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练副省长在全省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23:3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郭生练副省长在全省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郭生练副省长在全省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郭生练副省长在全省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郭生练副省长在全省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2008年09月25日来源:

(2006年5月12日)

同志们:

在全省科技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部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产业规范管理和改革发展工作。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省政府向工作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战线的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

省政府对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视。会前,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积极发展和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实施意见》。为了把会议开好,不仅把高校、科研院所的负责同志请来参加会议,还请省直有关部门、武汉市政府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有关负责同志来参加会议。主要考虑是要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优势,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湖北服务。

刚才,省教育厅路钢厅长回顾了我省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部署了全省高校科技产业规范管理工作,省科技厅和武汉市负责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和中科院武汉分院介绍了发展科技产业、规范高校科技产业管理的经验,下面,我就积极发展我省高校科技产业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2 O多年里,我省高校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协调发展道路,艰苦创业,不断进取,使我省高校科技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尤其是“十五”期间,我省高校科技产业在全国的位次逐步前移,效益不断提高,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经济效益快速增长。高校科技产业总收入由2000年的6.99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43.11亿元,增长了6.17倍,利润总额由2000年的1.01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2.3亿元,实现了翻番。

二是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武大、华中科大、中国地大、武汉理工大、华中农大等高校科技企业开发的电力环保、光通讯产品、高速新型船舶、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动物疫苗等一批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三是整体实力居全国前列。2004年,全省高校创办科技企业数名列全国第8,销售收入居第6,实现利润居第5,仅次于北京、辽宁、上海、江苏。在全国1 2所科技企业销售收入过1 O亿元的高校中,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别居于第8和第11位;在全国6所科技企业实现利润过亿元的高校中,武汉大学榜上有名。

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了高校学科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从整体上提升了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也为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出了贡献。

回顾过去,我省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够,科技产业规模、实力水平不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缺少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科技企业,缺少具有影响、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管理体制不顺,尚未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创办和管理企业,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学校背负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同时,在事业管理体制下,高校企业难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高校科技产业面临新的形势,面临规范管理、加快发展的繁重任务。为了切实做好科技产业工作,各政府部门、各单位都务必要统一思想,站在新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高校科技产业是实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的现实需要。突破性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五年的战略重点之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举措。近几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稳步提升。2005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96.1亿元、增加值533.9亿元,分别较2 0 0 4年增长24.2%和2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2%,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分重视,提出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科教兴鄂”的突破口。湖北部属高水平大学、行业背景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有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获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能够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高校科技产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人才、信息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强,有相当部分高校、科技企业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不仅要看到高校科技产业在全省发展战略中的现实作用,更要充分认识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把发展高校科技产业作为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任务来抓。

其次,发展高校科技产业是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必然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和引领力量。湖北是科教大省,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较多,实力较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部分学科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

目前全省高校拥有科技人员近5万人,两院院士占全省的6 5%,拥有国家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和相当数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以及部委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型湖北必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真正把湖北的优势力量调动起来,把优势资源利用好。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实现由科教资源大省向创新型省份的跨越,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现实生产力。

第三,发展科技产业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体制改革、结构优化、办学规模等都跨上了新台阶。当前,我省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谋划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把重点放在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方面。要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重要鲍.是必须始终不逾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完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任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获得回报来加快发展自己。积极发展高校科技产业事业,是推动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从近年情况看,政府大幅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有一定困难。因此,大力发展好高校科技产业,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撑,也是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科技产业也是高校综合实力的积累和体现,高校科技产业在提供人才培养实习、实验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稳定科研队伍,改善科研条件,提升科研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走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建设一流大学,应当产出一流的科技成果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二、积极推进高校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

发展必须规范,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规范管理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规避高校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去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周济部长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高校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加快发展作了全面的部署安排。各高校要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本次会议的要求,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围绕建立新型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高校产业活动和投资行为、促进高校科技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目标任务,抓紧做好规范管理的各项工作。

按教育部要求,全省高校要抓紧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建立新型的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改革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的体制,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规范的新型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今年年底以前,各高校要对所投资企业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要设立学校资产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尽快依法组建国有独资性质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重新确立国有经营性资产的责任主体。

高校除对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外,不得再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对外进行投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代表学校持有对科技企业投资所形成的股权,高校以投入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财产承担有限责任。

(二)尽快在高校企业中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高校科技企业要尽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纳税、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要限时完成高校全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要通过对高校全资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引进新股东,特别是引进社会股东,改变高校企业产权单一的状况,在高校企业中普遍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高校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大力提高科技企业的管理水平

高校科技企业要充分发挥智力资源集中、从业人员素质较高的优势,致力于保持行业内技术领先的优势,大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立足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高校科技企业要坚持守法经营,本着“资产管住、经营放开、促进发展、加大回报的原则,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企业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努力提高企业运营质量。在全面清理、核定企业资产,界定企业法人财产、明确企业投资主体的基础上,落实企业的责权利。以资产委托经营的方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放手让企业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运营。以企业资产增值为目标,研究制定激励企业行为的政策措施,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和管理,以保证学校资产的增值和投资回报。采取科学和符合经济规律的办法,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监管力度。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促使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四)严格管理高校科技产业活动和投资行为

高校对科技企业的投资应以各种知识产权和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为主。高校校园内的土地使用权、事业拨款、基本建设费、专项拨款、科研代管经费、学生学费以及维持事业正常运转、保证完成事业任务的房屋、设施、设备等各项资产,不得作为科技企业的投入资本。

高校所属的学院、系、研究所、各部处、教研室等内设机构,一律不允许直接对外开展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其已创办的公司和所有经营性资产,应统一划归高校资产公司管理,由高校资产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关停、重组、兼并或者出售、破产等进行调整和改制。

高等学校的校名,属于学校宝贵的无形资产。除了高校资产公司和大学科技园以外,均不得冠以校名。对现有冠用校名的高校企业,要逐步依法进行冠名整顿。各高校还要严格管理使用学校标志性建筑等作为企业或产品的商标。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我省高校科技产业的突破性发展

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走在中西部前列,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建设创新型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提升湖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主要杠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要从建设创新型湖北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切实按照规范管理的新机制要求,大力促进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发展,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育一批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培育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高新技术品牌产品,为湖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动员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突破性发展高校科技产业

全省高校、科研院所要正确分析把握形势,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和改革发展问题,切实加强对科技产业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将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确保规范管理工作达到预定目标,促进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协调发展,把高校科技产业作为我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力量,作为高校转化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自身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要在规范管理,转换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突破。

——要把自主创新放在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首位,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方向,以转化科技成果和实现产业化为目的,以本校优势与特色学科为依托,以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提高市场竞争力,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加大知识创新力度,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力争攻克一批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为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鼓励高校与科技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开展联合攻关,按规范管理的新机制要求,实现科技资源的联合、开放与共享。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等要向科技企业开放。

——要大力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也是一流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是高校科技企业重要的孵化基地。各高校要将推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高校科技产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大科技园区的建设力度,将科技园区办成科技研发平台、孵化平台、创业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总之,中央在鄂高校、大院大所要充分发挥高水平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集中、原创能力和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强的巨大优势和潜力,主动面向湖北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省属院校,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逐步将学校的科技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湖北的重要基础和生力军;高职高专院校要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努力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育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服务,力争在某些领域培育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占领一席之地,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协调服务,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突破性发展环境氛围

湖北是科教大省,科教和人才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从这些年湖北发展的情况看,我们发挥和利用这一优势仍很不够,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观念问题,政策环境问题。动员高校、科研院所力量服务湖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潜力巨大。各级政府、省直各部门要从建设创新型湖北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来,加强统筹协调服务,采取具体政策措施,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的发展。

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教育、国资、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科技等省直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及时研究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为科技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排忧解难,做到既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又优质、便捷地提供服务,为我省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切实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服好务,创造宽松的环境;二是要加强调研,及时研究制约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度障碍,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三是要为高校、科研院所排忧解难,主动帮助科技企业用足、用好中央和省里出台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湖北科教力量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希望武汉市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教优势,积极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在突破性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发挥龙头示范和主体作用。

东湖高新区要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和技术支撑,深入推进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主要标志的高新区“二次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发展环境和服务环境,着力打造“中国光谷”品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新区。

(三)制定鼓励政策,加大落实力度,创造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政策条件

近年来,省政府已先后出台了大力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等政策文件,这次会前,省政府转发了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行文的关于规范管理、积极发展我省高校科技产业的实施意见,此外,省委、省政府还将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决定》就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大力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里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为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高校、科研院所的同志也要研究政策,把相关的政策用好、用足。

一是要认真落实高校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高校科技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认定条件的,经相关认定部门认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财税优惠政策。高等学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新办的独立核算从事咨询业(包括科技)、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

二是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高校科技企业创新基金,重点支持技术基础好、市场前景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三是要建立高校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高校在政府的引导下与社会企业或地区联合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支持高校科技成果的中试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要建立高校科技产业的投融资机制。高校科技企业要长大,科技成果要产业化,必须依靠金融、资本市场,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改善对高校科技产业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

五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高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在人员和经费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

六是要认真落实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的有关规定,努力激发科技产业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鼓励科研人员和教职工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选拔任用好高校资产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和重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切实做好规范管理工作,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高校党委、行政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科技产业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要建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高校产业规范管理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6月底以前,各高校要将贯彻教育部和省政府会议精神,规范管理和加快发展学校科技产业的进展情况及下一步的计划安排报省教育厅,确保今年年底以前完成规范管理任务。

同志们,我省高校的科技产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让我们以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我省高校科技产业,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郭永祥副省长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郭永祥副省长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10月19日

这次全省粮食工作会议是在我省去年遭遇特大干旱、今年粮食恢复性增产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粮食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这个主题,认真分析我省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粮食工作。李益良同志将作全面的工作报告,希望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

近年来全省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四川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我省粮食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肩负起粮食工作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中的重要使命

粮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粮食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我国经济要出问题很可能是从农业特别是从粮食生产开始”。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工作主题,提出了“四个跨越”的战略构想。这是全省工作的大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赋予了粮食工作新的更加重要的使命。

(一)粮食工作在向现代农业跨越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粮食的生产环节在农业,流通基础在农村,收购对象是农民,粮食工作与“三农”工作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我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全国粮食主产省和消费大省,粮食工作在推进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中更是具有独特作用。粮食种植、收割、干燥、储运和加工的机械化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重要内容;改善粮油品种品质结构,提高粮油精深加工程度是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的重要课题;发展特色优势专用订单粮油,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的重要方面;实施优质专用粮油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网络化营销是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的重要体现;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无公害粮油,减少粮油在流通环节的污染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的重要方向;通过提升农民在粮食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让农民受益、让农民满意是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促进作用,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二)粮食工作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又好又快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发展是城乡统筹的发展。城乡粮食流通体系供农所需、销农所产,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通过合理有效地组织流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工农互动的发展。以粮油为重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粮油加工业可以促进工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又好又快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通过做好粮食工作,保证粮食有效供给,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和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愿望。又好又快发展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发展。通过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在有限的土地上既实现我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又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可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工作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积极贡献。

(三)粮食工作在构建和谐四川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纵观我国治乱兴衰的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安定祥和的现实,莫不与粮食生产的丰歉息息相关,莫不与粮食供给的裕缺紧密相连。去年我省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社会政治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粮食产需出现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粮食部门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证了粮食的有效供给。特别是千方百计保证灾区、边远山区、退耕还林区、水库移民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供应,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在粮食供应得到有效保证的基础上,粮食品质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过去我们通过解决吃饭问题,以让人民群众吃得饱赢得人心,开创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在我们还要以让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来凝聚人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工作在构建和谐四川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二、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和10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我省粮食工作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重要历史阶段,既面临大好机遇,也存在诸多矛盾和挑战,需要我们清醒把握、认真应付。

粮食工作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国家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粮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稳定。二是通过粮食企业改革,甩掉了老人、老账、老粮“三老”包袱,转换了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三是通过放开购销市场,实现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良性机制。四是粮食流通政策措施更加完善。去年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2006〕16号文件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先后制发了省政府26号文件和206号政府令,进一步明确了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依法管粮的政策规章。

我省粮食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总量平衡压力增大。前不久我们组织省粮食、农业、畜牧、商务、铁路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对我省粮食产需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我省粮食年生产能力在660-720亿斤之间,年粮食消费总量约780亿斤,其中口粮413亿斤、饲料用粮270亿斤、酿酒等工业转化用粮87亿斤、种籽用粮1

1亿斤,常年产需缺口在100亿斤左右。2006年通过铁路进川的粮食128亿斤,出川的粮食10亿斤,净调入粮食达118亿斤。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国有粮食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粮食企业普遍采取即购即销的经营策略,粮食流转速度加快,库存不断下降。目前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调控的储备粮仅35亿斤,加上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库存10亿斤左右,总库存不到50亿斤,政府可调控粮源明显减少。去年大旱,粮食歉收,农户存粮比正常年景有所下降;去冬今春又遇旱情,粮食总量平衡的压力在增大。二是转化用粮的危机开始显现。畜禽养殖是我省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饲料、酿酒、食品工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全省每年调给省外80多万吨猪肉,折合出栏生猪4000多万头,相当于调出粮食90亿斤左右;每年调出50多万千升白酒,相当于调出粮食30亿斤左右,共计120亿斤左右,与调入我省的粮食数量大体相当。近年来全国各主产粮省竞相调整粮食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粮食加工转化,将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原粮调出减少。比如,河南省提出要把中国“粮仓”变为中国“厨房”;吉林省大力发展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玉米加工转化,许多地方开始出现玉米产不足需的情况。省外粮源逐步减少的趋势,对我省畜牧、酿酒等粮食转化产业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农民种粮效益偏低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矛盾突出。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但在生产资料涨价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与经济作物相比,粮食比较效益仍然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还要看到,国际粮食供求总体趋紧。随着入世过渡期结束,全球范围内粮食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我省粮食总量平衡的影响不可低估。

三、突出重点,不断开创我省粮食工作新局面

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进程中,粮食工作要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强实效,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局面,在新的发展阶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切实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实现粮食自求平衡是中央对我省粮食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我省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尽的责任。确保我省粮食有效供给,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是抓好粮食生产,今年尤其要努力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就粮食部门来讲,主要应抓好以下工作:一要认真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搞好粮食收购和销售,确保市场和价值基本稳定。继续执行重要粮食品种最低价收购政策,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和价格上的主导作用,努力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2007年全省粮食收购总量力争达到70亿斤以上。二要搞好产销衔接,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积极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双方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购销合作、生产合作、储备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三是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做到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及时轮换,确保数量真实、质量合格、储藏安全,充分发挥地方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四要加强粮食安全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做好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储备、价格等市场动态以及突发事件的适时监测,掌握和扶持一批设施较好、加工能力较强的大中型粮油企业作为应急供应指定企业,确保应急调控的需要。同时重点保障边远山区、退耕还林区、水库移民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供应,认真做好军粮供应工作。

(二)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充分发挥购销主渠道作用。一要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使粮食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各级人民政府要按有关政策规定将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纳入当地再就业规划和社会保障体系,并发挥国有粮食企业购销网点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农民、方便居民的业务,努力

增加就业岗位。二要改革产权制度,优化组织结构,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产粮大县要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基础,以粮油仓储、加工设施、购销网络等优质资产为依托,通过改制重组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公司制粮食购销企业,作为政府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非产粮大县以及边远山区、水库移民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要保留必要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三要管好盘活国有粮食企业的有效资产。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发挥粮食网络资产的优势,实现保值增值。

(三)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延长粮食产业链。一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以粮食购销、加工、储备企业为龙头的粮油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推进粮油加工、物流园区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二要发展优质专用粮油订单生产。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加快建设适应不同需要的专用粮油生产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优质粮油产业带。坚持优质优价政策,带动农民种粮增收。今年全省优质专用订单粮油面积要达到1400万亩,订单粮食收购量达到48亿斤,带动农民增收4亿元。三要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争创名优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打造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四川粮油品牌,改变我省粮油产品品牌不少、名牌不多的现状,使“川粮”在全国拥有一席之地。四要积极培育壮大粮油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展“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实行“二次结算”、“二次分配”,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四)加强粮食物流和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一要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布局规划,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入市交易。继续办好农村粮油集贸市场,重点扶持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加快大中城市成品粮油交易市场建设。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建设。二要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国有粮油仓储设施管理,整合仓库、加工设施、铁路专用线等物流设施资源,充分发挥改制后的乡镇粮管站(所)的资产和网络优势,构建现代粮食流通格局。三要加强现代粮食物流节点和园区建设。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依托新都、南充、达州、攀枝花等7个粮食物流节点加快我省现代粮食物流通道和物流园区建设,为实现跨省跨地区粮食散装、散卸、散储、散运和整个物流环节的无缝链接创造条件。

(五)加强粮食科技工作,促进科技兴粮。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是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有机结合。在我省,藏粮于地已达到较高水平,藏粮于库受制于很多因素,潜力较大的还是藏粮于科技。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技兴粮”的意识,把科技兴粮摆在突出位置。当前重点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粮油精深加工的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不断提高粮食加工深度、加工层次和技术装备水平,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有关资料表明,价值1元的粮食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可增值2.2元。发达国家粮食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3∶1以上,我国只有0.5∶1,发展前景广阔。二要提高储粮科技水平。大力开展储粮技术创新活动,积极推广低温、准低温和无公害储粮技术,不断提高安全储藏水平。大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努力降低农户储粮损失。三要做好粮食标准质量工作。粮食质量和卫生监管是粮食流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按照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和品质优化、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有序流通的原则加强质量标准的管理和贯彻实施。

(六)大力实施依法管粮,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我省《实施办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加快转变行政职能,加强粮食市场

监管,努力营造稳定、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一要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实施粮食收购行政许可,鼓励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进入粮食收购领域。依法保护和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维护粮食市场正常秩序。二要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流通统计、质量监管工作的需要,为粮食部门依法行政创造必要的机构、人员条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经费保障。三要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开展收购资格、执行统计制度、粮油食品卫生和地方储备粮管理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形象。加强粮食系统队伍建设是做好粮食工作的永恒课题。一要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结合粮食行业特点和时代要求,牢固树立“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行业宗旨,大力弘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努力形成“实干兴业、有为有位”的共同追求。二要加强粮食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粮的全新职能。广大粮食行政管理人员要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依法管粮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强粮食系统人力资源开发。改革后粮食企业的员工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留下来的优秀分子,一定要倍加珍惜,通过优化组合、科学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粮食企业广大员工要着力增强市场意识,加强能力建设,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四要发现、培养和起用一批优秀人才。用事业、感情和待遇吸引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进入粮食系统,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力发展“能人经济”。五要高度重视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贴近农民、了解市场、经营灵活的优势并大力加强引导和培训,共同搞好粮食流通。

粮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进程中,让我们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省粮食工作新局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过去的一年,对世界、对中国、对吉林、对卫生都是令人难忘的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四川汶川地震、三鹿事件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全省上下团结奋斗,化危为机,迎来了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们与全省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在抗击汶川地震、处置三鹿事件、保障奥运卫生服务、预防控制重大疫病等方面表现突出,全省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管理、服务都取得新的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的一年,我们国家、我们省的发展和改革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同样,新的一年,卫生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应该说,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拉动内需的大环境,关注民生的大政策,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以及全社会生命和健康意识的迅速增强,为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们一定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来审视卫生事业、谋划卫生事业、推进卫生事业,实现吉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新的跨越。

一、更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改革中一些关键环节如何把握,直接关系医改成败,关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关系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保障。

一要坚持公益性质。医药卫生既是公共产品,也是商业产品,具有公益和产业的双重属性。3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主要教训就是公益性让位于产业性。多年来,我国财政用于卫生的支出占GDp比重和公共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世界各国中都处在较低水平。政府投入水平低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过度市场化倾向,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实行鼓励创收、以药养医的政策,这些在客观上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如果一个家庭总的自费医疗支出超过了非生存必需支出(即家庭总支出减去食品支出)的30%,就意味着发生了“灾难性医疗支出”。照此估算,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有病不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如果公民的健康需求表现为一种“缺乏支付能力而又必须满足的需求”,政府就有义务基于人道主义精神,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予以解决,即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是公益性的主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制度体系、政策措施等方面,也始终贯穿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

二要坚持政府主导。必须看到,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创新很多但也积弊不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把本该承担的很多公共医疗卫生责任推给了市场,造成医疗卫生行业的价值扭曲。新医改坚持政府主导,就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不是排斥市场机制,而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由政府保障公平,让市场确保效率;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也不是实行政府包办,而是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我们坚持政府主导,更不是政府只管不办,而是继续加强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确保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实施强有力的救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是政府不能推卸的重要责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遵循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

三要坚持人人享有。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医学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千年,而有组织的医疗卫生制度才出现100多年。医疗卫生制度设计是重要社会政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而能否让国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衡量这个制度好坏的重要标志。我们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它既包括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也包括采用基本药物、使用适宜技术、按照诊疗规范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医疗服务。“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任何公民,无论年龄、职业、地域、支付能力,都享有同等权利。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大国,要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支撑,是根本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发展道路的基石。对此,我们必须坚决落实。

二、增强机遇意识,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机遇是发展的加速器。我们不但要善于从专业的角度看卫生,还要学会从经济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民生的角度看卫生,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从更高起点上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加快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医改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3年内,各级政府将为此投入8500亿元。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超前谋划,主动工作,竭尽全力地争取国家支持,千方百计地用好政策、管好资金、建好项目。要围绕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开展工作。加强组织推动,使我省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的支持资金。要围绕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工作。积极准备参加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的招投标,争取有更多的吉林医药产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要围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工作。对全省县级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排队,按照国家确定的标准,抓紧提出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大力加强各类传染病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等专业医院建设,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要围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开展工作。认真开展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流感、狂犬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管理。要围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试点,争取项目投资,争取扩大财政预算基数,享受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等优惠政策,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探索新路。

三、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服务。我们要坚持防治并举、城乡统筹、中西医结合、医教研衔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要着眼让老百姓“少得病”或“不得病”,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从“重治疗”向“重预防”的转变。五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制度,对改变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落后的卫生面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中国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项创举。今天,我们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进行一种全新的建构。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卫生投入绩效的最重要手段。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及时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

二要着眼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大力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努力解决“看病难”。要合理布局城乡公共卫生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强化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要搞好医疗机构间的诊疗衔接。逐步实现农村村卫生所、乡镇医院和县医院,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和中心医院的资源共享、有序衔接,鼓励患者使用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使用符合需求的医疗设施。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养。更加注重对乡村医生和城市社区医生的培养,积极引进、吸收乡村和社区“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人才。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认真解决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问题,建立同公益目标相适应的医生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体系,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方便群众就医。

三要着眼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努力解决“看病贵”。要继续完善由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努力降低医药费用负担,实现群众基本用药的公平可及和安全有效。

四要着眼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卫生部门要认真负起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副省长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午,XX同志对去年全省国税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国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当前形势

200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了非典疫情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一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三个转变”,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防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国民经济运行良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政治保持稳定。预计全省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上了一个新台阶;增幅可达115%,创10年来新高。

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与全省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奉献也是密不可分的。去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领导下,全省国税系统切实加强基层、班子队伍和信息化三项建设,在大中型企业和城区税收征管上有所突破,超额完成了各项收入任务。全年共组织入库税收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12.4%,增收34亿元;计划考核口径的收入完成272 亿元,为年计划的104.6%,增长11.8 %,增收28.7亿元;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收入180亿元,为年计划的101.7%,增长11.8%,增收19亿元。“两税”收入直接体现为XX财力137.8亿元,比上年净增9亿元。从去年国税工作来看,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收入规模上,全省国税收入、增值税收入分别突破300亿元和200亿元大关,迈上了新台阶。二是收入的进度、均衡度、税收收入GDp负担率等指标逐步趋好,持续增长的势头进一步确立。三是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落实兑现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国家其他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总额46.2亿元,其中出口退税达25.5亿元,增加10.6亿元,同比增长70.8%,连续7年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有力促进了我省西部大开发、再就业、外贸出口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 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GDp增长“保九争十”的目标,工作按增长10%安排,地方财政收入预期增长11%。按此要求,确定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不含财政专员退税)207.3亿元,增长15%,增加27亿元的目标。按此测算,全省国税系统需要组织收入305亿元,增长12%,增收33亿元;完成“两税”收入271亿元,增长14%,增收33亿元。应该说,这个目标是积极可行的。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可能好于去年。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是有利的。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全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迎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从全省来看,我省经济发展自身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新的增长动能正在集聚和释放,发展的后劲足、潜力大。一是“三个转变”开辟了加快发展的新空间。经营城市力度加大,城市建设成为投资增长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拉动力量,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有助于带动整个城乡经济发展。民营经济迅速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人才资源资本化进程加快,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二是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继续增强。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外经贸形势趋好,在国有投资引导下,民间投资增长强劲,汽车、住房、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三是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增多。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重大项目安排上的倾斜,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正在规划、筹备之中。这些既在近期拉动经济增长,也形成长远发展的持续支撑力量。四是资源开发前景非常广阔,潜在的市场需求也较大,特别是农村市场潜力很大,这也意味着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广阔。这些都为我们完成今年各项税收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完成今年税收任务压力也很大。如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必将形成一些减收因素;从今年开始分步实施税制改革,也将增加税收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加之去年税收收入基数较高,今年要保持收入的较快增长还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分析,积极应对。

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各级国税部门要正确分析当前的经济税收形势,从经济观察税收,从税收观察经济,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自觉服从服务于XX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增强机遇感、责任感,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团结拚搏,扎实工作,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分配的作用,为促进XX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奋力推进“三个转变”,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国税部门要始终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一)确保完成收入任务。今年我省国税收入基数较大,增幅相对较高,既积极可行,又实事求是,希望全省国税系统干部职工振奋精神,知难而进,无条件地落实好、完成好。要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禁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组织好各项税收收入。一要加强税收征管。近几年,全省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在5%左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是我们的差距,也说明还有潜力可挖。各级国税部门要坚持从基础抓起,大力推进精细管理,从经济发展、产业成长、税源结构等方面全面分析,从相互关系中把握税源,寻找潜力所在,努力扩大税基;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二要加大清欠力度。一方面,对过去的欠税要认真清理,加大追收力度,尽量减少历年欠税。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把该收的税收起来,严格控制新的欠税发生。三要加强检查。去年,全省国税稽查部门对101个重点企业进行检查,查补税款3亿元,户平近300万元。今年,要继续加大稽查力度,以查促收,以查促管,防止税收流失。

(二)优化税收服务。各级国税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从政策上、管理上、执法上改进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继续深入开展“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主题活动,进一步抓好纳税服务工作,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税收政策落实保障机制,继续抓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使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要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措施,吃透政策,把握要领,税企联动,密切配合,充分运用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我省产品以不含税价格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多创外汇。同时,积极落实涉外税收政策,鼓励境外企业到XX投资。要大力推行“一窗式”服务,统一规范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和标准,将执法依据、程序、主体、责任和处罚结果向社会公开,让纳税人缴明白税。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性机关,共同营造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社会氛围。

(三)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灵魂”。为政重在理财,理财必先治税,治税必须依法。《行政许可法》将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各级国税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刻领会其立法宗旨、精神实质和具体规定。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全面清理、废止、修订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并切实加强管理。同时,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查处非法印制、倒卖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和利用造假帐等手段偷逃税款案件,突破一批大案要案。通过集中行动,使涉税违法犯罪的势头得到遏制,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全省国税、地税系统要坚持团结征税,依法治税,进一步搞好国地税的工作协作,健全机制,加强信息交换,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的高度来把握国税工作。应当看到,我省国税收入、改革、发展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今年收入计划已经安排得较足较紧,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国税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国税系统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国税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最终要靠每一位干部去执行、去落实。政策落实与否、落实的程度如何,群众能否从中受益、受益多少,关键在于干部工作的水平、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 一要抓好学习。首先,要进一步学习好、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其次,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切实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第三,要认真学习税收知识,熟悉税收政策、税收法规和税收业务,深入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会用税收杠杆来调控和管理经济,着力提高业务水平。

 二要抓住关键。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四好”班子,带出一支政治合格、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好队伍。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加速干部的成才和成长。

 三要转变作风。作风问题,本质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学忠书记逢会必讲,反复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意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好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做好做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国税系统作为省级文明行业,要在转变作风方面继续起好示范作用。要继续狠下功夫转变作风,主动为基层搞好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主动为群众多办实事。同时,税务部门是国家重要的执法监管部门,税收工作与人们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必须切实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构筑拒腐防变的堤防,这既是保证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干部的需要。

 全省国税系统今年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已经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希望国税部门的同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三五四”基本思路,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XX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宋海副省长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宋 海(2011年2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近年来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201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四所高校的负责人分别作了发言,总结了近年来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下一步打算,讲得都非常好。伟其同志对去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对今年及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完全赞成,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努力化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其中也凝聚了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特别是五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总量和质量明显提升,推动我省高等教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取得长足进步,五年累计毕业生人数超过143万人,实现就业人数超过138万人,为我省源源不断输送了大量紧缺人才。尤其是就业率每年均在96%以上,五年平均就业率达96.6%,连续多年处于全国前列。作为全国教育大省、就业大省,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值得充分肯定:

一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省委、省政府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多次对做好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批示,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提要求、定方向,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大学生实习见习、困难毕业生帮扶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我省以空前的力度、超常规地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成了“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就业率保持相对稳定”的目标,成功抵御了风险,经受住了考验。

二是服务平台和机制逐步健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逐步加大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构建了较为优质的就业

服务平台。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省高校毕业生市场主要有分科类供需见面会、行业专场招聘会、区域性就业市场、高校内部小型招聘会等四种模式,形成了品牌效应,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双向选择的优质平台。另一方面,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获得良好社会反响。我省把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通过经济援助、就业指导、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有效措施,为困难毕业生提供了有力帮扶,有力促进了困难毕业生就业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基层就业稳步推进。大力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等基层就业项目稳步推进,有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同时也为粤东西北地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对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我省出台的一些鼓励政策,不仅使广大基层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还能为基层工作毕业生提供良好发展空间。

四是创业教育成效明显。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以创业促就业”的战略方针,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创业氛围日渐浓厚。一方面,为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我省在税费优惠、创业指导等方面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教育系统扎实开展创业教育,推动各高校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如中大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华工强化产学研合作促创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等经验做法,都极大程度地丰富和完善了我省创业教

育体系。

总之,回顾近年工作,我们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领导重视、政策完善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面向市场、搞好服务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条件。这些经验是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做好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方面,我省将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速,就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超过39万人,加上外省入粤求职及往年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将有超过6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人数再创新高。另一方面,一些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尽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之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此外,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就业指导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当部分毕业生普遍存在较高的就业期望值,“有岗不就”的现象仍很突出,亟待深入研究解决。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省委十

届八次全会和省“两会”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面对当前形势,全省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一要充分认识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只有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输送到各个岗位,才能为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二要充分认识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华华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办十件民生实事,其中之一就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高校毕业生承载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只有大力促进他们顺利就业、体面就业,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三要充分认识到,促进高校毕业生高水平就业是实现我省高等教育从跨越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打造中国南方教育高地的根本动力,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推动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新台阶 去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我们一定要及早行动、科学谋划。刚才伟其同志已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在这里我再着重强调

几点意见。

(一)要抓好两条主线。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与全社会的岗位数量和结构、就业市场发育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就业环境密切相关,又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质量紧密相连。根据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要立足自身,不断丰富工作内涵,提升工作水平,紧紧抓住两条主线:第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如何“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需要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需要,根据本校办学定位、办学特点,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今天来开会的代表,主要是各高校的“一把手”、主管就业的校领导以及校级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你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最新形势的认识和把握,影响着本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各位要通过调研,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有一揽子计划,做到心中有数。要把培养大量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把创业教育作为新的突破口,希望各高校把握机遇,争取在创业创新教育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第二,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相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和服务虽然是一项末端工作,但也是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关键

环节。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这既是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有效对接的重要途径。要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及时掌握就业市场变化信息。切实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把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着眼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会毕业生拓展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构建两个机制。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要有周密的工作安排,更要更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第一,要构建工作创新机制。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体制建设、就业指导、市场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新思路。“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更多有效举措。要紧紧扣住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夯实创新的基础。要把握现有规章制度的薄弱环节,找准创新的突破口。要特别重视巩固创新成果,并将之总结提炼成为长效机制。如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一把手”工程、“三到位”机制、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等,有不少措施推广到了全国各地。去年省教育厅又创造性地开展了“企业精英进校园”、“大学生就业政策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很新颖,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些好的举措我们要坚持下去,把这些名片打造好,形成品牌、形成制度。第二,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尤其在金融危机后,省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广开思路,突破常规,针对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税费减免、贷款担保、财政补助、招考

录用、社会保障等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但是,部分政策在出台落实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政策出台的时间有滞后性,政策之间衔接不足、缺少配套,政策无法真正落实等等。下一阶段,各职能部门要着手构建体系完备、运作顺畅、保障有力的政策保障机制。要站在毕业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做到“以毕业生为本”,把各种情况考虑得更周到一些,把政策制定得更细致一点,力求政策效应的最大化。要提高政策出台的效率,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要尽快研究解决。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让毕业生切实享受政策带来的便利。如果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期满后享受不到相关政策,不仅损害了毕业生的利益和积极性,更会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希望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注意政策之间的衔接和配套。

(三)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做好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在全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已成为重点、难点工作。困难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多角度分析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把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体现,研究出台更多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政策,为困难毕业生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困难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引导毕业生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二是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近几年国家对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越来越重视,不断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对人才下基层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绝大多数毕业生仍然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下一步,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要着力研究这个问题。

首先要坚决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确保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其次要坚持把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放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下大力气宣传典型,努力营造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对基层就业毕业生提供坚实保障,对于已签约基层单位的毕业生,学校加大离校前的职前教育培训力度,使毕业生在思想上、方法上、生活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毕业生前往基层工作后,各有关部门和高校仍应对他们的成长给予长期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是要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自主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广泛联系企业精英,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指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力争自主创业和参与创业的人数进一步增长。

(四)加强组织领导。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各级政府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摆到重要位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整体规划。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定期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制定促进就业的工作方案,加强就业工作管理,建立完善就业见习制度,强化就业指

导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创造条件,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各大中专院校要继续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书记、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省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力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新闻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大力宣传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为毕业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同志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满腔热情,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把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下载郭生练副省长在全省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郭生练副省长在全省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副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大全]

    副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xxx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同时举办第三期市厅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这是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副省长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佟星 (2008年3月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省政府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

    副省长在全省房地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五篇)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同志们: 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精神,正确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工作,推动我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

    副省长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合集五篇)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韩寓群省长亲自为这次会议致信,这对建设工作是极大的鼓励和有力的推动。刚才,会议传达了韩省长的致信,表彰了在2004年建设工作中做......

    副省长在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经省政府同意,法制办就组织召开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总结回顾“十五”期间和2005年政府法制工作,研究法制机构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以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深入......

    张大卫副省长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大卫副省长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04-09 同志们: 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过去五年的......

    副省长在全省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

    同志们: 首先,非常高兴,十分愿意,参加今天的会议。说高兴和十分愿意有三点原因:一是运管工作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起居必不可缺,每个人都和运管的服务或者管理对象有关系,哪个......

    副省长在全省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按XXX省长要求,首先请大家现场观摩了矿山应急救护综合演练,然后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单位依法述职也在会上进行。目的就是使大家受教育、受启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