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6在花果山景区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终期评估验收通报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17:5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1106在花果山景区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终期评估验收通报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1106在花果山景区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终期评估验收通报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20131106在花果山景区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终期评估验收通报会上的讲话

在花果山景区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终期评估验收通报会上的讲话

(2013年11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江苏省旅游局评估验收组自11月5日至6日,根据评估标准和工作要求,对花果山景区试点工作进行了验收。在此期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云台山风景区管委会、连云港市旅游局及花果山景区对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高度重视。在通报意见之前,我首先代表评估验收组全体同志,对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衷心的祝贺!为了搞好此次评估工作,云台山风景区管委会、连云港市旅游局、花果山景区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和精心安排,对评估小组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昨天,我们听取了徐主任及相关人员就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情况介绍,重点查阅了有关创建工作资料、台账、记录,同时进行了现场察看和随机考查,评估验收组对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在花果山景区自检、连云港市旅游局初检基础上,经过认真讨论,形成了验收意见,我受工作组委托向大家通报:

一、总体评价

我们认为,作为一家4A景区,2012年3月花果山景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以来,在地域条 件、硬件设施、质量管理、品牌效应等方面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花果山景区领导层高度重视,管理层全力推进,一线作业层躬身实践,汇聚行业专家专业力量,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态度积极、目标明确、主动作为,通过试点使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景区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日益增长,通过试点初步形成了花果山景区兼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旅游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运营模式,在同类型景区中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给评估验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提高认识,建立机制为创建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自去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后,云台山风景区管委会、市旅游局高度重视专门研究制定了《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三级责任体系即: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旅游标准化办公室,标准化联络员,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专职从事标准化建设工作。在深入研究《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和《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工作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5大重点任务和7个实施步骤,细化任务分解,实行与时俱进的推进机制即“日调度、周督查、月通报、季考核”;实行严格奖惩考核制度,将创建工作与干部任用、年度考核、奖金分配挂钩,通过制定落实一系列保障举措,确保创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为创建明确了努力方向。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体系、参考行业标准、借鉴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花果山景区紧扣景区运营管理实际,充分体现出自身特色,在原4A的基础上,积极借助创标的契机打造5A。在体系结构和内容上,主要遵循了《GB/T 24421-2009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的编制要求,同时紧密结合花果山景区总体发展规划、企业方针及目标,对花果山景区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提炼,从而科学制定出具有景区自身特色的企业标准,构筑起涵盖景区旅游各大要素的、以“服务通用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三大模块为主体的284项标准,明确了407个岗位职责和233项工作流程,并将此标准应用于管理实践,通过实践的不断磨合,在执行中查找差距,使标准化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三是广泛宣传,深度培训,为创建营造良好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去年3月以来,组织召开由全体员工参加的标准化试点工作动员会,传达学习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的精神,讲清景区创建标准化试点示范企业的目的、意义。

在创建过程中花果山景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一方面,找标杆,学标杆,树理念。先后组织业务骨干近300人次,赴陕西华山、华清池、河南云台山、嵖岈山等全国第一批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进行调研,学习交流试点工作经验;在标准实施与评价改进阶段,提出了“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的贯标理念。另一方面,借助外力找合作伙伴。与相关旅游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景区开展旅 游标准化试点提供咨询服务,进一步拓宽试点工作开展的思路和眼界;再次 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对标、学标、贯标。先后邀请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全国绿色景区评定协会等部门的专家到景区进行专题授课8期;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开办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培训班4期;成功承办了全国第八届旅游景区创A培训班。与此同时,还定期编制工作简报,在景区网站开设旅游标准化试点专栏;利用景区户外广告牌、道旗等媒介进行主题宣传;先后印发了多期《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应知应会手册》等系列学习贯标资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在景区上下形成了“人人关注旅游标准化、人人参与旅游标准化”的浓厚氛围。

四是夯实软硬件基础,实现自我超越,为创建打造稳步推动机制。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按照标准化要求推进景区发展,在硬件设施方面,累计投资近10亿元,全面改造提升景区硬件服务设施和软件服务能力,塑造景区新形象。主要表现在景区出入口环境改造工程如600m2游客服务大厅,门禁综合楼、游客中心建筑群提升改造,5900m2游客中心广场铺装,实施景区旅游线路提升工程,改造西游大道,新建生态游步道,景区范围内所有的标识标牌,包括导览图、标识引导牌、景物介绍牌以及公共图形符号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累计更换各类标识标牌240个,景区停车场进行扩容,新建生态停车场20000 m2。新建和改造旅游厕所。与此同时,景区全面 启动“智慧景区”建设,完成了检票门禁系统升级改造,对景区所有的营运客车统一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高规格新建景区门户网站,打造国内一流景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新增了高空滑索、激情漂流等游客参与性项目。

在软件服务方面,通过开展全员培训、编制应知应会手册、评选服务标兵等多种手段,使全体职工对旅游标准化工作以及岗位职责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景区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游客满意度测评均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景区实现了无安全事故、无游客有效投诉、无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有责投诉。在处理时限内对游客投诉办结率达100%,游客对投诉处理满意率达96%以上。以今年的“十一”黄金周为例,游客接待量再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零滞留”的目标。

在品牌建设方面,花果山景区先后由市级价格诚信单位升格为省价格诚信单位,由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升格为省放心消费示范区,同时还荣获“省知名品牌”、“2012年度省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示范单位”、“省五四红旗团委”、“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被人民网评为网民心中安全旅游景区;景区主题形象宣传片参加《江苏旅游视频大赛》获“最佳旅游宣传片”。

在此,特别指出的是,连云港市为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确保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文,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的指导帮带。连云 港市旅游局与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工作扎实、深入,对花果山景区试点工作给予了指导和大力支持,我们深受感动。

总之,通过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企业上下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极大增强,旅游标准体系构架基本形成,旅游标准化覆盖领域逐步加大,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企业的竞争力和软实力不断增强,为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及评分说明

(一)存在的问题

评估组通过查看台账和实地检查认为,花果山景区在以下几方面还需要完善和提升:

1、硬件投资很大,软件方面还需强有力的措施稳步推进,我们觉得很多工作从面上看是做了,但应做的更扎实、更细致、更规范。

2、在企业界流传着一句话:“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我们希望花果山景区积极的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争取获得地标的立项,在旅游景区标准体系中有自己的话语权并切实执行到位。

3、公共服务和配套的标识、导向系统虽然有了,但在有些环节和地点不够完善,不够到位(如游客中心的功能不全,厕所位置设置不够合理,信息栏里各类宣传资料品种偏少)。

4、安全是企业的生命,花果山景区区域范围大,死角多,安全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快对特殊地点和危险地段警示牌制作和措施的落实。

(二)评分说明

按照《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评估表》的要求,通过对评分6个大项98个小项的达标情况的检查,经过讨论认为花果山景区的工作成效显著,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不扣就不再说明,针对扣分项做说明如下:

1、第二项2.2.1建立健全标准化制度方面和考核机制反方面不够符合要求,做相应的扣分。

2、第三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方面台账资料不全,缺少自己可操作的内部操作规范如游客中心服务规范、讲解规范等,内部的制度程序不够系统,不成体系。

3、第四项有关旅游地方标准达到贯彻实施方面实施率不够

4、第五项企业标准的完善与实施方面主要在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上存在结构不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差,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尤其是将来创建5A的要求和经营运转的需要。如5.1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5.2企业基础标准体系,5.3企业管理标准体系5.4企业服务标准体系5.5岗位工作标准体系5.6标准实施与持续改进。除此外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缺乏影响力以及缺少参与制定各类标准

各位领导,根据2天来的验收检查,经过集体研究,评估验收组认为:花果山景区经过富有成效的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基本完成了试点的各项工作任务,初步实现了试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按照工作程序,我们回去后将向国家旅游局提交验收情况报告,由国家旅游局进行终期审定。

三、工作建议

我们这次评估验收工作的过程,也是对花果山景区开展标准化工作进行学习和调研的过程。下面,评估组就花果山景区今后一个时期的旅游标准化工作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加大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将标准化建设与创五A工作有机融合、共同推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标准化作为国家战略,是国民经济各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旅游标准化工作是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增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基础。应进一步提高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的落实,把旅游标准化建设与创5A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行业发展,为实现两大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二)深化成果,不断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上新台阶 选择花果山景区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目的是通 过企业的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树立标杆,逐步在全行业推广试点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希望花果山景区以这次评估验收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深化创建成果,提升标准化的可操作性,全面释放旅游标准化引领的功能和作用,将旅游标准化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通过率先创建示范样板,提高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发展整体素质,打造江苏乃至全国一流精品景区。

(三)立足长远,始终坚持依靠标准带动引领企业发展“做标准化虽然很费力,但是做标准化不吃亏。”标准的提升,对于企业而言可能相对过去粗放式的发展,多了条条框框的制约,多了规范管理的成本,多了精益求精的投入,但面向长远发展,这是必须经过的考验,是时代的要求。景区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化、标准化非常重要,这已成为景区“强身壮体”的关键一环。因此,要想使景区可持续化发展,就一定要走现代化、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道路。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管理出人才。我们要把眼光放的更远,通过试点用实际行动筑牢旅游标准化基础,这样企业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这才是企业的根本核心利益所在,这才是最大的利益。

最后,再一次感谢连云港市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以及花果山景区的领导和同志们。

谢谢大家!

第二篇:花果山景区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终期自查报告

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 倾力打造跨越发展新引擎

——花果山景区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终期自查报告

2012年3月,花果山景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是全国仅20个试点企业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入围的旅游景区。对此,花果山景区决策领导层高度重视,执行管理层全力推进,一线作业层躬身实践,牢固树立旅游标准化引领战略,汇聚行业专家专业力量,强化标准化管理,实施人性化服务,扎实有序、如火如荼地全面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花果山景区兼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旅游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运营模式,旅游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了推动景区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一、主要做法

㈠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确保试点任务落实到位 省旅游局从整体推进江苏旅游率先发展、进一步培育突出花果山景区在苏北旅游板块的龙头地位和带动作用的层面考虑,将花果山景区推荐成为全国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既是省旅游局对花果山景区之前一段时期工作的充分肯定,又是一次全面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服务品质的绝好机会。云台山风景区管委会、市旅游局高度重视,经常性的深入景区一线开展督查调研,现场

办公,及时帮助景区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要求花果山景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做好各项试点工作。花果山景区专门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标准化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与原属部门业务脱钩,集中办公,专职从事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各部门设立标准化联络员,联络员必须由作风过硬、业务扎实、勇于创新的同志担当,在试点期间如果联络员的日常工作与标准化工作冲突时,要让位于标准化工作,给予本部门标准化联络员充分的工作平台和技术支持。通过建立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标准化办公室、标准化联络员构成的三级责任体系,在景区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在吃透《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和《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工作标准》的基础上,我们精心制定了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5大重点任务和7个实施步骤,细化任务分解,每一项工作都“定领导、定人员、定责任、定进度”,使整个试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把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及时纳入了景区重大目标任务和重点督查事项,实行“日调度、周督查、月通报、季考核”的推进机制;实行严格奖惩考核制度,将创建工作与干部任用、考核、奖金分配挂钩,通过制定落实一系列保障举措,确保创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㈡强化宣传培训,着力营造氛围,扩大旅游标准品牌影响 旅游标准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工作,为切实增强试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坚持“走出去、请

进来”的策略。一方面,近两年我们先后组织业务骨干近300人次,赴陕西华山、华清池、河南云台山、嵖岈山等全国第一批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进行调研,学习交流试点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与北京创景天下旅游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景区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提供咨询服务,进一步拓宽试点工作开展的思路和眼界;先后邀请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全国绿色景区评定协会等部门的专家到景区进行专题授课8期;与被誉为“中国旅游人才摇篮”和“中国酒店业黄埔军校”的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开办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培训班4期;成功承办了全国第八届旅游景区创A培训班,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旅游报等多家国内媒体竞相报道。与此同时,我们还定期编制工作简报,在景区网站开设旅游标准化试点专栏,积极在全国旅游标准化信息交流平台刊发信息,及时上报试点最新工作动态;利用景区户外广告牌、道旗等媒介进行主题宣传;先后印发了多期《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应知应会手册》等系列学习贯标资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在景区上下形成了“人人关注旅游标准化、人人参与旅游标准化”的浓厚氛围。

㈢强化特色彰显,突出实施评价,科学构建标准体系框架 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体系的编制,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体系、参考行业标准、借鉴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紧扣景区运营管理实际,充分体现出自身特色。在体系结构和内容上,主要遵循了《GB/T 24421-2009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的编制要

求,同时紧密结合花果山景区总体发展规划、企业方针及目标,同时对花果山景区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提炼,从而科学制定出具有景区自身特色的企业标准,构筑起涵盖景区旅游各大要素的、以“服务通用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三大模块为主体,共计284项标准。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体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不断调整,持续完善的体系。因为花果山标准体系在架构上设置了关于监督实施、完善调整的运行标准机制。我们的每一项标准在反复应用于管理实践中不断磨合,在执行中查找不足,使标准化体系逐渐趋于完善。花果山景区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利于花果山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和标准化运作,他它将为提升花果山品牌拓展和管理输出打牢坚实基础。

㈣强化项目推进,无缝对接标准,快速刷新景区旅游形象 各类旅游标准的贯彻落实是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的关键环节,也是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国家目前颁布的旅游景区需要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我们累计投资近10亿元,全面改造提升景区硬件服务设施和软件服务能力,快速刷新景区形象。一是按照《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要求,实施了景区出入口环境提升工程。新建600m2游客服务大厅,完成门禁综合楼、游客中心建筑群提升改造,铺装游客中心广场5900m2。二是按照《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对景区范围内所有的标识标牌,— 4 —

包括导览图、标识引导牌、景物介绍牌以及公共图形符号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全山累计更换各类标识标牌240个。三是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规范,对景区停车场进行扩容。在整改原有停车场的基础上,新建生态停车场20000 m2,同时划分社会车辆和旅游大巴功能区,科学设置引导标识。四是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新建和改造旅游厕所,使景区公厕总数达到17个,进一步完善了景区内旅游厕所的布局。与此同时,景区全面启动“智慧景区”建设,景区监控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涵盖森林防火、旅游安全、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完成了检票门禁系统升级改造,对景区所有的营运客车统一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高规格新建景区门户网站,打造国内一流景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新增了高空滑索、激情漂流等游客参与性项目,增强景区的体验性、互动性,进一步完善景区旅游产品体系。实施了旅游线路提升工程,改造西游大道,新建生态游步道,先后完成大圣湖南侧樱花大道、阿育王塔水杉林和广玉兰种植、观顶荒山造林等绿化工程,景区游览线路周边绿化取得了显著成效,“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初步得以展现。

二、试点成效

一是工作效能明显优化。目前,景区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共计明确了407个岗位职责和233项工作流程,实现了景区运行管理标准化全覆盖。我们在标准实施与评价改进阶段,提出了“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的贯标理念,通过开展全员培训、— 5 —

编制应知应会手册、评先服务标兵等多种手段,景区全体职工对旅游标准化工作以及岗位职责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景区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是服务品质大幅提升。试点期间,景区累计发放游客问卷调查3000份以上,游客满意度测评均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景区实现了无安全事故、无游客有效投诉、无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有责投诉。在处理时限内对游客投诉办结率达100%,游客对投诉处理满意率达96%以上。以近年的“十一”黄金周为例,我们在游客接待量在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不仅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零滞留”的目标,还收到各类受救助游客发来的感谢信、感谢电话20余批次。开展旅游标准化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游客满意度,更为景区打造优质的企业文化产生了极大地助推作用。

三是品牌形象得到加强。近两年来,花果山景区先后由市级价格诚信单位升格为省价格诚信单位,由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升格为省放心消费示范区,同时还荣获“省知名品牌”、“2012省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示范单位”、“省五四红旗团委”、“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被人民网评为网民心中安全旅游景区;在201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策划的属猴免票活动更是在网上掀起讨论热潮,被评为“2013年春节十大营销怪招之首”;景区主题形象宣传片被《江苏旅游视频大赛》评为“最佳旅游宣传片”……目前,花果山

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已经顺利通过省旅游局初检,正式上报国家旅游局待审,花果山景区的品牌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是经济效益强势攀升。2012年,花果山景区实现游客接待量达28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57%,实现门票收入7000万元,同比增长了17%;预计2013年,景区游客接待量将达320万人次,门票收入将突破亿元大关,景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几项主要指标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三、努力方向

通过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不但极大地优化了我们的管理运营模式和接待服务水平,也给花果山景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了花果山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我们深知,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在下一步的工作终,我们将努力在旅游标准化建设领域多做一些尝试和探索:一是突出人才培养。坚定标准化引领战略不动摇,在机构及岗位设置中明确旅游标准化的相关职能职责,进一步加强内部内审员、培训师等标准化人才的培养,让旅游标准化工作深入骨髓、薪火相传。二是突出动态管理。把标准体系的执行纳入常态化管理,将试点期间联络员对接制度、任务分解行动指南、量化考核督查机制、限时整改问责制度等一些好的做法进行延续,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狠下工夫,把旅游标准化实践不断推向纵深。三是突出交流互动。通过加强外出学习考察、交流互访、挂职锻炼等多

种形式,一方面,积极汲取先进景区的成功经验,开拓眼界、启迪思维,不断提升自身旅游标准化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努力做到与我省其它景区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促进提高,争做江苏旅游标准化的尖刀班,为实现江苏旅游率先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篇: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终)

认清形势 真抓实干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7年3月22日)

同志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中央以1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速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依靠我们的双手,努力改变农村的面貌,把我们的农村建设成为美好的新家园。刚才,县长**同志就如何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和全县“三农”工作作了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其实质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这对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全县上下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使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新的突破。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县的需要。“农村稳则天下稳”,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实

现全面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也在农村。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城乡差距仍十分巨大。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严重滞后,村庄布局凌乱、管理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等现象还十分突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改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县”就会成为空话。只有加快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经济发展要素,壮大农业产业规模,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从整体上加快*县发展的进程。当前,我们正在举全县之力主攻工业,*县县域经济发展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提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起点抓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加速工业化,促进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各乡镇、各部门都要着眼全局,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互为促进,从而推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县的进程。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

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文明素质也得到较大提高。但仍有许多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不协调的地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是明显的“短腿”。就我县而言,不少村庄还存在农民增收难、农村人居环境差、农民行路难、农民饮水难、农民就医难、农民养老难、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文明的进步,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广大农民群众热切期望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新格局,在农村生活上实现新提高,在乡风民俗上倡导新风尚,在乡村风貌上呈现新变化,在乡村治理上健全新机制。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如一场“及时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农村的关心,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方针,体现了中央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各乡镇、各部门要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高潮,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步伐,让我们*县的农村经济繁荣起来,让*县农民的钱包鼓胀起来,让*县的农村文化活跃起来,让“中国茉莉之乡”农村环境美化起来,真真正地让占全县四分之三以上的农民群众看得到、摸得着、享

受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多多实惠。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本世纪前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使十几亿中国人都得到实惠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历史进程中确定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可以说“其成在农村,败也在农村”,就全国而言,占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就我县而言,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在全县的302个村委(社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屯通不了路,部分农民群众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全县还有区定的贫困村30个,贫困群众1万5千多户近8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福、南乡、平马、平朗、镇龙等西南乡镇,这些村屯就普遍存在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没有广大农村小康,谈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我们只有大力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好农业问题,改变好农村面貌,改善好农民生活,走出一条工业与农业协

调互动、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才能有力地推动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农业发达了、农村繁荣了、农民富裕了、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达到了小康,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我县已有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经济水平不断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农民群众的文明整体意识明显增强,这都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各乡镇、各部门以及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切实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真真正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及自治区、南宁市的重大部署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部署上来,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就一定能把*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面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结合*县实际,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个字”的方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以发展生产为主攻方向,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切入点,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突破口,以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为保证,以建设一批示范村为载体,实现“培育新产业、完善新设施、培养新农民、倡导新风尚、树立新风貌”的“五新”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围绕上述思路,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培育新产业,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把“经济基础”打牢了,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不论是改善居住条件,还是建设乡村文化,农民才会有十足的底气,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基础和保障。建设新农村,有赖于培育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 ”,有赖于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我们要紧紧地围绕我县主导农业产业,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县域现代产业布局,全力推进茉莉花生产、加工基地、标准化淡水养鱼基地、水奶牛基地、蘑菇生产基地等农业产业基地的现代标准化建设。同时继续做好农村经济新组织建设工作。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大力推行“公司(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的现代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二)建设新设施,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问题,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着力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当前农民最急需解决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等困难,我们要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取得群众的信任。重点做好加快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首先,要抓好道路建设。我们要抓住国家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道路有一个大的改善。其次要抓好农村生态环境。要以渠路绿化、四旁植树、庭院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三是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重点水

利工程建设,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要抓好环境整治。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扎实开展“村容村貌大评比”活动,以沼气池、改路、改水、改圈、改厕的“一池四改”为主要内容,加快村组道路、河道两旁、村庄周围绿化美化,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问题。五要抓好农户住宅建设。在编制规划时,要因村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不搞一刀切,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要对村庄改造实行“一村一策”,采取村庄整治改造、整体拆旧建新、建设农民社区新村和自然生态农庄等多种建设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建新房,没有条件的,等条件成熟后再建设,不搞一哄而上、大拆大建、劳民伤财。此外,还要设计提供多种房式户型来供农民建房参考,满足农民群众的建设需求。

(三)培养新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造就建设现代农村人才队伍

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具有社会公德的现代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

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增加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二是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县农业、科技、教育、劳动部门要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围绕我们*县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对农村青年开展示范性培训,提高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利用举办培训班、田间讲座等多种形式,实现每个农户基本掌握1-2项致富技能。同时,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三是提高农民社会公德意识。继续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帮助农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对社会公德的认识。

(四)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新农村发展

倡导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全部内涵。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继承优良传统,倡导文明乡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一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宣传,推进普法依法治区进程,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设,健全农村法制学校、法律顾问、法律书籍阅览室等法制活动场所,大力开展法律咨询、举办图书展、上法制课等多种活动,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提高农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二要加强农村社会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县”建设,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好农村治安保卫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一个和谐、平安、发展的农村社会环境。三要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增强带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乡镇党委要选准配强领路人,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有意识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增强村级的“造血”功能,使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增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民办实事的物质基础。

(五)树立新面貌,科学规划新农村,重点推进一批试点村建设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村级规划和具体部署。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村建设,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开。要以建制镇和自然村为单位,编制村镇规划,并抓好规划落实,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同时,明确目标,抓好试点村建设,发挥示范村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县今年要在继续抓好校椅镇龙省村委旧龙屯和云表镇旺庄村委镇兴屯2个示范村的基础上,每个乡镇至少要建设一个示范村,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至2008年,要把试点村建设成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富裕安康,服务网络健全,民主法制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要比上一年增长10%以上;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农业技术信息、生产生活资料购销、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便民代理等服务进村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大部分的农户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村内的主要道路要水泥硬化,两侧绿化,路肩到位;村内农田水利修整一新,沟河渠道排水便

利;村民自觉学文重教、崇尚科学;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生态建设相得益彰;民主法制进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得到落实,社会环境融洽相处、平安祥和。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定,也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一项具有群众性、前瞻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单位一定要发扬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强力推进,务求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开展新农村建设,关键在领导,责任也在于领导。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我和县长担任,并下设办公室,由甘英姿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相关职能部门的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和落实。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负总责,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定期听取汇报,加强具体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制

定科学的工作方案,避免一般号召,避免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县委、县政府初步考虑,县四套班子领导都要挂一个试点村,每位领导定期到点上指导新农村建设。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各乡镇、各部门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把新农村建设与各部门驻村帮扶工作结合起来,以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作为挂点驻村工作的标准。达不到新农村建设要求,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原则上每月要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质量进度评比活动。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展慢的,责令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

(二)广泛宣传,全民动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越深,参与度就越高,效果就越明显。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宣传发动工作摆上首要位臵来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激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新闻媒体要“聚焦”新农村建设,电视台要开辟专栏,每天要有新闻,要有宣传标语。对新农村建设活动,既要宣传好典

型,又要对落后进行鞭策和曝光。为烘托新农村建设气氛,要在县城制作几块新农村建设标语,各乡镇和各村委会也要制作一、二条永久性宣传标语,并利用墙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方式,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宣传到每个农户家庭。每个试点村都要层层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总之,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使县委、县政府的良好愿望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各乡镇、各部门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在引导农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上下功夫。交通、城建、环保、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倾斜政策,在村镇规划、道路建设、住宅建设、水利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帮扶。农业、卫生、城建、林业等部门要着力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进一步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的升级、优化工作。科技、劳动、教育、文体等部门,要在农民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公共设施建设上献计出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活动。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全县上下一定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创新实干,务求实效,力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内有突破,三年大变样”,为开创我县农村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县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初,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旅游促‘三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最近,吴仪副总理又要求国家旅游局对发展农业旅游进行研究。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吴仪副总理的要求,今年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二是在成都召开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三是和建设部一起在云南召开旅游小城镇工作会议;四是和各省(区、市)旅游部门一起组织了一系列的调研,有些省区市的同志还和农业、扶贫等部门一起开展调查研究;五是将和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等有关组织在贵州召开乡村旅游国际论坛。

今天我们在成都召开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是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一项具体举措。主要是为了研究、交流、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经验,相互学习、提高水平,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次现场会选择在成都召开,是因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起步早、成效好。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省长张中伟同志等省领导对乡村旅游发展高度重视,深入开展调研,为推进乡村旅游作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今天上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同志等省市领导亲自出席会议,给予指导;刘晓峰副省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成都市葛红林市长到会讲话,为我们生动地介绍了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经验。如,全市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城乡规划统一布局、纳入城乡产业统一推进、纳入城乡建设统一配套,推进乡村旅游集约化发展;大力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景区、精品项目和精品线路,推进乡村旅游精品化发展,等等。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乡村旅游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两天来,代表们对成都的乡村旅游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的三圣花乡、农科村就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典型代表。代表们还围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贵州、云南、湖北、河北、山西、江苏、四川七个省的基层代表作了经验介绍。当然,各省区市都有自己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都有自己的典型。刚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局长张建军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阐述。各位领导讲话和同志们的发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推进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结合实际,以旅促农,各地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

近年来,各地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在实践中动了不少脑筋,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好的效果。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各地实施“以旅助农”、“以旅促农”的工作方针,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工作力度,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国家旅游局经过研究,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政府主导是关键。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较早地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推动本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逐渐形成了省、地、县、乡多层次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格局,使全国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许多地方,如四川、北京、上海、山东、云南、贵州等省市,通过统筹规划,从扶持农村办“农家乐”起步,推动乡村旅游向更广阔领域发展;如江苏、山西、河南、河北等省,着力加强乡村旅游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浙江、湖北、西藏等省区,专门召开“农家乐”发展现场会,加强对不同类型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许多城市和县乡一级的地方政府成立了乡村旅游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旅游与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教育、工商等部门加强合作,协同推进,针对薄弱环节,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推动乡村旅游朝精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使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

(二)农民自愿是基础。乡村旅游的根基在农村,动力在农民。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使乡村旅游真正发展起来。如,河南重渡沟村,最早有五户农民搞农家宾馆赚了钱,激发了广大村民依靠旅游脱贫致富的强烈意愿,当地镇政府因势利导,让利于农民,出台优惠政策加以扶持,目前,全村共有农家宾馆320多家,固定床位1.3万张,可同时接待1万多游客住宿就餐。很多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好的地方,都有一批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经营的农民“能人”,通过他们“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使更多的农民走上旅游致富的道路。像大家这次考察的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就是村支书带头搞起来,一户带一村富起来的。在一些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地方,农民已经不满足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他们自发成立了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通过开展优势互补,走联合发展、扩大规模的道路,促进了乡村旅游逐步向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坚持富农宗旨和尊重农民意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是保障。乡村旅游是对农民和基层组织有巨大吸引力的新生事物,但也易于出现盲目开发、粗放经营、资源和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牢固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如,云南省着眼于解决“农民不会干、干部不会管”的问题,把“发动起来、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同步进行,按照管理、服务、保护一体推进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服务措施和管理手段,对乡村旅游的各种经营类型制定建设、管理、服务的质量标准,坚持做到每个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都有生态、文化、环保等部门把关,基本实现了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合理、开发适度的总体目标。北京、四川、浙江等地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乡村旅游,把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和各种奖励措施,与乡村旅游管理规范的实施相结合,推广到村,服务到户,促进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因此,加强为农服务和科学管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

(四)文化品位是活力。世界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依托当地的文化,突出特色,乡村旅游才能充满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刚才张局长也讲了,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国家那么大,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不能搞一种模式,一定要突出特色,包括农家乐也要突出特色。各地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都比较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展示传统文化,开发出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深受旅游者欢迎。如,山西“宅院”、山东“庄园”、江南古镇、西部村落等,都已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乡村旅游品牌。贵州与新西兰政府合作,在黔东南州实施“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引进了国际上生态化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强调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乡村旅游既富有魅力,又充满活力,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的赞誉。

二、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工作重点,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助农富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宗旨和目标。实践证明,凡是乡村旅游发展得比较好、比较快的地方,当地农民就更富足,当地产业结构更为优化,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都有显著提高。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比较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是大有可为的,这是乡村旅游的生命力之所在。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要继续深化对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的认识。乡村旅游是个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一是要进一步认识到,乡村旅游活跃于各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符合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也可以这样表述,乡村旅游是全球旅游发展的一种业态、一种形式,而且全世界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很快。乡村旅游发展在世界上已有百年历史,从最初的一个旅游活动项目,发展到颇具规模的观光农业园,再到今天成为一个新型产业领域,备受各国关注。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非洲部分国家开展具有探险与访古意义的乡村之旅,很受西方游客的喜爱;东南亚部分国家,依托独特地域文化,向国外游客推出乡村旅游系列产品,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典范。世界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乡村旅游符合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现实及潜在的市场需求都十分广阔。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大市场。二是要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乡村旅游深深植根于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之中。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孕育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以其回归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方式,表达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向往“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是农耕文化崇尚自然和承袭传统的体现,也是人们喜爱乡村旅游的重要原因。三是要进一步认识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融合于旅游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之中。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农业发展不断注重发挥旅游和文化传承双重功能;另一方面,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带动功能被普遍认同,“大旅游”理念成为指导工作的基本原则,旅游市场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条件地区把旅游业与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创新模式、理顺体制、搞活机制,为乡村旅游注入持续的发展动力。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已涵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的各种业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二)要继续创造条件破解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难题。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很难单靠基层组织和农民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需要通过各级政府,创造条件逐步加以破解。一是要下大力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从今年起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各级旅游部门应积极帮助协调那些有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乡村,加快解决交通、通信、供电、饮水、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我在这里主张,乡村旅游要搞低成本开发,不主张大而全、大而洋。另一方面,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调动农民积极性,参与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着力解决农民创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相当一部分是生态环境好和文化特色鲜明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低,发展乡村旅游更需要资金投入。要帮助农民通过小额信贷等渠道,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小额贷款用于旅游经营户。三是要重视解决从业人员培训的问题。农民尤其是欠发展地区的农民,从事乡村旅游,无论是经营管理、接待服务、产品加工,都需要必要的技能培训和不断的学习提高。要把对农民的旅游培训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加强旅游安全也要培训,特别是“农家乐”比较集中的地方,包括食品卫生等环节。在各类培训中,要扶持一批重点农户和基层领导作为带头人。四是要妥善协调与农民切身相关的各种利益关系。要牢固树立服务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的意识,按照有利于农民脱贫、有利于农民致富、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妥善处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避免出现农民“失土又失业”、“出力不受益”的情况,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发展致富、就业受益的有效途径。

(三)要继续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指导。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但由于资源条件不同,地理区位各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性大,因此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分类指导。一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模式。各地涌现的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都市村庄型、民俗村寨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发展乡村旅游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努力探索乡村旅游的各种发展模式,推动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势互补,反对简单化指导,不搞单一模式开发,不搞单一标准要求。二是要立足本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这次现场会交流和介绍了许多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情况,但仍需强调的是,现阶段我国不是所有的乡村都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必然需要有相应的资源、市场、资本、人才等支撑要素。要从当地农村的资源状况、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实际出发,依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立足旅游市场需求来发展乡村旅游。在一些资源条件较好、市场需求较旺、资金和人才比较有保障的地区,可以优先发展乡村旅游,使之先发展起来,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四)要不断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发展乡村旅游实践性强,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一是要注重调查研究。实践出真知,各级旅游部门要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之中,善于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特别要注重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带有全局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要研究解决旅游农户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二是要注重总结经验。各地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都创造了大量的好做法、好模式和好经验,涌现了一大批典型。对此,各级旅游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及时、认真地加以总结。通过深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指导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三是要注重宣传推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深入总结的基础上,把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宣传出去,推广开来。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成果、新事例、新典型,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同时,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国际上发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理论,加强国际交流,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促进乡村旅游朝着规范、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同志们,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开展的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这次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者和先行者们共聚一堂,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谋乡村旅游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迎接全国妇女儿童两纲终期验收的动员讲话

在迎接全国妇女儿童两纲终期验收的动员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实施《自治区妇女发展纲要(-)》和《自治区儿童发展纲要(-)》(以下简称两纲)的最后一年,也是终期评估年,为迎接国家、自治区对实施“两纲”情况的检查验收,盟委行署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对继续实施“两纲”工作进行部署,推进“两纲”终期评估前

各项指标全面完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性。我觉得有三句话最有概括性,也最有说服力。一句话是温家宝总理讲的,“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二句话是从数据和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中得来的,叫做“妇女儿童占全盟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女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第三句话,促进妇女儿童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强盟”与“富民”协调推进的重要举措,这三句话提纲挈领地阐明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二,要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性。今年盟委行署确定目标时,既考虑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积极稳妥、突出重点的总原则和促转变、保民生的工作导向,又考虑到我盟经济总量小、欠发达的实际,提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就业,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具体要求,这些民生工程的实施为妇女儿童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能否做好妇女儿童工作,解决和落实好她们的合法权益,很大层面上决定着民生工作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要从全面完成“两纲”任务的角度来增强妇女儿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011年国家将对“两纲”实施工作进行全面验收,目前,全盟“两纲”实施总体进展顺利,但也有一些指标差距较大,完成难度也大。“两纲”内容与各级党委政府正在做的民生工作目标一致、内容一致、实现的途径也一致。各旗区、各部门要把实施“两纲”工作与保障妇女儿童切身利益,促进民生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认识“两纲”实施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研究现阶段妇女儿童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努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妇女儿童事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推动全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紧抓好。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好“两纲”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

从监测统计的情况看,全盟“两纲”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中期评估结果有了明显提高,但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在“两纲”实施的近十年间,有关工作人员变动较大,部分地区和部门对“两纲”工作内容、目标要求的认识淡化;各旗区妇儿工委办机构不健全、编制经费还待落实;受法律政策调整的影响,“两纲”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些指标与“两纲”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盟“两纲”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是:

(一)自治区重点监控目标

根据终期预评估结果,自治区政府与盟行署签订了《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重点难点指标责任状》,其中主要涉及7项指标。

婚前医学检查率。由于《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强制性婚检,群众婚检意识较差,全盟婚检率急剧下降。纲要目标为城市90%、农村60%。全盟综合数为27.63%;预计城镇80.07%,农牧区39.94%。达标难度较大。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纲要目标85%。全盟为80%;预计85%。已达标,还需巩固和加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自治区责任状要求达到27.63%。全盟为15.16%;预计达到21.78%。尚有一定差距。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覆盖率。自治区责任状要求全盟“解决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氟超标人口0.27万人,缺水0.28万人”。全盟为86%;预计88%。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纲要目标90%以上。全盟为83.3%;预计86.3%。苏木镇党政领导班子中1名以上女干部配备率。自治区目标100%。目前全盟23个苏木镇中有10个党政班子配备女干部13人(其中包括3名副科级组织员和1名人大主席),配备率为43.5%。与目标差距较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自治区要求全盟完成阿左旗、阿右旗、额济纳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目前阿左旗、额济纳旗项目正在建设中,阿右旗项目尚在申请中。

(二)全盟重点监控目标

除自治区目标外,目前全盟距“两纲”达标尚有较大差距的指标还有6项。

女性就业率。纲要目标40%以上。全盟为35.9%。

嘎查村民委员会中女性配备率。纲要目标嘎查村民委员会中要有女同志,底全盟191个嘎查村中只有111个配备,配

备率58.12%。城市污(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

水集中处理率。纲要目标50%。只有阿左旗达标。农牧区改水受益率。纲要目标90%。全盟为45%;预计46%,与目标差距很大。孕产妇死亡率。纲要目标以数字为基数下降1/5。全盟孕产妇死亡1人,期间每年0-2人不等,无死亡,只有继续保持0死亡,才能完成指标。难度很大。婴儿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纲要目标以数字为基数下降1/5。全盟为12.31‰、13.63‰。期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均为8.3‰,但要继续保持才能达标。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工作水平

“两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夯实基础,形成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领导到位。“两纲”的实施是政府行为,不是妇联一家的事情,各地抓妇女儿童事业的办公平台是妇儿工委办公室,但工作领导、工作内容都是政府负责,因此各级政府要负起领导的责任、推动的责任、实施的责任。切实把“两纲”实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职能部门责任范围和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纳入公共事业发展和公共政策,纳入人大政协监督,从根本上保证“两纲”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要创造条件,把“两纲”实施中的重点难点工作列入当地为民办实事或民生工程中。各级政府每年至少要听取2次妇女儿童工作及“两纲”实施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妇女儿童工作状况,认真解决“两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健全机制。建立政府统筹、部门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委员、联络员会议、工作通报、目标考核、协调议事、专项督查、监测评估、经验交流、总结表彰等工作制度。三是完善机构。调整盟行署妇儿工委领导机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人员,明确工作职责。根据自治区政府()82号专题会议纪要第六项关于“盟市、旗县妇儿工委办公室人员编制问题,由自治区编办提出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予以调剂解决”的要求,各旗区要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四是确保经费。各级财政部门要保证妇儿工委办公室必要的工作经费,将其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

(二)推动攻坚责任目标实施

一要制定目标。认真梳理“两纲”达标情况,制定下发攻坚目标责任状;由盟行署与各旗区各成员单位签订实施,并将“两纲”目标责任制的实施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加大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和督查力度。二要推动落实。各旗区要注重工作统筹和资源整合,以国家、自治区和盟各类项目为载体,推动重点难点指标的实现。要把实施“两纲”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活动结合起来、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结合起来、与建盟30周年迎庆活动结合起来,与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既要解决当前“两纲”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又要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在资金调度、项目安排等方面有所倾斜,找出薄弱环节和突破口,制定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加大联合攻关力度,推进“两纲”目标全面实现。三要强化督查。为了确保“两纲”顺利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实施“两纲”工作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人大政协定期视察、妇儿工委监测评估、党委政府两办督察室等有关部门专项检查的监督考核机制。

(三)明确相关机构职能职责

一是妇儿工委要统揽全局。各级妇儿工委主任是“两纲”攻坚的总责任人,要认真了解和全面掌握攻坚进度,向主要领导定期汇报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两纲”攻坚提供有力支持。二是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妇儿工委委员是各成员单位“两纲”实施的责任人,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职,按照攻坚目标责任制要求,对尚未达标的指标进行专题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同时,要进一步促进本部门、本系统“两纲”工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确保每一个指标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从人员、经费、资源等方面为实现“两纲”达标创造条件。三是妇儿工委办要认真履职。盟妇儿工委办公室是行署妇儿工委的常设办事机构,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委员会决策提供依据;要指导各旗区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工作;要协调、督查、推进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加强协作,形成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营造实施“两纲”良好氛围

一要加强宣传。新闻宣传部门及各旗区、各成员单位要按照面向决策层、面向职能层、面向妇女儿童、面向社会的原则,制定宣传提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宣教活动,提高全社会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意识和对“儿童优先”原则的重视程度,激发参与“两纲”实施的内在动力,构筑实施“两纲”的社会基础,为“两纲”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环境。宣传部门和宣传系统新闻媒体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精力,编制好方案,集中做好“两纲”实施工作的宣传报道。二要加强培训。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参加自治区和盟妇儿工委举办的相关成员单位领导、联络员培训班和“两纲”监测统计人员培训班,提升实施“两纲”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提高领导和工作水平。

(五)确保监测评估结果真实准确

盟、旗区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性别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自上而下建立健全性别统计制度,正确反映女性发展情况,促进性别统计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做好“两纲”监测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报告工作;要设专人负责,确保数据准确、翔实,从而对“两纲”实施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保证评估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同志们,全盟“两纲”实施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希望各旗区、各部门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积极履行职责,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全面完成“两纲”实施各项目标任务,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载20131106在花果山景区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终期评估验收通报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1106在花果山景区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终期评估验收通报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