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七进”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创建工作(模版)
以“七进”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创建工作
2010年以来,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兴安盟在全盟范围内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七进”)创建活动。特别是2013年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活动以来,兴安盟按照国家民委提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了“七进”活动。充分发挥各创建活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和体现各族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使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创建的良好局面。
一是创建活动与各单位业务工作相结合,突出“进机关”的针对性。各级党政机关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载体,机关工作人员是带头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工作,兴安盟创建办在加强培训、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分层次分重点采取个别交流和座谈交流的方式,针对不同机关单位的业务范围开展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增强“进机关”的针对性,机关创建工作呈现出一些可喜的亮点。比如,团盟委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触角延伸到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在工作中不断注重典型挖掘和培树,在各类中小学大力推广乌兰浩特市葛根庙中心小学用蒙语弘扬国学的做法,让“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有了更好的载体;盟委老干部局紧紧依托“十项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优势和积极性;盟妇联以家庭为抓手开展了“晒家庭幸福” 摄影比赛、“寻找最美家庭” 评选、“美丽乡村从家开始”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了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工作的带动力、辐射面和影响力。
二是创建活动与促进企业效益双赢相结合,突出“进企业”的实践性。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民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企业民族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印发了《关于组织引导企业进一步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通知》,引导全盟各企业结合实际,以维护少数民族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突破口,以“四项主题活动”(我为践行“8337”做贡献――尽责圆梦活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携手奔小康活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党群连心活动;民族团结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争创先进模范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指导各企业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认真学习《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清真食品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律素质和民族团结意识。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注重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培育民族团结典型线索,及时引导干部职工团结互助,帮助各族员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民族团结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深入企业宣传和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了解、反映并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各企业将创建活动纳入议事日程,有效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落实到企业责任上,形成了团结务实、高效发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职工的民族团结意识,激发了企业职工的创造力。
三是创建活动与构建少数民族服务体系相结合,突出“进社区”的服务性。为做好社区创建工作,兴安盟民族事务局、兴安盟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通知》。围绕建章立制、搭建社区少数民族服务平台、氛围营造、规范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和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各社区开展的富有特色的活动提升了服务各族居民的能力和水平,为城市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乌兰浩特市各街道社区的创建工作呈现出“一街一特色、一区一亮点”的创建格局,如:兴安办事处幸福社区的“邻里节,百家宴”活动让社区居民走出家门,从相识到相助,建立起长期亲密无间的感情;爱国街万佳社区实施了对少数民族群众“三必访”,即特困必访、大病必访、重大节日必访的走访慰问制度,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到了更多的温暖;铁西办事处将128名网格员分配到三级网格当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让社区内少数民族鳏寡孤独居民的生活所需得到保障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各族群众血脉相通、同心共济的民族情感,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四是创建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突出“进乡村”的实效性。在村屯,将创建工作与三农三牧工作对接,围绕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和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着力在农牧民生产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改变和丰富农牧民精神生活上下功夫,具体包括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村嘎查街巷硬化、村村通电、农村校舍安全、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嘎查村文化室建设、农村便民连锁超市建设、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村村通广播电视等项目,进一步延伸了服务触角,增添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的亮点。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嘎查村,结合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使嘎查村面貌得到整体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得到壮大,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全盟在建和已建成6个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五是创建活动与和谐文明校园建设相结合,突出“进学校”的灵活性。坚持“一手抓教育发展,一手抓民族团结”的做法,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的成果,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以活动和内容创新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营造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在利用班会、少先队活动、墙报、板报等常规方式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小学生蒙古语诗歌朗诵比赛、原创歌曲征集评选等活动。将乌兰浩特市葛根庙中心小学用蒙古族“好来宝”的形式诵读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在全盟双语授课的学校推广,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六是创建活动与军民共建相结合,突出“进军营”的共融性。作为全国的双拥模范,兴安盟有着民拥军、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同时,人民解放军也是维护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钢铁长城,全盟通过在部队开展培训班、研讨班、观摩会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驻地官兵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工作。兴安军分区在边防连队开展了学蒙古语,增进民族团结活动;边防支队与科右前旗旗委、政府联合在乌兰毛都苏木开展了“警民共建,固边爱民”活动,民警通过“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深入到辖区牧包点与农牧民互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这种鲜活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广大官兵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也使各族农牧民提高了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的意识。
七是创建活动与打造“五好寺庙”相结合,突出“进宗教活动场所”的创新性。在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建设和谐寺庙的重要工作之一,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促进寺庙与社会和谐相处。在“进宗教活动场所”创建中,乌兰浩特市葛根庙在佛教界发出争创“五好寺庙”的倡议,在全盟佛教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目前,兴安盟争创“五好寺庙”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各宗教按照“宣传教育好、创建活动好、管理服务好、民族团结好、创建成效好”这五个标准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为创建团结稳定、活动规范、教风端正、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建活动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创建活动中,兴安盟将按照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创建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推进理念、方法、载体的创新,把“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系兴安盟创建办主任、副主任)
第二篇:以创建为抓手 以活动为载体
以创建为抓手
以活动为载体
不断推进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前发展
近几年来,我乡在上级关工委的指导和乡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基层工作年”工作目标,健全组织网络,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四老”人员作用,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争创“五好”关工委为抓手,完善关心下一代网络。一是加强组织建设。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关乎英下乡未来发展的重要事业来抓。成立了,由人大主席担任关工委主任,党委委员、组织干事担任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的乡关工委组织。乡财政每年列支5万元用于关工委工作经费和设施配套,实现了工作的规范化。对“四老”人员全面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了“四老”资源数据库,把那些身体条件允许、工作热心、具有一定专长的“四老”吸纳到关工委领导班子中来。
二是健全长效机制。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健全了“2134”的工作机制。“2”即每年召开两次专题会议,“1”即每季度听取一次工作汇报,推动了关工委工作的经常化;“3”即做到三个纳入,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日程、纳入全乡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形成了工作合力;“4”即坚持四个同时,把关工委工作与其它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真正做到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
三是创办教育阵地。整合政府、企业、学校等社会资源,加强青少年教育载体建设,投资5万元,建设了100平方米的廉政文化展室;投资20余万元,建设了500平方米的国防教育展室;投资10万元,建设了200平方米的中心中学特色教学展室;投资10万元,建设了300平方米中心学校少年宫,在全乡形成了历史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对青少年开展全方位思想道德教育和才艺培养。
二、以“三项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一是突出感恩教育。我们把教师节、重阳节、春节、“古尔邦节”、“肉孜节” 所在的周确定为“感恩周”,要求青少年为长辈做一件好事、尽一份孝心。学校与司法所联合行动,重点关注学生与失足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建立感恩活动记录,切实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素质教育。为了避免孩子双休日“放羊”、出现“5-2=0”的情况,我们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成立了经典熏陶、才艺培养“四老”服务队,利用孩子周末时间进行辅导教育。阿克东村牛亚江为组长的才艺培养组,利用文艺特长,开设文艺课堂,培养文艺青少年达到85人。
三是拓宽活动领域。每年结合“三秋”、“三夏”秸秆禁烧工作,都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印制防火与环境保护明白纸,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达到了防火宣传与环保教育的双赢,提高了青少年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利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教育,树立学习榜样。
三、以“四老”为骨干力量,增强关工委组织的内在活力。一是发挥老党员作用,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老党员党性强,经历丰富,社会资源广,工作经验多,社会威望高,我们充分挖掘这些优势,促进关工委特色发展,强化作用发挥。英下村关工委老党员卡德尔〃热依木成立了“夕阳红”调委会,累计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有效促进了邻里和睦。
二是发挥老教师作用,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在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上,退休65岁的老教师赛买提主动担任其朗巴克小学科普辅导员,培养了近百名科技创新“小专家”。在他的带领下,英下乡30余名老教师应邀重返讲台,开展各种特色讲堂,为青少年呈上了一道道知识的美味“大餐”。
三是发挥老民兵作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66岁的干部白守义常关注青少年法制教育,由他一手策划,乡关工委联合乡纪检委、乡教育办等单位,每年定期开展生动、逼真的“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使同学们近距离学到了法律知识,切实体会到了法律的威严。
四是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帮扶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乡关工委联合工会、妇联、团委、教育办,每年都组织开展“圆梦助学”慈善救助活动,先后资助贫困学生53人,发放奖扶金10万余元。联合乡妇联、团委,针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积极开展“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实施领导干部和留守儿童“一帮一”关爱机制,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慰问留守儿童。
第三篇: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为抓手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为抓手,有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2007-06-30 22:03:10
摘要: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需要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因而教师也必须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师;策略
一、提高信息素养──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时代的推进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为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于是素质教育便成为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或全新领域的信息保持冷静,并及时准确判断并快速妥当处理,即对信息的归纳概括并分析判断的能力。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数据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全世界的数据信息共享,学生必须学习掌握信息处理的技能。当今社会的各个学科领域中都要求人才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特的创造性眼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固有的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接受新时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正确的答案。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构架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内容,充分适应全新的信息技术要求,同时将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培养了顺应时代的全新人才,又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进一步充实了教学方法。
学生要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处理。但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否?教师在本身尚未掌握此项能力的时候又如何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呢?所以当今社会的教师也必须具备这个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拥有该项素质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
二、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哪些信息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下,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素养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职业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
1、基本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信息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基本技能。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同时,还要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的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多媒体或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素养。信息时代使教学产生了巨大变革,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除了现代的“三机一网(电脑、投影、实物展示、因特网)”进课堂外,教师还应当掌握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网页制作、几何画板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再现知识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3、运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的素养。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传输文件和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BBS、聊天室等与其他教师或学生进行交流,能自己制作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带进课堂。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素养。(1)高效获取并合理鉴别吸收、归纳存储信息的能力。教师要能在短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高效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平时能对与学科知识关联较紧密的信息保持很强的敏感度,能对获取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分析、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2)创造性地生成新信息的能力。教师要能把收集到的“含金量”较高的信息进行再加工,然后巧妙整合于学科教学实践,运用多种媒体形式编制和输出新信息。(3)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加快自己的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
三、新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与策略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本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下面结合我校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扎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为例,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与策略。
我们的思考:
学校管理者理念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学校教育信息管理层是指校长、主任等管理人员。他们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管理者而言,虽不要求他们成为技能上的行家,但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明确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要求。知道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方案,而不是领导的政绩策略,更不是谋求利益的手段。这样才能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制度的建设,管理的策略趋于合理,并力求逐渐走向完善。从而在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实践中,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使得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科课程的整合,网络环境的打造,适时师资的培训,适当资源库建立更加科学有效。
我们的策略:
(一)、抓领导,确立以“一把手”工程为特征的领导机制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正副校长、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年级组长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各部门负责人、各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合作,并且定期召开例会,互相交流沟通。学校主要领导总是带头参加每次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学习,积极更新观念,积极掌握基本技能。学校领导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不进则退。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将制定的《雪浪中学教育信息化五年规划》,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抓建设,确立以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为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应用,培养具有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和劳动者。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学校的校园网络真正延伸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全面开展网络教学打下了一定基础,现已成为我校师生学习、从网上获取资料、检索信息的主渠道,极大地弥补了以往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空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条件。目前,我校教师均拥有个人高性能笔记本电脑,构建起了移动办公的高效率平台,用于备课、制作课件、获取资源和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效益。学校为营造一个高效率、网络化、智能化的办公环境,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的提升。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对教育教育改革、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硬件是物质基础,软件才是灵魂。学校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投资于软件建设。目前,我校拥有各类正版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软件、课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光盘等,一应俱全。除此之外,学校还引进了资源库,满足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服务,也为学校管理者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的思考:
实践者参与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者是指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师、学生和相关的管理员、技术员等,他们是信息化实施过程的协作群体。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学校信息化环境,是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过程互动的平台,参与者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否真情体验到“学有所做,做有所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不仅决定着参与现实的积极性,而且影响着参与者发展的自信心。
我们的策略:
(三)抓应用,确立以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硬件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建好校园网,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⑴建好学校主页,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本学期我们对学校主页进行了全面改版,主要开发了校园动态、教育现代化、名师风采、特色资源库、公文系统等特色栏目。我们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主页建设,加快了校园新闻更新的速度,加大了特色资源库的信息量,增加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据统计,每周点击我校网站的次数高达2000多次。
⑵开发体现年级组整体实力的年级组主页和展示教师个人魅力的教师个人专集。鼓励各年级组和教师通过网络来展示和宣传自己,充分突显了数字校园的优越性。
⑶建立班级网页和优秀学生的个人网页,突显班级特色,增强家校联系沟通,充分体现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全校每班都开设班级论坛,教师布置作业、安排班级工作,学生探讨热点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家长参与学校办学、指点子女教育等都可以在论坛上进行。
⑷尝试建设具有“辅导教师”作用的网校。学校尝试建设学校的网校,尝试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的实验。网校中开设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内容较为丰富,趣味性和实用性兼顾,正逐渐成为学校自主学习的辅导者。
2.运用校园网络,改革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
学校引用与修改了《雪浪中学网络办公系统》,组织师生边学习、边摸索、边使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运用网络进行教师管理、教务管理、总务管理、档案管理、资料统计、班级管理等。学校行政实施了无纸化办公,并能突破时空的界限,实行远程办公。网络管理还延伸到我们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我开设同学健康聊天室,对学生的上网进行正确引导。学校购置了硬件防火墙,封掉了黄色的、反动的、不健康的游戏网站,使师生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健康地学习与聊天。
3.运用信息技术,支撑新的课程改革
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第一层面就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层面从上学期开始尝试的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借助课题研究,积极提升信息技术的研究水平,主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课题组成员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学校还聘请专家对课题的实施进行定期辅导,同时,让科研骨干教师与专家学者拜师结对,使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并通过教研活动、学术沙龙、示范教学等手段推广,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使课题研究和教师业务素质同步成长。校园网最终作用的发挥就是应用。在组网、建库的同时,学校开始了“转变应用观念、培训学科教师、实施团体互动、形成规模应用”的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内外结合、资源互补、突出自我的路子。
我们的思考: 校本培训是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基础。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层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技术能力,是实现学习者“学有所做,做有所为”的基础环节。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正视青少年犯罪与网络相关的事实,直面学生网络痴迷不返的实情,我们认为对老师的培训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理念,这就是所谓的“技术支撑,理念先行”的策略。只有当我们的管理者,教育者、实施者都能将自身有机地融合技术与课题整合之中,而有效实施对学生的素养教育和学科教学,而不是居高临下,袖手旁观的指挥官,教育信息化的“学有所做,做有所为”的激情感悟时代才会到来。我们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实现对学校教师的培训,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理论对教师理念的转化作用是巨大的,然而毕竟这种方式机会不多,条件受限,因而,我们认为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加强校本培训,我校的校本培训早已走出了纯技术的泥潭,而是以“理念驱动技术”的校本长效培训机制,并力求制度化,规范化。将培训与目标 教育实践结合,将培训与学科课程整合沟通,作好记录、改进策略、谋求发展,是我们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方案。
我们的策略:
(四)抓培训,确立以人才和环境牵引为特征的智力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地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1.保证观念先行
学校通过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邀请专家来校讲座、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
2.分阶段、分层次的对教师进行不同目标的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教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对其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骨干教师要示范,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为此,首先结合江苏省“信息技术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全校100%的教师顺利通过了考核,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聘请电脑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网页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培训对象采用自愿报名并交纳一定培训费的方法,保证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培训合格后,再通过奖励措施来进一步的激励。培训内容上应重点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的教学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快速有效地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再进行取舍。(3)信息综合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据此简洁明了地传递给学生。(4)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分析、归纳、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挖掘出具有相关性、规律性的信息,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自身生活和学习及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6)信息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和协作。
3.鼓励自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始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敢于创新,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探索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素养。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日常事务,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定期举办信息技术沙龙,共同探讨学习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使教师们能学以致用,因充分感受到计算机的优越性而乐此不疲。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工作;同时,教师也从中看到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强了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形成了良性循环。总之,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加强教育改革力度的核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而,政府、社会、学校及教师本人都应直面教师信息素养低下的现实,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政府加大投入,学校重视运用政策引导,充分挖掘及发挥教师的能力,教师转变观念,善学乐教,为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而努力。
第四篇:以粮食文化建设为抓手 扎实推进粮食工作
全省中晚稻收购暨粮食仓储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材料
以粮食文化建设为抓手
扎实推进粮食工作
株洲县粮食局 2014年10月23日
粮食行业自古至今有着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底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天下安”等等,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粮食文化的高度浓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等,是对粮食和粮食人精神的精辟概括。特别是“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更加说明了我们湖南粮食工作的重要性。几年来,我们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以下六个方面对粮食文化建设进行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我们的一些作法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粮食文化建设为抓手,在素质提升上求突破 干部职工素质是兴粮之魂、强粮之基,是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精髓。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素质的提升,是粮食文化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一是确立首位意识。作为粮食行业,我们始终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粮食文化建设的核心,渗透于粮食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其引领力和凝聚力。二是加强德育培育。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引导粮食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水准,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以高度责任感忠诚于粮食事业。三是提炼粮食人精神。近年来,我们举全县
粮食人之力,创造提炼粮食人精神,唱响社会主旋律。让粮食人为之共同遵守、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在株洲县,我们把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作为粮食人的口号,把爱岗敬业、奋发有为作为粮食人的理念,初步建立起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粮食事业科学发展的粮食人求真务实的价值体系。
二、以粮食文化建设为抓手,在廉政建设上求根本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廉政文化的缺位和弱化必然导致人们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迷茫。为此,一直以来,我局一班人始终把抓好粮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在重要位臵上来抓,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各项规定,认真贯彻从严治党、廉洁从政的工作方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强了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断增强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自觉保持清正廉洁。近二十年内,全系统三家国有粮食企业及局机关每年经手的资金过亿元,但无一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无一人受到法律、党纪处罚。
三、以粮食文化建设为抓手,在做强产业上求实效 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对粮食企业来说,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争创效益,就不能只守着主业吃补贴,必须千方百计做强产业,向市场经济要效益,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搞活粮食购销业上做足文章。一是一手抓粮食文化建设,一手 2
积极主动抓收购。全县粮食系统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彻底转变收购方式,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几年来,全系统年均收购粮食4万多吨,为搞活粮食购销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二是一手抓粮食文化建设,一手抓开拓市场和销售。一直以来,我县粮食国有企业主动与销区建立产销协作关系,大力开展委托代销和窗口直销,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粮油精品展销展示会,抓住机遇,扩大销售。特别是今年以来,公司克服镉大米事件的影响,积极抢占市场,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三是立足自身抓品牌。目前,我县湘渌米业有限公司拥有日产精米120吨生产线1条,日产普米60吨生产线1条。公司生产的“喷喷香”品牌系列大米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公司生产的“喷喷香”品牌系列大米畅销省内外市场,年产值8000万元。职工年平均收入由2009年的不足万元增长到3万元。湘渌米业公司成为粮食企业改制后株洲地区为数不多的、能正常运转并逐渐焕发出活力的国有粮食企业,公司连续八年被评为市县级文明单位。四是把握中心,在危仓改造上求突破。今年上半年,我县紧紧围绕“危仓老库维修”去推动项目建设。我县成立了由纪检监察、财政、农发行、审计等部门组成的全县“危仓老库”维修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危仓老库”维修工作全部公开招标,县纪检监察、财政、农发行、审计等部门全程实施监督,确保专款专用,确保公正、透明。2014 3
年,我县已实际完成“危仓老库维修”投资850万元,实际利用国家“危仓老库维修”资金577万元,维修仓容2.89万吨,新建仓容1.632万吨。
四、以粮食文化建设为抓手,在深化改革上求发展 商场如战场。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尽的动力,也只有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企业才有活力,才能持续、有效发展。一是精减人员节成本。湘渌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粮食收购、储备、中转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占地面积260余亩,现有员工80人,仓库24栋,仓容7.4万吨,资产总额6257万元。2003年湘渌米业公司改制前,该公司有在岗职工130多人。企业改制时,我们顶着各种压力,对企业进行了重组,又精简职工50人,使企业能轻装上阵,仅此一项每年就为该公司节约资金近100万元。二是强化管理堵漏洞。全系统建立健全了企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加强成本管理,对设备、原材料和办公用品实行招标采购、比价采购和公开采购,控制费用,堵塞漏洞。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修旧利废,开源节流,基本上杜绝了跑、冒、滴、漏。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实行公司总经理“一支笔”审批制度和把关制度,大力压缩各种费用支出。近5年来,三家企业累计节约和减少费用开支180多万元。三是转换机制强活力。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三家企业全面实行了定岗定员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了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原则,建立了职工择 4
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按照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适当拉开收入差距的原则,建立了以岗位为基础,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贡献相联系,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工资制度。机制的转换,大大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为争创效益型公司而努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倍增,为争创效益型公司献计献策蔚然成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五、以粮食文化建设为抓手,在构建和谐上求特色 团队就是一个家庭,人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因素。多年来,我们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构建和谐队伍中去。一是体现人本理念。一直以来,我们着力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和谐氛围,推动粮食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服务,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二是推行激励文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积极开展树先进、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活动,给先进典型戴大红花,上光荣榜,在后备干部推荐上竭尽全力。用榜样所践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无私奉献意识来激励同事,营造以单位为家、以事业为重、以奉献为乐、以发展为荣的良好风气。三是创建和谐环境。优美、卫生、安全的办公和工作环境,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我们将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以机关股室、粮库为单位,开展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励志文化、诚信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和谐向上、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致力提升粮食人拼搏奉献、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
六、以粮食文化建设为抓手,在意识培养上求长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寸丝寸缕恒念物力维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中华民族惜粮、爱粮的美德,我们将中小学生这种美德的培养当做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来落实。
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有形粮食文化建设的步伐。为了培养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节粮、爱粮的美德,在省粮食局、市粮食局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我局与县教育局联手,结合危仓老库改造投资近50万元,在湘渌米业公司中心粮库建设中小学生节粮、爱粮教育基地。为此,县局成立了专门班子、筹措了专项资金、安排了专人负责、聘请专业团队,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将渌口粮库的粮食文化墙绘制一新。到10月21日止,除定期接待全县中小学生受教育团队外,渌口粮食文化教育基地还接待了12批次、520人次学习参观团队。粮食文化教育基地的建立,不仅增强了人们节粮、爱粮的意识,而且还产生了实实在在的节粮效果。
几年来,我们在省、市粮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在弘扬粮食文化、推进粮食文化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深感粮食文化既无形又有形,既博大精深又贯彻每一个细节,即可创造社会价值,亦可创造经济价值。通过近几年建设粮食文化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了职工素质大提高;“喷喷香”品牌知名度大提高;周边中小学生及居民、种粮农户节粮、爱粮意识与种粮积极性大提高,同时带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大提高。2014年我们尽管面对“镉米事件”余波影响的复杂市场形势,我们坚持走本地 6
市场为主,外地市场为辅的经营思路,抓收购,促销售,全年有望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过亿元,实现利税超百万的年初目标,企业效益再上新台阶。同时我们也深知我们对粮食文化的认识与摸索仅仅为整个粮食文化的弘扬与建设开一条路子,对粮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光大的理解仅仅是皮毛而已,与一些单位比还有很艰巨的路要走,我们将乘本次会议的东风,不断加大粮食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在省、市粮食局的具体指导下,努力实现文化与效益双丰收。
谢谢大家!
第五篇:以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为抓手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长效机制的思考
几年来,五九七农场以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创新学习思路、完善学习机制、搭建学习的平台、丰富学习载体,通过增强班子学习的约束力,加强党员干部学习示范的影响力,提高职工群众学习实践向心力,形成了促进新市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驱动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了农场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一、健全学习制度,完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良好环境。
农场党委坚持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作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党委领导带头学,党员干部认真学,职工群众自觉学,全场形成了“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氛围。一是领导干部示范学。农场党委坚持以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突出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党委中心组每年都围绕贯彻执行中央和省、总局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影响和制约全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每月集体学习不少于1次。在学习时,既有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又有深入研讨、重点发言;既有外地考察成果交流,又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成果的交流。为全场各级党组织加强学习树立为榜样,作出了表率。二是创新载体深入学。农场党委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注重创新学习载体,搭建学习的平台,着力打造学习品牌,不断深化学习效果,不断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树立典型激励学。不断建立完善学习型党组织舆论引导机制,大力宣传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以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向身边优秀典型学习。在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分别开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题与专栏,及时总结和宣传典型人物与先进组织,专题推介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精心选登优秀学习体会、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积极性,营造热爱学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四是完善制度保障学。农场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建立学习长效机制,完善了《农场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基层党支部学习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职工群众学习制度》,建立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以中心组学习带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做到“一推两赛三定四有”,即:“一推”推动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两赛”赛学习质量、赛学习效果;“三定”理论学习定时间、定内容、定授课人。“四有”集中学习有考勤、学习内容有记载、集体研讨有记录、学习成果有考核。农场党委宣传部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农场实际,做好中心组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活动组织、准备以及学习建档等工作,确保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农场党委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纳入绩效目标考核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把党员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坚持每年检查考核两次,确保学有时间、学有内容、学有质量、学有检查、学有效果。
二、强化学习意识,注重学用结合,激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不竭动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新市民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急需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做好思想工作、维护发展稳定的本领,五九七农场坚持从思想上、制度上、措施上下功夫,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新市民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发展。为此,农场党委专门召开专题研讨会,明确提出推动“传承精神模范场,绿色发展示范场,社会和谐典范场”,是一次新的创业,是一场新的革命,必须更换新思维、确立新思路、探索新路径、实现新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党委领导是核心,各部门的工作水平是关键。为此,农场党委提出,要积极倡导和树立“四种理念”:在观念上,树立学习是财富、是机会、是享受、是福利的理念;在机制上,树立学习是职业、是岗位、是工作、是制度的理念;在方式上,树立学习是读书、是思索、是实践、是动力的理念;在成果上,树立学习是知识、是创新、是效率、是成功的理念,以此激励领导干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
农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并专题研究了“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怎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大家充分认识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要强调“终身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二要强调“全员学习”,全场每个层面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三要强调“全过程学习”,必须把学习贯穿于各项工作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必须努力改进学习方法,既要强调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向实践学习,建立起学习——实践——创新的新理念。
农场在抓实全民学习活动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带着责任学、带着压力学。一是拓宽视野,认真学习农场党委重要精神,找准工作的定位。把各项工作放在全场的工作大局中来考虑,全力以赴为农场发展服务。二是学习先进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比学先进,使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三是以学习促进思路的创新。转变不适应新常态要求的新观念,放开胆子,敢闯敢试,坚持标准高、工作精、作风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三、突出学习重点,丰富学习内容,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互动平台。
五九七农场把建设学习型机关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以农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农场的实施方案,明确学习重点,突出自身特色。把领导带头学习和机关干部学习结合起来,建立了以农场党委中心组带动全体干部学习的联动学习机制。
一是领导班子坚持四个带头,注重学习示范。即:带头学习、带头讲课、带头写体会、带头调研。二是开展集中学习。开展了机关干部业务知识讲座、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等多项内容,不断拓展知识面。三是搞好个人自学。要求每名干部按照要求制定学习计划,认真作好学习笔记,定期交流心得体会,取得良好效果。
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以庆祝建党日等重要节庆日,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纪念辛亥革命等历史纪念日为载体,组织开展党的历史、新中国历史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方面的专题学习教育,增强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及民族的认同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以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为支撑点。学习开展工作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立足工作岗位,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努力学习计算机、现代礼仪等各种知识和技能。
四、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培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激情活力。
只有学习形式的不断创新,学习内容积极丰富,才能有效增强大家的学习兴趣。为此,农场党委有计划的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增强科学发展的信心。在中心组和党员干部中开展“比学习、比作风、比奉献,创业绩、创特色、创亮点”的“三比三创”活动。每季度通过集体学习,结合具体工作进行体会交流,达到互相学习借鉴,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组织开展调研成果评比活动。每年主要领导都亲自制定调研题目,把理论学习与工作调研相结合,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一些理论成果在各网络媒体和有关刊物上发表,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组织开展特色读书活动,每年都举办2-3期读书班,交流读书体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第三管理区以“三堂促学”为载体,认真抓好理论讲堂、科技学堂、田间课堂学习活动。区、站两级中心组统一学习计划、统一学习笔记、统一学习档案,规范了干部学习;利用冬训举办的科技大培训,增强了职工的科技意识;在每个生产环节组织的田间定标会、现场会,提高了种植户增收致富的能力。第四管理区开展了“农闲一日学,农忙大课堂”活动,利用每天下班后一小时组织集体学习,建立了考勤点名制、读书笔记制、阅读登记制等,提高了党员干部学习自觉性。农场12个党委、总支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都有创新,农场每年组织两次以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现场交流会,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五九七农场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全民学习,不仅给党员干部的思想注入了新鲜活力,也给职工群众增添了精神动力。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全民学习活动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拓展学习途径,加强成果转化,努力提升全场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树果都干部形象、建学习型组织之家”,为建设和谐诚信法制农场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