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

时间:2019-05-14 16:4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

第一篇: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

现代信息技术在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科学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的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及对策的研究也大量出现。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是信息的时代,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时代,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及对策的研究也大量出现。我国很多学者及各级政府基于国情对农业信息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国内学者对农业信息化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张燕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形成集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李道南认为农村信息化简单为四个字:程度,就是普及的程度。过程,农村信息化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它是若干年的发展过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生活中普遍应用的程度和过程。

二、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费东明认为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基础。杜青林认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张鸿教授也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虽然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张世忠认为,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农业劳动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比较薄弱,农业现代通讯网络不健全,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建没相对滞后等问题。甘秋萍认为,我国有些地市领导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网站集中度不均匀;网上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信息发布、传输滞后。

四、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的研究

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2010年农业部发表文章中指出开拓创新,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①积极营造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氛围;②切实编制好“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努力做好顶层设计。③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李伟克认为,政府应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将电子政务、金农工程高效地应用于农业信息化中,从而构建农业信息化支撑平台。黄婷婷认为: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②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③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作用⑤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⑦增强农民信息意识⑧加速科技、教育和推广的结合。

五、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的研究评述

学习和掌握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政府的扶持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有力保障②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依托;③健全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和多层次应用体系是构建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通过对农业信息化研究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①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改变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增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②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普及推广。③注意农业信息资源的发展。要综合利用农业信息载体,提高信息的发布与传输,扩大采集面以及开放性和共享性,增大信息资源库存量,增强信息的猜测性和前瞻性,加大力度建设发展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二篇:来凤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凤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已席卷全球。信息是财富,信息是资源,信息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现代信息技术也逐步地向农业渗透,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村小康化、农民富裕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信息在国际农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加快构建适应我县新时期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信息体系,已成为增强我县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支撑条件。

一、来凤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可悲的是来凤县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几乎为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极大的影响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信息的闭塞,直接减缓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直接减少了老百姓经济收入。我县的农业信息机构、农业信息网络、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几乎是没有,依托的是现有的农业机关和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信息体系的架构现状可想而知有多欠缺。

1、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县还没有成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上联州,下系乡镇的农业信息体系没有形成,与各县市农业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使得对农业信息的占有、分析、加工、预测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信息工作难以较好的开展。

2、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设备和网站建设没有,更谈不上网

页制作、网站维护了,需得到建设和完善。

3、农业信息队伍建设不健全。我们仅有的就是各个农业机关和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4、影响了我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没有农业信息机构、队伍的建设,就不能通过农业信息服务,为各级政府及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更主要不能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急需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业技术信息,促进农业增收和农业增效。

5、我们已滞后于老百姓的信息化意识。现实农村有很多的老百姓都会在电视、电脑上去看、去搜索他们所要的信息和技术。而我们连一个网站,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信息的平台都没有。

二、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农业信息化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加速政府职能和传统工作方式的转变,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工作效率,各级各部门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对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要有紧迫感,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重视信息机构建设,充实配备信息人员。

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投资大的系统工程,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

及部门扶持立项,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重点围绕搞好信息发布与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农业信息工作保障基金,确保必要的运行经费。多方筹资加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乡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发展壮大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农村经纪人等组织,切实为“三农”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2、尽快建立农业信息网站

3、完善制度,科学运行

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严格的信息采集、发布标准及分析预测制度,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责任,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强化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增强信息引导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全县农业信息网络安全高效运转;建好用活“来凤农业信息网站”。有严格的信息更新、发布制度,突出地方信息,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动态等采集、整理、发布信息。确保信息有效传播,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高效运转。

4、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

推进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网络设施是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是核心,而信息技术人才是关键。建立农业信息技术队伍,加强农业信息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很重要。不仅要加强信息人员计算机网络知识,还要他们懂得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政策法规,并具有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写作能力。

5、切实抓好县乡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工作

严格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州局信息网络为中心,依托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因地制宜,找准农业信息工作的切入点,切实抓好农村信息服务延伸工作。逐步解决我县农业信息服务问题。

6、积极探索农业信息服务与农技推广相结合的方法

创办专门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机构,由县、乡信息服务站与县、乡农技部门组成,利用现有的传统和现代媒体,借助在农村具有较高普及率的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采取电话语音信息服务、专家坐席解答、农民上门咨询和农技人员主动下乡服务方式,为农民增收做贡献。

7、依托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切实开展好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工作

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是与农民联系比较近,利益关系比较突出的组织和中介,也是传递农产品信息的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对其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市场信息,而且因其在市场上的重要性还会影响市场信息。因此,对整个农业信息系统来说,农业龙头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整个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农业信息系统中入网的企业越多,农业信息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越强。对于农业龙头企业来说,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平台,是市场了解企业的重要窗口。农业龙头企业除了建立自己的网站对整个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贡献力量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建立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因此,应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壮大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组织,主动深入企业搞好服务做好宣传,特别是在企业网站制作和宣传上、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计算机应用、信息发布、查寻培训上下功夫,增强他们对农业信息的应用水平,引导他们入网建站,提高农业信息网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真正为促进“三农”服务工作发挥作用。

第三篇:县域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金坛市为例专题

本文从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角度出发,以金坛市为例,对县域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1、美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走在了全球前列,以市场为导向的精确农业发展颇具特色;日本以农协为主体十分注重农业科技与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欧洲发达国家依托现代智能农业机械、智能农业设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印度通过农村知识中心、计算机信息亭、农民机等方式,推进数字农业与农村建设。这些国家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各具特色与优势,对于我国的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我国的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扎实推进,但农村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仍只为

3.68台(2007),至2009年6月30日农村网民尚未达1亿,城乡与东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江苏省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关键难点在于农村宽带普及率与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江苏以重点打造农业商务网和特色网站、推广应用“农业一线通”语音智能电话系统为抓手,积极推介农业企业产品和提供双向信息服务,收到良好的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信息资源分散,缺乏综合资源数据库,数据与信息挖掘不足等问题。常州市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务通”业务已正式开通,目前仍处试点探索阶段。

3、金坛市的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尤其是“农技110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致福工程”建设等领域已成为该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举措与打造特色和优势的突破口。但也存在“重电子、轻政务”、宽带化普及率依然较低、缺乏统一的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民购电脑与上网查信息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素质不强等问题。

4、金坛市在本地电话、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用户指标方面,整体处于全省上游水平、苏南中下游水平,并整体超过同隶属常州市的溧阳市。但2006年末金坛市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电脑拥有数为5.7台,尚不足常州市平均数的一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坛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薄弱环节所在,“电脑下乡”比较紧迫,“宽带化”目标首先遭遇电脑硬件制约。农村居民较少的电脑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金坛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金坛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加强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服务能力与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信息咨询与培训体系、加快以ns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在农业与农村诸领域的深入应用、以人为本地做好农业与农村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多方位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等。

第四篇: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结合委党组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教育的安排部署,信息中心组织两个调研组于2010年7—8月先后赴全省9个市(州)、20个县(市、区)、46个乡镇、115个行政村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大户,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和走访座谈等方式,就全省农业信息化工作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信息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是做好信息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几年来,全省农业系统加大工作力度,吸纳和筹措各方面资金,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全省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亿多元,配备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等相关信息设备8.5万多台(套),已基本建立起一个快速高效、上下联动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目前,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全部建成;乡镇级信息服务站达695个,占乡镇总数的112%;村级信息服务点831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8%,其中,配备计算机的村级信息服务点619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6%;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点2869个,占总数的32%;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点95个,占总数的26%;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实现上网。吉林农网、市州农网、县市农网全部建成,部分乡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延边州已实现行政村电脑网络全覆盖,白山市所有乡镇全部建立起了乡镇农业信息网。全省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二是信息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全省各市(州)都成立了专门的信息组织和服务机构,县(市、区)有56个成立了信息科或信息中心,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93.4%,市、县两级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编制共141人,实有人员177人。所有乡镇依托经管站或农业站都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大部分行政村都有兼职人员从事信息工作。从调查看,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工作组织体系基本建立。三是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全省从事农业信息管理和技术人员2648人,经过培训的乡、村、生产经营大户及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员23636人,经过农业部认证的信息员10060人。这些信息员基本掌握了计算机使用基本知识和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发布等技能,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人员数量比“十五”末期增加60%以上。

(二)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一是开展网站服务。吉林农网从2001年开通以来,经过5次改版,无论在栏目设置还是信息发布内容和数量上都更贴近农民和基层需求,目前6期改版基本完成,由改版前的22个一级栏目增加到46个,栏目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截止目前,吉林农网累积发布各类信息50多万条,除了满足农民对网上的信息需求外,也成为各级农业系统网站信息的主要来源。各地也积极发挥市、县两级农业网站作用,为当地农民提供适合本地特点的信息服务,据统计,截止目前共发布信息430多万条,为解决当地农业农村生产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东辽县泉太养猪专业合作社社长李辉经常上网查询生猪价格等信息,因价格掌握准确,今年7月份一次性出栏1000多头,增收10多万元。梅河口市进化镇农民张靖环,根据网上信息调整种植结构,每年增入8多万元。二是开展平台服务。自12316新农村热线和12582短信平台开通以来,积极利用两个平台为农民开展服务。2009年,12316新农村热线日均接听农民电话1万多次,最高达2万次,及时有效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等问题比例高达99%。“12316”热线真正成为了农民的“致富线”、“解忧线”和“连心线”。12582短信平台农村用户已达200万户,每年平均主动发布各类短信4亿条次,回答农民通过短信提出的问题60多万个。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两个平台信息服务,农民每年增收40多亿元。三是开展媒体服务。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影响大、覆盖面广的信息传播优势,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吉林人

民广播电台的《关东大地》、《乡村之声》,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乡村戏曲》和吉林农业手机广播,每年共播出农业致富信息1282期,受众群体600多万人。吉林电视台《乡村四季》12316新闻眼,每年播放350期,受众群体1700多万人。省农委信息中心每年组织制作《农业电视专题片》52期,在全省已有的41个县级电视台定期播放。在《农民日报》、《经济日报》、《吉林日报》、《吉林农村报》、《吉林科技报》上开辟专版、专栏,每年发表文章350余篇,每年编发《零公里信息简报》52期、《吉林农业手机报》48期。全省35个市县创办各类农业信息简报、快讯等1200多期。图们市农业信息协会每周编发一期《农业科技信息》,梨树县信息中心编发《梨树农业》简讯。四是开展现场服务。目前省里聘任各类涉农专家700多名,分布在全省各地,为开展现场咨询服务提供了方便。根据农民需要,全省每年组织专家900多人次赴各地农村开展现场咨询活动,受益农民达100多万人次。2010年夏季,我省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为帮助农民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受灾期间先后共组织专家300多人次及时赶到受灾现场指导生产,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三)电子商务成效显著。中国农网和吉林农网建立了网上供求系统。全省各地充分利用这一电子商务系统,积极开展网上农产品销售和项目对接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省网上“一站通”会员注册用户发展到7087户,网上展厅参展企业903家,占全国网上参展企业的10.5%,在全国排名第一。仅2009年,全省利用“一站通”免费发布各类供求信息5万多条,通过“一站通”和网上展厅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8亿元,引进项目26个,资金10亿元。“十一五”期间,全省通过网络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35亿元,引进项目186个。2009年,吉林市溪河镇通过网上销售杂粮100吨,实现销售收入196万元,亮甲山乡通过网上输出农村劳动力500余人。通化市特产大户崔玉龙通过网上与广州市人参市场达成供货协议,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

二、当前农业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农业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农业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一是地方政府领导认识不足。信息化引领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农业信息化作为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对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调研的情况看,有些领导尤其地方政府领导对农业信息化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还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来抓。二是各级农业部门领导认识不足。农业信息工作是一项服务农民的基础性公益事业,不能为部门和单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工作政绩,农业系统有些领导尤其县以下部门领导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对农业信息化工作过问少,支持不够,认为信息化就是电脑打字、计算机上网、在互联网浏览信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上的重要作用,普遍存在上边推一推,下面动一动的被动局面,三是农民认识不足。信息对农民的服务主要是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进行,由于受农民素质和观念的影响,有些农民认为农业信息与自己无关,对信息尤其网络信息持怀疑态度,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的作用,信息消费观念不强,有钱也不愿意买电脑,即使资费很低也不愿意打电话咨询或者定制短信服务。

(二)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还不够健全。除个别县(市、区)外,我省县级农业部门绝大部分设立了信息科或信息中心,人员专职,但机构不是单独设置,多数是和其他科室合属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乡镇信息服务站全部建在乡镇经管站或农技推广站,大多数只安排1人负责,而且是兼职,由于不是主业,往往因忙于主业而对信息工作投入精力少,工作不到位。同时,各级信息员队伍还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由于业务不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正常开展。据调查,三年来,全省信息员已经更换40%。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我省农业信息体系已经建立,但与沿海发达省份和农业信息化发展要求相比,投入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网络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以电脑为代表的信息终端只靠农民本身还不能得到广泛普及;二是信息工作运行费用不足。全省农业信息机构广泛存在人员少、经费缺乏问题,一般财政只负责人头费,开展信息服务没有工作经费或工作经费很少;三是信息化专项经费不足。据调查,省以下各级财政部门绝大部分没有安排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有安排的也很少,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农业信息化长效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

(四)信息员整体业务水平还不高。信息技术是新兴行业,近几年发展更为迅速。目前,我省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很少是行业里手,绝大部分是改行过来的,对信息工作不是很熟悉,尤其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些人员跟不上信息化发展步伐,业务水平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一是信息管理人员不懂信息技术,信息化知识更新慢,缺乏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二是信息技术专门人才缺乏,开发能力不强,服务跟不上;三是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使大量信息资源仅停留在低水平开发状态;四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和善于经营的农村信息员。

(五)农业信息化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农业信息化工作需要用制度去管理、去规范。目前,虽然我省建立了《信息采集与发布管理制度》、《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与管理制度》、《信息员认证与管理制度》等有关制度,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工作制度化要求,根据工作需要,还缺少全省统一的农业信息采集标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员工作制度等。另外,存在已建制度执行不到位、制度制定层次低、权威性不够、执行力度差等问题。

三、加快推进我省农业信息化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把这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明确工作任务,狠抓责任落实,把农业信息化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努力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五统一”管理。同时,要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制度性和运行性规则,适时出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确保农业信息化工作实现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在资金投入上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融资和农民自投为辅的原则。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将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纳入政府统一的近、中、远期投资规划和布局,设立专项资金,制定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农业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鼓励和引导电信运营商投资。通过以市场换投资策略或通过共建、合办等办法,加强与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等运营商合作,鼓励和吸引他们投资,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再次,鼓励和支持其它市场主体投资。积极鼓励IT企业、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农民中的能人等在农村投资建设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站点,开展直接面向农民的商务运营和有偿信息服务。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信息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有效保证,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流”的重要载体。各地要针对信息员队伍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组织好各层面、各领域的培训工作。目前,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重点,抓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农业信息技术员队伍的培训。在培训中,要积极引导鼓励涉农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农村的信息技术培训。同时,要注重录用和使用较高层次的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四)健全机构,完善体系。省、市两级农业部门已经全部建立了独立的农业信息工作机构,县级农业部门大部分设有专人负责信息工作但没有独立机构,乡镇级既没设专人又没有机构,只设兼职信息员,村级全部是兼职信息员。为确保农业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各级

农业部门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工作机构,尤其县及县以下机构。县级农业部门要建立独立的农业信息工作机构,乡镇要设立专门岗位,由兼职转为专职,村级也要尽量设专职信息员,最好任用“一村一名”大学生作为信息员,并给予适当的补贴。

(五)加强协作,共享资源。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一个系统工程,农业部门作为农业信息化的牵头组织协调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特有属性,加强与林业、水利、水产、气象、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通过合作,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使用效率,为农民提供更为质优、全面的各类综合信息。

(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有关新闻媒体,加大农业信息化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一要提高农民、经纪人、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服务的认知程度。二要提高各级农业部门广大职工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三要抓好信息工作典型的宣传报道,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第五篇:丰田与信息化发展

雾里看花,丰田与信息化发展

当今,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在互联网的强势影响下,企业管理业也渐从内部向外部发展引发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的重大变革。而信息化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关注的一个课题。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丰田公司信息化运用

以丰田公司的生产为例,众所周知,丰田汽车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模式即为及时生产,零库存管理,保证物流最小化。精益生产是TPS的精髓,丰田式生产管理哲理的理论框架包含“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两大支柱”是准时化与人员自主化。依据顾客需求,生产必要的东西,而在必要的时候,生产必要的量,这种丰田独创的生产管理概念给丰田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效益。企业资源计划(ERP)正是把这种精益生产方式的引进生产管理系统。由早期丰田汽车的年销量可知这种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是丰田企业内部运行的更加顺畅。

二.信息化发展

在丰田企业的市场营销节节告胜之际,广州本田企业也即是引进丰田的这种精益化生产方式,TPS引入广州丰田后,由于丰田公司零库存的理念,广州丰田没有安排专门的仓库储存零部件,所有的零部件货架都是放置在生产线侧。所以,广州丰田需要严格控制工厂内的在库品。广州本田仿照丰田的这一生产模式也有不错的销路。此外国内很多软件企业的精益信息化方案,融入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物料需求计划(MRP)和供应链管理(SCM),结合业务流程的精益咨询改善,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三.丰田之殇——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然而2010年沸沸扬扬的“丰田召回门”事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日益盛行的当今,企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硬伤。丰田“召回门”的发生,并不代表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就错了,而是丰田在急速扩张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强壮的“神经反馈系统”——也就是信息化系统。生产制造并不是企业生命的全部,从丰田“召回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质量管控、人员素质培训等其他软性实力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很多企业仍热衷于用信息化手段压低库存、降低成本、集成信息流等,忽视或者放松了更为重要的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供应链反应速度、供应链灵活柔韧度等。这些都是精益管理的课题,也是更需要信息化手段深入应用的领域。

四.前车之鉴,全面把握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我国企业应该从丰田“召回门”事件中吸取教训。现代的商业环境是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需求多样化、环境复杂不易预测、成本压力大、服务水平高。这就要求传统生产方式也要不断地变化,以应对各种挑战。中国企业要接受丰田“召回门”事件的教训,要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平衡速度、效率成本和风险三者的关系。将信息化深入应用在企业生产制造、管理营销的各个方面。过去,曾有不少中国企业去丰田取经,学习其精益生产方式的门道。从目前看来,我们不仅要学习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的精髓,也要加上结合自身实际运营特点的信息化特质,让精益生产和管理具有丰富的信息化色彩。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一个技术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信息技术的飞跃促使企业管理发生深刻的变革,信息化正引起企业重组工业流程流程、重新划分职权、重新进行企业的组织设计。因此,离开了现代化的信息化系统,企业将寸步难行。

下载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州工业信息化发展思路及对策

    广州工业信息化发展思路及对策 沈沈沈沈 超超超超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广州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田间路径规划文献综述定稿

    专业文献综述 : 名: : : : : 导教师: 影响机械作业效率的地块指标与评价方法 杨海慧工学院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农机111 30111123 丁启硕职称: 教授2015 年3 月 10日......

    物流配送路径英文文献(大全五篇)

    物流配送路径英文文献唐纳德 J. 鲍尔索克斯,戴维 J. 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 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柳思维.省域经济与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市场出......

    关于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农业信息化调研组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概括为:基础设施较好,发展速度较快,服务体系逐步建成,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

    甘肃省庆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合集5篇)

    甘肃省庆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 湖北 武汉 430079勾万平* 江西 南昌 330000杨建勋* 摘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调查研究庆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清楚地掌握了当前农业......

    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摘要:本文从政府对兵团农业信息化的重视、不断加大投入,以及新疆兵团近年来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并也从4方面探讨......

    特色农业建设路径与建议论文

    特色农业是以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为基础,以传统优势品种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场竞争力强、高效优质高产、具有一定规模或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农业[1]。近百......

    农业保险文献综述

    农业保险文献综述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国外对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时间长、运行状态好,所以研究的时间跨度更大、资料更全、范围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