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3:2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济源市梨林镇屈冢学校张艳芳

1、课题界定:

(1)关键词之一:“小学低年级”,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级。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天真浪漫,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尤为依赖老师。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2)关键词之二:“错别字现象”,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所谓“白字先生”,就是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错别字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不良的影响或者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3)关键词之三:“分析及对策”,本课题主要是通过调查小学生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错别字,并分析出现错别字现象的原因。针对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4)“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是研究者想在低年级段减少错别字的现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用字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提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另外,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由此可以看出,推行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的法律地位和重要性。

3、选题的背景

(1)目前学生识字写字的现状。

翻开班里学生的作业本:身休(体)、眼晴(睛)、知到(道)„„再听听学生的朗读:“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píng)地跳个不停。”“我沉着地操纵(cóng)着计算机。”„„从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出现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当然,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的增多,错别字也会随之增多。这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同时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产生阻碍。

(2)周围环境错别字现象严重。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传递信息,但是人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错别字。比如:卖烧饼的地方写着“烧(多了一点)饼”;理发店的招牌上写着“不剪不散”;„„这些错别字无形中给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4、课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原因,探索其对策,预防并减少错别字现象。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5、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类型。通过调查法、观察法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有哪些,并进行归类总结,为以后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及基础。

(2)了解小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意识及情感等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容易出现错别字的原因,以便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他们乐于接受的方法。

(3)制定纠正错别字现象的对策,以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让学生更准确地使用汉字,为中高年级的阅读、写作打好基础。

6、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过程:

(1)申报阶段(2010年 9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10年10月):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进行相关调查。

(3)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8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4)总结阶段:(2011年8月-9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方法:

(1)调查法:通过此方法了解学生易出现的错别字类型主要有哪些。

(2)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认知等心理特点,以便制定适合他们的相应的措施。

(3)行动研究法:根据所分析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观察效果,并根据效果随时做出转变。

7、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的条件:

A、错别字纠正对于学生的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也是平时我们一直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B、研究者是一线教师,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积极进取、热爱学生,几乎每时每刻和学生在一起,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学生,与学生交流,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C、研究者所带的班级,虽然是小学低年级段,但已学会查字典,对于错别字有一定的认识。

(2)预期成果:

A、加强学生的识字意识,减少错别字,培养正确的识字写字习惯。

B、课题研究报告一篇,相关的论文一篇。

第二篇:初中生错别字现象及解决对策

存档编号

初中生错别字现象及解

决对策

教学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届 别 届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初中生写错别字的现状„„„„„„„„„„„„„„„„2

二、错别字在产生的原因„„„„„„„„„„„„„„„„„3

(一)学生的主观因素„„„„„„„„„„„„„„„„„„„„3

(二)外部的客观环境因素„„„„„„„„„„„„„„„„„„5

三、应对错别字现象的对策„„„„„„„„„„„„„„„„6

(一)师生要在思想上重视错别字现象„„„„„„„„„„„„„6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7

(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用字习惯„„„„„„„„„„8

(四)社会各方应改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9 参考文献„„„„„„„„„„„„„„„„„„„„„„„„„11

初中生错别字现象及解决对策

摘 要:初中生中存在严重的错别字现象,这是由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消灭错别字已迫在眉睫,必须运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消除初中生的错别字现象,本文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探讨初中生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错别字;现象;初中生

Abstract:There is a serious erroneous character phenomenon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reason is compos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eacher’s teaching, student’s stud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 on.The elimination erroneous character has been imminent, must utilize all the resources to eliminate junior high pupil’s erroneous character phenomenon,this text mainly is explored the reason of the phenomemon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rite erroneous character from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wo angles , and propose some practical viable settle counterplans.Key words:Erroneous character;phenomenon;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第1页 初中年级学生在做语文练习、试卷、甚至是抄写过程中时常出现大量错别字,并且许多常见字、常用字写错的几率同样很高。应对错别字现象的解决策略主要是师生在思想上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方式方法的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养成、社会环境的改善等。规范地运用文字,是夯实语文基本功的前提,更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一、初中生写错别字的现状

现今的初中生在平时作业、考试中错别字大量、甚至反复出现,同一个字、词错了若干次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比如,将“蜷缩”的“蜷”写成“绻”、“清洌”的“洌”写成“冽”、“汗青”的“青”写成“清”、“新添水槛供垂钓”的“槛”写成“溅”或“涧”、“左手倚一衡木”的“衡”写成“横”、“神情与苏黄不属”的“属”写成“主”、“附和”的“和”写成“荷”、“专心致志”的“致”与“志”相互颠倒、“坚定”的“坚”与“艰苦”的“艰”混淆,等等。这些错别字的出现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对字义的不理解,如“洌”意为水清,而“冽”意为寒冷;“附和”的“和”意为应和、响应,而“荷”则意为背负、担负、承受等;“专心致志”的“致”意为尽、极,而“志”意为意志,“专心致志”就表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理解了字义在结合整个成语,就不会将“致”与“志”相互颠倒。这些字虽音近或形近,但在字义上并无相似之处,只要理解其字义,就能避免写成错别字。

有的学生在作文过程遇到不会写的文字时,还存在写拼音的现象。大部分是字形较难辨认和记忆的字,如“东施效颦”的“颦”、“鳜鱼”的“鳜”、“阴霾”的“霾”、“耄耋”、“饕餮”、“猖獗”等等,其实只

第2页 要了解字义,根据字义来辨形,就不会无从下手;另一部分是学生在行文时一时反应不过来的字,部分学生就不多加思考写上拼音。拼音是帮助小学生用于识字的工具,作为初中生在行文中仍使用拼音有悖对其的教学要求。

学生在遇到不确定的字时不查阅工具书、不请教老师,凭借感觉来写字,但由于缺乏有意识地记忆并融入自己的理解,即使订正过,也会反复写错。初学生错别字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显而易见,纠正这个问题也刻不容缓,这需要师生,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

二、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的主观因素

1、混淆字形或字音相似的字,不主动翻阅工具书

将字形相似的字混淆。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许多学生将“清洌”的“洌”与“凛冽”的“冽”相互混淆。而要避免将其写成错别字,关键学生要明白——“洌”,水清也,从水列声;“冽”、寒也——词语、文字所表达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然后通过文字的偏旁加以仔细区分。还有将字音相同或接近的字词混淆的。如分不清“坚定”的“坚”与“艰苦”的“艰”,要分清楚这两个字,定要明白:坚,刚也;艰,土难治也,引申之,凡难理皆曰艰。而学生往往自己分不清、不理解也不愿意查阅工具书,这正是导致错别字层出不穷的一大原因。

2、单凭多音字、通假字等的“音”来度“形”

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通常能将要求背诵的课文,尤其是文言文,倒背如流,而一旦让其默写,却往往满篇错字、别字,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只重视其“音”,以完成背诵任务,再以“音”度“形”,就难以把握住原文字词。如常常有学生把《核舟记》中“神情

第3页 与苏黄不属”的“属”写成“主”,这是由于学生在背诵时一直念“zhǔ”音,却不知道此处应释义为“相类似”,那么望“音”生“形”,从而将其写成“主”也是很自然的了。再如,把《江山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新添水槛供垂钓”的“槛”写成“溅”或“涧”,“槛”有“jiàn”和“kǎn”两种音,平时多用“kǎn”音,“jiàn”音用得较少,所以学生在默写此诗文时若不刻意记忆很难联想起“槛”字,况且学生又易将“水槛”与“垂钓”相联系,必定认为“jiàn”应当与水相关(本意应为江边新装的一副供诗人垂钓的木栏),望“音”生“形”,就易写出“溅”或“涧”等错别字。

3、课外阅读面狭窄,缺乏兴趣

作为一名初中生,本应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但现实是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一个41人的班级中订阅《读者》等期刊杂志的仅为10人,而学校统一订购的报纸,多数学生不会认真阅读,为数不少的学生报纸一发下来就翻到“动漫板块”,看完之后其它信息几乎不再理会。学生看得少,读得少,写得更少,语言能力匮乏,写错别字自然难以避免。

4、学生心理上对错别字缺乏重视

初中生在心理上对错别字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小学生,他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如何在语文考试中获取优异的成绩,而不是人文素养的提高。即使在考试中有因错别字而失分的现象,由于失分分值所占比例很小,他们更愿意将精力花费在除错别字以外的其他方面。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是时常会将学生们写的错别字圈划出来,意为让其自己纠正,但当作业本再次收上来时,他们只完成了布置的作业,对于之前圈划的错别字往往忽视。

第4页

(二)外部的客观环境因素

1、文字结构的复杂性

汉字在本身的结构上就比较复杂,许多汉字的字形都十分相像,很容易认错,从而写错,何况很多汉字“一字多音”,而且“一音多字”更是数不胜数。形近字混淆,比如“戊、戌、戍”、“巳、已、己”、“哀、衰、衷”、“裁、载、栽”、“徒、徙”等等,这些字的结构不易掌握,若学生不从字义、字形上进行分类、辨别就极易混淆;音近字混淆,比如 “辨、辩、辫”、“历、厉、励”、“的、地、得”、“噪、澡、躁”、“班、斑”等等,这些音同或音近,字形上还较为相似的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写字的难度,而学生应着重从形体上加以辨别。

2、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字词的轻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将纠正错别字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在上新课时——尤其是现代文——较少强调字词的把握。尤其是现代文中的生字,一般都让同学们在课后自己进行抄写,而学生的课后作业往往效率不高,任务式地抄写几乎不能使学生深刻记忆,难写、出现频率少的字就很容易被同学们写成错别字(很可能用同音字来替代)。另一方面,教师忽视错别字的纠正。在学生的家庭作业、试卷中,许多学生都出现因为错别字而扣分的现象,但所占分值比例小,教师在讲解试卷、题目过程中,一般着重讲解做题方法、技巧等,而很少对错别字予以强调,即使提到也是一笔带过,教师对错别字的轻视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错别字现象不重视的态度。

3、社会环境对文字的影响

当今文字载体繁复多样,学生获得文字信息的渠道已不仅仅是传统的书本,报纸、电视、杂志、网络媒介都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

第5页 受文字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的覆盖性及其在初中生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尤为显著,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文字的接收与认知。当今电视、网络等插入的广告时常将篡改过的成语作为广告词,以达到标新立异、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效果。而广告词影响范围广,初中生对此类新奇、有趣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直接混淆学生的认知,导致错别字现象的产生。譬如,有一次上课时提到一见如故这个成语时,全班学生立即脱口而出:“箭牌口香糖,一箭如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可见广告语对学生文字、成语的认知的极大影响,可弊端正在于这些被用同音字替代过的成语极为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现在的初中生对网络更是极为沉迷,网络语言的出现和流行更是让初中生对文字的感知出现偏差,尤其当他们已经将网络语言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时候,就会将其融入自己语文学习中。有学生就在作文中描写一段人物语言时,流露出自己平时的语言对话习惯,为了在对话中表示对他人的蔑视,使用“切”字体现轻蔑口吻。但“切”字在汉语中是不能作为语气词的,正是网络语言环境的影响致使学生偏离传统文字。

三、应对错别字现象的对策

(一)师生要在思想上重视错别字现象

学生必须对错别字加以重视,必须常备工具书。在平时练习中遇到不会写、不能确定的字词时,能够随时查阅工具书,并且具有这样的自觉性。而要让学生重视错别字,首先教师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强调字词,不要因为错别字表面上看来是个小问题,在考试中也不会过多失分就将其忽视。如此,学生才会在书写时有注重的意识,从而养成自觉查阅工具书的良好习惯,而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获知的知识往往能比教师单方面的强调或是让学

第6页 生机械式的抄写更长时间、更深刻地记忆。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

1、注重词义的分析

教师在字词、语句讲解时注重词义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比如,“新添水槛供垂钓”的“槛”,形声,从木,监声。①本义:兽笼,囚笼。也指禁闭、拘囚。②栏杆。也指井栏。③门槛。门下的横木。学生就不会写成“溅”、“涧”了。又如,一旦明白“故不可彻”的“彻”字应为“通”意,就不会误写成“撤”了。再如,要写对“汗青”的“青”则必须介绍何为“汗青”,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对字词的词义能深入了解后,形声字、同音字也就不再是难以克服的困难了。

2、加强对汉字渊源的讲析

教师在教授、使用成语或典故的时候,必须让学生明白其出处和历史渊源等,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减少乃至消灭错别字。像“破釜沉舟”的“釜”字,只要明白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把釜(锅)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决不后退,比喻决心战斗到底。知道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学生就不易将其误写成“斧”字了。又如,关于一枕黄粱中“粱”字的写法,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插入“黄粱美梦”的故事,即在《枕中记》中记载的:有一个卢生,在邯郸旅店遇见一个道士,卢生自叹贫穷,道士借给他一个枕头,要他枕着睡觉,这时店家正在煮小米饭,卢生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小米饭还没有煮熟。学生必然不会忘记“粱”是小米饭,那么也绝不可能将其误写成“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

第7页 触类旁通,再如上课时让学生们想想和“东施效颦”表达相同意思的成语,有的学生就反映“邯郸学步”,却有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邯郸重步”,此时就可插入“黄粱美梦”的典故(与“邯郸重步”同一典故),这样以后学生们就不会将“邯郸重步”和“邯郸学步”混淆了,同时又记住了“粱”的字形。初中语文教学中,讲讲小故事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了解成语典故等的背景、扩大知识面、消灭错别字,同时使整个教学氛围趋于活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非语文课程教师的全力配合

多数教师认为错别字的纠正是语文教师单方面的教学工作和职责,其实不然,消灭错别字,其他任课教师也有非常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再怎么重视,其他科目教师却错别字满天飞的话,语文教师的纠正就是白费心力、空自劳苦。就如同语文教师关上了错别字的大门,其他任课教师却为其敞开了一扇窗,这就难以使错别字的消灭有所效益。而非语文课程教师的配合所要依托的不仅仅是其自觉性,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学校、教育局等机构的协助和监管,在提升教师素质或自觉性的同时,亦可提升教学质量。

4、举办寻找、改正错别字的实践活动

在班级中组织寻找并改正错别字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教师的关注程度以及心理上的重视程度,并经过错别字的收集过程,有意识地避免常见错别字。

(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用字习惯

1、在学习中养成查找错别字的意识

初中生完成语文作业后,缺乏像完成数学作业时的复查意识,在行文写作一旦完成后,忽视错别字对文章质量的影响。在文章或阅读

第8页 等题目完成之后,再次对其浏览一遍,那么做题、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由于不确定或笔误而产生的错别字就能得到及时纠正。这种意识的培养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经常性的笔误、不确定的字在推敲一两次之后,大大降低其出现的几率。

2、勤于使用查字工具,建立、交流错别字数据库

在具备了查找错别字的意识之后,由于粗心和笔误形成的错别字已得到纠正,接下来必须通过勤查字典的手段来切实杜绝错别字的产生,对自己不能确定的、模棱两可的字进行纠正。但学生往往不能养成在校携带工具书的习惯,即使他们有想要查阅工具书、验证自己写的字正确与否的意识,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去翻阅字典以查证是否写对字词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在发现纠正错别字后,建立交流错别字数据库也是杜绝错别字的有效方法,将在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错别字集中并定期地收录在本子上作为错别字数据库,定期、反复地复习,可以防止自己重新犯错,还可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看看他人没掌握的错别字自己是否掌握了,以加强自己对字词的敏锐度。只有给自身创造好有利条件并勤于查阅、勤于纠正才能切实消灭错别字。

3、增加课外阅读量、勤于手写,减少对电脑的依赖

现在的学生远离阅读、远离书本,课外阅读面狭隘,并且常常利用电脑,通过输入软件、敲敲键盘,文字便出现在了银幕上,完全不用思考字词的结构,由于输入法的发展有时连字音都无需多加思考。输入法本身输出的字词准确性暂且不论,但学生在长此以往的活动经验中,对文字的敏锐度必将下降。只有学生勤于看书、勤于动手、勤于思考,才能提高对文字的感知力、告别错别字。

(四)社会各方应改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第9页 学好汉字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基本前提,所以消灭错别字应该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与支持。电视媒体、网络等其它文字载体应加强自身的规范性、准确性,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不误导学生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扬本身具有的大众媒介的特点推动文字的规范化。

初中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是由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让初中生规范地运用文字进而提升其文化素养必须依靠师生、社会甚至是国家等各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只要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相信学生对汉字的掌握能力定能得以夯实,最终消灭错别字的目标必将实现。

第10页 参考文献:

[1]金志成,李广平.在汉字视觉识别中字形和字音作用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5(3).[2]黄荣发.中学生错别字现象及其教学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曹式彬.和小学教师谈自学语文[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5).[4]黄妃红.悲喜错别字[J].中国新闻周刊,2008.[5]潘洽.能纠正课本中容易被写错的字[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6]卢惠红.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第4、5、6课时)[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3.[7]姚玉成.网络语言:我们能拒绝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8]徐云震,徐梅.常见错别字考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9]钱道静.中师生作文语言的现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10]谭青.初中生汉字误写探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11]宋华.基于语料库的中小学生错别字类型多元解析[D].山东:鲁东大学,2007.[12]董春华.21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2.[13]陈巧梅.高中学生在古诗文默写中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及纠正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第11页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近几年来课改的深入,对小学生识字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这个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过程中,一个日益凸显亟待解决的问题困扰着教师和学生——错别字随手翻开学生的作文、日记或作业,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情况还很严重,一句话里有时竟出现了四五个错别字。本文试图通过对现象以及原因的分析,寻求适当的解决策略,以减少小学生错别字出现的机率。

关键词:

错别字

原因

对策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识字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基于识字这样的重要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规定小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左右会正确书写,并且有一定的速度。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要求把识字和写字相结合起来。然而在这个写字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错别字现象(特别的中低年级)。错别字现象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交流和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它亦使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错别字的概念

错别字顾名思议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的不正确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替代应写的字。新课改为了学生的信息量加强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好多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写。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写错别字是一种普遍现象,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也随着增多。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一、汉字本身结构复杂

汉字本身属于表意文字,许多汉字笔画比较多,结构复杂,结构差别大,多一笔,少一笔就成了不同的字。因此汉字难记难写,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的出错率相当高。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同音字、形近字多,这些是汉字的特点,也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理解字义,在某种程度上比识字更复杂。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课外阅读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因此,对字义理解含糊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学生自身因素

1、感知因素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导致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能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都较差。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此,学生识字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写错别字。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不同:如未-末、己-已、处-外;(2)、字的笔画相同,但位置不同:如上-下、干-土、庄-压(3)、字的结构相同,但位置不同:如陪一部。

2、旧知识对新学知识的干扰

小学生学习生字时时常会将生字与以前学的字联系起来,由于以前学的字经常强化训练,已经根深蒂固,而小学生又不懂得分析比较,因此,他们常常会犯习惯性的错误,如学了“县”后再学“具”,不少同学在“具”的里面只写两横,学了“戴”、“栽”等“戈”字部的字后再学“腻”、“武”,往往有很多同学要画蛇添足,在斜勾上加上“丿”,学了“低”“底”等字后再学“纸”,下面往往要多写“﹑”。

3、注意力分散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十分有限,要让他们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写字上是很困难的,他们往往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而写出错别字。可能手上在写,脑子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所以在作业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词语写两遍,往往第二遍就会和第一遍不太一样,或者部首变了,又或者少了笔画。

4、思想上不重视

不不求过程,只求结果。有些学生书写汉字时不注意笔顺的规则,只想着“依葫芦画瓢”写出这个汉字,却忽视了这个字笔顺的准确性。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这个字的强化记忆就形成了一定的困难,更加难以形成字与字间的联系,牢记字形。这种做法往往一不注意就写出错别字了。

三、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师的重视程度

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句、段、篇的教学上,而忽视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有些教师不重视识字质量,求多求快,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思想上不够重视,订正不严格,在众多的语文教学大赛中,展示的也都是阅读教学的风采,很少有识字教学的天地。其实,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如果不对汉字的音形义全面掌握,那么它就成了错别字产生的根源。中、高年级识字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上只是简单读读生字,没有重视生字的字形分析与字义的理解,对易混字、易错字的辨析不够,写字的时间大都不超过5分钟,远远达不到学生熟练掌握生字的程度。

2、教师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书写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比较大,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小学生的记忆规律,没有针对小学生知觉泛化的特点对难认字、易错字未加以指导,不启发学生对字形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思考,就容易导致书写错误的出现。

四、社会语言环境因素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父母或亲密的同伴经常写错的字,那么他就极有可能受他们的影响而写错那些字。现在的广告、标志牌及报刊杂志中,出现的错别字的频率很高,甚至某些教科书上也会出现错别字,而小学生又不可避免的要与之接触,这势必会对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 龙卷(剪)风、寻物启示(事)、小妖(腰)精、裤(库)子、韭

(九)菜等,很多广告常用的词,如蚊香的广告:“默默无蚊”;摩托车的广告:“骑乐无穷”;美容店的广告是:“笔者型笔者塑”;钢琴的广告:“一见钟琴”;眼镜店的广告:“一明惊人”。

五、错别字的出现与新课程要求的识字量的增加有关

大量的识字、写字任务集中在中、低年级。新课程一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就有些许难度。要识的生字缺乏有序性,大量生字是随课文出现的,学生往往要先学合体字,再学组成该字的独体字,这就造成了识字的难度。到了二年级,不仅识字量加大,而且字的结构难度也加大。新课程提倡的“大量识字,大量阅读”带来的是学生阅读量和识字量的明显增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增加了字词混淆的机会,因此错别字的增加也是难免的。解决错别字现象的策略

一、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汉字的字形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个汉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识记器官,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进行识字教学,巧教、巧记。再则可借助已学过的汉字学习新字,既复习了旧知,又巩固了所学,还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如熟字加部首组成生字;给熟字换偏旁组成生字。

二、抓住儿童特点,利用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教师适时地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学生爱学的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识字,在活动中无意识地达到识字的目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示范是关键,模仿是习惯。

日常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在写字课上,学生基本上都能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写出来的字也较规范。但是一到写作业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便龙飞凤舞起来,写的字潦潦草草,难以相认。尽管老师反复要求、多次批评,也无济于事。原因大部分在老师身上,是由于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太大造成的。学生为了按时完成作业,就不得不求快,因为他们的基本功不过硬,如果一笔一画地写就难以按时完成作业,难免龙飞凤舞起来,缺胳膊少腿,张冠李戴,产生错别字。为此,我们要减少作业量,应求少而精。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一笔一画地完成自己的作业,对写字不认真或水平差的学生,绝不能用“抄十遍、二十遍”的办法惩罚,而是要求“必须写的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写的再多也不能放过。逐渐使学生真正达到“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要求,学生模仿性强,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其习惯的形成,都具有模仿的因素。平时,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备课时,对所教的生字先默背笔画位置,搭配比例与整体的字型结构,难写的字先认真练几遍。教学时,对于容易写错的字要在示范怎样书写的同时讲清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同时,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做到按照笔顺规则正确、端正、整洁地写字,特别是第一次书写,一定要写正确,因为这时产生的错字很难纠正。田字格中的字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位置,并努力记住它。当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后,错别字也就大大地减少了。

五、注意及时复习巩固

及时复习巩固识字效果也很重要。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一种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逐渐进行的过程。为了战胜遗忘,学生识了字以后一定要及时复习巩固,才能加深记忆。除了当堂对所学的生字进行复习巩固外,还要变换形式反复地复习巩固。巩固汉字不能单靠机械记忆,或反复单调的练习。除了抄写、听写、默写等方法,还应采用不同形式,多渠道地进行复习。如安排一些“找朋友”游戏,即要求学生把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了解学生对字形结构的掌握;“贴树皮”游戏: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干上贴拼着,请学生把写有生字的小卡片贴上去,还有配对子,添砖加瓦等游戏。

六、培养学生改错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

增强学生改错意识,培养良好习惯。学生在作业中写错别字,一般说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改错意识。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等方法,更要督促他们养成勤于查字典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自我检查、改错的好习惯。

当然,错别字的产生绝非一朝一夕,杜绝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有很多反反复复。因此,如果要有效地降低错别字的“发病率”,则依然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态度上认真,制度上严格,措施上有力,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文字一定会日益正确、纯洁和健康。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

分析及对策研究

院系:外语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02班,712100

【摘要】:现如今,在大学,学生逃课现象已经不足为奇。不论是显性逃课还是隐性逃课,都会使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下降。这也成为了家长、老师和学校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分析其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从心理学及经济学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

【Abstract】:Nowadays, in the universities, truancy phenomenon is not a surprise.Either dominant cut class or recessive cut class can declin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nd this question is concerned by parents, teachers and the universities.It is an extremely urgent problem that need to solve.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auses of truancy phenomenon and is significant to analyze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This essay is mainly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aspects of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using the way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关键词】:大学生 逃课 问卷调查 心理学 经济学

【Keywords】:college student;cut class;questionnaire survey;psychology;economics

【正文】: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生事物纷至沓来,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多。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大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接受教育的行为和态度对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大学生逃课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这句流行在大学生中间的口头禅充分反映出,逃课已经成为大学生无需掩饰的公开秘密。逃课已不再是顽劣学生的专利,即使那些“坚守”上课之道的学生也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睡觉者,玩手机游戏者,QQ、校内聊天者比比皆是。不论是显性逃课还是隐性逃课,都已严

重影响了高校教学秩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逃课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则反映出的大学教育制度的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研究已成为学校教学与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 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大学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分析学生自身能力、家长态度、学校教学制度及社会认知和关注与大学生逃课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达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现状分析

(1)整体逃课率高

经查取资料及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校逃课率普遍较高。通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取小样本进行调查问卷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逃课的主要理由有:①有的老师讲课实在没意思;②学习负担太重,需要休息;③认为所逃课程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没用处。被高校学生列为第一逃课对象的课程为选修课及思政教育等课程逃课率最高(如思修、毛概等),其次是同学们普遍认为较难的基础课程(如高数、概率论等)。前者是因为同学们觉得这类课上与不上没什么区别;后者是因为逃课同学觉得实在听不懂,不如逃课做点别的“有意义的事情”。

(2)逃课已成为一种“潮流”

“不逃课反被当成笑话”。这是当今社会在高校存在的一种奇怪的风气。许多同学本来觉得不管是在高中还是大学,按时上课、好好听课是一种好习惯,于是坚持每天去上课。可是这种坚持却引来了周围同学的质疑。“大学不逃课就不能称其为上大学”。大学里,不逃课到底好还是不好?这也成为了一个严重困扰着大学生的问题。

(3)隐性逃课不被当做逃课

所谓隐性逃课,指的是在上课时,学生在做其他作业或想其他事情,思维没有在课堂上。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隐性逃课的现象。但是好多同学却对这种说法不以为意。“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对隐形逃课很形象的描述。可他们却并没有认识到其严重性,其实,隐性逃课和显性逃课的结果是差不多的

二、逃课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因素

虽然社会普遍认为,大学生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但是,自控能力较差仍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懒惰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摆脱不了的天性。由此,便引发了一定程度上的“无组织、无纪律”问题—逃课。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学时父母的一种投资。对于大多数中国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几个人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来源。有些同学根本认识不到上学的成本与父母艰辛工作之间的关系,更没有意识到逃课的代价,没有认识到无休止的逃课对父母的投资及资本回收有多大的影响。

(2)家长的因素

大多数家长出于心疼孩子,认为孩子经历了高考进入大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大学也该放松放松。于是,对身为大学生的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再管问或提醒。

(3)任课教师的因素

当代社会,仍有一部分老师讲课方式较过去没有什么变化,太过死板,没有艺术性,不能吸引学生;有少数老师责任心不强,本着“念完课件就走”的原则。对学生来上课与否不闻不问,从不在考勤上“浪费时间”;再有,学生对一些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同,如思修、毛概、近代史等,而有的老师的讲课重心应该是倾向于大部分学生的。所以,对于那些已经熟悉甚至掌握该课程的同学来讲,再听第“N+1”遍就没什么意义了;最后,一些老师应学生要求,在结课前的最后一节课给学生“划重点”。基于此,很多学生便产生了侥幸心理。

(4)学校的因素

一些学校对学生及教职工的责任感不强。学校虽然制订了完善的考勤制度,但是从制订到实施的过程却是漫长的。有的学校甚至因为该制度执行起来费时费力而使其无极而终。其次,很多学校的考试制度陈旧、刻板,没有创新。古板的考察方式使学生压力大,逃课看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5)社会的因素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使得网上学习资料更加丰富。这就为那些倾向于网上补课的同学提供了便利。其次,学校尤其是各高校周边的诱惑源太多,网吧、KTV、酒吧等娱乐场所对于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最后,社会上对于大学的“无为”、自由的解释也给大学生造

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对策分析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通过心理咨询师讲座的方式给学生做报告,让同学们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以情动人,教授给他们一些自我激励和获得学习动力的方式。让他们懂得体恤父母,认识父母工作的不易,同时对比投资的风险性。从而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学习动力,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2)家长的引导和督促

可以通过讲座、信件或电话的方式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现状,让家长在一定程度上能敦促孩子,减少其逃课次数。

(3)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改善教学方法

经调查问卷、采访等方式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认可老师改善或改变教学方式会有助于降低逃课率。因此,对老师进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培训,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老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试着和学生成为朋友。以自己的行为态度来引导教育学生, 把教书和育人切实结合起来, 形成有利于良好学术氛围建设的氛围。同时,老师应该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掌握讲课的艺术,使更多的学生愿意来听课。在课堂教学中多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深化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

学校方面,硬件措施和软件措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学校相关部门在安排课程时要尽量做到科学化,坚持课程安排与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避免课程安排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偏离大及课程安排太多或太少的情况。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立规范、高效的教学运作机制,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彻底消除“经常逃课考试也过”的现象,从而从根本上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

(5)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

大学虽然是一个“小社会”,但是,毕竟仍是学术氛围浓厚的地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的净化,减少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的数量。同时,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另大学生群体认识到自

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从而,使他们少逃课,多参加一些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课程。

四、结束语

逃课,作为当代大学生中间的一种“潮流”,可能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继续存在。杜绝逃课现象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所能做到的。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当学生、老师、家长、社会都能负起自己的责任时,才有可能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对此,学校应优化课程设计、健全教学管理体制;老师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改善讲课模式;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修养,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相信“逃课”这一现象会在更多人的关注下得到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赵永厚.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10):14-16.[2]寇蓉,王静涛.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谈大学生逃课问题.青年文学家,2011,(03):176.[3] 洪名勇,周薇.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教育文化论坛,2010,(04).:28-34.[4] 王成德,贾志明,胡巍.大学生逃课行为的诸因素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1,(08):51-54.[5] 黄冰洁,常青.大学生逃课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理论研讨.2011,(09):125-127.[6] 曹喆.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心理学探究.铜陵学院学报.2010,(04):114-116.[7] 潘丽娟,孙永清.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中外企业家.2011,(08):217-218.[8] 朱文武,程晓娟.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1,(04):215-216.[9] 李睿.大学生学情与逃课现象浅议.读写与杂志.2011,(07):61.[10] 刘秋云,王俊华,秦振源.高职院校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及对策分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0):9-10 [11]白建磊,杨家珍.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大学生逃课原因及矫治策略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1,(02):172-173.[12] 孙传良.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_以小于典型个案为例.高校辅导员.2011,(04):64-68.[13] 李辉山,范司龙,王文斌.逃课,是追求个性自由还是虚度年华—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学理论.2011,(02):202-203.[14] 张丽红.新时期大学生逃课现象解析.科学咨询.2011,(01):73-74.[15] 庄晓东.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逃课现象为例进行分析.2010,(11):42-46.

第五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抚顺市新抚区公园一校

王 云

摘要:职业倦怠现象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小学教师这个重要的教育群体中,由于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教师工作的低创造性、劳动付出与回报不一致 以及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等原因,使职业倦怠现象在小学教师中尤其突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否则将对基础教育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本文试对此现象的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职业倦怠

小学教师

对策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小学教师中也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意而为之时,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就会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小学教师中是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就会作用于工作,影响教学工作,导致工作恶化,于是职业倦怠进一步增强,继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工作状态,导致进一步的工作恶化,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不但对工作有极强的破坏力,而且能导致当事人发生多种生理疾病,如失眠、头痛、头晕、内分泌失调等。

一、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样而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可能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千差万别。大量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造成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

1.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

从古到今,教师职业一直被视为崇高的职业。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师,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我国也不例外。“教师节”的设立,《教师法》的颁布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轻视知识、读书无用、轻视教师的种种偏见,对教师的物质文化生活漠不关心,鄙夷教师职业,轻视教师的劳动,甚至还有殴打、谩骂教师的现象。

作为知识分子的小学教师,一直渴望自己的职业与角色活动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赞誉,以维护他们的尊严。但是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们对他们及该职业的态度与他们所渴望的职业地位和角色形象很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一种“屈尊感”和“失落感”,他们为自己的职业不能给自己带来光荣而烦恼。处理不当就会对教育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

2.当前小学教师工作的低创造性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繁杂纷乱的教育内容,瞬间即变的教育环境,他们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发挥,才能胜任教育这一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封闭性的教育系统、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使我国的教育失去了内在的原动力,也使教师们日渐疲惫。

3.小学教师劳动付出与回报不一致

我国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一直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上。有资料表明:我国小学教师月工资平均水平排列在国民经济十二个行业中倒数第三,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教师工资收入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四分之一。商品经济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劳动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经济待遇低,就意味着没本事、无贡献。这样小学教师就会因自己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严重背离,心理矛盾加剧,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4.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

无论从角色职责,还是从社会文化的继承而言,教师一直是社会提倡的价值模范,且被作为一种价值传播的工具。但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改变,人的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许多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于是就产生了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冲突。

另外,一些个人因素也在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倦怠,例如,有研究表明:男教师较女教师更易产生倦怠,中学教师较小学教师压力更大,单身教师比已婚教师的倦怠程度更高,任教于较大城市学校的教师比中小城市的教师倦怠程度高。

二、缓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以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为基础,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 教师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历程。小学教师的挫折阶段常发生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即大约是任教后15年左右,这时小学教师可能会产生教学上的挫折感,或工作满足程度逐级下降,在教学上常表现出无力感、倦怠感。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教师非常需要帮助。在这一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或校际间的研讨会,使教师之间彼此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消除教师在专业探讨方面的孤独感、无助感;可以邀请著名学者、教师讲学,开阔教师视野,提高科研意识,激发教师重新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为小学教师切实提供时间与教育资源使其参加进修培训,提高教学能力与技巧,增强教学效能感等。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帮助与支援会有助于教师摆脱倦怠,走出低谷,提高与完善自己。

2.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也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

3.增强教师心理适应能力 增强教师心理适应能力,使其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情绪,既是预防教师出现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1)教师个人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只有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满腔热忱,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才能热爱学生,并从这种爱中得到极大的职业享受。教师要想做到“乐而为之”,必须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这种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来源于教师个人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认定,是一个小学教师避免职业倦怠、保持最佳心境的思想基础。

(2)引导小学教师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职业倦怠信念源于挫折,挫折是在目标行为受阻时产生的。为防止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学校领导者要积极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目标,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获得成功。

(3)注意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教师健康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形成,要想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领导者首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榜样。同时还要对教师付出同志式的爱心、诚心、细心与耐心。主动了解教师思想动态、业务能力,及时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积极分担教师生活中的忧虑与艰辛,并时常为教职工之间的业务交往与情感交流铺路搭桥等。

(4)教师要努力发挥自身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要增强理智感,克服主观臆断;增强自制力,克服激情性冲动;增强信心,克服自暴自弃等。小学教师还应注意经常保持乐观自信的健康情绪,做到不多愁善感,不暴怒暴喜等。

4.完善教育领域内部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 竞争是生物界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则。大量事实表明,在社会生活中,完善的竞争机制能激发人无穷无尽的活力。当然,教育领域内的竞争不同于商品经济领域内的竞争,它不是简单的商品生产,而是培养人才的竞争,是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竞争。

在教育领域内部,要确立完善的教育竞争机制,必须有科学的聘任制、考评制和筛选制等配套措施,并且要做到公正、公开。当这些配套措施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教师的优胜劣汰便成为可能,从而促使教师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强大而又持久的行为动力,有效地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下载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错别字分析

    小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原因分析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

    《小学语文低年级错别字的对策与研究》结题报告(精选5篇)

    《小学语文低年级错别字的对策与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1、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

    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

    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调查目的:搜索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调查人员:xxx,xxx,xxx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我们一......

    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

    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 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11月6日7:36调查范围:上网查资料调查目的:寻找错别字调查情况:许多的商家为了讨好客户把一些四字成语更改,例如以下的这一些成......

    生活中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精选五篇)

    生活中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尤溪一中七年级(3)班 钟 林 前 言 在现在社会中,虽然人们受教育程度深了,但是错别字依然广泛的存在。因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从中获得错别字......

    关于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课题研究

    关于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课题研究 2012-11-16作者:冯香云 所属课程: “国培计划(2012)”-小学语文河南省001班 关于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

    低年级语文减少错别字的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语文减少错别字的教学策略研究》 南玉子中心小学邓彬惠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简化了识字教学的要求,对于低年级提倡“多认少写”策略,目的在于提高识字效率,使......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共5则)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识字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然而,在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