开展的体验教育的形式
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实践、体验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把体验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载体和途径,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现代教育要求的。由于体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其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的优点就体现了出来。体验教育可以是激烈的对抗比赛,增强孩子们的拼搏精神;也可以是社区服务活动,增强他们为他人服务意识;还可以是社会调查,了解目前社会的百态;更可以是双休日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模拟日常生活,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劳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教育,让孩子们更了解校园、社区和社会,了解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身边的社会。
(一)主题活动与体验教育相结合
在“歌声与微笑”主题教育,向阳小学的校园里处处听得到歌声,时时听得到歌声。在进行班队会活动前,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跟队员们一起唱歌,唱好听的歌,唱队员们喜欢的歌,唱鼓舞人心的歌,唱有教育意义的歌。我们有5首歌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唱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向阳小学校歌》、《红领巾之歌》、《同一首歌》,为了方便中队唱歌活动的开展,大队部也挑选了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萤火虫》等,把词谱都印发给大家。我校希望通过该活动正确引导、组织队员们歌声嘹亮,行为规范好;微笑待人,文明礼貌好。
在庆元旦活动中,全校42个中队以各种形式进行了“我的老师”中队主题活动汇报展示。中队辅导员把三尺讲台彻底开放给了队员,队员们自编、自导、自演,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小节目。通过小节目队员们发现了平时师长们不为注意的地方,感受到了师长们那无微不至的关怀,通过一张张笑容满面的小脸,一声声感人肺腑的话语,串联起了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浓浓的爱。让队员们在活动中、在体验教育中懂得尊敬师长、爱戴师长。
(二)社会实践考察与体验教育相结合
以我校举行的“打着队旗去考察”体验教育活动为例,各中队考察活动方案的确定过程,就充分发挥了队员们的主体作用。在考察活动的准备阶段,我校以少先队代表大会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发起了征集社会考察活动方案的倡议,希望每一位少先队员、儿童团员人人都来设计一份考察方案。为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少先队大队部还设立了集体奖项和个人奖项。在准备的4个星期里,学校利用班队会课的时间向大家介绍已设计好的优秀的活动方案;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在全体家长中宣传这一活动,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我们还及时公布已收集到的考察方案份数,在各中队比一比、赛一赛的氛围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强势的宣传手段鼓足了队员们的劲头,人人都想来为考察活动出一份力。在准备阶段临近结束时,我们统计了队员们所交的活动方案,共收到的方案为1047份,其中优秀方案有148份。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这些优秀方案推荐给各中队辅导员,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中队的方案加以完善。正因为这些方案来自队员,所以队员们对活动的积极性就特别高。在接下来以中队形式开展的社会考察活动中,每一个队员的参与热情都无比高昂,对活动的体会就更深刻。
(三)校园活动与体验教育相结合
在“双休日大世界”体验教育活动中,队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玩具和生活、学习用品,组成一个学生们自己的“跳蚤市场”。在大家各自摆摊和“寻宝”过程中,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平时在使用零花钱方面过于“大方”。同时在物品交换和拍卖中,大家头一次体会到“碰壁”的滋味,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辛,从而意识到应该学会规划和使用好父母给的每一分零花钱;“网上学购物”使队员们认识到,网络的普及为我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包馄饨”比赛,培养了队员们的劳动技能,引导他们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向阳小学亲子活动”中的“金鸡独立”、“两人三脚”、“蒙眼猜人”、“家庭才艺大挑战”等一系列活动,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更深厚。
(四)自我实践和体验教育相结合
我校的队员们除了在课堂上、在校园内进行实践体验外,还自发的在生活中、在假期里开展自我实践、体验活动。队员们自发组织的“小鬼当家”活动中,自己做一天家务,买菜、炒饭、打扫卫生„„。通过活动队员们了解了生活中许多的琐碎事,体会到了家长们的辛苦。“我眼中的世界”活动,队员们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以相片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身边的人、事、物的拍摄,队员们体会到了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和祖国的繁荣。“小小营业员”、“我是小交警”等活动,都让队员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的光荣!这些队员们在假期自发组织的活动,充分体现了体验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对队员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少先队开展体验教育的效果
首先,体验教育是队员们发挥自我的桥梁,在活动中让队员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以此培养队员们的自信和自尊;体验教育是队员们感情发育的基地,在各类比赛中,有胜利就肯定有失败,胜利必定会高兴,失败一定会悲伤。怎样从失败中奋起,从而取得胜利,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情感发育的一个成熟过程;体验教育是队员们道德培养的摇篮,遵守游戏规则是培养遵守道德标准的一个初级形态。只有通过队员们的亲身体验才能养成遵守道德和情感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体验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发挥队员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的主题性特征。在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对活动课题、活动手段和方式的选择,对活动目的、步骤和计划的确定,对活动诸环节,对活动过程的控制,无不需要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参与。在这种过程中,上述特征自然也得到了相应得培养和发挥。
最后,通过体验教育,不仅可以培养队员们的心灵、道德、人格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可以从队员们的玩耍中,更清楚地认识到现在他们的性格特征和道德理念。面对当前学生们出现的普遍问题,老师们能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纠正学生们的不足之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让体验教育和应试教育互为补充,互为帮助,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教学体系。
第三篇: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
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 把保持纯洁性贯彻到自身反腐倡廉的全过程
2月14日,曹建明检察长出席全国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并讲话。本报记者程丁摄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丁海东)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今天在全国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保持纯洁性对于检察事业的极端重要意义,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把保持纯洁性贯彻落实到自身反腐倡廉的全过程,在扎实推进自身反腐倡廉建设中切实维护好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为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和作风保证。
曹建明说,去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检察中心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但当前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建设仍然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坚持认真做好自身反腐倡廉工作意义尤为重大。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紧紧抓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严肃查办案件,扎实推进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曹建明指出,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纯洁性,对于推动检察事业科学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化解各种风险、应对各种挑战、经受各种考验、不断夺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胜利的重要保障。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和反腐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维护党的纯洁性和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纯洁性的双重使命。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纯洁性,对于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各级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人民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把保持纯洁性贯彻落实到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在扎实推进自身反腐倡廉建设中切实维护好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为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和作风保证。
曹建明强调,要全面准确把握保持党的纯洁性对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从政治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等方面入手,努力建设一支理想坚定、党性坚强、品德高尚、作风务实、一身正气,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检察队伍。一要着力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思想纯洁。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引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二要着力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纯洁。切实把好检察人员进口关,完善新进人员录用办法,抓好检察机关党员发展工作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选好配强各级检察院领导班子。三要着力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作风纯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和检察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教育引导每一位检察人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把治理庸、懒、散作为推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党性原则,坚决反对和克服自由主义和好人主义。四要着力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坚持把自身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确保广大检察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坚持惩防并举,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违纪违法的工作力度。
曹建明强调,要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是广大检察人员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同时也体现了检察机关党员干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符合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精神。其中,“忠诚”是思想纯洁的本质要求,也是检察人员首要的价值追求;“为民”是作风纯洁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生动体现;“公正”是队伍纯洁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检察机关、广大检察人员执法办案是否纯洁的基本准则;“廉洁”与清正廉洁的要求是一致的,是衡量和检验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纯洁性最直接最现实的标准。在检察机关推进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大力弘扬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两者在基本内涵、内在要求、价值取向、实现方式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各级检察机关要把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纯洁性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深入查摆并坚决纠正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行为、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纯现象,坚持不懈地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上下功夫,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更好地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曹建明强调,要大力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为维护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纯洁性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强化自身监督,努力从机制制度上保障公正廉洁执法。突出强调、大力推进依法行使权力,确保各级检察机关每一个领导干部和检察人员都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接受监督,坚决防止权力滥用。不断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面强化和规范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进一步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力,进一步强化对检察机关选人用人的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检察纪律,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曹建明要求,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坚决维护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纯洁性。各级检察院党组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重视、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选拔党性好、能力强、作风正、威信高的同志进入纪检监察部门领导班子,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纪检监察队伍,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紧紧围绕检察工作全局,把维护党的纯洁性作为深化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教育、监督、检查、处理、保障等职能作用,切实维护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纯洁性。
高检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胡泽君主持会议。她指出,曹建明检察长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了去年以来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工作,提出要大力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努力保持检察机关党的纯洁性,并深刻剖析了当前保持检察机关党的纯洁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指出了加强检察机关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任务和措施。讲话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高检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邱学强,副检察长孙谦、姜建初、张常韧、柯汉民,中央纪委驻高检院纪检组组长莫文秀,政治部主任李如林,检委会专职委员童建明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副省级城市检察院,省会、首府城市检察院纪检组组长和相关负责人,以及高检院各内设机构全体人员、直属事业单位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第四篇:党校构建党性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本站推荐)
党校构建党性教育“六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是党校教育的灵魂、主题和主线,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教学布局。在党性教育至今尚未形成一整套为大家所公认并自觉实行的做法的情形下,椒江区委党校立足基层实际,以发挥党校党性熔炉作用为己任,突出主题、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探索总结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注重党性教育规划化,制定一个科学规范的党性教育计划书。该区针对党员干部存在的“先进性不明显、作用发挥不突出、群众不满意”等突出问题,区委领导极为重视,专门成立了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并主持召开了由区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有关领导参加的加强党性教育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大纲》,制定《椒江区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计划书》,编发《加强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开展党性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实现途径、活动载体,科学规划培训课程,定时定期召开党性教育座谈会、分析会、研讨会和总结会,确保党性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扎实推进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党校各主体班次的教学计划均设置党性教育专题版块内容,把党
1校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把党性锻炼落到实处。
二、注重党性教育导师化,建立一支领导、专家、学者相结合的党性教育导师队伍。该区建立了区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区委书记、区长带头到党校作党性专题报告、上党课,区委常委13人分期到党校上课,营造领导干部人人带头讲党性、人人做示范表率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该区专门聘请区纪委、检察院、法院领导、高校理论专家、学者、离退休老干部、道德模范人物、社会各界先进典型担任党校的兼职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党校学员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形成了以党校教师、纪委干部为主力,以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先进典型人物为补充的导师队伍。
三、注重党性教育课程化,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在学员培训的课程中,共设置理论教育、党性和廉洁自律教育、学员论坛和社会调研实践等四个单元。其中既有领导的专题报告、专家的专题讲座,又有学员的专题论坛;既有校外的现场教学,又有以案说纪、现身说法的警示教育;既有学员开展的课题调研,又有学员撰写个人党性分析材料;既有学员的读书活动、过组织生活,又有学员党风党纪条例的考试。教学课程涉及科学发展观、十七届四中全会等党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党章》专题教育、党规党纪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最新理论成果和前沿理论教育、职业素养和领导素质教育等等,基本形成了融“理论素养、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和党性教育”为一体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和能力品质。
四、注重党性教育阵地化,开辟一批党性教育红色基地。椒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1955年我军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的所在地,革命先辈和革命英烈留下了许多英勇悲壮的事迹。该区深挖红色教育资源,作为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建立了一批党性教育基地。目前,该区把解放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大陈岛垦荒队员先进事迹陈列馆作为党校学员开展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的现场教学基地,组织党员干部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献身报国的奉献精神,鼓舞创业创新斗志,激励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个代表”,永葆先进本色。与此同时,在椒江区外开设了两个党性教育基地,每年组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参观革命圣地——嘉兴南湖,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参观杭州萧山南郊监狱,观看反腐倡廉图片展和纪录片《囚犯的一日》,通过反面警示教育让学员接受生动深刻的党性教育。
五、注重党性教育实践化,依托实践载体、社会教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主要是组织开展了“七个一”活动:组织学员开展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学员的资源、专业和特长,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图书、送健康、送理论等各项为民服务活动;开展一次无偿献血活动,积极弘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开展一次察民情、访民生活动,组织学员深入困难群众、艰苦地区和矛盾复杂的地方开展社会调查,使广大学员经受
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开展一次祭扫烈士陵园活动,在烈士纪念碑前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听英雄事迹报告,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一次重点工程参观考察活动,让学员感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自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一次军事训练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开展一次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精神。通过以上“七个一”活动,使广大学员触动思想、净化心灵、坚定信念、增强党性。
六、注重党性教育系统化,开展一系列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的活动。该区坚持突出思想性、渗透性、实践性三大原则,在培训学员中先后组织开设领导专题报告、专家专题讲座、读廉文活动、到红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开展党性教育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监狱接受警示教育、举办学员廉洁自律专题论坛、组织学员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组织学员开展党规党纪考试、过一次组织生活、开展一次党日主题实践活动、党组织撰写党员个人评语等系列活动,做到党组织要求与学员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提升与党性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切实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鲜活性和实效性。
在实践中,椒江区委党校党性教育“六化”基本模式的构建,做到了寓党性教育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之中,发挥好理论教学的主课堂作用;寓党性教育于学员管理之中,发挥好党性的熔炉作用;寓党性教育于严格的组织生活之中,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作用;寓党性教育于丰富的社会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好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服务能力、免疫能力和精神风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第五篇: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精选)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朱咸影
论文摘要:“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大学生党员全面、健康发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丰富性需要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要求大学生党员不断增强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如何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争做优秀共产党员?首先高校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党员为主体,树立实践型优秀党员模范;其次要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出对党员的德育、党性教育;最后要在创先争优的系列活动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先争优 社会实践 优秀党员
伴随高等教育扩招和高校大学生基层党支部迅速发展,大学生党员队伍在不断扩大。从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核心,培养优秀的党员模范是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从高校创先争优的开展来看,大学生党员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之一。在应用型本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创建先进大学生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是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党组织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创建先进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原因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高校党组织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共产党员的培养和教育。为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应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创建先进大学生基层党组织,为国家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大学生。
1、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大学生党员全面、健康发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创先争优”活动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能够全面、健康发展的大学生党员才是优秀的,才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最根本的身份是学生,学习摆在第一位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就要学会平衡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党员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挖掘自己的才能,不断的寻找好的途径,改进学习方法;思想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认识,努力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工作上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思想。要做到这些,大学生党员务必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增强自身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健康发展。
优秀共产党员需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上、政治 1 朱咸影,女,29岁,助教,滁州学院文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会峰校区),邮编:239000,联系电话:***.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投身改革,求实奋进,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坚持党性原则,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公正廉洁,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各种管理知识,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只有以此为标准,大学生党员才有资格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2、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丰富性需要增加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形式比较单调,缺乏吸引力,一般以学习党中央文件精神、党和政府会议报告和讲话、党内文件等,或者听专题讲座、参观革命历史纪念地、参加义务劳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多数大学生党员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和被动参与状态,很少引起主动思考和讨论,对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更是缺乏。
因此,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此让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和教育增加主动性和创新性,实践能力能够得到较大提高,在创先争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大学生党员增强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培养模式的中心,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大学生党员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于提高整体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保持政治先进性有很好的作用。同时,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因此,在锻炼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二、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创建先进大学生基层党组织
创先争优活动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员特别是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如何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优秀共产党员?对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
1、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党员为主体,树立实践型党员优秀模范
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更好地锻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使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在实践活动中,组成以大学生党员为领头社会实践队伍,树立党员的模范和先进形象,从而可以起到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创建先进党组织打下基础。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培养、发现、树立、运用先进、优秀的好榜样,发挥先进、优秀好榜样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是中国共产党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代里的继承和发扬,能对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谐校园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应深化这一优良作风,选拔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优秀模范,树立实践型学生党员模范,既符合创先争优的要求,又能够带动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建设。
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出对大学生党员的德育、党性教育 http://baike.baidu.com/view/2204729.htm.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应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理念结合起来,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作为标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德育、党性教育。如高校组织大学生到社会实践活动沿线地区的红色遗址、革命老区、革命纪念馆、伟人故居等地点开展德育、党性教育,使大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体会革命先辈光辉事迹,深刻了解党的发展,从而产生了积极的教育作用;并通过在革命圣地进行拍摄,组织出版了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的照片,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在校内展出,让更多的党员大学生受到教育;最后,一定要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党员写出自己的实践心得,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再一次受到党性教育,从而为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大学生党员打下基础。
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大学生党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了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如“创建和谐校园,争做文明先锋活动”的系列活动,通过校庆摄影展、创建文明宿舍、“自律责任行”签名活动及“创建和谐校园,争做文明先锋”主题视频展播等活动,强调学校的发展壮大与每个师生息息相关,创建和谐校园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了大学生党员的爱校、护校教育。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通过这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党员的团队意识得到极大提高,创先争优活动更让每一位党员切实感受到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为人名服务的宗旨,从而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打下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桂红,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对策,江苏高校,2006.[2]蔡梅,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严秋菊,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张伟慷,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