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视角谈应用型新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
摘 要: 本研究通过对50所地方高校公布的《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已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教育经费更支持实践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践教学,更重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建设更多校外实践基地以打造实践教学平台,狠抓毕业论文(设计)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强化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实践教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各地方高校依据上级精神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一个最为明显的标志是都意识到了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1]。本文基于50所地方本科院校发布的《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文本,对《报告》进行分析,希望为地方高校了解实践教学的新发展,构建更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发展动态
(一)加大经费投入,着力支持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是衡量各级部门重视教学工作的“试金石”,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2]。高校教学经费投入与提高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关系[3]。从收集到的《报告》得知,地方高校投入实验实习经费,通过补充或购买实验设备和用品,创设实验实习的平台,保证学生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统计的22所高校看出,实验实习经费占日常教学运行支出比列超过30%的有3所学院,最高是丽水学院,达48.6%;其次是信阳师范学院,为35.5%;第三位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33.6%;而比例为20%~30%的有4所学院,10%~20%的有11所,低于10%有4所,比例最低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仅为4.1%。实践教学经费是本科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生均实验经费支出超过200元有3所,最高是池州学院276.5元,生均100-200元有12所,生均低于100元有7所;实习经费支出超过200元有7所,最高是安庆师范学院,生均771.4元,生均100-200元有9所,生均低于100元有6所。出现上述差异一方面是学校自身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评估的刺激作用。如信阳师范学院和安庆师范学院200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丽水学院2010年迎接了教育部本科办学合格评估。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4],为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等文件精神,地方高校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逻辑路径,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最大亮点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学分比例。同时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方案中构建了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调查的13所高校的实践学分比例要求都超过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少于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25%”的要求。横向比较发现百色学院的经济类、法学、理学和艺术类实践学分比例最高,超过了3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教育学类实践学分比例最高,达到39.89%;西安文理学院的文学、工学、管理学和农学实践学分比例最高;滨州学院的历史学实践学分比例最高,为36.97%。德州学院所有学科门类实践学分比例大多在20%以下。出现上述现象,是因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及自身资源整合等不同造成的[5]。
(三)重视实验实习过程管理,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地方高校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保证实践教学,一条腿为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条腿是修订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改革教学方式。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验项目开出率都在98%以上,部分高校还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创设开放实验项目,如池州学院2013年实验室开放率为33.51%,开放项目数达到585个。为进一步发挥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注重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践考核和评价体系、教育教学保障体系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从统计情况看,皖西学院拥有近300个校外实践基地,与该校提出了“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实现服务地方与服务教学的双赢”办学理念有关。而校外实践基地数较少为百色学院,但该校还拥有84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基本能满足30个本科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四)狠抓论文完成环节,着力彰显人才培养质量。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总结、升华和体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桥梁。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地方高校在总结办学的基础上,修订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对学生“选题关”、“过程关”、“答辩关”及“抽检关”等各个环节做了进一步严格规范。从统计情况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实习和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是一种教学趋势。如百色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在实践中完成比例接近90%。也有些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开创了以毕业创作、作品代替毕业论文(设计)的试点,如安庆师范学院的美术学、艺术设计、动画专业开展以毕业创作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论文环节改革;广播电视学专业开展以作品代替毕业论文的试点。此外,地方高校借助校内外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培养后备科研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又一特色。如2013年德州学院学生发表论文近700篇,专业授权155项,其中不乏高质量论文。
(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竞赛,着力激发创业创新意识。为了迎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各地方高校依托资源优势,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统计情况看,合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最多,池州学院获省级立项最多,湖州师范学院校级立项最多。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办学定位差异,如合肥学院从2002年起就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从2004年起,合肥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革,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合肥学院《借鉴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创新和实践》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专家组对该成果进行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具有很多原创性,开创了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学科竞赛指学生结合专业、学科开展的科技、文体竞赛活动,是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载体。2013年各地方高校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为创建良好学风,培养学生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搭建了平台。从统计结果看,2013年德州学院有10000余人次参加各类竞赛,参与指导教师人数达800余人次,主要参与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赛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节能减排、智能车、交通科技等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大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排在地方高校之首,其中获得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国家级447项。
(六)强化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或自身特长在学期或假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过程。从统计情况看,2013年各地方高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安庆师范学院开展了有特色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层宣讲等活动,分层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系级―班级的实践团队,并要求团队开通微博向社会展示活动进展;而辽东学院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基层宣讲、文化宣讲和生态环保等活动。
(七)完善管理制度,着力保障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地方高校清楚认识到制度对保障教学的重要性,已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了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实践教学工作,一些地方高校还制定了实践教学相关激励度,用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兴趣与热情。如阜阳师范学院制定了《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引导教师更重视教学研究,投身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部分地方高校已经形成了校、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队伍,通过个别谈话、座谈会、教学工作例会、听课督导等方式检查监督实践教学工作,初步形成了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教学大纲和实验实习大纲编写、实验教学过程开展、实验、实习过程、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等的全方位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了事前预防、过程监控、事后总结提高的全过程动态控制体系。
三、结论
地方高校转型已经提上日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第一,从经费投入向实践教学倾斜,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经费保障。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实践教学安排,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比例。
第二,重视实践教学管理,各地方高校从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入手,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要求学生在实验、实习中完成毕业论文。鼓励学生借助校内外平台,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彰显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各地方高校支持大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和参加各层次的学科竞赛活动,为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技能型的人才搭建了平台。此外,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各地方高校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着手,出台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了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实践管理体系,有些高校出台政策,激励教师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兴趣与热情。
参考文献:
[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2]傅扬.高校教学经费绩效分析与实例研究[j].高校财务,2014,10,94-95.[3]张学敏,贺能坤.本科教学评估指标“教学经费”构成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5-78.[4]杨洪,马士彬,张美竹,等.地方院校地理科学(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j].林区教学,2014,10:1-2.[5]宁国庆.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回顾与思考[d].喀什师范学院,2013,6.基金项目:贵州省2014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gzsjg10977201406)。
第二篇: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体育课程特点的分析,积极构建非体育专业《师范体育》课程模式,对师范生的个人素质及在未来对中小学的教育岗位所能起到的作用加以说明,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师范体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师范生 体育教学模式
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的诸多高校近年来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围绕学生需求与培养、教师发展与服务,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特色。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本,构建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师的发展与服务立校,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以转变管理理念为基础,提高管理团队的服务能力;以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平台为核心,满足行业应用需求;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实现可持续跨越发展。
1.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生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类专业培养的目标是:面向地方和农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幼师教师。师范专业的“全科性”和“地方性”,从教学体系建设上应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这就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教育类专业开展大学体育课程的特点。
1.1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男、女人数比例的特点不容忽视。
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女多男少”的特点,这种男女比例不均的现象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显得尤为重要。要合理而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调配好男、女学生各自在教学中的角色和职责,充分发挥所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大学体育课程将体育带入人心。
1.2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师范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学作用有异于其他专业。
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成为各级基层小学或幼儿教师,其最大特点为“一专多能”,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任职班级中有组织和领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和班队体育竞赛的能力。因此,大学体育课程中对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的要求不能仅限于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还要掌握基本的体育教学常规,具备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
1.3教师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影响,决定着“终身体育”的思想能否有效地传承。
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教育类专业的体育课程必须通过大学体育教学让高校师范学生全面的、正确地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及组织和指导体育锻炼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在青少年中间的执行,更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因此,对于高校师范生来讲,体育教学影响的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循环效应,从而影响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
1.4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而二者可以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得到锻炼。
作为师范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决定着一名教师是否合格。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游戏,这两个方面的体现都无处不在,只是重点应当放在如何让学生从参与者向组织者转变上。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传达给学生。
综合上述,无论是师范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是师范教育类专业大学体育课的特点,都要求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程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程有所区别即必须对其大学体育课程进行适度调整和改革,以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生体育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教育类专业的体育课程应围绕师范生体育课程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的主要问题,确立以“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师范生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重点应在以下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一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规划师范生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大纲;二是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水平为突破,选择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三是以优秀教学方法与经验为基础,凝练师范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四是以研究与实践互动为手段,搭建一线教师教学研究平台。
2.1构建完善的师范教育类专业体育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教育类专业的体育课程一般在两年内,分四个学期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应努力提升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第一学期:利用《基础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跑、跳、投”等体育专业技能的传授,以及“篮、排、足”等体育项目的介绍,使师范生了解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初步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手段;学习运动损伤和运动急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用以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第二学期:该阶段是师范体育课程区别于普通体育专项课程的初始阶段。通过简单的队列队形教学,结合体育徒手操的编排和设计,师范生从单纯的体育锻炼向学习教学方法和手段方向转变。
第三学期:该阶段是师范体育课程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从学习教学教法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时期。师范生以“教师”身份参与教学过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给师范生以大量教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教的能力。授课教师以“体育游戏”为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并及时讲评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学期:该阶段是学生教学能力提升的阶段。结合我校师范教育专业女生较多的情况,让学生把他自身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教法结合到“健美操”的设计和编排中,充分展示他对体育教学的创新和想法。
2.2构建体育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第一阶段应以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为主,学生只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
第二阶段基本上以教师授课为主,但开始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简单的体育教学设计和编排。
第三阶段体育课堂教学就要求以学生实践教学为主,每个学生20分钟的体育游戏实践教学,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阶段实际上是学生和教师融合和互动的过程,可以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法,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和教学,然后共同探讨教学的效果和改进措施。
2.3构建完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培养未来“终身体育”的传承者。
针对每个阶段的体育课堂实践,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教育类专业的体育课程还应针对教学过程中所需的体育理论知识进行重新设计,要求师范生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编写规范的体育教学教案,同时独立组织小型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
3.结语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体育正处于一种待改革的状态,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急需进行探索和创新。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落实,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体育课程模式都在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相信师范体育会对培养优秀的师范生起到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涛.对学校体育内涵的认识与探讨[J].体育学刊,2000(03).[2]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3]于旭东.试论师范体育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4]马强.师范类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对师范生重要性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
第三篇: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8月31日上午,在2013年暑期我校工作研讨会上,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应邀莅校作题为《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的专题报告。
吴仁华书记在报告中,分析了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阐述了地方高校转型需要明确的四个基本观念,以及工程学院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校党委书记潘玉腾指出,吴仁华书记的报告既是一场高端的政策解读,也是一次深入的实践指导,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了解国家政策,推动学校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报告内容摘选如下:
2013年6月28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正式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
一、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
1、产业升级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迫切要求
伴随技术革命对生产力格局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急速推动,我国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开始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石油、电力行业,数字化、自动化装备的引进和使用,使得生产操作一线对技能型基础工种的需求量激增;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机器人“入侵”制造业,很多企业面临机器人生产研发、维修等工程人员的难求之苦。
因此,适应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2、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人才供求关系的逆转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才供求态势发生逆转,2011年至2020年,大学每年毕业700万人,进入白领岗位的比例继续降至55%左右,也就是说,比例接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需到“灰领”、“蓝领”岗位就业。据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
为什么会出现结构性失业?
社会进步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实用技能的高技术人才和熟练专业人才,需要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做知识技能型的工人、农民和第三产业从业者。然而,中国高等教育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变化与此背向而行。
一些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加之办学经费与条件所限,大量举办文科类、管理类学科,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节,培养的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既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又造成产业转型升级瓶颈难以突破。
因此,对高等学校加强分类指导、分类改革,引导地方新建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建设工业强国的迫切需要。
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目前,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认识还有不一致,政府对于转型发展的支持政策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在当前还迫切需要加强战略发展层面和具体推进层面的研究。
二、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需要明确的几个观念 1.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要遵循大学的本质
大学主要有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应用技术大学为转型目标,同样是要实行高标准、高要求,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水平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引入先进实训技术装备、构建先进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层次和水平。
2、应用技术大学并非高职高专的延伸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高职高专与应用技术大学拥有自身特定的历史使命和服务面向。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职高专的延伸或升级,两者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互为补充,满足社会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层次定位人才的需求,不可相互取代,更难以简单跨越。
应用技术大学定位在本科层次上,强调用开放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办学治校,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调整、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其人才培养以知识运用为重点,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应用性技术创新能力。除了人才培养外,应用技术大学还要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
3、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同样要重视科学研究
衡量应用技术大学的水平,是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因此,科学研究对应用技术大学水平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在人才培养上,应用技术大学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培养产业结构需要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应用技术大学更关注“脚下”,积极创造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围绕服务企业增强技术能力,着力于推动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进步及区域产业升级,同时努力在开展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要建立起更为有效的推进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将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向教学转化,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讯息向学生传输,带领学生到地方企业和行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锤炼。
4、应用技术大学更强调关注区域内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用技术大学强调的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对于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坚持争取国家项目不放松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与企业、与地方的深度合作。一般意义上,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是教学型大学。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这类大学的最本质任务。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是这类大学好坏的最重要标志。
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审视现有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对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要下决心调整或者重新思考专业建设方向,对受到社会和企业欢迎的专业要切实建设好,严格控制专业数量,着力保证每个专业的教育质量都能达到较高水平,深入推进已经确定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起来并努力取得实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上。
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要坚持推进学科分类发展,进一步集中资源,将具有一定优势和已经呈现一定潜力的学科建设得更强更好;要大力推进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活动、强化优秀学生参与科研、调动专业教师指导优秀学生积极性等多种方式,创造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特别提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教育界人士都清楚,亟需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主要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不过,要实现这一转型并不容易,阻力之一就是教职工的观念。
“在教职工眼里,与应用技术搭上边就‘降格’了。”山东省潍坊学院院长王守伦道出了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工的心理。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探索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之路。比如,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侯长林调任铜仁学院院长,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军被任 命为凯里学院院长;浙江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调整到宁波工程学院任党委书记;山东省则支持省属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才能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有哪些阻力?让部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负责人入驻新建本科高校担当重任,是朝职教方向改造本科教育吗?就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化现象严重
众所周知,大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身上都有一个“胎记”,就是在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学院院长向本报记者介绍,“‘专升本’的重要红利当数学校行政级别由副厅级变成正厅级,学校中层干部由副处级升为正处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化比较严重。”
一次院长办公会,就足以让我们“管中窥豹”。
一位院长从高职院校调任新建本科高校后召开第一次办公会,依次围着院长坐的是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处长、组织部部长、工会主席、财务处处长„„,下属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知名教授则被排在了第三圈,也就是最后一圈。见此情景,这名院长非常吃惊,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以及知名教授,都工作在教学管理一线,怎么会被排在核心圈子之外?
就在这次会上,院长宣布:今后除了专项工作会议,与专项工作有关的人事处处长、组织部部长、财务处处长坐在前面外,办公会议上一律请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以及知名教授、图书馆馆长坐在第一圈,并给他们充足的发言时间。在高校,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理应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行政工作人员应该是给教授们搬桌子、摆凳子的。然而,在国内一些新建本科高校,情况恰恰相反。“一 所让二级学院院长及教授们坐冷板凳的高校,是办不出高水平的。”铜仁学院院长侯长林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高职校长岗位调整至新岗位后,一是 要扭转新建本科高校行政人员指挥教授“搬桌子、摆凳子”的工作氛围与价值取向,二是树立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主阵地不动摇的理念。
拍脑袋上马一大堆新专业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表现
知情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了一份针对新建本科高校建设的评估报告,其抽样调查的样本为43所新建本科高校,按区域划分,东部地区20所、中部地区13所、西部地区10所;按投资主体划分,省管为主的24所、市管为主的15所、民办4所;按在校生规模分类,1万人以下7所、1~1.5万人的19所、1.5~2万人的14所、2万人以上的3所。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合格率仅为59.8%,专业建设合格率约为69.8%。”这份评估报告指出了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的严重缺陷:首先,学科门类大而广、存在盲目性,由于学校办学条件限制,很难实现高水平的特色发展;其次,对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认识不到位;第三,行业院校升本后越来越淡化学科专业特色。
据这份评估报告显示,甘肃河西学院40个本科专业涉及文、理、教、农、工、管、艺、经、史、法等10大学科门类,专业跨度太大;湖南科技学院将“淡化专业意识”写入学校专业调整文件,导致学校思想混乱、专业调整盲目;四川警察学院(行业院校)升本以后,11个本科专业有5个非行业类专业,三分之二在校生为非行业类专业学生。
有院长向本报记者介绍了部分新建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模式:提倡重视社会需要,就盲目上马新型专业;强调应用型发展,就忽视教育规律。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三五年间上了一大堆新专业,培养的学生质量不合格,给学校造成很大的包袱。
在 这方面,南方某学院有着非常沉痛的教训。据该院院长向本报记者介绍,当时他们只考虑社会需要办了一个医学美容专业。新生进校后第一学年没有什么问题。第二 学年上了三个月,学生就找到系主任问:这个专业对理论、技术究竟有什么要求?既然系主任讲不清楚,那么院长能不能讲清楚。
“尽管几年后这些学生都拿到了盖有院长印章的毕业证书,但是在内心感到对不起这个专业的学生。对社会而言,他们绝对是不合格的‘产品’。”该院院长内疚地说,“新建专业至少要牺牲几届毕业生才能逐步达到人才培养要求。”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新建本科高校都不敢公布评估结果。因为学生很关注,学校不合格就意味着他们进入社会后难以立足。因此,这份报告建议,新建本科高校在新专业建设方面要非常慎重,同时要不断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科学地进行专业建设。
转型发展最艰难的是课程,最痛苦的是教师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新建本科高校老师尤其是那些中老年骨干教师,已经适应了学术型体系之下的教学模式,对985、211大学名师编著以及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已讲得滚瓜烂熟,甚至出现把北京大学的教材拿到西部新建本科高校上,给中文系学生讲的课程搬到农学系课堂的现象。
现在提倡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大家突然茫然起来。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面对产学研融合的发展趋势,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仅存在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有能力欠缺问题。
比如,一所新建本科高校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需要打造一份学院“名片”,即把学院老师名字、所学专业、专业特长等印刷成册。然而,大部分老师都打了“退堂鼓”,课堂上讲讲理论知识还行,真到企业一线去指导生产、研发就没有底气。
某新建本科高校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女教师居多,她们课堂上用纸团、毛线教学生做景观规划、植树种草;现场实践时则背着小包、穿着裙子以及高跟鞋,在一旁观看学生劳作。院长见此情景批评道:你们老师的定位不准,不能只安排学生实习,而是需要示范指导学生实践。
“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越往深处越艰难,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转变最痛苦的是教师。”侯长林认为,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学科的完整性与知识的应用性的关系;二是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三是个人学术发展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
浙江科技学院院长叶高翔认为,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发展,不是谁想出来的问题,而是现实发展中的问题。不要说同清华、北大等名校相比,就是较之省内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新建本科高校学术论文水平及刊发层次也是不可比的。
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则拿数据说话:“以教师队伍中的博士数量为例,浙江工业大学有1000多名,宁波大学有600多名,宁波工程学院约300名,若走传统的学术型老路,后者难以赶超。宁波工程学院需要在应用型方面闯出一条路来。”
“大 学‘围墙’内的事情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围墙’之外的事情则必须通过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加以解决。”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负责人建议,国家及省级政府应该 建立鼓励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以及政策激励机制。“不然,在现有学术型体系与保障、评价机制下活得好好的,干嘛 去折腾?”有校长说。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拒绝千校一面,需要百花齐放
学术型大学就是阳春白雪,应用型大学就是下里巴人吗?侯长林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有教职工担心转型发展照搬照抄高职高专模式,把铜仁学院矮化为“铜仁职院”。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绝对不是矮化新建本科高校,而是较比学术型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必须着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兼顾行业企业发展背景。”侯长林说。
应该说,目前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是第二次转型,即办学类型的转型发展。其第一次转型,是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经过五六年的改革发展,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合格,标志其基本完成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转型。“进入二次转型后,就面临发展类型与路径的抉择问题,因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条件不一样,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过程中,坚决要防止一哄而上、千校一面,而是需要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格局。”侯长林说。
据知情者透露,“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把部分优秀的高职高专书记、校长调至新建本科高校担任重要职务,就代表了一种导向。这既是对国家示范高职校建设的认可,更要在新建本科高校改革发展中,引入一种应用型的校园文化与价值认同。”
第五篇: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介绍了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地方高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345-02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是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地方高校在科学研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地方高校面临着向应用型转型的重大变革。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实践教学质量也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软肋和掣肘因素。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一方面要从教学本身出发,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改进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的重要作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的开展方式和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主要面对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的“主业”,实践动手能力是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步入新常态、大批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地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1-3]。
虽然多数地方高校逐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工作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如何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开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1.1 思想观念有待调整,实践教学质量意识尚未深入人心
一是从教师方面看,在社会整体大环境和政策导向的影响下,教师们更注重项目、论文等科研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对实践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低、精力投入少的现象,实践教学不受重视,质量难以保证。二是从学校管理角度看,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缺乏有效手段,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各职能部门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没有统一思想,缺乏质量意识,更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工作。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质量管理、质量保障方面,重视程度低,缺乏必要的投入,效果较差[4-5]。
1.2 质量监控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明确、实用的质量标准
目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很多制度制定时间较早,存在认定难、执行难的问题。而且实践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较多,如指导教师、教学场所、教学设施、教学过程等,缺乏硬性指标和标准,很多工作无法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现有的质量监控制度难以发挥作用,最终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1.3 缺乏常态化的质量监控机制,常规教学检查难以发挥作用
地方高校总体上对实践教学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方面,存在工作力度不足,覆盖面小,手段单一的问题。例如,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主要采用教学督导组检查督导、教学信息员反馈、学生评教等方式完成,监控过程主要在校内完成,且普遍偏重课堂教学监控,对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设备、设施、实践教学过程等缺乏必要的监控,督导人员对实践教学缺乏了解、专业性不强,范围未能全覆盖,质量监控力度有限。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其中《纲要》将“提高质量”作为工作方针确定下来,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密切关注。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障工作,把教育资源配置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育质量集中,不断提高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2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的客观需要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强调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使向应用型转型正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如何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但也是薄弱环节之一,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客观需要。
2.3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随着国内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阶段的结束,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在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办学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存在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场所明显不足、设施陈旧落后,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人员短缺、经验不足等情况,如何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地方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由于适龄人口的不断减少和出国就读人员的不断增加,高校生源逐年减少,生源质量逐渐下降,优质生源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也必将面临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大批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今天,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事关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地方高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对策
为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实现地方高校不断加强内涵式发展、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的目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处通过认真调研和讨论,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的方案,建议学校依照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调整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处职能,扩大质量监控范围,按照教学质量监控指挥系统要求,尽快建立起全面、高效、迅捷的质量监控体系,开展全员、全程和全面质量监控工作。
3.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质量标准建设,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制订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实习基地(实验室)质量评价办法、实习中期检查制度、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制度等相关制度,建立多形式收集、多参数分析、多层面反馈、全员参与、全程监督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确保日常教学质量状态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加大微观层面信息搜集和反馈工作,提高问题解决率和解决效率;将从教学环节到课程建设直至教学效果,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种周期进行监控,落实监控责任主体;切实实施从招生到毕业生的全程监控等。
3.2 发挥导向作用,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意识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历史原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过度强调学术型定位,其引进、考核、管理和建设上主要按照学术型要求来进行,非学术型教师甚至不符合当前的教师引进要求。广大教师也更重视学术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对实践教学普遍缺乏重视,而且多数青年教师都是博士毕业即到校工作,存在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情况。而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实践教学工作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相关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广大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如在职称评定和晋级工作中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将教学质量评价成绩作为评职晋级工作的重要参考。制订相关制度要求教师进行基层锻炼、参加实习指导等工作,鼓励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6]。
3.3 加大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重大,相关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教学条件,改造和更新实验设备,扩建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场所。同时,在质量监控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增派工作人员,改善办公条件,增设必要设施,定期针对实践教学质量、就业质量、学生满意度、服务区域经济情况等教学质量要素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和分析,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3.4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体系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建立校、院、室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制。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量监控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实践教学过程。这就需要发挥二级学院和教研室(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健全学院、教研室两级实践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学院设立实践教学质量专管员(一般由教学院长担任)任组长和质量监督员(由2名以上专业教师担任)。教学质量专管员全面负责学院内部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制定适宜本学院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并做好追踪反馈工作。质量监督员负责定期对学院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随时向质量专管员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处汇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在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正常督导之外,还应对教学管理、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实验实习效果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做到即时反馈,及时总结,充分发挥督导作用。参考文献
[1] 万娇.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4(3):20-23.[2] 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教学2014(6):29-34.[3] 刘彦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82-86.[4] 王战军.以自我评估为抓手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2):1-5.[5] 张应强.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6):1-8.[6] 马跃东,王彦云,杜精晴.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