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和加强减免税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完善和加强减免税管理的对策及建议(转载)
修改
如何标记批注?
当前减免税管理中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纳税人方面,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受利益的驱使和市场竞争的影响等,千方百计获取国家减免税,以增强自身实力,积累竞争资本,取得超国民待遇利益。二是税务机关方面,由于征管量大面广,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思想认识不到位,地方经济利益的制约等,人情、关系减免税等不规范减免现象时有发生,减免税管理中的缺位问题较为突出,影响着税收优惠政策的最终贯彻落实,削弱了国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控作用。
随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其政策的税收杠杆作用尤显重要。如何不断强化减免税管理,提高减免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正确贯彻和实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控意图和目标任务,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包括各级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税源管理中的当务之急,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减免税管理,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防范执法风险,发现政策执行中的不完善之处而加以不断调整和完善。
(一)进一步提高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法律级次,提升其法律效力。
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了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订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而我国从1994年税改至今,多次对减免税政策进行了清理调整。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减免税立法机制及其管理机制。许多减免税政策散见于各类文件之中,有的已完全不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市场经济形势,甚至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级次和地位也很低(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明确的税收优惠外),大多数为部门规范性文件,上升到法律、法规层次的不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政策效应,也给减免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执法难度。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规范、统一的专门针对减免税管理的税收规范性文件。但由于其法律级次低于法律、法规、规章,而且法律上也没有明确授权国家税务总局制订减免税管理办法,给办法的执行带来一定的法律问题,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随着内外所得税法的正式合并,更需要更高法律级次的税收优惠法律、法规来统领我国的减免税工作,以充分实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和鼓励环保降耗等政策意图,从而不断发挥作为国家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应有的调节经济的杠杆职能和作用,以不断有效地规范我国的税收优惠管理行为,提高税收优惠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征纳双赢的和谐税收目标。
(二)建立健全执法与服务并重的税收宣传机制,不断提高纳税人的依法减免意识,规范减免税税收财务核算管理
现行税法明确指出:“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减税、免税”,但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律规定,擅自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作为减免税优惠主体的纳税人,应当在认真学习和掌握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依法合理进行决策和筹划,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提出减免税书面申请,合法获得减免税主体资格,并依法进行税收财务核算,正确划分和核算征免税业务和经营多业的的收入,正确计算减免税额,不该享受的坚决不享受。一旦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应当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并于重新审查后执行。
作为减免税优惠政策执法主体的税务机关,应当积极广泛地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税收优惠知识,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形式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相关咨询服务。税收管理员作为基层一线的具体执法者,更应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交流,了解责任区内纳税人的真实经营情况和纳税人的政策需求,将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准确、无偿地送到纳税人手中,尽可能地减少因纳税人不知晓而造成的应审批未审批现象,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同时,税务机关更应加强对减免税纳税人的辅导和管理服务力度,不断提高纳税人政策执行的自觉法制意识,提高减免税税收财务核算水平,促进减免税纳税人依法诚信享受减免税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通过税务机关在规范执法基础上的优化服务,不断加大对减免税人的服务型管理水平,降低税收管理成本,构建和谐、信任的征纳关系,将国家的优惠政策真正深入地落实到位。
(三)不断强化减免税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减免税管理机制,加大减免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切实提高减免税管理质量和效率。
众所周知,减免税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为它关系着国家政策能否正确贯彻落实到位,能否真正及时地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同时,减免税工作也是一柄双刃剑。税务机关及其税收管理员作为政策的执行者,面临着多重考验和压力,既是一项权力,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执法责任和风险。因此,不断提高税务机关及其税务人员的政策执行力,也就成为减免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的关键。
1、加强税源基础管理,严把减免税准入关。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都有具体的限制条件,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才可以享受减免税。税务机关及其税收管理员应当不断加强责任区内纳税人的巡查管理工作,熟悉和掌握每个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信息与其实际经营情况,了解纳税人的主要经营业务,分析纳税人的财务核算健全情况,与同行业对比分析其税负及其利润水平,有无关联关系等情况。只有充分掌握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才能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哪些符合优惠政策条件应申请未申请,哪些不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申请待批准,哪些符合优惠政策条件不需申请审批已申请等等,从而能区别不同的纳税人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正确落实到位,以尽可能减少执法偏差而导致国家税收流失或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现象的发生。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已申请减免税纳税人相关减免税事项的审核管理。首先要审核其减免税申请是否逾期。一般来讲,现行税收优惠政策都规定了减免税期限。纳税人应当在政策规定的减免税期限内,根据各地关于申请期限的具体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及时提出减免税书面申请,附报齐全相应资料。对未按规定申请的,纳税人不得享受减免税。其次要审核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材料是否齐全。主要是审查纳税人的申请材料是否真实、准确、齐全。材料不详或存在错误的,是否按规定告知并允许纳税人更正,而纳税人是否按照要求提供全部补正材料。只有减免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才可以受理申请。第三是要加强实地核实管理。主要是对申请材料的内容认为需要实地核实才能加以审批的,应当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进行实地核查,并将核查情况记录在案。核查中应当对纳税人申请材料与其实际情况进行认真逐一全面比对,从而确认其是否符合减免税法定条件。对不符合减免税法定条件的或以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企图骗取减免税的,一律不予受理审批,并按规定予以处理。税务机关还应当加强对审批环节的管理。一是减免税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有权税务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准予减免税的书面决定。二是对依法不予减免税的也应及时作出不予减免税的书面决定,并告知纳税人理由及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并应当自作出决定三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纳税人送达减免税审批书面决定。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坚持审批环节的“两权”监督、集体审议原则。要根据“两权”监督要求,对减免税审批事项的受理、核查及审批环节实行分离,明确各环节的责任、标准、办结时间及工作流程,实行各环节的相互制约。对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条件认定有歧义的减免税事项,须经集体合议后办理。审批或上报意见应具体、明确,引用的政策依据应当合法、准确,不能超出政策规定或为规避审批风险而提出含糊不清或原则性的审批意见,也不能在批复减免意见之外,违反法律政策规定加以其他额外限制,导致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将本应属后续管理的事项通过审批环节人为设定限制条款来提前行使,从而防止以审批代管理现象的发生。对难以抉择或有风险的减免税申请,要严格按照规定及时组织实地核查,并准确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批复意见,而不能久而不决,影响审批工作效率,使基层无所适从。只有对减免税实行“严进严管”的审核把关机制,才能切实把好减免税入口关,正确执行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不符合减免税法定条件者拒之于门外,切实保证减免税审批管理的质量。
2、强化减免税税源巡查管理,严把减免税事中监管关
现行税法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和税收管理员应当对纳税人已享受减免税情况加强管理监督。而事中的动态全过程巡查监管能有效发现纳税人减免税政策执行中的存在问题,发现减免税条件变化后是否符合法定减免税条件等情况,能对发现的问题加以及时、正确的处理,既减少了税收执法风险,又能及时提醒纳税人按规定恢复纳税,减少不必要的税收风险,避免给纳税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切实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主管税务机关及税收管理员首先要消除以审批代管理的不正确认识。虽然纳税人取得了减免税资格,但并不等于税务机关就可以放松对其的动态管理或不要管理。因为随着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的不断发展变化,申请时的法定条件和法定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已不一定再符合法定条件或不全部符合法定减免项目。这都需要税务机关通过日常全过程动态管理去随时监控并采取相应的税收征管措施。既要督促纳税人及时、如实进行减免税申报,正确进行减免税税收财务核算;对减免税款有规定用途的,还要检查其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减免税款,并辅导和检查其对征免税业务和多业经营项目分别核算的正确性和规范性,防止混同享受减免税或错用减免税政策或不该享受而享受减免税政策。从而尽可能减少纳税人的税收处罚风险,也能有效地防止国家税收的流失。
其次,主管税务机关及税收管理员应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并结合纳税检查、执法检查或其他专项检查,强化减免税事项的清查、清理等监督检查。减免税审批后的后续管理能否到位,很大程序上取决于税收管理员巡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应当将减免税巡查管理列入税收管理员责任区考核或星级评定范畴。税务机关应设计统一格式的减免税巡查台帐或检查报告,明确巡查或检查的要点、重点及其发现问题的处理办法、处理依据等内容,以规范和统一税收管理员的下户巡查或检查行为,提高减免税巡查或检查的质量。在巡查或检查中,应着重检查纳税人是否仍然符合减免税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减免税;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条件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是否及时报告主管税务机关重新审查后办理减免税;减免税款有规定用途的,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减免税款,有规定减免税期限的,是否到期恢复纳税;是否存在未经批准自行享受减免税以及已享受减免税未申报的情况等。通过巡查或检查,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按规定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税收征管措施,履行相应的法定手续,建立管理的存档资料备查。
3、加大优惠政策的后续管理力度,严把减免税事后监督关
减免税期间的管理固然重要,但减免税期满后的监管同样不可忽视。现行税法也明确规定,纳税人按规定在享受优惠政策期间或优惠政策到期后3年内如出现核定征收情形的,一经查实,应追回因享受优惠政策而减免的税款,其中,按规定执行优惠政策尚末到期的,还应按核定征收的方式恢复征税。
主管税务机关及税收管理员首先要加强对优惠政策到期企业的后续监管。对减免税期满后的纳税人要督促其及时恢复纳税,如实办理季(月)度纳税申报,正确进行财务核算。尤其是对其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要重点审查,核查其收入是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及时确认、准确申报,有无迟、少不报收入的现象;核查其成本费用的列支是否正常,有无将免税期间的成本费用在征税期入帐列支的现象;核查其利润在征免税期是否发生较大变化,是否偏离同行业或其历史平均水平;核查其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健全,能否准确办理纳税申报、履行纳税义务,是否仍然符合查帐征收条件,是否存在高利润行业优惠期满后人为造成财务会计核算不健全而申请改为核定征收或被税务机关改为核定征收的情形。对上述核查情况,应当区别情况分别按规定记录在案,提取相应证据,按规定予以处理,防止纳税人利用征免税期打擦边球而人为偷逃企业所得税。
主管税务机关及税收管理员其次要加强归备案减免税的后续管理。因为备案减免税不实行审批制,而实行纳税人提请税务登记备案即可享受。但不是说就可以放松监管,相反,因缺少审批事项的诸多程序,更应将其纳入纳税评估的必评事项进行后续管理,确保备案减免政策执行的准确性和严肃性。除对备案减免税项目建立相关备案制度、登记备案台帐外,还应加强对备案纳税人的全面核查评估。要着重审查核实纳税人申请备案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真实性,并与年度纳税申报表核对,防止纳税人弄虚作假骗取减免税。着重审核其备案的资质证书复印件是否与原件一致,是否有效;减免税条件是否发生变化,有无非免税项目及其是否分别核算;审核其备案减免的适用政策是否准确,有无政策适用不当,如应减半而全免等现象;审核其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相关调整事项是否到位,减免税额核算是否准确无误,审核备案有效期满后是否及时恢复纳税,等等,防止应审批而备案或应备案而审批等现象的发生,并对经审查不符合减免条件的备案事项,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追回已减免的税款,并按《征管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4、建立健全减免税审批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大税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
减免税审批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各级税务机关应当配备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原则性和责任意识较高的人员从事减免税审核审批工作。
首先要不断加强审批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既要加强对审批人员税收优惠政策的业务学习,还要不断充实其相关税收、财会、法律、经济等专业知识,提高其认知水平和职业鉴证能力,把好政策业务关。二是要强化审批人员的法制意识的提高。减免税政策是国家税法的组成部分,法定条件较强,只有完全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才能予以审批。法定条件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审批人员都不能予以审批准予减免税。这就要求审批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不徇私情,自觉抵制各种人情、关系等不正之风,当好减免税审批的“卫士”。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减免税分级管理机制。对减免税事项,应当实行责权对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审批层次及其相应职责,坚持谁审批、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原则。将减免税审批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对减免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区分受理、审查、审批岗位和分局、县(市、区)局、市局、省局等层级机关落实相应责任,实施相应考核及责任追究。在确保审批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审批工作的效率,及时兑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减免税分级集体审理机制。对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条件认定有歧义的减免税事项,须提请上级审理机构集体合议后办理;对一般性减免税事项,须提请同级审理机构集体合议后办理。集体审理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当选派相应的业务骨干、各部门负责人和纪检监察部门参加审理,以确保审理的公正、公开、公平。
第四,要切实建立健全减免税责任追究机制。税务机关及其相关责任人应严格依法定期间和程序,按照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和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及时受理和审批纳税人申请的减免税事项。对因政策把关不严或人情、关系,以权谋私等造成审批错误的,严格按税收执法责任制的相关规定实施执法过错追究;对审批机关或审批人员擅自设定审批事项或超越审批权限以及应批准而故意刁难不批准的,应责令其改正或依法予以撤销,并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责任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索取纳税人财物或谋取其他不当利益,构成犯罪的,应依法其刑事责任。从而通过将减免税审批事项纳入法制化轨道管理,来不断强化对审批减免税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力度,切实提高减免税审批质量,减少审批工作中的违规违法行为,防范税务人员的税收执法风险,保障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平、公正实施。
(四)建立健全减免税部门共管协调机制,切实提高减免税管理水平
现行减免税相关规定明确了相关减免税政策必须要有相关部门的资质证书、证明、检测报告或其他资格证书作为减免税条件。如:民政福利企业要有民政部门的社会福利企业证书、年检报告书;新办服务型企业要有劳动保障部门的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等等。因此,税务机关应及时加强与民政、劳动、经贸委、发改委、技术监督局、地税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起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划分各自在减免税审批管理中的相应职责和责任,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实行多部门真正联动共管机制。不但要重视审批时的共管,更要加强审批后纳税人减免税情况的动态联合监管。国家应当建立部门共管协调机制,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各部门在包括减免税审批事项在内的各自职责、法律责任和追究处理办法,从而真正发挥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把国家的减免税政策真正准确全面落实到位。
税务机关还应加强对相关部门在出具报告、证明或年检报告真实性、合法性的鉴别,不断提高税务部门自身综合鉴证水平和管理能力,尽可能减少减免税审批工作的差错,把好审批关口。对减免税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在事后监督检查中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发现有关专业技术或经济鉴证部门认定失误的或有疑点的,应先取消或暂停其减免税资格,并同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再由出具资格证书、证明的认定部门的同级国税机关提请认定部门纠正其认定。并督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非法提供证明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按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减免税公示机制,加强减免税的社会监督。由于减免税工作涉及税务机关内部各个环节及外部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信息反馈、政策把握等事项较为复杂。税务机关应当对减免税事项实行公示制度,既要对减免税的相关文件、申请材料、申请审批程序、审批权限、文书示范文本等进行公示,还必须对审批和备案事项批前公示,以充分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税务部门减免税审批和备案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在税务机关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减免税外部监督机制,通过社会监督来有效提高减免税审批事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审批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从而在多部门共管的基础上,加入社会监督之一途径,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执法部门对纳税人实际情况了解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减免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能不断增强全社会依法纳税、依法减免税的意识,促进减免税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和谐局面的逐步形成。
(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减少政策歧义和不足,减少政策执行阻力,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现行减免税政策较为零散,而且分布于不同时期、不同规定之中,往往时代烙印较浓。亟须对现行相关减免税政策进行一次彻底归类、清理、合并、精简,以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降低减免税执行的税收成本,减少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变通执行政策的不规范做法,不断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1、建议建立和完善减免税纳税申报、申请审批、优惠宣传、资料归档等管理机制,强化日常税源税基控管。
税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减免税企业季度申报真实性、准确性的管理,制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审核管理办法,以不断强化季度申报真实性、准确性的审核比对和核查,防止纳税人在批复未下达前通过自行调节季度、年度申报数而变相享受减免税。要进一步统一和规范资料报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按照各自权限,进一步明确资料的审核把关及相应职责,切实落实责权对称、分级管理的原则。对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或不同意减免税的,应由有审批权的税务机关及时出具准予或不予减免税决定书,并告知纳税人相关权利和义务,以减少税务机关因逾期审批或久拖不批而影响纳税人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决策现象的发生,不断提高税务部门的审批工作效率和税务机关的社会形象。要进一步完善减免税审核审批制度,制订集体审议办法,进一步规范和细化集体审议标准、公示的方式、方法等,以充分体现税法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切实强化“两权”监督、集体审议原则。税务机关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纳税人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管理,可以将其列入责任区税收管理员职责范围、执法责任追究范围和各地制订的星级考核评定内容,以体现税收执法与依法服务并重的原则,依法用足用好用活税收优惠政策,以尽可能减少因纳税人不知晓税收优惠政策而该享受却享受不到国家税收优惠现象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优势,不断提高税收服务水平,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体现税务部门执法与服务并重的治税理念。
税务部门内部还应加强对减免税资料的“一户式”管理,制订减免税资料的“一户式”管理办法。应与征管资料“一户式”相衔接,规范减免税资料的档案管理,切实提高减免税的档案管理水平。同时,建议对减免税资料实行电子档案化管理,以减少资料上报审批的往返在途时间,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强化对备案类减免税的日常和后续管理,建议制订统一的备案减免具体操作规程,在总局和省局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备案管理的操作办法,明确后续管理的相关具体规定及执法责任,以消除重审批轻备案的不正确认识。
2、建议建立和健全减免税后续监管、两税联管、注销清算、相关政策完善等操作或协作管理办法,以不断减少征管漏洞,强化多税种、多环节的税收控管。
税务机关应当强化对所得税优惠到期企业和关联企业的税收监管,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并将其纳入四联动管理范畴,通过评估和检查来切实加强税收控管。建议制订流转税和所得税的联合管理办法,切实提高两税联评联查的质量和效率,防止纳税人利用两税各自管理的不协调漏洞而偷逃国家税收。要进一步加强注销环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管理,建议制订具体的注销税收管理办法或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对注销纳税人注销之前的所得税申报和注销时的清算所得的税收管理。防范纳税人利用税收管理漏洞或政策不完善之处通过注销来逃避税收监管。建议对减免税调查报告的格式进行规范和统一,并分税种明确调查的必调查项目和可调查项目,以进一步加强税务人员减免税调查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的管理,强化对调查人员的执法责任的追究。要进一步明确有人员比例限制的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纳税人人员比例的计算管理办法,应结合流转税,制订各税种相一致的人员比例计算方法,对达不到比例的月份或季度明确统一的税收处理办法。并对民政福利企业生产人员的具体含义进行明确,如是否包括车间的维修保养人员、装卸人员、清洁人员等。在新的所得税法实施之前,建议上级对减免税条件中有行业和所有制限制的减免税政策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准确把握予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以方便基层操作。
3、建议进一步完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政策规定中未明确或需进一步加以解释的条款予以及时调整和完善,不断提高政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效率,尽可能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和税收征管成本。
建议对现行新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的所有制性质进行调整,比照民政福利企业试点政策,打破所有制限制,扩大到所有经济性质的查帐征收的企业纳税人,切实改变当前各地事实上已放宽经济性质审批的不规范做法。应当对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的起始时间问题进一步加以明确,切实加强对减免税生产经营之日标准的管理,尤其是对“纳税人取得第一笔收入”的具体涵义应进一步明确,防止纳税人通过钻政策空子人为推迟减免税开始计算时间来调节税款的实现。
建议进一步从政策上完善对新办非生产企业的认定标准的管理。财税[2006]1号下发后,国税发[1994]229号第六条关于新办企业的概念的条款同时废止。财税【2006】1号第一条第二款“新办企业的权益性出资人(股东或其他权益投资方)实际出资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的累计出资额占新办企业注册资金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25%”的规定对与非生产性企业来说,适用性不强,基本上没有多大的约束力。同时,对国税发[2006]103号第五条第一、二款中“关联企业转移来的利润”和“其业务和关键人员是从现有企业转移而来的”的规定也应加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尽可能减少基层税务人员因对政策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而导致的执法不公平、标准不一致等现象的发生,并有效地减少基层随意扩大解释或利用政策未明确的缺陷而不规范执法问题的发生。因此,如何加强对新办非生产企业的新办标准的认定管理,国家还应尽快加以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以防范纳税人钻政策空子大肆转移利润到新办非生产性企业而合法享受减免税。
建议上级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鉴定及应税所得率的确定进一步加以统一和规范。通过从政策层面和管理办法上切实加以完善和规范,可以有效地确保各地执行政策的一致性,减少和杜绝在查帐征收和核定征收的认定标准上以销售收入等为标准的“一刀切”做法;还能有效地纠正各地通过扩大定期定额征收的范围等方法以变相降低应税所得率,人为回避现行税法关于应税所得率下限的规定的来减少核定征收工作阻力的不规范做法。从而能切实保护纳税人的税收合法权益,正确贯彻落实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应建立税收政策的定期规范清理和调整完善机制。根据现行经济发展变化和现行税收征管的需要,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现行税收减免税政策,进一步堵塞现行税收政策漏洞,提高税收政策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从而不断强化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减少基层执行税收政策的征管成本和纳税人的纳税成本,降低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切实改变因政策问题而导致的管理难、难管理的执法局面。从而将减免税政策在落实到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减免税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第二篇:完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完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发布机构:杭州财税发布时间:2008-04-11阅读人数:99 人次
一、村级资产的现状
1.村级资产实力悬殊,整体运行趋稳。全街道9个村(社区)2006年年末村级总资产35868万元,总负债10739万元,所有者权益(净资产)25129万元。按照2006年资产净值排序,9个村社中5000万元以上的有三个,分别为东冠、浦联、杨家墩;2000万元以上的有一个,新生村;1000万元以上的有三个,分别为联庄、山
二、冠一;1000万元以下有二个,分别为岩大房、冠二。从资产运行情况分析,2006年年末村级总资产比2005年减少3116万元,总资产下降主要原因是流动资产的下降,2006年流动资产12889万元,比2005年减少4359万元。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比2005年增加352万元,因此村级经济组织资产负债率整体趋于下降。
2.村级经济组织创收能力逐年提高。随着土地征用,土地资源转化为货币资产,村级流动资产急剧增加。货币资产转化成为经营资产具有难度,银行存款方式普遍流行。2006年全区村级流动资产占到村级资产的58%。而浦沿街道村级流动资产仅占村级资产36%。2006年账面固定资产净值达到13691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达到7177万元,占到固定资产净值的52%;村级公益性资产5284万元,占到固定资产净值的39%。较高比例的经营性资产提高了村级经济组织的创收能力,并逐年有所提高。
3.经营与发包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趋高,村级财政运行趋好。经营与发包收入成为村级经济组织获取可支配收入的主渠道,2006年经营与发包收入与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77%。2006年经营与发包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最高的三个村分别是杨家墩、东冠和冠二,村级财政盈余分别为371万元、219万元和79万元。
4.村际之间的资产负债率很不平衡。资产负债率最小的村是联庄社区,仅为0.03,村级负债总计60万元,所有者权益达到1820万元,其组织经营风险得到控制。资产负债率最大村是冠二社区,资产负债率达到0.96,其中村级负债2891万元,所有者权益仅为133万元,偿债能力不强,运营风险偏大。
5.村与村之间的创收能力具有非平衡性。新生、冠一与山二的流动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超过58%,低收益的货币资本寻求增值保值的压力更大,当然这也为留置地开发创造比较好的条件。其二,经营性固定资产净值方面村际差距明显,东冠村和杨家墩的经营性资产分别达到4518万元和1582万元,合计达到6100万元,占到浦沿街道村级经营性总资产85%。其三,杨家墩社区在建工程方面一枝独秀,投资包括美食城、步行街和综合大楼在内的项目,投资额度达到2369万元,占到浦沿街道村级在建工程总额68%。
6.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已经损害到了资产保值增值能力。2006年村级应收账款合计达到6177万元,比2005年增加2399万元。应收账款增加,坏账损失就会相应增加,激发社会矛盾,引发严重不稳定隐患,必须加以重视。
7.村与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2006年浦沿街道村级经济组织可支配收入为3353万元,其中:浦联、杨家墩和东冠达到500万元以上,新生、冠二和山二达到2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岩大房、联庄和冠一。冠一村实际收入仅为56万元,是街道唯一的年可支配收入低于10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
8.资本积累能力不均,富裕村和薄弱村的经济差距呈现扩大趋势。2006年浦沿街道村级经济组织实现盈余
合计661万元,占到可支配收入的20%,用于积累的资金比例不低。杨家墩和东冠村实现村级财政盈余371万元和216万元,占到整个村级财政盈余80%,从账面反映新生、联庄和冠一的村级财政出现赤字,势必要依靠土地征用款补偿刚性开支,造成集体资金积累日趋减少,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当前村级资产管理的主要做法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村级资产规模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村级资产管理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经过街道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村级资产管理从不规范走向规范,对于村级资产管理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许多矛盾和问题处理有章可循,初步形成村级资产管理的六大做法:
1.推行村务公开工作机制。街道《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出台,规定每年的2月、4月、7月和10月的20日前为统一公开时间,规范了需要公开的内容科目,制定了村务公开的相关程序,明确了村务公开的具体形式,同时街道成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
2.制订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浦沿街道集体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出台,明确了项目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规定了项目建设管理的操作程序,对于工程项目的提出和论证、项目确定、项目实施、资金管理和工程监理的六大工程建设环节规范相关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并对违反办法的个人和单位追究责任。
3.细化资产管理重点环节。《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通知》出台,要求严格控制村务招待和非生产性开支,严禁集体资金出借,规定集体资金可以出借的原则和程序,加强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制定村社干部工资、奖金、福利和补贴的发放标准,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细节的若干规则。
4.规范土地征用款的管理。到2006年村社累计征用土地13561亩,到位征地款达到78141万元。包括杨家墩、浦联和山二在内的部分村社成立土地款资金管理小组,实行专款专用,印签由资金管理小组保管,动用土地款须首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再由资金管理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之下使用。
5.依托民主议事协商规则。《杭州市滨江区村级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出台,确立了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的地位,明确重大事项决策的程序和内容,要求重大事项决策之前实行民主恳谈,同时规定民主恳谈的内容和程序,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同时实行重大事务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6.建立民主理财监督制度。《杭州市滨江区村级民主理财监督制度》制订实施。村级民主理财监督制度包含了七项分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财务支出联审联签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村会计集中办公制度、票据管理制度、银行印签与支票管理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村级资产管理的基本程序初步明确,村级资产管理的操作框架基本建立。
三、村级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浦沿街道历年来村社会计集中办公对于原始凭证的审核,可以发现村级资产管理的问题还有不少,需抓住主要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
1.民主理财氛围不浓。目前仍有少数村社干部民主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且不按规则办事,对于村级的重大财务决策,例如大额投资、资金出借等等事项,没有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操作(村社班子先要拟订方案,再提交村民组长、党员、老干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座谈征求意见,然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部分村社即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也是过过形式,缺乏规范的书面依据,经不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部分村社干部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财务管理问题无关紧要,撇开程序,撇开监督,变村民自治为干部自治。另外,还有部分村社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感到集体经济发展空间不足,规划难定位,项目难落实,老百姓又不理解,万一决策失误又会引起不稳定因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村里还有钱,日子过了再说。
2.制度制约力不够。首先,财务制度执行不严,表现为:第一、集体出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没有履行规范手续,资金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第二、白条收据时有出现,缺少规范的原始凭证,财务活动真实性受到质疑;第三、基建工程手续不规范,缺少工程预算、合同和发票,材料发票和发票性质不符,没有决算审计;第四、货币资金与票据管理欠严,货币资金余额超过街道规定标准,存在大额现金付款现象,往来票据与收入专用票据混同使用;第五,非生产性开支仍然过大,部分村社没有按照预算计划使用。其次,解
决问题的措施不力,对于会计集中办公审核退回的票据、区农业局的财务审计意见和街道的整改通知书,个别村社领导认识程度不高,不愿理旧账,整改不到位。
3.发包出租过程失范。集体资产发包出租已经成为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发包出租过程存在问题,表现为:第一,程序欠规范,个别村不进行招投标,有的不开“两委会”,少数人说了算;第二,手续欠规范,往往口说为凭,书面合同不全面,要素不全,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它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第三,收缴欠规范,有的村社集体收入少而支出大,于是只好提前收缴承包款和租金,村社集体资产严重透支,有的未按合同及时收取租赁款,时间跨度拉长,造成坏账可能性加大。
4.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历史遗留问题表现有二:第一,债权债务长期虚挂,因为原村办集体企业倒闭或转制,集体资金或企业历年拖欠的上缴款无法收回,这些款项短则三年,长则十余年;第二,村级财务管理长期不严,制度松弛,问题丛生,成为没有办法解决的糊涂账。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先有浦联村会计账目混乱,无法延续记账,后有冠一村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问题的发现。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不好产生的影响极坏:村社干部遵守村级资产民主管理制度的诚心不够,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信心不足。
5.相互制约监督不力。个别村主要领导习惯于家族经营决策的思维模式,不熟悉村级资产民主管理制度,对于村级资产民主管理制度缺少应有的支持,特别是工作繁忙的时候,认为民主管理制度浪费时间,没有这个必要,对于村级资产民主管理制度产生抵触情绪。个别村级财务人员把关不严,怕得罪人,看到领导签字同意就难以坚持原则,放弃职守。街道领导往往偏面地强调稳定,考虑把事情摆平的多,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问题成疾,群众不满,影响稳定。
四、加强和改进村级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1.树立依法治村意识,提高依法治村能力
首先,加强和改进村级资产管理既符合村社干部利益又符合普通群众利益,这个信念应当树立。当前普通群众民主管理村级财产的意识不断增强,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任何排斥普通群众参与村级资产管理的行为都必定会遭到群众的反感。同时也只有推行村级资产管理制度,才能让群众真正相信村社干部,不让一些上访投机分子获得可乘之机,村社干部获得良好的干事氛围,推行村级资产民主管理制度应当由上级领导要求的“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之下,如果村社干部缺乏依法治村意识,就会直接威胁基层社会稳定,依法治村意识加强显得尤为必要。其次,加强村社干部和财务人员的财经管理与法律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真正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合法,培育村社干部依法治村的能力。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提高按章办事能力
首先,严格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制度。每个村社积极稳妥制定收支预算方案,并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特别是公务招待费用。其次,严格执行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资金出借,原则上不准出借村级集体资金,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过村社三委集体研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并有书面记录,签订规范的借款合同或协议,同时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的单位担保或资产抵押;村社集体严禁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严格限制银行多头开户。再次,严格执行重大经济项目管理制度。凡是村社资产发包出租应及时签订合同或协议,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应实行公开招投标;对于五万元以上村级基建项目应纳入区政府小型工程管理招投标制度;项目竣工验收,进行基建项目审计,扣留质量保证金一年。最后,全面执行书记主任财务联签审批制度。
3.加大财务监督力度,提高问题发现能力
首先,加强审计监督,开展村社经济运行情况审计和村社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村级财务审计的程序和办法。其次,加强民主监督,定期定时开展民主理财活动,听取民主理财小组的意见和建议;注重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监督能力,让他们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再次,加强公开监督,公开内容上做到区里统一制订的财务公开表格全部公开,同时要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土地征用及人员安置等重大事项列入村务公开的内容;探索村务实时监管公开形式。最后,严格把好街道集中办公审核关,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票据监督整改,深化村会计集中办公制度,确保时间、场地、精力和质量到位。
4.优化民主理财氛围,提高保值增值能力
首先,树立民主管理的程序意识,凡是村级重大事项必须村班子提出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党员、老干部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征求意见,然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形成书面决议。其次,加强村社资产经营收入管理,对应入账还未入账的款项应当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特别对于企业上交款,村社应当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记账原则进行处理。再次,规范坏账及资产的报损手续,对于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及时催讨,确实无法收回的,并且符合坏账核销条件的以及有账无物的资产核销,应当通过街道核实,并经村民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核销。第四,积极拓宽村级收入渠道,利用政策扶持尽快启动村级留置地开发,解决土地征用款存在银行当中增值手段单
一、增效不大的问题,加快留置地指标和土地征用款转化成为具有较高收益的三产项目。最后,推进社区经济合作社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明晰产权,确定享受对象,建立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集体资产管理当中存在的产权主体缺位、权能结构错位、民主监督失灵的体制性缺点,打造集体经济发展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管理高效”的运作平台。
5.深化激励约束制度,强化调控监督手段
首先,强化对于村级财务的督促检查,先是由联村(社区)组负责和每月的村会计集中办公所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街道再要安排两次专项督查,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在村社自查自纠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检查,切实将整改落实到位。其次,加大帮扶力度和健全帮扶办法,进一步完善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帮扶激励机制,做到大发展大奖、小发展小奖、不发展不奖;建立街道领导指导抓,驻村干部联系抓,业务部门包村抓,村社干部直接抓的工作机制,落实街道帮扶村社的责任;资金项目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对于想干事的村社干部要有事干,想干成事的村干部要有政策、有项目、有资金作后盾。再次,利用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公开监督和街道集中办公审核的结果,运用科学的办法纳入到村社干部年终目标考核当中,并与村社干部的年终奖金相挂钩。第四,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擅自出借集体资金,为企业提供经济担保,损害集体利益,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予以坚决抵制,造成集体财产损失的,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第五,建立离任经济审计问题处理小组,制订预案,合理分工,防范未然,从重从快地解决离任审计发现的问题。最后,积极推行民主评议村社干部工作制度,民主评议每年进行一次,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村社干部是否合格的标准,评议结果要与村社干部的使用和报酬标准直接挂钩。
第三篇: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制度化管理的生命在于严格执行,制度化管理的精彩在于产生效应,制度化管理的升华在于形成习惯。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中心思想:坚决杜绝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十紧十松”现象:正职紧、副职松。超产紧(任务完成了,有时间抓安全)、亏产松(没完成任务就只顾生产不顾安全)。白天紧、晚上松。两头紧、中间松、一线紧、二线松。井下紧、地面松。一阵紧、一阵松。部署紧、落实松。追查紧、处罚松。
1、全面了解现行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
包括有什么制度,没有什么制度,有制度的执行情况怎么样,哪些可以执行下去,那些执行不下去。执行下去的是什么效果,能不能起到促进生产的作用,需不需要继续改进。没有执行下去的是什么原因,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还是执行力的原因?是管理公司没有下达,还是各分公司、各班组执行力不够?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做到治病治本。
2、完善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做好衔接:
可以采纳的旧制度严格完善,并且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解决摧毁一切导致制度难以设施的不良环节,结合强有力的考核制度。对于制度要限期限学习,限执行期限、限负责人员、定任务、定指标,全部进行分批次集中培训学习,学习完成的进行闭卷考试。平时专人负责抽查检验执行情况。日常工作中不定期的补充学习,直到实际掌握!实行班组全面负责制。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是安全生产一系列规章制度执行和落实的关键环节,生产任务的完成,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现场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都与班组长决策组织
息息相关。所以班组长为基本负责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部门经理、公司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成绩和过错逐级全部承担责任。
建立班组班前会制度。每班工作前由班组长组织召开当班班前简要会议,阐述当日工作重点、当日危险预知情况、隐患交底和排查情况、核实到岗人员情况、观察岗位人员情绪和工作状态情况、设施设备运行情况等,必须有有据可查的各项记录。
3、完善聘任制度和岗前培训制度:
建立完善的聘用制度,扩大选择范围,建立人才储备库。对应聘者择优录取,以工作经验、岗位经验、所持证件、执行力、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为主要考核内容,结合能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的要求,进行思想文化水平测试,组织纪律性考核,合格者录用。录用后所有人进行岗前培训,公司管理文化培训、岗位知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个学时。培训结束考试合格者签订“岗位承诺书”,签订“安全管理承诺书”,签订 “岗位继续学习保证书”,签订“考核管理制度承诺书”,建立员工档案,及时颁发上岗证,持证上岗,未带证件上岗者视为违章作业。上岗后执行师傅、班组帮教带制度,签订一对一的帮教协议,徒弟犯错师傅也承担责任。在规定范围内没有违反制度的师傅徒弟一起接受奖励。达到具备独立作业者的考核要求方可自行单独作业。对于岗位知识和安全知识,所有员工实行一季度一考试,闭卷,连续三次合格者可以免考两次。一次不合格者停岗,接受继续教育。考试情况结合考核制度进行奖惩。
4、建立长效管理监督制度:
设立制度培训部门和检查、考核制度设施情况的部门,专门负责监督各部门、各分公司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检查,考核结果上报职能部门,不折不扣的兑现奖励和处罚。设立日常监督管理机制,负责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一天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包括制度执行情况,可以赋
予就地处罚和奖励的权利。对屡次得到奖励的部门进行年终再奖励,对于屡次得到处罚的部门年终再处罚。奖励和处罚不能对冲抵消,不实行功过相抵的制度。制度面前不论职位和工种坚决执行一刀切。执行部门建立管理台账,每半个月汇总上交主管部门,以便及时做错误矫正和奖励记录。遇典型且又普遍性的错误需当时上报处理。无论奖罚都实行通报制度。要求各班组建立“辅导员”和“检查员”。“辅导员”负责帮教带新员工和监督班组内不安定分子,对成绩和过错有记录和上报的责任,对不能做到全力执行制度的员工有退回上级部门的权利,对辅导员的工作施行“连带奖惩效应”管理。“检查员”负责本部门本班组本岗位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并且建立管理日志,保留有依可循、有据可查、真实可信、具体详细的管理痕迹。对检查员的执行力和监督深度力度广度及彻底性实行责任化、管控化管理。公司在各要害部门设立“观察员”,全方位全范围监督检查日常安全管理情况,保证安全管理正常运行。
实现煤矿长效管理制度化的重要因素还有“抓领导”。所谓擒贼先擒王,只有领导重视了,下面的员工才能得到重视,因为他会去管理。一个好的领导必然带出一批优秀的员工。反之亦然。这就需要对各级煤矿领导施压。
不同煤矿单位可以不定期的实行无通知的保密的对调检查制度。相同部门、相同岗位、相同工种进行对调检查,互相发现问题,互相提出问题,互相监督和促进管理。(内行检查内行才能发现问题)
5、提高宣传力度,树典型,抓样板,立标杆:
悬挂标语、设置警示和提醒标牌,使员工耳闻目染的懂得“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基本知识。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常识性的制度做到人人兼知、人人兼懂、人人兼会、人人兼能监督。对定员定岗的专业化工种的岗位做到坚决的两证上岗(A上岗证B特殊工种
操作证),并不定期检查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情况。
树立典型:包括正面和反面典型,加强学习和教育力度。抓样板:包括正面样板和反面教材。
立标杆:无论是完成生产任务还是执行管理制度,建立标杆人物,发出向标杆看齐的号召。
6、充分发挥安全部的监督管理作用:
建立集团安全部、分公司安全科、班组安全员一条龙单线管理制度。安全科直接向安全部负责,分公司不作为的可以直接上报公司;安全员向安全科负责,安全科不作为的可以直接上报安全部。保证每个车间、每个班组都有一名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
7、建立完善的劳动保护用品购置、发放和监督使用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以武装安全的头脑,正确的工作行为可以根除违章,但是必备的劳动保护才是关键时候的救命稻草。
8、建立完善的安全预案机制:
9、煤矿管理还涉及“煤矿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成本核算、预结算、收支控制管理”、“煤矿工程管理”、“煤矿设施设备运行管控管理”、“煤矿资产管理”、“煤矿物资采购、储存、使用和回收管理”、“消防保卫环境管理”等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所有的制度、检查和监督都是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以最低的投资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向安全要效益,向制度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益。所有影响和阻碍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都必须第一时间解决和排除。
第四篇:完善工厂管理的几点建议
完善工厂管理的几点建议
导读
很多企业老板都疑惑那些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到底怎么管理和留住员工的?为什么中小企业几百号人,年产值相对不算多,为什么就是管理乱呢?跟着看下文找找自己企业问题根源到底是什么?
管理人员权职责明确
面对一百至两百人之间的厂确实不好管理,但是有一点不管人员的多寡,其各岗位的职责一定要明确,由中高层人员开始,如果一个企业员工的职责不清,做为他们的领导是很难验证其工作能力;同理做为一个员工他的上司不清楚他在做些什么,工作的热情会日渐消退,一旦工作有漏洞会导致推卸责任,因为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
以下是对完善工厂管理的几点建议:
1、制订公司的组织架构图(岗位划分)。
2、对各岗位的职位给予说明(职务说明书的制订)
3、各部门的目标制订(当然首先得有公司的总目标)
4、制订部门的组织架构图(部门的岗位划分进一步明细)
在制订以上文件的同时,公司对每个员工是否提供培训的机会?
如:新员工是否有接受进厂培训(让他们明白工厂的制度)、上岗培训(技能操作)及在职培训(提升培训)?如果一个工厂每天只是上班、下班、吃住,没有任何的学习或娱乐,只要不安于现状的员工都不会在该厂留太久,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发展的空间;能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员工是不会给工厂创造太多的奇迹。另外,一定要把员工们看做是你的合作伙伴,而不要把他们看成是你的奴才使用。
其实,一个企业权力最大的不是老板,而是负责整个企业系体运作的那个人.管理人员对下级:只可越级检查,不可越级指导
员工对上级:只可越级投诉,不可越级汇报.1、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你现在管理小企业等你大规模以后你实行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也和现在的不一样。
2、小企业要留住人要看工人的来源,目的来决定你的方针。A、外地工为主的话,工人会注重吃住的方便性和价格 B、本地工人要注重工作时间的安排。
留心。
1.找老板要权。在不违反工厂利益的情况下,你有绝对的处置权。包括老板都不能更改。
2.找老板要钱。职工的处罚和奖励要公平、公开、公正、和谐。
3.提高职工的福利和实行人性化管理制度。并在职工中建立自己的个人威信。4.招工的时候,管理人事的人员要有比较准确的眼光。5.搞员工培训、集体活动等,加强员工的凝聚力。
不少企业管理者都尝过被“五多”(会议多、文电多、工作组多、检查评比多、上层活动多)缠身的难受滋味儿,开封工务段的管理者们也不例外。为彻底摆脱“五多”的困扰,他们着眼实际,积极探索,靠创造性思维,力戒“五多”。
企业须善用萝卜与大棒 管理体系奖惩同样重要。
“公司员工的工资在当地是中上水平,但是企业还是招不到人,这是企业的普遍问题了。” 某企业是一家制鞋公司,老板很是困惑,“但是现在的车间现场管理比较乱,问他们为什么老是搞不好呢?他们回答,不好管,给他们罚款他们就不做,到时哪里还有人!”那难道真得没有办法了吗?
这个案例在我们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是经常遇见到的,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看到,企业的条件并不是很差,员工工资在当地还处于中上水平,但依然还是留不住人,为什么?其实,招不到人和留不住人只是表现,问题的症结出在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上面,即企业如何营造一个充满愿景、积极进取、富有人情味的企业文化,如何管人、用人和激励人。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那么再好的设施和员工,也只是形同流水线,没有任何的思想和活力可言,是死水一潭。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企业的一分子,员工也同样需要这样的需求,而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工资的收益上。那么企业首先就应该检讨,我们有没有满足员工的更高的要求,企业在文化建设上都作了什么样的工作?有没有走进员工的生活当中?
企业文化的营造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企业老板的人格塑造。在中国,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个人的人格和习惯。因此就有了“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的说法”。
所以,企业的老板就应该随时检讨自己的日常行为,并极力塑造一个诚信、规则、激情的形象,给上上下下一个模仿或者参照的标准,不要带太多的个人情绪,更不能掺杂家庭因素。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老板的影响会是很大的。
第二,能否有一个融洽的企业人际关系。不同的企业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企业一踏进大门,你能感觉到活力和人性化的企业氛围,让你很亲切,也很放松。而有的企业则会让你感觉阴森森的,只想逃离,这样的企业哪个人愿意留下来?
第三,人力资源能否设计相对完备的奖惩机制。人力是实实在在的资源,关键看你能否开发以及会不会开发的问题:
如下五点
1、你能不能设定一个相对公平和公正的考评机制,要让员工的付出与回报相匹配,不做贡献甚至起负作用的员工要受到惩罚。
2、是否有一个良性的分配和奖励机制。比如工作不同年限的员工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对服务一定年限或者作出较大贡献的员工应该进行奖励。
3、能否有系统的对员工进行系列性的培训,比如作业技能、沟通技巧、文化知识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则能够营造一个学习的文化氛围。能够有效地抵制赌博、打架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4、能否适当的组织员工开展文娱活动。比如运动会、郊游、年节聚餐、员工的生日祝福等等,都是企业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5、做企业员工的工作,一定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现在沟通的渠道也非常的多,比如面对面沟通、板报、企业内刊、网站论坛,甚至短信群发等等。
第五篇:关于完善和改进审计整改的对策建议
关于完善和改进审计整改的对策建议
关于完善和改进审计整改的对策建议
审计整改是指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所做出的审计决定或提出的审计建议,对其自身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或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制定相关制度加以改进,使审计查出的问题不再发生,严格遵守财经法规,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和结果。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通过人大的权力监督和部门的联动监督,使得审计整改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社会公众也因此考验着政府审计的效率和权威。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审计整改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审计整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审计整改环境整体面临机制体制不完善、审计整改制度支撑不足、缺乏审计整改效果认定标准以及审计查证不到位等原因,仍存在整改监督力度不大、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不彻底等问题,为此笔者就今后如何完善和改进审计整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及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各负其责。
审计监督是宪法和《审计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从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高度提高认识,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能,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科学发展目标实现。在具体操作层面,应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和审计组的具体责任,即审计机关对审结项目整改检查负总责,法规处、办公室作为职能部门,具体指导和督促各审计组监督检查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适时开展审计整改回访工作。各审计组对审结项目整改检查负直接责任,具体负责各自审结项目的整改检查和结果反馈工作,并向审计机关提交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相关证明材料和审计组整改检查工作报告。具体实施由法规科、办公室牵头,有关业务科室参加,组织审计整改实地回访工作,全面了解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审计建议采纳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取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对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被审计单位整改不力、未落实审计整改情况的,审计部门要限时督办其认真整改、落实,业务科室要就审计整改跟踪检查的开展情况,及时提交给审计机关进行对比分析,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整改到位。
(二)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理顺审计整改跟踪检查运行机制,确保跟踪检查取得实效。
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审计机关督促、各有关方面协调配合的整改工作机制。依法接受审计的单位应按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认真落实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审计决定,认真采纳审计建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审计机关报告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各有关部门要就整改情况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向审计机关反馈。在审计机关汇总各部门整改情况的基础上,代表本级人民政府依法就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制定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按编制整改跟踪计划,确定组织形式、检查内容和实施程序等。年初根据上年审结项目的报告、决定报出时间,初步列明项目整改时限表,制定审计整改跟踪检查计划。根据审计发现问题和审计建议类型,确定重点项目进行实地回访跟踪检查,其他项目采取报送检查方式,开展全面的整改检查工作。及时总结分析审计整改工作,建立审计整改内部通报制度、强化审计整改考核力度。
一是及时总结分析审计整改工作情况。反映整改取得成效,查找整改工作问题和难点,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整改工作的有效建议。
二是建立内部审计整改工作通报制度。限定整改跟踪检查完成时限,对各审计组整改跟踪检查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对于被审计单位提出异议、保留意见、不予答复、不予整改的问题,责成相关审计组查证核实。经核实,属于被审计单位责任的,将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不整改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建议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因审计查证不实等原因,导致审计决定存在重要错误事项的,将及时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审计组和审计人员责任。
三是强化审计整改绩效考核力度。进一步细化审计整改考核打分标准,明确审计组提交审计整改报告时限,提交整改报告不及时的审计组、审计整改发现重大审计瑕疵的审计组不得分。
(三)建立督促检查机制,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度,实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公告制度。
审计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当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机关在出具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决定后,应当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审计决定、采纳审计建议的情况;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作为督促检查的重点;每次审计都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对上次审计的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对突出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对经督促仍未解决的重大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实施重点监督,必要时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领导机关作出专题报告,提请有处理权的机关进行专题督查处理。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情况,要作为目标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整改不力甚至拒绝、拖延整改或弄虚作假的被审计单位,由本级政府相关领导与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必要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对由于整改不力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部门和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对有关责任人问责。结合审计结果公告,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予以公告。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各专门机关的监督,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及舆论监督,不断提高整改的成效。
目前随着审计结果公开的常态化,审计部门今后更应将审计整改情况形成报告予以公示,让公众了解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到位,而公开审计整改情况正是满足了公众的这一强烈期望,值得推广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