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

时间:2019-05-14 14:0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

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2000]29号 【发布日期】2000-06-28 【生效日期】2000-06-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

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

(桂政发〔2000〕29号)

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柳铁,区直各委、办、厅、局: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推进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区各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扩大粮库建设规模,加大粮食顺价销售力度,加强粮食收购资金和粮食市场管理,推进粮食购销企业自身改革,保护了广大农民利益,稳定了粮食生产能力,对促进农村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工作进展和政策执行情况还不平衡,粮食生产和流通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粮食生产结构调整面临不少实际困难;市场粮价持续下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顺价销售困难大,库存粮食陈化加重,企业潜亏增加;一些粮食主产区风险基金规模不足,仓容紧缺;一些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思想观念陈旧,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自身改革滞后,经营管理状况亟待改善;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和批发市场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必须根据粮食生产与流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12号)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区有关政策措施,使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就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大力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

(一)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保护好基本农田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各地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发挥各自优势。粮食主产区,要通过结构调整,向粮食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沿海地区和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生态脆弱地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林果业、养殖业和高附加值经济作物。

(二)优化粮食品种,提高粮食质量和种粮效益。要加大实施种子工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力度,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粮食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由粮食生产主管部门与粮食流通部门共同研究。粮食主产区要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大力调整生产结构,要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纯注重产量向提高效益转变,同时积极采取措施,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发展多种经营转变。

(三)充分发挥市场对粮食生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增加投入,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的县级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着力抓好粮食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引导农民和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粮食生产和流通。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选择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并已同农民形成稳定购销关系的龙头企业,当地财政部门每年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发展订单农业,促进粮食转化。

(四)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防止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趋同化和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我区继续增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护基本农田,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二、调整粮食定购任务和收购价格

适当调整粮食定购任务,2000年再次调减购粮任务的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为了贯彻落实优质优价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根据当年的粮食生产成本、市场粮价变化以及毗邻省的作价水平等情况,制定我区当年粮食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价格,具体收购价格另行通知。

三、三、认真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一)根据国务院规定,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我区早籼稻和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多种植优质粮和适销对路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各地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二)对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切实做到常年挂牌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在当前粮食库存大量增加、市场粮价走低、农民余粮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认识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保护农民利益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只有“敞开”,才能“放开”。如果没有完全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就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势必使粮价进一步下跌,直接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对扩大内需、农村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因此,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认真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政策,不准限收、拒收、停收,不准压级压价收购,并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农民售粮。粮食、物价、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粮食购销企业发生拒收、拒收、停收和压级压价现象。

(三)对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按现行办法,及时发放贷款,确保收购资金供应。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收购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提供收购贷款。同时,要切实加强对粮食收购资金的监管,严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多头开户,防止挤占挪用收购资金。

四、四、积极促进粮食销售和加工转化,加快库存粮食轮换

(一)进一步加大粮食销售力度。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建立粮食销售激励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开拓市场,扩大销量。对于库存的储备粮,属于哪一级储备,由哪一级审批轮换,并负责轮换价差的补贴。对库存高价位周转粮食的轮库,采取购销结合的办法,实行等量对冲,推陈储新,由各地有计划、分期分批地销售。转换库存粮食的必要合理费用,列入销售成本,其价差补贴的具体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粮食局、物价局另行制定下发。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库存粮食的监管,督促各级财政、粮食部门切实做好周转库存粮和储备粮的轮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得低价亏本销售,更不准以处理陈化粮为名,降价销售粮食,对因降价销售粮食造成的资金损失,由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业承担。

(二)按照有关部门颁发的陈化粮鉴定标准,妥善处理陈化粮。对处理粮食购销企业商品周转库存的陈化粮所发生的价差亏损,原则上由粮食风险基金负担。

(三)按照市场需求,在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促进粮食转化和增值。对重点粮食深加工项目,各级财政和金融部门要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一批大型的技术先进的粮食精深加工转化项目。积极支持现有的粮食加工转化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等措施,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努力开发新产品和发展优质名牌产品。

五、五、适当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规模,保证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为确保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贯彻落实,顺利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偏低的地区,自治区给予适当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调整后的资金配套办法,仍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建立和完善地市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1998〕82号)规定执行。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应负担的粮食风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各级财政如不能及时拨付当季补贴,先由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及其下属各级行按上季度拨款数额的80%从粮食风险基金专户中拨付给粮食购销企业,随后再行清算并拨补到位。

六、六、进一步拓宽粮食购销渠道,搞活粮食流通

(一)对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敞开收购,同时允许和鼓励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按国家收购政策要求,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充分发挥他们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入市企业时,可征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对经批准的大型用粮企业,允许跨地区直接到粮食产区收购,或者委托当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自用粮。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确属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允许经地(市)或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粮食经营企业到农村收购粮食。

(二)对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允许经地(市)或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同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也可以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收购。

(三)农村集贸市场坚持常年开放,鼓励农民通过集贸市场出售自产的粮食,并不受数量限制。允许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粮食经营企业和粮商(包括私营、个体粮食经营者)到农村集贸市场和粮食批发市场购买和销售粮食。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没有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市场管理,严禁无照经营和违规经营,严厉打击扰乱市场、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七、七、继续抓好粮库建设,增加有效仓容

针对当前粮食主产区粮食仓储设施不足的实际情况,粮库建设一定要坚持全盘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增加有效仓容。为解决当前粮食主产区基层收纳库不足的问题,农业发展银行要安排简易建仓贷款予以支持,贷款利息由自治区财政统一补贴,贴息期限到贷款全部收回为止。具体实施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计委、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等部门制定。

八、八、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自治区、地、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食购销企业之间,必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国家粮食政策的贯彻落实,监督、引导国有粮食企业搞好粮食流通,指导粮食企业加快改革,但不得向企业摊派费用。自治区、地、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不得兼任粮食购销企业的职务。

(二)鉴于目前我区县级粮食储备规模已经调减,产粮县和储备粮规模比较大的县(市、区),可以继续保留储备粮管理公司;储备粮规模小的县(市、区),可以不保留储备粮管理公司;没有储备粮的县(市、区),不应该设立储备粮管理公司。具体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粮食局商有关地、市确定。

(三)加大粮食购销企业自身的改革力度。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条件的市、县(区)可适当重组和调整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以县(区)或区域为单位组建粮食购销公司,统一负责本县(区域)的粮食购销业务;把分散的乡镇粮管所改为非独立核算的报帐制单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严格按照经营业务量,合理定员、定岗。要建立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的人事、劳动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购销量和储备粮规模减少的情况下,要按照业务量合理定员定岗,继续抓好富余人员的下岗分流和减员增效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支持,把下岗人员纳入当地社会保障和再就业体系。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切实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制,明确各项考核指标,严格进行年度考核,做到奖惩分明。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实行内部承包,责任到人,指标到人。在收入分配上实行绩效挂钩、能高能低,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特别是要提高企业法人代表和财会人员的素质。同时,有关部门要尽快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补充通知》(国发〔1999〕20号)中关于对“对于原附营业务占用贷款中仍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承担的部分,实行停息挂账”的政策,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负担。

九、九、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当前我区农业和粮食生产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各地要认真落实层层负责的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护农民利益。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拒收限收、压级压价的,要严厉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要求,继续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协调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000年六月二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0]52号 【发布日期】2000-08-25 【生效日期】2000-08-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

(2000年8月25日鄂政发〔2000〕52号)

近几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快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步伐,积极稳妥地做好粮食流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粮食生产和流通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12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完善我省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有关政策措施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大力推进粮食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生产和流通的协调发展

(一)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优化区域布局。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要保持稳定,年生产总量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大中城市郊区,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发展蔬菜、水果、花卉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

(二)优化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品质和种粮效益。要加大实施种子工程力度,加强优质粮食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力度,加快淘汰和压缩低质品种,全面优化粮食品种结构。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食品加工业、养殖业的不同用途,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

(三)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健全粮食和农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民和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粮食生产和流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各市、州、县,尤其是粮食主产县、市,要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扶持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对已同农民形成稳定购销关系的龙头企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市场准入、信贷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二、二、坚决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一)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是国家保护农民利益和维护农业基础地位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做到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确保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我省从今年起列入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品种为中、晚籼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按照省定保护价,真正做到常年时挂牌敞开收购,严禁拒收、限收、停收;要认真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政策,不准压级压价收购。对优质品种,要做到单收、单储。同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千方百计方便农民售粮。

(二)合理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既要适应市场供求,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顺价销售,又要保护农民利益。保护价根据粮食生产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确定,确保农民获得一定的收益。落实优质优价政策,拉开品质品种差价、等级差价,合理安排地区差价。根据南方六省区价格协调会意见,省物价局商省粮食局、农业厅等有关部门及时研究提出具体收购保护价格,报省政府审定后发布执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按保护价收购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切实做好粮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对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由农业发展银行按照现行办法,搞好收购资金供应。对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和油料,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做好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资金的供应,按照“库贷挂钩、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提供贷款,并根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形势和收购、销售实际,核实必要的铺底资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搞好粮油收购资金需求的测算,及时向农发行申报资金计划,确保对农民及时结算付现,严禁打白条。要严格执行收购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政策,严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多头开户;加强对粮油收购资金的监管,杜绝发生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现象。坚持户卖户结,严禁户卖村结。除农业税外,粮食购销企业不得为任何单位代扣代缴任何税费,乡(镇)、村(组)不准在收购现场坐收提留款,对违反规定的严肃查处。

为了切实做好政策调整后的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各市、州、县要建立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协调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切实做好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保证粮油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三、三、采取得力措施,切实解决好粮食流通中的实际困难

(一)各级财政部门要足额落实配套的粮食风险基金,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省财政厅要积极向国家申请增加我省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各地必须把按规定匹配的粮食风险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不到位的,省财政厅要通过扣款强制到位。部分粮食生产县(市)财政困难,配套的粮食风险基金需向商业银行借款的,由省财政厅审核汇总,报省政府审定后申报。

为确保粮食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企业,从今年起,应由地方筹集的粮食风险基金,必须按季划拨到省级财政在农发行开设的专户,市、县级财政负担的风险基金不能按时到位的,由省级财政先行垫付。地方财政必须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15日之前,将应拨超储补贴足额拨付到粮食购销企业。如不能及时拨付,先由农业发展银行省分行按上季度拨款数额的80%拨付给粮食购销企业,再由财政部门与企业清算。

(二)积极支持粮食仓库建设和维修改造,增加有效仓容。当前全省粮食仓储设施严重不足,露天存粮多,安全保粮难度大。为了缓解仓储矛盾,粮食部门要继续采取腾、并、转、租和边购边销、促销压库等措施,挖掘现有仓储潜力。要抓好粮食仓库和维修改造,增加仓容。修建仓库向主产区倾斜。一是在国家明年安排的100亿公斤粮库建设计划中,要积极争取增加对我省新建粮库的建设规模,省计委、省粮食局要共同做好工作,确保建库项目落实。各地要大力支持新建的粮库建设,减免土地批租等税费。二是抓紧对旧仓危仓的维修,维修费由省财政预算安排的粮食简易建筑费解决。三是农发行省分行向农发总行积极争取简易建仓贷款计划,省财政对此项贷款贴息。

(三)妥善解决新增粮食财务挂帐遗留问题。对未纳入中央贴息范围的新增粮食财务挂帐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由省审计厅牵头,省财政厅、省粮食局、农发行省分行积极配合,抓紧核实认定,分清性质,分清责任,实事求是地予以处理。

(四)尽快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措施的补充通知》(国发〔1999〕20号)中关于“对于原附营业务占用贷款中仍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承担的部分,实行停息挂帐”的政策,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负担。

四、四、进一步拓宽粮食购销渠道,搞活粮食流通

(一)对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的中晚籼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敞开收购,同时允许和鼓励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批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按国家收购政策要求,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充分发挥它们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对经批准的大型用粮企业,允许跨市、县直接到中晚籼稻产区收购,或者委托当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自用粮。罗田等30个交通不便的县(市)(名单附后),经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粮食经营企业和粮油(包括私营企业、个体粮食经营者)可在本县(市)范围内到农村收购粮食。

(二)对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允许经市、州或县(市)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和粮商,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同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也可以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收购。

(三)农村集贸市场坚持常年开放,鼓励农民通过集贸市场出售自产的粮食,不受数量限制。允许经县级(含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粮食经营企业和粮商到粮食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购买和销售粮食。

(四)粮食市场管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入市企业资格,可征求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对批准的企业要向社会公布。对批准入市的企业办理有关证照,只收工本费和公告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经办理证照的,不再审核、审批。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管理措施,要通过健全粮食经营台帐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经批准到农村直接收购保护价粮食的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和粮商,要严格执行保护价收购政策。要保护粮食合法运输,确保粮食运输畅通。撤消各地粮食市场稽查队。各级工商、粮食行政管理机关不得以任何借口上路设卡检查粮食运输,对违反规定的予以严肃查处。各级工商、粮食、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完善管理,确保粮食市场活而有序。

五、五、积极促进粮食销售、加工转化和出口,加快库存粮食轮换

(一)实行粮食销售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和奖惩。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确保完成全年粮食销售22.5亿公斤任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继续采用“全员联销联利计酬”办法,实行职工收入与销售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促销积极性。坚持边购边销、快购快销、薄利多销,加强工贸协作,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鼓励粮食销售的奖励办法,促进粮食顺价销售。各级财政、农发行、交通运输等部门,都要为粮食销售创造宽松环境,形成整体促销态势。为降低粮食销售费用,促进粮食顺价销售,今明两年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运销粮食(包括集并粮食)暂免收公路、桥梁车辆通行费。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交通厅、粮食局另行制定。

(二)按照国务院规定,对库存的高价位周转粮食,采取购销结合的办法,实行等量对冲,推陈储新。转换库存粮食的必要合理费用,列入销售成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得低价亏本销售,更不准以处理陈化粮为名,降价销售,对擅自降价销售粮食造成的损失,谁决策谁承担。

(三)加快处理陈化粮。省计委、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省物价局、农发行省分行要按照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陈化粮处理工作的意见》(国粮调〔2000〕87号)提出的处理陈化粮的具体措施,加快陈化粮处理。陈化粮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鉴定。对处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商品周转库存中的陈化粮所发生的价差亏损,原则上由粮食风险基金负担。对省政府批准的10.15亿公斤陈化粮销售后补贴不到位的,财政部门要依时拨补到位,按规定补贴后仍有差价亏损的,市、县可根据实际,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从地方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中给予补贴。华中粮食中心批发市场和县(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要积极做好陈化粮处理拍卖工作。

(四)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转化。粮食加工企业要以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实现转化增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有重点地支持发展和壮大一批粮食精深加工项目。对省内骨干龙头企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的重点粮食加工企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在项目审批、建设资金、出口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企业为提高大米、小麦加工转化能力,利用国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其投资的40%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抵免所得税;对进行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年加工转化能力增加1万吨以上的技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并对其技改贷款给予适当贴息;对省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粮食加工重点企业从省内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购进的粮食,在确保资金封闭运行,并由粮食购销企业开户银行对其确定合理结算期、按期收回资金的前提下,可采取先粮后款的办法,支持加工企业开展粮食加工转化。

(五)扩大粮食出口,确保今年完成30万吨大米出口任务。要认真落实中央对主产区粮食出口的有关优惠政策,在保证粮食购销企业不出现新的亏损挂帐前提下,积极支持各地粮食出口。由省计委、省财政厅、省外经贸厅、省粮食局、农发行省分行制定具体意见。为了抓住机遇扩大顺价销售,允许粮食主产区向省外主销区异地集并粮源,待机销售。由省粮食局和农发行省分行制定具体实施管理办法。

六、六、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

(一)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今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要在巩固、完善、提高上下功夫,重点是减灶、减官、减人,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一是要坚持按经济区划设置粮食购销企业,进一步调整规模,减少购销企业数量。二是要严格控制购销企业的领导职数,大幅度压缩企业管理人员。三是要进一步搞好人员分流。今年小麦、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拓宽了粮食购销渠道,粮食购销企业要按现实的收储量和定员标准,对富余人员实行二次分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严禁一岗多人,坚决杜绝分流人员回流现象。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粮食局的干部不得兼任企业领导职务,县(市)购销总公司不得成为“第二粮食局”,也不得直接管理独立核算的粮食购销企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托管的附营企业在人、财、物上必须彻底脱钩。要建立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的人事、劳动机制,购销企业负责人一律实行竞争上岗,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五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切实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制,明确各项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在收入分配上要实行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加快国有粮食附营企业改革步伐。各地要按照“抓大、放小、管好、搞活”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实施改革。要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推进联合,多方融资,扶持发展壮大骨干粮食附营企业。对县域内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要从单一的国有制退出,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承包、转让出售、全员买断、民营控股、分离重组、依法破产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

七、七、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各地要认真落实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护农民利益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粮食、财政、工商、税务、交通、物价、技术监督、农发行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研究解决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粮食购销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按照国务院要求,大力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我省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协调发展。

罗田县等30个县(市)名单

罗田县 英山县 大悟县 通城县

崇阳县 通山县 丹江口市 郧 县

郧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房 县

宜昌县 宜都市 远安县 兴山县

秭归县 长阳县 五峰县 恩施市

建始县 巴东县 利川市 宜恩县

咸丰县 来凤县 鹤峰县 保康县

谷城县 神农架林区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97]35号 【发布日期】1997-07-14 【生效日期】1997-07-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完善派遣临时因公出国

(境)人员和

邀请国外人员来访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7年7月14日桂政发〔1997〕35号)

各地、市、县,各地区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柳铁,自治区党委各部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各委厅局,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调整派遣临时出国人员和邀请外国人员来华审批权限的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桂办发〔1993〕11号)下发执行以来,总的情况是好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有些情况已发生了变化,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为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加强对我区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严格管理,进一步完善派遣临时因公出国(境)人员和邀请国(境)外人员来访的审批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办理和审批下列出国(境)事项。

(一)自治区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其参加的团组出国(境),分别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后,先由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征得我驻外使馆同意,再统一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具出国(境)任务批件。

(二)自治区副省级领导干部率经贸团组出访越南,分别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具出国任务批件,由自治区外事办公室报外交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备案。

(三)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单位担任副省级职务的专家学者,以专家学者身份出国(境)从事与本人专业有关的学术活动,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并出具出国(境)任务批件。

(四)正、副厅级干部及其参加的团组出国(境),根据其任务的性质分别送自治区外事办公室、自治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和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核后,分别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并由以上审核部门为上述人员出具出国(境)任务批件。

(五)因公临时赴澳门地区的团组,仍由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除经贸活动团组外,其他团组须先征得澳门工委同意后,方可出具任务批件。如今后中央和国务院有新的规定再作调整。

(六)凡派往国(境)外常驻(包括从事贸易、投资、合作研究、任教、就读、接受培训等)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人员,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或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批;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具出国(境)任务批件。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上,确因工作需要,需办理多次往返国(境)外人员,属副厅级以上干部,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干部,统一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并出具任务批件。厅级干部持多次往返证件每一次出境返回后,均应即填写统一印制的表格报区组织部备案。

(七)自治区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为我区国(境)外培训和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员工作归口管理部门,每项目计划须在上一年年底前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实施批准计划内单项事宜仍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再呈报国家外专局核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具出国(境)任务批件。

(八)广西自筹经费派遣出国(境)进修、留学的人员,由自治区教育委员会提出方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在批准方案内派遣的人员,凭自治区教育委员会出具的正式出国(境)任务通知书办理有关出国(境)手续。

二、二、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和委托区直有关部门及有关市人民政府办理、审批的出国(境)事项。

(一)授权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审批我区城市活动、友好访问以及其他有关外事、参加国际会议、讲学、合作研究、学者访问、文化艺术交流、旅游促销等业务活动和各种渠道短期公派出国(境)留学、进修、任教的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人员临时因公出国(境)事项。

(二)授权自治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审批本部门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人员和团组出国(境)从事经贸活动事项。各地、市(除南宁、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市外)有进出口经营权外贸企业(含工贸企业)和有边贸经营权企业,经国务院机电进出口办公室和外经贸部批准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扩大外贸自主权企业、年出口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方人员,以及因业务洽谈、采购、推销、验收设备、参展、售后服务等商务活动临时因公出国(境)的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人员组成的经贸活动团组,属地、市和区直管理范围的,由所在地区行署、市人民政府和区直主管部门审核报自治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审批。

(三)授权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本部门组织的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人员临时因公出国(境)从事科技活动团组事项。各地、市(除南宁、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市外)科委组团从事科技合作、科技交流活动和经批准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人员临时因公出国(境)事项,由所在地区行署、市人民政府审核报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

以上授权审批部门为其出具出国(境)任务批件(或任务确认件、任务通知书),统一使用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号和编号的出访来访专用章。

(四)南宁市人民政府审批本市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人员临时因公出国(境)事项;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市人民政府审批本市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人员临时因公出国(境)从事经贸、科技活动事项。以上各市自行出具出国(境)任务批件(或任务确认件、任务通知书),使用市人民政府文号和出访来访专用章。

(五)委托柳州、桂林市人民政府负责审批本市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人员临时因公出国(境)从事经贸、科技活动的事项,分别由自治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出具出国(境)任务批件。

(六)凭祥市人民政府审批本市科级以下(含科级)经贸人员临时因公赴越南事项,并出具出国任务批件(或任务确认件、任务通知书),使用市人民政府文号和出访来访专用章。

三、三、已离休、退休的人员,一般不再派遣出国(境)执行公务。少数有特殊专长、身体健康的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受聘继续工作或由有关单位借用,如确属工作需要,可批准出国(境)执行公务,其出国(境)手续,征得原所在单位同意后,也可由聘请或借用单位办理,按有关程序报批;已经离、退休但仍在国际组织或国际学术机构任职的人员,可批准出国(境)参加与其职务有关的会议或学术活动,其出国(境)手续由原所在单位按程序报批;其他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如对方邀请出国(境)并提供费用,按因私出国(境)的有关规定向户口所在地的公安部门申请办理手续(属正、副厅级干部需先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审查批准)。

四、四、各地、市和区直各厅(局)派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及实行相同政策的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的沿边市(县)、市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工作满6个月以上人员的出国(境)事项,由有审批权的部门书面委托上述地区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权限审批;应聘或自行到上述地区工作满1年以上的我区人员的出国(境)事项,由所在地区有审批权的机关审批。外地人员到我区南宁、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和凭祥市工作的人员出国(境)事项,亦按此条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五、五、邀请外国地方现职正、副省级人员和中央现职副部级人员来访,由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在书面征得外交部或中联部同意后,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不以公职、不从事公务活动的外国正、副省级人员来访,由自治区外事办公室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邀请外国省部级以下人员来访,可由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如邀请到我区非对外开放地区的,需征得广西军区同意后才能办理有关手续。

邀请国外人员来访,在审批部门批准后,应速将被邀请人员的情况报告当地国家安全机关。

六、六、为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各申报单位的请示报文要如实写明出国(境)理由、任务和计划方案以及出访时间、停留时间和途经国家(或地区);出国(境)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及职务和职称、经费来源和落实情况、开支情况等;同时相关的附件要齐备(包括出访人员审查批件或备案表、邀请函电及准确的中文译件)。如呈报材料不完备,影响审批程序,承办和审批部门有权退回重新办理。

正处级以上干部因公出国(境),除犯有比较严重错误的仍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审查手续外,一般不需要再另办理审查手续,与出国(境)任务一并审批。但在获得出国(境)任务批件后,属正、副厅级干部需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办理备案手续。正处级干部则向其有审查审批权的主管人事部门备案(无审查审批权的区直单位向自治区人事厅备案)。凡派驻国(境)外6个月以上(含6个月)干部(除自治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科级以下干部外)的审查事项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办理。

七、七、上述有审批权的部门,应根据授权和分工行使审批权限,并切实负起职责,严格程序,照章办事,把好审批关,在出具出国(境)任务批件时,应抄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不符合政策和违反规定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不予办理护照和签证手续。因公出国(境)团组和人员须凭出国(境)任务批件到国家安全机关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并接受安全防谍教育;出国(境)团组外出归来,须在1周内将书面总结报告提交原审批机关,并抄送当地国家安全机关。授权审批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减少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在审批过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出国(境)团组(人员)收取审批费用或其他名目的手续费,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滥用审批权限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暂停直至收回其审批权。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科学技术委员会每半年将审批材料整理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统一归档(有审批权的市人民政府每季度书面报告审批情况)。自治区外事办公室负责综合全区因公出国(境)和邀请外国人员来访的情况,定期向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汇报,每半年向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报告一次。

八、八、本通知未涉及的问题,以及对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扩大外贸自主权企业、经营机电产品外贸进出口公司、年出口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已确认为高新技术的企业临时因公出国(境)人员简化手续和对外派遣劳务人员出国(境)问题,仍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

九、九、我区人员因公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应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签发〈往来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行证〉有关问题》(厅字〔1997〕20号)办理。但属副厅级以上干部,自治区外事办公室要先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后,再办理有关手续。

十、十、过去自治区的有关规定与本通知相悖的,以本通知规定为准。十一、十一、本通知解释权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以上通知,请遵照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

【发布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 【发布文号】桂政发[2002]56号 【发布日期】2002-11-22 【生效日期】2002-11-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桂政发[2002]56号)

2001年,我区为抓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精神,下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我区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1]59号)。一年多来,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采取有力措施,较好地完成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但是,在试点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些政策措施也要进一步完善。为把我区退耕还林工作扎实、稳妥、健康地向前推进,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现就进一步完善我区退耕还林政策措施作出如下规定:

一、退耕还林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退耕还林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农民吃饭、增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综合措施,制止边治理边破坏行为;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二)实施退耕还林要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坚持个体承包的机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必须切实把握“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这几个主要环节,确保退耕还林取得成功。

二、科学制订规划,加快退耕还林进度

(三)进一步明确退耕还林的范围。已纳入国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范围的县(市、区,下同),凡是水土流失严重和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都应规划实施退耕还林。对红水河梯级电站库区坡耕地、石漠化耕地、高等级公路沿线坡耕地和江河沿岸沙化耕地等生态脆弱、生态地位重要的地方要优先规划实施。对需要退耕还林的地方,只要条件具备,应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能退多少退多少。对生产条件较好,粮食产量较高,又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农民不愿退耕的,不得强迫退耕。

(四)因地制宜,科学制订规划。自治区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编制全区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各有关县要依据自治区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县级退耕还林工程规划,明确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配套政策措施。

(五)要根据不同气候水文条件和土地类型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因地制宜,乔灌草合理配置,农林牧相互结合。充分发挥我区自然条件优势,大力营造桉树、相思、西南桦、任豆等速生丰产林和毛竹、杂交竹、吊丝竹、麻竹等竹林,加快我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各地在确保地表植被完整,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采取林果间作、林竹间作、林药间作、林草间作、灌草间作等多种合理模式还林,立体经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退耕后禁止林粮间作。

(六)及时分解下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和各项资金。为了抓住造林最佳季节,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从2002年起,国家根据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在每年10月31日前下达下一的计划任务。自治区根据全区退耕还林总体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实施退耕还林的项目县,在接到国家下达的计划后1个月内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项目县。各项目县接到工程任务1个月内,组织编制好县级退耕还林实施方案报自治区林业局审批,并及时做好乡镇作业设计,把工程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农户。

各地要力争在当年完成本的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任务,由于气候因素影响,确实难以完成的,也应确保在当年完成整地,并必须在次年的3月底以前完成所有造林定植工作。

国家退耕还林的各项补助资金下达后,自治区财政部门在收到补助资金和文件后要在15个工作日内下达到市(地),市(地)在接到国家和自治区退耕还林的各项补助资金和文件后15个工作日内下达到项目县,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七)退耕还林要以营造生态林为主,营造的生态林比例以县为核算单位,不得低于80%。对超过规定比例多种的经济林,只给种苗和造林补助费,不补助粮食和现金。

三、认真落实林权,调动和保护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八)实施退耕还林后,必须确保退耕农户享有在退耕土地和荒山荒地上种植的林木所有权,经检查验收合格后,依法履行土地用途变更手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时发放林权证。

(九)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实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必须向农户充分宣传政策,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以后,承包期一律延长到50年,允许依法继承、转让,到期后可按有关法律和法规继续承包。

(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退耕还林。有条件的地方可本着协商、自愿的原则,由农村造林专业户、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租赁、承包农户坡耕地退耕还林,但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把关,要在农民充分了解国家退耕还林的钱粮补助政策的前提下,由双方协商解决钱粮补助及林木权属等利益分配问题,并签订协议,切实保护退耕农户的利益。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集中连片造林,鼓励个人兴办家庭林场,实行多种经营。

四、切实抓好钱粮补助兑现,确保农民口粮供应

(十一)国家无偿向退耕农户提供粮食、现金补助。粮食和现金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50公斤、补助现金20元。粮食和现金补助年限,还草补助按2年计算;还经济林补助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补助暂按8年计算。国家计划内的退耕还林补助粮食(原粮)的价款和现金由中央财政负担。

(十二)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补助的粮食(原粮),按中央财政每公斤1.4元补助标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包干给各项目县人民政府,当年如有节余,滚动用于退耕还林期内以后的粮食补助,不能挪作他用;如有缺口,由县人民政府自行负担。各项目县粮食购销企业按顺价销售、不发生新亏损的原则供应退耕还林补助粮食。农业发展银行据实收回退耕还林补助粮食占用贷款本息后,应适当返还粮食购销企业合理费用。粮食采购、调运等有关费用,从包干经费中解决,包干经费不足的,由项目县财政承担,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不得转嫁给供应粮食的企业和退耕农户。粮食补助资金不得用于抵扣退耕还林供应粮食以外的其他贷款及其利息。

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粮食购销企业开展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工作。对退耕还林粮食补助的资金供应,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根据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计划、企业资质状况、粮食购进成本等因素,按规定给予贷款支持。

(十三)在粮食和现金补助期间,退耕农户在完成现有耕地退耕还林后,必须继续在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由县或乡(镇)统一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统一经营管理,提高造林成效。

(十四)自治区每年根据下达的计划核定各市(地)、县退耕还林所需粮食和现金补助总量,并下达到各市(地)、县。对退耕农户只能供应粮食实物,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补助粮食折算成现金或者代金券发放。

(十五)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粮源的组织和调运工作由自治区粮食局负总责,项目县人民政府及粮食部门具体落实。原则上以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商品周转粮为主,以项目县为单位统一组织粮食的供应,按就地就近调运原则,组织到乡(镇)粮所、粮站,兑现到户,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供应成本。如项目县筹措粮源确有困难的,以市(地)为单位统一向自治区粮食局提出申请,由自治区粮食局从自治区粮食储备库存中安排粮食供应。

(十六)退耕还林粮食供应的品种主要是稻谷。退耕农户需要玉米的,项目县粮食部门可根据自有商品玉米的库存情况与退耕农户协商兑换。各地可根据退耕农户需要供应成品粮。对供应给退耕农户的粮食必须进行认真检验,补助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凡不符合口粮标准的,不得供应给退耕农户。

(十七)按报账制办法发放补助粮食。退耕还林第一年,粮食补助可分为两次兑现。第一次在签订退耕还林合同、完成整地并经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可以预先兑付部分补助粮;第二次待退耕还林成活率验收合格后再兑现补助粮余额。每次兑现补助粮的数量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以后每年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退耕农户的幼林管护、林木保存情况进行验收,自治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复查。验收合格的要及时发放验收证,农户凭验收证和钱粮供应证经乡(镇)政府签字同意后到粮食供应点领粮。承担粮食供应任务的企业要根据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检查验收合格后出具的兑粮花名册,按国家确定的补助标准,向退耕农户发放粮食。有关补助费用的结算办法,由自治区财政部门会同自治区粮食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制定。

五、必须做到种苗先行,保障种苗供给

(十八)国家向退耕农户提供种苗和造林补助费。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种苗和造林补助费,由自治区计委和自治区林业局根据国家安排的资金分解下达到项目市(地)、县。种苗和造林补助费标准按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每亩50元计算。尚未承包到户及休耕的坡耕地,不纳入退耕还林兑现钱粮补助政策的范围,但可作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按每亩50元标准给予种苗和造林费补助。若遇连年干旱等特大自然灾害确需补植或重新造林的,经国家林业局核实同意后,由国家酌情给予补助。

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种苗和造林补助费,由项目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用于向退耕农户提供种子、苗木、造林补助和封育管护等支出,不能挪作他用。在尊重退耕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退耕农户与种苗供应方签订书面合同,并在造林验收后,由种苗供应单位与退耕农户结算种苗补助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退耕农户指定种苗供应商。

(十九)种苗的数量充足、品质优良、品种对路,是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必须先行建设,超前准备。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提前做好种苗的生产培育,组织好种苗的供应。

(二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做好种苗建设规划,切实抓好种苗和采种基地建设。种苗生产供应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积极鼓励农户育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要发挥国有苗圃龙头企业作用,组织和带动农民发展苗木产业,扩大种苗生产能力。

(二十一)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提供种苗调运、栽培管理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种苗质量和疫病检验检测工作,确保种苗供应单位和育苗专业户按规定的树种、数量、质量提供退耕还林所需的合格种苗。要实行种苗供应质量负责制,凡在退耕还林项目中出现种苗质量问题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供苗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十二)有关部门要加强种苗市场、价格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对生产、销售的种苗必须有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标签、质量检验证和检疫证,凡是不具备“一签两证”的种苗,不准进入市场。坚决制止垄断经营种苗和哄抬种苗价格的行为,严厉打击种苗销售中的不法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六、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

(二十三)关于退耕地还林的农业税征收减免政策。凡退耕地属于农业税计税土地,自退耕之年起,对补助粮达到原常年产量的,扣除农业税部分后再将补助粮发放给农民;补助粮食标准未达到常年产量的,相应调减农业税,合理减少扣除数量。退耕之前的常年产量,按土地退耕前5年的常年产量平均计算。补助给农民的现金不计入补助粮食标准。退耕地原来不是农业税计税土地的,无论原来产量多少,都不得从补助粮食中扣除农业税。

农业税征收机关要按照退耕的农业税计税土地常年产量和当地补助粮食标准确定退耕土地应征收的农业税税额,并通知补助粮食发放单位从补助粮食中代扣农业税。退耕地的农业税只能从补助粮食中扣除,不得向农民征收。在停止粮食补助的,同时停止扣除农业税。对退耕还生态林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10年内免征收农业特产税。

实施退耕还林的县,其农业税收入减收部分,由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适当补助。各项目县要做好农业税减收情况的调查,由县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补助报告,经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向国家申请补助。

(二十四)为了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要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开展生态移民、封山绿化。对居住在严重石漠化地区、库区等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人口实行生态移民。对迁出区内的耕地全部退耕、草地全部封育,实行封山育林育草,恢复林草植被。中央和自治区对生态移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给予补助。要切实搞好迁入地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对生态移民的农户给予妥善安置,解决好他们的生计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把生态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二十五)为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各地要结合退耕还林的实施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农村能源建设,从各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沼气、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沼气池建设要逐步标准化、规范化,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中央和自治区对农村能源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并优先安排退耕农户。

(二十六)退耕还林后必须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退耕还林的农户,要保证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管护好林地不受破坏。要彻底改变牲畜饲养方式,实行舍饲圈养,严禁牲畜对林草植被的破坏。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滥挖树兜等人为破坏林草植被行为。

(二十七)加强缓坡耕地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单产,解除农民退耕后吃粮的后顾之忧,扩大陡坡耕地的退耕空间,切实做到“树上山,粮下山”。实施退耕还林的市(地)、县,要将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不同渠道的资金统筹安排,综合使用。

(二十八)退耕还林的地方,要结合生态建设,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广“公司加农户”,“工厂加基地”等做法,为农产品建立稳定的市场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确保退耕还林工作顺利进行

(二十九)退耕还林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必须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退耕还林的政策,组织群众做好退耕还林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务必注重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十)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退耕还林重大意义的认识,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真正把退耕还林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紧抓好。

(三十一)退耕还林工程实行自治区人民政府负总责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把退耕还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层层落实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并认真进行检查和考核;要成立退耕还林工作领导机构,具体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组织实施;在机构改革中,要稳定、充实林业技术人员队伍,确保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需的技术力量。

(三十二)西部办、计划、财政、农业、林业、粮食、水利、国土资源、监察、审计、地税、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要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共同做好退耕还林工作。

(三十三)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作业设计等前期工作费用和科技支撑费用,除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外,自治区及项目市(地)、县财政均要安排一部分,并纳入财政预算。

退耕还林项目县所需检查验收、兑现等费用由项目县承担,国家有关部门的核查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复查经费分别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承担。

(三十四)各项目县人民政府要认真组织好县级自查,自治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好复查工作。县级验收结果作为补助政策兑现的直接依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审计部门要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退耕还林粮食、现金补助兑现情况,要纳入乡村政务公开的内容,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防止冒领,杜绝贪污。要建立退耕还林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对违法违纪现象,一经核实,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做出处罚,并奖励举报有功人员。

(三十五)要采取综合措施,制止边治理边破坏行为。在加快退耕还林工作进程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森林保护,制止新的毁林开垦。各地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国家、自治区制定的保护森林资源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现有资源的保护,严厉打击新的毁林开垦行为。凡项目县出现新的毁林开垦现象,除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外,要调减该县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或终止退耕还林项目。

(三十六)本意见所称退耕还林,包括退耕地还林、还草和相应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本意见由自治区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在本部门主管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2002年11月22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区物价局、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行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90]35号 【发布日期】1990-04-06 【生效日期】1990-04-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区物价局、区财政厅关于

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报告的通知

(桂政发〔1990〕35号1990年4月6日)

现将区物价局、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报告

遵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务收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暂行规定》(桂政发〔1987〕90号),我们自一九八八年春起,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清理整顿,至今共清理了四十五个业务系统,审批下达收费项目三百零二项,具体收费标准二千三百多个;并从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起,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凭证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从清理整顿情况看,自《暂行规定》实施以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乱收费的现象。但是,收费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乱收费现象在部分地区和单位仍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

(一)一些市、县越权制定收费项目或自行提高收费标准;

(二)有的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正常公务,强行收取管理费、手续费,或把本职工作转移到所属事业单位搞有偿服务;

(三)部分事业单位以“创收”为名,巧立名目乱收费用或分解项目进行重复收费。乱收费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不严,部分行政事业性单位廉政观念淡薄。行政事业性单位的收入大部分属预算外收入,目前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漏洞尚多。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擅自使用收费收入,或塞入“小金库”,扰乱了经济秩序。为此,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再次进行清理整顿。一、一、一九九0年五月一日起,由区物价局、区财政厅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区现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全面开展一次复审。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和重复收费,降下过高的标准。经过复审后认定的项目和标准,由区物价局、区财政厅会同业务主管部门重新行文下达,并由业务主管部门在《广西日报》公布,提高透明度,以便群众监督。地、市、县物价局应会同财政局结合清理整顿,对已发的《收费许可证》进行一次全面的复审,凡不符合规定发放的《收费许可证》要吊销;同时,要抓好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检查工作,凡属乱收费的,要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和《暂行规定》予以处罚。

二、二、从严控制行政性收费。国家行政机关办理公务一律不得收费。从现在起到清理整顿结束,原则上不审批新的行政性收费项目。

三、三、凡属各地区行署,市、县人民政府越权制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尽快自行纠正,如认为某项目收费合理,应按规定程序向区物价局申报,经区物价局、区财政厅审核,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执行。

四、四、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配套措施,改进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收入管理办法,由现行坐收坐支,改为统收统支。凡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收入,必须按预算管理方式分别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其收入全额存入;自收自支管理单位和差额管理单位,按以收抵支后的净收益或结余建立的各项专用基金收入存入,其支出均须报经财政部门审批后给予回拨,具体手续按区财政厅有关规定办理。从今年起全区实行“年审收费许可证,凭年审签章领购票据,收费收入专户存储,经财政部门审批后开支”的一条龙管理办法,以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

五、五、要对医疗卫生收费和教育收费进行清理整顿,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其收费标准的调整,按国家物价改革的统一部署进行。

六、六、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和《自治区劳务收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暂行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属物价管理范围,各级物价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和监督。各级财政部门应相应充实配备人员,强化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