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07:1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第一篇: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摘要: 本文根据暗示法的教学理论,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将暗示手段运用于田径训练,事实证明:暗示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开发运动员的潜能,发展思维,提高训练效率。

关键词: 田径运动

暗示

训练

运用

前言: 在田径比赛中,激烈竞争的不仅是技战术与体力,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一个运动员即使身体、技战术达到应有的水平,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素质较差,在比赛中也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因此比赛中一些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反而输给低水平的运动员,也说明比赛不仅仅是体力和技战术问题,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因此,重视心理训练对运动员正确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培养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已成为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一环。体 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将暗示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 “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暗示就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向被暗示者提供信息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一定的意见或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达到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鉴于暗示的这种作用,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在田径训练中进行大胆尝试。事实证明,暗示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开发运动员的潜能,提高训练效率。并称其为“暗示训练”。

暗示训练就是根据暗示理论结合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暗示手段对运动员进行训练。

一、对技术的校正作用

暗示运用与训练能起到对技术动作的校正作用。如在跨栏训练中为了改进摆动腿绕栏架(“甩”摆动腿)这种常见错误,可将栏架放在跑道分道线上,让运动员沿着分道线跑向栏架,告诉他们分道线当作基准线,当摆动腿向前抬膝攻栏时,一定要对准分道线,而当摆动腿越过栏架落地时,脚也应尽量踏在分道线上,这

正是这种暗示校正技术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动作,起到纠错的目的。

二、标志物暗示的有效作用

利用标志物暗示是教练员在训练和教学中常见的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有时频繁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都记清楚,而醒目的标志则使其一目了然,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练习的目的。如在跳远助跑训练中,摆放一定间隔的标志物(小海绵块等),来进行助跑练习,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助跑节奏和速度感,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和利用率。

三、心理暗示的调节作用

(一)自我暗示训练

自我暗示训练是运动员用自己的思想、词语对自我的心理施加影响,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和注意力等心理活动,从而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在比赛中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比如在跳高中的运动员,可以不断给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我一定能行,这个高度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等等类似鼓励的词语来不断地激励自己,克服消极情绪建立良好的积极情绪状态。

(二)放松训练

任何运动训练并不都是激烈、紧张的,放松训练十分重要。自我暗示的放松训练法,能起到消除训练疲劳和缓解赛前紧张的作用。训练中教练员通过语言暗示可以调节运动员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使肌肉、关节和韧带,生理能量的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带动其它机体系统的放松,达到恢复体力和脑力的目的。放松暗示可以舒服地躺在垫子上闭目,使心绪安静,并心理暗示四肢放松;暗示调节呼吸器官,使之有节奏的呼吸。暗示还可以对内脏器官产生良好的影响,使血液循环加强,以适应高强度训练、比赛的要求。在短跑训练中,为运动员设计恢复身心的自我暗示训练程序,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运动员全身放松3—5分钟,然后用下列方法进行暗示训练。①我在休息;②我身上每个细胞都在休息;③自我感觉越来越好;④头脑很清醒;⑤我感到全身放松;⑥我身心能量得到补充;⑦我又想训练了。

念动训练是运用自我暗示和运动表象相结合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它是在头脑中运用技术训练时所产生的感觉,结合所形成的动作概念来想象顺利地完成动作的过程,并配合想象正确的词语进行暗示,引起神经肌肉系统的相应变化,从而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如在进行跳高起跳念动心理训练时,一面想象起跳技术过程,一面语言暗示“蹬摆、蹬伸”(起跳时,踏跳腾起的动作过程)。多次进行这种训练,可以使两种信号系统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有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

(四)假量训练

假量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以不符合实际数据的重量、时间、距离给运动员的一个假象,从而让运动员在一个超量或小量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发挥人体的潜能。一般把它分为正假量和负假量,正假量是指给运动员训练的值是超过实际训练的值,负假量刚好相反。1.距离假量

1)在速度训练中的运用

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不但直接决定某些项目的成绩,而且对其它素质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它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三种,在实际的训练当中通过假量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我通常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对运动的训练。在百米的完整训练当中采用102米的距离或98米的距离为终点进行测试,根据运动员不同兴奋点采用不同距离,让其产生一种不满足或者能超越的心理,使其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或能达到的心理,从而会对不同类型的运动员起到强烈进取或自己有能力达到的心理状态。

2)在耐力训练中的运用

耐力素质是运动员有机体长时工作,抗疲劳及疲劳后迅速恢复的能力。疲劳是运动训练后的必然结果,没有疲劳就无法提高训练水平,在基层运动队训练当中运动员对耐力项目训练最为反感,要让其达到训练效果就必需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才能提高成绩。在实际的训练中由于本校的田径场是350米,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要自己数圈,大多数人不能很清晰记圈,教练员可以采用通知运动员跑6--8

然后在数圈时少数或多数一到两圈让运动员无形当中的运动量或强度加大,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2.时间假量

就是运用手中的秒表在运动员起跑时早按或晚按从而产生较好或较差的成绩来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时间的假量同样能运用到速度训练、耐力训练当中。3.重量假量

力量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是各运动项目的基本素质,它是运动成绩提高的前提。然而在实际训练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运动员对大重量的训练都存有恐惧心理,达到一定重量后不敢再加。在训练中如采用假量的方法让运动不知不觉中对新一重量进行了训练。一般都采用正假量来训练,在加重量时以比实际要轻的数据给学生,在这个方法利用上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让训练的运动员来算实际重量。4.高度假量

高度假量一般比较常用的项目就是跳高和跨栏。该类项目的运动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自控能力,要对每一高度都有必胜的信心。在训练过程中给出比实际高度高或低的数据,让学生在一种假量的高度中进行训练,到训练结束后告知其实际高度,让运动员有更自信的心理。同样在跨栏的训练中对那些新运动员这种假量就更显得重要。

假量训练运用得当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尤其在业余训练中由于训练时间短,要提高训练的强度又不让运动员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这种训练方法就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另外假量训练运用要注意掌握时机、注意隐蔽性、不能太过频繁。在个别辅导中运用暗示训练技术有很多好处。使用这一技术辅导教师首先要对每一个当事人都抱有充分的信心,相信他们本身具有克服问题的潜能。在对学生辅导要坚持三多三少,即: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埋怨。对学习困难,有焦虑、恐惧等症状的学生可以教学生进行自我暗示:“我能行”。总之,作为田径运动员的一个必备的重要心理素质,其形成与发展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每一个教师或教练员都应注意在不同时期对其进行不同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掌握一些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通过艰苦的训练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创造

以上是本人运用暗示手段在田径训练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它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等方面的知识调动学生潜意识的积极作用,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较好,但对教师要求也很高,它必须满足愉快而不紧张、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暗示的相互作用这三条基本原则,因此我们老师要不断学习与提高才能更合理有效的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将潜意识与显意识有机地同位起来,使学生内在的趋向性和选择性倾向于学习对象,从而大大提高训练效益。

第二篇:间歇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间歇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不断加深,间歇训练作为中长跑经典训练方法之一,在中长跑项目成绩的提高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1 对于间歇训练法的界定

间歇训练法是指在1 次(组)练习之后,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1 次练习的训练方法。此方法是德国中长跑教练员波·格施勒和生理学家莱因德尔于20 世纪40 年代共同创造的。原捷克斯洛伐克素有“人类火车头”之称的埃·扎托皮克运用此方法创造了18 项世界纪录。由于战争原因,当时间歇训练法的运用并不广泛,但它标志着中长跑跨入了“速度”时代。

通过严格的间歇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的供能能力或糖酵解与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肌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现今间歇训练有2 种形式。种是慢速间歇训练,即用低于比赛速度的速度和不使其完全恢复的短暂休息间歇,重复跑一定的段落。另1 种是快速间歇训练,它同慢速间歇训练的主要差别是间歇时间较长,恢复较好,段落跑的速度较快。此训练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交替进行规定速度的平地跑及短暂休息,使心脏功能得到加强,其精髓在于对训练的每1 段距离都进行精确的测量。间歇训练法能培养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能力,还可以增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在离比赛时间很短的情况下,采用间歇训练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间歇训练在中长跑训练中,通常也采用以距离长短来发展中长跑运动员所需的不同竞技能力。按距离长短可分为短距离间歇、中距离间歇和长距离间歇3 种。不同的中长跑项目所需的专项能力不一样,在训练中采用的训练距离也不一样,相同距离不同强度不同间歇时间对训练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2 不同中长跑项目所采用的间歇距离

中长跑的各个项目所应具备的竞技能力具有显著的专项性。间歇训练法适用于中长跑各个项目上的指标要求是截然不同的,这些指标包括:训练距离、训练强度、间歇时间等

表l 不同项目间歇训练通常采用的训练距离-------项目

采用的距离

作用

400m 50~600m

发展速度及速度耐力

800m 100~2 000m

发展速度、速度耐力、混氧供能能力、乳酸供能能力及消除乳酸的能力 1500m 600~2000m 发展混氧供能能力、乳酸供能能力及消除乳酸的能力 5000m 1000~3200m 发展专项耐力、混氧供能能力 10000m 1000~3200m 发展专项耐力、混氧供能能力 3 不同间歇训练法对于不同中长跑项目竞技能力的具体要求

下面仅就短距离、中长距离间歇训练、变换间歇距离训练法在中长跑项目中具体运用进行分析

表2 3 种间歇训练法对于不同中长跑项目竞技能力的具体要求

方法与分类 作 用 要 求 备 注

------------Ⅰ型短距离间歇训练 发展速度能力 一般采用100~250m 的训练距离,12~18 次,强度在85~95%,心率180~190 次 b1 最大乳酸训练 发展速度耐力 训练距离为300~500m,4~5 次,强度

90~98%,心率控制在190 次/min 以上。次

间歇时间有2 种方式,(1)基础较好运动

员,采用逐渐缩短间歇时间;(2)一般

运动员采用等时间间歇,为3~5min,心率

恢复到140次/min 左右,组间歇时20min。b2 乳酸耐受训练 发展乳酸耐受能力 采用1min 左右的用力跑4~5 次,使血乳酸

值达12mmol/L 水平,然后采用4~5min 的休息间歇使乳酸从骨骼肌转运至血液。在休息期中又可消除一部分乳酸,从而使骨

骼肌能维持重复运动。如休息时间不足,就会因乳酸积累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b3 固定时间间歇训练 发展速度耐力和乳酸供能能力 训练距离在400~500m 之间,运

动时间在60~90s 之间,对于 400、800、1 500m 运动员来

说,采用80~95%强度进行90s 跑3~5 次,3~8 组。

高混氧代谢能力训练 发展800、1500m 采用600~2 000m 的训练距离,85~92%的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 训练强度,心率在175~185 次/min 之

间,间歇时间一般采用等时间?2~18 次,强度在85~95%,心率180~190 次 b1 最大乳酸训练 发展速度耐力 训练距离为300~500m,4~5 次,强度

90~98%,心率控制在190 次/min 以上。次

间歇时间有2 种方式,(1)基础较好运动

员,采用逐渐缩短间歇时间;(2)一般 运动员采用等时间间歇,为3~5min,心率

恢复到140次/min 左右,组间歇时20min。b2 乳酸耐受训练 发展乳酸耐受能力 采用1min 左右的用力跑4~5 次,使血乳酸

值达12mmol/L 水平,然后采用4~5min 的休息间歇使乳酸从骨骼肌转运至血液。在休息期中又可消除一部分乳酸,从而使骨

骼肌能维持重复运动。如休息时间不足,就会因乳酸积累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b3 固定时间间歇训练 发展速度耐力和乳酸供能能力 训练距离在400~500m 之间,运

动时间在60~90s 之间,对于 400、800、1 500m 运动员来

说,采用80~95%强度进行90s 跑3~5 次,3~8 组。

高混氧代谢能力训练 发展800、1500m 采用600~2 000m 的训练距离,85~92%的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 训练强度,心率在175~185 次/min 之

间,间歇时间一般采用等时间间歇,心

率恢复到130 次/min,再进行下1 组 低混氧代谢能力训练 发展5 000、10 采用1 000~3 200m 的训练强度,80~90% 000m 跑运动员 的训练强度,心率在175~185 次/min 之的专项耐力 间,间歇时间一般采用等时间间歇,心

率恢复到130 次/min 再进行下1 组--------------Ⅰ型 发展运动员的 采用(300m 快+300m快+300m 慢+300m快

快速消除乳酸 +400m 中),3~8 组的能力

Ⅱ型 发展运动员的 把专项分成若干段的距离,最后进行400 最后冲刺能力 或800m 的冲刺跑,如为了发展1500m 运

动员的冲刺能力,可采用300m 中+300m 中+400m 快+500m 快

Ⅲ型 发展5 000m专 采用400m 快+400m 快+400m 中+1 200m 项能力 快+400m 中+2 000m 快 结 语

间歇训练法对提高田径运动员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训练距离上进行分类:短距离间歇跑能有效发展中跑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及冲刺能力;中距离的间歇跑对发展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提高中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长距离的间歇跑能提高长跑的专项耐力和混氧供能能力;变换距离的间歇跑,根据不同的需要能发展运动员的多项竞技能力。

第三篇:暗示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暗示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科学学院0901班 胡红丽 学号:200910501013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是每个英语老师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创造的暗示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合理的运用此法,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学习潜能,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帮助学生打开英语学习的大门。

【关键词】:新课改 暗示教学法 英语教学

一、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暗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

一、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二、一种心理影响,用言语、手势、表情等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件事。心理学解释为: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作出反应的某种心理现象。暗示可以由人实施,也可以由情景实施。

洛扎洛夫将暗示教学法定义为: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能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的因素组织起来。暗示教学法是运用暗示手段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是用间接的方法影响学习心理。

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暗示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的原因 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2001年6月7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改既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又关注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还关注了更深远、更本质的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知识,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暗示教学法要求建立一种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能调节学生的情感,且能使之与理智相一致,使学生通过有意识与无意识活动两种渠道,取得更多的更好的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⒉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适应时代要求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教育必须反映时代的精神,把握住学术的精髓,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最基本的、最新的和最有用的知识。否则,我们就不能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知识爆炸之间的矛盾,就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以适应技术革命的需要。如今,信息就像汹涌的潮水向我们袭来,“使人们日益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人类如何才能适应知识爆炸的时代了,最重要的是进行学习的革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快速学习方法是学习的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最早研究快速学习方法的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他出版了《暗示学和暗示法大纲》。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⒊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暗示教学的要点是通过各种暗示手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产生强烈的内在动机,要求从人脑活动的整体来设计教学过程,不仅考虑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及个性、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在重视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的同时,把人的各种无意识功能调动起来,并使之相互协调。促成人脑潜能的开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不仅考虑了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开发人脑潜能,也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暗示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就越好”。暗示教育能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悟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道理。要在英语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暗示教学法。

⒈在英语教学中设置适宜的音乐片段

音乐法是暗示教学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学生缺乏信心是学习过程中的最大心理障碍,在英语教学中采用音乐暗示法,用音乐建立起学生的无意识心理倾向,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课前欣赏。课前播放悠扬动听的乐曲,不仅可以消除学生上节课的疲劳,还可以使学生思维集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较快投入新课的学习。

课文教学。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课文内容的音乐片段,使音乐暗示的意境与语言材料提供的意境达成统一,促使学生理解和消化语言材料。所选的音乐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能激发学生斗志的,最好是轻音乐,在上课的过程中,既能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又不让学生睡着,要将音乐播放得小声一点,不能让学生跟着音乐走。在音乐背景下朗读课文时,教师声音应尽量控制得与音乐的旋律产生和谐感。第一遍,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课文,注意语言结构。第二遍,合上课本,注意听课文内容。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⒉在英语教学中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建真实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围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班级布置一个类似的环境,运用实物,借助多媒体的光、声、像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处于放松的假消极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潜力。如在指导学生记忆单词时,不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必须习得和识记多少单词,强调学生必须努力背诵,而是创设一个具体情景,使用合适的音乐伴奏。比如在学习kite(风筝)时,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好看的风筝给学生,并让学生回想自己在春天一般都放什么样的风筝,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单词了。

⒊在英语教学中注重环境暗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暗示教学法突出强调环境与人的“共振”。教的一方需要为学的一方创造一种共振的环境,这样学生便能自然地、不由自主地、超长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室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明快、舒适的学习场所,如在学习园地多展示一些学生的英文习作,以及与英语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

活动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爱玩,如果在教学中能把学习的内容以活动作为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调动学生的内需力,就可以轻松自然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把活动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表演、故事接龙等活动形式,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what is your dream 时,教师讲完新内容以后,安排这样的游戏——击鼓传花。鼓声停时花在谁的手里,就由谁站起来回答问题,该人起来后自己找一个同伴,问同伴的梦想是什么,并告诉同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自觉地参与到了活动中,在活动中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并且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努力、与人交往的努力。

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视体态暗示 体态暗示是指暗示主体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对受暗示者实行暗示。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把表情、声音作为非言语交流的符号,那么言语只能表达信息的7%,而大部分是靠非言语来表达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体态暗示。体态暗示包括眼神暗示、手势暗示等等。如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讲,老师用眼神暗示,让他清楚老师很关注自己,他就会把思维和精力集中在课堂上来。

四、结语

暗示教学法是一种轻松愉快和充满乐趣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正确地使用暗示教学法,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潜能,使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中学英语教师要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暗示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陆芳.论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⒉张玉文,暗示教学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第7卷第3期,2005年5月

⒊刘雪梅,巧用暗示教育,内肛科技2009年第5期 ⒋教学艺术论(教材)

⒌曾欣悦、章力,英语暗示教学法的原则及运用,株洲工学院学报,第18卷第6期,2004年11月

⒍祖述乐,音乐教学法于英语教学的运用,高等函授学报

第四篇:浅谈暗示及其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暗示及其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张在成

究竟什么是暗示?在通常的用语中,暗示是指在没有对抗情绪的前提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态度、意见和信念。心理学则认为:暗示是人从环境中事事物物所接受的不知不觉或意识模糊的刺激影响,也包括他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也能够不知不觉地影响环境和他人,这种不知不觉的影响,心理学上称之为暗示,教育学上称之为陶冶,或谓之熏陶、感染、耳濡目染、感化、启迪等等。

“暗示”现象的主导基础是无意识心理活动,即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又称潜意识或下意识活动。基于无意识活动的暗示影响,在人的一生中经常发生,具有极其广阔的作用领域,影响遍及人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活动,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在智力、情感、意志和性格,乃至个性特色和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接受过意识到的教育作用,同时也必然接受过大量的暗示或陶冶作用。

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同有意识心理活动两者并存,并相互转化,人在受教育过程或生活过程中,既有自觉地自我教育过程,也有不知不觉地接受暗示的可能性,即“可暗示性”,人的“可暗示性”也是可教育性或可塑性,这种“可暗示性”加上自我教育能力,构成人的可教育性的两个并存的方面,并且互相转化,以促进人的社会性形成和发展,因此,教育和教学实践可以充分利用暗示的作用。

暗示运用于教育教学历史极为悠久,我国《老子》有之:“行无言之教”,其中就包括“暗示作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为激励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和动机,就积极主张采用情境中所引起的种种暗示。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对儿童的思维发展作了富有见地的分析,提出对学生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国家还把暗示作为挖掘人的智力潜力的工具,使它大放异彩。

最引人注目的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柴诺夫于六十年代初创立的外语暗示教学法,从科学上揭示了暗示的奥秘,把暗示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暗示教学法是利用一定的情境,“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暗示教学法的实践结果:五个星期管教成人会说外语,一个月定教儿童能读文章,这证明暗示教学法在开发人的心理潜力方面,确有异常功效。

尽管我们对于洛柴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的实验过程和效果没有目睹和验证,但可以肯定:

一、暗示作为心理现象及其作用存在着。

二、儿童和成人的智慧潜力也确实存在着。

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暗示,把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同无意识心理活动结合,能够大大地发挥儿童的智慧潜力。

因此,教育和教学实践可以充分利用暗示的作用,看来也必须利用。暗示运用于教学就是充分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促进学习某事物的需要、兴趣和动机,同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结合,以充分发挥智慧潜力,取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效果,其实质简而言之,即将传统的“苦学”变为“乐学”,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其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尽可能控制和掌握暗示作用的方向和内容。

一、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

这是“可暗示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说明:如果教师品格高尚、资历较深、博学多才、经验丰富、威性很高,与学生关系和谐亲密,暗示作用就大,反之则小;学生年龄小,独立性差,向师性强,暗示作用就大,反之则小。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以保证学生综合地接受各种有意、无意的影响或信息。

二、教学必须唤起儿童的情感和动机

情感是最好的老师,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但我国过去的传统教学把教学过程仅仅归结为认识过程,从根本上否定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情绪高涨、情感愉悦、意志坚定,学习积极性就高,最易增强记忆,积极思维,发展智力。那么怎样才能唤起儿童的情感并将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呢?

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情境感染

教学时,教师应顺应教材的思路创设有关情境,并使所创设的情境、意境深远,与教育目的协调一致,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思索、想象,使客观的情境与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2、语言感染

人们的情感往往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准确、明晰、富于感情。在语调上,要谦逊温和、抑扬顿挫;有速度上要缓急有致,张驰有度;在风格上,要刚柔相济,或侃侃而谈,如唠家常,或一唱三叹,余音袅袅......当情的感染力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双方情感交融,同颂共振时,学生就能在高涨的情的波动中,依靠情的推动力,不断开展智力活动,这种教与学之间情感相碰的火花,对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提高教学效率都有深远的影响。

3、表情感染

表情是情感在人们机体上的外部表现,是情感这一心理现象所特有的表现形式,人们能通过表情表达和了解彼此的情绪体验,乃至思想、愿望和要求。教学时,教师运用恰当的表情,能使讲课格外生动形象。全国特级教师斯霞老师上课时,每当她讲到欢快处,就自然露出微笑,学生也笑意盈盈;讲到愤怒处,情绪慷慨激昂,学生也横眉怒目;讲到悲伤处,声音变得很低沉,学生竦容端坐;讲到豪壮处,神情器宇昂扬,学生则热血沸腾,师生双方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教学也收到了沁人心脾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各种表情将情的信号微妙地、无声无息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找到动力支柱,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儿童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并使两者谐

调统一。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清醒状态下,有意识和无意识都具有认识和内心体验的功能,彼此并行发展,相互促进,无意识是有意识产生的基础,它有可能转化为有意识,而有意识则是无意识发展的结果和最高调节者。要使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既要利用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同时也要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只有使二者谐调一致,才能取得成功。我国传统的教学观点只相信有意识的能力,片面强调学生学习必须完全出于有意识,全不顾无意识对有意识的调节作用,这是把学生看成被控制的机器,必须加重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失调。当然,我们强调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决不意味着在教学中可以置有意识心理活动于不顾,只有使二者谐调时,人脑的活动才能达到最顺遂的境界,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四、应当按轻松愉快的原则组织教学过程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当人脑的左半球言语逻辑思维区域处于兴奋优势状态,接受信息时,右半球的感性形象思维区域也在接收信息,因此,如果能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大脑两个半球协调地集中到学习对象上,在愉快而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比传统常规教学提高很多倍。陕西的赵米香老师由此而创造了“快乐教学法”,她积极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努力做好直观教具和自身表演的准备,把自己变成“喜剧演员”,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学习文化、接受教育。在教《小猴子下山》一课时,她把画中的小猴子和小白兔用硬纸板制成活动图片,再做些玉米棒、大西瓜和桃子。然后展开画面,打开课文录音,按书上叙述的顺序,让小猴子先后来到玉米地、桃树下、瓜地里......学生一边看,一边笑,在笑中获得了知识。赵老师的“快乐教学法”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入学一年的儿童能识一千多字,还学会了查字典,他们借助字典可以阅读《中国少年报》。

暗示运用于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某事物的需要、兴趣和动机,它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取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效果。

目前,就暗示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个问题,教育、心理学界褒贬不一,我认为,只要教学中运用得当,暗示能起到和发挥它的好的作用,并且这种运用大可延伸和发展,暗示运用于教学是大有前途的,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开展深入的实验研究。

第五篇:暗示教育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关键词:篮球教学暗示教育运用

摘要:如何在篮球教学中使学生尽快掌握和提高技战术水平,研究发现运用暗示法强化思想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充分利用暗示和技战术两者的特点,可开发人脑无意识心理活动接受教育的潜能。暗示教学强调借助各种暗示手段,发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和谐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直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位教师贯彻“教书育人”精神的天职。现今,存在着把“育人”的丰富内涵简单化倾向,在方法上采取“赤裸裸”灌输式的说教,结果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本文依据暗示学有关理论,结合篮球教学的特点,阐述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暗示是强化思想教育的基础

1.暗示教育的机制

暗示学告诉我们,人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体,在情感的作用下,理智的心理活动进行得更敏感,更富有成效。人只在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处在最和谐状态时,活动才最顺畅、最有效。研究表明,即便最强烈的观念,除非和个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结合,和态度动机结合,和需要兴趣结合,并且和情绪、智能、意志及要求等特性协调,否则是不可能产生暗示的效果的。由此可见暗示机制的本质就是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使受暗示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观念的影响,进而产生某种行动。把暗示教育的规律运用于篮球教学,将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暗示教育的特点

(1)易接受性。暗示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在互相尊重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通过暗示来强化思想教育,较为符合学生要求自尊和独立的心理特点,易于接受。在篮球教学中有时需要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技术,暗示教育的易接受性,首先为学生创造了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

(2)开发性。暗示教育是通过激发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来激活人脑接受教育的潜力,从而使人脑接受信息的潜能得以发挥。这种开发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快速而正确地掌握和领悟篮球的技巧。

(3)愉悦性。因为不愉快的事情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所抵制,造成心理紧张或产生逆反心理,而暗示教育则强调在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学生有自信心,愉快而不紧张,易于增强思想教育效果。游戏中进行篮球教学,学生能主动地去学,愉快地学。

(4)多面性。暗示教育影响的多方面性主要表现在暗示的方式上。它对心理的影响遍及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多方面。它不仅相信理性的力量和有意识的能力,而且相信情感等多方面非理性因素的力量,相信无意识的能力。

二、篮球教学特点

篮球的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思维与体力的结合。心理学认为使社会意识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和行为习性,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才能得到实现。篮球教学本身的一些特点为强化思想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教学环境的自由性

环境是暗示住处的重要而广泛的发源地,学生站在篮球场上有如投身在广阔的天地,摆脱了教室的空间约束,自然产生心旷神怡之感。在这种环境中教学,学生心情舒畅,学习气氛浓烈,教学效果显著。

2.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篮球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比赛场上千变万化,学生经常接受新异刺激,会心情愉快,兴趣浓厚,便于思想教育的知、情、意、行渗透到每个教学内容之中。

3.组织工作的复杂性

室外教学,外界干扰大,这些不利因素可能成为消极暗示而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组织纪律性,而且要能配合教师完成学习内容。另外,还需要加强师生及生生间的相互协作,给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机会。

4.技术教学的反复性

(1)思想品德心理结构也是一种动力定型。

(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即形成运动动力定型的过程,也是一种动力定型。

(3)学习复杂、难度较大的动作,不可能一次完全掌握,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学会。

(4)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克服了急于求成的心理,战胜了失败时产生的灰心、沮丧的情绪。这使得学生在掌握篮球技战术的同时也构建了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暗示强化思想教育方法

1.榜样和权威暗示

榜样暗示是通过榜样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效应”来进行的。让学生和有名望的人或优秀的学生交谈,以便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教师必须严于律己,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地位和声望,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情境暗示

不同的情境能使人产生不同的心境,进而产生不同的情感和反应。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产生最佳的生活交际情境。高尚的情操和行为总是在无意识的生活情境中得到积累,经过引导可让无意识经验转化为有意识的经验。

3.课堂气氛暗示

暗示教学效果就是气氛作用的结果。团结、活泼、协作、和谐的气氛,学生会产生热爱集体的感情。同学、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教师和蔼可亲,彼此互相关心、帮助,在这种文明的气氛中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和行为。4.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应贯穿于整堂技术课的始终。学生在完不成某一动作而感到灰心时,教师可以说:“你的潜力很大,一定能够成功。”当学生感到疲劳而精神不振时,教师可以说:“你看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再加把劲,就成功了。”这种语言暗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难度动作,提高课堂效率。

5.艺术暗示

社会实践证明,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艺术不仅以理性逻辑方法,而且以感情手段产生影响,它能运用感情体验和丰富的联想,触发人们的一种激情和向往。这就是心理的感染和暗示的机制,暗示效果主要来自色彩、韵律、节奏、语调等。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课堂的不同阶段与内容要求,选用适当的伴奏音乐,使学生身心放松,将德育内容通过艺术的“载体”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6.自我暗示

一个人面临着挑战性任务时,如能坚信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就能满怀信心地面对学习、生活,勤快做事,就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那么他就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在学生遇到难度时,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暗示,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篮球技术,而且能使学生形成坚强、自信等健全的人格。

四、暗示强化思想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在技术实践教学中运用暗示强化思想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育是主客体双方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双方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丰富的情感输入给学生;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会使学生对教师也产生真挚的爱。

2.正确处理好“两个交流水平”之间的关系

从思想教育的观点来看,在体育教学中传授的知识技能是学生注意的中心,可称为“交流的第一水平”。而技术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教育性、教师的态度和语调、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环境及课堂气氛等则称为“交流的第二水平”。

3.掌握多种学科知识

要想正确运用暗示教育,科学地组织好教学,教师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素养,只有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才能在实践中掌握暗示的规律,创造出新颖的技巧和方法。

在篮球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可经常运用暗示法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力,促使学生较快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篮球.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3]勾占云等.论高校篮球运动员罚球心理训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下载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暗示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5篇)

    音乐暗示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齐河一中王成河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探索如何摆脱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怪圈。其间,有幸两次聆听魏书生同志的报告,颇感受益匪......

    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运用 作者:何代芬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7期 摘 要: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利用向量的模和夹角公式求立体几何中的线段......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一、当前学生的语文素养 错别字举例: 甄嬛xuan,不读huan 故宫赠警方锦旗 沈阳的拼音 明确课程内容 “铁箕山派出所”误写成“铁箕派山......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图、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

    “引入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引入法”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颇为理想的效果。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特别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造句训练在外语教学中得运用及作用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之造句训练的运用及作用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遇到过此种问题:语法讲了多遍,单词考了多次。可是为什么到了实战的考场上,学生们还是不回答题。例如无法......

    浅析距离感的训练及在散打实战中的运用

    浅析距离感的训练及在散打实战中的运用 【摘要】在散打实战中距离感的培养是学习散打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正是许多散打爱好者所缺乏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散打距离......

    比赛教学法在网球训练中的运用

    比赛教学法在网球训练中的运用 摘要:“比赛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由教师引导、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和负荷度而运用的、可以发挥学生身体能力的一种比赛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