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阶层分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阶层分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认识的新问题:在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并进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建设,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及收入分化与两极分化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着力加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认同感,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新结构,引导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
关键词:阶层分化;大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中图分裂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3-0135-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其表现之一就是社会的阶层分化。这种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怎样正确认识这种影响,如何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本文将对此做初步的探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成员的阶层变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本社会分层结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所有制关系的多样化,中国社会结构迅速分化,社会分层出现了新的变化。当前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是: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个阶层的基础上,每个阶层内部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成员,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等。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其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化趋势,成分日趋多元化,岗位日趋非固定化。当前大致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工人、办公室工作人员、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工作者、科学技术人员、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1]。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层,当前也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出现了分层,如农业劳动者、林牧渔业劳动者、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工人、外出打工农民、农村知识分子、农村党政干部[2]。李培林教授认为,改革以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发生了深刻的职业分化,“农业人口在很大意义上已经仅仅成为一个户籍的或居住地域的群体概念,而在现实中已经分化为农业劳动者、乡镇企业工人、外出的农民工人、农村雇工、农村文教科技医疗工作者、农村个体工商业者、农村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干部等阶层。每个群体内部还可以按照收入、财富、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或职业声望等分成若干次级群体[3]。阶层分化的同时,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有的学者将之概括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等10个阶层[4]。也有学者从利益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成员的分层变化,认为已经形成了四个利益群体,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者群体、社会底层群体”[5]。
二、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社会意识必然引起相应的变化,这对当代大学生难免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阶层分化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对引导大学生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日新月异,社会思想观念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6]。从社会思想内容上看,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各种社会思潮应时而生,正确与错误交织,积极与消极相互激荡。既有进步向上的思想,又有反动落后的思想。既有正确科学的思想,又有偏颇错误的思想。既有高尚文明的思想又有低级庸俗的思想。从这些思想观念的性质上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元格局:既有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各种各样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还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既有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也有资本主义的腐朽观念,还有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
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反映了变化着的社会生活。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它们对社会理想、信仰、信念建设,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提出了挑战。当前必须研究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对大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提出了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革发生了四大变化,即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与多元互动的变化,从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从理想价值观向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变化,从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并重的变化[7]。新时期价值观的变化具有广泛性。在经济生活方面,逐渐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富为荣、义利兼顾,效益至上、开拓进取的价值观。在政治生活方面,逐渐转向官权淡化、敢闯敢干的价值观。在思想方面,逐渐转向实践至上、开放解放的价值观。在人的价值方面,逐渐转向德才并重、注重能力、奉献与获取统一、集体和个人兼顾的价值观。
价值观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使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选择出现了多样性,人们在生活中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取向。从时间维度上看,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取向、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从西方输入我国的价值取向。从发展水平上看,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等。在多元价值取向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效率、公正、平等、竞争、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多样化的现实,要求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有效整合人们的思想观念,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及其与社会精神生活活力之间的必要张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如何积极有效实现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要求的主导价值观之间的有机统一,这对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新挑战。
(三)社会成员的分化及贫富差距对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并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的影响值得关注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以收入水平为标志的利益差距在不断扩大。有学者指出,在城乡之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1985年的1.72:1扩大到1993年的2.54: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85年的2.24:1扩大到1993年的3.06:1,城乡居民人均商品零售额由1985年的2.29:1扩大到1992年的2.43: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85年的6.03:1扩大到1992年的7.93:1。人们收入差距还表现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的职工之间[8]。在改革开放之前的1978年,世界银行测算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6,在全世界几乎是最低的,到1979年为0.31,到上个世纪90年代,1994年为0.434,1996年为0.4577,已经超过了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的中等贫富差距程度[9]。人们在利益格局变动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别是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的主观认知――都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们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常关注的。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当代大学生获得了比以往优越的成长环境与条件,他们更应该支持改革,但严峻的社会现实却使大学生对改革的认识呈现出复杂性。因为大学生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社会变革的现实与他们及其家庭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必然对社会的变化产生这样那样的认识。
以城镇贫困人口为例,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认识到企业亏损、下岗分流乃至失业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对贫困失业保持正常的心态,但由于巨大的生活和心理压力,他们由对社会某些现象的不满而萌生一些不利于社会安定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近年来城镇居民“痛苦指数”一直处于高位,1994年为26.9%,1995年为20.5%,1996年为12.2%,如果加上隐性失业率,1996年9月底的“痛苦指数”为28%[10]。在他们诸多的体验中,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是他们的社会公平感。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曾经经历过一个平等程度相对比较高的时代,但这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平等,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获得的。因此这种严重破坏效率的“平等”成为改革的一个主要对象。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政府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政策,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途径先富起来,然后通过补偿的方法使全社会的整体富裕程度提高。这种改革的思路在促进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社会的不平等程度,使社会公平问题日益成为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据研究发现,在认为近年来生活水平“下降很多”的群体中,无论是对总体社会公平程度还是对具体各个方面社会公平程度的打分都是最低的。这表明这些在近年来利益受到绝对或相对损失的群体,更有可能产生比较强烈的社会不公平感[11]。有不少的大学生就来自这些“利益获得比较少或利益受损群体”。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无视这样的背景,不认真对待这些新的形势,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使我们的大学生自觉支持改革,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三、社会阶层的分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新结构
相对于过去的二元社会结构,我国当前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可以称为“新社会结构”。其中知识阶层、私有阶层、管理阶层都是新兴社会阶层,他们和工人阶层一样都呈现出扩张态势,只有农民阶层的规模在不断缩小。新兴社会群体的阶层化、基本阶层的局部弱势化、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化,是新社会结构的主要发展趋势。社会阶层的分化必然带来人们地位、观念等各种变化,要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中认识这些现象,不能仅仅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判断标准。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阶层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有利于促进社会竞争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激励社会整体进取向上的意识,有利于推动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二)要引导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
意识形态的认同就是在一定社会中,人们对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思想、思想道德和文学艺术等的认可、赞同、支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拥护的意识形态,是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入人心、认同度最高的意识形态。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会受到来自内外部因素的干扰。对此,列宁指出对群众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自觉因素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群众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人的影响。因为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属于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而资产阶级的思想渊源远远比社会主义久远得多,它经过国家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够相比,因此,列宁强调“阶级政治意识只能够从外面灌输给工人。”[1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以往社会形态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会自发产生,即使在建立了人民政权后,那些旧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也不会因为失去其政治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而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在新形势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从根本任务、指导思想、长远目标、当前工作等方面入手综合治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一要从根本上打牢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深化改革。二要从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三要从长期的建设目标上,按照“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发展方向”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四要从当前的具体工作上,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力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三)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收入分化与两极分化问题
收入问题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出现的一个敏感而现实的问题,它事关人们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评价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能不能说我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应该看到,两极分化是一个阶级关系概念,它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基础,一部分人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剥削另外一部分人所形成的收入上的巨大差距。阶级社会中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典型的两极分化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已经基本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所以不存在阶级对抗社会的那种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但当前必须重视因社会成员的收入分化差距过大隐含的不稳定因素。
收入分化是一个分配关系的概念,指的是人们的收入拉开了或正在拉开差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1978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16,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是0.212,远远低于0.3-0.4的合理区间。改革开放20多年,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平均主义现象,逐步拉开了居民的收入差距。现在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不仅达到了0.3-0.4的合理区间,而且超过了这个界限。收入分化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针,提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五个统筹”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判断,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2][10]闫志民.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6,27,341.[3][8][11]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0,128,248.[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5][9]李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02,184.[6]中宣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139.[7]廖小平,成海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J].新华文摘,2006,(6).[1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责任编辑:金华宝
第二篇:新时期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老师:
所 在 电 大:
目录
摘要„„„„„„„„„„„„„(1)关键词„„„„„„„„„„„„„„(1)
一、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不够导致很多村级小学撤消、合并„„„„„„(2)
2、老师结构失调,专业单一,教学质量严重滑坡„„„„„(2)
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落后„„„„„„„„„„(3)
二、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步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1、经济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4)
2、教育经费体制的改革,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5)
3、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经济待遇差„„„„„„„(5)
4、教育内容不适用,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6)
三、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1、教育资源配置要向农村校倾斜„„„„„„„„„(6)
2、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校“控辍”力度„„„„„„„„(8)
3、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并留住农村优秀教师„„„„(10)
新时期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
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在党的领导下,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部分农村学校,在一费制实行后,在教育方面存在着政府投入有限,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中小学校布局在撤点并校后仍存在布点不足或不合理;在教育管理方面,有的学校应试色彩浓厚,教师队伍方面也存在专业素质欠佳的状况。这些问题源于农村义务教育受师资质量,教学设施、经费,教育观念,农村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全面实施,严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政府应科学合理地建立经费投入新机制,强化教育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除升学率魔棒,优化农村教师队伍,设法培养并留住农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让优秀教师愿意留在农村中小学,并为农村义务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教育问题与对策、财政资助、师资队伍
近年来,随着国家陆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特别是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乡镇教师工资上划到县(区)级财政,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基本稳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普九”成果得到巩固。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实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以及物价上涨因素,农村义务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一、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生源不够导致很多村级小学撤消、合并。
经调查的10个乡,每个乡基本只有1到2所完全小学。生源不够有两个原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二是很多孩子随打工的父母外出求学。不够到什么程度呢,一般一个学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20名左右学生。每个乡只有一所完全学校,意味着10-20几里开外的孩子要么只能在简陋的学校宿舍寄宿(这需要家长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因为每个月需要缴纳一定的伙食费和住宿费,大部分农村家庭负担不起),要么每天一大清早(一般是5点多)起,翻山越岭10-20几里路,赶在早晨7点50前到学校,每天放学再花同样多的时间赶回家,典型的两头跑的状态。
2、老师结构失调,专业单一,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有绝大部分农村教师不会英语,不懂微机操作,带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老化,很多学校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全面开课,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老化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主要有教师队伍的进口、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的待遇、现行教育用人机制、经济社会的发展等问题。目前,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低,工作条件也比城市差,因此,有文凭、素质高的教师都奔向大城市,致使农村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外流直接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调,具体表现为民办教师、教师年龄偏大的比重较大,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这种现象在当地学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民办教师、老教师知识层次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基 3
础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能“照本宣科”,所传授的知识也明显跟不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正因为如此,才会有50%的村民把本地农村教育问题归结于教师素质差。
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落后。
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由政府买单。但目前学校只有每生70元的经费(目前按两免计算,每期下拨的)对于学校工作来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入不敷出。随着财政分灶吃饭,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就业和收入问题凸现。为此,县乡政府只得开源节流,减少农村教育经费支出,使得农村中小学教育不断地被“抽血”。特别是一些农村边远山区,由于适龄入学儿童的减少,居住分散、办学效益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对本地区进行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布局调整过程中,由于未将一些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给学生上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导致部分学生因上学困难而辍学。
农村一些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少农村中小学既没有电脑、语音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场所。虽然全国小学统一都要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但很多农村学校因为缺乏师资或者设备不齐全,这些课程基本都是形同虚设,即使开设了这些课程,也只是走走形式。在我们给孩子们上课时,孩子们既然告诉我们,他们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接触过音乐、美术、舞蹈、电脑这些课程。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普通的课程,4
却是农村孩子的心里唯一的向往。但即便如此,农民们告诉我们对下一代的智力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很明显,这投资也是有在读子女的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调查可以看出,粗略估算一下,就可知道培养一个高中文凭的毕业生要3万多元,这对于当前这个村子的农民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几年的汗水都不一定换得到。但他们并没有埋怨,他们表示:就算教育费用再高,他们也一定要让子女完成学业。因为他们深知没有知识(或者说没有文凭)在如今的社会是越来越行不通了。就像他们自己,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好一点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到工地、矿井当劳工,这些地方的劳动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虽然他们自己不说,可家人都知道,他们在那些地方干活是拼了命的。
二、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步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1、经济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叉”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有头脑和能力的农民都去打工了,农村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村民留下来,组成了“386180留守部队”(即38指妇女、61指少年儿童和80指老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农村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虽然打工者可以赚些钱回到农村来补贴,但农村义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些是用钱买不回来的。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5
2、教育经费体制的改革,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只负担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村、农民自己负担。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后,60%左右的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农民的教育负担仍然很重,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大部分教育集资,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大为缩减。在农村地区,教育费附加是补充教师工资不足部分的主要来源,农村教育集资则是改善校舍和办学条件的主要经费来源。国家对于义务教育大概是承担9%,省里面承担13%,大头由县里承担。教育经费几乎要占去县财政经费的半壁江山,还有公务员工资等很多事务需要完成,县财政就经常扣留教育经费来维持县财政的正常运转。由于税费改革造成的经费缺口,只靠地方财政是根本无法填补的,学校公办、民办教师的津贴费和代课教师的工资没有了来源,只好纷纷外出打工。城乡之间同等教师工资差距一般是在一倍以上,如班主任津贴城市中学班主任每月是300-600元,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每月是5-15元。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必然是使得好的资源流向城市,进而造成了城市越来越发展、农村越来越困难的马太效应,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3、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经济待遇差
虽然现代社会教师越来越受到尊重,但据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九十的教师觉得他们在社会上并不真正受人尊重。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不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又一主要原因。据统计数据显示,大约70%的小学教师认为其劳动收益率要 6
比教育系统外的员工低,还有20%的教师认为差不多,但是也有10%的认为高一点。虽然从2001年起,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管理权从乡镇收回,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但由于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环境和交通等差距,教师收入仍有差距,甚至校际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还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随便被扣留,捐款任务繁重,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4、教育内容不适用,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
以高考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和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内容,使“升学”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忽略了农村基础教育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和思想观念更新的主要目标,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以外,不能从思想、观念、技术和生活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以至于高考落榜的农村学生“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挑担不如妹子”,并为此受到人们耻笑,再加上近几年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的改革,一些农村大学毕业生不但不能成为国家干部,连固定单位也找不到了。农民送孩子念书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一个“铁饭碗”。如今这个期望落空了,于是,农民们更加觉得“读书无用”了。
三、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1、教育资源配置要向农村校倾斜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a.经费投入要扶持薄弱校。教育经费是现代教育事业的血液,7
也是义务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总体来看,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几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不到4%的法定要求。而有限的经费在投入时,又人为地制造了种种差异: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重名牌校、重点校轻农村校、薄弱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必然造成办学条件的失衡。造成办学成效的差别,造成学校间发展的不平衡。缩小差距的措施有:一是在对学校拨款时,应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的实际,在拨款数额上予以倾斜。使城乡办学条件大致平衡,使城乡学生人人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
b.从教学硬件设置方面向农村倾斜。目前,我省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差距较大。为缩小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对教育器材、图书、电脑等的配备必须首先考虑农村中小学,使它们尽快达到省二类校配备标准。尤其是对农村校通过信息现代化技术与城市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所需经费由县(市、区)财政统筹解决。加快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加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及时对学校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改善寄宿生宿舍,改善生活配套设施的工作必须专款专用,专人负责。由于计划生育和城镇化建设原因,现今农村学生数减少,应尽快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校舍建设应向镇中心校倾斜较为妥当。
c.关注特殊群体教育。一要切实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切实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资助贫 8
困学生政策。建立有效机制,认真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和提供必要寄宿生生活补助的经费。二要建立和完善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认真做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对以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为主学校的扶持,切实落实收费“一视同仁”的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双高普九”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优先保证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努力改善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条件。三要继续做好推进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工作,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加工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办学质量和吸引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要逐步建立完善县级政府统筹为主,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促使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2、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校“控辍”力度
城市办学条件好,教育资源好,家庭经济收入好,父母素质高,且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对子女读书非常重视。但农村却不同,子女多,经济困难,农村父母非常注重眼前经济利益,不顾长期效应。据了解,目前农村初中校有的辍学率达到10%。在我们家访中,确实了解到,上高中、上大学的子女父母住房基本上是又破又烂的一层平房,而初中中途辍学,让子女到外地打工,上羊毛厂等的家庭却盖起三层小洋楼。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有的农民认为培养子女就是一场赌博,能 9
找到工作,就算赌赢,找不到工作就是彻底赌输,大大降低了农民培养子女的积极性,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当地政府一定要意识到全面提高“双高普九”质量,核心是“控辍”,增强依法“控辍”的责任意识,树立“今天失学的儿童就是明天的青壮年文盲”和“一个辍学生就可能产生一个贫困户”的社会责任感,加大“控辍”政府行为和工作力度,强化各种有效措施。镇长、村长、校长是“控辍保学”的第一责任人。与行政官员绩效、考核挂钩。做好“拉网式”组织入学和依法“控辍”工作,要把初中“控辍”工作任务落实到县、乡、村和学校,做到责任到人,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抓出成效,象抓计划生育一样抓辍学生。解决初中“控辍”问题的最根本途径上依靠制度的建设和创新。要建立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制度和城镇“低保”家庭学生入学资助制度,建立鼓励社会各界对义务教育捐赠的优惠制度,建立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就学的有关制度,建立政府参与初中“辍学”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投诉、受理和处罚制度。要强化教育执法主体的工作责任,加大对乡镇政府落实“控辍”责任情况的督促检查。政府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重新制定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行为。作为学校,要尽最大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对学生要“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动员辍学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终究不是一级政府,学校就是对学生不收一分钱,且走破脚皮,磨破嘴皮,有的学生就是坚决不到校入学,学校也奈何不了他们,所以一定要靠政府行为才能确保“控辍”,实实在在追究监护人的责任,真真正正做到“依法入学”。10
3、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并留住农村优秀教师
a.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城镇教师下乡支教。一是积极做好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工作。鼓励和支持当地办学质量比较高的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义务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并组织开展短期执教等形式多样的支教活动。并把到农村中小学支教作为评定职称的一个硬性条件。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
b.完善教师配置、交流制度,合理利用教师资源,缩小城乡差距。一是在教师调配过程中要尽量从教师缺额情况考虑,先满足教师缺额多的学校,要避免城市学校到农村中小学挖优秀骨干教师的做法,坚决杜绝机关事业单位到农村中小学借用教师的做法;二是规定城市学校都有接受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跟班学习的义务,县教育主管部门可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市中小学去挂职学习、锻炼;三是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定期交流轮换制度,这样可以把相对较好的学校校长和老师轮换到相对较差的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也避免了农村教师或校长产生惰性,以及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影响学校的发展。通过这些形式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c.建立教师的养老、医疗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后顾之忧。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是一个与其它因素具有较高相关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供给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师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所以要将所有农村教师纳入社会统筹养老、失业保险范围,其费用由个人、用人 11
单位和财政共同负担,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在退休、落聘、下岗等状况下,都有生活保障;同时,建立教师医疗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教师看病、买房提供资助,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后顾之忧。
总之,办法比问题多,我们农村义务教育要在地方政府的倡导与组织下,形成社会和家庭参与教育的机制。包括参与改善办学条件;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参与对教育的监督与评估;为学校教育提供各种社会实践场所等。当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融为一体、各显其能、各尽其力时,农村义务教育必将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
第三篇:城镇化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面临问题分析(范文模版)
城镇化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面临问题分析
摘要: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城镇化的转型,就是要改变过去大规模造城、粗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把重心从“城”转移到“人”上来。在城镇化过程中,经济不断繁荣,社会不断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而对医疗卫生领域来说,未来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障体系配套完善发展,对医疗服务需求迅速增长,这些问题都给公立医院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调整发展经营战略,深化体制改革以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医疗;公立医院;改革
在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发展,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财力紧张,居民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公立医院主要面临着两大现实问题: 一是如何解决现有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问题; 二是如何增加新的医疗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问题。对于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投入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02 年以来的实际选择都是大力发展社会医疗保险。《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这一政策取向力图通过扩大覆盖面来不断提高补偿比例进而提高居民看病就医的支付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政府资金拉动企业和居民个人的资金共同为医疗服务筹资。对于如何增加医疗资源的问题,《意见》已经明确提出了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的好处是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医疗机构,缓解公共资金投入不足的压力。
1.当前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的问题 第一,公立医院总体布局不合理,城乡间和区域间都差距较大。尤其城乡人力资源差距大,合格人力资源不足、水平参差不齐。根据2009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2005年,我国执业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1.6%,本科大专学历的占44.7%,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3.6%。农村和基层缺乏合格人力资源。第二,政府办公立医院机构数量所占比重不算太高,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拥有量比重高,公立医院机构规模过大。根据2009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 年全国共有19712 所医院,其中公立医院(指政府办和社会办医院)占医院总数的比重为80.28%。全国医院共有288.29万张床位,其中,公立医院占全国医院床位总数的94.3%。全国医院共有298.5 万卫生技术人员,其中,政府办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为79.6%[3]。随着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医疗服务需求还会快速增长,公立医院的服务压力会继续增大。但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大医院是否继续扩张,这是当下面临的问题。
第三,政府对医院的公共职能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公立医院运营和发展严重依赖药品和高新技术收入。2008 年全国卫生部门所属城市医院和县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8.8%,其中基本支出补助占总支出的5.4%,这往往还不够离退休人员费用的支出。公立医院承担的传染病报告、传染病疫情防控、突发事件救治和无主病人救治等公共卫生任务的大量资源消耗,都是由医院的业务收入来补偿。第四,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关系不清晰,缺乏对公立医院管理者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公立医院拥有投资决策权,但是缺乏成本控制机制,运行和发展模式粗放。公立医院依靠外延扩张增加收入是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的内在动力。
第五,医务人员按“干部” 管理,医院人事制度与医疗服务活动的特点不相适应。医院管理者缺乏对员工的人事管理权。医生不能合理流动,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上述问题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而且往往是三类问题纠结在一起。如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医疗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看起来是结构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形成也是由体制原因造成的。因此,调整结构性问题,除了加强政府间转移支付,给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以必要投入外,还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
2.公立医院应进行五方面改革
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处于社会经济空前大发展的时期,国民经济多年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近年来社会医疗保险快速发展,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医疗服务需求迅速增长。社会发展对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影响是需求剧增的压力,并带来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和办医体制调整的机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服务业第二个大发展和大调整的机遇期。这就为公立医院提供了难得的在发展中进行改革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外环境下,公立医院改革围绕公平和效率,应重点考虑解决以下5 方面问题: 转变机构运行经费的投入方式、改革医疗机构基本建设的投入方式、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改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和加强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2.1 转变机构运行经费的投入方式
卫生投入的两种不同投入方式并不是所谓的“投供方”还是“投需方” 的问题,而是按资源投入还是按服务投入的问题。按资源投入即按机构、床位、人员投入。这是效率低下的投入方式,它造成了运行成本高、资源浪费和人浮于事。按服务投入即按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投入。
这是根据人群的公共卫生需要和医疗服务需求确定资源消耗并购买服务的方式。这一方式根据不同服务类型采取不同购买方式,这既有利于保证公平又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一旦弄清了两种不同投入方式的本质区别不是在于“投供方” 还是“投需方”,而是在于按资源投入还是按服务投入,卫生部门也可以按服务投入,即代表需方购买服务,而不是采取“包工资” 的做法。
对于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应承担公立医院履行公共职能的投入责任,包括公共卫生任务、无主病人救治、突发公共事件救治等。这部分服务的资源消耗不属于也不应该成为社会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应当由政府按项目予以直接补偿,这也是政府主导的体现。这是因为公立医院是政府职能的载体,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职能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体现的是政府的公益性。在政府对公立医院履行公共职能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与其责怪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不如说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职能缺失。
对于医疗服务投入,公立医院在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机制调控下展开服务竞争,这属于在政府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医疗保险对公立医院的支付也是公共资金投入,根据调研了解,目前在三级甲等医院的收入中,政府的直接投入大约占不到5%,但是,来自公费医疗和职工医疗保险等公共资金支付的收入约占70%; 县医院收入中来自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也能占到50%以上。但是,目前社会医疗保险对医院的支付和调控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还没有通过预付的方式对医院形成相对稳定的支付,因而需要逐步改革社会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逐步实行定额支付和按病种付费,并通过支付方式 调控医生行为和医院行为。总之,机构运行经费的投入方式应区分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的不同性质,对公立医院履行公共职能和提供
医疗服务采取不同的购买方式。按照这一投入思路,政府同样可以支付民营医院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 务。
2.2改革医院基本建设的投入方式 目前,我国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在政府投入仍然有限的情况下,应在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实行多渠道筹集医院基本建设资金的制度,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区域医院设置规划应包括民营医院在内,地方政府应根据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政府财力举办公立医院。在遏制公立医院盲目外延扩张的同时,应鼓励民营医院来补充医疗资源的不足,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发展民营医院,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民营医院。应制定促进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办医的优惠政策。对营利性民营医院应免除不合理税收,如免征营业税,对其服务于社会医疗保险患者所获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以促进形成公立医院良好运行的公平竞争环境。
对于现有公立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应主要由政府投入,也可以部分私人参与投入。借鉴国外公立医院改革的做法,公私合作也可以成为民营资本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可行路径。应当允许民营资本在合作期内获取合理回报,对公私合作的公立医院免税,对民营资本获取的回报依法征收投资所得税。但是,需要细化操作办法: 第一,为了有利于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省级和国家级医院不应作为民营资本进入的合作领域,而向民营资本开放地市级和区县级公立医院作为投资合作领域,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地方卫生事业发展;
第二,民营资本投资公立医院,应主要限于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领域。应根据公立医院实际运行和发展情况,引入民营资本投资。引入的民营资本应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第三,民营资本投资公立医院应是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而不是直接与公立医院合作。地方政府与民营资本在具体公立医院的合作项目上应约定合作期限,可考虑15~30 年的合作期。在合作协议中应约定合作结束时的资产归属,民营资本可收回投资,也可将投资捐赠。对所捐赠资产可给予一定的税收抵扣,逐步引导民营资本做公益事业。第四,在公私合作办医过程中,地方政府要主导公立医院的办医方向,加强对公立医院管理者的问责。2.3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目前,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平均在45%左右。今后的改革方向是要通过降低药品收入控制不合理用药,这就需要解决公立医院的补偿问题。公立医院补偿无非是财政补偿和价格补偿两条途径,而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是按价格支付的。无论哪条途径,都应当先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使医疗服务的价值得到真实体现。只有当价格合理了,价格信号才能有效调节医院、医生的服务提供行为和患者的就医行为。医院的收入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来自政府投入、医疗保险支付和患者自付费用3 个渠道。近年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直接投入平均仅占医院总收入的8%左右,而各类社会医疗保险对各级医院的支付资金已约占50%~70%,越是大医院,公共资金支付的比例越高。在各类社会医疗保险已覆盖我国85%的人口和医保补偿比例逐步提高的条件下,已有条件逐步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提高医疗技术劳务价格,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通过各类社会医疗保险的报销,调价并不会给患者增加过多负担。因此,调整收费结构以解决医院药品收入减少带来的亏损,在控制医院药品收入的同时,对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服务项目,如诊疗、护理、手术等适当提高价格,并相应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就可以实现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情况下调整医疗收费结构,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目标。价格体系理顺了,医疗技术劳务价值相对合理了,价格信号就可以有效调控供求双方的行为。在价格体系合理的条件下,再来调整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进一步调控供需双方的行为,然后,再确定国家对全民提供福利的水平和对贫困人群提供救助的范围及水平才是公平和有效的。否则,未必是贫困人群受益。
2.4 改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
近期公立医院改革应根据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定位着手完善自主化的治理,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问责。改革开放30 年来,在公立医院两权分离的改革中,我们已有广泛和长时间的实践,可以发现总结其中的问题,规范和完善两权分离的操作办法。同时,由于实现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要求更高,因此可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探索法人化的治理。
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是关于政府、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管理者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化安排。公立医院改革如何解决公立医院的治理问题? 世界银行专家提出可从目标、监督结构和竞争环境考虑。具体的说,从目标上,要将所有者的目标转化为清晰的、可测量的管理绩效标准,尤其是社会目标的测量。从监督结构上,监管的权利授予专业组织,如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其成员对责任和义务有明确认识,监督经济效率和社会目标。从竞争环境上,创造市场竞争环境或提供标准帮助政府评判管理绩效。资金根据绩效分配,管理职位、薪金与绩效挂钩。
在我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方式受到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的制约。如果实行非营利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最先要解决的就是董事会成员参与决策的动力问题,并要厘清权责,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而在目前国情下,公立医院不一定都采取董事会或医院管理委员会的治理结构,也可以通过完善的绩效合同的激励约束和加强问责的治理方式实现有效监管。首先,建立对公立医院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开招聘院长,明确院长承担的责任,明确其经营管理权限,包括人事权、分配权、经营权。政府与院长签订委托经营协议明确政府和医院管理者的责任、权力和利益,使公立医院管理者能够依据具体的要求,追求政府的社会政策目标。其次,明确院长的合理报酬,建立对医院院长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医院院长的个人收入分配由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院长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个人绩效工资或实施年薪制。实行院长审计、绩效考核和离任审计,通过经营绩效考核、审计和职工问卷调查对院长的工作进行评估,兑现奖惩。应充分调动院长抓医院管理的积极性,激励院长带领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总之,要通过制度设计激活院长这个重要资源。
第四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认识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级
杨斌
3*** 摘要: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随着中国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带来的是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大学生也日益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感觉自我价值实现非常困难。如何增进大学生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随着中国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带来的是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要增进大学生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多种多样,单一形式的心理健康辅导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却没有多大的改变,对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没有针对性。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学生不仅仅是学生,还是成年人。他们的思维逐渐成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且不易改变,他们敏感却能压抑自己的情绪。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人格更加健全、自尊心更强,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更多的不是宣泄,而是压抑。随着人们的竞争越来越强,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局面,大学生也日益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感觉自我价值实现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大学生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如收入分配差异较大、公平正义遭遇挫折。导致个别大学生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和激情,还表现出异常的冷漠。
总的来说,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大约有以下几种:
1、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对金钱的切身压力,以及深深的自卑感,也同样在内心产生消极的、敌对的情绪。
2、情感困惑和危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机能已经成熟,逐渐产生了恋爱的要求。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恋爱困扰主要是对两性交往的不适,性冲动的困扰及缺乏处理恋爱中感情纠葛的能力等。
3、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生的角色地位及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它一些因素,这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它方面平平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
4、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这几年来的普遍问题,而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更难。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
(二)很多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政治素质,它只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而严重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他们常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
另有一些人将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一种崭新的途径,而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类思想品德问题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只要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即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从而主张取消德育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出现了德育问题心理化的倾向。
(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管理混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存在缺陷。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需要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而在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的教师没有相关的证件,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当前,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使在有些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也只是作为选修课程,随便走下过场,做一秀,甚至可有可无。在一些高校已经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是一种摆设,而有一些高校还没有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并且,目前有些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归属于学生处,让学生处进行管理和经营,有些高校将其隶属于学科部门,而有些高校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归属问题还在争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自身的独立人格,没有将其设置为独立的教育管理部门。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学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解开心理疙瘩,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心理品质得到磨练、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要正确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这样才能在就业中,克服劣势,发扬优势,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降低择业标准。
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方便、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咨询不但需要一批具有爱心的专家和工作者,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给予他们更为“贴心”的服务。同时更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工作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意愿,处处显示他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关爱。其次,有能力与学生分忧共乐。再次,致力于帮助学生发现个人能力与学习自立。
(二)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学生阶段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前提。反之,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三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三)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同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特别是直接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教师,应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序列,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序列。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应计算相应工作量。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应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研究。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要着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意识。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每年应为他们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应对学生宿舍管理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开展相关常识培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参考文献:
[1]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2]金明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01:58-61.[3]谭彬.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02:78-81.[4]马亚琼.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5]安玉芳.新时期海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6]王欣欣.“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7]刘志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及其引导[D].河北师范大学,2013.[8]廖秋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9]张倩.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鲁东大学,2013.[10]李婷.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11]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12]李蔚然.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13]杨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2:144-147.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和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现行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研究,提出树立以人为本、以实用为目的、以实效为原则、以质量为生命的教育培训理念,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的引导作用,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师资管理和教材体系,逐步形成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教育培训 问题 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亿万新型农民的积极参与和能动性的发挥。大力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因素和根本保障。
一、现行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依然突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没有根本提高,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例如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3倍(城镇居民23979元,农村居民6977元),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农民收入整体偏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农村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城市。虽然国家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但稳定增长的机制没有健全,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方面,农村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最薄弱的产业依然是农业,最滞后的领域依然是农村,最低收入的阶层依然是农民。
从总体上看,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整体偏低,据统计,我国5亿左右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接受系统农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农民教育培训普及率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导致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因而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影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和发展规模,进而影响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质量,许多农民无法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和培训。
1.2农民思想意识落后,缺乏主动学习和获取有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思想文化水平有限,受小农意识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的思想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主观上依赖政府和集体。绝大部分农民缺乏变革精神和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缺乏快速有效捕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融入社会经济的知识和能力,面对变革中遇到的困难常常表现出束手无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能力准备。缺乏从事非农岗位工作的经验能力和受传统农本思想的束缚,多数农民不愿意离开土地,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成为农村规模化种植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文化科技素质偏低使许多农民对一些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和观望感,导致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识往往比较淡薄,缺乏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民普遍认为:不参加培训,不拿证书,照样能够在地里干活。不少农民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是在反复动员情况下或为完成行政任务被动参加的,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态度不够积极、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不够认真等实际问题。
1.3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教育培训经费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途径主要分为政府行为,学校行为、民间行为,虽然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在总体上农民教育培训供给仍然是以政府行为为绝对主体,且供给相对不足,各种渠道的发展状况也明显地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国家直接用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尽管有所增加,但除了中央财政的投资外,各级财政几乎配套投入不足。而且随着物价消费上涨,农民教育培训任务和费用的加重,相关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费不仅没有增加,有的还有所下降,严重阻碍了办学条件的改善。
可见,国家为主体的供给总量和途径发展不足,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多结构的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渠道。
1.4农民教育培训机制体系、模式、师资、教材和考评等不能适应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要求
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激励、监督、保障等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由于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项目支持,缺乏更多直接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具体计划与有效的措施,使得一些农民培训组织因效益最大化的导向,加速了“离农”趋势。农民教育培训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农科教统筹协作不足,存在各自教育培训内容与对象互相脱节或重复现象,影响了教育培训效果。
农民教育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教育方式落后单一。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缺乏研究,致使学校的教学与当地经济社会需求脱节,与农民生活脱节。在专业设置上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脱离农民及其子女就业与创业需要,专业课程设置僵化,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实验实习基地的生产管理水平缺乏先进性和示范性,办学实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弱。这种学校定位的偏差,导致了农民教育培训在农民眼里可有可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受教育的短期化,忽视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农民教育培训结构不够合理,办学模式单一,教育模式滞后。受导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制度惯性的影响,我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单
一、僵化、缺乏特色和活力,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难以有力支撑农民教育培养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师资力量薄弱、水平良莠不齐,培训质量难以保障。农业属于艰苦行业,较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所以农业教育培训的优秀师资人才缺失严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缺乏,直接导致农民教育培训师资水平与培训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的主要对策
2.1树立以农民为本教育思想,健全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和体系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经费为主,因市力导,鼓励工商企业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本等投入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并积极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等外资,调动社会力量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以农民为教育根本,培育在思想上有人文精神和自我意识,在科技上有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在生产生活上有市场意识和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按照“求实效、讲实用、重实用”的培训原则,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相互协调、适应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企业合作、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联动机制。
2.2.树立以实用为目的教育理念,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强调实用为先、技能为主、增收为重,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有机衔接,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农民培训与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岗位实践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以农村为教育阵地,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探索出符合本地民情教育培训模式,根据区域产业和经济的特点特色,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动态管理模式。
积极探索“绿证村”、“核心示范农户”、“政府+学校+企业+农户”的产业联动培训等教育培训模式,采用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短期培训和长期教学相结合,推进培训教师下乡,教育资源进村,人才培养入户,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2.3树立以实效为原则教育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管理和实用教材体系
建立由省、市科研院、所、校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实践经验、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培训教师团对,并颁发中央农广校聘书,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拥有一批较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资源。积极推进教育培训课程和教材改革,构建科学实用的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按照“三面向”(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和“两适应”(适应农业技术现代化,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端正教育培训思想,并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努力调整课程结构,改善教育培训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材内容,加强思想文化、科学技能及市场经济意识等方面教育。
建立培训教师下乡进村责任制,每3名教师负责1个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培训教师进村,要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同时要讲解和传授文化知识、新观念、新风尚以及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建立乡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面向市场的意识和能力。
2.4 树立以质量为教育生命理念,健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考评体系
农民教育培训要坚持“质量第一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
培训实施效果的客观考评体系,确保教育培训质量,确保农民学有所成的同时学有所用。
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一定要从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尊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质量监控的对策与措施。要建立科学的农民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质量评估。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教学比重,拓展和丰富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增加实用新技术、市场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建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提确保农民学习质量,培育合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三、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贵在以人为本,培养新农民,把新农民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通过农民教育培训的机制模式的革新,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质量,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因“市”因“势”利导,使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进而从总体上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增强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近平农民教育培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探讨 成人教育 2008/04总第255期
[2] 康大海 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方向的思考 湖南农业科学
2OO7,(4).17—l
[3] 朱启臻 农民教育重在提高有效性 农业工作通讯 2008.08
[4] 郭焕波 昆明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南 2008年版
[5] 仇和 “三农”工作与县域经济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