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

时间:2019-05-14 01:3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

第一篇: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继续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这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在建立、健全之中;政治体制、政府职能的转变,也都在继续深化之中。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从教育创新的角度论述了继续进行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而“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教育体制”。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当今世界正处于变革的过程当中,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合作成立了一个包括美国、日本、南非、巴基斯坦、印度、法国、智利等13个国家的前教育部长、大学校长和教授组成的专家组,探讨未来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问题。经过两年的研究,专家组于2000年6月发表了题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前景》的报告。报告力图从公共政策决策者和国际社会的角度,提出21世纪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报告”指出,“体制是焦点”,应该“使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能够具有多样性”,为此,高等教育体制必须形成以下的核心特征:充足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接受政府的指导与监督;明确的层次区分——给予高等教育机构以足够的空间发挥其各自的特长并服务于不同的需求;在竞争的同时进行合作;日益开放——鼓励高等教育机构的知识共享并且加强与社会对话的能力。这个“报告”分析的虽然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和核心特征,但也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总趋势。纵观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将主要围绕七个方面继续深化与扩展。

一、继续促进合并院校实现学科融合,优化资源配置

几所院校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并,这是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院校合并不是我们首创,不过这样大的规模,确实在世界上产生了不小影响。但是,应该看到,绝大部分的合并院校都是在最近几年里完成组建工作的。有不少学校连“五个统一”都还未实现,更不要说实现学科融合、优化资源配置了。这就是说,继续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但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坚持改革之路,以实现学科融合,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校园里如果没有多种学科的相互渗透、影响,相互贯通,没有长时间的交融和积淀,是很难形成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氛围的。学生不在这种氛围里耳濡目染,接受熏陶和教养,就不大容易有很高的素质。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过渡,学科的日益综合化,近二三十年来,高等学校自身走向综合与集成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工学院改为工业大学,进而改为综合大学就是这种趋势的初始呈现。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对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大量的工学院、教育学院、农学院等通过合并组成20多所新大学,使澳大利亚的国立大学的数量由原来的十几所迅速扩展到了现在的37所。这一调整使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的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大量单一的专业教育,改变成为系统、全面的教育;科学研究成为所有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澳大利亚大学科学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并在材料、矿业、冶金、生物等领域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

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对我们更具有启发意义。大家都知道,哈佛是一所包括法、商、医等11所学院在内的综合大学。但它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分散管理的政策,允许每所学院制定自己的政策并负责自己预算的制定和资金的筹措。不过,自尼尔L.陆登庭于1991年担任校长以来,一直致力于改变这种过于分散的状况,努力把这11所互不联系的学院组成较为统一的大学。陆登庭认为,这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式所必须进行的改革。首先,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削减预算的问题,把各学院组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实体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分配资金。其次,是建立一种必要的机制,鼓励各学院之间更多地进行合作,促使进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国家面临挑战的五个主攻领域(环境研究、公立学校教育、保健、职业道德和价值、智能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上。这些都是目前正在迅速成长的热点学科领域。这位校长还认为,主攻这些目标会增强美国在世界新舞台上的竞争能力,从而也将有助于维护哈佛大学作为国家领头大学的威望。陆登庭的这种改革,获得了哈佛大学多数教授和学生的好评与认可。哈佛大学的这种改革,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

通过合并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在日本也引起了极大的重视。日本文部省2001年6月11日颁布的“大学结构改革方针”提出要通过“促进重组与合并”等的改革措施,扶植30所优秀大学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学,要大幅度削减目前的99所国立大学,其措施是:(1)根据不同大学和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合并,大幅度减少国立大学数量;(2)将医科院校等单科大学与其他大学合并,并考虑其移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3)推动大学和院系实行区域间的重组合并,等等。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至2001年年底,“决定合并”的国立大学有12所;“正在研究合并”的国立大学有22所、公立大学有8所;“决定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国立大学有36所、公立大学有24所。累计占66%的大学在重组、合并问题上出现动荡。私立大学将台并纳人视野的有12所,占4%。近年来,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主要是私立大学)走上合并的道路。促进学校合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财力不足,有数以百计的高等学校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而导致资源严重不足,因而要求合并。根据专家们研究,一所私立大学不亏不盈的基点是1800名左右的学生,目前美国有844所私立大学少于

1800名学生。二是为了通过合并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实力。

我国合并院校深化改革的方向,主要也是这几个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学科融合,提高办学效益,增加办学实力。

二、继续加强院校合作办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院校之间的合作办学,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蓬勃兴起的一种改革模式。较早的如北京市东北片的几所学校(对外经贸大学、中医药大学、化工大学等),广州市石牌片的几所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大、师大等)的合作办学。它的特点是,地理位置相近的学校各自以独立法人身份,通过协议,就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若干大家共同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合作,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这种模式既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又不涉及隶属关系、投资渠道等外部关系,简易可行,是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推进的改革模式,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推动下,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开展了紧密合作的全新办学模式。两校成立了由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南开、天大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的本科教学合作办学协作组,制定教学合作方案,并在两校本科教学领域合作达成一致意见:要充分实现本科生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两校本科生跨校选修学分成为可能。在这个基础上,两校分别建设两校共同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工程训练基地,面向两校师生开放,并组织开展两校学生共同参加的教学活动。两校还共同申请设置本科专业目录外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业。2001学年各为对方开设l0门公共课,3年内两校互相开设的公共必修课、选修课达到l00门以上。同时,两校加强选修课建设,实现两校的选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并实现学生任意选修,两校互相承认学分。两校还在本科教学领域实施全新的办学模式改革,共同制定适应新的办学模式的相关制度。两校在培养研究生、攻读第二学位等方面也进行合作。在2002年研究生招生中,天大、南大互相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两校学生可跨校选修第二专业或第二学位,并获得另一校的学士学位。为使教学改革顺利进行,两校还根据需要互聘教师任课,并共同设立l0个研究项目。

许多城市纷纷登台的“大学城”,又为高等学校合作办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据《文汇报》2001年10月12日报道,由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建设的上海松江大学城,总面积达

4600亩,已有上簿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社会声誉较高、学科类型接近的高校率先入驻大学城办学,5500名新生成为第一批受意者。大学城多校共享,没有任何围墙分隔。各校区以教学、科研为主,建造教学、行政、实验楼,而生活区都集中建在共享地带,提高设施利用率。在上海市教委的领导下,大学城已建立教学协作组,负责实施教学资源共享。各校实行统一的以学分计量、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跨校选课,教师互聘挂牌上课,各校还将开设跨校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士学位、专升本,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选择发展的空间。大学城内各校的学科结构调整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在保持各校优势特色的前提下,少数完全重复的专业和差别较小的同类专业将逐步得到调整。

截至l999年底,全国计有31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校际闻的合作办学,形成了227个合作办学体,总计571校次。但是,这种合作办学仍有待于继续扩大和深化,以求获得更大的实效。

这种合作办学也正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兴起,并且出现了各具特点的不同模式。

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合并部分课程模式。据美国《商业周刊》2001年4月30日一期报道,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协议合并商学院部分课程。这两所大学的办学思想不同,又相隔遥远,曾相互争夺生源、师资和公司客户。但现在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难得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作出的求生存战略——使两校的优势得以互补,使之共同发展。哈佛在综合管理和领导角色研究方面名扬四海,而斯坦福在创新、电子商务和培养企业家方面声名鹊起。两校利用强强联合的魅力和名气,开设两校现在都没有开设,但都在探索开设可能性的MBA课程。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评论说:”联合顺理成章,因为两校侧重知识领域的不同方面。”IBM全球管理开发经理说:“如果它们获得成功,再加上它们的名牌效应,那是不可战胜的。”据预测,这项联合计划意味着有l亿美元以上的收入。

跨校、跨区、跨领域的合作学程模式。《时代周刊》2001年10月15日一期又以《EMBA国际新趋势》为题发表文章说,由于时代快速发展,“危机管理”如今在商学院流行,推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原来只是部分校长的个人尝试做法,推动一年来竟成为EMBA(高级主管工商硕士班)的国际主流,衍生出跨校、跨区、跨领域等各式合作学程。该刊认为,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之所以能够跃入全球十大EMBA学程排名,均是得利于跨校合作。这两所管理学院,前者走出欧洲大陆,与新加坡大学合设亚洲分院;而后者是经由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和密歇根大学的鼎力协助下完成的。

相互开放专业和学科供学生选择的模式。日本国立大阪大学和大阪外国语大学从2001年4月1日开始的新学期起,进行学科互补和学分互换的合作办学新尝试。两校分别向对方开放一定数量的专业和学科供学生选择。大阪大学开放的学科有美术史、国际法、宏观经济学和现代生物学等77个学科;大阪外国语大学开放20个语种专业及可进行相关语言文化研究的91个实习和研究项目。此外,两校二年级以上学生,每年还可在对方学校选学10个学分,毕业前可选满30个学分。与此同时,日本40所国立、公立、私立大学校长组成的“大阪府大学校长会”研究如何实施在日本尚无先例的大规模国立、公立、私立高等学校学分互换的问题。

联合授课与交流学生的模式。据《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2月18日报道,为了能够通过联合授课和体育文化交流与广泛的学生进行交流,利用插班生和学士入学制度改变学习方向,并发展不同学科间的共同研究,东京都内的五所单科色彩很浓的名牌大学决定联合办学。这五所名牌大学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受到很高的评价。但是,他们感到,在研究和教育领域越来越高水平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研究学问的对象过于狭窄就成了一个弱点。因此,他们认为,为了在世界性的大学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保持各大学独立性的同时进行联合,以实现“综合化”,这才是上策。对这种合作办学,日本文部省一位官员给予高度评价:“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将成为大学经营的重要课题。联合的构想成为国立大学的样板。”

台湾掀起互采学分、共用资源的合作办学热潮。在2002年上半年,台湾也掀起了合作办学的热潮。台湾“教育部“在2001年底,公布推动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并拨款25亿台币鼓励大学整并,以全面提升大学品质。2002年3月,台湾“清华”、“交大’、“中山”、“阳明”四所“国立”大学合作筹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接着,台大、政大、成大、台湾“中山”四所“国立”大学宣布筹组“台湾大学系统”;台湾师大、台北大学、中正大学、中兴大学筹组“台湾综合大学系统”;彰化师大、高雄师大、台北师院、台北市立师院、新竹师院、台中师院、台南师院、屏东师院、花莲师院及台东师院等十所师范院校也进行结盟。各“系统”的合作深度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台湾联合大学系统”的合作,包括资源共享、师资互相承认,四校同时开课、学生交流选课、共同招生、设置共同校区等,未来还可能成立一个总校区,合作的层面较深。而“台湾大学系统”则只包括资源共享、互相承认部分学分等,涉及的层面较低。推动各院校合作办学的直接动因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面对更多元的竞争,国外大学赴台设分校,大陆大学的“磁吸”作用,对台湾高等教育冲击更大;岛内出生率下降,学生来源逐渐枯竭,加上多元化入学方案的实施,学生不再依联考成绩高低的落点选择学校,学生自选空间加大,合作办学互采学分,共用资源,是吸引学生的重要途径。

三、继续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90年代,我国把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实施。为此,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深入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学校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仍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是简单的改变学校的隶属关系,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限,建立起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上面。过去,我国高等学校曾经历过几度“下放”与“上收“的反复,使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作用仅是解决学校的隶属关系问题,都不过是换个“婆婆”而已,而对政府的依附关系依然如旧。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刻地告诉我们,改革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必须坚持政府转变职能,扩大学校面向社会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使学校真正成为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在改变领导管理体制之后获得健康的发展。

应该充分认识到,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要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此。必须使生产者对生产过程具有自主决策权。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的调节,就是把学校看做是“生产者”,而生产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对其生产过程享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经济生产实体的自主权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了解这种异同,也是很重要的。

按照生产功能的学说,高等学校是有别于经济生产实体的一种非营利组织,它的决策和活动是为了在竞争中企求最大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是追求获取最大利润。如果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靠的是获取利润的话,那么,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则靠的是获取综合效益。维持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产品包括毕业生、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的数量、规格和质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二是需方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出能力,包括学生所交的学费、政府的财政拨款、社会团体及个人的资助,以及学生的录取和教职员工的录用等。在投入与产出之间有一个过程,这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取决于生产者的决策和活动本身。为此,要提高高等学校“生产过程”的效率就必须使高等学校对生产过程拥有自主决策权。但是,这种自主决策权限又不同于企业。因为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高等学校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综合效益,这种综合效益不能用利润来衡量。而是表现为学校能否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多方面需求,所以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又是有限度的,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使其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全面需要。而且随着高等学校职能的扩大和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必然不断加强。

因此,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就显得十分重要。1988年6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当代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曾对这个问题作过专题研讨。与会的中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做这样的归纳,所谓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学术上应有充分的自主权,使自己培养的人才和研究的成果及提供的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波伊尔博士认为,现在需要这样的平衡,即在给大学以充分自主权,使其保持自身学术风格的同时,还要使大学向国家和人民负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萨利姆博士强调,高等学校的自主权,实质上是赋予高等学校更多的责任,大学校长在要求学校自主权的同时,必须考虑向社会和政府承担责任和义务。法国教育部高等教育与研究司司长比肯博士说,高等学校的自主权是有条件的,要实现学校的自主与外界的平衡,需要一定范围内统一的管理。前联邦德国联邦大学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波德博士说,高等学校的自主权不是建立在完全自主的基础上,而是要受到政府利用财政拨款引导和协调的影响。因此,所谓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实质,是指高等学校具有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而不是具有在封闭的系统里自我完善的权力。

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演变的过程和经验来看,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大小与下列一些相互联系的因素有关:国家的政治需求程度;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程度;学校之间的竞争程度和文凭的等价程度;政府(国家)间接调控手段的完善程度;学校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程度,等等。

这就是说,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对我国来讲,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和学校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如招生录取、专业设置、用人制度等诸多方面将继续扩大。

四、继续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决策权

加强省级政府对设在本地区的高等学校的统筹决策权,变“条块分割”为“条块结合”的新体制,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并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更加优化资源的配置,中央机构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将因之而不断深化。因而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省级政府的统筹决策权。

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决策权,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化趋势所要求的。世界银行1999年9月5日发表的《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跨入21世纪》认为,以地方化即国家的各城市、省等为主体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不断增大,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地方化会与日益加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一起,为人类的发展前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也可能导致混乱,加深人类遭受的苦难。主持编写这份报告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全球化就像一个大浪,它能使国家倾覆,也能把它们推向前进。成功地实现地方化可以创造一种情形,即使得社会中的地方主体和其他群体能够自由地行使个体自治,同时也有动力携手合作。”从经济发展进程看,全球化改变了对工业地理和区域经济的理解。在全球化经济中,新的世界分工不再以国家,而是按照区域的竞争力来进行。全球的要素、资源和分工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变化着,并越来越集聚于有个性的区域。而区域的崛起也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从而也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区域特征更加显著。

田长霖教授则论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等学校的关系。他说,“美国这么强大,但真正有实力、繁华的就是几个地区,旧金山湾区、洛杉矶、波士顿等几个地方带动了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全美国1/3的创新企业在只有170万人口的旧金山湾区”。而“旧金山湾区之所以成功,重要原因就是有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世界级的高等学府”。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这种地方化、区域化的趋势,使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地方化趋势,因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所谓高等教育地方化的趋势,就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普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的权限逐步下移的趋势,即由中央——省——地方下移的趋势。美国高等教育自其建国以来,特别是莫利尔法令颁布之后,是以州政府管理为主的,但近年来又进一步强调要与地方社区相结合。以波伊尔博士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提出要“创建新型美国学院”,就是体现了这种要求。他们所提倡的这种新型学院的基本特征是与地方社区发展相结合的。波伊尔博士在1994年的一次演讲中说:“高等教育将出现一种崭新的卓越模式,这一模式的学院将丰富院校、复兴社区,并给予服务这一学问以新的尊严与地位。“这一新型美国学院将围绕紧迫的社会问题组织跨学科的研究所。这种学院的本科大学生将参加实地项目,把想法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课堂与实验室的范围将拓宽,卫生所、青年中心、中小学和政府办公室都是学生们的课堂和实验室的一部分。教学人员将与第一线的实践者结成台作伙伴,而这些实践者则可到校园任教并担任学生的顾问。”

前几年,台湾当局也很强调教育的地方化问题。他们明确提出要求:今后台湾各大专学府应与各地的产业相结合。以促进地方的繁荣发展。台湾的“中央日报”于1995年3月13日专门为此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叫做《大学教育应与地方发展相结合》。社论指出:“必须将大学及其所在的地区做有机的结合.使师生与当地民众融合于一,形成‘大学城’,并促进大学所在地区的整体发展。同时亦可解决高等人力的就业问题。”社论还指出,这也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本于此一原则,在先进民主国家的大学城,往往会与社区相结合,形成知识、教育、文化与科技的重心。”

1999年底,包括北大、清华、哈佛、MIT等在内的中美两国著名大学校长在哈佛大学举行了一次被称为“超豪华阵容”的聚会,在研讨大学的宗旨时,认为“促进学校为社区作出贡献,与社区的价值观相融合”,是其重要的教育原则和价值观。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而论,应强调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决策权,但随着21世纪中叶的到来,我国进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后,那时可能就要强调中心城市的参与办学和管理了。

五、继续加强社会参与办学和管理,加强校企合作

社会力量办学,是“社会参与”最常见的形式。“加强社会参与”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确定的发展战略,国家为此提出了许多措施。这一改革在21世纪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社会力量办学(即民办教育)将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办学范围将扩展到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各个领域。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将更加多样化,有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其他社会团体办学,有企业和公民个人投资或集资办学,有政府部门与企业联合办学,有实行“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等多种形式。国家将会采取制定完备的法规等措施来进一步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特别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与国有企业改革、技术改造、再就业工程和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结合起来,把重点放在兴办成人教育上。

校企合作办学,是“社会参与”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一个报告中,是这样分析大学与社会外部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大学——宗教团体的关系已成为历史陈迹大学——国家的关系也日益减少;展望未来,将产生最激动人心的管理方法——高等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不久,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总趋势做的专题调查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认为,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19世纪和19世纪以前,宗教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密切,教会对教育的影响强大;进入20世纪以来的主要特征则是民族国家的政府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政府对教育的影响强大;在行将到来的21世纪,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企业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强有力。

1996年元月,海峡两岸大学校长在台湾举行的“高等教育现状研讨会”上提出,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结的产学合作制度,是达到双向参与,共同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办学新路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逐步加强“社会参与”管理学校的体制,使之成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中十分庞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大拓展了教育与外部的联系,增强了教育和学校的适应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40多所高等学校与

5000多家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与管理,但无论是合作的深度还是广度都还不够,仍有广阔的天地。特别是原属中央业务部门举办和管理的一大批高等学校.它们和企业有着许多天然的联系和历史的渊源,更应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继续扩大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进学校不断改革和发展。

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是“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在《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为保证政府职能的转变,使重大决策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要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包括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机构、高等学校设置和学位评议与咨询机构、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资格证书机构等,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的作用。”在21世纪,这类教育中介机构将会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

社会参与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选民的意愿影响高等教育重大事项的决策。这种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在这些国家,高等学校,特别是公立高等学校,是最大的公益事业,涉及选民税收的相当大一部分钱是用在公立学校上的。因此,对公立高等学校的有关学费、教师工资、基本建设和发展规划、专业建设、经费分配等许多方面的管理,都与社会各界、社区有关。政界人士为自身的前途和利益,大都要力争反映选民的意愿。在我国,随着政治法制化、民主化的发展,民意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大。

六、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随着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反映社会整体利益的政府,必然要加强对它的宏观调控,其目的是为了使它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对此,著名教育家、剑桥大学副校长阿什比曾做过深刻的分析,他说,“在过去,每所大学都是独立的有机体,各按其内在规律去吸收营养和发育成长。如今的大学已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绝对不可缺少的事物。过去在封建王侯和教会主教的羽翼下,大学被培育成为美丽的花朵。它并不比宫廷中的乐师具有更多的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以前,政府对大学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如今却想逐步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了。对此,抱怨之类的反抗是没有用的。现在办大学是很花钱的事,如果没有资助者给大学以资助,大学就将失去存在的希望”。法国一位军事家曾说过:战争太重要了,所以战争不能由军人来决定。美国一位科学家引申这句话说:科学太重要了,所以科学工作不能完全由科学家来决定。我们也可以引申这句话说:教育太重要了,所以教育工作不能完全由教育工作者来决定。

不过,改革过于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仍然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到21世纪初将建立起科学的分级分工管理制度。

要继续坚持在保证全国大政方针统一的前提下,对教育事业实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这一点对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的我国来讲,显得更为必要。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主要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发展规模,经费预算及统筹安排,教育质量、各类学校设置标准和各类证书学位标准等进行宏观管理。说到底,政府主要就是对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整体的综合效益。同时,确保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要加强教育决策咨询系统、信息系统、督导评估系统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的功能。

七、继续优化结构,引导院校正确定位,办出特色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国家开始把这种改革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结合起来,其主要内涵有两项。

其一,是把普通高等学校的改革和调整与成人高等学校的改革和调整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成人高等学校的改革和调整的基本原则是:要主动适应成人教育形势变化的要求,既要办好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教育质量高、有长期社会需要的成人高等学校,也要打破条块分割、条条分割,促进部分规模小、重复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的调整和合并,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市(地)级教育学院与当地师范院校的合并;管理干部学院有条件的也要与普通学校合并。其二,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概括为“三个三”: 第一个目标,按照全国性(面向全国招生)、区域性(面向大区或数省招生)、地方性(面向本省、本地区招生,个别特殊专业也可面向数省招生)三类不同的服务覆盖面来规划学校布局。前两类学校由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直接管理或与省级政府共建、共管;后一类学校由省级政府管理。第二个目标,按照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差异性建立起合理的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少数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同时承担研究生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学校,主要承担本科教育任务,其中部分学校适当承担研究生教育;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培养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其中,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师)。第三个目标,逐步形成综合性院校(文、理、工、农、医等各大门类学科较为齐全的学校)、多科性院校和单科性院校较为合理的布局。在2002年,大致建立起新体制的基本框架,然后,再用3~5年的时间巩固和完善,使新体制基本确立。在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其根本目的是要促使各个高等学校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整个高等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求,从整体上提高高等教育的综合效益。这样的调整优化,在21世纪将进一步加强。

上述七个方面的改革,都发端于20世纪8090年代,在21世纪仍将继续深化与扩展。这是由经济、政治、社会诸多因素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又都反映了、融人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在某些方面,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起着“引导世界潮流”的作用。

第二篇: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内涵

1.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包含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两部分。其中,教育机构包括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实施机构。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指各级以及各类的教育行政机构以及内部的管理机构;而教育实施机构则主要包括各级别及各类别进行教育实施的学校。而教育规范则指建立起来并且整个教育机构得以正常运转的制度、措施及方案等。各类教育管理机构与各类别的规范结合因此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指的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的改革,也就是是即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机构职责权限制度的改革。如果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进一步延伸,其外延是指各级别各类别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各级别各类别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而该改革则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完成了彻底改造旧高等教育体制的任务,实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主权及全国高等教育的统一领导。1958年,教育部着手进行高等学校管理权限下放工作,提出根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由于在“大跃进”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在宏观上缺乏统筹规划和控制指导,高等教育出现了盲目性的发展,呈现出了教育“大跃进”。1961年国家调整了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的格局。然而1966年到1976年,国家再次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管理权下放给地方,致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出现无序发展的状态。为此,自1977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强调集权为主,逐步恢复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始动期

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

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可大致 1

划分为以下几个阶

1.启动阶段(1985--1991年)。

《决定》的出台是我国第一次突破了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仅仅局限在政府之间的管理权限划分的框架内,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置于改革的中心,高校办学的主体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突出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由此启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2.总结、调整、局部推进阶段(1992--1997年)。

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步骤,并就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财政拨款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会议上将其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3.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1998年至今)。

党的“十五大”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加大力度、加快进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阶段。自1999年开始,高等学校连续三年扩招,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基础。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又站到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

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

(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办学渠道的拓宽、新教育资源的增加,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多种机制的高等教育办学试验。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突破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公办、民办高等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经费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1993年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与建立对家庭贫困大学生“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同步进行,使改革平稳推进。至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约1800亿元,其中,政府财政

拨款约占49%,其他来源约占51%,形成了多方位的资金筹措渠道,使高校教育经费短缺的局面有所改善。

(三)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高校招生考试科目实行的“3+X”模式,突出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彻底摆脱了“统一分配”的模式,试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新格局。

四、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1.教育运行机制尚不成熟

现阶段,我国各类别的教育运行机制并未完全成熟。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我国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而相关的师资队伍尚待建立,相关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还不健全,并且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因此,虽然高等职业教育连续几年进行扩招并达到了大众化的教育水平,却并没有为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好准备,因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2.教育经费筹措仍面临困境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水平与力度,但是财政的教育投入占全国GDP总值的比例一直很低。并且,随着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财政性投入却并未实现同步增长。从总体上说,对一些地方院校来说,提高收费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却造成了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同时,教育经费问题更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

3.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整个教育体制以理论教学为主,并未与整个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以高等院校为例,有些以学科分类为线索设置专业和课程,而相关的课程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偏离实用性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整体需要。近几年来,纵使很多高校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是单纯地进行教育灌输知识却忽视了能力培养,这导致了很多学生高分低能问题的出现。

五、十二五期间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我国教育发展已经经历了十一五发展的阶段,“十一五”规划纲要表明,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三大主要任务。然而,鉴于我国目前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阶段,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势必要进一步加强。“十二五”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1.科学规划教育发展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该科学规划国家教育发展,遵循分类清晰、布局均衡、结构合理的原则,从而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协调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逐步从农业大国向新型工作大国转变,并且逐步向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迈进。因此,对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而言,人才培养必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也就是说,国家应该在力发展应用型、自主创新型人才,从而建立拥有自主技术与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2.建立教育的有效竞争机制

政府必须打破教育独家垄断格局,从而保证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竞争的教育供给机制。该做法的意义在于:1)强化教育与科研院所、企事业机构的联系;2)增加非政府部门与个人对教育的投资比例;3)加强私立或民办学校的作用,从而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3.继续加强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

教育的财政性投入是保证其发展的基础与手段。因此,我国还应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使教育事权与财政权相匹配,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为实现该目标,我国必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而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我国应进一步协调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公共财政体制。也就是说,中英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投资的责任,并实现相对集中的公共财政机制,然而,教育的管理工作由地方负责。与此同时,针对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教育投入问题,国家必须建立经费转移的制度。

4.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模式

我国应该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的模式,可初步采取一年多次高考的制度以及学分制的学位管理机制。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该兼顾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

才,而在实践中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相应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应该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即拥有两种培养潜质的人才都有机会被高等教育录取,而不能局限于参加高考的高中生。

5.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将将教育权、行政权与学术权力分离,从而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教育行政的职责主要应体现为:确立国家教育的资源布局,制定国家公共教育发展规划,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建立教育市场规范化管理体系。而对于教育行政机构与办学主体间的关系,不能够为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应为服务与被服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第三篇:浅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浅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属、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种新思潮对高等教育的冲击,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的涵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含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属、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国家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高等学校的自身管理体制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它既包括高等学校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也包括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管理权限、投资体制、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是国家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中机构设置、相互关系和责权划分的制度,主要是明确由哪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进行统筹和决策、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之间的责权利如何划分以及采取何种方式才能对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等。其最主要的作用及意义在于:明确的规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在实施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职能。相较各个高校这些子系统而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的大系统,它决定学校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直接支配着高校的全部管理工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含义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指政府或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机构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内容相应地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政府(中央)与政府(地方政府)在管理权限方面的分配与安排,也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如何实现合理的安排:二是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的关系,即政府如何进行宏观调控、社会怎样积极参与、高校如何自主办学。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适应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变革的要求,协调政府、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关系,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能力,建立一个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教管理体制。

从微观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指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机构内部有关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我国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改革前,高等学校及其机构的管理机制基本上与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对口(一般由对口的职能部门,如各级教育部门统管),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封闭性特点,导致高校缺乏独立、自主办学的能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开始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形成既能适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对口管理需要,又具有一定的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能力的内部管理体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的结果离理想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加入WTO后,如何继续深化高等学校及其机构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理顺政府、社会及各高校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新时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环境要求的,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有利于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离不开两个背景:其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其二,权力比较集中的政治体制。这两个背景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集权。不可否认,这种受集权影响巨大的高等教育体制曾经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种新思潮对高等教育的冲击,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配置不合理。

长期以来,高校的行政人员普遍存在人员过多的问题,许多高校不是因岗设人,而是因人设岗,各院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此外,高校的主要中层管理岗位,通常都是职教相兼,对科研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两肩挑,大部分人员由于分身乏术而有所偏重,这样既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保证,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工作的高效与有序。

第二,监督机制不健全。

由于高校部分中层管理干部“职与教”相兼,一方面,作为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要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制定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接受监督和检查,使得制订者本身也是执行者,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监督无法保证,工作难以展开 第三,竞争机制不科学。

无论是高校行政人员还是教学人员由于缺乏科学的竞争机制,奖惩不及时,报酬不合理,激励不到位,没有真正做到优胜劣汰,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得过且过,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首先,必须加强院校合作办学。实现优势互补。

自20世纪90年代始。院校之间的合作办学在我国蓬勃兴起。大量地理位置相近的学校通过协议就教学、科研等达成一致的合作意向,在合作中力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最终双赢的目标。这种办学模式由于能实现校际间的资源互补,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追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了合并,并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从长远来看,高等学校通过合并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办学模式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仍应大力推行。其次,有必要继续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把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实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二十年来也确实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大学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但是,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看,目前的状况仍不理想,比如高校招生、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教职员工科研项目的评定等方面仍无自主权。因此,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学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继续坚持和壮大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首先。要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我国加入WTO后。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将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计划性、指令l生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我国各级教育部门一直信奉“高等教育管理就是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行政体制或属于行政体制”。现在,这些落后的、旧的观念必须加以扬弃,取而代之的应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从而使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的教育管理模式等满足全球化、国际化的要求,达到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之目的。

其次,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一直以政府行政机构设置模式为榜样,政府对教育管理干预过度,学

校自主权过小。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必须尽快转变相关职能,“下放”相关权力。政府如不能做到政校分离,从繁琐的事务性管理中退出,高校的自主办学也就无从谈起。政府也就没有教育国际化视野。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完全脱离政府管理,政府管理仍是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保障与基础,政府主要履行宏观的、全局性的、指导性工作。也就是说,政府部门在制定和执行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程序更为公开、更为透明: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事务性管理转向宏观管理;进一步扩大学校的自主权等。第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要求我们:①建立三位—体的管理体制。即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设计上,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专家及各专门委员会组成决策机构;中层管理部门组成执行机构:全体教职员工、学生、社会相关人员组成如督导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等监督机构,从而保证高校的决策合理、执行到位、监督有力,确保公平与正义之理念在高等学校的贯彻落实。②建立三者和谐的管理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高等学校极其机构虽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力,但必须处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导向之下。高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应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积极引导、高校自主力学、由社会监督成效。

我们相信,我国的高等学校极其机构只有在提高办学质量、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增加其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高校竞争压力下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才能有—个更美的未来。

第四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情况来看,高等教育的影响得以不断扩张,自身建设得以不断完善,其扮演角色亦越来越重要。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要求高校能够结合社会的发展及时对其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同社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体制;体制改革

在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

一、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高校在加强其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时的对其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近年来各校虽有很大的体制改革,但其自身管理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依附上级管理,处于被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使高等教育得以自身发展,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现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缺乏特色,难以适应综合化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通过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不但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优秀的协作品质。只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综合性多样化的高端型人才。从而使高校的发展能够同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满足市场对优质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1.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建特色学校,加强国际合作

根据我国各地的经济和高校的分布情况,突出重点,明确各自的办学方向,创建特色名校。为了保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一定要规范各类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建立有效的办学监督、评估和质量保证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受教育者的权益,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高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为了进一步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扩大留学生教育,争取更多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华访问学习,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支持和鼓励高校举办或联办国际学术会议,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出国参与学术会议。和国外著名高校、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经常的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

2.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

因为我国的高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主导和干涉而进行管理的,因此在高校的管理基本是国家主办,政府直接参与,学校协助的,依附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导致学校的自主管理的被动。但是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不能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因此其管理手段和管理职能,在高校管理中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与检验。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要不断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水平,使高校掌握自主管理的权利,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其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不对其进行管理,而是将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充分尊重高校的自主管理和办学权利。政府要对高校管理中的如教育经费的管控、教育监督与评价等工作进行一定的规划与设计。

3.完善高等教育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要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机制,这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发展要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在政府的干预下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对一些市场环境中不合理现象进行干预与指导,从而促使我国的高校能够成为可以自我发展、自我支配的权益实体,而不是受某一方支配的机构组织。政府可以针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保护和约束政策与法律。近年来,我国已经渐渐形成的依法治教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补充,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会不断的深化与发展。一方面是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并经之路和必然结果。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参考文献:

[1]唐汉琦.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兴起——基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5(4)

[2]李思林.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3)

第五篇: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不断加深,外汇管理体制又面临许多新问题,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外汇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外汇管理的效率,进一步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持续发展。

关键字:外汇管理 体制改革 发展演变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三十年的历程,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总结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三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程和取得的成果,分析外汇管理体制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对进一步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的长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外汇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水平低。同时,为适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和进口替代性贸易战略,我国对外汇实行了高度集中的分配管理体制,集中所有有限的外汇资源,实行统一管理,采用指令性行政分配方式投入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整体目标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为稳定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配合并促进其他领域的改革、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归纳起来,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年;第二阶段1994-2001年;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初级阶段(1978-1993)在这一阶段,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经常项目的可兑换,为对外贸易开放提供保障。对于经常项目,我国的资本管制政策主要体现为强制结汇制度、外汇留成制度和双重汇率制度。强制结汇制度和外汇留成制度是针对中资企业经常项目交易的资本管制政策。外汇留成是一种使用外汇的权利,以额度的形式表示,在使用时用人民币配成现汇。中资企业的贸易及非贸易外汇收入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结汇,其出口外汇收入卖给国家后,国家按规定比例给与出口企业外汇留成额度。用汇时,单位用人民币配以额度,按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购买现汇,对外进行支付。

双重汇率制度是这一阶段我国对经常项目实行的另一项资本管制政策。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除继续保留公布牌价外,还制定内部结算汇率。1981年正式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外汇的结算,汇率为1美元兑218元人民币。从1981-1984年,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没有变动,同时公布的牌价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汇率为1美元兑115元人民币。1985年1月1日,我国取消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进出口贸易外汇按官方汇率1美元兑218元人民币结算。1985-1990年,我国多次大幅调整汇率,由1985年1月1日的1美元兑218元人民币,逐步调整至1990年11月17日的1美元兑5122元人民币(其中两次大调整分别是: 1986年7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3120元调至3170元,贬值1518%;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汇率从1美元兑3172元调至4172元,贬值2112%。),到1993年底,官方汇率调至1美元兑5172元人民币。由于外汇调剂市场的存在, 1985-1993年,我国实行的仍然是双重汇率制度,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存。例如, 1993年底,我国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8172元人民币

(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1)

这一阶段,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建立了资本市场和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了汇率并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1996年,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完全可兑换,使对外贸易畅通无阻。但是,我国的经常项目实际上仍然存在外汇管制,体现为银行结售汇制度。例如,我国对中资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强制限额结汇制度,除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开立外汇账户保留以外,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这一措施实为限额结汇管制,属汇兑管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的是意愿结汇制度,但不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售汇(也属汇兑管制),外商投资企业要卖出外汇或者购汇都必须在外汇调剂中心进行。

在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的同时,我国对资本项目的交易和汇兑实行了严格控制,一是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所有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均须调回境内;二是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均应在银行开立外汇专用账户,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结汇;三是资本项目下的购汇和对外支付都须经过外汇管理部门的核准,持核准件方可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购付汇。

实行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的官方汇率是1美元兑518元人民币,而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8172元人民币左右。1994年1月1日实行汇率并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8170元人民币。利用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完善阶段(2002年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对资本管制的思路进行了调整。在前两个阶段,我国强制结汇的管制思路主要是基于我国外汇储备短缺的事实。在第三阶段,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改变了短缺的状态,不仅如此,通过外汇占款而产生的基础货币的扩张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这一阶段,我国一是转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外汇流入越多越好的观念,加强了对外汇流入的监测与管理;二是转变外汇流出越少越好的观念,逐步建立正常的、合理的、可控的流出机制。在经常项目结汇方面,逐步向意愿结汇制度过渡。到2007年8月,我国外汇局取消了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境内机构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以此为标志,我国自1994年以来沿袭了13年的强制结汇制度,淡出了历史舞台,被意愿结汇制度所取代。

对于资本和金融项目,逐步完善并适度放松了资本项目外汇管制。首先,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证券投资,拓宽资金流出流入渠道,如2002年,我国推出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允许合格境外投资机构投资于境内证券市场上包括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民币标价的金融工具。2007年6月,推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制度(QDII)。其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放松资本流出的管制措施,如简化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各种手续、放宽购汇限制、放宽境内金融机构境外证券投资和代客理财等限制、实施/走出去0战略,成立国家投资公司、实行境内个人对外证券投资试点等。再次,对短期资本流动,尤其是/热钱0投机活动进行抑制,如加强外资对房地产业投资的审批和监管、大幅度核减中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等。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进一步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不再单一钉住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1美元兑812765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1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2101%。银行间一揽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13%。

二、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演变的方式、路径及其特点

1、国家对汇率的干预。虽然改革后的制度在对汇率的管理上有所放松,汇率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浮动,但政府仍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管理,政府仍发挥着主导作用。

2、中国外汇管理法规“位卑权重”。中国外汇管理法规从一开始就以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包括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律的形式出现。导致中国在外汇管理这一领域只由一部行政法规《外汇管理条例》调整,一切外汇管理活动都以其为准则。

三、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现行框架

根据《经济法》中的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概述

我国从建国以来一直实行外汇管制。建国初期,基于我国国力较弱以及当时所处的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顺势颁布了一系列的外汇管理新法规,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为主,包括其它外汇管理法规、行政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相对完善的外汇管理法律体系,标志着我国外汇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目前,我国外汇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

1、外汇管理的对象是境内机构、境内个人的外汇收支或者外汇经营活动,以及境外机构、境外个人在境内的外汇收支或者外汇经营活动。境内机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等,外国驻华外交领事机构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除外。境内个人,是指中国公民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连续居住满1年的外国人,外国驻华外交人员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除外。

2、经常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涉及货物、服务、收益及经常转移的交易项目等。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单方面转移等。

3、资本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引起对外资产和负债水平发生变化的交易项目,包括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衍生产品及贷款等。

4、国家对外债实行规模管理。借用外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并到外汇管理机关办理外债登记。

5、提供对外担保,应当向外汇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由外汇管理机关根据申请人的资产负债等情况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申请人签订对外担保合同后,应当到外汇管理机关办理对外担保登记。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提供对外担保的,不适用上述规定。

6、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可以直接向境外提供商业贷款。其他境内机构向境外提供商业贷款,应当向外汇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外汇管理机关根据申请人的资产负债等情况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7、资本项目外汇收入保留或者卖给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经外汇管理机关批准,但国家规定无需批准的除外。

8、依法终止的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清算、纳税后,属于外方投资者所有的人民币,可以向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购汇汇出。

9、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四、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发展方向及演变趋势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发展方向及演变趋势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包括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主要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倾向等在内的国际因素;二是包括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资本市场的完善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在内的国内因素。

目前,我国在贸易领域已基本融入世界体系,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资本活动领域,我国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的资本管制不是长久之计,正确的选择应当是,在现有资本管制框架下研究并推动资本账户的稳步开放;但是,在近几年,甚至十几年,我国的资本管制仍然需要为经济改革保驾护航。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将继续坚持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方向,围绕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行调整和决策,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可兑换,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完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此,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趋势

1、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汇率制度采用浮动汇率制。根据克鲁格曼“三元悖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综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国资本市场终究会完全开放也会长期拥有独立自主货币政策选择相应的浮动汇率制度可行。

2、合理利用外汇储备。到国外投资、用储备换技术、关注环境变化,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减持美元储备,增持欧元、马克等货币资产;转变引进外资理念,注重成本效益分析。

3、逐步确立由强制结汇制向意愿结汇制的转变。意愿结售汇下,易于增强企业和个人自主创汇的积极性。

4、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秩序以及完善外汇风险的监测与化解机制。

5、建立外汇管理制度法律体系。参考别国相关法律的优点,写出自己的法律,与世界接轨,促进中国外汇制度的发展。

五、结语

随着我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也不断实现改革,越来越适合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对于外汇管理体制也要不断加强改革,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为适应全球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提供必要的手段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光灿,孙鲁军,管涛.中国外汇体制与人民币自由兑换[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1 [2] 肖凤娟.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2008.7.[3] 胡晓炼.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J].2008.5.[4]韩继云.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财经研究,2002;4 [5]吴念鲁,陈全庚.人民币汇率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1 [6]曾文革,余盈颖.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若干改革趋势[J].时代经贸,2007;2 [7]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十三年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上篇)[J].中国外汇,2002;11

下载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五篇范例)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张元坤 (武汉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湖北武汉430060)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日益明显,高等教育体制已成为制约我国教......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30年[优秀范文5篇]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30年 日 期: 2008-8-6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来 源: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发展与变革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中国政府依照苏联模式建立起了计......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设计必须通过改革产权模式,明晰产权,完善股权结构,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全完善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内......

    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美国城市社区没有政府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居民自由组合,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团组织。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时美国政府特别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对城市......

    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一、中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30年 1979年2月,水利电力部撤销,电力工业部成立。 1982年3月,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再度合并为水利电力部。 1984年12月,中......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

    课程名称论文题目授课教师姓名学号系别日期成绩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摘要:综观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体制改革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改革进程:第一阶段是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

    浅谈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改革

    浅谈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行政权力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力,随着我国社......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范文大全)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平塘县委党校莫 彬自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浪潮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猛烈冲击着传统的国际秩序,包括西方世界的所有国家的政府管理和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