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

时间:2019-05-13 23:0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

第一篇: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

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

摘要:最后贷款人政策是一国银行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在实施最后贷款人职能时,面临来自银行的道德风险。作为降低道德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要求中央银行在进行最后贷款人操作时,同时保持政策的透明度和模糊性,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最后贷款人;透明度;模糊性;建设性模棱两可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3-0036-03

第二篇: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的模糊性

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的模糊性

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的模糊性,是视觉语义传达上的模糊,也是视觉审美中的一种知觉体验。本文主要对视觉传达模糊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的模糊性。

广告设计是一门艺术学科,由于受到学术潮流的冲击,广告设计艺术传达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比如视觉传达的模糊性。“模糊集”是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eh)提出的有关于工程控制的理论,随后逐渐引入了其它学术领域,并出现了模糊识别、模糊判断等一批处理复杂问题的技术。这种理论的提出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视觉传达模糊性的特征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咨询企鹅:132-4725-251

模糊思维属于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追求对事物的整体特征进行分析,并用近似方式对事物的大致轮廓进行勾勒,以便作出灵活判断。模糊思维的实质是希望利用模糊现象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对思维的要求是不过分追求精确,只需达到清晰化即可。视觉传达模糊性主要包括三个特征:一是随机性。世间所有事物都是处于运动状态,没有无运动的物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也代表着物质发生变化的随机性。二是多向性。在广告设计领域,模糊思维的应用代表着其能够同时接纳受众的介入,同时也重视受众的心理感应。三是创造性。在广告设计领域中,依据模糊思维而产生的设计手法可以更好的表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转化,并让不同事物遗留的意义能够保持均异。

2.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的模糊性

广告设计创意之源是模糊性。因为模糊性思维的产生,在思维主体对客体产生不确定、模糊的分析时,广告设计艺术才能得到升华,并绽放出独特绚丽之美。模糊思维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广告中的各种元素得到更好地控制,并产生一种能够印记使人永久记忆,这也提高了广告设计创意的记忆价值。广告设计中视觉模糊性的传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异形同构。在广告设计中,依据部分特征上不同造型存在的共性,采用绘画和电脑技术等现代艺术处理手段对这些共性进行同构,可以生成一种符合设计创意要求的新形象,但这种形象一般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根据广告创意要求,采用现代艺术手段对不同造型的共性进行处理而产生的图形,不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充满了想象力,且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2)异质同形。在广告设计中,对异质同形的表现主要是指通过改变广告设计元素的质感和机理,可以使广告设计图形更加多变,也能够使同一图形具备多种表现不同寓意的组合方式,从而产生多种全新的图形。异质同形传达形式在广告设计中主要是从“形”与“意”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现,这可以凸显广告设计的优质创意。

(3)意的逆反。在广告设计中,采用现代艺术处理手段对具有不同特定象征意义的图形所存在的共性进行同构,可以形成一种矛盾组合,而借助这种组合方式能够增强“意”的矛盾冲突感,并使广告设计图形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例如,福田繁雄先生创作的反战系列海报。这一系列海报的设计是以枪膛和子弹为主要设计语言,而海报的设计创意是子弹的发射方向发生了转变,不是由枪膛射出,而是由外部射入枪膛。依据广告设计创意所设计的图形会具备诙谐感,也能产生意的重构和矛盾冲突,这种设计思路能够更好地突出广告设计主旨以及宣传的内涵。

(4)矛盾空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依据距离、大小及方位等方面的感知经验来判断现实空间。在广告设计视觉传达中,对这些空间因素进行组合可以形成一种表现方法,即透视法。这种透视法的应用可以真实地模拟人的视觉对空间事物的反映。如果科学透视法是应用在违反正常空间组合形态上,而不是用在真是空间上,则会生成一种非现实空间印象。而且,这种非现实空间印象是不明确的。这种对空间因素的表现手法是对真实空间表达手法的逆向表现。透视法的使用会破坏视觉传达的真实空间,所以会经常出现方向倒置、角度逆反透视等现象。透视法所表现出的现实空间关系是矛盾的,而产生的模糊性特征也是极为复杂的。

(5)虚实相生。虚与实之间不仅是对立关系,也是共依关系。在广告设计中,对图形的表现可以归纳为图和底的关系。一般来说,广告设计中的“实”是指图形,而“虚”则是指图形的底。如果没有实,虚就不会存在;反之,如果没有虚,实也就不会存在。在广告设计中,设计人员利用虚与实在造型上的变化关系设计广告图形,可以使图形带有一些虚实喻意,也能够增强广告设计图形所表达的内涵。例如,某个女性沐浴露的广告设计就应用了虚实形态。该沐浴露的广告设计是将黑色的底、男人的头和女人的腿作为主要设计元素。这个广告设计利用了虚实共生性调和了广告图形存在的矛盾冲突,并使得广告图形在形式和风格上形成统一。同时,在该沐浴露广告中,男人的头和女人的腿之间的连接部分是文字,这种连接方式不仅调和了头部和腿部的性别差异,也能给人以模糊的视觉冲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各个艺术领域对模糊思维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的模糊性应用也愈加成熟和完善。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模糊性可以使广告设计创意得到创新,同时,现代广告设计的发展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第三篇:初探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英汉问候语对比研究 英语写作中干扰因素的分析 On the Integra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浅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精神隔绝主题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 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 委婉语和礼貌原则 等值理论视阈下的英汉广告翻译 你是爱丽丝吗?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人物看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写作意图 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南希的人物性格 《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游戏设计和组织 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中美面子观比较及其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启示 比较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不同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 从迷茫的玛尔特的悲剧看女性存在的社会价值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惨命运 美国基督新教与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比较 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Human Nature and Redemption——Thoughts on Reading The Kite Runner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唯美主义 对公共演讲课堂中大学生课堂表现的心理分析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自爱这罪恶占据着我的眼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恋情结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从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看“如何被逼出邪恶的人性” 阿法——《多芬的海》中的加勒比人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女主人公艾迪的形象探析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 A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 Learning Motivation 《白鲸》主人公埃哈伯人物形象分析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电影片名翻译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 约翰斯坦贝克女性观流变初探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 中式菜谱的翻译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论《最危险的游戏》中的生态伦理混乱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从fans和PK看西方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浅谈文化差异对英语明喻汉译的影响 从中西文化对比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 现代英语新词分析 以名词动用为例分析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隐喻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 《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 莎士比亚:男权神话的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论价值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 论《德伯家苔丝》中安吉尔行为的合理性 从《杀死一只知更鸟》看家庭教育学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Exploration of Improper Criticism in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海明威小说硬汉形象的悲剧色彩 从世纪后服饰发展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字母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从主述位理论看奥巴马就职演讲的连贯性 一个女性的悲剧—从人性角度浅析苔丝的悲剧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信用证英语的翻译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词汇策略的研究 不同的阅读任务对高中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分析——语言学视角

An Analysis of the Fool in King L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Historicism

《宠儿》女主人公赛斯人物形象分析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的阐释力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斯托夫人的宗教矛盾心理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资产阶级特征

浅谈英汉谚语的翻译——从跨文化角度出发

从《阿甘正传》看个人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解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的反叛精神和懦弱性格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与《失乐园》中的撒旦的反叛者形象比较

“适者生存”在《野性的呼唤》中的释义

The Gothic Elements in Edgar Allan Poe’s Works

浅析《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

英语中易混的修辞手法之区别

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评述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从心理学的角度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爱模式

隐喻认知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倾城之恋》和《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大地》中的儒家思想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

动物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

论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Liste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分析

An Exploration to Humor Translation in The Million Pound Note: 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 131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由个性反映出爱—《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

浅析信息时代的汉语新词语英译策略

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通过巴丝谢芭看哈代的宿命论

概念整合对英语移就的认知解读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马尔福的嫉妒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世纪初女性的社会地位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的解读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

The Cultural Predicament and Transcendenc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the Allusion in News 147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148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

从女性主义解读《胎记》

中国和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差异比较

151 从历届美国总统访华演说探讨其对中国所传递的价值观

152(日语系毕业论文)义务教育的发展—就择校问题进行的探讨

153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写作手法

154 《苔丝》中的女性与自然

155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156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157 Hawthorne’s Religious No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58 “邪恶的心灵”——剖析希斯克厉夫复仇的心理动机

159 英语复合名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160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求职简历汉译英

161 职场女性的言语行为的礼貌原则

162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163 论惠特曼的战争诗歌

164 中英婚礼习俗中的红和白颜色文化的研究

165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

166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67 英汉拒绝言语对比研究

168 从女性主义看《兔子,跑吧》中女性形象

169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170 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171 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侦探小说《阳光下的罪恶》中的写作手法

172 汉英语言中动物名称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173 罪与同情—论齐林沃斯的悲剧

174 企业资料的翻译原则

175 威廉布莱克的《经验之歌》中主题的多面性

176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

177 构建和谐社会——以美籍黑人的种族歧视为例

178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179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180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181

182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183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

184 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

185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86 新闻英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87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188 《可以吃的女人》女性主义解读

189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190 《苔丝》中的圣经和神话典故

191 论东西方文化中的体态语差异

192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开题报告+论)

193 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探析《恋爱中的女人》之主题

194 A Study of Self-Other Relation in The Painted Veil

195 对《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的悲剧分析

196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

197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 198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

199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

200 初探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第四篇:过程性评价:理念与操作

过程性评价:理念与操作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副校长 叶延武 添加时间:2008-4-7 20:27:00

关于过程性评价问题当前存在诸多疑问:学生和教师那么忙,哪有时间去搞这些玩意儿?再者,那些在表格上的勾勾划划有啥用,还不是形式主义?那么,过程性评价究竟有没有用?本文结合深圳市育才中学及其他学校的操作案例,尝试探讨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实际做法,以期引发议论,共同丰富高中课程改革中有关学业评价的理念与实践。

过程性评价按主体一般分为学生自评、学习互评、教师评价三种。

一、学生自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让学生学会自己评价自己,使其正确对待自我。通过自我评价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监控自己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会学习、自我提升的目的。

学生自评必须设定下阶段的努力目标。只有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方法联系起来的自我评价,在教育实践中才具有应用、研究的价值。否则,自我评价只能起着助长自我满足或悲观失望情绪的作用。

案例1:一位高一学生的自我评价

„„文言文是高中课内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背诵记忆量大,对于翻译的要求也高,课内知识比重大。在这一模块的古文,我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在课前我一般要先熟读全文、注音、标出书下注解的重点并且尝试理解文章大意,对于难以解答的重点难点有所标注;不足的是不能课课坚持如此,对于课后习题的重视不够,今后可以借助参考书对课后习题等先进行浏览。上课时我基本能集中精力,提高效率,通过老师的讲解与拓宽深化原有记忆,汲取新的知识,将老师拓展的知识记录在书上;不足的是有时开小差,漏过了知识要点,以后要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对于自己未弄懂的东西要特别敏感,争取在课上弄懂。

课后部分我做得也不够,只做到了每学完一课便通过理解及时背诵,将需背诵文段默写一遍,但未能及时巩固知识,由于平时很少整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导致了问题堆积如山,以至于考前难以应付,同时因为课外涉猎不够,外加对于古文字词用法没有系统归纳分类,使我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课外名句所知太少,知识运用不够灵活,今后应温故而知新,及时解决问题,整理知识,拓宽阅读范围,多记课外名篇佳句,在文言文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

上例说明,在过程性评价中,通过学生自评能够考察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对学习任务的意向、学习的习惯,以及透过学习过程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等,给学生以信息反馈,唤起学生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使其对自身建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这样,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矫正的过程,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变化,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克服高原现象。

过程性评价能培养学生关注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意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常常喜欢关注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特别是吸引后进生积极关注自己过去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比如一个学生知道自己过去学习差,不会解决问题,今天会解决简单的问题,让他学会对比,虽然成绩不算很好,但是有努力了,有一定的进步,学会了一些知识。在这个对比中,他会发现:自己今天进步了,自己明天比今天做得要更好。

二、学生互评

一是小组评价:组长主持。被评价者先填好表格,准备好展示物品,然后陈述某一模块的学习情况,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学习计划、课堂笔记、作业、课外摘抄等,给自己评定等级,再让其他同学评定,最后小组长汇总。

二是班级学习活动评价:开展一些有益于学习效果提升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特长,挖掘自身潜能,激发学习热情,张扬个性,取长补短,学会为别人喝彩,同时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案例3:历史教学中的“兵教兵”

一位历史老师在自己的课程日志中写到:

2005级高一(10)班,下午第二节历史课,我坐在学生中,学生赵泽宇从容地站在讲台上。他声音大而清晰地、有理有据地分析着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时而打出课件图片、文字,时而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台下聚精会神听课的同学们时不时爆以欢呼和笑声„„

目前,各班有3个小组完成了3课教学任务,效果很好,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课越上越精彩,条理性越来越强,人也越来越从容。一些很腼腆的女生,也敢于上讲台,讲起课来头头是道。学生讲课不仅要点突出,思路清晰,有讲有练,而且还能够注意取长补短,更注意讲课的效果和形象。课件也越做越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学生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

„„

在学习过程中,以过程性评价作为交流的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观察和提醒,可以促进他们不断自我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水平。考试测验不能完全考出来的能力,如口语表达能力、解决现实科学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表现出来。过程性评价给学生提供展示阶段性成果的平台,激励学生学习和产生成就感,尝试探究的乐趣,为学生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以课堂为主要途径,以学习方式为重点,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倡导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案例4:高中思想政治模块2,政治生活的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民主参与”,强调社会听证制度。

老师结合春游活动开了一次听证会。老师简单介绍了听证会常识,学生兴趣极大,许多同学报名,会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仔细询问各旅行社报价,会上积极踊跃发言,向旅行社提出了若干疑问,包括具体价目、行车安全、伙食标准等,有理有据。使他们消除了疑虑,增加了社会经验。学生对政治学习更感兴趣了,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过程性评价为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及时反馈的信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行为及各种表现,对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作出肯定和鼓励,指导学生掌握某一学习内容的方法和思想。同时根据反馈的信息,教师可以观察自己的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并进行及时的修正。

过程性评价能灵活全面调动教师的思维活动,教师的备课要求变了,教学手段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评课标准也变了。教师要认真收集各种反馈信息,把这些信息作为检查学生、评价自己教学上的不足的依据,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使评价目标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作用于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但在学生评价中,教师需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对学生的指令和要求要明确、具体、清晰;要注意评价的教育性,保证评价的公正度和信度;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学生的隐私,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变化的过程,以鼓励为主;与教学协调统一。要有利于促进教学,有利于学生反思不足,促进其思维水平的提高,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明确方向;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和差异性。

第五篇:浅谈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一物多用性

浅谈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一物多用性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儿童不是学会算术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说明数学概念不是按我们成人意志能直接教给幼儿的,而是要通过他们“动作的建构”、“动作的内化”来“学会”数学概念。因此,设计并制作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提供互动的条件,对幼儿数学的学习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能最大效度地发挥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同时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负担,笔者尝试进行了数学操作材料一物多用的研究,设计能够在活动中交替或重复使用的材料,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幼儿能够愉快、轻松地进行操作。从而发展数学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并制作出符合多种教学需要并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操作材料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依托教学计划将材料进行整合

在制作数学操作材料之前一定要先整合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也就是说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可能使用类似材料的课程分类排列,并综合这些材料的共同性。然后设计出具有多用途的数学教具、学具。

例如:我将认识图形与学习分类这两个数学活动的材料合二为一,让孩子自己制作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等图形,各为三个,并分别给这些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在认识图形时可以使用,而当学习分类时,又可以让幼儿练习根据特征分类。

再如。在大班活动“数的分解组成”中,我设计了“炒豆豆”的数学材料,颜色鲜艳、好玩好用。(这是由于数的分解组成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很有规律可循。)教师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了许多的杏核,在杏核的一面涂上蓝色,另一面涂上红色,放在小筐中。(学习几的分解组成就在小筐中放几个杏核)。幼儿通过模仿炒豆豆,会发现豆豆分成了两种颜色,如:5个豆豆分成了2个蓝色的,3个红色的,并将结果记录下来。这样,幼儿很容易理解5可以分成2和3的概念。并在游戏中轻松和愉快地掌握了5的分解组成。

涂好色的豆豆还可以用来学习排序。让幼儿通过颜色的不同进行排序,ABABAB、ABBABB或AABAAB等。鼓励幼儿探索排序的不同方法。同样,在学习数物对应、数的守恒中也可以使用。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与幼儿的兴趣设计此类教具。

二、材料构思巧妙,能够实现反复操作

设计的数学材料首先要颜色鲜艳,大小适中,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其次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便于操作,设计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更换内容的材料,使材料成为数学活动的有力工具。

例如:在小班活动《认识颜色》中,我设计了图片插卡。先将较硬的卡纸对折,封住侧面两边,只留上开口作为图片插入口;接下来在卡纸的一面镂空出不同形状(苹果、梨、太阳、鲸鱼、大树等)作为插卡;最后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逐步投放颜色卡(红、黄、蓝、绿等)。活动中,幼儿可以为图形找颜色,苹果就插入红色的卡、香蕉就插入黄色的卡……插入的动作很方便,比涂色更节约时间。且直观生动。随着认识颜色种类的增多,卡片图案可以设计成各种物品,按幼儿喜好反复使用。比起一次性涂色的颜色卡,适用性更广。

三、选择适合的教具尤为重要

在选择制作教具的材料时,应挑选那些结实耐用,便于收集的材料。如瓶盖子,涂上颜色的果冻壳、扣子、七巧板拼图等,当然还要注意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无毒无害的。同时,我们要尽量让幼儿参与到制作材料中来,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也能发明出更多的教具、学具的玩法。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使幼儿百玩不厌,通过相同材料的不同玩法。幼儿会发现操作结果有时相同。有时则不同。以此激发幼儿思考,寻找其中的“奥秘”。由此可见,有趣的数学材料既是教师用于教学的好帮手,又是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游戏的玩具。它在教学中既能提供教法,又能提供学法和玩法。

虽然我们提倡数学教具的一物多用,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也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变化,避免幼儿产生厌烦情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数学材料的作用,真正做到材料的一物多用。

编辑 张晓楠

下载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模糊地段在当今城市中的处理与演进5则范文

    模糊地段在当今城市中的处理与演进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万乘 [摘 要]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特别中国近几年时间内,一些老区域在当今功能完善的城市中逐渐......

    高水平的唤醒与静力性运动操作水平的关系

    高水平的唤醒与静力性运动操作水平的关系 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两者不要走极端,不能只强调工具性,虽然这......

    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操作(5篇)

    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操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解答问题,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活动方式。教师设计的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要求学生口答的;另一类......

    浅谈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评语与赏识性评价

    浅谈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评语与赏识性评价 豆于二中顼巧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客观、全面地描......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推荐五篇)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摘要: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工具性是基础,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如纸上谈兵。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是生硬的、呆板......

    合作学习理论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论文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课程论文 心理学院 2009级师范班 学号:*** 姓名:赵健健 合作学习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相互关系 摘要: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主导......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动物源性食品是指来源于猪 、牛、羊、禽、马属动物、犬、兔、蜜蜂及水产类动物的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我国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