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纠风办关于1997年全市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A3
【发布单位】83102
【发布文号】重府发[1997]47号 【发布日期】1997-03-31 【生效日期】1997-03-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纠风办关于1997年全市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意见的通知
(重府发〔1997〕47号一九九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市纠风办《关于1997年全市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1997年全市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的意见
根据国务院第五次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和中纪委第八次全会提出的1997年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要求,今年我市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三项工作格局,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力争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一、一、今年纠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认真抓好中央统一部署的各项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
1.继续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负担工作的决定》,严禁出台农民合理负担之外的各种集资收费项目,严肃查处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涨价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2.抓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重点治理向国有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同时,要抓好对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三乱”行为的治理,认真清理各种规费;为企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3.继续清理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进一步落实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取和管理单位在银行开户的审计,严格财务管理和监督。对利用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进行贪污、私分、挪用、行贿、挥霍浪费等违法违纪活动的,要坚决查处。
4.继续落实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加强检查清理,督促有关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
(二)在全市范围内,将近年开展的治理公路“三乱”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等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各有关主管部门日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继续狠抓落实,巩固成果,防止反弹。
(三)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要在抓好全国、全市性专项治理工作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执法监督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要把公开办事办理制度、社会服务承诺制度作为今年纠风工作的重点,制定具体的阶段目标和措施,切实纠正以权谋私不正之风和解决服务质量低劣的问题。把纠风工作同开展“弘扬红岩精神,创建文明行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职业道德活动建设,树立部门、行业新风。
二、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今年纠风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狠抓部门分工负责制的落实,加强对纠风工作的组织领导。今年我市的纠风工作继续采取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全市纠风工作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纠风办负责组织协调、市政府统一领导,市纠风办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具体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1997年反腐败斗争专项工作责任分工组织落实。其中: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由市农工委牵头,会同市计委、市农牧渔业局、监察局、物价局、法制局负责落实;清理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进一步落实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计委、市审计局、物价局、国税局、市人民银行、市监察局、大检办负责落实;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由市经委牵头,会同市物价局、市纪委、监察局、计委、财政局、审计局、法制局、市总工会负责落实。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以工商局为主、外资企业以外经委为主负责落实;落实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规定,由市委财贸政治部牵头,会同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计委、市财政局、市级机关党工委、市工商局负责落实。各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牵头责任,会同单位要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开展工作。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落实领导,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计划和措施,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和检查督促,保证专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两市一地、各区市县和市级各部门也应按照今年的纠风任务要求,结合实际逐项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分工责任、层层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抓好重点联系单位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市纠风办决定: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技术监督局、市卫生局、市公用局、市电信局、重庆铁路分局、重庆电业局、重庆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二个单位作为今年纠风工作重点联系单位或重点部位,加强联系指导,推动面上的工作。重点联系单位要针对本部门、行业的特点,按照市的总体要求,制定出阶段目标和措施并认真落实,制定出阶段目标和措施并认真落实,切实解决存在的不正之风,加强行业风气建设。
(三)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实行标本兼治。各地区、部门特别是窗口行业要将此作为今年加大纠风工作力度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落实。凡是可以公开的办事项目内容、办事程序、办事规则,都要逐步向社会公开,以方便基层和人民群众,接受民主监督。公用、电业、邮电、卫生、商业、燃气等公共服务部门和行业要全面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向社会公开承诺内容、违诺处罚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真心诚意为基层和人民群众办实事。要继续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塑造良好的部门和行业形象。
(四)继续开展行风评议,强化民主监督。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行风评议工作的通知》要求,决定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税务系统(含国税、地税)、电业系统、燃气系统行业风气的民主评议。同时,对去年接受评议并已获得通过的市工商、卫生、技术监督三个行业进行巩固和复查。今年的评议工作按照市纠风领导小组《关于1997年行风评议工作的实施办法》(重纠发〔1997〕2号)组织落实。两市一地和各区市县都要切实按照《办法》要求,精心组织,务求实施,保证评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监督检查,认真查处突出的不正之风问题。各地区、各部门纠风办和各专项治理牵头单位要负责抓好纠风工作的督促检查。要把群众监督和专门机关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广开群众监督渠道,认真受理、及时处理人民群众的投诉,鼓励和支持群众同不正之风斗争。要加大查处力度,对严重的不正之风问题,特别是顶风违纪、影响恶劣的典型,要坚决查处,有的要公开曝光,以取信于民。
(六)抓好教育和宣传舆论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注意总结纠风工作中好的经验和作法,加强交流,及时推广。要把纠风工作与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对纠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纠风办要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新闻单位要积极主动配合和支持纠风工作。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弘扬正气,揭露、批评不正之风,对查处的典型有选择地公开曝光。要通过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党和政府反腐败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决心,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和主动支持纠风工作,保证纠风工作各项任务取得新的成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政府纠风办2006年全省纠正不正之%A3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6〕22号 【发布日期】2006-03-24 【生效日期】2006-03-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政府纠风办2006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
(皖政办〔2006〕2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政府纠风办《2006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纠正不正之风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纠风工作作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的重点,纳入全局工作通盘考虑,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查处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逐步建立纠正和防范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为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2006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
(省政府纠风办二○○六年三月九日)
2006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省纪委六次全会的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务求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有新成效,在解决不正之风深层次问题上有新突破,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有新进展,为实现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一、继续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严格规范“一费制”收费标准和范围,全面清理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强化服务性收费项目、标准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严格审批和控制学校新建项目及其规模和标准,禁止学校高额举债、超前发展,严禁以还贷等名义向学生高额收费。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对已改制学校进行整顿和规范,着重解决公办中小学以改制为名或以民办名义举办“校中校”、“校中班”高收费问题。切实加强对示范校或星级校创建活动的监管。严禁教师私自办补习班。加强中小学教材和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全面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与招生、考试等挂钩的各种形式的乱收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的投入,保障学校必需的公用经费。健全教育收费管理和监督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严肃查处学校乱收费和截留、挪用、挤占、平调教育经费的行为,严禁向学校或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和进行各种形式的摊派。继续开展创建教育收费示范县(区、市)活动,总结和推广一批依法办学、勤俭办学、师德高尚、收费规范的正面典型。
二、加大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力度。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改进招标采购方式,逐步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或市用药单位联合网上采购的办法,积极推进高值医用耗材和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试点工作。严格药品审评审批,严把药品市场准入关;强化药品价格监管,严格执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和《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对政府定价的药品实行分期分批降价,对市场调节价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进行必要干预。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诚信医院”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科学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行院务公开,规范诊疗和用药行为,禁止科室承包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科室经济效益挂钩,理顺医疗机构内部分配制度。开展医药卫生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深化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抓好农村药品监督网和农村药品供应网建设。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医保定点管理。
三、认真解决企业违法排污等破坏环境的问题。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以保障群众饮用水源安全为重点,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工业园区集中超标排放污染物问题进行全面整治,督促当地政府和企业对重大环境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整改,建立较为完善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坚决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违纪行为,保障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切实加强对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议事范围、标准和审批程序,完善管理制度。坚决纠正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等伤农坑农行为。积极推进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继续开展创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活动。切实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
五、继续解决好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各市要于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实施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严格规范征地程序,加强村集体征地补偿费的使用管理,维护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合理确定城镇房屋拆迁规模,认真做好拆迁计划的编制工作;建立和完善拆迁公示、听证、许可、承诺、资金监管、投诉举报、行政裁决和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拆迁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经济、工会、劳动保障、财政、监察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企业改制中涉及职工经济补偿、社会保障等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落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监控和保障机制,防止发生新的拖欠,推行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
六、全面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坚决取消脱离实际、加重基层和企业负担的评比达标项目,保留、合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项目,严肃查处利用评比达标活**收费、乱摊派等行为,制定进一步加强管理的规范性意见,确保评比达标活动过多过滥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七、全面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81号),清理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问题,严禁出台新的有偿出让政策,已经出让的要依法解决好遗留问题;严格控制出台针对出租汽车的收费政策,严禁各种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严格规范出租汽车企业行为,切实保障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八、巩固各专项治理工作成果。一是巩固治理公路、水路“三乱”专项治理工作成果,重点解决治理超载超限超速中以罚代纠、只罚不纠和以治超为名谋取私利的问题,规范执收执罚行为;严格公路动物、植物防疫临时监督检查站的设置和监管,严禁在高速公路上设置除收费站以外的各类站点,加强对高速公路收费情况的审计监督;保证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畅通和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二是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改革,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三是深化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滥散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进一步规范发行行为。四是巩固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成果,继续开展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部分垄断行业对企业乱收费、乱加价专项整治,开展非公有制企业治乱减负专项行动。
九、进一步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改进评议方法,充分运用评议成果,加大整改工作力度,完善纠、评、建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省直机关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以基层为重点,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和行业要结合实际,围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把民主评议与纠风专项治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对医院、学校等重点单位的行风评议。要充分发挥“政风行风热线”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办好市级热线的基础上向县级延伸。要认真解决行政机关在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度,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广行政审批电子管理和电子监控。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事务公开。
十、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全省纠风工作的职责分工是: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物价、新闻出版、监察等部门配合;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总体由省卫生厅牵头,省食品药品监督、工商、物价、农业、商务、监察等部门配合,其中各专项工作属于哪个部门主管的,由该主管部门牵头,其他有关部门配合;纠正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由省环保局牵头,省发展改革、经济、工商、质监、监察等部门配合;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由省农委牵头,省财政、物价、教育、建设、国土资源、水利、人口计生、民政、工商、环保、交通、监察等部门配合;纠正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问题,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建设、农业、监察、法制等部门配合;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由省建设厅牵头,省监察、法制等部门配合;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违反规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由省经委牵头,省财政、劳动保障、监察、法制、工会等部门配合;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由省劳动保障厅牵头,省经济、建设、交通、水利、工商、监察、国资、法制、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配合;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活动,由省政府纠风办牵头,省人事、发展改革、法制、监察等部门配合;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交通、建设部门各司其职,财政、物价、公安、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审计、质监、环保、信访等部门参与;巩固公路、水路、铁路专项治理成果工作,由省交通厅牵头,省公安、林业、水利、物价、监察等部门和上海铁路局蚌埠办事处配合;巩固报刊治理成果工作,由省新闻出版局牵头,省监察、财政等部门配合;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由省财政厅牵头,省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巩固减轻企业负担成果工作,由省经委牵头,省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配合;民主评议政风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法制、监察等部门配合;政务事务公开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人事、监察、民政、工会等有关部门配合,村务公开工作由省民政厅牵头,厂务公开工作由省总工会牵头。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明确任务,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狠抓落实。要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在从严刹风整纪的同时,积极探索治本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升纠风工作水平。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政府纠风办2008年全省纠正不正之%A3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8〕20号 【发布日期】2008-04-23 【生效日期】2008-04-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政府纠风办2008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
(皖政办〔2008〕2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纠风办制定的《2008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2008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
省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2008年全省纠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和省纪委八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坚持围绕中心、纠建并举、统筹推进,着力在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防治不正之风上下功夫,确保新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开展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为推动跨越发展、加速崛起进程、构建和谐安徽提供有力保证。
一、主要任务
(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价格监管政策的落实。
依法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调整,对影响居民和群众生活的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适时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其他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也要进行必要的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纠正不执行、不落实中央和省价格监管政策措施及相关工作要求等行为。
(二)突出抓好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
1.强化对社保基金的监管。规范社保基金的征缴、支付、管理和使用,加强基金征缴和对财政专户的监督,实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肃查处贪污、截留、挤占、挪用、骗取社保基金等行为。加快建立和完善基金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
2.强化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健全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严肃查处违规运作、挤占、挪用住房公积金等行为;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政策,做到公平合理,努力为解决城镇职工住房问题发挥更大作用;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内部管理,规范运作,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方便群众提取使用,切实维护广大职工依法享有的权益。
3.强化对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严肃查处贪污、截留、挤占、挪用、骗取扶贫和救灾专项资金等行为,确保扶贫、救灾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三)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教育、卫生、涉农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1.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收费问题。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与所在地学生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免收借读费。年内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任务,加大清理规范高中阶段改制学校的工作力度。巩固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加强对学校收费标准的监督,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关标准,地方自行制定的与国家教育收费政策不符的文件规定一律废止。严格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禁止任何部门和学校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和开办有偿补习班,严禁中小学教师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收费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坚决纠正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设奢华校园的行为。坚持并完善教育经费拨付、学校经费收入和使用情况的经常性审计监督制度。
2.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全面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办法,进一步明确由政府建立监管平台和非营利性的采购平台,加强对药品集中采购全过程的监督。推进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工作。完善医药价格监管办法,逐步改革“以药补医”,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继续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落实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制定医药代表行为准则。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用药供应、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探索农村、社区药品零差价供应机制。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强化对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查,加强对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大力推进院务公开,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落实公立医院院长行风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对大型医院的巡查工作,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乱加价、乱收费行为。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研究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监管的措施和办法。
3.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对涉农收费文件和项目进行清理,重点整治涉农乱收费乱罚款、“一事一议”不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等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农村土地承包、征占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承包地中损害农民权益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截留、挪用和克扣涉农补贴补助款等问题。坚决纠正新农村建设中不顾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强拆强建、盲目建设、集资摊派等违背农民意愿、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
(四)进一步纠正评比达标表彰、节庆活动过多过滥问题。
1.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巩固2007年清理规范工作成果,配合组织、宣传和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对所属单位举办的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全面清理、规范,着力解决过多过滥问题,实现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大幅减少、保留项目发挥积极作用、基层企业及群众负担明显减轻的目标,并制定长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2.控制和规范党政机关举办节庆活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党政机关举办节庆活动的通知》精神,全面清理不符合规定的节庆活动,坚决纠正滥用财政资金,利用行政权力拉赞助、搞摊派,以及利用举办节庆活动谋取私利等问题。
(五)认真解决公共服务行业、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损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问题。
1.纠正公共服务行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正之风。坚决纠正公共服务行业利用特殊地位和管理优势限制消费者权利、设置服务陷阱、推行强制服务、指定消费和乱收费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督促有关行业研究提出解决涉及服务质量差和乱收费问题的治本措施。
2.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依法加强监管,坚决纠正政府部门利用行业协会进行指定服务,擅自制定应由政府定价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违规收费,以及设立“小金库”、乱收滥支、坐收坐支等问题;严肃查处市场中介组织进行价格欺诈、提供虚假信息、搞恶性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政策措施,引导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加强自律。
此外,继续巩固治理公路(水路)“三乱”、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治理报刊滥散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企业负担等专项治理成果,防止反弹。
(六)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工作。
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督促各部门各行业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对本系统的监管,建立和完善行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推进部门和行业文明诚信建设和道德规范建设。继续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和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活动,坚持正面引导,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继续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广泛开展对今年新增加的专项治理项目所涉及的部门和行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部门和行业,以及基层站所、学校、医院的评议,逐步健全完善政风行风评议的科学评价体系,规范运行方式和结果运用机制。以关注民生、改进作风为主线,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创新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形式,扩大覆盖面和参与面,提高办结率和满意度,及时研究民主评议和政风行风热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完善纠、评、建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
二、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
2008年纠风工作的职责分工是:落实价格监管政策工作,由省物价局牵头,省财政、劳动保障、工商、商务、监察等部门配合;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分别由省劳动保障厅、省建设厅、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牵头,省发展改革、财政、审计、农委、监察等部门配合;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物价、新闻出版、农业、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由省卫生厅牵头,省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物价、劳动保障、商务、监察等部门配合; 解决损害农民利益工作,由省农委牵头,省财政、物价、教育、建设、国土资源、水利、林业、人口计生、劳动保障、民政、工商、环保、交通、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由省监察厅、省纠风办牵头,省编办、民政、财政、人事、法制等部门配合;控制和规范党政机关举办节庆活动,由省监察厅、省纠风办牵头,省政府办公厅、商务、旅游、文化、法制等部门配合;纠正公共服务行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正之风工作,由省工商局牵头,省物价、卫生、交通、建设、信息产业、通信、商务等部门及电力、电信等行业配合;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工作,由省民政厅牵头,省经委、司法、财政、物价、工商、纠风等部门配合;巩固治理公路、水路“三乱”成果工作,由省交通厅牵头,省公安、林业、农业、水利、物价、监察等部门和上海铁路局蚌埠办事处配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纠风专项治理和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强督查,狠抓落实。要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从改革体制机制、解决利益驱动问题入手,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政府纠风办2009年全省纠正不正之%A3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9〕25号 【发布日期】2009-04-15 【生效日期】2009-04-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政府纠风办2009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
(皖政办〔2009〕2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政府纠风办《2009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四月十五日
2009年全省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
省政府纠风办
2009年全省纠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省纪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我省《实施办法》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充分发挥纠风工作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增添新的动力。
一、主要任务
(一)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规范补贴资金发放的方式和行为,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克扣强农惠农补贴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认真清理整顿涉农价格和收费,开展专项价格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坚决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征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资打假工作,对发生区域性制假、售假及造成农民减产绝收问题的实行行政问责;督促有关部门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
(二)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为重点,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督促职能部门完善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继续完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消费环节的日常监管;加强安全监管的稽查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监控、安全预警和处置体系。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完善质量管理规范。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原辅料管理,严控过程质量,严查安全风险。
(三)以全面推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为重点,继续深化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
督促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措施,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完善医保结算办法,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格落实公立医院院长行风建设责任制,健全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乱加价、乱收费行为。全面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加强对药品集中采购的全过程监督,进一步规范并推进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工作。完善医药价格监管办法,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与药品价格,改善医疗服务补偿机制。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大力推进基本用药定点生产、统一定价、集中配送、保证使用,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试行农村和城市社区药品零差价供应。依法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药品和医用卫生材料销售价格、医疗器械销售加价率等方面的价格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
(四)以“绿色通道”建设和落实燃油税费改革政策为重点,加大治理公路(水路)“三乱”工作力度。
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调整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督促各地和有关部门做好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点撤销后的相关工作。规范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加强对运输装载环节的监管,强化源头治超。规范涉路部门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严禁没有上路执法权的部门上路执法。严肃查处公路(水路)“三乱”问题,严格责任追究。
(五)以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脱钩为重点,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
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对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自上而下,集中整治因行业协会与政府有关部门职能不清、利益关联引发的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选择一批省直部门管理的行业协会,实现在职能、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自下而上开展清理整顿。坚决纠正政府部门非法干预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活动等行为。加强对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的社会监督,探索建立健全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的长效机制。
(六)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继续抓好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
1.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督促各地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基金管理、运行中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防范。进一步加强审计和财政监督,抓好重点抽查和督察,严肃查处贪污、截留、挤占、挪用、骗取社保基金的问题,逐步建立社保基金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
2.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办事公开制度,健全和完善公积金管理机构内部管理机制,规范资金运作程序,加强对大额资金调拨和使用的监督,进一步防范资金风险;加大对历史遗留的项目贷款、挤占拖欠资金的回收工作的督查解决力度,严肃纠正和查处挤占、截留、挪用住房公积金等违规违纪问题;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提高使用率,发挥住房公积金在实现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公积金监管长效机制。
3.加强救灾、扶贫资金监管。强化对救灾、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和财政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和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贪污、挤占、挪用、骗取救灾扶贫资金等行为,对滞留、浪费、违规使用资金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逐步建立健全救灾扶贫资金监管体系。
(七)以深化和完善免费义务教育为重点,继续下大力气治理教育乱收费。
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投入和监管责任,巩固成果,坚决制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确保国家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继续稳定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标准,对各地和有关部门制定的教育收费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坚决纠正越权设立教育收费项目、违规制定收费标准的行为。加强对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的监管,坚决纠正以合作办学或改制为名乱收费问题,禁止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和开办有偿补习班。推动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切实加强高中阶段和高等学校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管理。落实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坚持并完善教育经费拨付、学校经费收入和使用情况的经常性审计监督制度,严肃查处各类教育乱收费行为。
(八)以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为重点,抓好有关专项治理工作。
继续清理规范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着力解决过多过滥问题。逐步建立健全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长效机制。坚决纠正公共服务行业利用特殊地位和管理优势限制和侵害消费者权利、设置服务陷阱、推行强制服务、指定消费、搞价格欺诈以及乱收费等损害群众消费权益的问题,严肃查处典型案件。继续巩固控制和规范党政机关举办节庆活动工作成果,纠正和查处党政机关利用举办节庆活动铺张浪费、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等各种违规行为。继续巩固减轻企业负担等专项治理成果,防止反弹。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存在的突出不正之风,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九)以政风行风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和政风行风热线工作。
普遍开展对基层站所和学校、医院的民主评议活动,大力倡导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逐步建立民主评议结果逐级报告和通报制度,并将其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和完善政风行风热线以政府为主导的责任机制、多种媒体互相配合的联动机制、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评价机制、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促进政风行风热线提高质量、规范运作,解决问题更加有效、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进一步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各部门各行业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对本系统的监管和指导。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宗旨观念和纪律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和弘扬良好的作风;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积极主动开展对照检查和自查自纠活动,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要坚持把制度创新贯穿行风建设全过程,进一步完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建立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要继续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和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活动,积极探索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新举措。
二、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
2009年纠风工作的职责分工是:
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工作,由省农委牵头,省财政、物价、教育、建设、国土资源、水利、林业、人口计生、劳动保障、民政、工商、环保、交通、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
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省质监、工商、卫生、监察、农业、财政、机构编制等部门配合。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由省卫生厅牵头,省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劳动保障、质监、物价、监察、纠风等部门配合。
落实燃油税费改革和“绿色通道”政策,治理公路(水路)“三乱”工作,由省交通厅牵头,分别由省发展改革、财政和省公安、林业、农业、水利、物价、监察等部门及上海铁路局蚌埠办事处配合。
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工作,由省经委牵头,省民政、机构编制、审计、工商、地税、物价、纠风等部门配合;规范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工作,由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牵头,省民政、审计、工商、地税、物价、纠风等部门配合。
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资金的监管工作,分别由省劳动保障厅、省建设厅、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牵头,省发展改革、财政、审计、农委、地税、监察、银监、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等部门配合。
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物价、新闻出版、农业、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
继续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由省监察厅、省纠风办牵头,省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配合。
纠正公共服务行业损害群众消费权益工作,由省工商局牵头,省物价、卫生、交通、建设、信息产业、通信、商务等部门及电力、电信等行业配合。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纠风专项治理和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强督查,狠抓落实。要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从改革体制机制、解决利益驱动问题入手,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纠正行业不正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办发〔2005〕12号 【发布日期】2005-03-08 【生效日期】2005-03-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鄂办发〔2005〕12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3月8日
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由纠风办组织协调,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代表,通过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的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公开评议和民主测评,推动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民主监督制度。
自2001年以来,我省先后对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卫生厅、民政厅、人事厅等29个部门和系统的行业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通过评议,促进了行业作风建设,推进了依法行政,纠正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建设和谐湖北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做好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解决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强化社会监督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评议,使被评部门和行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规范的行政行为,有创新的工作机制 ,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有满意的服务质量,有较高的社会评价,为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对象和内容
(一)评议对象
省财政厅、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统计局、省物价局、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各地还可结合实际,增加评议的对象。对已开展民主评议的单位,要组织“回头看”,巩固评议成果,以进一步推动本部门、本行业的政风行风建设。此外,按照国务院纠风办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的要求,继续抓好对湖北省电信有限公司、湖北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联通湖北分公司、网通湖北分公司和铁通湖北分公司的行风评议工作(评议的实施意见已另发文)。
(二)评议内容
1、清正廉洁,建立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的情况。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党风廉政和纠风工作任务目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坚持以评促纠、以评促建、纠建并举的纠风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纠风工作的领导。
2、勤政为民,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情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办事透明度;切实解决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承诺失信,效率低下,与民争利,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积极为企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依法行政,履行职责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符合职能特点的工作规范,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
4、转变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情况。破除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清理和废止制约改革和发展的文件和规定,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
5、改进作风,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情况。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克服官僚主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解决“三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治理。
6、严格管理,加强自身建设的情况。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建立政风行风考核、激励和惩戒等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内部管理;认真解决企业和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内不发生重大违纪案件和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
三、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组织实施
(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和行业各负其责,纠风办组织协调,人大、政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新闻媒体配合,条块紧密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由省统一部署,分类指导。各级纠风办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评议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汇总、分析、报告。要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组织制定本地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实施意见,明确不同阶段的任务、目标和要求,抓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对于评议中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不正之风问题,要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市州纠风办要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把统一部署和自选评议相结合,组织好本地区的评议工作,并指导带动县(市、区)一级搞好评议工作。县(市、区)的评议工作要包括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站所。
(三)继续采取“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评议系统、覆盖行业”的方式进行。省、市、县三级评议内容、标准在部门和行业内保持一致,做到议下评上、评深议透。为客观、准确、公平、公正地对7个部门及其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进行评议,由省纠风办统一制发民主评议行风评分细则。市、州、县人民政府组织所属部门对被评单位进行认真测评,并将测评结果报省纠风办。测评标准分“合格”、“留观”、“留评”3个档次。为推动行风评议的经常化、制度化,从今年开始,实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合格单位授牌摘牌制度,对评议合格后出现严重问题的单位,取消其合格单位称号。评议结果将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系统评比条件之一。
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方法、步骤
总的要求是:改进评议方法,缩短评议时间,增强评议效果,减少评议成本。坚持统一部署,集中评议,单位整改。“两手抓、两不误”,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融于每个单位的业务工作之中。共分三步进行:
(一)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
3月份召开全省电视电话大会进行动员。动员会后,被评部门和行业组织学习有关文件,制定本系统、本行业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意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做出政风行风建设公开承诺。承诺内容要切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具体化、指标化、时限化,使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通过互联网、举报电话、信函等多种渠道征求对本部门、本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力戒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
各级纠风办加强组织协调,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市、州纠风办通过开办“政风行风热线”,使被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与社会各界通过电台直播节目进行对话沟通,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同时,省纠风办会同省统计局做好抽样测评工作。
(二)评议与集中评议
评议要采取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网上评议与信访评议相结合,问卷调查与集中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评深议透,8月份组织行评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个别走访、问卷调查、专题剖析等方式进行。调研结束后,针对被评部门的政风行风情况,写出综合评议报告和专题评议材料,为集中评议做准备。9月中旬召开集中评议大会。集中评议大会由纠风领导小组负责同志主持,邀请党委、人大、政协负责同志和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行评代表与被评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评议,请人大、政协领导点评。通过现场投票测评,公布综合测评结果,给合格单位授牌。
(三)建章立制,全面整改
把整改贯穿于行评工作始终。集中评议大会后,各被评部门和行业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归类,能及时解决或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要限时解决;一时无条件解决的,要列出整改计划;涉及政策性的问题,要做出说明,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被评部门整改工作力度和行评效果。此外,各级纠风办组织行风评议代表对被评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留观”单位再次进行测评;对2004年评议的部门“回头看”的情况进行抽查。
五、评议代表的条件和职责
(一)评议代表的选聘范围: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行业组织、新闻单位、特邀监察员、有关专家、被评部门和行业的监管或服务对象及其基层群众中产生。由有关单位或群众推荐,征得本人和所在单位同意,经纠风办审定,进行正式选聘。
(二)评议代表的基本条件:
1、政治素质好,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2、具备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关心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情况,了解被评部门和行业的业务工作;
3、责任心强,作风踏实,热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能体察社情民意;
4、办事公道,敢于坚持原则;
5、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6、身体健康,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参加评议活动。
(三)评议代表的主要职责:
1、深入调查被评议部门和行业的政风行风情况,全面收集意见和建议;
2、汇总分析群众意见,向评议组织机构进行反馈;
3、参加评议大会,与被评部门和行业领导进行面对面评议;
4、参加政风行风民主测评;
5、督促被评部门和行业落实整改措施。
六、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纪律
(一)组织协调部门工作纪律。严禁编造或提供虚假材料;严禁隐匿或销毁评议资料;严禁篡改统计数据或评议名次;严禁授意、指使评议代表和群众做虚假评议;严禁违反规定向被评议部门和行业提供投诉举报问题的单位或人员情况;严禁接受被评部门和行业的各种好处等。各级纠风办、参与组织评议工作的其它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的,要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二)被评部门和行业工作纪律。严禁向纠风办或评议代表提供虚假材料;严禁向评议代表或评议工作人员打招呼或以各种名目请客送礼,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或组织旅游考察;严禁用不正当手段拉票;严禁对投诉举报问题的单位或人员进行刁难或报复等。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被评部门和行业直接列为不合格单位,并给予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三)评议代表纪律。严禁利用评议代表身份与被评部门和行业拉关系、办私事,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接受被评部门和行业的宴请、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及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相互串联,统一口径,编造数据资料,弄虚作假等。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取消评议代表资格,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要做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减少评议的成本。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严禁通过任何形式把评议费用转嫁给被评部门和行业。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选好评议代表,提高评议质量,在评议过程中创新评议方法,严肃评议纪律,规范评议程序,增强评议效果;被评部门和行业要积极支持行评代表开展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全面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促进我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