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愁记忆活化与特色小城镇融合发展途径探析
乡愁记忆活化与特色小城镇融合发展途径探析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坚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必须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一种对家园故土的特殊情感,其中渗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情感气息。乡愁记忆是一种亟待开发的文化资源,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文化发展助力。在城市快速变迁和人口大量迁移的今天,如何把这种由乡愁凝聚的记忆活化、融合到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之中,加快河南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建设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需要学界关注、思索和着力挖掘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特色小城镇建设中乡愁记忆活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所呈现的发展模式及类型多元化的地域特色
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二十多个省份提出了特色小镇创建计划,计划总数量达1500多个。住建部于2017年7月27日,公布了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录,共计276个,加上2016年第一批公布的127个特色小镇,全国共计有特色小镇403个,结合剩余未公布建设计划的省份测算,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将出现省级特色小镇2D00多个,这些特色小镇将成为我国千镇计划的重要部分。河南省也计划到2020年重点培育1D0个左右特色示范小镇,其中30个以上达到国家特色小镇示范标准。随着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进程不断加深,逐渐呈现出发展模式及类型多元化的特点,如历史文化型、城郊休闲型、新兴产业型、特色产业型、交通区位型、资源禀赋型、生态旅游型、高端制造型、金融创新型、时尚创意型,每一类型都有对应的代表小镇。
(二)依托传统的“一镇一品”产业基础着力培育壮大的产业特色
特色小城镇,关键在“特”。多数发展态势良好的小城镇都是坚持特色发展,有突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品牌支撑,同时坚持以产业为主导,以就业为基础规划人口和用地,力求项目空间落地,避免盲目造镇。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的濮阳市华龙区岳村镇,其辖区内的东北庄杂技于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镇以杂技观演、文化展示为主要内容,全力建设一个复合型的高品位文化小镇。2017年国庆黄金周,7天时间共接待游客76.6万人次,直接带动收入2.3亿元。
(三)充分发掘和运用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传承创新的文化特色
真正留得住“乡愁乡情”的是人文文化与历史传统。对于如何改造传统村落和建设小城镇,河南信阳的郝堂、焦作的莫沟、禹州的神厘、开封的朱仙镇等都在积极探索,其规律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总体来说,各地在发展中都坚持突出文化与内涵,注重挖掘展现本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让文化成为特色小镇发展之源、重要发展力和发展目的。如河南濮阳市清丰县单拐小镇,以红色文化、红色背景、红色元素为基础,建设“特而强”“小而美”“新而活”的特色小镇。当年这里曾是冀鲁豫军区的首脑要地,是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办公处,是曾经承担过重大历史使命的革命重地。政府以红色元素协同地方民俗基因,以特色产业嫁接旅游项目,以革命教育贯通文化产业,融合了产业、文化、旅游、红色教育等特色。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托起了一座特色小镇。
二、特色小城镇建设中乡愁记忆活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一)定位不清的同质化现象导致功能联动性弱化
对特色小镇的规划不合理。特色小镇对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讲是新兴事物,在实践中存在认识偏差和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把特色小镇等同于园区或者产业集聚区,过度追求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丢掉小镇生态环境好、宁静宜人的人文和空间特色,甚至有的地方打着小镇的旗号,目的却是为了卖地,搞房地产开发卖房子,完全复制了过去的城市建设模式,破坏了小镇本来的空间与面貌特色,忽视小镇特色培育,难以体现特色小镇的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把特色小镇建设等同于美丽乡村建设,忽视了特色?a业的培育与高新技术及高端人才的融入问题;更多强调小镇的旅游功能,忽视了特色产业的发展,或者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市场需求等,盲目追求高大上,对资源及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等。
同质化竞争压力较大。虽然许多特色小镇在建设发展中都有自己比较明确的定位和主题,但是若将其放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大环境中,相同或相似主题和定位的特色小镇十分常见,如何在这些同质化的小镇中脱颖而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需要深思。
(二)乡愁记忆的文化内涵不足,欠缺有美感的文化标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村落文化也在发生改变。大量的名村、名镇、名街散落各地,不少好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古村落、古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经过时间的侵蚀,再加上一些自然灾害以及缺乏合理规划,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少古村落、古民居的历史遗存正在加速蜕变、消解。承载着千百年民间文化的村落,正在逐渐走向衰败,甚至变成“空心村”。因此,要将传统村落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对传统村落做好普查、抢救、保护工作。改变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思路,避免“千城一面、万巷同工”和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模式,增加形态或视觉上的“特色”或美感。
(三)特色产业基础不扎实,引发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等系列难题
产业是特色小镇的造血功能,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目前我国特色小镇产业基础薄弱,有些小镇没有产业作支撑。虽然近年来这种“空有其表”的现象改进了不少,也越来越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这些产业因主要吸纳的是当地的传统产业,规模不大,且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并没有进行现代意义的改造升级,缺乏知名度、竞争力和创新性,难以焕发活力,吸引持续消费。此外,还存在融资渠道不完善、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等问题。
三、新时代空间方位下乡愁记忆活化与特色小城镇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在认真梳理乡愁记忆符号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打造诗意田园特色小城镇
将乡愁记忆中潜在的价值充分发掘,积极寻找面向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方向与路径,是充分彰显文化自信、展示特色小城镇魅力的现实需要和应有之义。为此,首先,要充分调研,加强规划,政府引导,多方主体参与。认真梳理理清本地区、本地域具有特点的乡愁记忆密码与符号,突出特色、以特兴城,发挥比较优势;其次,对那些传统手艺、匠人技艺、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在整理的基础上研究怎样传承下去;最后,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调研、加强规划引导中积极协调促进社会多方主体参与规划论证,要科学规划、务实推进,特别要注重研究如何发现发掘乡愁记忆中那些潜在的文化、社会以及体验经济的价值因素,注重研究如何通过运用乡愁记忆科学引领小城镇建设发展来焕发起社会的凝聚力,从而塑造和构建符合本地小城镇特有文化精神的形象标识。
(二)在深入发掘乡愁记忆价值的探索融合实践中做好活化保护发展大文章
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文化助力,活化乡愁记忆是文化助力的重要内容。要将乡愁记忆落实到特色小城镇建设中来,就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活化”这篇大格局中的“小”文章,切切实实地凸显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意蕴,要记得住乡愁、唤得出情感,一要体现小城镇大多数居民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大众主体共同的兴趣点、共同的乡愁、共同的情感。二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情感需要,要深入发掘乡愁记忆的活性因子,创新活化的方式方法与表现形式,如依托文化底蕴、古建遗存,打造人文小城镇;依托旅游生态资源,打造特色风光小城镇;依托非物质传统技艺和传统手工艺等,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工艺小城镇。三要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鲜明标识。比如,创新乡愁记忆如何活化与特色小城镇融合的方式方法、载体表现、机制建设;乡愁记忆活化如何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如何突出文化特色,强调产业支撑,注重人文培育(凝神聚气、强基固本)、发掘记忆(潜在的文化、社会及体验经济)价值。四要注重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处理中,要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城镇,切忌“一窝蜂”和“两张皮”,要注意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无中生有,要“活化”得自然、“活化”得有味、“活化”得有美感。其中,数字化保护是“留住乡愁”的新方法,通过识别提取乡愁要素、管理数据、搭建云服务平台,构建一种虚拟旅游中体现乡愁记忆的新形态,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
(三)在强化产业支撑、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福祉下创新融合发展的方式方法
?a业是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持“特色”存在和发展的支撑。从强化产业支撑创新乡愁记忆与特色小城镇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来看,一要突出文化特色,强调产业支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支撑、生态保护,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只有有明确的产业项目集聚,有吸纳一定规模人口的能力,有历史人文或特色风光的先天优势,特色小城镇发展起来才能够有底气、有实力、有未来。二要注重差异性、融入性,把握整体性、吸附力,着力发掘乡愁记忆活化的文化、社会、体验经济的资源价值,做好传承创新大文章。三要依托乡愁记忆因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开发中妥善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提高自我生活品质,同时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要着眼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其建设周期长、过程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特别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乡愁记忆活化与特色小城镇融合发展的各项产业配套与衔接、保护与开发、资金与运作、风险与防控等相关事宜,用特色产业激活经济发展,用特色文化凝聚情感归宿,将这一事关民生幸福的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切实增加小城镇宜居、宜业的获得感。
第二篇:小城镇特色发展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2017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
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
论坛总结:
▲小城镇规划需要深刻体会和挖掘当地地域性特征,不管是文化的还是生态的。
▲小城镇规划需要分析规划实施后的使用对象,即面向村民、小城镇居民进行小城镇规划的调研,关注人的需求。
▲小城镇空间特色的塑造没有一成不变的原理,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标准和做法,正因为如此,特色小城镇才更有魅力。
平行论坛一:小城镇产业发展和空间特色塑造
1.从哪些方面塑造小城镇的空间特色 武凤文副教授认为主要包括特色、景象、品质和美丽四个层次,其中“特色”是贯穿到总体的,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保留体制并将其盘活;通过住建部的培育来保护提升产业、形态及风貌(前提是小镇本身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特色);挖掘人(社会习俗)、物(建筑物/构筑物/基础设施)、产业等的资源来重塑风貌。
谢华教授提出,小城镇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国家到各省市以及到地方的大局建设,那么要怎么吸引城市人来小城镇、并且将其留住呢?主要是关注小城镇的风貌、民居产业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由于很多特色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被埋没了,因此关键是充分调研当地县域范围、镇域范围的资源,挖掘小城镇的民族特色及资源,形成相应的产业,比如挖掘某些沿海小镇的海塘文化、海产品文化。
由于教育中缺失小城镇的内容,很多时候设计者以城市的手法来对待城镇,以致不符合当地的诉求。陈懿教授以四川的一个红叶风景区为例,提出要从小城镇的风水、人居环境入手,充分考虑当地人的心理,才能使规划获得他们的认同。当时风景区由于红叶树木被砍伐而衰落,规划建议将以前的枫情提升成七彩风情,形成四季的特色风貌,这也符合藏区特色风貌。设计者先是设想长期居住需要什么环境,进而提出较为贴合当地人需求和喜好的方案。
2.塑造小城镇的空间特色有哪些方法
荣丽华教授提出了三个方法。第一是特色化发展,要求决策者、管理者、专家学者和规划业界三个层面都对小城镇的地域性有足够的关注,不能盲目跟风。第二是可持续发展,让各种建设及方法都能持续下去。第三是具有可实践性,不能仅仅作出较难实现的渲染图。比如说呼伦贝尔的太平村,当时解决用电问题的措施是林场发电,这既容易实践、也兼顾环境需求。总结
最后,陶其中副秘书长总结道,塑造空间特色其实没有一成不变的原理,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标准和做法,这也是特色小镇的魅力所在。与会的各位专家对理论和实践的阐述都十分精彩,总体而言,塑造小城镇空间特色,可以关注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系统化、自然生态、社会性、人的追求、技术性以及实施性。
平行论坛二:小城镇的风貌与文化、生态与防灾
1.村镇规划应重视尊重自然与传统文化 小城镇生态方面,是大格局用西方的办法,还是以传统工艺园林理论来保护?朱涛总工指出,小城镇要将人与自然相结合,无论是从文化角度、技术角度还是民族自信角度,风貌规划一定要继承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规划一定要结合一些科学的方法,确定环境的承载能力,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不能将中国“天人合一”的理论与国外的一些先进方法手段对应起来,应当以传统文化为主干,适当地吸收外来的东西。
村镇风貌和设计中,应当由政府推进整体风貌整治、发挥老百姓的创造力还是推进企业为村镇赋予主题特色?陈小卉秘书长认为,进行村镇规划调研时,要考虑三点:如何挖掘地方特色?当地有哪些特色没有体现?当地居民的诉求是什么?由此衍生出具体的做法。
雷振东副院长对目前城市中缺乏文化的建筑、城市设计表示不认同,认为乡村就是“有艺术的自然之都”,乡镇的文化一定要成长。目前生态问题在规划中较为缺失,村镇规划应当考虑自然因素,通过对地形、河流、山体等自然条件的尊重,将人与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虽然村落较为分散,但人口大多集中在乡镇中,因此小城镇的防灾问题也十分重要。
2.如何进行村镇规划 嘉宾们也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难点。谭欣院长认为,城市文化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乡村与小城镇成了旅游的聚焦点,特色小镇的提出为小城镇指明了一条以文化为特色的发展路径。而目前在西部地区,特色和动力是小城镇建设的两个主要问题。特色方面,有许多西部小城镇的特色不够鲜明,仅仅体现在产品差异性上,需要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塑造小城镇“特而强”的方面;发展动力方面,西部小城镇更多以行政的动力搞建设,与市场契合度不佳,较难见效。如何发挥生态的优势,将地方的一些传统与习俗进行物化的表现从而进行相应的规划,是西部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个问题。
划的教育与城市规划从对象上和尺度上来说是两个系统,应加强在城乡规划教育中对于乡村的调研及工作。用城市规划的思维规划乡村会出现一定的失误,因此在规划时一定要加强研究,理清规划的条件,并考虑村民的现代化需求。对于生态安全格局与产业等方面,需要从镇域的层面进行考量,通过有针对性的规划手段进行规划。
小城镇特色设计
一、小城镇特色构成要素
小城镇在规模、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要简单的多,城镇的特色构成相对比较简单,但在构成要素上却是一致的。小城镇特色构成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城镇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人工创造的物质环境和居住其中的人的行为活动。美国学者格林汉姆在《维持场所精神——城市特色的保护过程》一书中指出,构成城市识别性的主要成分为:物质特性和面貌;可识别性的活动和集会;意义和象征。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城市特色构成定义同样适用于小城镇。因此,可以将小城镇特色的构成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三种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小城镇的特色。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小城镇特色构成的基础性要素,主要包括城镇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森林资源、农业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它是以自然地理要素为主体,在特定区域内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环境。自然环境要素体现出小城镇特色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特征。小城镇在规划建设时,应当重视利用他们各自的自然地理条件,创造各具特色的外部形态。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涉及的方面较多,它是小城镇特色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人工环境是指某个历史、地理和社会条件下人们在城镇中生活中所形成的积淀和痕迹,以及现代城市居民建造并依然在使用的各种场所和环境。人工环境主要包括城市形态和布局、建筑物、开放空间、环境设施等内容。
(1)城镇形态和布局是一个土地使用的问题,也是小城镇规划的基本内容。小城镇的形态和布局影响这开发强度、交通流线、环境质量等,城镇形态与布局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有的带有浓郁的人文色彩,有的是顺应自然形势,还有的是经济规律影响下的成果,而更多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建筑的体量、色彩、风格、材料、布局等对城镇空间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构成城镇特色的重要元素。建筑物同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它是城镇特色主要的物质载体,也是体现城镇特色最直接的要素。建筑物形态与气候、日照、地形地貌、开发空间有关,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关。它不仅反映小城镇的地域文化、自然条件,也反映了小城镇居民的习俗、审美。
(3)公共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集市等城镇的外部空间,是小城镇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公共空间由于视野开阔,人群集中,能够成为城镇中最有特色的区域。街道和道路是城镇中线形开发空间,既有交通的作用,又能为城镇居民同生活的活动场所。而广场和绿地是城镇中最有魅力,最能体现城镇文明程度的开放空间,随着商业和现代文化的介入,小城镇的生活更加开放,居民也迫切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开放空间,但同时也需要避免开放空间尺度过大。
(4)环境设施是城镇外部空间中供人使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设施。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垃圾桶、坐凳、广告牌、路灯、护栏等。这些要素虽小,但却是影响小城镇特色的重要因素。位置合适、点缀得当的小品可以美化环境,提高居民的文化品位和欣赏水平,对小城镇特色环境起到衬托作用。
3.人文环境
城镇中的人文环境包含了广泛的内容,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城镇的文化,是不同的城镇间地方文化差异性的体现。人文环境包括民族宗教、历史人文、民俗风情、民间工艺等。由于范围与所处环境的不同,人文环境对于小城镇特色体现比一般的城市要来得显著,我国的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二元结构”中,乡村地区具有明显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特征,因此很多传地域人文的特征也得到较好的保存,这对于小城镇来说是最好的人文资源,这些人文环境资源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该鼓励发挥人文环境的特点,让地方文化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有所体现,逐步形成了小城镇特有的人文景观。
二、特色小城镇的设计的目标
(1)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
小城镇的区域性特征是城乡一体、城乡结合,这是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条件,也是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更是小城镇第一产业布局调整的中心。小城镇城市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到这种特殊性,以总体把握区域小城镇群体的视角,注重小城镇间协调配合、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城镇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确定城镇职能和辐射范围,既满足本镇的现实要求,又与相邻城镇互为补充,达到相互促进、各显其能的目标。
(2)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
具有本土特色的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融合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增强城镇活力的重要路径。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特征是第一、二、三产业并存:第一产业有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的趋势;第二产业不同于大中城市的综合性的工业,而是有比较独立的块状经济特点,即以某一项集聚型产业为主。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这些产业特征并加以利用和引导。
(3)生态绿色的城镇环境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必须深度融合集约、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小城镇拥有比大中城市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应当加强小城镇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小城镇建设需要重视城镇绿地系统、河流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打造生态绿色的城镇环境。小城镇必须治理污染型企业,避免低产出、高污染的产业引入。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调整小城镇产业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绿色低碳城镇、绿色生态城镇、绿色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探索和引导新型生态绿地城镇化发展之路。
(4)特色鲜明的城镇文化。
小城镇应当重视地域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加强对历史文物、民风民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传统民居、寺庙等历史建筑是城镇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城镇重要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这些资源不受破坏,也要在保护中宣传展示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此外,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应当提高小城镇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水平,搞好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和标志性建筑设计,丰富城镇的文化内涵,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塑造城镇形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文化。
(5)丰富多彩的居民生活。
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城镇居民创造一个质量优良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新型城镇化中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特色的城镇产业保持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注重推进文体基础设施、社区文体队伍的建设,坚持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文体活动成为了小城镇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实现居民生活全面小康,让居民真正体会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利益。
三、小城镇设计方法
1.宏观层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区域规划阶段)小城镇的区域性规划设计应当站在区域群体的高度,注重规划小城镇间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机会,达到区域内各个小城镇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目的,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城镇群体协调发展”的目标,这种优势互补的行为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区域规划阶段的小城镇规划设计主要研究区域范围内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资源的特色构成,研究区域整体形象特色和各城镇的风貌特点,从而确定各个体城镇的规划设计任务。从区域环境的大背景中区寻找小城镇的独特个性和品质,把小城镇内部空间的规划整合和功能分布放到区域系统背景中统一考虑,有机组合,从而形成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与城镇综合环境。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小城镇城市设计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于区域外部而言,要建立区域整体形象特色,另一方面对于区域内部而言,要考虑区域内各个小城镇的景观特色联系,以及各个小城镇在区域中所起的作用和各自的功能定位、区域空间交通网络、综合生态平衡等问题。每个区域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形成的区域形象特色也有差异。区域整体形象的构建在于对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把握和对区域城镇风格与景观体系的协
调。区域城镇间交通组织的便捷性是各城镇相互联系的基本条件。总体而言,区域规划阶段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是以区域为统一整体,研究区域城镇体系的综合问题,以导则的形式制定区域内各小城镇下一阶段特色小城镇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性内容,他们包括:
(1)区域范围内各小城镇与中心城区以及城镇之间的空间环境关系的构建,如区域内绿地系统与城镇建成区的空间环境关系,各镇区与市区中心的环境关系等。
(2)区域内各小城镇的景观风貌特色的划分,包括城镇建筑风貌特色的区域划分,各风貌区的建筑特征控制,城镇住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布局策略。
(3)区域性交通走廊的景观环境控制策略研究,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及水系等沿线景观发展策略。
(4)提出区域内被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修复策略。
(5)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及开发的策略研究,包括制定区域内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导则;生态资源、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6)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包括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如宗教建筑、聚落等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对策。
2.中观层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总体规划阶段)
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将决定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格局,它主要是配合城镇总体规划,对小城镇空间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如小城镇的功能、形态、结构、景观、公共环境设施及其发展远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选择一些能代表城镇空间环境特点的方面进行策略性城市设计。总体规划阶段的小城镇城市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小城镇总体空间形态设计
制定小城镇总体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发展计划;确定城镇中主要的发展轴线和重要城镇空间景观节点布局。具体而言,就是综合考虑小城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所要求的用地布局,来构建构小城镇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小城镇总体空间形态设计需要充分研究分析地面和立面空间的现状条件,分析小城镇新旧更新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充分利用城镇所处的自然地形地貌,并将城镇周边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纳入到小城镇的景观体系中来,形成立体的、多元的、开放的总体空间形态格局。
(2)小城镇景观系统设计
小城镇的景观系统由景观区域、景观节点和景观轴线组成,要构建完整的景观体系,就需要对小城镇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设计。首先要分析小城镇景观构成要素,然后再根据城镇的用地布局对各区域的景观特点来拟定特色景观区,进而确定重要的景点、视线廊道,提出视线廊道范围内的建筑物的造型、色彩控制原则。构建小城镇的景观体系还必须提出公园绿地系统的布局,主要广场的位置、大小、数量,滨水岸线的控制指引。
(3)小城镇竖向设计与天际线控制 起伏的山丘、多彩的林地、高低错落的建筑共同构成了小城镇生动活泼的空间形态,小城镇空间的竖向设计对于小城镇美丽风情的形成至关重要。设计需要依据小城镇的地形地貌条件和风景、建筑特色,对小城镇的整体建筑高度控制进行分区,并结合各功能区域的要求,确定各景观区的建筑高度数值,制高建筑的位置、建筑群轮廓线,以及连续的高度相近建筑的最大长度值。小城镇天际线的控制是体现小城镇形象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外来者而言,他们往往从很远的距离就可以看到城镇轮廓,得到小城镇的初步印象。从城镇内部比较开阔的地方,如广场、道路、河流、公园等地方都能看到城镇的天际轮廓线,而制高点往往是天际线的高潮部分,有时能起城镇标志物的作用,还可以在高点处观赏全镇风景,这是需要重点处理的地方。天际线和制高点一般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不确定性,城市设计需要在不确定中找到天际线形成的必然因素,提前策划,形成有序的小城镇天际轮廓。
(4)小城镇色彩控制
小城镇的色彩主要体现在建筑上,而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对人的视觉、心理感受具有重要的影响,设计要根据城镇区域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色彩控制。色彩控制是创造小城镇个性环境的手段之一,既对小城镇总体风貌进行控制引导,又不能对建筑师的发挥创作进行限制;色彩控制需要提出小城镇的总体色彩基调,对建筑的造型和风格提出控制性建议。色彩控制以调和为主要原则,对比为辅。
(5)小城镇绿地系统设计
小城镇的周边一般是广阔田野,它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纽带。这样的环境就决定了绿地系统的设计是小城镇总体设计的总要内容。在小城镇绿地系统中,除了建成区或各种功能区包含的公园、行道树、小区绿化以外,主要以植被带、河流和农田为主,这具有自然作用的过程和生态特点。它通过绿色廊道、楔型绿地的形式,将城镇的公园、绿地、庭院、自然保护地、农田、滨水绿带和山体绿化等纳入绿色网络,构成一个自然、高效、多样化的,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绿色景观结构体系,促进城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6)小城镇水网系统设计
小城镇水网系统设计包括河流、湖泊、鱼塘等水域的空间,也包括与水域生态相关的滩地、湿地、水生植被、水生生物等自然元素,它们之间组合成了复杂的水体网络关系,共同起到水量控制、水质净化的作用。小城镇城市设计中的水网系统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水体空间构建富有美感和韵律的小城镇滨水空间景观环境。小城镇的水景观设计必须建立在城镇河道水系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首先要有充沛的水源和丰满的水量,其次根治污染,确保水质清洁,第三河道清淤,拓宽河面,这是构建优良水景观的基础条件。
3.微观层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详细规划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是把总体规划阶段的设计要求进一步深化、量化。以人为尺度,从人的各类活动所要求的功能出发,对小城镇的空间环境做出具体设计,此阶段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小城镇的局部空间,如对旧镇区、工业区、特色风貌区、广场、公园等进行较为详尽的城市设计。局部城市设计首先要对设计区域进行场所调研与分析,包括自然地形地貌、现有建筑特征、环境景观风貌、道路通行状况等,并从空间组织、景观环境、建筑群体等方面提出设计控制要求。城镇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文脉传承。详细规划阶段的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筑设计导则
建筑设计导则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建筑群形态设计,二是单体建筑色彩与建筑风格的设计。建筑群体形态的设计需要以总体规划的控制要求为依据,研究每个地块、建筑以及地块与建筑之间的功能布局和群体空间组合的关系,分清主次、建立联系,使建筑群体形成有机和谐、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建筑群体形象,为下一步确定地块建筑体量大小,高低进退以及建筑造型提供依据。详细规划阶段的色彩与建筑风格设计应传承总规提出的建筑形式、色彩肌理等方面控制要求,发挥小城镇建筑形象的特点。此外,建筑形象在细节方面也应当体现地方特色,尤其是民居建筑,形成自然、美观的小城镇建筑特色。
(2)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都涉及到城镇开放空间的内容,前者是对城镇开放空间46景观体系的总体构想,考虑其选址、数量、布局、设计策略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引具体形态的设计。而后者是对前者要求的进一步深化,不但要明确开放空间的范围和界线,还要明确范围内景观的具体内容、位置、规模等。公共空间的设计包含空间系统的组织、功能布局、形态、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内容。在满足总体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的为市民大众提供各种丰富活动内容的场所,包括广场、绿地、街头公园、休闲空间等。开放空间的设计需要对空间中布置的环境设施提出要求,强调设计要尽量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3)道路交通与街道空间设计
小城镇的道路交通是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从小城镇空间环境质量和景观的角度提出要求,协调城镇道路与建筑群体及公共空间的关系。行车道路重点对道路交叉口的形式、尺度、断面及道路景观进行设计,将城镇道路作为街道空间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从工程或交通的角度来看待。街道空间和生活性道路则着重以人的尺度进行空间环境的塑造,增加人行的活动范围,优化道路空间的活动感受。
(4)绿化与建筑小品设计 绿化和建筑小品,是延续绿地的布局和风格,对这种布局和风格的具体细化设计。包含了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建筑小品的造型、布点等内容。如公园中绿地的比例,乔、灌木的搭配,树形的特征,花卉的花期、花色。建筑小品包括雕塑、廊架、喷泉水池等。
(5)小城镇景观照明设计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小城镇也能突显魅力,美丽的夜景是特色小城镇的另一个侧面。小城镇景观照明为镇民夜晚期间的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活动提供舒适光照环境。尤其是在文化名镇和旅游城镇,使得在小城镇游览的游客流连忘返,推动小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城镇的景观照明是室外照明与景观概念的结合,城市设计要对城镇的重点地段提出照明设计的构想和要求。对重要的广场、街道、建筑群的照明方式、灯光形式、色彩、照度等分别提出设计方案。
(6)环境设施设计
环境设施包含的内容广泛,一般是指小城镇中除建筑、构筑物、绿化、道路以外用于休息、娱乐、游戏、装饰、观赏的所有人工设施。如座椅、花坛、喷泉、候车亭、广告灯箱、招牌、公共电话亭、垃圾箱、标识系统等城市家具。这些设施体量不大,但很重要,人的使用频率高,设计得好能对小城镇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城镇城市设计要对这些设施的布置和造型提出设计要求。
第三篇: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唐山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一些建议,以供同行参考。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和谐社会
前言:
唐山八届六次全会报告指出:围绕构建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同步推进“大城市”、“大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作为一个地级城市,唐山把建设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主要抓手,这符合唐山的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各县区、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在不少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还而临一此问题与困难,直接影响到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1、目前小城镇建设现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各个城镇都在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规划,都在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如果所有小城镇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有选择性地建设小城镇,处理好积极推进与重点发展的关系。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所谓阶段性目标,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建设各有不同的建设和发展目标。例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个性和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长远目标。所谓小城镇建设长远目标就是通过小城镇建设,把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中来,实现城镇的人口集中。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镇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所以,小城镇建设的长远目标,或者说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小城镇安家落户。从唐山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二是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三是重经济效益,轻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特别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领导,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制定相关政策、部署各项工作、落实各项措施时,都要围绕人口向城镇集中这个根本目标。
2、加快小城镇建设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县区党委和政府在抓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必须把小城镇建设这个战略摆到与改革开放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组织协调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参与唐山小城镇建设。只有领导干部扫除思想障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乡村干部及广大农民克服“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有吃有穿就是小康的自满思想及“离土不离乡’的思
维模式,从而动员农民群众及其它社会成员积极投入到小城镇的建设中去,实现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2.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小城镇科学化、规范化、生态化建设。科学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小城镇规划要做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保护环境,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首先,科学地对唐山小城镇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重点发展挖掘潜力人的城镇,重点城镇发展起来后带动其它城镇的发展。其次,合理制定、全盘把握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各地要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度确定一个合理的城镇规模。在研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时,应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可能,避兔盲目建设和建设过程中因忽略环境因素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也可以保证环境建设及规划与城镇规划、环境与城镇建设、环境管理与城镇管理同步进行。
2.3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人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财政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人包人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结果导致小城镇因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平断,人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住在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
2.4健全法制,不断完善小城镇政府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一是要在确定事权的基础上,完善小城镇政府的功能。将县级有关管理权限向小城镇政府下放,逐步实现事权、财权、人权配套,责、权、利统一;二是按照“小城镇、人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不突破所核定政府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城镇化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高办事效率,节省财政开支。三是建立小城镇社区管理组织。作为小城镇政府依托的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一般可采取建立混合型居委会的形式,综合负责镇区住宅、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多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小城镇的规范化管理和全方位服务。
2.5小城镇建设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没有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脆弱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这些年,唐山市城镇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因此,一方面,小城镇建设要注意打造产业特色,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使小城镇的发展更有生命力和持续性。另一方面,产业特色不突出的小城镇,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路径。经济的繁荣发展有许多路径可选择,并不是只有工业这一个领域。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发展生态农业,甚至通过建一个大市场,就可以富一方百姓。如滦南县姚王庄镇就是以精细化利用土地,发展蔬菜大棚,发展成为生态农业主导型小城镇;遵化的东陵是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借,发展成为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还有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型小城镇的,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总之,唐山有200多个小城镇,特点各异,应实行区域化、多样化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推动唐山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3、结语
总之,小城镇建设对于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本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认真研究政策,结合唐山实际,加快步伐,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延娜•小城镇建设难题待破―――关于小城镇居民区现状的调查[J]•人民论坛,2006,(12)•
[2]吴恒跃•浅议小城镇建设资金运行模式[J]•小城镇建设,2006,(5)•
[3]张光复•抓住发展机遇期加快建设小城镇[J]•农场经济管理,2006,(3)•
第四篇: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
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这是重庆市委基于我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并存的基本市情,对全市农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战略定位,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有效途径。然而,针对我市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面对欠发达的农业科技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以及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老龄农业”现象突出的实际现状,如何加快建设和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业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 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现状
直辖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及产业化经营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相继实施了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百个经济强镇工程、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1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初具规模
一是重庆市在推进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方面采取系列举措,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先后建设主城近郊都市农业示范区,打造主城果蔬园、苗圃园、后花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渝西、渝中14个区县突出“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保障功能,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生猪、禽蛋、乳业、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带。渝东南、渝东北“两翼”地区以山地特色农业为重点,发展库区柑橘、生态渔业、烤烟等优势产业。
二是重庆市针对重点农产品,在品种和品质结构方面进行了调整,极大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向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初步统计,全市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产量140万吨,其中,榨菜面积48万亩,产量84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2;加工辣椒种植面积25万亩;魔芋、藠头、花椒、食用菌、姜、莼菜、草食蚕等特色蔬菜也有一定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137万亩,产量35万吨,其中,南方早熟梨、名柚、柠檬、杂柑、猕猴桃、晚熟龙眼、枇杷、木瓜等特色水果发展较快;特色粮食种植面积达250多万亩,主要包括加工马铃薯、酿酒高粱、菜用玉米、绿豆、荞麦、白豆、赤豆、葛、能源甘薯,其中,加工马铃薯达162万亩,酿酒高粱40.5万亩;名优茶叶62万亩,产量3.2万吨;名优中药材种植面积29万亩,产量4万吨,主要包括青蒿、黄连、党参、八角、薯芋;特色纺织材料种植面积145万亩,产量3.3万吨,主要是蚕桑、苎麻、黄红麻;以牡丹、腊梅、红掌为主的名优花卉种植面积1.5万亩;特种畜牧产品如:荣昌猪、四川白鹅、肉兔、长毛兔、重庆黑山羊、酉州乌羊、麻旺麻鸭、渝西乌鸡、南川土鸡、蜜蜂等,养殖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四川白鹅存栏680万只,年出栏170万只,肉兔和长毛兔各存栏1000万只和250万只,年出栏肉兔1500万只,兔肉产量1.5万吨,年产兔毛1200多吨;特色淡水产品包括胭脂鱼、岩原鲤、中华倒刺鲃、鲟鱼、大口鲶、优质鲫鱼,现有养殖规模13万亩,产量4.7万吨,其中优质鲫鱼养殖面积8.6万亩,产量4.3万吨。
三是重庆市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如:全市特色淡水产品人均收入达到6 000元;全市榨菜种植农民达100万人以上,人均增收达371元;两翼地区茶叶种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 024元,马铃薯种植农民人均收入达1 600元;潼南县蔬菜种植农民人均收入达3000元;江津区农民种植花椒人均收入达到1 787元;石柱县加工辣椒年产值达2.6亿元,人均增收600元。[3][2][1]
1.2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加快
一是特色农产品的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目前,全市拥有以重庆市渝兴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华牧集团、涪陵榨菜集团、鱼泉榨菜集团、重庆市长德淀粉开发有限公司、渝东珍优水产品有限公司、重庆市东江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200个,其中国家级10个,产值达40亿元,惠及农户110万户,平均每户从中增收300元。
二是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初显。目前,全市有各类特色农产品品牌125个。“涪陵榨菜”、“鱼泉榨菜”、“垫江牡丹”等知名品牌享誉全国。“九叶青”花椒为全国四大花椒品牌之冠;“骄王”牌花椒粉、保鲜花椒、花椒精等花椒系列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石柱黄连”驰名中外;“荣昌冻乳猪”、“荣昌烤乳猪”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稳步上升;“万州柠檬”畅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4]。
1.3产业辐射功能显现
一是带动商贸物流发展。一批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壮大,如:万州宏远批发市场、石柱黄水黄连批发市场等,带动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走出重庆,并逐步占领国内外市场。
二是带动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发展。全市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农业旅游景点7 305个,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8个,总接待能力2 200多万人,景点包括自然生态、森林、园林、水面、农家乐、养殖场、农田等几大类,经营方式以“农家乐”为主,其次为农业观光园区、农业休闲度假园及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如:永川黄瓜山中华梨村、忠县“中国柑橘城”、渝北鹿山农业观光园、大足荷花鱼山庄、潼南油菜花节等。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市农业旅游实际接待能力只达到总接待能力的一半,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必须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虽然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农业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一些制约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仍然存在。
2.1对特色效益农业主观认识不足
一是受传统农业及生产的影响,对特色效益农业的认识不清晰,往往是静止和固定模式,缺乏发展化和时代性内涵的认识。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已不仅仅局限于发展第一产业,它延长了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渗透到了加工工业、商贸物流业、旅游业、餐饮业等二、三产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它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和农产品贸易流通。
二是受传统农业在三次产业分配中地位的狭隘理解。认为农业在GDP和财税上的贡献作用远不如工业,个别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往往忽视农业发展,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存在对农业重视不够。
2.2对产业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近年来,全市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的农业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必须对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诸如产业同质化、盲目追求规模化等系列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深入分析研究。虽然农、林、水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制定了相关产业规划,但产业规划间缺乏有效衔接,未能对基层乡镇农业结构调整进行很好地指导,这些都需要统一制定涵盖全市农村各大产业的规划加以解决。
2.3特色效益农业基础薄弱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它的带动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进程和效益。但现阶段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虽然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农业企业1000余家,但普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吸引的外来资本和社
会投入还不多,对本地种、养业带动能力还不强,与农户发生经济关系也比较单一,一般表现为季节性产品供销合同关系,难以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由此出现了产业链条脱节、断裂现象,农户利益得不到可靠的保证。
二是产业化组织程度不高。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合作组织自身实力不强,无法满足会员对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方面的需要;第二,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还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系纽带,组织比较松散,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农户行为封闭化、短期化、个体化、自利化,传统农业色彩仍然浓厚,接受市场指令和政府宏观调控指令的意识差。第三,由于资金和人才的限制,难以更好地进行技术攻关,使得农业标准实施步履艰难,农业技术、农机推广更新速度过慢。
三是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除主次干道沿途村庄外,村级道路多为村民自建,达不到通客要求,农民生产生活行路难、出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市70%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溉保障[
5、6]。
四是农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目前我市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老龄农业”现象突出。由于这部分农民相对来说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差、技能水平较低,学习新技术、获取新信息的能力都比较欠缺,部分农户把农业当成“副业”,采取“维持”性简单再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极低,弱化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栽培技术、养殖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7]。3 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应立足特色抓效益。特色就是优势资源、是前提、是手段;效益才是归宿、是目的、是根本。我们既要重视农业本身具有的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效益,也要重视特色农产品因市场化流通为企业、农户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因其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联动效益。
针对前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主要途径和措施:
3.1强化政府主导,加大特色效益农业扶持力度
一是整合多方资源。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商贸、旅游等多方政策、资金、项目资源,形成合力,促进特色效益农业与农业专业化的结合,与旅游业、商贸物流业的融合,为特色效益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积极扶持引导。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对特色效益农业实行扶持和倾斜;在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税费减免;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植力度,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二次分配”、“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户和基地建立稳定的关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名优农副产品商标注册和保护力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扶持农业专业大户,鼓励农村集体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地向经营能手、龙头企业集中;用好用活农村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调动和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特色效益农业的积极性。
3.2坚持市场导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一是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大力鼓励科技人员创新。使农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真正转移到为农业生产服务中。
二是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体系。构成一个由政府、民间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户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多样化组合的组织体系。
三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建设。包括:(1)信息体系建设;(2)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3)建立和完善多媒体农业技术推广体系;(4)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
四是立足市场需求,重点进行以下农业科技创新:(1)引进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品种;(2)建立低耗高效、集约化经营的高新技术农业;(3)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林、牧、渔业的开发
和管理水平;(4)大力推广和引进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5)农业自然灾害及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6)农产品贮藏保鲜、冷链物流技术及精深加工技术;(7)建成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为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创造必要条件。
3.3拓展思路,跳出农业抓效益
农业除了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生态、休闲观光功能。发展农业旅游能有效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能更大程度实现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产业联动效益三统一,是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增产增效的可行路径。发展农业旅游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发展以城郊型农家乐、景区型农家乐、乡村型农家乐为代表的以休闲、体验为主题的“农家乐”类型。主要是依托当地特色水果、蔬菜、花卉、餐饮,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活动内容。
二是发展集花、草、苗、种等生产、销售、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型高科技农业园区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类型。游客们可以在农业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条件下,观察农作物的培育、科研、生长、发育过程,学习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同时,园区辅助必要的旅游设施以达到观光与休闲的结合。三是发展以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为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园”类型。游客前往该园区,不仅可以欣赏到农业产品生产、加工的场景,还能进行观光、休闲、购物等旅游活动。
参考文献
[1] 向婧.特色+效益[N].重庆日报,2012-09-25007.[2]夏祖相.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助推重庆经济再上台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04:23-27.[3]刘涛.重庆市农业优势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西南大学,2011.[4]王永侠.基于粮食安全战略下的重庆市的耕地保有量研究[D].西南大学,2008.[5]胡晓群,张洪松.直辖以来重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回顾及展望[J].南方农业,2007,01:31-35.[6]吴丽丽.彭水县发展特色农业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第五篇:农民工返乡与小城镇发展
农民工返乡与小城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如此,中国城镇化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同时,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企业受到冲击,国外订单减少,企业生产下降,用工需求减少,出现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现象。针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将通过数据分析来探讨农名工返乡再就业状况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并根据其分析结果提出关于改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健全小城镇发展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研究目的。在内外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在1.3亿的中国农民工中,以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农民工返乡人员不断增长,返乡现象也长期存在,导致农民工回乡开始创业。这一现象的出现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如今发展小城镇是现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分水镇作为汉川市农民工较多的乡镇之一,实施“一主三化”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走“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诸如小城镇建设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一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借鉴大量文献分析分水镇农民工返乡和小城镇发展现状,针对分水小城镇发展中农民工返乡再就业所遇到的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文献收集法:关于小城镇发展的研究,我更多的是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必须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小城镇发展的理论经验来进行归纳性的总结概括。
一、农民工返乡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
小城镇发展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新现象,新数据共同证实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回家乡。但大多数农民工返乡并不“返农”,而是选择在当地工厂就业,城镇生活。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避免农民工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而且小城镇能够发挥集聚效应,将各类工业体系相对集中和综合配套,形成以小城镇为支撑点的内联各类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外联全国各地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大效益、大市场的规模经营格局,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使千家万户的农民直接进入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刺激了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产业结构。其次,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化的规模优势聚集效应,必将对第三产业产生强大的需求拉力,带来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加快农村产业化的升级与小城镇的发展,二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向小城镇内二、三产业,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资源布局都将产生重大的优化配置功能。
返乡农民工推动了对分水小城镇的发展。2001年,全镇工业产值达7025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0亿元,财政收入1000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2800元,现有各类成份企业150多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有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生长点,一些农民工返乡待业或创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后,实现了从流动向定居的转变,直接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扩大消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后,带来了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吃穿住行等方面开始向更舒适的家庭生活转变,这种转变将会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二是增加住房需求,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心理上缺乏稳定性,也限制了购买的需求,另一方面乡镇地区住房价格相对较低;三是增加投资,相对低廉的创业成本,降低了创业门槛,为一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提供了创业机会。四是带动就业增长,农民工创业就业会带动一部分农民工回流,但大多数还是依靠重新招工。五促进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规模较小,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分水镇是近年并乡并镇的结果,为“小镇区、大农村”,甚至未脱离集镇的痕迹,城镇平均人口不足1.2万人,规模偏小,产生了小城镇功能不全、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小城镇发展的要求。据我国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小城镇的镇区人口要达到3万人以上,才能较好发挥集聚、辐射功能,否则会造成基础设施成本高、效率低,第三产业难以发挥等问题。
小城镇规划布局水平低,难以形成科学的城镇化体系。长期以来,分水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以沿江、沿路发展为主,城镇的布局挤压在北止老荷沙线,南抵汉江的狭长地带,镇区面积不足 2.8平方公里,功能混杂、管理粗放且不能到位,特别是在2005年对乡镇机构改革以后,城镇管理采取的是“以钱养事”的方式,城镇规划、管理的职能进一步弱化,原有的规划无人执行,导致乱搭乱建,使本来就脆弱的基础设施严重破坏。
基础设施水平整体不高,建设资金短缺。分水镇小城镇的城建布局基本沿着公路两侧散乱布局,企业、商业门店、住户沿线分布,形成了“马路经济带”。城镇排水功能不足,供水网管陈旧,绿化面积不足,缺少公共活动场所,文化体育场所,设施不能满足居民要求,环卫资金严重短缺,装备设施落后,垃圾处理困难,清扫运送处理能力差。农业集约化经营面积不大,排涝抗旱能力不强,特别是抗旱死角较多。沟渠污染严重,除汉江及地下水外无一处清洁水源。
三、加快小城镇发展促进农民返乡的对策
扩大小城镇规模,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扩大小城镇规模,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小城镇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保持了较强的吸收能力,拉动返乡农民工就业的积极性。大力提升小城镇的规模,改善小城镇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坚持从现实出发,突出小城镇发展重点,提高小城镇的质量、水平,从而扩大小城镇规模。
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应当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遵循区域协调发展原则,科学制定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布局。调整小城镇的产业机构,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与销售,突出产业优势。同时乡镇产业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城市管理队伍。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城市专业管理队伍,赋予其综合执法的职能。管理体系可以考虑加大垂直管理的力度,隶属于市城管局。业务接受市城管局指导,以解决执法权的问题,资金由市、乡镇财政共同保障。二要切实加强综合整治,推行“门前三包”,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三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居民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通过广播、宣传栏的宣传和开展学生、居民“我为美丽分水作贡献”的演讲比赛及公益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广大居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小城镇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小城镇 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服务的中心。它不仅可以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课题首先探讨了我国农民工返乡与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后就业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然后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对农村城镇各方面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尝试性提出了提高农民工就业率,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健全小城镇发展体系的对策及建议,如: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让更多的农民工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劳动技能,适应更多岗位需求,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然而,由于在对分水镇返乡农民工就业率与小城镇化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时,掌握的显示数据较少,缺乏第一手材料,因此分析不够透彻。所以,论文最后提出的一些对策建议尚需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作者单位:汉川智盛会计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