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推进城管工作科学发展

时间:2019-05-14 18:5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推进城管工作科学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推进城管工作科学发展》。

第一篇: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推进城管工作科学发展

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推进城建监察工作科学发展

罗耀珊

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我党历次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对比,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特色是要突出实践性,中央指出,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要求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全面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并运用于指导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最终需要体现在实践上,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城监大队依法承担城建监察执法任务,担负维护良好城市环境的重任,在经营城市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扎实工作、不断进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推进城建监察工作科学发展;才能真正顺应城市发展的时代主流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只有以此为目标,积极探索,稳妥推进,在工作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才能有效推动城建监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正确处理好疏与堵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基础。城建监察工作日常面对的问题复杂多样,针对某些违法、违章现象可能采取多次执法但不一定取得令群众满意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做到围堵管制,双要讲求疏导调理,要善于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解决决问题的主要矛盾,对症下药,标本兼治。譬如,在查处占道设摊的商贩时,我们依法管理、坚决取缔的同时,可想方设法尽可能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给予确有困难的摊贩以疏导和出路,使其合法经营,不再违章。疏堵结合的工作方式,无形中能够拉近城建监察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体现“执法为民”的主导思想,树立执法队伍的形象和威信,为城建监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正确处理好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的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根本。依法行政是城建监察机关体表国家行使的一种执法行为,因此,能否做到文明执法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群众的利益,文明执法要求我们在查处违法、违章行为,多运用宣传教育的方式来纠正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必须做到文明用语在先、权利告知在先,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文明执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执法。对于屡教不改、无视法律甚至暴力搞法的违法行为,我们还要采取有得措施,坚决、果断的进行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由此可见,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并不矛盾而是目标统一、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的开展城建监察工作。

三、正确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关键。城建监察工作职能范围广,接触群众密切,所查处的违法、违章行为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所以,在工作中,城建监察机关既要严格执法,双要热情服务。处理违章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防止矛盾激化;要把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及时传达到位,通过入情入理的城管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办好事、办实事、解民忧,真正体现“执法中管理,管理中服务”的服务理念,透射出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在与群众的广泛接触中,要真情实意,、热情主动地做好工作,体察民情、感知民意。方法上讲究艺术,工作上充满热情,执法上公正廉洁,使违法者心悦诚服,以此来减少城建监察机关的工作阻力,提高执法效率,实现长效管理。

四、正确处理好日常管理与快速反应的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保障。城建监察工作的任务主要通过城建监察机关的日常管理来完成,日常管理中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工作,一是定人定岗,落实工作责任,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防微杜渐,扎实基础,及时纠正和处结各类违法行为,防止现象恶化,以免导致难点、热点问题出现;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大舆论态势,教育广大市民遵纪守法。但针对日常管理中突发性的违法事件,我们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要提前做到有组织、有预防、有队伍、有指挥,能够迅速出击,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战则必胜,树立城建监察机关的执法权威,增强执法队伍的战斗力,保障城市的健康有序。

五、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与社会监督的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保证。依法行政是城建监察机关的基本工作要求,依法行政对于执法机关而言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促使执法机关正确行事权力发行的关键是加强监督。城建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时,触及的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能否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执法原则,需要社会来评判,因此,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助于促进城建监察机关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优秀本色,增强城建监察执法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对于不断推进城建监察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城建监察工作在我国仍然面临着无现成专业模式可循,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备,现行城市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现实,肩负党和政府赋予的神圣命,城建监察机关任重面道远。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勇于实践,不断总结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城市管理经验,才能走出一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之路。

第二篇: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加大执法打假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王振亚(2009年4月20日)

质监部门的执法打假工作,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重任,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认为要把执法工作与科学发展联系起来,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为构建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是国家赋予质监部门的重要职责。依法开展监督是保护合法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根本途径。这与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要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办案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执法办案的最终落脚点要放在抓规范、促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跳出为办案而办案的圈子,做到公正执法、规范执法。要严格使用规范的执法用语,遵守法律规定程序。把查办的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确保诉讼不败、复议不改不撤。这样,才能树立执法权威,推进执法监督职能真正到位。我们在执法中不仅要有法律意识,更要有政治头脑、大局观念,注重社会效果。

二、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关系

衡量我们的工作质量不是只看查处案件多少,而要综合分析社会经济秩序状态、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评价,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是否满意。因而,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一定要将执法打假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我们严格的执法促进企业提高质量,给企业带来发展。坚持执法打假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切实保护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坚持执法打假与质量治理相结合,在打假中把集中整治区域性质量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执法打假与帮促相结合,对于不合格产品的生产者,首先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其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计量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赢得更多的市场。

三、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保障生命健康安全的关系

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行政执法工作要以加强“两个安全”的监管为重点,严厉查处生产加工不合格食品和无证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人口密集区域的特种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执法检查;对涉及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国计民生和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产(商)品要加大打假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危害性大、社会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问题;要深入开展民生计量执法活动,防止标实不符、短斤缺两等坑害老百姓事件的发生。

四、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促进质监事业发展的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行政执法、行政监管、技术服务三者的关系,研究探索出行政执法、行政监管以及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的工作运行模式;二是要探索源头打假治劣的路子,增强对违法生产企业的威慑力;三是要深入研究法律法规和执法技巧,不断总结调查取证经验,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四是要在发挥好“12365”举报电话作用的同时,想方设法扩大案源信息;五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学习和培训制度,提高执法人员获取案源信息的水平、现场检查的水平、调查取证的水平、案情分析研究的水平。

五、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树立质监良好形象的关系

执法形象是质监队伍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我们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造就“四个质监”形象。

一是建立信用监督制度,造就诚信质监。向社会、向企业公开作出“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打假维权制”等,同时抓兑现,做到言必行,诺必践。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造就公正质监。采取强化监督机制、缜密监督网络、硬化责任追究等措施,从根本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平等对待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谨慎运用自由裁量权。三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造就阳光质监。要将相关职能、办证项目、办理程序、办结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输入电脑,公示于众。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向全社会公布监督电话号码,严格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四是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造就文明质监。制定文明办公、文明执法、文明服务等一系列行为规范。

第三篇: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加快推进科学发展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加快推进科学发展

――樊剑平副厅长在全省建筑业暨建筑施工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一、要正确处理思路与出路的关系,端正工作指导,推进建筑业科学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指导,没有符合当地行业发展实际的基本思路,就不可能推动行业发展。各地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理清思路,牢牢把握建筑业发展主动权。就全省建筑业发展而言,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一三五”,即坚持一个战略,着力三个重点,加快五个转变。

(一)坚持一个战略,加快培育建筑强省

一是必须把打造“建筑强省”作为最明确的战略目标。2005年省政府提出要用十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实现我省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历史性跨越。我们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向前走,加快实现建筑强省的战略目标。

二是必须把实施“走出去”发展作为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走出去”实现“转型升级”,开辟发展空间,培育发展优势,创造发展机遇,实现新的发展提升。

三是必须把转型升级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实现转型升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浙江建筑业打造“建筑强省”的必由之路。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是当前建筑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

(二)突出三个重点,推进建筑业全面发展

一是进一步营造建筑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正视全省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部门间全力不强的问题,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市场监管,形成全社会关心建筑业、了解建筑业、支持建筑业、发展建筑业的大环境。

二是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积极开展国内市场,实施“走出去”发展区域重点的战略转移,在巩固华东华中的同时,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全力进军华北东北市场,加大京津冀等重点前沿市场的力度。此外,还要积极中原、西北市场,主动开辟华南、西南市场,全力扩展市场份额。要大力拓展境外市场,巩固非洲、中东,积极开拓中南美洲及亚洲周边国家地区市场。

三是进一步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质量兴业,以质量拓市场、树形象、创品牌、打基业。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潜力。要推进节能减排,积极研发低碳建造工艺和技术,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三)推动五个转变,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一是要加快推动行业发展理念向低碳建造转变,千方百计改变建筑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对环境资源的巨大消耗。

二是要加快推动行业结构向大土木建设领域转变,努力改变房建“一支独秀”的局面。

三是要加快推动商业模式由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全方位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四是要加快推动经营模式由主业一统向适度多元化发展转变,主业要做大做强,上规模,创品牌,树形象;专业要做精做细,发展要效益为上,结合企业与市场实际,向利润丰厚、能力可及的其它领域发展,“以投资换身份”、“以兼并换资质”、“以开发拓市场”。

五是要加快推动市场结构和布局向最有利于资源配置方向转变,力求市场布局与行业发展的需要相符合。

二、要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9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9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但是,我们要看到,2009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率(建筑业增加值率=建筑业增加值除以总产值)还是比较低的,2009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是1386亿元,建筑业增加值率是14.8%,增加值率与上年相比基本没有增加。增加值率越高,说明企业的附加值越高、盈利水平越高、经济效益越好。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全球建筑业增加值率大约在28%左右。所以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从偏重规模扩张,追求增长速度,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质量效益上来,实现建筑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一是思想要统一。要推动转型发展,关键不是要统一思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战略重点上来,统一到今年全省建设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既增强信心又保持清醒,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思想,以更加务实的精神,在推进建筑业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迈出新步伐。

二是管理要创新。要彻底改变企业家族式、师徒式、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尤其是要大胆改变项目经理承包制的工程管理方式,要给项目经理戴上“金手铐”,让他既有积极性,又有约束性,不能权力、利益无限大,责任无限小,真正建立起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管理层和操作层分开的新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三是实力要提升。实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才和科技两方面。要大力培养、引进、使用有头脑、善管理、方向明、思路清的管理型人才和懂科学、精业务、强专业的现代科技人才,以人才队伍支撑企业发展。要大力提高产业、企业科技装备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要正确处理质量与安全的关系,强化综合治理,推进建筑业和谐发展

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也是建筑业发展的根基,两者不可偏废。我们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一手抓安全,两手都要硬,构筑建筑业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一)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2009年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安全生产各项指标较好地控制在省安委会下达的考核目标内。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应当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死亡人数的绝对值还是偏高,事故多发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措施不到位、企业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地、各单位、各企业要清醒认识安全生产面临的艰巨任务,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意识,坚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真正将“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之中。

一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要按照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要求,建立完善责任考核体系,层层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大力加强现场监督检查,逐级抓好安全工作落实。尤其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施工企业层层建立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建筑施工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监理企业要认真落实监理责任,严格审查方案,加强工地检查,把好安全质量关。

二是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监管。要进一步加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突出监管重点,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巡查监管,加强对各类事故与事故多发环节的隐患排查整治。要加快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转变,积极破解安全监管力量与工程建设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提高监管的效能,完善监管手段,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要继续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深化隐患排查和治理,做好超前防范。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依法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依法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切实以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

三是要加强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加强基础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要着力加强安全培训,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程序、标准、规范、要求和劳动纪律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严禁无证上岗,切实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增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

四是要做好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世博安保工作。省委赵洪祝书记提出了“确保从浙江去上海的人不惹事,上海来浙江的中外游客不出事”的具体安保工作要求。随着世博会日益临近,世博安保工作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全省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全力以赴做好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一方面要确保供水、供气等安全,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确保安全运行。同时,各地、各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切实加强对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实现平安世博目标。

(二)要坚持质量兴业理念,突出抓好住宅工程质量近年来,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升,创优夺杯势头强劲。每年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的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还创出了一大批省部级优质工程、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质量兴业”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企业之中,“浙江建筑”的质量品牌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个别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见利忘义,置工程质量于不顾,降低建设标准,昧着良心挣“黑心钱”,出现了“楼歪歪”、“楼薄薄”、“楼垮垮”、“楼倒倒”、“楼脆脆”等现象,给整个行业抹了黑。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抓好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宅的质量,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目前,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督体系为确保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取消质量监督收费后,给各地质量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各地要认真研究解决,确保质量监督机构队伍不散、人心不乱、工作不减。各级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查和巡查。要完善监管手段,改进监管模式,推进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推动全过程、全方位、差别化的质量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要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加强过程控制,从队伍选择、材料选用、工程施工、建设监理等环节,严格把关。施工企业要建立严格有效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精心施工、精心操作,绝不允许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粗制滥造。监理单位要依法履行监理职责,落实项目总监负责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合同以及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实施监理,按照规定监理程序开展监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监理人员专业配套、人员到位,确保监理工作质量。

三是要深入推进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近几年,全省组织推广了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和工程质量投诉都有了一定的下降。各地要进一步推进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在确保工程基础、结构、主体质量安全的同时,努力完善工程的使用功能质量,提高工程的内在品质和观感质量,努力消除质量通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放心房、满意房。

(三)坚持“和谐稳定”理念,推动建筑行业文明健康发展

一是“双清欠”问题必须始终重视,长期解决。要进一步巩固清欠成果,全面推进工程担保制度和欠薪保障制度,加强建设工程结算管理,建立工程款结算、协调、仲裁和清算的约束机制,遏止竣工不结算等拖欠行为,不断完善防范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

二是“民工学校”建设必须持之以恒,越办越好。要进一步推进民工学校建设,加强民工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民工素质;要努力改善农民工作业、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工操作技能,促进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规范劳务用工行为,维护民工合法权益。

三是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必须摆上位置,不断提高。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体现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主动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树立企业良好精神风貌和文化。

四、要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整顿市场秩序,推进建筑业规范发展 建筑市场监管目的就是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效益服务,为建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的大局服务。可以说,监管就是服务。我们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把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为工程建设的各方服务好。

一是要认真履行建筑市场监管职责,努力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要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强化工程报建监管和施工许可审查;要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加强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性和合理性的监管;要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及时公布不良行为记录,依法处罚失信单位和人员;要强化建筑市场管理与工程现场管理“两场联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要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完善企业资质动态监管机制;要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建立健全合同履约监管机制;要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工程造价机制,发挥标准定额引导和约束的作用,规范市场计价行为,维护企业从合法权益。

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集中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促进工程建设高效、安全、廉洁运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和省里都先后作出了部署,省建设厅也印发了实施方案。各级要按照这些要求,细化措施,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地把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好。

三是要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全力服务发展,全力保障发展。要敢讲话、多宣传、有作为、多贡献;要明方向、出思路、把关键、抓落实。真正发挥职能作用,履行管理责任,不能光是怨领导、怪企业,不能总是讲客观、讲困难。企业做大做强了,行业发展壮大了,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要积极改进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建立各类服务信息平台,寓管理于服务中,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减轻负担。要加强行业调研和规划,抓紧制订《浙江省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明确下步发展思路和目标,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桥梁作用,及时传达产业政策,反映企业呼声,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权益和行业声誉。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文章标题: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事关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作为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重要目标、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和政治保证等几个方面的要求,这其中也蕴涵着解决好历史文化背景和各类矛盾纠葛错综复杂的“三农”问题的重大命题和深刻内涵,要求我们既要解决千百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农业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又要解决传统生产方式的桎梏和农民对土地依赖眷恋的困扰,也要解决政府财力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制约,还要解决地域差异和生产资料分配不均造成的落差,更要解决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工作实际程度的内在要求。为此,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建设新农村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中体制性、结构性、生态性矛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不断显现,这些问题和矛盾解决不好、处置不当,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稳定是前提,稳定是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就很难落到实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就很难实现。建设新农村,必须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摆上突出位置,着力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农村各类不和谐、不稳定问题,保障广大农村群众心平气顺、安居乐业,全身心地投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应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理工作。对农村传统矛盾纠纷,要注重研究其规律、特点及成因,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队查调处理工作力度,切实增强预见性、前瞻性,区别不同情况,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努力把握好在新农村建设中维护群众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做到既有效地维护群众利益,又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和调处解决好农村因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移民搬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要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上来,做到有效预防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置问题,切实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要坚持严打方针,在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从当前农村治安情况看,农村违法犯罪问题有与城县违法犯罪问题的共同特征,也有农村自身的特点,影响农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盗窃抢劫、流氓恶势力、村匪路霸、制假贩假、欺行霸县、坑农害农等侵害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这些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严厉打击、集中整治,做到除恶务尽,切实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发势头压下来,有效地控制案件的发生,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扶持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扶持引导,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农民自力更生与政府扶持引导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侧重。新农村建设,需要全党共同努力,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调动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先后下发了8个一号文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但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是在“一波三折”中进行的,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挫伤,在这种形势下建设新农村,必须把调动农民积极性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支持群众,教育和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清形势,切实增强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把握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这个切入点,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收入得到更快的提高;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社会福利;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境美化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让农民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民主决策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与重点扶持的关系。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全国农民的一大福音。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间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不尽一致。尤其像东北地区,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的大粮仓,历史上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建国以来,国家对农业采取的是“取多予少”的政策,导致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农村建设十分落后,农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因此,建议国家在制定扶持新农村建设政策时,应重点考虑东北老工

业基地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在促进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在政策、项目、资金的投放上应重点向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中央应加大对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持力度,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应在贴息贷款和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倾斜,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应在减轻乡村债务上予以扶持,通过国家注入、减免、停息挂账等办法,卸掉乡村债务,让他们轻装上阵带领农民搞新农村建设;应在建立农村保障体系上给予帮助。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贷款贴息、国债资金和增加贷款规模等途径,采取“百川汇一”的方式,增强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能力。

第四,正确处理好依法规划与有序建设的关系。当前,很多地方的农村建设仍存在着无“设”就“建”、边“建”边“设”、先“建”后“设”、前“建”后“拆”的无序建设的现象,随意性强,规划性弱,极大影响了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局面。新农村建设蕴涵了先“设”后“建”的新发展观。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要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脚踏实地,以长远务实的态度来对待建设新农村,认真吸取历史上搞过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大上乡企时“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等劳民伤财的教训,坚决避免把有限的资金浪费到各种形象工程、花瓶式试点工程以及重复建设上去。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让农民得到实惠,如果建完了很漂亮,对他不方便,我想农民不会满意的。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还要强化依法规划,各级政府在出台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前,必须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好事办好,坚决避免一个出发点好的政策措施,由于不符合实际或者侵害了农民的权利而引发新的矛盾。最近一段时间,我看了很多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报道,一些地方建设农村的小社区,在这个前提下,把一些村合并到一起,这样就涉及到农民要搬家,老房子要拆掉建新房,这样一种现象在中国各地区差别很大的情况下是不能一概而论的。首先得考虑这个地方这样做有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农民会不会因此受到财产方面的损失,或者加重负担,或者让村集体负债更多;其次是即使有经济条件,也要考虑到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农民的宅基地是依照法律规定审批给他长期使用的,往往农民就在他宅基地附近还有他的承包地,如果都合并起来,有些地方可能要收去给别人使用,这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因此要这样做,必须符合法律的程序和法律的规定。所以说,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依法办事,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规划先行,从县情、镇情、村情出发,不搞“一刀切”,要实行分类指导,大胆探索,积极实践,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第五,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肌体的基本细胞,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组织发动和建设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冲破了过去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而与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起来,本应起战斗堡垒作用的农村基层组织在相当一些地方还比较薄弱,少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个别基层组织名存实亡,导致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丧失了公信力。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农村“三减免”、“三补贴”政策的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功能也在逐步弱化,尤其是在那些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地方,出现了大量的非良性组织,并迅速填补行政功能弱化留下的组织空间。一些家族势力和宗教势力有扩大的趋向,而行政功能逐渐弱化的乡村两级组织无力阻挡这些家族势力、宗教势力的崛起,这往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障碍,长此以往势必会削弱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权建设的高度,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配套建设。结合农村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选好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带头人,加大对乡村干部的培训,改进农村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树立亲民为民形象,不断增强凝聚力,切实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到建设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上来。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五篇: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切实做好监区工作

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切实做好监区工作

监区是监狱的基层组织,监区工作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监狱的监管秩序的稳定和改造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监狱经济和监狱建设的发展,多年来,监狱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监区稳,则监狱稳。监区乱,则监狱乱,全局被动。因此。加强监区建设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涉及的面很广。笔者在这里主要从监管改造工作的角度,就做好监区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正确处理管教与生产的关系

监区工作必须坚持管教与生产两手抓,两手硬,做到两任务同时上,两付但子同时挑,两个效益一起要。首先必须抓好监管安全。一是清除安全工作中的思想障碍。要克服形式主义、侥幸心理和厌烦情绪,切实把监管安全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经常部署,经常检查,经常督促。二是要提高民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作甩。每一个民警都要从政治影响和监狱事业的全面发展上看待安全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三是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明奖惩,把安全和每个人的利害得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安全工作始终如一地落到实处。其次要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同时,积极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

等于放纵罪犯继续作恶,为非作歹。

四是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不可否认,我们的极少数干警不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而是感情用事,甚至发生出格行为。

因此,要根治民警违法违纪,必须严格执法执纪。首先,要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执法规章制度,来约束民警执法行为,以期达到规范执法。其次,要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民警违法违纪与自身两个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因此要积极鼓励民警克服困难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并联系实际,抓住一些违法违纪思想倾向和行为苗头。有针对性地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以强化民警的执法意识。

三、正确处理对重点罪犯的管理与使用的关系

重点罪犯是指监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重点防范和管束的罪犯。从监管安全的角度看,监区应当重点防范和管理的罪犯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新入监的罪犯;一类是老弱、病残罪犯;从事零星、分散劳动的勤杂罪犯;一类是有行凶、逃跑等重新犯罪重大危险的罪犯等。历年发生的包括脱逃、非正常死亡和重大恶性案件在内的所有的监管安全事故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故,是由以上三类重点罪犯所造成的。因此,监区民警有必要把正确处理对重点罪犯的管理与使用的关系问题,当作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练好、做好。

犯的个性特征,摸清其思想脉络,做到知彼知己。(3)落实民警“三包”,责任到人,经常通报情况,使每个民警心中有数,做到底数清,敌情明,目标准。(4)严格互监制度,落实夹控措施,务求及时掌握动向。(5)利用“耳目”处处设防。使之无机可乘。(6)对重点、危险罪犯的劳动,尽可能安排在监内并在民警的直接监控之下进行。(7)对特别危险的,应上报集中到监狱严管队关押,进行强化学习训练,直至危险消除为止。(8)建立重点、危险改造转化档案,包括基本情况、转化过程,以确保监控工作的超前性和严密性。

四、正确处理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 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和帮助罪犯解决实际困难都是改造罪犯的手段,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要了解罪犯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其次要将有思想问题与顽固坚持错误立场、拒不认罪服法区别开采,前者属于教育的范畴,后者属于改造的范畴。对于因实际困难产生的思想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并且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罪犯有的实际困难虽然监区不能解决.但也要积极与社会联系,使罪犯看到希望。如果罪犯家里发生了突发的、不可抗拒的灾难,监区民警要与罪犯家属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门一道帮助罪犯做好善后工作。虽然有时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努力了,罪犯是会理解和感激我们民警的。

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

到家,方法得当,反复是可以扭转和避免的。

五、正确处理中队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监区工作千头万绪,常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之说。因此,从事监区工作的民警之间难免出现矛盾和分歧。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和分歧,如何处理好监区民警之间的关系,是监区民警经常遇到的苦恼和现实问题。笔者以为正确处理监区民警之间的关系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监区长和教导员之间的关系。两个正职是监区里的主心骨,是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如果两个正职之间背靠背,处不好关系,那么其它副职和成员的工作很难开展,还可能形成不正常的小圈子,影响团结,影响工作。因此首先要求监区长、教导员各自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二是要树立监区管教、生产一盘棋思想。管教工作要走在前面,为监区的生产提供稳定的环境,生产工作要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三是要树立监区工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监区长抓生产不忘管教,教导员抓管教不忘生产。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主管与干事的关系。监区长、教导员作为监区的主管,直接领导着监区民警开展各项工作,其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一个监区,仅靠一两个人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发挥全监区民警的集体作用。因此监区领导要十分注意调动其他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相信他们,遇事同他们商量,要有“能者为师”的态度,注意采纳

下载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推进城管工作科学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推进城管工作科学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扎实推进TnPM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全面升级

    学府咨询(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SHAREFORD INTERNATIONAL CONSULTING GROUP COMPANY LIMITED. 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扎实推进TnPM管理 促进企业管理全面升级 东鞍山烧结厂开展TnP......

    正确处理质监工作中的五个关系

    改革创新与保持稳定的关系。从改革的角度看,既要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发展形势,确保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又要进一步完善自身改革,努力适应形势的要求,以此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时间:2009-04-13 来源:党建研究网 2006年以来,山西省朔州市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选聘了1108名大学生村干部。目前,这......

    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

    我们公司现有职工()人,基层党支部()个,党员()人,()个基层单位。一年来,我公司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公司认真贯彻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在公司干部职工齐心协力......

    正确处理好村两委关系的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依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出现一些实际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党......

    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权力与服务的关系。 每一名领导干部处于领导岗位, 手中拥有一定的权 力,履行着管理社会的职能。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

    正确处理好商业贿赂关系探讨[5篇]

    文章标题:正确处理好商业贿赂关系探讨 检察机关在惩治商业贿赂犯罪工作中,既要依法履行检察职能,认真查处案件,又要充分认识商业贿赂问题的复杂性和办案工作的敏感性,要站在全局......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全面推进科技进步正确处理四大关系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首要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科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