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分组讨论法[模版]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分组讨论法
禹州市火龙镇中心学习王战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怎么样正确、灵活的运用讨论法也成为每一个历史教师的崭新课题。如何很好的贯彻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个春风中,我想谈下我对初中历史教学讨论法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正确认识讨论法
什么是讨论法?简单的说就是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互相讨论,交换意见,互相启发,探讨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小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都不是相当的重视小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轻视小组讨论,认为小组讨论可有可无,在课堂上搞小组讨论都是形式主义,抑或有在课堂上实行小组讨论,很多也都流于形式并且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而造成小组讨论诸多误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领会小组讨论的精神实质和最终目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我们对各种教学法性能的研究,可以又一次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地使用多种方法”吗?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也说:“教学和教育的方法要随时改变,应该根据学生的体力、生活经验、技能和知识水平以及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等而有所改 变。”可见,小组讨论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讨论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以下优点:
1、帮助学生形成自己深思熟虑的概念。讨论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知识、独立思维、阐述已见、形成概念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亲自参加讨论所形成的概念无疑要比运用其他呆板的方法所形成的概念深刻得多、牢固得多。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讨论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思维的良好机会——依据讨论问题,旁听他人意见,运用一定原理,经过本身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
3、使学生交流思想,放宽视野。讨论是相互交流思想的有效方法。由于学生们的知识量和知识面、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等不尽相同的观点和看法,把这些观点和看法发表出来,就能促进学生开阔思路的作用。
总之,讨论法能充分体现《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能达到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讨论法的必备因素 1.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讨论法这一教学组织方式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同时,教师更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和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多表扬,少批评”,适时、适当地予以肯定和点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周密计划、精心设计。
讨论教学法特别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计划,就是要求教师对本学期运用讨论法的场次、时间、讨论的问题事先进行安排。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讨论题。精心设计讨论题,是一节讨论课成功的前提。一道好的讨论题,既要进扣教材的重难点,又能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讨论题可以是分析题,也可以是综合题、评价题、比较题、归纳题、概括题。如: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如何评价秦始皇?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而我国戊戍变法为什么失败?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其次是要求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供学生以充裕的资料,使之有备而来,足备而论。
3.妥善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运用讨论教学法,教师正确的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发挥主导作用 是充分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讨论中,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既要保持课堂的活跃气氛,又不能使讨论偏离主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恰当的引导,适时的点拨,使教师的诱导和学生的思考不断地升华,以利教学目标的实现。
课堂讨论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讨论情景,让学生以较佳的状态进入讨论角色,或思或辨,以辨促思,以思成辨,形成高潮。
4.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讨论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然就会空泛而论。讨论法教学一般的程序是: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在学生对教材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掌握重点,认清难点,提高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把握教材,提高能力。讨论教学法可操作性很强,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如果过于僵化、呆板,一成不变的形式出现,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其效果,因此,应该注意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可以按学生座位分成几个讨论小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也可以根据学生观点的不同,分成不同的派别,各派之间进行辩论;还可以按班级原有的学习小组,根据老师课前分发的预习提纲分头进行准备,课上推荐代表进行发言,等等。形式上的多样化,使学生总有一种新鲜感,有利于调动其 参与积极性,又避免了讨论时冷场现象的出现,同时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精神的培养。
5.做好总结、评价工作。
开展课堂讨论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重在于讨论的过程,不在于学生能否讨论出什么结果。因此,教师的总结、评价是讨论法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对讨论进行的总结,大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表扬讨论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同学;
②梳理、归纳讨论中形成的几种不同意见,对不同见解进行评述; ③肯定讨论的收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所在; ④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应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辩论的技巧; ⑤对今后的课堂讨论提出若干要求;等等。
三、合理使用讨论法
讨论法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宜多用。这是因为:第一,初中生还欠缺开展课堂讨论应有的自学能力和足够的历史知识。由于初中生年龄尚浅,接触历史课的时间不长,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深、广,史学理论肤浅,历史概念淡薄,不能有效率的 搜集史料和对史料的提炼、应用能力低,这就大大地制约着他们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深层次认识和研究。第二,开展课堂讨论往往要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内容多,教学进度紧,这是许多教师在运用讨论法等新教学方法时感到难以妥善处理的问题。诚然,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自学能力还必须有一个培养、发展的过程。
小组讨论教学法是一种现代“以学为本”的新型教育观,能让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中体会到学会学习、合作分享的快乐,实现“轻负高质”的远景。远离无效课堂,实施有效教育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也许教师永远不会到达教育的最高境界,但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可以离最高境界近点,再近点……
第二篇:浅谈分组讨论式教学
浅谈分组讨论式教学
刘
磊
分组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把学生合理分组,对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由老师拟出预习题纲,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分组讨论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的分组讨论式教学是这样实施的。
一、准备过程
一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好、中、差学生合理搭配,分成六个大组,每个组中各类学生的比例基本相同,这样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二是课前准备,课前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题纲,题纲要具体,目标要明确,使学生明白这一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程序性的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二、自学讨论过程
指导学生依据学习题纲,认真阅读教材,进行自学,对于不清楚,不明白,把握不准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不要急于把正确结论告诉学生,而让其小组内针对问题自由发言讨论,启发学生之间互相质疑、争论,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教师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采用不同形式,层层深入地提出讨论问题,问题和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问题的提出要引人入胜,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急于弄清是非,从而积极参与讨论。
三、整理总结过程
整理总结知识的过程是加深并强化全体学生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澄清模糊认识,形成全体学生的共同的正确的认识。
四、巩固提高过程
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利用讨论获得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基础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可利用小组比赛的形式,采用问答、板演、书面练习、互相出题等形式进行,同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
五、小结评价过程
对于一节课要进行小结,一方面小结所学知识点、所用方法、题目类型,使学生有个整体认知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本节课表现积极的同学给予肯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进行鼓励,并记录小组量化的情况,使小组之间形成竞争。
总之,分组讨论式教学使师生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互教作用,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大有裨益。
第三篇:在教学中运用“分组讨论法”对学生产生的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分组讨论法”对学生产生的作用
(宁夏西吉县兴平乡赵垴小学小学 教师巩志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常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对学生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现就我在教学中所运用的“分组讨论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常会提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这时我们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比如邻近的两桌一组或三桌一组,让他们对同一问题进行各小组的讨论。学生在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会自发的进行任务分配,如谁记录、谁总结、谁发言等,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或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那么,通过分组讨论法,在小组中,一部分自信心较差的同学会在组内伙伴们的鼓励下进行积极的讨论,甚至作为小组代表发言,时间一长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这些学生重新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以前我们“填芽式”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抹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掘,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在进行分组讨论时,一部分不爱思考的学生有了一个独立思考的平台,和同伴一起讨论问题,他们消除了对老师的那种胆怯心理,进而可以自由、大胆的思考,时间一长,他们均会在课内外对一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思考,逐渐养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大都受父母溺爱严重,养成了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的恶习。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他们可以倾听到同龄人和自己不同的见解,慢慢地他们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从而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对待别人、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提高学生概括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分组讨论中,各小组常会派代表进行总结性的发言,这就需要对每位小组成员的答案进行高度的总结和概括,为了在总结发言中比其他小组有优势,每组成员都会“出谋划策”、进行概括,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运用分组讨论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较多的关注对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因为他们终有一天会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 “兴趣教学”
望都二中刘莉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现就以下几点,谈初中历史课引人“兴趣教学”的看法。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
初中生从年龄段上看,正处于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历史课上引人“兴趣教学”是完全必要的。历史课课时比较少,教与学的任务相当艰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历史课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着生动感人的真实的故事。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就会成为“乐学者”,在知识的海洋上遨游。
二、实践性
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方法与技巧可以说多种多样的,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方法和技巧。这里,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简介如下:
(一)优化导语设计,激发好奇心
初中学生的心理处于半成熟状态,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乐观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导语引人新课,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教与学成为一体,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的奠基石。
例如,在讲述“秦末农民战争”一课时,我利用郭沫若的一副对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背水一战,百二秦关终属楚”作为该课的导语,同时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有志者是指谁?背水一战是怎么回事?百二秦关终属楚又是怎么回事?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扣住学生的心弦,驱动他们的好奇心。这样,师生都进入了自己的最佳角色,水到渠成地进行着新课的讲授。
(二)融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诱发学生求知欲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情感和感情。初中历史课的跨度大,内容多,初中学生的可塑性又很大,中学阶段更是他们独立见解形成的时期,教师的情绪若能给学生以激情的引导,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能使学生更热爱历史这们学科。
例如,在讲述我国古代文化时,我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激情洋溢的民族自豪感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灿烂1的古代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巧设质疑问题,扣击学生心弦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给学生设疑问难,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的过程。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把握历史的各个要素,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出趣味较强的问题:
1、所设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2、要善于围绕教材中心,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
3、要新颖、生动,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情感。这样,学生就会在问题中思考、求索,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这样,教与学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呢?
在讲授“美国独立战争原因”时,我是这样进行设问的:
(1)发生战争必然有矛盾,这个社会矛盾是什么?
(2)矛盾导致了什么事件?
通过设问,使学生对战争发生的原因的认识又感性上升到理性,即:战争的根本原因——战争的必然性;何时发生——时机何时成熟;战争缘由——战争的导火线。这样的启之以疑,导之以句,不仅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办法。
(四)进行课堂练习保持学生兴趣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不成熟,兴趣容易转移,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课堂最后应该留适当的综合练习题。练习题的类型应该形式多样。
这样,学生在趣味中练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三、感想与前景
实践证明,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推行“兴趣教学”,能使教与学的过程变成一个让学生心情愉快的过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以生动感人的故事,风趣的语言,在教学中探索阿嗄与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兴趣教学”方法将学生引人一个胜境,不仅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它的艺术魅力,而且能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增辉添色,也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五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识文断字”
湖北恩施高中 刘涛
在高中历史尤其是涉及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甚至是无法正确识别的字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笔者归纳,这类字词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生僻字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不常见的或者是人们不熟悉的汉字——跟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一样,我们字典里的字词,绝大部分都是不常用的。以目前公认最为权威的《汉语大字典》为样本,它共收单字五万多,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据统计,3500个常用字就已经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 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但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仅为6544个字。
由于不经常使用,很多字理所当然的被我们遗忘,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识别部分生僻字就成了一项并不轻松的工作,比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这一课中,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西周所分封的诸王,而这其中,就有不少生僻字,比如封在楚国的是熊绎,而他的先祖就是传说中黄帝的孙子颛顼(zhuānxū);封在陈国的则是舜的后代妫(guī)满,而在现在北京的燕国诸侯则叫召(shào)公奭(shì),这些名字,教师不仅要正确朗读,还要能正确书写,有的还要能知其义,比如召公,实际在姬奭(第一代召公)去世之后,成了周朝一个固定的官职的名称,承担掌管国家政事的责任,世代由召公后人继承。这样解释之后使得学生对于西周官名来历也有所了解,更可以开拓学习视野。
二、多音字
据初略统计,《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个别字的读音有五个之多(如“和”字有hã、hâ、hú、huó、huò五个音)。因此,不少人难免读错,而同一个字,读不同音,其含义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中共历史上重要的瓦窑堡会议中的这个“堡”正确读音就应该是bǔ,其含义是“有城墙的村镇”,假设错读成bǎo,则会被错误理解为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这样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地理印象,不利于理解记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用以称呼古代少数民族领袖的单于(chányú),可汗(kâhán)等。因此,在常规教学中,正确识别多音字也应该成为历史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一旦读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音译词汇
胡适早年提倡白话文写作,曾身先士卒用白话文创作一首诗,其中一句是“皮克尼克到江边”,令读者不明就里,实际上,“皮克尼克”就是“picnic(野餐)”之意,这种比较直白的音译,很难让人理解其真实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擅于解释这类音译的词汇,比如,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这一节中,我们无数次看到苏维埃这个词,那么什么叫苏维埃呢?实际上,“苏维埃”一词就是俄文“COBET”的汉语音译(英文为 Soviet),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它是俄国劳动人民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节中出现的类似词语还有布尔什维克,同样也是俄语Bu'ershiweike的汉语音译,意指多数派,是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形成的拥护列宁的多数派政党组织。而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各国共产党都以俄共为榜样,布尔什维克又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同义语。讲清楚这些音译词汇的来源,既加强了学生对于重要史实的理解记忆,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
四、异体字
关于异体字的界定,简单来说就是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现在而言,异体字的使用已经严格限定在文物古迹、姓氏以及出版、教学、研究等范围中,比如《史记》记载刘邦“登基于氾水之阳”,这个“氾(fàn)”就是“泛”的一个异体字,在历史教学中,异体字并不多见,但是在引用一些历史材料特别是古代文字史籍时候,却不可避免的会遇见异体字,一般情况下,这些字大量的存在于地名和人名中,比如我国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锺繇的这个“锺”,我们比较熟悉的中俄《瑷珲条约》中的“珲”,还有清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艺术家翁同龢的“龢”都是异体字,正确读写这些常见异体字也应属于高中历史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
五、通假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古今字和通假字,异体字上面我们已经介绍过,至于古今字则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记录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记录分化后形成的新词的字就是今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原来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如:“莫(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古今字与历史教学关系不大,这里不再过多探讨。
我们这里着重来谈谈狭义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在古文中遭遇通假字,如果不能正确识别其本字,就很有可能影响对全文的理解,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这句中的“女”就代表“汝”,假设不能正确辨别,这句话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六、繁体字
繁体字与历史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这种结合又赋予繁体字某种特殊的意义,使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名词,象征着五千年的古国文明,象征着国家的统一,象征着民族的团结悠久灿烂的文化。
一般而言,繁简明确区分始于一九五六年,之前则是繁体,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反映解放前事物的一些图片史料中,基本上都是繁体字,正确识别这些字,就成了全面理解图片信息的基本前提,比如在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节(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章)中中,有一张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的图片,要是不认识那个繁写的“憑”,整个图片就无从下手,无法迅速抓住切入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确识别理解在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字词,是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必要条件,作为教授者,各位教师在课前就应该把相关的字词都弄懂搞透,做到烂熟于心,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理解记忆,从而使得历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