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地方性银行团组织活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签一份心理契约 铺一段成长之路
对地方性银行团组织活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一些地方涌现了一批地方性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广纳社会人才,招用了一大批青年员工,为了更好的引导青年、凝聚青年、组织青年,而共青团组织作为团员青年之家、党的助手和接班人,能否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凝聚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服务发展大局,是各级团组织迫切需要研究、思考、解决的现实问题。银行共青团工作不能发挥“锦上添花”作用,变得“无事可做”的时候,如何围绕银行经营创新创效,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延伸工作手臂,强化共青团工作着力点成为了目前关系银行共青团生存与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地方性银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经营效益为银行的生命线。当前金融改革如火如荼,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银行每天都面临着残酷的优胜劣汰,利润和效益是关系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如何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行决策层日夜斟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银行效益,银行的一切工作均围绕生产经营工作来开展,共青团工作日益变得举重若轻,在某些情况下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在银行费用紧张时期,银行往往无力保障正常的活动经费,团费的收缴也十分困难,政治学习、“双岗”等青年活动也难以正常开展,这样一定程度上弱弱化了共青团组织的地位和工作力度。
青年需求为团干的“超能量”。随着农信社向银行的改革,银行面临着用工和效益的双重压力。为了降低成本,银行采取了强化工作职责、强调优质服务、提高专业素养,从而要求员工不断的学习和承担更多的工作,从而提升了员工自身素质和工资待遇。由于地方性银行规模等方面的局限,农信系统曾数年未进一人,银行人才年龄出现了断层,导致了新员工与老员工存在学历差距。由于青年员工拥有大学学历,一些年轻员工存在“老子天下第一”心态,从而导致了这些人自以为是,不融入组织,容易滋生与老员工对立情绪,不利于团结。团干部只有提升自己的素质,传递“传帮带”和爱岗敬老的正能量,才能起到“润滑油”的作用。
团干职责的技能需全能化。银行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而银行的岗位也是综合型的,因此银行的共青团干部往往身兼数职,这样一方面给共青团工作带来许多便利,也使共青团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削弱。举办一次团的活动或落实某一项工作需要团干部全身心的投入和组织。有句俗话“共青团无权无钱,全凭嘴巴甜”。要组织活动,就需要每一个环节去疏通,这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团干部兼职过多,势必会影响活动的开展力度和效果。团委工作的方法呈多元化。共青团组织要针对新时期青年的特点来开展工作。但在过去,共青团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培养青年成长成才、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陶冶青年情操,以及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过去共青团工作的一贯做法。但在新时期,一切以银行生产经营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也应贯彻到共青团工作中去,树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组织必须以经营的理念来考虑工作”的观念,做到工作有“谋略”,有策划。如何根据新时期青年人思维活跃、富于创新、意识超前和接受新事物快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带领青年在银行生产经营主战场纵横驰聘、建功立业,是当前共青团组织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强化共青团工作着力点的方法和途径
银行的属性决定着银行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就是围绕银行生产经营中心、主动发展大局,抓住银行需要、领导认可、青年欢迎的切入点,立足服务银行创新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落脚点,把握突出工作重点、务实求效创新的工作原则,寻求立意于“面”、着眼于“点”、贯穿于“线”的工作方法,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银行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与银行同发展、共成长。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来推动共青团发展。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共青团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紧迫要求。只有创新才能抓住机遇,提高效率,争得主动,实现新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共青团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职能,继承和发扬共青团好的经验和传统,充分调动全行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首创精神,坚持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实践载体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工作手段和载体,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
开展丰富的团内活动和不断加强团的建设必须“两手抓”。我们要结合当前银行的重点建设任务多的新形势,通过开展丰富的项目活动,齐心协力完成好各项中心任务,同时也要把加强团的建设作为一项贯穿始终的任务来抓。在加强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打基础、建机制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团的基础更加扎实,机制更加完善,努力走出一条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的团建新模式。
共青团事业全面发展与突破进展重点工作相辅相成。在工作的推进中,要分清工作的主次和点面的关系,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全面推进。我们既要注重共青团事业的长远发展,更要集中全部力量狠抓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工程建设等一批重点品牌项目。
二、坚持让青年员工能够安心工作,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拿牌,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全行共青团良好发展态势的主要问题
围绕发展为中心,把握共青团的立足点。面对当今团员青年思想的多元化特点,一味坚持传统的说教灌输原则,容易造成青年的逆反心理,模糊是非曲直界限。要积极动员引导全行广大团干部在深刻学习领会“我的梦、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后,更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我的梦、中国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自身发展的理想”指导共青团实践,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分析研究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注重加强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一步加强面向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创新并长期坚持青年形势任务教育的有效形式,善于运用青年熟悉的语言,采用青年易于接受的形式,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诸多方面多关心、支持和帮助青年,突出青年特色,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激发青年投身和谐成铁建设的热情。
关注工作和生活环境,占领青工心理最高点。要站在服务银行发展、服务青年成才的高度,认真研究分析金融行业新的特点和规律,找准团组织在“银行窗口行业”中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抓住提升青年员工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这条主线,有针对性地做好银行员工“防案控险”管理工作,努力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行之有效的以提高青工技术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力着力点的确保员工迅速成长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青年专业知识和案防知识建设,用先进的企业文化、金融理念引导青年、激励青年,并结合地方性银行工作实际和青年特点力争抓出品牌工作。扩大金融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化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突出重点,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各级团支部内部管理,规范服务标准,提高专业素质,消除风险点,在银行业务发展的的链条中担负起重要的职责,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借助志愿者活动的载体,寻找文明建设的切入点。通过认真总结“送金融知识下乡”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招募、培训和服务工作的经验,健全完善志愿服务的活动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在“春天行动”、“服务三农”、“金融服务月”等特殊时期和重点任务中,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承担任务,切实发挥作用。针对青年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弘扬新风正气,鼓舞青年士气。充分利用内部刊物、短信、简报、微信等媒介,丰富宣传手段,占领新型阵地,不断扩大团组织舆论宣传的覆盖面。针对最美青工活动的建设,搞好对内对外新闻宣传,发挥青年专兼职宣传队伍的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有利于寻找最美青工的舆论环境。
强化青年员工培养机制,确定人才建设的着力点。共青团组织落实“我的梦、中国梦”,就要围绕地方性银行对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通过在全行党委中全面推进“青年人才库”建设,熟悉掌握各级、各类青年人才,切实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动态管理和持续服务,促进青年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提升,并积极向人事、团委等部门和行领导班子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注重创新创效,引导青年积极开展业务比武、银行献金点子、外出学习培训等活动,增强业务学习活动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青年的智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继续深化青年岗位能手等各类青年典型的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团的宣传阵地在宣传优秀青年人才中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鼓励青年干事业、支持青年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推进团委协调发展的核心点。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农村金融事业中,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组织保证体系,这是地方性银行共青团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以“我的梦、中国梦”为统领,把全面实现每个人的“我的梦”,才能统筹兼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扩大团组织对青年的组织覆盖、阵地覆盖和活动覆盖。要坚持以党建带动团建,发挥银行团建工作规范、严谨的传统优势,创新手段与措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我们正推广建立大团委的活动,逐级向下联系包保,行团委书记及委员分片区联系下属支行团支部,并督促支行团支部建立健全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广大团干部的作用,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加强对基层团的工作的指导,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到全体青年,切实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大力实施团支部品牌活动工程,指导团支部结合实际大胆开展工作,打造一两项符合团支部实情、有效发挥团支部作用、切实吸引团员青年的活动品牌,用品牌活动增强团支部的动员能力和自我运转能力,激发团支部的创造能力,为提高团组织的整体落实能力提供保障。
树立和落实“我的梦、中国梦”,我们将以更宽广的视野审视共青团工作,以更坚定的决心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以更开放的举措整合各类资源,以更灵活的手段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开创全行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号召银行为员工成长筑起一条光明大道,让每个人心中能够拥有一份安稳、有成就感的契约。
第二篇:群团改革对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的路径探究
群团改革对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的路径探究
摘 要: 当前一些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方式和教育管理的办法存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使得基层团组织活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团组织在团组织活力方面还有较大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如何按照党中央群团改革的要求以切实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是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的重点改进方向之一。围绕团组织运行活力、工作开展活力和团员参与活力三方面,从理顺班团关系、完善工作制度、打造活动品牌三个维度入手通盘考虑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具备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 群团改革 高校基层团组织 活力
总书记在中央第一次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 [1]高校共青团作为群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和增强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同时,理应着重解决团组织活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现、找到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方面存在的原因并寻找提升路径,本课题组采用网上问卷的形式,分别以江西农业大?W、江西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三所本科院校的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基层团委老师及学生团干部作为访谈对象,围绕组织运行活力、工作开展活力和团员参与活力三个大的方面设计了系列问题,以期把准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的脉。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434人,共收到有效问卷434份。调查对象主要是团员(含学生党员)、团干部和普通学生(群众),其中团员(含学生党员)占总人数的63.83%,团干部占总人数的30.88%,群众占总人数的5.3%。并对收集到的434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此外,课题组还对以上三所高校的5名基层团委老师和10名基层学生团干部围绕着高校基层团组织管理情况、基层团组织生活、基层团组织活动的影响力和活力等问题进行访谈,就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这对明确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支持。
一、群团改革背景下一些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
党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增强先进性的要求,对于高校基层团组织而言,提升活力即是增强先进性的很好体现。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是一项涵盖组织的运行活力、工作的开展活力和团员的参与活力在内的系统工程。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应该从以上三方面入手。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高校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及团干部总体情况较好。大多数团员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在学生中得到较好的认可。团干部较能以身作则,带头发挥作用。基层团组织也能为同学提供较好的服务。但问卷反映出了一些制约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因素,如部分团员分不清班级与团支部,团组织对团员的教育和管理较松懈,团的组织生活较涣散,团组织开展的活动缺乏吸引力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些大学生团员对班级团支部认识模糊。
团支部作为团的基层的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直接面对和服务广大青年群众的基层组织,是全团工作的显示终端。作为承接共青团各项工作落地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其工作可以看作全团工作的一个缩影。只有基层团支部各项工作很好地得到了执行,全团工作的目标才能实现,团的各项工作才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班级作为学校开展育人工作的基本教学单位,是学校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培养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和特殊才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层组织。在班级建制的基础上设立团支部是全国高校开展团的工作的通用模式,并已得到多年的实践认可。这一模式虽然便于管理,学生的认同度也高,与此同时,一些问题应运而生。比如,班团合一的学生干部序列下,学生团干部由于数量上不占优势,而出现团的干部弱于班级的学生事务干部的现象;此外,随着学分制的推行,出现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现象,班级概念大大淡化,团支部功能严重退化,青年学生很难把团支部与班级区分开来[2]。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一些青年学生对团支部和班级“傻傻分不清楚”,37.1%的同学认为团支部和班级有区别但区别不大,近10%的同学认为不清楚团支部和班级是否存在差别和没用差别。此外,在被问及是否了解团支部工作制度时(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团籍注册制度等),8.2%的同学完全不了解,27.8%的同学了解较少,34.7%的同学表示一般了解,23.5%的同学比较了解,仅有5.5%的同学非常了解。这也反映了当前青年大学生团员对于团支部认识上的浅薄。
(二)一些基层团组织对大学生团员的管理和教育偏于松懈、弱化。
对青年团员进行管理和教育是高校基层团支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团支部建设,增强团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手段和途径开展好大学生团员教育是摆在高校基层团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强化基层团组织对大学生团员的管理和教育,尤其需要进行制度化、系统化的思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地碎片化进行。围绕三会二制一课制度、团支部培训、团员大会等基层团组织常用管理和教育手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如,从问卷调查结果中,26%的同学对三会两制一课了解较少,18.2%的同学完全不了解,38.7%的同学认为对团支部的三会两制一课一般了解。只有3.2%的同学非常了解和13.8%的同学了解较多。同样在问卷调查中,您是否参加过团支部召开的团员大会一问中,有44.9%的同学很少参加团支部召开的团员大会,16.3%的同学从未参加过(非个人原因),只有三分之一(33.4%)的同学参加过多次所在团支部召开的团员大会。在问及大学生团员是否参加所在的班级团支部组织开展的培训时,24.4%的同学参加过多次,13.3%只参加过1次,10.1%的同学参加过2次,另外10.1%的同学从未参加过(非个人原因),还有7.3%的同学因个人原因从未参加过。以上两点说明不少高校基层团支部未落实好团章关于做好大学生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反映了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对于大学生团员的管理出现了松懈、弱化的问题,这对于基层团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一些基层团组织活动开展的数量下降,影响力不强,整体效果不佳。
共青团的生命力在于开展活动,打造一批符合青年大学生喜好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并较好地开展下去,团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影响面越大,团的认可度就越高。共青团如果不搞活动,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42.17%的同学认为当前所在团支部活动开展的情况一般;11.75%的同学认为开展较少;5.3%的同学认为团支部几乎不开展活动;只有8.9%的同学认为所在团支部活动开展非常多。问题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活动开展的数量减少。问卷调查反馈,将近一半的同学(42.1%)反映所在的团支部活动开展不太多,31.8%的同学所在团支部活动开展比较多,11.7%的同学所在团支部活动开展较少,8.9%的同学所在团支部活动开展非常多,还有5.3%的同学所在团支部几乎不开展活动。二是活动缺乏吸引力、不符合现今青年大学生的兴趣点的问题。31.8%的同学认为活动吸引力不够,18.4%的同学认为团支部活动不符合兴趣,11.5%的同?W不知道有此活动,9.6%的同学认为参加团支部活动无意义,收获不大。三是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大、方式不当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对上级团组织一些重大活动知之甚少。在问卷中,当问及对上级团组织活动(如四进四信、我的中国梦、三走系列活动等)了解情况如何时,仅有7.14%的同学非常了解,18.43%的同学了解较多,近一半(46%)的同学认为一般了解,22.3%的同学了解较少,5.9%的同学完全不了解。如何顾及高校团员对于团组织活动的脾胃与喜好,采取为其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活动的影响面,进而有效开展团好组织活动,是需要充分考虑的要点。
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
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作为群团组织中一员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因其所培养和引导的是代表中国未来发展强劲动力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这就敦促高校基层团组织依据党中央对于群团组织的要求,结合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从理顺班团关系、完善工作制度、打造活动品牌三个方面入手,打通高校基层团组织内部各组成要素的活力提升通道,切实巩固基层团组织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不失为可行性方向。
(一)加强班团合作,厘清班团职责,建立班团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
在高校的传统自然班级中,团支委与班委共同组成高校班级学生干部队伍。二者界限原本很好界定。团支部主导班级团支部建设、大学生团员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最基层的单位,是团的各项工作推动执行的终端。班委则主要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大致可以称作是班级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事务。团支部与班委分工协作,共同促进班集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学生心目中班团不分的现象既有大学生团员意识薄弱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滞后。首要任务:一是建立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突出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集体建设,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二是明确班团集体、班级团支部、班委的定位与职责。界定好班团集体建设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开展,由各学院团委(总支)统筹指导,日常指导由班主任和学生带班党员共同负责。班级团支部是在学院团委(总支)的指导下,学院团委(总支)通过团支部书记例会等形式,加强对各团支部的联系和指导。班委是学生会在班级的基层组织,同时在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带班党员的指导下,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学院学生会可通过班长例会等形式,加强对班级的联系和指导。三是实行团支部副书记兼任班长制定。团支委的成员(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可以同时兼任班委委员,根据工作需要,团支部可根据需要适当增设其他委员,如在支委中增加设置实践委员,负责支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创新创业工作;将班级中的文艺、体育工作整合,将班级文艺活动与体育活动的开展融合起来,设置文体委员。四是实行班团重要事务联席会议制度。在各类评优、评奖、人员推荐等重要班团事物,须经团支委、班委协商一致,征得班主任和代班党员同意后,由班级学生大会决定。五是建立并落实学生党员带班制度。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优良做法,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和能动作用,实施每个党员带一个班级制度,将带班学生党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队伍的重要补充,发挥其在班团思想建设引领、班级学风建设及个人成长学习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严格制度管团,促进精细管理,实现全过程规范管理。
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是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团要管团,从严治团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强化团员意识,增强基层团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也是高校对团员进行管理与教育的重要任务。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4]。习总书记关于管党治党的重要思想对于抓好团的组织建设也同样具备指导意义。当前,虽然团组织对团员的教育和管理有“三会两制一课”,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团员甚至团干部对“三会两制一课”却了解甚少,不少团员在大学期间从未参加过团的组织生活,高校团干部从未或者较少给团员上团课,对上团课有畏惧情绪。同时,团的组织生活也存在不规范,不严肃,走过场,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现象。因此,要增强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和团组织的活力,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好“三会两制一课”,让全体团员熟知制度、敬畏制度并执行好制度,形成团员参与团组织生活的常态化局面。另一方面,要学会迎合学生的需求特点,适当改革团的组织生活方式,运用好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组织开展团的民主生活。团课可采用灵活的方式,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团课作为团组织的一项常规性重要工作。最后,严格要发挥团组织的表彰激励和纪律约束作用,按照稳妥、慎重的原则,及时处置不合格的团员。
(三)以活动促团,促进活动品牌化,实现项目化管理全贯穿。
开展团的活动是保持团组织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之一,这就需要团组织在开展团的活动过程中达到成体系、出精品、造品牌的目标。当前,虽然团的活动较多,团干部的工作压力不小,但在学生中未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未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未能形成团的品牌活动。高校共青团应注重对团的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促进“挑战杯”、“创青春”、“三下乡”、“三走”、“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等项目的运行规范和内涵提升,着力打造若干面向青年学生的团学工作品牌,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工作活动[5]。增强活动影响力还需注重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引领。高校基层团组织还应根据青年需求,鼓励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自发组织有创意、符合青年需求、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运作模式上,可以推出青年文化项目,建立品牌化、项目化、事业化的工作模式。例如可以举办大型青年社团风尚节。通过各领域、各青年社团的项目和活动设计,展示青年时尚文化、时尚生活;满足青少年网络文化的需求,举办青少年电脑节,开展网上祭奠、网上植树、网上志愿服务等活动,切实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基本网络需求,促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巩固深化传统品牌文化,依托共青团网站,举办网络读书节,征文比赛活动;抓住春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契机,举办青年广场音乐节;加强共青团的文化建设,有效服务于青年的需求,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照顾青年的特点,有效地吸引凝聚青年[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开创新形?菹碌车娜和殴ぷ餍戮置?[N].人民日报,2015-7-8.[2]潘洪涛.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量化考核体系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2):115-119.[3]共青团中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EB/OL].http://qnzz.youth.cn/qckc/201702/t20170213_9110448.htm,2017.2.13.[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702/c64093-28517655.html,2016.7.2.[5]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2017.3.20.[6]陈巍.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如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5(13):265-266.基金项目:本文是团中央2017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重点课题“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2017ZD098)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篇:试析地方性理工院校法学特色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
试析地方性理工院校法学特色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
论文摘要:地方理工院校的法学教育必须围绕法学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找准优势,形成自身的行业法制教育和研究特色,并在发展战略、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的设置上体现出来。而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上,不应该追求规模的扩张,而是应该走上“少而精”和“少而特”的道路,并加强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双学位教育。在加强法学师资队伍特色培育的同时,通过法学硕士点学科的建设来建立坚实的发展平台,从而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论文关键词:地方性理工科院校;法学特色教育;复合型法律人才;行业法制
虽然我国亟需大量的法律人才,但当前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地方院校法律人才的培养没有能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而是继续沿用传统的法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使得它们的法学学生因为没有特色而难以与重点大学的学生进行就业竞争。
一、地方性理工院校发展法学的优势、潜在市场和可实现性
虽然地方性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无法在整体实力上与综合性大学或文科院校相竞争,却依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理工科院校发展法学具有现实的需要性。综合性大学和传统的文科院校限于其办学规模和培养层次,不可能承担全部法律人才的培养任务。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的法律服务业已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从以前单纯的诉讼拓展到经济管理、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建筑、能源、生化等诸多领域。而且,越是市场中的新兴行业,越是需要特别的法律服务。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这些特殊法律人才的需求,理工科院校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实现法学与这些学科的良性互动,从而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
其次,综合性大学和传统文科院校的法律人才的培养难以充分满足地方建设的需求。这就为理工农医类地方院校法学专业的建设留下了生存空间。对此,有学者就指出,地方院校发展定位的关键是:一是人才结构必须随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二是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应密切结合本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最后,在高校的自主教育权限内,这些特殊法律人才的培养具有可实现性。地方性理工院校可以在遵守我国法学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西方法学教育模式中成功经验的借鉴,改革自身的培养模式,实现对特殊法律人才的培养。这些模式在后文的“法学双学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部分有简单介绍。
二、地方性理工院校法学专业特色道路的实现方式
1.法学理论教育与法律职业化教育的互补
美国前首席法官詹姆斯·贝克在《法律的故事》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在法律领域中,存在着一对无奈的矛盾——最博学的理论家和教授常常缺乏实施法律的实际经验,而成功的执业律师又往往是法律的历史和纯粹的哲学论证方面的无知者,他们对法律也仅仅持务实的态度。这一深刻的批判实际上是面对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时发出的无奈的呐喊。因为任何一个大学的法学教育都难以兼顾二者。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国家会存在不同层次的法学教育的根本原因。并且,面对中国这样一个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十分巨大的特殊国情,更是不能不如此。为此,那些地方性学院级别的公办或民办院校,它们的法学教育一般就会直接瞄准法律的职业化教育,以司法资格考试为指挥棒来定位其教学要求。比如,湖南科技学院的法学教育就是如此。在这种定位下,该校的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通过率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这种定位,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来说,就是不可取的了。因为它们的法学教育“不应当旨在使头脑充满可直接使用的知识,而应使学生获得对其有益的精神财富,提高其综合素质,充实其内在精神。”因此,培养兼具理论分析能力的高级法律人才就是社会赋予教学研究型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职责所在。
2.传统法律教育和专门法律教育的结合
理工科大学如果完全复制综合性大学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那么它们是难以在当前激烈的法律人才就业市场中取胜的。因此,这些以理工科为主的多学科或综合性大学必须突出其竞争优势,找到其特色法律教育。比如,中南大学现在准备依托其雄厚的理工科优势,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法的研究和教育,从产、学、研的结合中找到它的知识产权法的教育和研究特色。再比如,作为普通的地方性理工科院校的长沙理工大学,它的法学教育就准备瞄准其在历史中形成的行业特色和优势,即将交通、电力、建筑等工程领域的法律研究作为特色来展开。然后,希望借此可以衍生出行政监管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的研究。
3.法学教育与地方法律人才的培养相结合
“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需要才是地方院校学术研究的安身立命之处,即使是教学研究,也应该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开创地方特色,……学术大众化、技术市场化、服务区域化是地方院校学术研究必须坚持的方向,校园外区域社会的认可是地方院校学术能力的最重要标志。”地方发展需要地方高校提供智力支持。比如,湖南省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全国性重点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人才很难来湖南工作。这种缺口就需要湖南的地方高校来给予填补。特别是从湖南“3+5”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战略来看,懂行政法、知识产权法、环境法、能源法和社会保障法等法律的人才就是特别需要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在可预见的将来,基本上都要靠湖南省内的高校来提供。
三、地方院校法学特色教育的本科实践
1.人才培养模式与资源优势及地方特色相结合传统的重点院校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质量和特点与地方性院校明显不同,其法学本科毕业生真正分配到地方工作的人数有限,这就为一般院校培养适合地方需要的法律人才留下了发展空间。因此,只要地方院校能够避免整体上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同时充分认识和依据自身特色,扬长避短,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就可以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就人才培养与地方特色的结合来说,广西的大学就作出了榜样。广西的大学根据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又与部分东盟国家接壤的特点,就在民族法学、国际贸易法学、民商法学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而就人才培养与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的结合来说,各具特色的理工农医类院校都是可以探索的。因此,地方性院校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只要紧紧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或者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紧密结合,就可以达到跨越式发展的效果,形成那些重点院校所不具备的特色。
2.法学本科特色课程的科学配置
在诸如能源法、卫生法、建筑法、社会保障法等新的法学教育生长点上,地方性理工院校与重点大学的差距不是很大。那么,地方理工院校如何通过课程设置来凸显其法学的特色教育呢?特色课程的设置既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又不能完全依据市场来确定。同理,课程设置既需要依托各高校自身的行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又不能完全依赖于这种行业特色。总之,为了自身法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法学课程的设置必须在遵循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与其法学专业在历史中形成的路径依赖相协调,同时又要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比如,华东政法学院的特色课程和培育课程就很有借鉴意义。其特色课程是指学校独创或独具特点的,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课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是选修课程。其培育课程是指目前尚不成熟,甚至未开出,但经过培育和发展有可能形成的新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推行这一制度的最终目的就是鼓励教师大胆在“特色”和“培育”上开展试点和改革,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华东政法学院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在理工科院校,这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教育更具有优势。比如,行业法制的研究就不是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法学研究的重点,却是国家法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因此,如果地方性理工科院校中从事法律教育的研究者能够和那些工科教师或那些行业领域内的实际工作者之间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教学和研究的话,那么就必将对该校法律特色的生长,以及该校法律专业学生的特色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必将大大提高其法律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3.法学双学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单一法学学位获得者的法律本科课程中开始特色课程,虽然是一大进步,但是培养出来的还是传统的法律人才。因此,真正有利于复合型法律人才和专门领域的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是双学位教育。当然,这不是要否定我国传统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而是说这两种培养模式各有优缺点。
在我国,法学双学位培养模式已经探索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有一种模式是清华大学采取的,即实行“3+4”或“3+2+2”学制。南京工业大学则采取“2+2”模式。而华南理工大学早在10年前就采取了“3+2”模式,即该校理工科专业(如计算机、机械、无线电、科技英语等)的三年级学生,在考入本法学专业修读两年法律,达到要求后就可以获得原专业和法学专业两个学位。这种培养模式为华南理工大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还有一种模式是非法学专业学生辅修法学专业课程,毕业时可获得法学学位。比如北京大学。还有一种模式是法学的专升本教育,即招收非法律专业的专科学生学习三年法律,合格后获得法学本科学位。诸如此类的种种适合于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教育模式,各理工院校都是可以借鉴的。
4.本科生导师制度和特色实习制度
对于法学本科生数量不是很多的理工科院校来说,还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法律特色教育手段,即加强对法学学生特色学习小组或实践小组的建设。比如,建立针对高年级法学本科生的导师制度,即按照高年级法学学生的兴趣,组建专门领域的法律学习和研究小组,由对该领域有较深入研究的教师进行指导。再比如,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笔者所在的长沙理工大学就可以依托其有利条件,在建筑、交通、电力等领域内帮助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从而为法学学生的学习和实习烙上专门法律领域的特色印记。
四、地方院校法学特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人才培养问题上,一般地方性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不应该追求本科生规模的扩张或法学博士点的建设,而是应该通过法学硕士点学科的建设来建立坚固的发展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行业法制的培训,通过这两种方式与法学本科教育的结合来奠定这类学校法学专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法学特色教育的基石之一:法学师资队伍的研究特色
高校应该在办好法学院(系)的教学模式下,大力组建各种法学研究机构,让自己的师资力量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于本科生来说,他们处于法学知识的通识教育的基础阶段,是无法形成自身特色的。但是,一旦师资力量有了自身的特色,那么在教师的指导下,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就都会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
但问题在于,高校要培养自身法学教师的特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地方性院校基于各种原因,恰恰对此认识不足。这些地方性院校,无论是在科研政策的取向上,还是在师资力量的培训和人才的引进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制度供给不足。特别是,如果这些学校将自身定位为教学型院校的话,要想促进其法学师资力量的特色建设就更加困难了。
2.法学特色教育的基石之二:法学研究生教育的资格
法学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拥有是一个学校法学教育特色形成的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对于那些后起的地方性院校的法学教育来说,法学研究生培养资格甚至是其在未来得以继续生存的前提条件。
如果地方高校缺乏法学研究生教育的平台,首先,其师资队伍的特色培养就会沦为空谈。在没有法学研究生培养权限的学校,该校及其法学教师都将在整体上缺乏发展法学的动力,更不会关注其特色建设。其次,如果缺乏法学研究生教育平台,针对法学本科生的特色教育对于该校法学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难以有较大的帮助。因为法学特色教育是专门性的,需要面对的对象是掌握了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法学本科毕业生。通过这种特色教育,就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化道路中,形成自己精深的专业领域。事实上,现在进入法律职场的年轻人,如果缺乏研究生学习经历,其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一旦地方院校拥有了法学研究生教育的资格和平台以后,它们的特色教育就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阶段。
五、结语
在当前法律人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下,普通的地方性理工科院科的法学专业只要紧紧围绕法学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同时找准自己的优势,形成自身特有的行业法制教育特色,并在发展战略、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块的设置上体现出来,就能培养出适合特定市场需要的学生。同时,它们的法律研究也能因此而异军突起,形成其可持续发展的特色道路,从而在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必须牢记的是,发展模式和特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前瞻性。至于法律人才的培养,地方性理工院校的招生不应追求规模的扩张,而是应该走“少而精”和“少而特”的道路,并加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双学位教育。在加强法学师资队伍特色培育的同时,还必须通过法学硕士点学科的建设来建立坚实的发展平台,以及大力发展行业法制的培训和再教育,并努力实现这两种法学教育模式与法学本科教育的相互促进作用。
http://
第四篇: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路径和对策研究
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路径和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所以本文先解释什么是文化影响力,然后再说明文化的作用。接着再说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其对世界影响力。进而指出中国如果想要让自己在国际上长期地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得到他国的尊重,那么只有提升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从影响力,从而在指出提升本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然后再结合中国文化和国际的大环境,从而找出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中国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路径;对策;提升
正文
一、文化影响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所产生的认同的深度和广度
(一)文化影响力的内容和文化的重要性 1.何为文化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对周围国家所产生认同的深度和广度,是一种可以间接调控或改变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力量。一方面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面貌和整体文化素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内在素养的体现。
2.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对人的作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二)中国文化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1.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以易诗书礼乐春秋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曾经都拥有着耀眼的文明,可是如今文化仍然蓬勃发展并不断传承的却只有中国,这也充分显
示出了中国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不少优秀文化,也出现了大批的杰出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最大,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如笛卡儿、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让我们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中国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如莱布尼茨就认为,正是中国的发现,才使欧洲人从宗教的迷惘中觉醒过来。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2.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对日本的影响:汉文化反在日本有较多保留,如和服是根据汉服仿制;日本刀是由唐刀演化而来,日本的音乐、建筑保留了大量汉族的古曲和建筑样式(特别是唐代)。
对韩国的影响: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但韩国的现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到过韩国的人对韩国人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有感触。譬如,韩国目前最著名的大学成均馆大学,校训。每年2月和8月,韩国人还会按照传统方式到文庙去祭祀孔子,还有完全按照传统儒家教学方式授课的学院,讲授的主要课程就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在中国几乎已经消失殆尽的传统县学和书院,在韩国至今还有300多所。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也在2004年底在韩国首都挂牌成立。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精神,通过电影、电视,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可以说,韩国是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被西方很多学者称作“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韩国没有抛弃和否定传统文化,而是把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了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中。
对新加坡的影响:新加坡则从1980年代,就开始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1982年春节,李光耀总理号召新加坡人民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儒家的传统道德,并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治国之道”。1988年10月,第一副总理吴作栋又提议把儒家东方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动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充满儒家伦理精神的《共同价值白皮书》。该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为:(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虽然中国文化取得了耀眼的成就,但是中国如果想要让自己在国际上长期地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得到他国的尊重,那么只有提升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从影响力。
二、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对国内的重要性 1.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国内不断地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可以发扬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使中国的各个民族都能吸收良好的中国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真正实现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劲往一处使,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二)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对国际的重要性 1.文化与经济相符交融
文化消费由来越突出,文化产业越来越突出,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把文化建设作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大力提升中华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要容。大力提升中华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我的反对文化霸权之一的斗争的行。3.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
谁掌握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精神武器。大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与竞争力。
三、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路径和对策
(一)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路径 1.坚持“软硬兼修”,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播力
发展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是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当今世界,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够广为流传,就能在国际舆论中获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播力,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开发先进传播技术的力度,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努力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同时,按照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战略重组,加快建设若干个在国际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话语权的新闻传媒集团,实行跨国、跨区、跨媒体、跨行业经营,实现各种媒体优势互补,信息资源多重开发、多重利用、高度共享。除了传播技术、传播手段等“硬件”建设,从业者素质等“软件”建设也不可忽视。应积极培养具有丰厚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功底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采编人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且熟悉现代传媒规律的经营策划人才,熟悉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新闻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提高中国文化传播力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2.推动“借船出海”,充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
目前,有大量的海外华文媒体分布在世界各地。数据表明,海外华文媒体在绝对数量和分布广度上并不亚于英文媒体,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海外华文媒体为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及其后裔提供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平台,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吸引他们参与到传播中华文化的行列中来。与国内媒体对外宣传的方式相比,海外华文媒体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更加贴近当地受众的习惯,不仅在海外华人圈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对当地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些媒体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华文化
进行解读和宣传,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些西方媒体和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误解和偏见。在“汉语热”不断升温的今天,我们应与更多的海外华文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吸引更多的海外华文媒体来传播中华文化。3.注重运用“外脑”,加强与境外媒体的交流合作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播都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充分运用“外脑”。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体之所以能在国际传播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与其在20世纪中期开始着力加强与国外媒体的交流合作密不可分。因此,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仅要积极建设好我国自己的媒体,而且要 不断扩展与境外媒体交流合作的空间。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百家电视台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录制了一些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的节目,使大批外国人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应继续学习国外媒体的先进传播理念和管理方式,特别是学习一些知名传媒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我国传媒的发展水平。同时,可以主动地“请进来”,为那些对中华文化有兴趣和感情的境外媒体或媒体工作人员提供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机会,比如通过国际会议、培训、访问、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其形成对中华文化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加积极地传播中华文化。
(二)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对策 1.理论研讨
近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经济和从前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模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民众也正一步步迈向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巾去。眼下,进入公众视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门类众多,能够冲击人的感官并且改变人的观念的东西也很多。网络、传统媒体甚至公共场所部可以对人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在这种前提下,仍然要求今天的人们去完全按照昨天的行为方式来生活,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现实的。正像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的: “全球化并不是我们今天生活的附属物,它是我们生活环境的转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唯有积极地进行文化整合,舍去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让健康的、符合今天民众行为习惯和理念的因素积极加来,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扬,“保卫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才能平息下来。
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相比,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和软环境,文化行为和文化生态的大规模变化在短时期内是不会产生巨变的,但是长远的看,唯其不容易彻底改变,其改变之后的惯性爿‘会更深远。韩国的“江汉奇迹”,向所有人展示了儒家文化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另一种结果。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矛盾,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现代化变革中的需求结合起来,应是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最好选择。文化走向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永无止境,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都说明,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契机,文化封闭则只能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
总之,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文化全球化不等同于“文化殖民化”或“文化霸权上义”。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无论任何民族只有积极地融入全球化文化,才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创造出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才能同世界各民族文化一起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参考文献:
[1]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J].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尹靖.《中华文化大观》[J].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范琪,李绍先.《中国文化概论》[J].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摘 要: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到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相对较为固定和僵化,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注重选择恰当的资源,完善自身教学设计素养,注重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磨炼自己,注重与时俱进,让教学设计和生活完美对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3-0032-01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高中地理新课改之后,地理教学设计提上新的日程,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保障地理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设计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地传授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进行研究。
一、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概述
教学设计理论在国外发展很多年,后来传入我国。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以对地理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课程实施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有效的?n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途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也就成为影响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优化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主要路径
高中地理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资源,完善自身教学设计素养;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磨炼自己;注重与时俱进,让教学设计和生活完美对接。
(1)选择恰当的资源,完善自身教学设计素养。要想设计出最符合新的教学要求的教学过程,地理教师就应该尽一切可能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可以积极参与一些研讨活动,比如参加星韵地理、蓝月亮地理等网络组织,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主要困惑告诉其他教师,让大家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的教学设计时,发现这部分内容相对较少,若照本宣科很可能只需要5分钟~10分钟就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在研讨过程中,其他教师提出可以结合前面必修二已学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后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并分别列举学生比较熟悉的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两个区域,找到比较不同区域的主要思考角度。此外,教师还可以请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面比较专业的教研员、特级教师开列书单自己买来阅读,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2)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磨炼自己。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未必适合每一位教师,但及时的教学反思一定是每位高中地理教师短时间成长的最佳利器。在进行新的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可以将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找出来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优秀的教学设计来学习。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要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和教学设计之间的关联。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三圈环流的形成、自然环境差异性等知识理解难度较大,教学推进较为困难。因此,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可以专门在备课笔记上注明“进行教学设计时尽可能搜集一些能够降低抽象程度的资源(视频、图片、实物等)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在后面的练习讲评过程中,这些元素得到了体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达成度也显著提升。教学反思应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一旦有了发现就要及时记录下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若教师能够长期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就一定可以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不断提高,最终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在地理课堂上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3)注重与时俱进,让教学设计和生活完美对接。地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地理教学设计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搜集新的地理信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地理资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对地理学科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提高地理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时,教师可播放关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的视频,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农业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很多学生会从视频材料中了解到关于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并将这些内容和教材中的内容一一对应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三、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资源,完善自身教学设计素养;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磨炼自己;注重与时俱进,让教学设计和生活完美对接。地理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没有终点,教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地理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雅珠.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4(08).[2]丁俊新.我国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4).[3]李红.地理教学论视角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