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适度调节孩子的行为

时间:2019-05-12 07:5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了解孩子,适度调节孩子的行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了解孩子,适度调节孩子的行为》。

第一篇:了解孩子,适度调节孩子的行为

了解孩子,适度调节孩子的行为

——育儿心得

崇福中心幼儿园小儿班

杨熙佳家长

杨菊红

小班的孩子刚进幼儿园,从一个一切都需要大人照顾到初步成为一个社会化的孩子,也就是要让他成为一个有点独立性,能适度自己照顾自己的幼儿,这是一个转折。要逐步适应这样一个转折、过渡,这需要家长配合好幼儿园老师的教育,还要在平时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了解孩子的情绪,个性、喜好,兴趣,并适度地进行引导。让孩子正常地健康地成长。

1、了解孩子的情绪,适度加以正面强化。我宝宝是个女孩,刚进幼儿园时,非常高兴。因为没上幼儿园时,无论是最年长的公公,还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把幼儿园说的非常好。什么“有喜欢你的老师啊,有做伴的小伙伴啊,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具等等”。使宝宝对上幼儿园充满着向往。可是,上了一个星期的学,却开始认识到幼儿园不像家里那么自由,也没处去撒娇。有一天,她跟奶奶说:“我读书不高兴去了。”早上起来,哭着不想去上学了。面队孩子的情绪变化,我每天下班后,总是要问她今天幼儿园做了什么事?如果她说唱歌,我就对她说:“我佳佳很喜欢唱歌。佳佳唱歌顾老师非常喜欢听的。”还问问她:“今天幼儿园,吃了什么菜?我对她说,花菜佳佳很喜欢吃的。你看,幼儿园多好。有佳佳喜欢唱的歌,有佳佳喜欢吃的菜,还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呢。”每天尽量抽时间对孩子进行正面强化,慢慢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负性情绪。不过一个月,宝宝就不再有上幼儿园而哭闹的情况。慢慢地就喜欢上幼儿园了。

2、了解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我慢慢地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听好话”,爱面子,自尊性特强。有一次,我跟孩子的外祖母打电话,外祖母问起孩子去幼儿园乖不乖,我说有时还要哭,不太乖。宝宝听到后说:“你告诉她,我很乖的”。幼儿园拍皮球比赛得了二等奖,她很不开心。涂色比赛得了一等奖,她马上说要给爷爷去看看。小时候,孩子总喜欢跟大人沾在一起,这样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增强,自己也要忙自己的事情。因此,想方设法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独立性。有时我对宝宝说:“佳佳很喜欢搭积木,能搭出水龙头,小自行车,妈妈看了一定很喜欢”。宝宝就开始自己搭积木,一玩就是40分钟或是一小时,玩得时候很专注。培养了孩子认真做事的习惯,同时孩子的独立性也会慢慢增强。根据孩子的特点,引势利导,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从小培养她健康良好的生活情趣。进入幼儿园,从幼儿园老师组织的几次活动中看,宝宝从涂色的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平时我看到她回家时手舞足蹈地表演。说明孩子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唱歌跳舞。为了培养她的兴趣,我买了三盘幼儿园歌舞的DVD光盘,星期天让她看看,唱唱,跳跳。看她看光盘的那个表情,觉得孩子真的喜欢。有时我抽时间跟她一起在电脑上搜索一些儿童歌曲,儿童歌舞让她听听,看看。孩子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歌曲。会唱的歌也不少了。而且对旋律和节奏的把握也很好。幼儿园老师教的《春眠不觉晓》的小歌舞表演得很好。

现在我买了一台电子琴,我弹些歌曲给她听听,她也喜欢,让她摸摸电子琴的键盘,轻轻地弹弹。当然不知道谱子,也不会弹琴,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一个情景里去体验,也是一种教育吧。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并不否定幼儿园老师作用。而是让我们懂得,对于孩子,最了解的确是自己的父母。当然作为家长,我们没有教育孩子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家长做个有心人,要经常在生活中留个意,点点滴滴地观察积累,还要分析和判断,和幼儿园老师积极交流,看一些有关育儿的书籍,了解孩子,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012.6.

第二篇:孩子表现行为

大多数宝宝都喜欢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看着自己的宝宝吃亏心疼,可是宝宝和比她大的宝宝在一起,能学到很多东西,现在蒙氏教育就是混龄编班, 她想学到更多的 知识。

跟大孩子玩,知识增长快,小孩子懂的不多,跟他们玩比较幼稚,这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孩子的举动,如果你真的想改变,那就 找个知识丰富的小孩来跟她、他玩。

在小学之前,孩子都会愿意和大孩子玩的。因为孩子之间的交流很便利、有效、梯度合理、内容鲜活。跟大孩子玩他们更有安全和成就感。

宝宝咬人原因一般有:

1、实验性的咬人

咬人是婴儿探索世界的一个方法。他们将任何可以拿到手的东西放进自己的嘴里。有些婴儿吃奶的时候还试着咬妈妈的乳头。有时对于孩子来说这就像是一个游戏。

解决方法: 不要让孩子感觉你认为他这样做很好玩或者是一个游戏。应坚决地说:“不能这样,咬人会痛的。”婴儿和两三岁的孩子通常马上就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咬人的。当孩子长牙的时候,由于他们感到牙床酸痛而需要咬东西,如果是这样就给他们安全的东西让他们咬,例如磨牙圈。

2、对付不了就咬人

3岁以下的孩子通常还不善于与其他的孩子一同玩。如果他们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别人把玩具抢走了,那么他们的反应往往不是打人就是咬人。

解决方法: 如果可能的话,马上制止这样的情况。试试缩短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间,或使一起玩的人少一些。应当注意两个孩子可能会想玩同一个玩具的情况,一旦他们开始抢同一个玩具时,马上将他们分开。

3、感到无能为力时咬人

通常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更容易咬人。大一些的孩子似乎更强壮、更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最小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小而且无能为力。

解决方法: 首先试着确保孩子的需要能够得到保护,这样他们也就不必咬人;确保他们不处于劣势;如果需要的话将大孩子与小孩子分开玩;如果孩子已经咬了别人,应马上跟他说不能咬人并把他带走;让他与你在一起呆一会儿,然后再让他继续与别的孩子一起玩。

4、由于感到压力而咬人

这种咬人的行为是在表达他们的沮丧和痛苦,他们会显得非常的不安或是愤怒。

解决方法: 看看是否能发现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但如果你知道造成咬人的原因的话,你应注意尽量避免这样的行为发生;应该帮助孩子寻找其他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情,比如通过游戏和讲故事.1、一般说来,喜欢在墙上涂鸦的孩子正处于艺术和审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绘画形式就表现为涂鸦。人类在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发展初期,也是在山洞的墙壁上进行绘画和雕刻,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是今天我们艺术高水平发展的源泉。同样,孩子要想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也必须经过在墙上涂鸦的阶段。正是在这种亦游戏亦艺术的快乐活动中,他的审美意识开始蓬勃发展,认识水平得到很大的分化和提高。

2、从意识到笔的魔力开始,宝宝的艺术能力开始萌发。对于宝宝来说,笔就是一个奇妙的玩具——能在画过的地方留下痕迹。他刚刚有了对象意识,只要随意动动笔,就会出现各种奇怪的线条,这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就像他和大人玩捉迷藏一样,突然看见对方总是让宝宝惊喜得哇哇大叫。宝宝就是在涂鸦里和线条捉着迷藏,体验着线条突然出现的神奇和乐趣!

虽然最初宝宝的涂鸦是无意的,但他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小手和笔有很大的联系。小手舞动的姿势不同,笔端流出的线条会不一样:有的笔粗,有的笔细;有的是黑色,有的是别的颜色。虽然宝宝还不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但他已经意识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这层因果关系,注意到各种笔的性质之间细微的差别;他甚至还学会了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行预期。这是宝宝认识能力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3、墙壁对宝宝来说是最容易、最方便的操作台,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触手可及。相对纸来说,墙壁比较稳固,不会随便移动,比较容易控制,只要拿笔的小手用力就可以了。而且,随便站着、坐着都行,一点都不妨碍活动的自由。而在纸上涂抹,要求就高多了,要扶稳纸张,不能让它跑了,也不能画到纸外面去;而且,还得趴在桌上,一会儿就累了!这对一两岁的宝宝来说,要求实在太高了!

可能原因1:没看懂

孩子反复阅读一本书或者一页书,有可能是对其中的一些人物、情节、关系没有看明白,又不能从成人那里得到满意的解答,于是他就会要求一遍又一遍地重温故事,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对于这个情况无需过多干预,可用建设性的讨论来解决问题。

搞清楚孩子对什么不理解,和孩子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一阵,我儿子似乎对《布雷格的龙卷风》一书情有独钟,读了很多遍,后来我才发觉他是对引发整个故事的龙卷风有一种既困惑又恐惧的心理。于是,我通过绘画和身体动作帮他理解什么是龙卷风,正好《探索》频道中在播龙卷风的节目,通过视听等多种渠道,儿子了解到龙卷风原来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生活在北京是很难遇到的。于是,心中的困惑和不安消解了,他也就不再停留在这一本书上,开始读其他图画书了。

可能原因2:有需要得不到满足

有一本关于女巫和扫帚的书,在一段时间内,儿子简直是爱不释手,并拒绝任何的新书。

原来,他是想得到一把女巫那样的扫帚,可是,家里的扫帚无论如何也飞不上天,无所不能的妈妈恐怕也无法给他带回一把能飞的魔法扫帚做礼物,所以他只好在反复的阅读中想象自己也能坐着扫帚在天上飞。

孩子的泛灵论造就了他们可以上九天下五洋的浪漫气质,也造就了他们光怪陆离的生活内容。不让他们想象是不人道的,任由他们想象又是要付出代价的,于是我们用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的谈话来对付这种问题。

我请儿子说出魔法扫帚的好处,也说出魔法扫帚的坏处,比如下雨会被淋湿,屁股坐在棍子上会很痛,没有靠背可能不舒服,风太大可能会迷眼等等,于是我们又开始想象用一种更好的飞行器来替代魔法扫帚,他想到了哆啦a梦的竹蜻蜓、魔毯、混天凌、筋斗云、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等等。我们还专门跑到游乐园去坐了快速旋转的小飞象和缓慢旋转的摩天轮,感受了不同的飞行状态,又一起回忆了坐飞机时的感受。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当我们发现孩子痴迷于一本书,首先要相信,这是个好现象,至少孩子是因为在思考,所以才会痴迷,但是,我们要尽快搞明白孩子痴迷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有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谈话,解决孩子的问题,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自己从书中走出来,投入到更广泛的阅读中去。当然,我们还能从中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为他添置相关图书,让他能够有更多收获。

可能原因3:需要来自阅读之外的关爱

有的时候,孩子反复阅读图书,其实只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和关爱。父母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也许只有读书的时候孩子才能在互相依偎的姿势、亲切缓慢的讲述中体会到母亲的体温、父亲的呼吸。于是,阅读的内容变得无关紧要,而重要的则是倾听和感受。

当我们发现,孩子需要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阅读带给他们的来自父母的温暖时,我们既要感谢亲子阅读带给我们和孩子温存的机会,也要反思自己平时给予孩子的身体接触和关注是否太少。不要让亲子阅读成为我们和孩子亲密接触的唯一机会。宝宝锻炼语言能力的10个方法 浏览:238 | 语言能力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了最初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进一步开展交流,沟通等社会行为。婴幼儿期是宝宝练习口语的最佳时机,如果家长能重视宝宝学说话的这一时期,正确引导,在此时培养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为其打下教育基础,以提升宝宝的语言能力。工具/原料

良好的耐心,正确的引导。方法/步骤

1、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语言发展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父母在照顾幼儿时,应尽可能和幼儿说话。例如日常生活中可跟幼儿说“这是眼睛”、“鼻子在哪里”等,从幼儿6个月大开始,可以带着他一起阅读,跟孩子说故事,让大量的词汇不断进入孩子的耳朵里。当幼儿主动要求爸爸妈妈念故事时,家长最好能回应幼儿的要求,并且重复地念给孩子听,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

2、注意说话技巧

使用标准中文发音,不要用方言或儿化语。因为中文与将来孩子入学后阅读及语言学习衔接较为连贯。当幼儿刚开始学习说话时,父母对幼儿说话应清晰且标准,让幼儿有正确的学习范本。

3、听儿歌、看卡通

幼儿非常喜欢具有节奏的韵律及跳动的画面,建议父母可以带幼儿跟着音乐或画面一起唱唱跳跳,宝宝虽然不一定懂歌词的含义,但对于律动的学习,他们会非常喜爱,无形中也可培养孩子区分字、词、音节的能力,对幼儿日后学习发音有很大的帮助。

4、回答问题

多与幼儿对答,问问孩子“这是什么”、“你喜欢爸爸妈妈对不对”,鼓励孩子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取代以“是”或“不是”来回答的简短句子,借此培养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的能力及学习大量的词汇。

5、买东西

带幼儿外出购物,和他一起挑选物品,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也能让孩子有参与感,了解商品名称及学习更多的字,还可以借此增加幼儿的记忆与观察能力。

6、户外活动

幼儿对于外面新鲜的事物很好奇,不妨尽量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他们能学习更多的事物;回家后,父母也可和孩子讨论外出时发生的事情。幼儿都喜欢外出活动,他们也会牢记外出等对于他们来说比较特别的事物,而且通过反复的行为,可以让幼儿学习更多的词汇。

7、编故事

父母可以和幼儿讲他曾经做过的事情,虽然宝宝不一定有印象,但他会很愿意听你说,例如他曾经怎样在妈妈的肚子里“运动”,出生时哇哇大哭的样子,或是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叫爸爸妈妈这个方式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其表达能力,在没有图书解说的情况下,孩子会听得更专心。

8、帮孩子说完整的句子

宝宝呀呀学语时所说的话,大多都是几个简单的词,却包含很多内容,例如“要吃饼干”、“看爸爸”等,他们总希望大人能理解他们的意思,照顾者应帮助孩子说出他想说的完整句子,然后让幼儿跟着说一遍,教孩子完整的表达方式。

9、适时鼓励

当幼儿会运用新的词汇时,别忘了马上鼓励他,尽可能运用不同的词语,这也会让孩子有动机想要学习说更多的词汇。

10、使用概念用语

对于1岁半以后的幼儿,你可以配合日常生活所发生的事情,随时让他理解概念用语的含义和用法。例如“上下”,可跟他说“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中间”可说“宝宝坐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快慢”可说“车子跑得好快”等,一旦幼儿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能更恰当的使用文字述叙。

END 注意事项

幼儿的语言能力大部分是环境所造成的,父母应尽可能在孩子能够发挥潜能时,大量为他输入更多的词汇。对孩子说的话越多,越能让他提早学会表达。提升幼儿的语言智能,其实从出生就可以开始了,唯有用心与耐心,才能让孩子学得更快、更好!

孩子不愿写作业是有原因的。有些孩子在写作业时感到吃力,是因为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理解不够,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有些孩子智力不错,甚至优秀,但注意力不集中,大脑老是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写作业时坐不下来,很难坚持独立做完一件事。有的孩子脑与手的协调性差,大脑想的是一回事,手上动作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就会出现行动拖拉,写字颠倒、计算粗心、写字出格等问题。有这些问题的孩子,往往不爱写作业.这些都是孩子逻辑思维缺失的表现。

上述问题家长要酌情处理,了解孩子究竟是在什么环节上出了问题,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如果是因贪玩所致,家长不妨给孩子固定学习地方,帮孩子制订学习时间表,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少数量的作业,完成后,允许其看看电视或到户外玩耍。如果是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就需要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来帮助孩子改善大脑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更正要的是放下架子与小孩沟通,做小孩的知心朋友,了解小孩的需求,引导小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教育孩子先要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先要了解孩子.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教育孩子先要了解孩子

编者:现在的家长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过程可以重复,而结果大家都希望只看到一个,那就是成功。所以,很多家长担忧、焦虑甚至手足无措,生怕教不好孩子,不能给他一个成功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为家长提供一点帮助。“教子有方”栏目为此设立。把你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解、担忧和焦虑,告诉我们,我们帮你请教专家。我们会选取比较典型的个例,整理成文,供你借鉴。开学快一个月,孩子们即将迎来秋假,当孩子们了无心事地盼着假期的到来时,家长们却又开始担忧起来。短短一个月时间,孩子的表现让家长们非常不安: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总是分心,坐不住;儿子回家以后怎么都不肯写作业;女儿的情绪变化无常„„近日,每日商报“教子有方”热线接到了许多家长的来电,希望能请专家帮忙分析分析孩子“不听话”的原因,该怎么解决。我们把家长们的问题集中起来,请了加州大学博士,潜能和行为模式专家夏红恒为家长们支招。

夏博士说,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孩子。在夏博士眼中,孩子的学习风格可以分成四个类型:认知型、模仿型、逆思型和开放型,每一个类型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这些个性是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决定的,家长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这些本性,并顺着本性引导孩子,让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以朋友方式对待认知型孩子

如果是认知型的孩子,他在平时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争辩,喜欢问事情的来源,学习比较主动,但比较固执,常常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这类孩子比较适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以理服人,不要让孩子感觉你在以大欺小,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当你对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时,可以用征求的语气说出来,比如,‘小宝,妈妈觉得这件事这样做会好一点,你看是不是?’或者,‘妈妈觉得这衣服比较适合你,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孩子的想法会得到尊重,同时,也调动了孩子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另外,认知型的孩子大多内省智能比较强,简单地说,就是做事比较有规划,能够制定人生目标和计划,并能掌握计划的进度。所以,在这类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可以先诉情,比如对孩子说“你这样做,妈妈很难过”之类的话。孩子在看到妈妈不开心的样子却没有责怪他时,就会自我反省,而且犯错后抗拒的心理情绪也会相应下降。接下来的说理就会很顺利,孩子一般不会再狡辩了,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亲子之间发生冲突。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用“你怎么这么笨,怎么这么不听话„„”之类的“你讯息”。经常说一些“你这样做,我怎样„„”之类的话,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给予鼓励,而不是嘲讽,多说“你现在做得已经很好了,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及时的鼓励是很必要的,千万不能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这样对孩子的打击是很大的,容易养成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模仿型孩子要慎重选玩伴

这类孩子的原则性不强,但模仿能力很强。只要他感觉好玩或有兴趣的事物,不论好坏,他一律都会学过来。他们的学习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例如在学校受同学影响,回家受家长影响。所以,模仿型孩子的玩伴须慎重选择,而且要及早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是该学的;什么是不好的,是不该学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表现,以免孩子有样学样。平时了解一些孩子好的表现,并鼓励夸奖,使孩子对好的事物加深印象,形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多给孩子读一些伟人传记、历史典故以及寓言,给孩子树立榜样能很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

第四篇:让孩子更加了解交通安全(定稿)

让孩子更加了解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特别重要,从小培养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是不容小视的,孩子回到家就说在幼儿园里老师就讲了怎样过马路、不能再马路上追跑打闹等等一些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还学习了许多交通标志,孩子好像都记得很清楚。晚上我们还拿出了几个交通标志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学习。

我也告诉了孩子一些乘车时要遵守的规定? ①乘坐公共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②不准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③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和长途汽车等。

④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伸出车外,不准跳车。(如:手伸出车身,在两车交会时,手被折断!)

⑤乘坐货运机动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坐车厢拦板上。

⑥集体旅游时要由老师带队,不准超员乘车。

孩子听的很认真,之后我们还一起学习了一首交通安全的儿歌,孩子说,学会以后还要到幼儿园去交给其他小朋友学习!下面这个就是我们一起学习的儿歌!

《交通安全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过马路不要太着急 你拍二我拍二,骑车不要把人带 你拍三我拍三,走人行横道才心安 你拍四我拍四,先下后上真懂事 你拍五我拍五,不做马路小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交通安全来学透 你拍七我拍七,开车不要耍脾气 你拍八我拍八,路边护栏不乱爬 你拍九我拍九,施工场地绕道走 你拍十我拍十,安全习惯要保持

通过这次在幼儿园的交通安全学习之后,我觉得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更强了,我们在家也多多教育,让孩子更安全健康的快乐成长!

第五篇:如何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如何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我遇到的许多家长,抱怨说孩子什么都不跟家长说,只得经常与老师电话联系;也亲耳听到有许多家长给班主任详细举例讲述自己孩子的不听话等烦恼,却要求班主任不要让孩子知道是家长透的底。这样的沟通障碍,自然不能担负及时有效传递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指导的重任。

何况家庭应该是我们最后最放松的港湾啊,何以如此?

尤其高三的孩子,群体性情绪波动、患得患失,此刻是常常怀疑自己、自信心容易降低的特殊时期,家长满腔的爱和帮助却得不到恰当的通道送到孩子身边,干着急。

怎么办?---凉拌!

对。我很同情这些家长的无奈,却不认为这样能够解决问题,何况高考后孩子就要独自在大学生活,现在在家长身边遇到问题正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机会。

所以,家长先别着急,要冷静下来,以彻底打通沟通通道为首要目的,给孩子和自己1—2周的时间,寻找最自然的话题切入点聊几句,一天一点,慢慢放松语气、放缓语速---尤其要管好眼睛,不要流露出焦虑,这是最难的部分。其实,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家长手里,打开这把锁的第一步就是信任孩子---是真正的信任:

相信孩子也确实想把事情解决好,把成绩提高上来,争取更好的高考成绩。

以信任为底色,繁杂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比较明显的因果联系,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就会客观,提出的应对策略、建议才能直捣关键。在充分的信任关系建立以前,切忌不要随便抛出不够成熟的建议,以免未能达到有效目的却烦毛了孩子,推延沟通通道的修复时间。如果有急事必须说,建议家长借用中间媒介---漂亮的便签纸留言、打印的信等,亦可用短信、电子邮件等,对容易起冲突的话题暂时还是避免直接面对面的好。

以信任为载体,孩子才能够切实感觉到家长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能够感觉到父母确实与自己站在一起面对所有的问题,如此,只有孩子摸到了家长那颗热热的无论如何都会向着自己的心,才能够托出自己的心,才有了沟通的基础。切记,初长成人的高中生是最讲义气的,他们对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无话不说,更何况是全心尽力与自己站在一起、理解自己、为自己的父母呢?

父母和孩子之间只要解决了信任问题,沟通就不会成为问题。不过,四十多岁的父母要想得到自认已长大成熟、无所不知的孩子的信任,除了耐心、方法以外,还要具备一定水平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才能让孩子正视您的观点和建议。对应这一点,我要特别指出某些家长的不当做法:为了达到让孩子尊重自己意见的目的,下意识地会贬低孩子的观点和做法。这样做太笨了,会破坏信任基础,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偏要证明自己的正确。由此,争执起,情绪乱,非但帮不了孩子,还会白白损害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家长要学习---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就是高三的父母也来得及,下决心,现学现用也比手足无措好。其实,学生时期的孩子不会有多大的事,但也“孩子无小事”。家长要保持敏感的思维触角进行细致分析,辨别出是一时的波动还是积弊导致的必然,不要大惊小怪,动不动“狼来了”。家长是最好的旁观者,我们能够在孩子最放松的时候进行观察,也能见识孩子最没有遮掩的激烈情绪,我们两个人或四个六个人专注于一个人,总要比一个班主任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更便于了解孩子遇到的问题的根本吧。

那些说“孩子什么都不跟我说,问了也不说”的家长,还没有获得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荣辱与共的战友;

那些说“我观察了,但还是不了解”的家长,还没有瞪大眼睛,收集有效信息去分析;

那些说“看着孩子难过,我一点儿忙也帮不上”的家长,还不了解有些时候有些路是要孩子自己经历自己走,而家长只需一如既往地相信孩子能跨过去;

那些说“我都着急的要上火,孩子还一点儿都不急”的家长,还没有学会冷静面对问题,更没有学会调整情绪,无所顾忌地把焦虑直接挂在脸上;

。。。

这些沟通不顺的家长,先不要急着给班主任诉苦,请先冷静沉着地观察那些沟通良好的家长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多想一想。很难吗?不难。

试一试,家长是真的能够坐在家里就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的,因为,真正的情况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细心观察出来的。观察的最好机会就是:家庭日常生活中和家长会上。

我曾经总结过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一点体会,现摘录如下:

算来我是很少与老师联系的家长,因为我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很了解。

从小学起,每天女儿放学回来,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统统讲给妈妈听:老师如何上课、提问,同学怎样回答,谁答的好,为什么,自己是怎么答的,以及课间和谁玩什么了等等,以至于我对女儿的老师和许多同学的习惯用语、表情和脾气都很了解,所以,女儿和我的沟通一直很顺畅。

初中阶段亦是如此,她的正至青春期的好朋友很惊讶:你居然和你的妈妈聊这些!她们自己很少主动地与父母聊学校里的事情,许多家长就是问也问的不得要领,因而每次班会时,女儿的老师和同学家长们亦很惊讶于我对班级和学校情况的熟悉程度。

女儿高中的班主任在第二次家长会时就问我:你女儿回家会跟你讲学校的事情,是吧,要不你对班里和学校情况都这么熟悉。

开始时,没有觉得特别,越到后来越觉得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现在总结下来,有以下好处:

1、增进母女情感,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习惯;

2、锻炼孩子的表达、概括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提高记忆力;

3、养成孩子上课专注、理解和共情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上课内容,分析别人的

角度、整理自己的思路,考虑问题更全面、更理性;

4、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环境,了解老师,了解孩子的朋友,掌握他们对孩子的影响;

5、能给家长因势利导教育孩子的恰当的机会;

还有许多其它始料未及的好处:

6、能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让孩子不怕陌生环境,不惧陌生人并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

7、能让孩子落落大方地与老师、长辈对话,完整表达自己,并理解对方;

8、能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和理解能力;

9、能够培养孩子的全局观,有助于提高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领袖才能;

10、能让孩子心胸开阔、大度,有助于培养民主思想,生命平等的意识。还有很多,以后再写吧。

这篇文章是一位高中学生妈妈的日记,有机会看到,我很高兴,转过来和大家分享!

下载了解孩子,适度调节孩子的行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了解孩子,适度调节孩子的行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游戏 了解孩子的情绪

    小游戏 了解孩子的情绪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不仅让孩子认识自己情绪,也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情绪问题。 情绪筒 道具:便条纸、两个筒子、数颗球......

    学习指南——了解孩子 征文(最终版)

    学习指南——了解孩子征文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踏上幼教岗位十几年了。我早已很好的胜任幼教这份工作,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和尊重,因为我心中有爱,我爱我的孩子......

    如何了解培养孩子-多元智能(演讲稿)

    如何了解培养孩子-多元智能大家好,我是老师,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年多的时间,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积累了很多的教育经验,今天我在这里,和在座的爸爸妈妈一起来讨论我们孩子的教育问......

    多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吧

    多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吧 ——一位特级教师妈妈的忏悔 7月2日上午,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电化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 9点钟,伴随着一首《别哭我最爱的人》歌曲忧伤的旋律,讲......

    小班育儿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小班育儿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豆豆从小到大,我不知道写过N篇的育儿心得,不过每次写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可能豆豆一天天的长大,我们育儿方面的重点也在转移和变化,育儿的想法也在......

    家长学习材料了解孩子成长规律

    了解孩子成长特点,调整与孩子沟通方式,方可提高合作成果 初二家长学习材料 尊敬的家长: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我校工作的支持和信任。我校在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各项......

    请了解你的孩子——读后感

    请了解你的孩子——读后感各位爸妈,你们了解你的孩子吗?中国的某教育学会曾做了一次测验,请来了十位学生的家长,给每一位家长派发了一份问卷,标题是:“你了解你的孩子吗?”1.最让你......

    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

    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 每次开学总有一些家长跟我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老师,我们家孩子在家不听话,就听老师的话,请你帮忙多看着点,谢谢你。” “老师,孩子回家作业完成得不好,我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