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论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及当代思考
摘要: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浓彩重抹的一笔,主要以洋务学堂、留学教育和翻译西书三个方面,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新型人才,派遣了国内最早的官费留学生,较为系统地翻译西书、传播西学。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有传统向现代迈出的第一步,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大门。它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对腐朽的封建教育的否定。虽然力量有限,但终究给僵化的封建教育打开了缺口,“中国近代化教育正是由此产生,中国教育早期近代化的进程也正是从这里起步”。【1】 关键词:洋务教育 现代化 影响 当代思考
一、洋务教育的概述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轰开了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进入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2】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再也无法沿着老路走下去了。可以说洋务教育是在外力逼迫下,清朝统治者自强御辱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伴随着近代工业的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为了满足洋务运动的需要而兴起的。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一书中认为洋务教育是指在19世纪60年代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洋务派推行的旨在拯救清朝封建统治的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推行的一些教育措施。洋务教育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并未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戛然而止,其影响依然存在,如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无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校管理上都明显带着洋务教育的特色,可以看成是洋务教育的产物;清末新政中颁布的新式学制、教育方针等,都明显体现了洋务教育的基本精神。
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开办到1903年癸卯学制的建立,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萌芽、发展和初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时期。这个时期包括洋务教育、戊戌维新变法中的教育改革和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三个阶段。洋务教育阶段是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是清末三个阶段的教育改革中延续时间最长、最艰难、也是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洋务教育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教育思潮的核心,主要内容体现在三大领域:洋务学堂、留学教育和翻译西书。本论文主要以此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以及印发当代思考。
二、洋务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影响
(一)洋务学堂的主要办学特征及其影响 洋务教育的开始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成立为标志,它的成立也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开始。洋务官僚把兴办洋务教育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从1862年至1898年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为了“欲悉各国情形”在交涉中“不受人蒙骗”【3】而创办的外国语学堂,如同文馆和方言学堂;一种是因为军事工业的发展,设有军事学堂,如武备、水师、陆师学堂;一种是因为引进机器设备,解决所存在“本原无有洞彻,曲折无以自明”【4】的弊端,为“久远计”和“无求于西人”,而设置一批科学技术学堂,如船政、机械、电讯学堂。其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外语类的京师同文馆、军事类的福建船政学堂、科技类的福州电报学堂。“中体西用 ”宗旨下的洋务学堂在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课程设置、教师任用、教学管理等多方面都贯彻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中学 ”,即孔孟之道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 是不可变的。“西学 ”,即西方的生产技艺,可以用来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手段和工具。“中体西用 ”论就是以“ 中学”中传统的文化制度为根本,以“西学”中的技术为辅助,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内部的政治伦理和体制的前提下,引用西方科技文明强大自己。
与传统教育培育封建士大夫和进行人文教化不同,洋务学堂主要是根据洋务运动的要求,培养掌握现代技术、工艺知识的技艺性人才。由此形成洋务学堂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许多特征:
1、“中道西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传统教育以培养儒学知识分子为主。“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是传统教育对人才的基本要求。【5】技艺教育在传统教育中是被鄙视的,没有地位的。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是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有了充分的领教。现实是他们认识到,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已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中”,而传统教育所培养的士大夫又根本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形势。要摆脱西方的威胁,就只有老老实实地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方今万国盟聘,事变多日,洋务最为当今之急”。【6】由此,洋务学堂确立了迥然不同与传统教育的技艺人才培养目标。如外国语学堂培养的是懂得西语、熟悉国际公法和各国政情的人才;技术学堂则培养工程制造、矿冶、交通、电讯等方面的人才。
尽管在西方强大的压力下洋务派的人才观有所改变,但在洋务派看来,中国的文物制度是西方不能望其项背的,中国的纲常名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中道西器”、“变器不变道”,是洋务学堂对于新型人才的基本定位。、短期应急的教育价值追求
洋务学堂是以巩固传统为办学的基本出发点,以求强御侮为现实价值目标的。因此,它在办学的具体举措上是短期应急的。
其一,学堂种类主要集中在解决紧迫问题的语言学堂和军事学堂。洋务学堂就仅被当做一种临时性的举措,对外交往的急迫需要,催生了一批语言学堂;保卫国防的需要,促成了福建船政学堂和一批水师学堂。学堂的开办全依据各地洋务运动的需求和办学者的主观意志,缺乏全局的安排和长远的计划。
其二,从学堂的管理看,在洋务学堂办学的30多年间,清政府始终没有设置全国性的教育管理机构。学堂实际上总理衙门等新设的洋务机构或举办洋务的地方督抚管辖。
其三,从学习内容看,对西学的学习仅限于器物的表层。由于强调短期效应,强调实用,重视操作,所以洋务学堂不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办学的基本要素向现代教育转换
布新不除旧,新旧并存是洋务学堂的又一办学特点。正是这种新旧并存使洋务学堂在具有浓厚的封建性的同时又具有了现代教育的某些特征。如德行与技艺的双重培养目标;儒学士大夫与洋教习并存;传统的官学管理与西方现代学校管理方法同时实行等。正是这种新旧并存使洋务学堂在具有浓厚的封建性的同时又具有了现代教育的某些特征。随着西学引进的深入,洋务学堂办学的基本要素逐步由传统的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转换。
洋务学堂无疑应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位。正是洋务学堂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最初的领地,为传统教育在形式上的逐步解体创造了条件,从而也为中国教育正式启动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中国近代首次教育价值与道路选择,洋务学堂以缩影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国人在中西文化冲突的初级阶段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处理。它的办学得失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乃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来说,洋务学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并冲击了陈腐的科举制度,促进传统书院进行改造;洋务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避免了殖民化的前途,代表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等。洋务学堂尽管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在“变器不变道”办学思想的支配下,洋务学堂仅仅是引进了西方的工艺技术,却失掉了作为技术根本的科学精神;试图保持传统的人文教育,但事实上却僵化和削弱了人文教育,这些都引导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走进了狭窄之路。
(二)留学教育及其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制度之先河。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领导人的主持下,形成了一些比较粗糙的有关留学生的选拔制度、学生流向、管理制度、经费制度、录用和奖励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虽然此制度的封建属性不可避免,但它在客观上冲击了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和腐朽落后的顽固守旧势力,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学生派遣教育之先河,沟通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培养了中国近代工业大批实业和海军人才,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曾国藩、李鸿章在1872年一份关于《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中认为,设立学校和派出留学生两项措施可以收“远大之效也”,同时,李鸿章还认为:“此率为造就人才,渡图自强之至计,关系甚大。”所以,他建议选派幼童出国之留学。实践证明,洋务运动期间,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一批海军人才和一批文教人才和外交大臣。
(三)翻译西书及其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洋务企业的兴办和外交活动的展开,迫切需要西方的科学技术资料和国际法律知识。洋务派从1862年起开办的三十多所新式学堂,又急切需要从国外引进教科书。于是,翻译西书便成了洋务运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少洋务企业、新式学堂都设置了翻译机构,像北京同文馆、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北洋水师学堂、开平矿务局、金陵机器局、北京海关税务司等都集中人力,设法译书。但成效最大的是北京同文馆和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时期究竟翻译了多少种图书,现已无法精确统计。但从有关资料分析,不会超过一千种,数量虽然不多,但引进了不少新型学科,尤其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开拓作用。【7】
三、洋务教育“中体西用”的当代思考
从洋务派“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确立及其指导下的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中,可以引发我们对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一些深入的思考:
(1)新时期如何更加卓有成效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留学教育发展留学教育既可以 利用外国教育资源,真正体验并领悟外国先进的教育念,又可以在输出与输入的过程中,加 深中外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促进中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有助于我们从世界教育的大潮中看到差距、明确定位,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8】
现在有一种现象值得大家深思:留学早期化浪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家对国内教育现状和教育质量不满,宁愿花高昂的学费送孩子出国学习。如果说能学有所成,这钱花得值问题是到了国外以后,真的就学到了“ 真经 ”?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出国学习实 在是为时过早。它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语言障碍、民族心理弱化、亲情淡漠、管理失等。而且,就去美国而言,多数中国孩子就读的为公立学校,这样的学校教育质量差,校园暴力、酗酒、吸毒事件时有发生。所以,还是大学毕业至少是高中毕业后出国较好.(2)如何继续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留学教育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才外流,并使留学归国人员归国后能够真正有其“英雄用武”之地? 还有,如何建立起一种能够吸引外国优秀人才的开放的教育机制,使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在晚清,由于中国缺乏自己独立的教育体系,教育非常落后,派出去的学生学成归来却在 国内派不上用场或不能得到重用,有很多人只能到外国在中国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直接为 外国人服务,浪费了国家的人力物力。现阶段,我国人才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这是一个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处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人才的国际流动已是大势所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今天,我们的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人才。(3)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正确把握本土化与国际化、传统与现代、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对此,我们再也不能犯简单化的错误。历经15年的艰难历程,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我们要树立持恒的民族自信心和耐心,勇敢地迎接这一深 层次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痛苦与震荡。我们既不能把优良的传统抛弃,走“ 全盘 西化 ” 之路,也不能把国外的东西拿来加以装饰,走“中体西用”之路,而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以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形式,把文化教育真正引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正确发展道路。注释
【1】金林祥.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p108 【2】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同上p37 【4】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
(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p154 【5】同上p291 【6】同上p3241 【7】李喜所.《洋务运动时期的翻译》.《史学月刊》1987年03期
【8】杨军红.《对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热”的几点思考》.《上海教育》2001年03期
第二篇:论韩寒现象对中国教育影响综合研究性学习心得
综合研究性学习心得
在这次寒假,我们进行了有关韩寒现象的综合性研究学习,在些次活中,我们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韩寒现象,通过我们的调查表发现,我们一中的大部分学生还是想通过文化课考试来考取心仪的院校,从而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但黑龙江省调生形势对于我们来说十分严峻,全省二十二万考生要争取那不多的“211”“985”名牌院校的招生名额。2014年开始施行了出分数后填报志愿而且是平行志愿,更加体现了“分高就有好学校”。我们处于教育资源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所以我们更需要努力来弥补教育上的薄弱。
其次,对于韩寒现象,还有一部分同学表示愿意追随。对此,我觉得通过自己特长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是可以的。其实,真正地有一门技术或者有一方面特长才是真本事!我看见过晚报上的一个报道,现在中国各大一线城市的专业技师缺口非常大,例如北京的专业技师缺口达到2.2万人。有的公司甚至不惜开出九千元的月薪来吸引专业人才,对于那些想追随韩寒路线的人,不失为一个契机。
虽然,中国现代的教育更加追求全面即素质教育,但是高考仍是人生的一道坎,我们还需要努力,追随韩寒路线的同学也需要更加努力地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更上一层楼。一个人想要达到成功的顶峰,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论韩寒现象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高二
(一)班
指导教师:刘东芬 组长:张文宣组员:宁淑钧
吕鑫鑫
许秋菊李春柳
袁 图曹 羽尚 印冯丁饶孙张弘宇
第三篇:论韩寒现象中国教育的影响
论韩寒现象中国教育的影响
——综合性研究学习报告
此次寒假我们高二一班的小组进行了一个有关于“论韩寒现象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为课题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在此我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下报告。
首先,韩寒现象在中国是讨论非常多的一个话题,社会上不少家长和老师都对韩寒目前这种状况表示担忧,怕会把其他孩子影响坏。应试教育是中国历来选拔人才的传统做法,偏才总是很难得到理解和接受。一些人认为,韩寒把宝都押在写作上,万一在这条道路上不是很成功,其他选择他就很难进行了。但也有很多人却支持韩寒现象。现在的中国基本上都是教育出一个“全才”,而却很少有“专才”,韩寒就是这个时代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专才。但是对于这种现象不能盲目的追捧,在决定自己的未来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有一部分学者说:韩寒现象是“毒瘤”,很多的同学盲目追捧,甚至半路辍学。但是经过我们的这次研究学习我们发现并不是如此,凡事皆有利有弊。
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说过:“生活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想要做成功一个事一定要付出努力。韩寒能通过自已的专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他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背后的那份辛酸鲜有人知。我想那些盲目追捧的同学们,并没有意识到所有的事情有需要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第二,中国的教育与选拔方法就是通过考试,在学生间流传着一句话“分分学生的命根”。似乎分数才是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全国政协常委、山西省副省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平则认为,这涉及到教育模式的问题,不能以一种模式来判定这个学生好与坏,叛逆或者非常乖。“因为我们现在看待一个学生,如果八门课他全部都优秀,他是一个好学生,然后进入重点学校,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一个学生只喜欢其中的三四门,这三四门很优秀,就说他是差等生,不好的学生。”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分高我就是人才。
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近几年各地地方高校迅速猛增,而那些之前是职业技术学校的一下变成了高校,似乎一夜之间,全社会都需要研究型或综合性的人才了,重乎虚名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社会作用应当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而当我们的经济改革发生巨大变革时,我们却缺少实际可用的人才。电视新闻的报道:中国各大一线城市都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专业技师的缺口达到了2.2万人,有的公司甚至打出九千元月薪的旗号来招募优秀的技术工人,而公务员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岗位却一位难求。
现在很多职业技术学校要么夭折,要么被地方政府收编,成为教育“变相产业化”的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商业化的教育难道能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培养出跟多的人才?对于家长们来说是了却一桩心愿,对于孩子们则是一种希望,而对于社会来说,则是培养了一大群拥有大学“文凭”的高中生而已。
第三,韩寒现象虽有批评,但确确实实警醒我们的中国教育,这个对我们中国教育的冲击是不容质疑的。现在国家正积极改革,总体上看,各地方案突出了“素质教育”、“综合考量”,力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北京将于2017年取消中考,天津也出重拳减轻天津的中小学的学业负担,我们黑龙江也将于2015年取消高考英语中的听力,所以我们的“专业化”人才与“全面化”的人白向社会输送的数量一定会慢慢平衡的。现在国家也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某方面“天赋”,像高校自主招生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无论通过高考还通过自己的技能都需要努力,因为天上不会掉下来大馅饼。对于韩寒现象不能盲目追捧,而是应该学习他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屈服于现实生活,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财富,创造出知识,让自己走向人生成功的顶峰!
第四篇: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引言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完美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谬误的一面。但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他们国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方面受到了杜威的影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从而成为合格公民为目的,教育不过是由此出发点而达到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他说:“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条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力。”因此,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从做中学”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在给现代美国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五四”以后中国的教育界带来了深刻影响,为人们认识和处理教育上的两难问题提供了思想营养,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并不是简单的文化移植,而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并被赋予了深层次的含义。
杜威的“从做中学”思想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方法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界纷纷提出教学中的“自动主义”。凡符合“从做中学”原则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被学校用以实战。其中,实验最为广泛影响、最为突出的是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杜威把这种“从做中学”观点贯穿于教学领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之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治病当治本,杜威教育思想虽然不是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至少也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处方”。
1.杜威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制改革上
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五届年会在学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即“教育之真义”要“以儿童为本位”“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这基本上成了新学制的具体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搬用了杜威的相关教育理论。所谓“以儿童为本位”就是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即反对以任何外在的目的把儿童塑造成某一定型的人格,主张一切从儿童出发,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所谓“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也就是对杜威“智能个性论”和“共同活动的观念和习惯学说”的概括。并于1922年1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新学制”。这个“新学制”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壬戌学制”。从这个对从20世纪中国的教育整体发展趋势看,可以说“壬戌学制”奠定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基本格局,为中国结束旧式教育提供了制度保证,从而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迈向了现代化的轨道。
2.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新学制的标准和内容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采用了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学制所依据的标准、学制内容都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新学制所依据的标准是:①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②发挥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地方伸缩余地。可以说,这几条标准充分反映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这七条中,第①、④、⑤条体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社会和儿童生活的紧密联系。第③条则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以儿童为中心”主张的反映。②、⑥则体现出实用主义教育民主性思想。
3.杜威的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界的教材也产生了影响
中国旧式教育的教材受“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的教育方针所限,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实际,几乎以“千年不变”的方式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在充满学究气的陈旧教材中接受着“千年不变”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还觉得学难以致用。总之,这种充满学究气的陈旧教材严重束缚少年儿童的学习热情。在杜威“儿童中心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的影响下,这些新的儿童用书一扫旧式教材的酸腐学究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儿歌、童话、民谣、寓言等新鲜活泼的体裁为主,文章内容多以描写儿童常见的猫、狗等动物和常见的植物为主,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兴趣爱好和自然天性。杜威的著名的观点使教材改革更加注重现实性和实用性。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各科新式教材,都大幅度地增加了应用性的内容。
4.在教法方面,脱胎于杜威“从做中学”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相继传入中国 经当时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极力推广,在南京、苏州等地广泛开展“中国化”的杜威学校实验,在全国教育界产生了强烈影响。除此之外,1923年的新小学课程和1929年修正课程,也都是着重于“儿童是学校中心”这个观点。杜威的“从做中学”思想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育界纷纷提出教学中的“自动主义”,强调学校中的课程安排及内容的学习,一切皆由儿童自动安排,开发儿童的学习本能、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5.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课程改革的影响
从课程改革方面看,杜威的“活动课程论”思想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的课程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改革成果是在中学采用学分制和综合课程制,与学分制和综合课程制相配合,则要求开设大量选修课。这项改革举措显然深受杜威“活动课程论”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主张让学生根据自己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灵活掌握学习的进度。不同的学校可根据师资、设备和地方需要开设不同的学科,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适应地方的实际需要。
6.对教育理论的影响
这主要反映在杜威弟子及其他学者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改造上。陶行知191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1917年归国后便投身教育事业。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1919年提出“教学合一”到1927年创办南京晓师范,陶行知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改造和创新,形成了其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四、结语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学制改革、教材改革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就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从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也不可能完全是积极的、正面的,其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亦毋庸讳言。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辨证地看待杜威及其思想,审慎分析,取其精华,摒弃糟粕,有的放矢地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
第五篇:论中国教育制度改革
论中国教育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在改,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有突破性的改革。但是高等教育还是存在许多的体制弊端,作为一名大学生,还是看到了其中不少的问题。
首先,从招生说起。一直以来都有“一考定终生”的说法,就算现在很多高校都有了自主招生,但是,高校自主的权利还是比较小的。高校无法自主自治,大权全都掌握在教育部手中,教育资源由教育部分配,于是全国的各高校的水平很多时候就此被划分了等级,所以,才会形成大家挤破头要考那些拥有教育资源多一些的学校,这也是导致考试机器、做题机器出现的原因之一。一些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很难提高其教育水平。但是那些教育资源优厚的学校,也面临着招进去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是读书机器,高分低能,他们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却无法很好的与人交往,适应职场,缺乏动手能力、工作能力。不被企业所接纳,无法成为真正的人才。
其次,我们来看大学教育过程。大学的教育,很多教授,只是来讲节课,也许就是照本宣科,也不管学生学到了多少,对于他们教育不是主业,他们只要完成论文,完成研究。很多大学生都只是为了学位,为了文凭,对于所学知识基本都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平时逃课,上课睡觉,混混日子,期末奋起,成为突击军,死记硬背,也不管懂不懂,背出来就是。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只是要考试的一段段文字罢了。很多大学生根本很难将这些知识运用实际。很多时候,大家还是会感觉,大学的教
育出了没人管,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文凭、学位和考试通过是画等号的,而考试通过和你到底会不会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所以,许多应届生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去应对职场,在职业生涯中重新学起,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浪费?
最后,在中国,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很小。中国的教育界就没有这样一个竞争环境。大学教育基本上处于国家垄断状态。尽管有各种类型的民办学校,但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包括招生上、经费上、师资力量上等方面,很难与公办学校相竞争。我认为缺少竞争也是大学教育体制弊端之一。
教育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每一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改革,试验。中国的教育制度还在不断的摸索,在这30年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变化,虽然仍有不足,却不能否认的有许多改进之处。我相信未来中国的教育制度会越改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