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设疑提问的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设疑提问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是关键,而这些都离不开课堂中的设疑提问。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过了一番之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非常清楚的道出了读书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最后达到“无疑”的过程。而现行教学中,很多同学只满足于解答老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解疑,超越了“无疑”、“有疑”两个阶段,从而成为知识的接收器和存储器。这样就降低了思维训练度,以致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搞“满堂灌”;另一方面是学生习惯于这种学习方式,不愿多想。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巧设悬念,存疑设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粗简学生的求知欲、思维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各种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保证。
因此,从学生自身出发,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亲身对探究问题过程的体验,找到答案,从有疑到无疑,是新教育理念所要求的——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基于以上的思考提出了本课题。
2、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设计练习、进行教学评价”。本课题旨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下教学步骤:分析教学目标、进行情境设计、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强化练习,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研究的理论思考
(一)、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疑、即如何提出问题,怎样把握各种不同问题的功能,怎样根据不同情境提出问题,怎样设计这些问题;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发散思维、解决问题,从而无疑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本课题研究主要想解决的三个内容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疑
2、怎样根据不同情境提出问题,怎样设计这些问题
3、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二)、研究目标
1.设计课堂设疑提问的提出:能从(1)教学目标(2)课文标题(3)关键词(4)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等方面提出问题的具体方法。
2.通过不同情境设计问题的方法。
3.精心设疑,达到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4.最后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教学,形成教学方法与成果。
(三)、研究方法
以课堂为主阵地,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进行研究。设疑提问时激发思维的有效手段,巧问善诱是创设良好思维情境的关键,在“巧”字和“善”字上下功夫,精心设计好何时问、何处问、怎样问、怎样导,时刻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教学中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梯度,环环深入。
具体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数据统计分析法、综合实践法、比较研究法等。
三、研究保障
(1)完成本课题研究时间、精力的保证
韩晓燕自1999年师范毕业到2008年9年内,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对中学课堂教学轻车熟路。平时也学习了大量的教研书刊,在切实了解中学理科教学现状、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水平,形成了一定的教研素养与能力。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从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资料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确保此课题不会流于形式。
其他都是一线中学骨干教师,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且潜心于教学,善于反思,潜心于研究,同样具备研究素质。何井民是马圈子中学教学校长,有着多年的中学教学经验,组织领导了多年的教学工作及教研工作。高建全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多年,是市级骨干教师,并参加省级骨干培训,参与了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并以结题,现正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并多次在教师技能大赛中获省、市、县级奖。李敏凤、王亚军、宁志伶、赵志娟老师多年从事初中毕业班工作,并在中
考中多次中考优秀。课题组成员不仅有丰富的教研能力、教学经验,而且能通过Internet查阅大量资料,并利用多媒体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资源为教具,有足够的时间和优越的条件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2)经费保证、图书资料、电教多媒体设备保证
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有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和相关的图书资料。他们本人也都 掌握了一定的电教技术,完全可以辅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3)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为了使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以教科研骨干教师韩晓燕、教学工作为中心的何井民副校长任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组员为高建全、李敏凤、王亚军、宁志伶、赵志娟等教科研骨干教师。
(4)精心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有利于实验与研究的正常进行。我们对八年级1-2班为实验班,3-4为对照班。
四、研究过程
我校的《 课堂教学设疑提问的研究》课题设计报告,于2008年3月被县教育局批准立项定为“青龙县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设疑提问的研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营造平等、自信、鼓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提问。
学生在课堂中时,我们就应该给学生树立一种积极提问的心态,并且引导学生肯定那些爱提问的同学,在课堂上建立平等、自信、鼓励的氛围,给学生敢想、敢问的自由的空间,并且在这个空间里充满了鼓励和肯定,成为学生喜欢的空间。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这样,学生将会在自信、鼓励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2、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留足学生思考、提问、表达交流的时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一般采用直接自己提出问题,或刚出示情景就让学生立即举手提出问题,然后找学生回答,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为学生留出充分思考、提问和表达的时间,留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时间,真正鼓励学生提问,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在以后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安排在课前预习,让学生把想要提的问题写在课本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提出问题,但在课堂上要进行充足的交流。教师在提问前应给予指导,针对本课的课题、本课的重难点进行提示引导,明确提问的方向,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提问,在生活情景中提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再思考,当然教师应该进行一些观察情景、提出问题的具体方法的指导。
3、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
教学中,教师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从而引发学生提问的欲望,促使他们积极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应给孩子一双充满探索欲望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乐趣。在学生学习的舞台上设置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主动观察、提出问题、合作探索,成为舞台的主角,教师要用热情的微笑、耐心的等待、巧妙的指点、热烈的掌声,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研究效果
1、通过研究不仅使教师观念有所转变,而且促进教师课堂提问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了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了中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六、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设疑提问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的设疑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分解问题的难度,轻松、有效的掌握教学内容,形成了如何进行课堂设疑提问的方法和策略,但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受研究水平、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的限制,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设疑”的技巧
语文课堂教学“设疑”的技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每一节课中,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其实,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以问题作为出发点,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从而造成积极活动的课堂气氛。
青少年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使学生在学海中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使学生有信心、有毅力、有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求战情绪,斗志昂扬地去攻克学习道路上的一座座难关。因此,当学生学到关键的地方时,我们就要“钓”学生的学习胃口,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做法。
一、有效把握“设疑”问题的特点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拓展的。教师在“设疑”时对应深入研究教材,在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变化,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设计问题。
(1)尝试设计具有挑战性、争辩性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应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争辩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明辨是非。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敢于争辩的能力,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尝试设计具有横向比较性的问题
拓宽学生视野,借助知识的横向联系的比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会有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不妨将此文和另一篇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放在一起设疑,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更全面地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如果单纯从一个视角去观照这种关系就缺乏客观性,也就不全面、不科学了。
(3)尝试设计具有想象教师和联想空间的问题
设计此类问题有利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领导下尽最大可能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个人思考的角度出发发表每人不同的见解,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并在联想和想象中有创造性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尝试设计具有阶梯性、层次性的问题
当今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尤其是在“设疑”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精心设计具有阶梯性特点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可根据本班学生知识能力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5)尝试设计具有较强目的性的问题
二、准确掌握“设疑”问题的切入点
明确了课堂“设疑”的思路,掌握了课堂“设疑”的技巧,那么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选择好“设疑”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新课导入处可“设疑”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科学有方的新课导入语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课堂所需要的教学情境之中。如教师在说明文《死海不死》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新课导入语进行“设疑”: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任何救助工具的情况下,掉进海里不会淹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依据常识感到不可思议,就自然萌发探究其原因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集中到课堂中,进入到教师“设疑”的问题中来。
(2)教学重点和难点处可“设疑”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往往会收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常是本篇文章所要揭示的全文主旨之所在,因此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长课短教”的情况。
(3)教学内容无疑处可“设疑”
宋人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材中,有些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似乎无可疑之处,但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有时也会让我们发现此处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知识,恰是作者匠心妙笔之处。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巧妙“设疑”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内容,给教学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语文教学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
王玉琼
设疑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设疑提问、创设情景,把矛盾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而活跃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设疑提问呢?本人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设疑要明确合理、提问时要做到语言要精炼、准确和富有启发性
教师提问要讲究问题表达得明确。首先,要注意提问范围的适度性,要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来设疑提问,既不能让学生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就轻而易举地回答问题而感到乏味,也不能让学生感到难度太大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其次,要注意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再次要注意问句概念的确定指向性,不产生歧义。从问句的结构、提问的语言形式看,任何问句都要是在已知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且,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如果一个问句中隐含的已知判断越多,那么所提问题就会越有启发性,因为学生只有在明确整体表述了什么内容之后,才能回答问题中的未知。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方式很多,如激情引趣式提问、排比层递式提问、广角聚焦式提问、联想想像式提问、辩证统一提问等等,至于要采取哪一种提问方式,就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15课《西门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西门豹这个人物时,就应根据课文的内容安排(2---14)自然段)采取排比递进式提问,引导学生根据西门豹与老大爷、官绅、巫婆的对话来分析他的性格特征,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西门豹是一个智勇双全、为民着想的官员。
二、讲究提问的灵活性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角度的灵活性,是对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训练的最好示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疑提问时要讲究灵活性。需要分析综合后才能形成某种判断的提问,就该用判断型问句,还可以运用转换的方法,需要分析论证形成结论提问的应该用论证型问句,如在教学《丑菊》这篇章文章时,就应该采用论证型提问法:居然有人说美丽的菊花不美,还偏偏说它是“丑菊”,为什么呢?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对它进行描述的?这样的提问对课题提出了疑问,又与课文的主题相符,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效的。
三、讲究提问的层次性
根据学生思维的认知规律、分析文章思路设疑提问。思路就是作者车文章的思考线索脉络,思路好比一根线贯穿始终,连缀着字、词、句、段,抓住了作者的思路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纲。教学一篇文章,教师应根据大纲理出清晰的教学步骤,设置科学合理的疑问,一般可以按照下面的顺序依次提问,即“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提出问题,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四、根据教学目的、重难点、侧重整体把握,追求提问的整体性。
理解感知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和起点,整体阅读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一种的近乎直觉的认知体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理清文章内部的互助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提纲挈领地整体设计思考题,并适时出示,让学生根据提问能够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地阅读理解,达到文道统一的境地。
总之,教师设疑的角度不同,提问的语言形式各异,就会形成课堂提问异彩粉呈有各种艺术境界,能够达到“一石激动千层浪”的效果。
邮编:636355 电话;*** 地址:四川省达州万源市河口镇中心小学校
第四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策略研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策略研究
2004-02-27来源:吴爱民
【内容提要】 从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历史课堂设疑教学是贯彻这一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对历史课堂设疑的理论依据、途径和原则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历史课堂设疑的科学策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设疑 理论依据 原则 途径
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的理论依据
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设疑对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从而培养学
生的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直以来,课堂设疑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运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改革的今天,课堂设疑仍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科学的课堂设疑,固然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并经受其检验,但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课堂教学设疑,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填灌的对象。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构成课堂教学矛盾的辩证统一体。课堂教学设疑,正是解决这一矛盾,促使其达到辩证统一的良好手段。教师对问题恰当设疑,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部因素,恰当调节教学节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相关的教育学理论,是课堂设疑的重要理论依据。
其次,教师的重要责任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由惊奇和问题开始。”设疑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因此,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又为课堂设疑提供了理论依据。
再次,是中学历史教学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集中、求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启发鼓励学生从静态历史时空到动态历史时空的历史时空结构体系方面去把握;从历史的哲学思考,如人与自然、意识与物质、人的自身发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等方面深入思考,提出疑难问题和不同见解,可以使他们视野扩大,思维开阔,学得更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的有效途径
1、课堂伊始设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景
课堂伊始设疑,是最佳的新课导入方法之一。一节课的头几分种,是学生注意力
最容易集中、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段。授课伊始,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创造疑境,设置悬念,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由疑到思,尽快使学生融入课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实效。
讲述“唐朝衰落”一节时,教师先请学生阅读清代史学家赵翼的一段话:“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材料的意思,由此设疑:这一观点正确吗?我们应该用哪些史实为杨贵妃洗清这历史不白之冤?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种设疑无疑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使学生求知欲徒然而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轻而易举调动起来,为教师讲述新课创造了有利的教学情景。又如,上中国古代史选修“元代统一”时,引用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场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句一出,学生沸腾!罗贯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他提出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理论又与中国历代分裂与统一貌似,因此在对罗贯中这段话的认识上,分歧很大。但同学们大多停留在“对”或“错”的浅层次判断上,对在哪里?为什么错?说
不出所以然。但因为有了罗贯中的这段话,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被撩拨起来了。然后提问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段话最大的错误在哪里?接着,依次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到元代统一,历史上哪些时期是分裂的、哪些朝代实现了统一?
2)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整体哪个时期更长?3)历史上每后一次统一与前几次统一之间相对比,有何内在联系?通过提问1)、2),搞清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趋势;通过问题3),弄清历史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渐进的趋势和规律。
导入设疑要力求设疑方式有新颖性,教师要尽量打破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等设疑方式。新颖的设问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促使其积极投入、自觉参与到课堂的全程活动中,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相反,授课伊始如果教师不游刃有余地把握好课堂或设疑不当,不仅浪费新课伊始这段黄金时间,其负面影响还会波及、漫延到整节课。
例如讲述“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这一知识点有两种设疑:一是“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是什么?”二是“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产生,但为什么工业革命却最早从英国开始呢?”前一种提问式的设疑往往使学生感到厌烦,而后一种提问则使学生好奇心油然而生,主动投入思考。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对联等中国民间喜闻乐见形式导入新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集体好奇,集中学生注意力。我在上佛教文化时,用现代教育设备给学生展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一幅对联。这是一幅江南寺院常见的描写弥勒佛的对联,反映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发展历史。以此为切入口,开门见山地通过几个提问作过渡,导入新课:“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那么它何时传入中国?怎样兴盛发展?它对我国古代的封建统治和思想文化有何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伊始设疑,要严格注意下列问题:(1)设问要明了,开门见山。要让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向,避免因设问冗长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新课的导入;(2)设问要新颖、奇特,出乎意料。新颖、奇特的设疑,很自然地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轻松自如地诱导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下的问题情景之中;(3)要对设疑和课前复习作严格区分。设疑,实质上是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或对旧知识的新认识,如果把课前复习理解为课堂伊始的设疑,甚至用旧知识复习代替课前设疑,显然是不合适的。
2、重点、难点处设疑,突破认知矛盾的焦点
教学实践证明,平铺直叙式的讲解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设疑过频又会使学
生过分紧张。因此,课堂设疑不宜过滥,应在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上设疑。教材的重点、难点往往是教学的重心和焦点所在,此处设疑,不仅使学生拓宽思路,也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层层设疑还很自然地降低和化解了重点、难点的难度。
学习“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一节,设疑: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它与古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区别?它与洋务运动中的企业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为什么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为何是官僚、地主、商人而不是农民?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这样的设疑,使学生就象一支军队,在教师这个指挥官的带领下,振奋精神,一鼓足气,去攻克一个个知识堡垒。
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师一定要善于诱导,张驰有度,恰如其分。过于浅白的设疑毫无意义,过难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一边把学生带入探究性的学习领域,一边从旁点拔,通过启发、精讲、分析,打开学生思维,逐层深入,水到渠成。
分析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时,事先精心设计好以下设疑:
1、维新变法法令颁布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有什么反应?
2、光绪为什么要支持变法?他有左右局势的能力
吗?
3、袁世凯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变法会失败吗?
4、你以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分层次递进式的设疑无疑把学生从思路阻塞转向恍然大悟,以收到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效果。同样,在分析、评价洋务运动的影响时,教师不应简单地把课本的结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强塞给学生,而应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以及相关政治学知识穷追不舍,作深层次的挖掘:邓小平说什么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有没有国界、有无阶级性?洋务运动,引进了科技、培养了人才,为什么洋务派引进的这些科技最终没能转变成生产力?然后提示学生:百日维新有没有触动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西方先进的科技与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能否相适应?这样,很自然地把问题引向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由于腐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没有受丝毫触动,西方先进的科技当然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
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师力求把握如下方针:(1)循序渐进方针。设问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2)有的放矢方针。设疑要紧扣重点、难点,不要树敌过多以免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重点难点的把握;(3)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方针。教学内容千变万化,重点、难点有时是合而为一的,而在许多章节中又是分离的。我们在做好两点论、把握好“有的放矢原则”的同时,是否在难点上多下功夫,通过层层设疑,帮助学生轻松自如地降低和化解难点的难度。
3、各知识点的衔接处设疑,形成知识链
教材中各章节间、段落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揭示这种内在、本
质的联系,就可能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体系难以形成。因此,教师应善于在各知识点的衔接处设疑。
在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衔接时可作如下设疑:“康乾盛世”是如何形成的?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分析,这种“盛势”是否还意味着世界领先?其背后隐藏着什么危机?结果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这样使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的认知,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中,给教师讲授新课架桥铺路。再如,在讲述美国冷战政策时,针对以往学生对冷战的含义、目的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对冷战的具体表现难以完整把握和巩固的实际,巧设如下问题,通过问题把有关知识构建成体系:二战对战后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对西欧资本主义各国以及美国各产生怎样影响?战后是否存在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对于战后欧洲,美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各有什么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学生搞清楚上述问题后,对冷战有关完整的知识体系自然形成了: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政治),由于美国确保战后控制欧洲市场的需要(经济),美国实施冷战;由于苏联这个唯一能与美国抗衡国家的存在,因此采用非战争的冷战形式;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是美国政治、经济目的以及寻求相应保障的反映。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不同的章节间、不同的历史事件间是有紧密的内在本质联系的,许多联系往往是隐性的,学生不易发现。教师不应该在最后复习阶段才组织学生挖掘这些隐蔽的知识链,而应在章节授课时,通过课堂设疑的方式把相关章节重要知识链的串接工作初步做好,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站到一定的高度,近代化进程确实是中国近现代史一条脉络清晰的主线,但初学历史的高一学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教师在讲授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三个板块内容时,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不同角度启发、引导学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洋务运动是中国社会近代化在什么领域的表现?(——经济),实质是什么?(——工业化);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在什么领域的体现?(——政治),实质是什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新文化运动体现了什么领域的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思想文化),实质如何?(——文明、科学)。
通过上述铺垫,有利于学生对中国近代化这一概念的完整、准确地把握,也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知识点的衔接处设疑,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难易适度的原则。教师在采集组成知识链的知识点组织设疑时,要充分考虑到所设疑问的难易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要确保使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解答。否则,就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要有比较全面、准确、真实的了解;(2)有选择性原则。历史教学中,能衔接的知识点是很多的,是不是凡所有知识点的衔接处都要设疑?显然不是。我们要选择在这些类型知识点的衔接处设疑:重点难点的,或比较容易混淆的,或时间、空间隔跨度比较大、学生不易把握的。
4、在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处设疑,渗透思想教育
历史学借古知今、以古鉴今的本质目的以及人类社会古今相联的客观规律,使貌
似距现实太遥远的历史,实质上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些联系点设疑,往往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热点。在探究古代黄河流域洪水经常泛滥成灾的原因时,设疑:“为什么古代黄河流域水灾频繁,长江却很少呢?”接着让学生谈谈对九八长江特大洪灾的看法,很多学生会发出“决不让长江成为第二条黄河”的呼声。这些设疑不仅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设疑要有针对性,教师设疑不能牵强附会,不仅要紧扣教材,更要合乎学生实际,使学生不仅准确高效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放开思想的野马,在历史与现实间往返运动,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
两年前,塔利班极端分子不顾全人类的谴责公然毁佛,这是破坏人类文明成果的恐怖主义行为。这是每一个学生极为关心的热点问题,教师应及时引导,设计如下问题:无论是佛教还是世界史上任何一个宗教,在它初创期都是受压迫者的宗教,最后发展结果,都成为统治阶级的精神工具,宗教在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宗教文化随宗教产生而产生、宗教发展而发展。宗教文化它究竞是谁创造的?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如何看待宗教文化在古代文化成就中的地位和作用?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在产生时有没有阶级性?今天,作为昔日宗教文化的沉淀如宗教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歌舞等,是否还具有阶级性?塔利班毁佛是极端的恐怖主义行为,怎样看待我国历史上多次兴佛、毁佛事件?是不同时期统治阶级在是否利用宗教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还是不同时期统治者在利用什么宗教统治人民的问题上持不同主张?经历多次大规模毁佛,佛教在我国仍广为流传至今,除了历代统治者大肆推崇以及佛教本身具有的欺骗性之外,还有哪些因素?科学与迷信是有明显界限的,迷信与文化遗产也是有明显界限的,佛教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这样的设疑,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广、回旋余地较大。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德育)功能,而且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人文素养的提高、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处设疑,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时效性”问题。凡当今热点问题,学生们普遍比较感兴趣,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些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教材内容,利用学生的探究心理,从当今热点问题入手设疑;(2)教育性问题。历史课堂教学要渗透德育。历史学科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课堂设疑,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这些德育要求和目标;(3)针对性问题。既要针对现实的需要,更要针对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与学生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思维发展等相适应的疑问。
5、于无疑处设疑,激发创造性思维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历史教
学中,有些历史概念、理论貌似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发展因素。教师如善于从平
淡无奇中挖掘学生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渐渐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述西安事变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这样设疑:教材中指出西安事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起了促进作用,为什么不说是“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最终形成吗?什么因素最终促成统一战线的建立?这样的设疑,无疑在学生平静的心湖中投石激浪,使学生去探求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明白事物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于无疑处设疑,要求教师设疑时要有创造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创造性地设置一些别出心裁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学习“鸦片战争”时可这样设疑:“落后就要挨打”是共识,问:“落后一定要挨打吗?”“落后应该挨打吗?”“先进就不会挨打吗?”学生的思维被积极调动起来,各抒已见。这时再设疑:为什么鸦片战争中中国落后就挨打了呢?学生会领悟到,必须了解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时间变了,即使同样的情况会有不同的结果。中国古代史《北宋东京城布图》,直观地反映了东京打破“坊”、“市”的限制,出现“夜市”、“瓦肆”等封建城市、商业繁荣情况。我们可以依次设计如下系列问题:(1)不分“坊”、“市”说明了什么?(2)“通晓不绝”的夜市出现,又说明什么?(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城市居民生活情况。(4)马克思说:“商业依赖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根据《北宋东京城布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的观点。通过上述设疑,首先使学生对北宋商业、城市繁荣有了表面的认识;其次,在此基础上,学生认识到了北宋农业、手工业发展与北宋社会经济、商业经济繁荣之间的关系;再次,更进一步认识到商业发展与城市繁荣的辩证关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无疑处设疑,我们应当注意如下问题:(1)科学地寻找出设疑点。所谓“于无疑处”,往往是指那些平时被人们所忽视的、象真理一样被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教师要启发学生找出这些历史现象、历史问题,从而揭示这此现象、问题背后的本质、规律性;(2)教师设疑一定要有创造性。有创造性的设疑,是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也是历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挑战自我的需要。
三、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的课堂设疑,从疑入手,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历史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能力。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的切入点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每个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灵活、谨慎操作。那么,历史教学课堂设疑有无规律可循?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1、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设疑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针对 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而进行。从教学角度说,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疑要析估教学的重点内容层层设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析估教学的难点设疑,平中出奇,浅中见深,理清头绪,化难为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从学生角度来说,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中的设疑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来设计,关键在于是否启动了学生心理上新的需要,是否指向了学生的潜在水平到现实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设疑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的个性特征需要来进行,设疑的深度与难度要求应有所不同。
2、启发性原则。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重要的是善于设计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 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亦即设疑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必须使设计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引导学生到思维“王国”去探求,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
3、民主性原则。设疑的目的在于激发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素质。课堂设疑是否成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涌跃参与十分关键。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鼓励,造成一种愿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才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正途。
参考资料:
1、《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阴国恩 浙江人民出版社
2、《素质教育评价》 家瑞、孙孔懿
3、《教育探索》 2001第1、2期
4、《当代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陈建江、杨凤义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4期)
5、《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第2期 陕西师大出版社
第五篇:把握设疑提问“四个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把握设疑提问“四个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联堤中学
郭壮鑫
内容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我们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把握好“四个基本要求”,即:问要有值,问点要准,发问要活,问要适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设疑
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怎样做好语文课堂中的设疑提问呢?我认为,必须把握好四个基本要求:
一、问要有值。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是不利学生思维发展的,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要善于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
2、课文的重点、难点。
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
4、承上启下处。
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处等等。
二、问点要准。“准”一是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三、发问要活。“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的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可见,通过直问,理清是非,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要独辟蹊径,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忌袋底抖尽。
四、问要适时。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释疑”,这样,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一堂成功的设疑释疑课,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我们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