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武汉市工业用地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3:5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武汉市工业用地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武汉市工业用地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第一篇: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武汉市工业用地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武汉市工业用地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武政规〔2012〕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国土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拟订的《武汉市工业用地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武汉市工业用地计划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保障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快工业项目落地,提高工业项目用地集约节约水平和地均产出,推进我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及“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工业用地项目。本办法所称用地计划是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所称各区是指我市13个行政区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化学工业区。用地计划的申请和考核以区为单位。

第三条 市国土规划部门负责全市用地计划的统筹管理。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工业用地计划的实施管理;组织工业项目用地准入管理,并督促各区加快工业用地的征地及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工作,督促工业项目投资单位尽快开工建设;组织对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进行考核。

第四条 优先保障工业项目用地计划,全市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35%以上、新城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5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年度用地计划下达到我市后,由市国土规划部门将用地计划的35%切块用于工业项目,市工业主管部门按照各区的申请统筹安排使用。

第五条 各区申请工业用地计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工业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且90%的用地计划应当安排在工业园区内。

(二)工业用地计划应当重点安排在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的启动区、工业重点发展区、重大项目的启动区、标准工业厂房用地区及中小企业集聚区等近期建设用地区域。

(三)严格控制工业项目的用地规模。用地规模较大的,应当分期供地,工业项目启动区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200亩以内。

(四)遵循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示范园区内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要达到2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一般园区内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要达到18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地均产出要达到5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

(五)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工业项目,单独申请用地计划。

第六条 工业用地计划分解到区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用地计划的申报。每年年底,由各区工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区国土规划部门、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按照要求对下一年度拟使用用地计划的工业项目进行摸底调查,经筛选、汇总并报经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同意后,向市工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市工业主管部门对各区上报的用地需求进行认真研究并平衡后,抄送市国土规划部门。

(二)用地计划的初步分解下达。次年年初,由市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市国土规划部门根据各区用地需求情况和全市年度工业用地计划指标,并参考往年已批准用地的使用情况,下达各区工业用地计划。

(三)各区根据下达的工业用地计划,合理安排和申报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的用地计划。

第七条 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先行征收和整理。鼓励各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对近期建设拟使用涉及的集体土地进行先行征收。支持各区根据年度建设实施计划和工业用地计划,以批次报地方式对工业用地进行先期储备,超前做好工业用地征收转用、整理储备工作,重点用于重大项目的启动区、中小企业的集聚区、标准厂房用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

第八条 建立工业项目用地决策机制。工业项目在招商引资或者选址阶段,由区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各区国土规划、环保、发展改革、招商等有关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产业政策、投资强度、产出效益、能耗控制以及投资计划、建设时序、用地规模等要求,对项目土地利用条件进行审查后提出可行性意见报市工业主管部门。市工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区报送的工业项目用地可行性意见进行研究,凡属于同意项目用地的,建立工业项目建设档案,明确项目的总体布局、分期实施计划及相对应的投入、产出规模等内容,并抄送市、区国土规划部门。市、区国土规划部门在核发工业用地规划条件前,应当征求市工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九条 各区申报具体工业地块农用地转用时,需先向市工业主管部门申请用地计划指标,并由市工业主管部门出具《同意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通知单》。市、区国土规划部门根据《同意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通知单》受理各区新增建设用地报批资料,并及时审查上报。市国土规划部门和市工业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建立工业用地计划台帐,建立每月信息沟通机制。

第十条 新增工业建设用地获批准后,由市、区工业主管部门督促工业园区及有关部门加快办理征地手续和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工作,督促工业项目投资单位尽快开工建设。

第十一条 实施工业项目竣工检查制度。工业项目竣工后,区工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区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和园区管理机构对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和土地出让合同约定事项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凡未达到要求的项目要限期整改,整改达标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竣工检查结果报市工业主管部门,同时抄送市国土规划部门。对于分期用地的项目,前期竣工检查不达标的,应当暂停后期用地供应。

第十二条 实施工业用地计划使用考核制度。由市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市国土规划等部门定期对各区已批工业用地的征收与供应情况、土地节约集约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进度、投入和产出情况等进行检查,每年进行全面考核。

第十三条 实施工业用地计划奖惩制度。各区工业用地计划当年度安排与上年度工业用地计划使用考核结果挂钩。对工业用地计划使用考核结果较好的区,实行工业用地计划倾斜;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区,相应调减工业用地计划,并督促其按照要求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安排其新的工业用地计划。

对于已批用地未征、未供、未用情况严重且规模较大的区,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工业计划用地。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国土规划部门、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有效期为2年。

第二篇:丽水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科委关于

丽水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

认定办法(试行)

(丽水市科委 二○○○年七月二十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决定》(浙政〔1999〕1号)和原地委、行署《关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地委〔1999〕32号)精神,建立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认定制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由市科委、计委、经委、财政、地税等部门并吸收部分专家组成。下设专业评审组,负责对申报认定的内容进行审查和排序。认定委员会对专业评审组的审查、排序结果或直接对申请人的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和认定。认定委员会办公室设科委,负责日常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中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申请人必须是依法在本市登记注册的企事业法人。高新技术成果认定申请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的认定属申请人的自愿行为。

第二章 认定依据

第四条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的认定,主要 依据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并结合丽水市实际确定。

具体范围是:

(一)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三)精细化工技术及其产品;

(四)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

(五)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

(六)新医药技术及其产品;

(七)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及其产品;

(八)环保新技术及其产品;

(九)改造传统产业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及其产品;

(十)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其他技术及其产品。

上述范围,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我市实际进行补充、修订。

第三章 认定条件

第五条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从事一项或多项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业务的经济实体。不包括单纯的商业经营。

申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和企业技术性收入(包括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出口、引进技术消化吸 收及中试产品销售等技术贸易收入)总和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40%以上。

(二)具有素质较高的科技队伍,大专以上学历或助师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5%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高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直接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6%。

(三)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企业总收入的3%以上。

(四)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第六条 高新技术产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高新技术设计、生产的全新型产品和用高新技术对其工艺、结构、材料、性能进行重大改进而生产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申请认定的产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认定的产品属于本办法第四条范围;

(二)知识产权清晰,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良好,利润不低于20%;

(三)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第七条 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是指申请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后续技术或产品开发技术并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能力,或主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设备,经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能力的项目。

申请认定的产业化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所生产的产品属于本办法第四条的范围;

(二)属新建项目或重大技改项目并已经计划(经济)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其资金、人员、设备已落实。

第八条 高新技术成果,是指属于高新技术范围,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产业化潜力,申请人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申请认定的科技成果必须具备上述条件。

第四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 原则上每年认定两批,认定时间为6月份和12月份,申报时间为5月和11月份。

第十条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丽水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书》;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有关产品鉴定证书复印件;

(四)特殊行业生产许可复印件。

(五)环保检测报告复印件;

(六)上企业损益表复印件。

第十一条 申请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丽水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申报书》;

(二)有关技术成熟程度与知识产权认定文件复印件;

(三)特殊行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四)环保检测报告复印件。第十二条 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丽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申报书》;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项目可靠性报告及立项批准书;

(四)认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文件材料。

第十三条 申报高新技术成果认定时,应提供下列文件材料:

(一)《丽水市高新技术成果认定申报书》;

(二)有关技术成果享有权利的证明文件复印件(鉴定证书、专利证书、获奖证书等);

第十四条 申请人申报的材料由县(市、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或市直主管部门进行完备性和真实性审查,并征求同级财税部门意见(申报认定高新技术成果除外)后报送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办公室(一式十五份)。

第十五条 经专业评审和认定委员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成果由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颁发认定书。

第五章 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 经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成果,享受原地委〔1999〕32号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十七条 经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 术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优先推荐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对在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申报认定过程中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高新技术(产品、项目、成果)认定证书的,由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撤销认定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的责任。

第十九条 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办公室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发现不符合规定条件或严重违法行为的将取消其资格,并不得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 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合并、分立、转业、迁移或歇业的,必须在实施后一个月内报市高新技术委员会审核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篇: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委拟订的《天津市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

【发布单位】802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4-07-30 【生效日期】1994-07-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委拟订的《天津市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

(1994年7月30日津政发〔1994〕4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市农委拟订的《天津市扶贫攻坚计划》,现转发给你们,望照此执行。

天津市扶贫攻坚计划

为尽快解决我市少部分乡村的相对贫困问题,根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1994年至1997年全市扶贫攻坚计划。

一、一、形势与任务

(一)扶持贫困地区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方针,也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在重点县,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扶贫工作,先后有426个村(占我市农村总村数的11%),29万人(占我市农村总人口的7.6%)被列入了市级扶贫范围。由于坚持扶贫扶本、扶贫扶志的方针,强化了领导班子建设,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到1992年,426个贫困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820元(不含非借贷性收入),比1985年增长了4.2倍,超过市政府确定的人均纯收入达800元的目标。至此,全市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尽管我市没有一个区、县在全国贫困县之列,但以蓟县于桥水库库区为重点的175个贫困村的发展和致富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这些村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低,文化素质低,缺少稳定的致富产业,群众生活仍处在相对贫困之中。进一步解决这部分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与前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比较,难度更大,是我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三)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贫困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广阔前景。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村与富裕村的差距也在扩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这不仅关系到全市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地区,更应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关注的重点。

二、二、范围与目标

(四)扶贫开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深化改革,搞开发性扶贫;坚持重点倾斜,稳定大多数;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劳致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尽快脱贫致富。

(五)今后四年,扶贫范围仍然是蓟县于桥水库库区141个迁建村和蓟县、宝坻县、静海县1991年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村,扣除重叠计算的,共计175个村,12.1万人。本着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原则,市扶持的重点是蓟县于桥水库库区141个迁建村。此外的贫困村,主要由所在县负责,市进行考核,但在扶持政策上给予适当照顾。除此之外,各区、县还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相对贫困村、户的范围,并自行扶持。

(六)奋斗目标:

――到1997年,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确保达到1300元,争取达到1400元。

――扶持于桥水库库区贫困户,创造稳定的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基础条件:

有条件的村,户均建成一亩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发展一项养殖业或其他家庭副业;有条件的户向乡镇企业或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一到两个劳动力。

经过努力,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使贫困村经济由传统型向商品型转变;各业生产由国家扶持为主向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方向转变;群众生活从贫困进入小康。

与此同时,要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扶贫成果,减少或杜绝近贫人口。

三、三、途径与形式

(七)对有发展条件的村,依靠各种形式的经济开发致富。对极少数无发展条件的于桥水库库区无地村,实行开发式移民。本着县内县外安置相结合,整建制搬迁和零星插队相结合的方针,着手制定移民方案,争取明春开始试点。对无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鳏寡孤独、呆傻残疾的人或因天灾人祸,短期内自行解决温饱确有困难的特困户、人,建档立卡,实行定向救济。

(八)经济开发的主要形式: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有竞争力的名、特、优、新、稀产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统一规划下,组织农户连片发展,实现专业化生产。在于桥水库库区建成果品、水产、畜禽三大商品生产基地,成为库区支柱产业。蓟县政府要制定出库区果品、水产、畜禽发展规划,以便分步实施。

二是有计划、因地制宜地发展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六大行业,即服装、陶瓷、农产品加工、电子、建筑劳务和商饮服务。

三是引导没有条件办企业的村、农户,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带资带劳,到投资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实行异地开发,兴办第二、三产业。

四是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五是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放手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特别在于桥水库库区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六是兴办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济实体,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七是依靠科技,吸揽培养人才。大力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良品种。继续抓好科技扶贫示范点,探索各种模式的科技扶贫路子。继续进行智力开发,有计划地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对青壮年农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稳住现有人才,培养新型农民。

四、四、政策与资金管理

(九)对贫困村继续酌情免征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继续免征贫困村企业所得税和乡镇企业管理费。国家征收的乡镇企业流转税的返还问题,由市财政局与有关县研究具体办法。

(十)为确保本计划的实施,我市用于扶贫的各项资金一律延续到1997年,并集中一部分投放在重点扶持的于桥水库库区。即从1994年起每年安排于桥水库库区生产发展基金400万元(市水利局300万元,市财政局70万元、市民政局30万元);市农委每年安排一定的扶贫专项资金;农业银行要积极给予信贷扶持,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贷款。

(十一)为解决好于桥水库库区大多数群众的困难和特困户的实际问题,稳定库区局面,按照国家对贫困地区农民因粮食提价而增加的负担给予适当补贴的精神,对蓟县于桥水库库区群众平价口粮放开后的差价款,由市财政补贴50%,其余部分由县酌情补贴。实施中的有关问题,由市、县两级财政具体研究解决。已经执行的50万元煤价补贴,继续实行。对市财政补贴的粮、煤差价款,由蓟县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贫困村、户的经济发展情况,提出调整补贴资金的发放、管理办法,经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传达到基层,增强补贴款发放透明度。对宝坻县尔王庄水库库区迁建村的粮食差价补贴,按市财政对于桥水库库区迁建村的补贴办法执行。

对于桥水库库区极少数需定向救济的特困户,以市民政局每年拨付的30万元库区生产发展基金作为专项生活救济资金,由市、县民政部门掌管使用。不足部分由蓟县政府适当解决,以确保特困户的基本生活需要。

(十二)对贫困村和贫困户需求的扶贫贷款,要从实际出发,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贷款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十三)市各有关部门在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时,要考虑贫困村,尤其是于桥水库库区的特殊性,适当给予支持和照顾。

(十四)以提高效益为核心,改革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方式。

――扶贫专项资金和于桥水库库区生产发展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坚持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原则。市原来投放到县的无偿扶贫专项资金不再收回。库区生产发展基金到期收回后,仍留在蓟县用于扶贫周转使用。

――资金的投向,必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于桥水库库区生产发展基金要重点扶持库区1993年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的村、户发展生产。

――扶贫资金和库区生产发展基金要坚持按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的审批、管理、监督制度。

――对于桥水库库区生产发展基金中的有偿资金可收取占用费,其标准由市财政局确定。所收取的占用费,原则上要列入库区生产发展基金,用于发展贫困村经济,不可挪作它用。

――严格扶贫资金的审计制度,严禁挤占、挪用,违者必究。

――扶贫专项资金、于桥水库库区生产发展基金和信贷资金的管理办法,由市农委、市财政局和农行市分行分别制定,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后执行。

五、五、组织与领导

(十五)恢复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建议由副市长朱连康任组长,陈钟槐、梁文忠任副组长,成员分别由市计委、农委,市财政局,农业银行市分行,市水利局、民政局、乡镇企业局、农林局、水产局的主管负责同志及扶贫任务重的蓟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部署、督促和检查全市的扶贫工作;安排扶贫资金的筹措和使用;调查研究、总结推广扶贫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制定促进本计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扶贫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具体日常工作由农委负责。扶贫工作实行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的原则。扶贫任务重的县、乡政府主要领导要全面负责,为第一责任人,要把扶贫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县、乡、村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

(十六)要加强有扶贫任务的县政府扶贫办公室的职能。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本地区扶贫脱贫规划及计划,协调政策资金,组织推动落实。要选配思想解放、事业心强、密切联系群众的得力干部负责此项工作。

(十七)要加强贫困村级领导班子的建设。通过充实调整,把贫困村的领导班子建成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坚强堡垒。要有计划地组织贫困村干部到富裕村挂职学习,到外地参观、取经,开阔眼界,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要从县、乡选拔一批精明强干、吃苦耐劳、联系群众的优秀干部去特困村任职。

(十八)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积极鼓励贫困村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从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禁锢中摆脱出来,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靠改革、靠开放、靠勤劳尽快脱贫致富。

(十九)从1994年下半年起,建立于桥水库库区人均纯收入住户抽样调查统计制度,由市统计局与蓟县政府共同组织实施。

(二十)全市各行各业都要为扶贫做贡献。

――凡有条件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应积极参与定点挂钩扶贫工作,并在职责范围内从政策到资金,适当向贫困村倾斜。

――市农委是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主管全市的扶贫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跟踪指导,并及时总结,推动本计划的实施;要保证扶贫专项资金的落实。

――市计委、农委、水利局要会同蓟县政府在深入调研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制定库区开发或移民的实施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市经委、外经贸委和市乡镇企业局要组织系统内企业采取各种形式帮助贫困村,尤其是于桥水库库区发展三资企业、联营企业和乡镇企业,搞好企业的人才培训。

――市农林局要重点帮助于桥水库库区发展林果业。

――市水产局要重点帮助于桥水库库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市民政局要会同蓟县政府摸清于桥水库库区特困户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济方案并组织实施。

――市劳动部门要为贫困村开拓外出就业门路,积极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与贫困村直接挂钩,通过科技承包、技术推广等形式,提高贫困村科技发展水平。

――市计划生育部门要特别加强贫困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努力降低贫困村的人口增长率。

――妇联组织要进一步动员穷村妇女,积极参与“双学双比”竞赛活动,搞好家庭副业,办好庭院经济。

――共青团组织要动员贫困村青年带头学习技术,开拓脱贫致富的门路。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西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关于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西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关于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西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关于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政发〔2008〕59号 2008年6月3日

市财政局报送的《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西安市财政局 2008年5月30日)

第一条 为加强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规范大型活动经费开支,确保大型活动顺利开展,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西安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大型活动包括:

(一)经市委常委会或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由市委或市政府主办(承办),大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的大型活动;

(二)经市委或市政府批准,由市级有关部门牵头、使用财政资金50万元以上的大型活动。

第三条 大型活动专项资金包括:财政拨款、财政借款、捐赠收入、大型活动经营收入等。

第四条 大型活动所需资金应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为主”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并遵循“公开透明、合理使用、专款专用、规范节约”的原则使用大型活动资金。

第五条 为便于资金管理,筹办大型活动的牵头部门(以下简称“牵头部门”)应为一级预算单位,因筹办大型活动而成立的临时机构其财务核算工作应挂靠一级预算单位。

第六条 财政补助或预借专项资金的申报、批准程序:

(一)市委、市政府决定财政给予补助的大型活动项目,应由牵头部门根据市委或市政府批准的大型活动安排对计划规模、活动具体内容、费用项目等进行实地考察,制定大型活动实施方案,并提出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制定明细预算并附有关依据资料,报市政府审批。市财政局根据市政府审批意见,安排专项资金。对属于多渠道筹资安排的大型活动,在申报前须落实其他资金来源。

(二)对市场化运作的大型活动,为保证其前期筹备工作顺利开展,按照财政补助申报程序经批准后,市财政可预借部分资金。牵头部门要出具保证还款承诺,待大型活动结束后及时归还市财政。

第七条 大型活动要严格执行有关开支标准,节约活动经费。开展招商引资的大型活动项目,其财务开支要严格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财政局经贸洽谈会、展销会经费管理意见的通知》(市政办发〔2007〕61号)、《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安市招商引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市财发〔2006〕603号)要求执行。大型活动期间的会议、住宿等开支标准,要严格执行《西安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市财发〔1998〕101号)、《西安市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市财发〔2008〕123号)。

第八条 牵头部门负责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的管理。大型活动专项资金应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格遵守有关财务制度,保证账目清楚,凭证齐全,账证相符;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结余,统一上缴市财政。对连续性大型活动的资金结余,市财政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第九条 市财政局负责对大型活动资金的日常监督管理,并对大型活动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 大型活动的资产管理:

(一)大型活动所需配置资产应向市财政局申请,经市财政局审核后,先从现有资产中借用,如现有资产不能满足需要确需购置的,按照审批程序办理。

(二)购置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资产,应按照规定实行政府统一采购。

(三)大型活动结束后借用的资产要及时归还,购置及捐赠形成的固定资产,由牵头部门负责分类登记,统一交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西安市市级部门临时机构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市财发〔2006〕277号),统一管理、调配使用。

(四)牵头部门要加强大型活动的资产管理,对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资产或使资产受到侵害的行为,一经查实,责令改正,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大型活动结束后,应由审计机关或由审计机关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审计经费列入大型活动经费预算。属于市委、市政府主办(承办)的大型活动,审计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并报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备案。其他大型活动的审计报告报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备案。

第十二条 对大型活动的结余资金上缴、资产归还和审计等,均应在大型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管理办法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实现武汉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选拔和培育一批德才兼备、进入国际、国内科技前沿的优秀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建立一支发展武汉科技与经济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决定在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人才计划资助力度,从2006年起实施“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

第二条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的目标: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拟从2006年起,每年选拔10名武汉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为其提供发展平台,通过2-3年的科研资助等方式培育若干名在本学科领域国际国内领先的权威专家;

资助武汉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以自由选题形式开展的学科前沿探索和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尤其是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开展的此类合作交流项目;

项目经费还可用于支持出版此类研究成果的学术著作。

第三条本计划资助的武汉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是指:

在某一学科、专业技术领域做出过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或对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发展有较大影响,被国内外同行公认有创新性成果或业绩者;或掌握某一学科、专业技术领域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并对武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者。

第四条列入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的对象必须是年龄在35—50岁(含50岁),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专业知识扎实,工作作风严谨,学术思想活跃,科研道德高尚,具有求实、创新、开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第五条 本计划以项目形式申报,采用个人申请,单位审核择优推荐,专家评审考核,市科技局审定公布的方式进行遴选。

第六条 本计划对于曾受到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项目现已结题并通过验

收的申请者一般予以优先支持。

申请者一般应获得硕士以上学位,并具有教授或相当于教授级的专业技术职称,具有在武汉市从事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以及人力、物力等,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资助的研究工作,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国家“973”、“863”等重大重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一级子课题负责人;

2、国家、中央部委、湖北省、武汉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负责人或者科研骨干;

3、省科技厅、市科技局重大项目负责人;

4、省市自然科学领域重点学科带头人;

5、市科技局晨光计划优秀完成人和省、市、部委办人才计划重点资助者;

6、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从事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有突出成绩的专家。

第七条 申请列入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的人员和项目,必须经过推荐、申报、评审、签约程序。

第八条 凡申请对象,均须如实填写《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项目申请书》。市科技局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统一受理有关申请,并按本办法规定原则,对申请对象和科研项目作初步筛选后确定送评项目、组织专家评审,入选项目由市科技局审定后公开发布。

第九条 本计划专项经费由市科技局每年从市科技经费中列支划拨,资助期限一般为两年;经费实行无偿拨款的方式,包干使用,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一次审定,分期拨付;经费开支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有关科技三项经费开支范围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列入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的人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要及时提交科研项目经费的决算,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报送市科技局验收。

资助期结束后三个月内,要及时提交科研成果报告,推荐单位应审核项目工作总结报告,对其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科研成果、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综合评价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科技局,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按科研成果鉴定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评。

第十一条推荐单位应创造良好科研环境和条件,支持并督促受资助者认真

开展科研工作,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交总结报告。市科技局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其培养情况和科研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二条列入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的人员通过考评达到规定要求的,市科技局将颁发《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证书》,以资鼓励。对获得《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证书》的青年科技人员,可以继续向学科带头人计划提出申请,批准后列入跟踪计划,所需科研项目的经费由市科技局另行拨款。

第十三条凡得到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经费资助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其所有权属市科技局和研究者共同所有,正式发表应标注“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字样。

第十四条市科技局及各有关部门对完成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成绩显著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主管单位应按其实绩,在提高待遇、聘任专业技术职务、选拔任用干部等方面,优先考虑;

(二)在同等条件下,市科技局重大、重点科研计划项目优先考虑由受资助者承担或牵头组织实施;

(三)推荐或安排其参加国际科技方面的考察、进修、交流、合作和国际会议;

(四)积极宣传他们在学术和技术上取得的成就,树立榜样。

第十五条 申请书及其他有关报告材料内容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受资助者弄虚作假骗取资助,经市科技局核实后,将撤消其资格,追回资助经费,并取消其三年的申请资格,情节严重者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六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市科技局。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下载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武汉市工业用地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武汉市工业用地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