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贵镇小雷山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最新)
陈贵镇小雷山村城乡一体化建设
情况汇报
小雷山村位于陈贵镇西南部,距离镇中心约1公里,大金省道穿村而过,位置区域优越,交通运输便利。我村辖管17个自然湾,940户,3925人,耕地面积3379亩。小雷山村两委班子认真贯彻大冶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冶市2013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提高村庄建设水平,加快我村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情况汇报
(一)科学谋划雷山建设,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按照“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房屋建设管理、村级便民服务室改建、村两委办公楼新建的规划设计,颁布房屋建设管理通知,切实增强规划的执行力。要按照城乡一体的空间布局要求调整规划,进一步明确17个自然湾的功能定位,重点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并强力推进村庄布点规划的实施,全面贯彻实施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强有力的规划执行体系,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真正发挥规划在空间管制、资源配置、引导建设上的作用。
(二)营造文明人居环境,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1)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改造和配套力度。着力推进水泥公路组组通、户户通工程,推进省道、组级公路、户户通公路的无缝对接。目前完成村组路硬化1.8公里,重要路段安装路灯亮化138盏。
(2)对现有灌区进行配套改造,对现有港渠沟进行配套完善,切实解决农业灌溉需求。全村完成护砌沟渠11.2公里,建节制闸、泵站1个,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力度,已解决全村330户安全饮水问题。(3)大力推进村庄整治,解决全村垃圾乱堆、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问题,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的农村新村。以“三万”活动为契机,清理护砌门口塘25口,清理护砌排水沟13200米,建垃圾池19个,建设户户通公路10公里,建公厕7个,改房(厕)80间,墙面粉刷68000平方米,屋面换瓦52000平方米,配套路灯138盏。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1)加强农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新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1个,建设便民服务超市1个,村民活动室15个,改建村级卫生室,新建两打两晒场16个,农家书屋1个。
(2)以落实党建责任制为总抓手,全面推进以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活动,大力推行“五议五公开”民主管理体制,不断提升村民自治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四)发展主导产业和农田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1)进一步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利用小雷山村村处于大金沿线、小雷山风景区附近的地理优势,在稳定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及附属产业。立足于各自然湾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张礼洪湾重点发展稀有瓜果蔬菜种植业,并依托国家AAAA级旅游名胜区雷山风景区配套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畈张、余李城湾重点发展花卉苗圃产业,实现立体化、多样化种植;余克鉴湾重点发展养殖业;程文金湾依托鄂钢工矿废弃地,重点发展工业经济;黄珑畈、化铁炉湾和周家湾依托黄咸高速,重点发展运输物流产业。建设有特色、有规模、有效应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生产基地,成立养殖加工流通专业合作社,总投资5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2)对全村范围内的“田、水、路、渠、涵、闸”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田块归并、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建设、新建灌排沟渠、配套相应泵站涵闸等措施,完成760余亩高产农田建设任务。
(五)建设秀美生态雷山,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
(1)按照规划布局,初步建成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村庄森林生态体系。完成道路沟渠硬化林网绿化32000平方米,农田林网改造53220平方米。
(2)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大力实施以户用沼气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建设,已建成排污管道11.7公里。
(六)探索创新组织建设,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
(1)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点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列入村两委当前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陈迪江,副组长:张顺生,成员:余保凡、陈德志、陈志刚、王孙来、江秋芳、张康奇、张吉勇、张雨发、张胜华、张吉荣、张友云、吴高云、余永福、余先云、余龙、张清、张荣松、陈祖良、陈学明、陈良本、陈敬焱、陈敬定、陈大磊、陈良军、陈立军、罗志刚、周国胜、纪志强、陈祖强、陈世云。落实领导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建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一思想、齐抓共管,切实做好调查研究、检查指导,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2)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通过悬挂横幅、刷写标语、开设宣传栏、电视广播等方式强化打造城乡一体化试点村的宣传报道,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召开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群众动员会议,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建设“城乡一体化”工作中来。
(3)采取“项目集中整合一点、政策奖补一点、上级部门财政专项拨付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社会知名人士捐助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方法共同筹措建设资金。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充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鼓励群众筹资投劳,献计献策,加强对资金使用用途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用途、使用去向、使用性质不变,开设财务公开栏,定期向群众公开财务使用去向,接受群众监督。(4)进一步增强村干部、小组组长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意识,确保城乡一体化工作按上级指定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按时、保质完成,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作考核办法,通过考核,促进村两委干部办事效率的提高,对于工作不力的,进行年终统一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导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提质难度较大。由于资金的短缺和整体的协调不够,雷山旅游风景区与休闲农业基地、生态庄园和农家乐等还没有完全融合,未能很好地起到互相带动发展的效果。
(2)我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村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够协调。自2009年以来,我村的经济突飞猛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6001多元增加到2012年的12300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村民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文明程度等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3)我村城乡一体化进入即将进入提升阶段,配套资源不足。我村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分为起步、突破、提升三个阶段有序推进,现正处于突破阶段。引进的项目越来越多,这需要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及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否则会严重制约我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后段工作计划
(1)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推进村管理创新。小雷山村将以‚“学习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户创建、文明村创建、新农民运动等系列活动,推进民主管理和社务公开,努力健全和完善居民自治制度。
(2)大力发展提质观光休闲旅游产业,抓好生态庄园建设和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高品质观光旅游度假景区。主要是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山水文章。同时,将农业产业基地与乡村休闲旅游业完美融合,提高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游客。
(3)建好农业人才培训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教兴村示范基地、村级文化宣传队伍。进一步加强科技、文化宣传教育,形成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良好风尚。
(4)进一步探索完善土地流转等制度,探索创新村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低收入群体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我村老人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第二篇:2011某某镇调研城乡一体化汇报
关于牛首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情况汇报
近年来,牛首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
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区委有关会议精神,立足“一区三园五城”(普陀堰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度假区,牛首工业园、襄樊现代物流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张营新城、竹条新城、尚庄新城、熊集新城、牛首新城)的建设目
标,不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科学制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结合牛首镇实际情况,牛首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科学制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即以牛首、竹条两集镇为中心、以张营、熊集为发展聚集区,以长寿岛、普陀堰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以刘岗、张湖两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李冲村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点,完善城镇体系与村庄布局规划,对每个村的产业发展、村庄布局、道路交通、绿化美化、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分别进行了近期和长期规划设计。各村因村制宜,完成街巷硬化绿化、村内绿化美化,对临街墙体进行粉刷。在抓好绿化、硬化、美化的同时,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及水、电、路、气、通讯等配套公共设施,做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制订为牛首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是创新了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在继续稳定和完善农
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牛首镇积极筹建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主动抓好了试点工作推进。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各种方式规范流转土地,全年实现土地流转不低于3000亩。
三是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围绕新农村建设目
标,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基础设施优化工程。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重点做好普陀堰、黑龙堰、白龙
堰、黄龙堰等4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加大对所属
4条干渠50公里清淤整治力度,完成受益农田1000亩的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农村交通方面,新建通村公路60公
里。改善农村公交环境,在现有3条通村公交路线的基础
上,力争再发展一条农村公交路线。加强落实农路的管护
措施,着力搞好农路绿化和路检工作,切实改善农民朋友的出行环境;二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大兴植树造林,完成低产林改造1028亩,荒山造林430亩,在张岗、新
中两村进行“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全年植树30万株
以上;三是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围绕汉十复线、316
国道沿线14个村进行国道环境整治,通过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确保沿线各村环境始终达到在“五清”、“五
无”标准;四是实施农村风貌改造工程。完成36个村庄
规划编制,抓好刘古岗、张湖两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
设。切实规范农民建房的申报、审批程序,加大对无证建
房、超标建房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建房监管网络体
系,确保全镇农民建房合规、安全、美化,适宜人居;五
是实施城乡结对帮扶工程。以全区深入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为契机,全力支持和协调共建单位深入我镇各村,着力将牛首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
按照“依托区位优势,发展高效种养业,推进产业
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我镇在巩固提升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以316国道沿线13个村为
载体,大力实施“绿色蔬菜走廊计划”,建设万亩高科技
农业示范园,目前已建成大李营千亩莲藕,汉江源、巨
龙山、鑫顺天、农兴达等一大批蔬菜种植基地;以围绕
建设全市养殖大镇为契机,全力开展“畜牧养殖业规模
推进计划”,新发展养殖大户50户,规模养殖户3户,牲猪出栏5万头,家禽出栏45万只,半年创造产值达7500
万元;以“明国”、“翔毅”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有序推进“农民合作组织提质增量计划”,全镇新注册李
珩、永久发农业专业生产合作社两家,农业生产向组织
化、品牌化发展。
今后一段时间,牛首镇将大大力实施“四大计划”,实现了农牧业向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集约化、高
效化水平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1、绿色蔬菜走廊计划。牛首镇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
范园以熊营、刘岗、庞营等13个村为载体,规划建设集
聚“农产品加工物流、高效蔬菜种植、生态养殖”三大
功能的示范园。“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将以其独
特区位优势和丰富生态资源,有效促进农民高起点的发
展各具特色的融现代农业、乡村文化、观光休闲及农事
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生态园”项目,大力发展近郊“一
日游”,从而把园区建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2、农产品加工业崛起计划。对现有涉及东汇、妞妞
等企业集团的涉农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服务力度,2010
年落实妞妞公司隆中牌大头菜2000亩基地的规划工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协调引进北京龙建、上海致盛
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入驻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实行重
点跟踪、扶持,着力培育一个具有相当数量、规模和实
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群,有力促成牛首农产品加工业的崛起。
3、畜牧养殖业规模推进计划。围绕建设全市养殖大
镇,继续深入推进生猪“万头猪场”模式、肉牛“165”
养殖模式,2010年新发展养殖大户300户,规模养殖户
13户,牲猪出栏14万头,家禽出栏75万只,年创产值
1.5亿元,推进全镇规模养殖达到养殖总量的50%以上。
4、农民合作组织提质增量计划。在规范“明国”、“翔
毅”等原有合作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其引领辐射作
用,2010新发展涉及以养殖、蔬菜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农
民专业合作社2个。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平稳
(一)资产积累状况平稳。2009年全镇村级集体总
资产9765万元,与2008年的相比增长12%,集体净资
产6530万元。
(二)集体经济收入普遍较低。2009年收入(不含
土地征用补偿、转移支付)按村组分,5万元以下的村
32个,占总村数的89%;5—10万元的村3个,占8.3%;
10—20万元以上的村1个,占2.7%;全镇当年集体经
济收入入不敷出的村有32个,占村总数的89 %。
(三)集体兴办经营实体少。目前村办集体企业
只有2个(袁营砖厂、黄庄砖厂),而且规模都比较小,经营收入不多。村经济来源渠道减少,其收入来源主要
靠砖厂经营收入。
尽管我镇在发展集体经济、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做了
大量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少,底子薄。据调查,全
镇除袁营村、黄庄村、牛首村经济收入成递增趋势,其
他各村经济发展缓慢或呈萎缩趋势,制约了新农村发展的进程。
(二)大部分村级债务沉重。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债务形成的原因主要兴办企业投
资、上交税收,形成时间多为80、90年代。
(三)农业“三缺”问题仍然存在。在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中,农民普遍存在缺信息、缺资金、缺技术的问
题。农业信息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的发展;农
业投入力度不够,农业发展缺乏资金投入;农民信贷难、融资难,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四、社会力量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热情高涨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目前已成为牛
首镇广大干群的共识,社会力量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热
情高涨。元至八月全镇共引进内资1.9亿元,工业总产
值达到4.1亿元,增长33%。规模企业达到14家,总产
值达到2.73亿元,增长43.2%。祥镭激光、泰和集团、华泰天成等企业先后落户园区,湖北先开环保、妞妞食
品等续建项目进展顺利,新建标准厂房9.7万平米,牛
首工业园初具雏形。以襄樊普陀生态公园、黄龙堰会议
中心为代表的重点商贸项目和以长寿岛生态开发为重点的旅游经济蓬勃兴起。长寿岛旅游经济自我发展,效应
初显,近万名市民前来旅游观光,生态旅游招商规划基
本完成;普陀堰旅游休闲度假区完成9个球道土建工程,与该项目配套的9米宽的铁路涵洞已经完工,移植景观
树木共计2万余棵。以牛首美邻超市、竹条广源超市为
代表,新增商贸企业5家,新建村级商店18家。仅2010
年,牛首镇在建、扩建和向上争取的各类项目达19个,涉及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多个领域,项目总投资
达39亿元;村镇面貌大大改观,玉皇街东路、政府街东
路两条集镇道路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成为牛
首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镇区经营秩序、卫生秩序,集
镇环境形象开始改善,村庄建设规划、316国道牛首段沿
线8个村庄的建设规划得到积极落实。生态建设工程深
得民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长寿岛、黄庄两村新改
造低产林面积2000亩,建沼气2000口;通过实施农村
公路“村村通”工程,建成新中、茶庵等村通村路106
公里,开通302、306、308三条通村公交路线;通过实
施“安全饮用水”工程,两大集镇初步实现自来水供应,张岗村水厂项目已经达成意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15个村卫生室
通过达标验收;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进一步加大,计生水
平明显提高;民政救助能力进一步增强,1105户3019人
享受到农村低保,524户1227人得到社会救助。通过增
添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福利院“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条
件进一步改善;加快发展文化广电事业,镇达标文化站房
建设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全镇有线电视覆盖面达到
40%以上。
第三篇: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汇报材料
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汇报材料
县政协办:
根据府协办发【2010】16号文件《关于开展府谷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相关调研内容做简要汇报。
一、农村劳动力结构及转移就业情况
截止2009年底,我县总人口230493人,其中农业人口183702人;农村劳动力人口118541人,其中转移就业49218人,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42%。14岁以下人口41583人,14-40岁人口57887人,40-60岁人口62458人,60岁以上21774人。农村残疾人数为12800人,占农村人口的6.9%。大中专以上学历有15000人,高中学历有82000人,初中学历有65000人,小学水平有20702人,文盲人数1000人。大中专以上毕业生未就业人数达1500人。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人数为50000人。2009年底,各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技能培训达2.2万人次。
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
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49218人。分布在第一产业人数有9844人,分布在第二产业人数有24609人,分布在第三产业人数有14765人。从2007年开始,我县每年财政拿出1000万元鼓励我县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未
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广大城乡青年进入职业技能院校进行职业技能专业培训并给予补贴,截止2009年底累计培训人数达7900人。培训学员现在陆续毕业进入我县各行各业,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学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此项工程惠及了广大农村青年,有效地缓解了我县就业压力。
此外,我们针对农民的实用技术,由各相关部门深入基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走访,然后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上报培训计划,同时我们也深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对我县的农民工进行了培训。
培训中,我们聘用专业讲师,对农民工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尤其在农民实用技术方面,我们聘用了榆林农校的讲师们,实地对各乡镇农民进行了讲解,同时我们给培训人员建立了档案。2009年短期培训人员达2.1万人。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方面
全县设立劳动保障平台23个,各乡镇、社区都设有一个劳动保障事务所(站),主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办理、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劳务市场4个,主要开展职业咨询、职业介绍、失业登记、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能够有效地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技能培训、办理相关社会保障服务。由于23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站)机构身份没确立,工作人员由乡镇府工作人员兼任且经常有变动,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工作的连续性有很大的影响。
四、就业保障制度方面
1、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加大执法力度,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查处雇用童工、办理群众投诉案件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了各类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2009年累计检查各类用人单位480余户次,涉及劳动者2.8万人,下达询问通知书480余份、限期整改指令30余份,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18000余份。对违反劳动法的用人单位进行了处罚,累计罚款114万元。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185起,立案130起,结案126起,调解案件43起。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劳资纠纷7起。共追讨农民工工资438.3221万元。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结案率,妥善处理来信来访等工作,有效地化解了劳动争议。2009年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45起(调解26起,裁决14起,不予受理4起,撤诉1起),涉及职工47人。结案率是100%,总共涉及金额2326506元。另外,庭外调解83起,涉及职工238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接待来电、来信、来访1000多人次。依法鉴证各类劳动合同852份,审查无效劳动合同50余份并督促其整改,劳动合同鉴证合格率为100%。
五、随着我省户籍制度的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我县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员在就业方面也逐步享受同等待遇,同时也需要在制度上不断完善此项工作。农民工与城镇居民没有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没有出现这种问题的争议和诉
讼案例。
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
2007年我县被确定为榆林市三个新农保试点县之一,县2008年10月1日,我县率先在全市启动实施新农保,2009年11月被列为省级试点县。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4041人参保,其中35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参保率达95%以上,累计收缴保费1459.9446万元,参保情况远远好于预期,享受待遇人员20359人,死亡注销登记人员921人,累计核发新农保养老金和丧葬补助费4671.662万元(其中新农保养老金4632.0336万元,丧葬补助费39.6284万元)。
府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近年来,XX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改善了农民增收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农民收入由缓慢提高转变为平稳较快增长,收入增长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6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6.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7%,达到2.28亿元;二三产业总产值增长8.2%,达到4.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达到4783元。2007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6.9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7%,达到2.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57元,增幅12%。镇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非农业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城镇一体化建设明显加快,截止目前,XX镇城镇化水平已达到%,非农业人口已达到万。预计2008年实现社会总产值7.6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
2.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683元。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XX镇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工作思路、方法上不够大胆、不够创新,出现了重农村、轻城镇的现象;村与村之
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城镇化与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少、环境脆弱的矛盾日益突出;规划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还不能适应城市化管理模式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与扩大劳动力就业的结合上,还缺少相应的规划和制度保障;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较差,产生了劳动力素质与就业岗位不相适应的矛盾,成为了转移劳动力就业的主要“瓶颈”,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我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约因素。
今后几年,镇党委将以科学发展观总缆农村工作全局,以产业结构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托“一河两湖三线,发展繁荣一镇”,突出打造旅游小镇和都市农业两大特色,大力实施商贸富镇、旅游兴镇、科技强镇战略,努力完成设施园艺示范带、高效养殖示范带、生态旅游示范带和中心镇村商贸带四大经济带的规划建设,打造“三大”农业品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提升集镇建设水平,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建设以小城镇为依托的绿色城镇体系,加速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XX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良好的局面。
按照“统筹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工业面向农业办,富裕农民减少农民”的路子和办法,始终把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一是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形成规模”的原则,以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畜牧、水产和观光休闲农业等优势主导
产业,以发展“农字号”龙头企业为目标,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连片规模经营的产业基地。积极扶持兴办带动力强,经济效益明显的粮食、蔬菜、乳品等深加工企业,实现规模集约化经营,形成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局面。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花卉、蔬菜、粮食、畜牧”为主的四大产业板块,致力于建设以设施园艺为主的花卉和蔬菜产业,形成以昆仑、洼路、茂盛、官湖四个科技示范园区为主的设施园艺带,逐步打造XX鲜切花和无公害蔬菜两大品牌。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成测土配方施肥示范30000亩,在汉延渠以东形成以粮食作物为主的优质米商品粮基地10000亩。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针对农村之间发展建设不平衡的问题,本着“建设中心村、改造空心村、发展特色村”的思路,狠抓村镇规划,通过抓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努力把XX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设施相对完善的小城镇。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镇的目标,突出“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三大特色,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带,推进“塞上农民新居”建设,以鸣翠湖、清水湖等湿地资源开发建设为主,加大“四水产业”和生态旅游建设,加快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自来水、有线电视、农村沼气、信息网络普及率达到100%。针对人多地少,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认真落实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发挥城镇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功能,活跃壮大第三产业。三是统筹城乡生
态建设,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治理“脏乱差”为切入点,以“四化一配套”(道路硬化、环境洁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配套建设)为重点,通过实施修路、改水、整环境等,使农村面貌整体大改观,形成路畅、水净、地绿、村美的新农村。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认真落实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各项政策,健全完善教育、医疗、突发性困难救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农民参保率达100%,农村中、小学学生入学率达100%。五是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以“农民技术学校”为依托,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三大工程,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期为农民“充电”,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扫除“科盲”,让农民在新的领域掌握一技之长,为开展劳务输出奠定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使农民真正参与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来,成为了企业的产业工人。六是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在全镇农村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平安村庄”、“文明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快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和扩散,促进了农民全面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活跃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塑造“乡风文明”的新农村。七是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建立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核心,健全完善村级为民服务阵地,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五篇:佛坪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汇报会议
佛坪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汇报会议 10月13日中午14:30在住建局5楼会议室,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鸿主持召开佛坪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汇报会,县长刘德力,县委常委书记王俊生、县委常委副县长王生波、方如军、刘泽民、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及各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并邀请西安凯信集团派员参加会议。最后刘德力县长总结讲话。
会议首先由住建局局长靳耀斌同志介绍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相关情况,就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做了详细并细致的报告,并由重庆渝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规划师钟焱进行专题汇报,并对佛坪县整体规划及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用幻灯片的形式汇报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汇报介绍,主要分为13个大部分,1、规划背景。
2、基础条件分析。
3、规划总则。
4、发展战略。
5、人口预测与城镇总体发展规划。
6、产业发展规划。
7、空间布局。
8、重点区域规划。
9、城乡生态环境保护。
10、基础设施。
11、社会事业。
12、综合防灾。13近期建设规划。介绍汇报后,各局相关领导及镇领导分别谈论提出根据渝南规划设计汇报基础上因地制宜的提出了自己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最后刘德力县长作了总结讲话:住建局靳耀斌做了城乡一体化汇报介绍,重庆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用幻灯片详细汇报介绍,经过大家的讨论,并拿出建设性、可行性建议,并提出5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识要到位,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也是落实统筹城乡战略的重大举措,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这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规划要结合我县的县情,并做好五个坚持,做好三篇文章,在规划中要做到体现五个坚持,1、坚持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2、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方针,3、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民生为本的原则。
4、坚持项目引领,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方向。
5、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人均强县,构建和谐佛坪,打造熊猫家园的目标。同时把三篇文章落实到城乡一体化规划中去,三篇文章是,做大旅游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富裕城乡百姓,从而把佛坪建设成“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的宜居和谐山水家园。
二、明确目标、功能要到位,建设好5个佛坪秀美、生态、安全、和谐、幸福的新佛坪。工作要位做好9个结合,1、与省政府出台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
2、与全县的土地内容总体规划结合。
3、与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结合。
4、对陕南移民搬迁规划结合。
5、与引汉济渭三河口库区建设规划结合6、要与旅游总体规划结合。
7、要与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结合。
8、与各部门的专业规划和各镇的规划结合。9与打造秦岭瑞士小镇总体理念结合。
四、统筹安排、保障要到位,基础设施产业与产业发展要统筹安排,把社会事业与保障体系要统筹安排,同时把县城建设与镇村建设统筹安
排。
五、密切配合、领导要到位。各领导把这个规划当成自己的事情,高度重视、加强合作、提供资料、梳理意见,并经行书面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