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19:0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

林丽琴 林智能

 2012-05-18 09:55:09

来源:《福建金融》2012第2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与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缓慢矛盾突出。为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金融服务,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便民化程度,本文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具体分析该县农村金融便民服务工作开展现状,并提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调查与思考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中南部,面积1468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内1个经济开发区、22个乡镇、27个社区、209个行政村;辖区拥有“牛姆林”、“北溪”、“云河谷”等风景区,及闻名海内外的“永春芦柑”、“永春老醋”、“永春佛手”等农产品。近年来,永春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农业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上升,农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措施惠及千家万户,对金融便民服务需求日益加大。

一、永春县金融便民服务成效分析

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永春县支行(以下简称“永春支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深入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求涉农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全面延伸银行自助服务,向行政村延伸POS和固话支付终端,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稳步推进新农村支付结算畅通工程建设,实现了银行自助设备村村通,切实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与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的深入开展,有效降低了农民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从金融服务现状看,辖内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主要通过固定营业网点、POS机具、转账电话和ATM机具等四种方式开展金融便民服务。截至2011年6月末,辖区金融机构共布放POS机437台、ATM机82台、转账电话4586台。

(一)农户存贷汇等金融服务得到有效改善。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加强,网上银行、居家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贷款等金融产品营销力度的加大,以及银行卡应用领域的扩大,银行卡联网通用工程、新农村支付结算畅通工程和农村信用工程的实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极大地方便农民存、贷、汇等业务的办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十一五”期间,辖区农户贷款余额稳步上升(见表1),有效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在永春支行的积极沟通协调下,辖区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低保、农村医疗保险补贴、救灾救济款、家电下乡补贴款等近20多种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通过国库直接支付或银行资金划转,及时安全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了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明显降低。以永春县外山乡为例,该乡2008年前没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任何银行自助设备,农户办理存取款或转账等业务要前往20多公里外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一次往返费用至少20元,以每年每户平均往返6次计,每年需花费120元。2011年,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在该乡的设立和农村信用社特约商户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的开展,大大方便了当地农民办理小额取现、缴费等业务,有效地降低了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淡出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农产业崛起、农村劳动力流动增加、商品流通日趋活跃的现实相比,目前辖区的农村金融服务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享用安全、快捷、多样金融服务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21世纪初以来,永春县国有商业银行为实现商业化转轨,大量撤并农村地区营业网点,辖区大半乡镇仅有信用社1家金融机构,甚至出现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广大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基础性的金融服务,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调查,辖区金融机构布放的ATM、POS机大部分集中在县城和乡(镇),村一级仅有固话支付终端,银行卡特约商户也以百货、宾馆、饭店为主,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中小商户基本不受理银行卡,金融服务的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截至2011年6月,全县拥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66个,布放ATM82台,POS机437台,其中农村信用社固定营业网点31个,占固定网点总数的47%,在所有的镇都布放有POS机,在17个乡镇安装了ATM机,所有的基层网点已开通小额支付系统,但未开通大额支付系统;邮政储蓄银行固定营业网点12个,在6个乡镇布放有POS机,在7个乡镇安装了ATM机,所有的基层网点已开通小额支付系统,但未开通大额支付系统;农业银行固定营业网点11个,在9个乡镇布放有POS机,在9个乡镇安装ATM机,所有的基层网点已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详见表2)。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仅在县城和部分乡镇设有营业网点和自助机具。可见,辖区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矛盾比较突出。

(二)农民对金融便民服务工具的认可度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居民和个体工商户习惯于现金交易,对非现金结算不甚了解,加上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弱,对非现金结算工具、POS机具、ATM机具等金融便民服务工具的认可度低。如,2009年4月3日银联福建分公司在外山乡政府办公室安装了1台智能支付电话终端,但两年多来基本无人使用。

(三)金融机构便民服务功能不完善。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但是永春辖区农村信用社的ATM跨行转账业务还未开通,基层营业网点大额跨行转账业务需通过县级管理机构审批,信用卡未正式推出,部分金融服务功能缺失。

(四)金融便民服务渠道和服务形式单一。受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不足及农村群众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群众仍然通过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获取存、贷款、转账、取现等基础金融服务,利用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理财、贷款、转账的较少,农村金融便民服务渠道和服务形式相对单一。

(五)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仍显不足。受体制、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创新不足,服务“三农”的动力不足,一些金融机构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中内生动力尚未完全释放,金融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还无法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三、进一步改进金融便民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措施

1.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立足当地实际,制定出台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在网点选址、营业用地、农户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布放自助设备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把服务网点、自助设备向农村地区延伸,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动力,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供给。

2.金融机构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承担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职能,以城市反哺农村,把高额利润中的一部分拿出来回馈社会,尽量降低或减免涉农金融服务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

3.涉农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有关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政策措施,加大软硬件投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推进新农村支付结算畅通工程建设,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在助农取款服务点领取养老金、缴纳保费、查询账户信息等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

(二)加强金融创新,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1.涉农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地区贷款担保资源欠缺问题,探索开展林权、农房使用权、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农户异地创业贷款等业务,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农民贷款可获得程度,满足农民发展生产资金需求。

2.深入开展信用乡(镇)村创建活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3.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应用领域,创造条件鼓励粮食、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各类专业市场使用银行卡;支持农副产品收购机构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在农村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百货、医疗卫生、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领域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布放POS机具,提高银行卡的使用率。

(三)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型金融服务工具、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各金融机构要结合新农合、新农保等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向广大农民宣传推介银行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以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资理财、农民工银行卡等金融产品,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型金融服务工具、金融产品的认知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办理金融业务,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使用方便、安全、快捷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同时,要加大对制贩假币、银行卡犯罪等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金融服务环境。

第二篇: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作者:安陆市司法局孛畈司法所 吴波 好范文原创投稿

【内容摘要】为强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工作,按照孝感市司法局的要求,在我局的统一安排下,孛畈、烟店、南城三司法所全体人员,对我市法律援助便民服务进行了调查研

究。本文对法律援助的概念、意义、我市法援便民服务的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如下调查报告,以期对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工作有所裨益。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

法律援助是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指导和统一协调下,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义务法律帮助,以保障实现其合法权益,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保障人权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我国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建设小康社会,关注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可以说,法律援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主要的制度之一,这个制度弥补和完善了我国法律制度方面保护公民权利的内容,是实现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身权利,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司法救济制度。

二、法律援助工作的意义

(一)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要求的具体体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关心群众生活、代表群众利益落实到解决具体问题上,特别是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疾苦,为困难群众谋利,为他们解决好没有钱请律师、打官司难的问题。开展法律援助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心系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排忧解难,合乎民意,顺乎民心。

(二)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国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人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党的合法执政地位才能得以确认,依法执政才能得以实行。法律援助行为以宪法和法律为武器,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了依法治国的顺利实现。

(三)法律援助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离不开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四)法律援助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从全体人民利益一致,转向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存在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护合法权益,打击不法行为,倡导社会正义,营造社会公平。

三、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在便民服务方面的举措及成效

(一)健全组织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和网络不断健全。我市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延伸法律援助工作网络。目前,全市共有法律援助机构23个,其中:市法律援助中心1个,依托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6个,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残联、关工委等部门设立工作联系点6个。在村、社区确定了法律援助联络员446人,有了比较健全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法律援助专业人员队伍数量也有了较大的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法律援助专业人员43名,其中:法律援助律师3名,社会律师15名,社会法律工作者15人,司法所法律服务者10名,从法律援助工作者数量上基本满足了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

(二)多渠道解决法律援助经费问题,为法律援助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当前,财政拨款是法律援助的重要资金来源,辅以社会捐赠,争取项目基金等。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法律援助案件的不断增加,我市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法律援助的财政经费由2004年建立之初的3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5万元,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其他社会保障方式也应广泛参与,真正做到多渠道筹集法律援助经费,2011 年10月份,电信部门为推动法援工作深入开展,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经费1万元,为法援工作的资金来源的不断拓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年初,我市列入中央彩票基金项目,也解决了部分法援案件经费问题。

(三)法律援助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和受援面,争取做到应援尽援。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还上门提供服务。自2006年以来,我们将农民工纳入法律援助对象

第三篇:关于加强农村地区农行网点建设的调查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地区农行网点建设的调查思考

一、加强农村地区农行网点建设的必要性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激烈的同业竞争,深入、透彻地推进网点建设,刻不容缓。在重庆农村地区,农业银行主要的同业竞争对手是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部分村镇银行,随着经济政策不断的改革变更,除农行外的大型商业银行比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也准备入驻农村地区,这使得农村地区银行业务竞争的锐化,而农业银行在网点建设上暴露出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这不利于农业银行改革,制约了农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影响了农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削弱了农业银行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从求得农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农村地区农行网点的建设,力求充分发挥网点的优势,全面增强客户服务能力、综合营销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农村地区农行网点主要存在一些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业务分流问题。

业务分流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排队现象”。排队不仅仅是人员不足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功能分区不合理、大堂分流力量不足。现今农行还有部分网点功能未分区,只有综合柜台,没有高柜、低柜以及理财室等功能区,大堂内工作人员不能完全起到主动分流的作用,只是被动引导客户。排队的客户中,大部分是中低端客户,占用了大部分的网点资源,优质客户没有能够更好地维护,逐步流失。业务量增多,效益却不是线性增长。一旦出现多个对公业务、挂失业务等复杂业务,就会出现排队现象,因而不能给客户提供现人性化的服务体验,能够直接影响优质客户的忠诚度。

(二)员工素质问题。

农业银行营业网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营销理财能力不强,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员工素质同质化严重,无法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农村网点主要是进行结算型服务,对于网点员工的业务能力不可置否,但是却缺乏专业型人才,无法为高端客户提供理财、资产规划、客户咨询等高端服务。柜员还是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对于发现有价值的客户,但是都未必能做到准确挖掘客户的理财需求,更无法准确地进行营销。目前大部分柜员仍然以结算职能为主,主动营销的意识不强,而且由于柜面业务较繁忙、没有配套的激励培训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柜员主动营销的积极性。

(三)优质客户的维护问题。

农村网点普遍存在未及时维护优质客户而导致其流失的现象。对优质客户的维护,不是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从贵宾理财室的体验,到短信、电话事件提醒,到交叉营销的配套服务。但是农村网点对贵宾理财室的利用效果较差,优质客户与普通客户的服务无差异,跟踪力度不够,优质客户群感受不到银行对其的关注,享受不到贵宾客户服务的待遇导致其流失。这也体现了农村网点对于优质客户的关系维护不重视。

三、加强农村地区农行网点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弹性排班制度和分流策略 排队问题并非是统一方针能够解决的。根据网点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就餐时间,合理搭配工作资源,以匹配客户业务办理时间。在繁忙季节,轮休的员工应尽量不远离网点,并随时做好上岗准备。在客户比较集中的旺季,应提前做好准备,减少轮休的员工,或者全体上岗。并可以通过上级行作网点之间人员调剂。在淡季业务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从柜员中指派一名协同大堂经理,做好业务分流、产品营销的工作。在营业大厅要设立大堂经理业务咨询引导区。引导区应正对大门,客户才能第一时间看见,并上前咨询。大堂工作人员要及时主动对客户进行询问,可对其经行业务咨询的解答,判断客户的业务类别,进行业务的分流。大堂内顾客较多之时,应立即增派大堂工作人员,如客户经理或网点负责人。主动询问以及主动营销,将大堂优势发挥出来,减轻柜台压力,减少客户等候时间。

(二)建立培训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营销团队

提高营销素质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建立培训机制和奖惩机制。要全面培训服务礼仪、专业技能、产品知识、金融工具、丰富其相关产品知识和增强营销技能,全面熟悉柜面业务、客户需求分析、营销技能提升和基本理财知识。并且加大奖惩力度,让网点从领导到员工都感到“服务是全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根基”。同时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要把服务质量指标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公平、公正衡量大家付出的努力,让全体员工都为提升服务质量感到真实的价值趋同。同时要重视服务内训师队伍建设,把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在全行营业网点中传播、固化、提升。让网点从柜员到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网点负责人都能都及时对优质的客户进行发掘、营销、跟踪、交叉销售,提高优质客户的服务体验。提升营业网点服务竞争力。

(三)提高对贵宾客户维护

贵宾理财室要设置并加以正确利用,让贵宾客户和优质客户能够体验到高端的服务,并增加书报架,让客户在感知上减少等待办理业务的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大力推行以电子化手段为支持的大众化、标准化服务和以高素质的客户经理为支持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用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与锁定贵宾客户。让客户真正体会到我们服务的价值,享受到专属自己的个性化理财建议和相配套的产品服务,才能从根本上留住客户。

第四篇:金融支持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金融支持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以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为例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良种的生产繁育,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近年来,渭源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种薯产业发展步伐,已经成为全国县区最大的脱毒原种生产基地,生产的种薯不仅为周边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种薯支撑,而且远销新疆、宁夏、陕西、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成为带动当地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黄金产业”。但是,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当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急需金融业的有效支持。

制约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自2003年以来,商业银行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出现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独木难支的局面。渭源县16个乡镇中,商业银行的网点主要集中在县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也仅在3个乡镇有营业网点。其余13个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1家金融服务机构。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机制不完善,符合马铃薯产业需求的金融品种不全,服务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制约了其对种薯产业的服务。

(二)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据调查,目前除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其他金融机构尚未涉足种薯产业的贷款服务。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面虽然有所拓宽,但扶持种薯产业的功能发挥尚不充分;农业银行对种薯产业信贷投入依然不足;农村信用社由于贷款规模小,资金总量不足,难以足额向种薯产业提供信贷服务。截至2010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向种薯产业累计提供贷款9960万元,推动种薯产业链条延伸力度远远不够。

(三)种薯扩繁生产能力不足

由于马铃薯良种扩繁投入成本较高,而资金来源有限,无法投入足量资金开展科研开发、新品种选育推广、贮藏保鲜和基地建设,致使脱毒种薯繁育规模难以做大,特别是原种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全省的供种需求。

(四)贮藏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随着马铃薯良种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薯贮藏量急剧增加。目前种薯主要由农户分散贮藏,由于农户现有贮藏设施简陋,管理不够规范,易造成品种混杂、品质降低。

(五)市场销售网络建设滞后

现有的马铃薯种薯专业批发市场和马铃薯交易市场普遍存在设施落后、规模小、硬件投入不足、服务功能单

一、网络覆盖面窄、管理手段落后等突出问题,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交易网络尚未建立,对农民的市场服务和指导功能比较有限。

(六)现代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由于马铃薯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弱,因而农业政策性保险缺失是马铃薯种植大户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渭源县商业保险机构只有财险和寿险两家,还没有专门的保险机构办理农业保险。但是,一旦出现难以预见的灾情,种植户的损失往往很大,甚至出现全损。而农村信用社正是顾及这一因素,一般不对种植户提供较大金额的信用贷款。

金融支持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进一步完善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一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对现有县以下乡镇网点进行适当调整,尽量向经济区划设置进行过渡,使农村客户均能享受金融网点的信贷服务。二是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问题。三是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农业银行网点布局应回归农村。尤其在主要经济区域恢复或增设营业网点,尽量满足马铃薯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县域各金融机构要以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为目标,找准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效着力点,深入农户、种植基地、专业市场、加工企业和马铃薯经销协会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全面掌握产业信息,科学测算资金需求,周密制定信贷计划,切实增强金融支持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将渭源建设成为马铃薯优质良种及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金融机构要以支持马铃薯种薯产业为切入点,大力支持良种繁育,提升薯种品质。要充分发挥省农科院会川、五竹育种基地的科研优势,加大对优质专用、早中晚熟和适宜不同自然气候条件新品种选育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脱毒种薯繁育企业的资金支持,强化组培苗及原种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着力打造马铃薯优质良种及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二是重点支持会川等被农业部定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的改、扩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搭建交易平台,畅通流通渠道,努力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购销贩运大户为依托,以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和购销服务网络化市场。三是重点加大对新建贮藏窖和马铃薯原种生产及配套网棚贮藏库、脱毒种薯贮藏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马铃薯种薯贮藏基础设施,改善窖藏条件,切实提升窖藏能力,降低种薯窖藏烂窖率,打造马铃薯良种仓贮基地。

(四)探索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配合县政府通过财政引导资金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开办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业务,加强金融机构与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的协作。并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运行”的模式,组建民间担保基金及多元化担保机构,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为马铃薯种薯产业融资提供担保支持,创造有利于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融资条件。

第五篇:金融扶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金融扶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本文客观分析了当前金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部分地区金融扶贫工作中的几种创新性、探索性模式,提出了优化金融扶贫模式、搞好金融扶贫工作、构建扶贫长效机制的政策措施。关键词:金融扶贫;融资模式;信贷;资金

一、当前扶贫投入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不断创新和改进金融扶贫工作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对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看,政策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影响了金融扶贫政策效能的发挥。

(一)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可持续性差

目前贫困地区多数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少,多为“温饱财政”,地方政府无更多可支配资金,有的甚至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工作运转。扶贫资金投放数量上。主要依靠“跑部进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资金获取与实际需求上往往存在较大差距。资金投放形式上。往往为一次性投入。目标性差,针对性差,难以对贫困地区项目和贫困户需求形成稳定支持,可持续性差。

(二)资金管理“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效益低下

目前,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分散于扶贫、财政、农业、水利、粮食等多个部门,政出多门,缺乏规范、统一管理。资金投向上,主要以解决困难群众农业生产、出行、饮水、改善基本生活条件等为主,“输血性”强。投入方式上,多以“撒芝麻盐”方式。分指标,定

规模,到村到户到人,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资金使用效益较差,带动力不强。

(三)金融支持定位不准,主动性差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机构的经营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往往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出于收益和风险等因素的考虑,不愿涉足扶贫领域,工作主动性不强。政策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农行、农信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开始更多地涉足于大项目、大企业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不愿发放比较收益低下的农林牧渔和种养加工项目,有的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对发放小额农户贷款的态度也越来越不积极。贫困农户融资渠道日益变窄,融资困难。

(四)环境建设基础不牢,作用不够

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优化生态环境上出台了诸多措施,但总体看相关的工作措施多是务虚的多、务实的少,难以在贫困地区、贫苦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搭建畅通、有效的沟通桥梁与纽带。一些地区社会信用环境仍然较差,群众信用意识差,金融债权维护难,逃废银行债务情况时有发生,削弱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部分贫困地区信用中介体系建设不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担保机构多为政府组建,资本金不足,担保作用发挥不够。贫困地区在金融扶贫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措施少,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难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

二、当前金融扶贫工作中的创新性、探索性模式分析

近年来,各地在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解决融资担保难题、发挥政策合力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如。邢台辖区巨鹿县推出的“三级担保”扶贫信贷模式、临城县“公司+农户+基地+扶贫贴息”扶贫信贷模式、广宗县“以扶贫资金作抵押”扶贫信贷模式等,在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互利共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巨鹿县“三级担保”信贷扶贫模式

内容:担保方式上,实行贫困农户五户联保+“贫困村诚信联谊会”担保+公职人员担保三级担保。特点:一是实行三级递进担保。最大限度消除信贷资金风险。二是担保规模容易扩大,担保能力不断增强。三是不涉及经营管理问题,便于运作。四是实施政府扶贫贴息,放大扶贫效果,产业示范带动效应明显。五是有利于农村社会信用建设,改善干群关系。效果:截至2010年末。该县已有2000多名公职人员参加了“公职人员担保组织”,担保额度达5000多万元,已在34个贫困村全面建立了贫困村诚信联谊会,人会会员达6000多人。金融机构累计向贫困村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00多万元,新建蔬菜大棚5000多亩,年增收5000多万元。人均增收6500元。

(二)临城县“公司+农户+基地+扶贫贴息”信贷扶贫模式

内容:实行公司+农户+基地+扶贫贴息模式。模式:产业化龙头公司运用其产业化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并为农户生产提供贷款担保,政府利用扶贫资金为企业作风险保障,以龙头带农户利用银行贷款致富。成效:几年来,该县农联社采用该信贷模式,共计为辖区相

关产业化龙头企业投放贷款4000多万元。

(三)广宗县“以扶贫资金作抵押”信贷扶贫模式

模式: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为银行抵押,利用银行资金,结合扶贫项目安排,推进整村扶贫开发。2009年,该县将上级下拨的36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为银行小额贷款抵押,按照1:3的比例发放到户小额贷款1095万元,并吸引民间资金4000万元参与产业化扶贫,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成效:据统计。利用此模式。该县已支持蔬菜示范基地20个,发展蔬菜大棚5000多个以及18个生猪养殖基地、12个肉牛养殖基地和15个养鸭专业村。经估算,受益村镇农民增加收入1.2亿元,人均收入近1000元。

三、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扶贫管理机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

建议国家制定出台《扶贫工作管理条例》,内容包括:一是制定扶贫投入增长计划,保持适度增长,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功能,积极吸引金融、保险以及社会各类资金投入。二是改进扶贫投入管理机制,实行扶贫投入额度管理,变一次投入为额度控制、循环投入、周转使用,最大化扩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用,提高扶贫投入可持续性。三是明确扶贫工作主管部门,整合分散于财政、水利、农业等部门的政策扶贫资金资源,强化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发挥规模和整体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明确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等部门扶贫工作职责及工作标准。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专业化金融服务组织

一是可参照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模式,建立专业化政策性扶贫金融机构,在省级及贫困县(市)设立分支机构,结合国家扶贫专项资金与扶贫项目安排,针对性开展扶贫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专业化扶贫水平。二是在依托现有农行、农村信用社等“三农”银行机构的同时,优先在省级及贫困县(市)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贫困地区资金供给渠道。三是稳步规范发展贫困地区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加强管理,明确服务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市场定位,约束其资金投向、大额资金投放规模和比例等,提高专业化扶贫效果。

(三)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打造特色化金融产品

一是搜集整理各地创新金融扶贫信贷产品、担保模式和专业化服务措施推广、应用和实施效果情况。认真总结归纳,择优开展试点推广工作。二是积极拓展贫困农村群众的融资担保方式,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尝试开办或推广土地承包权质押、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林权牧场承包权抵押、企业应收账款质押等业务。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尝试企业债、集合票据、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业务,拓展融资渠道。三是在认真总结归纳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区别于专项扶贫信贷资金,建议有关部门参照商业化运作模式,制定出台《扶贫贷款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专业化金融扶贫商业信贷模式,明确贷款期限、对象、用途、担保机制、管理模式等,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开办业务,主动工作。

(四)强化信用担保机制建设,搭建有效中介平台

一是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在整合扶贫资源的基础上,可尝试以专项扶贫资金为资本金的形式,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区别于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组建贫困地区扶贫信用担保机构,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为贫困地区企业、农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受偿服务。资本金不足时,可由地方政府纳入预算,每年增加一部分,解决贫困地区担保难问题。二是借鉴巨鹿县“三级信贷担保模式”,可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贫困县(市)公职人员担保基金,担保基金来源除地方财政投入外,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自愿以本人定额工资收入纳入基金,约定期限,到期抽出,期间产生的利息留存基金。公职人员轮流参与,保持基金在一定的额度,可在不明显增加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为贫困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稳定的担保资金来源。

下载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本站推荐]

    沁水县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加快县域旅游业发展,不仅有利于加快转型发展,更有利于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金融作为现代......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在诸多原因影响下,县域银行信贷投入十分有限,银行业信贷资源供给不足和配置变异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加信贷有效投入,我......

    边远农牧区金融支农的调查与思考

    边远农牧区金融支农情况调查与思考 ——以玉树州为例 人民银行玉树州中心支行 武建龙 一、玉树州金融支农现状 (一)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投放情况近年来,人行玉树中支提高货币政......

    街道村级便民服务室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标题:街道村级便民服务室的实践与思考村级便民服务室是市行政服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延伸,也是村级便民服务窗口。2003年12月,街道召开推行村级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

    辽宁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现状调查

    辽宁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现状调查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喀喇沁镇唐杖子村 调查人: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给力暑假”实践队 唐杖子村,辽西朝阳市建......

    对通榆县金融服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通榆县金融服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姜秀伟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边陲。全县幅员面积8,496平方公里。人口36.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

    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金融安全区创建取得的成绩自2002年7月初组织召开全县金融安全区创建动员大会、下发《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

    对农村信用社县域金融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信用社县域金融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支持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市农村信用社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围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