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三体》看我国的科幻小说发展史
摘 要:《三体》是中国文学界的一朵奇葩,它的光芒让人不忍直视。社会的抗拒与排挤终究无法抹杀其影响。公众仍然接纳了它,可见社会公众的思潮,恰如前进的社会历史洪流,都是无法阻挡的。中国的文学界太需要一个改变、一场洗礼,一个类似《三体》的“怪物”,或者它代表了另外一种出路,或许它能带领中国文学走向另一个更符合中国公众胃口的未来。本文分析了《三体》对中国社会的直观影响,由此分析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新鲜血液的构成。
关键词:三体;科幻小说;社会现实;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陈方齐(1994-),男,汉族,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03
1、引言
中国的科幻题材类小说的雏形可见于清朝末年,可见科幻思想以及对未来的焦虑与期待,古而有之。通过科幻小说,我们可以表达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它意味着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多的科技成果、更高的生活水平,然而同时,当前人类发展的一些弊端如环境的污染、资源的开采等等,又使得我们对未来充满焦虑。《三体》的出现,综合了以上的这些思潮,作者刘慈欣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而又忧喜参半的未来社会,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同时又发人深省,或许通过它,我们能够更加明白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我们并不是宇宙当中的主宰,在浩瀚的星河当中,可能存在许多比我们更加文明、更加神秘的生物,而人类所要做的,还有很多。本文分析了《三体》对社会的客观影响以及其作为中国优秀的科幻小说在文学界、it界、科技界的特殊意义。
2、《三体》简介
五年前,中国出现了一本奇怪的书,首先它有一个奇怪的书名:《三体》(本书共三部,全名是《地球往事》,后两部的书名分别是《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但在国内人们还是习惯把三部曲统称为《三体》)。这是一部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在中国是一个处于十分边缘位置的文学体裁,被认为是低幼的少儿文学,不受关注。而《三体》的主题:外星人入侵,在中国同样是一个虽不陌生,但很少有人关心和提及的话题。这样,《三体》在中国所发生的事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它出版后引起了中国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对于科幻小说来说,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3、《三体》对社会的客观影响分析
3.1对it界的影响
最初关注《三体》的读者在中国其实为在校学生,他们是《三体》传播于中国社会的第一个读者圈,在此之后,该小说传播到了it业界,业内许多的企业家开始对其进行热议,甚至在许多场合内开始讨论第二部《三体》,即《黑暗森林》所体现的相关原理,这一种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危机的前瞻感,恰如电影《超级战舰》当中的桥段一般,表达了对人类发展的一种忧患意识,人类的文明的高度发展可能正是人类灭绝的导火线,而it业界是与该危机距离最近的行业。在《三体》的第三部当中体现了一种焦灼的竞争状态,来自外星的文明对太阳系的攻击,就好比当前我国互联网行业当中的竞争态势,是一场集合了人类顶尖文明科技但却仍然不知道竞争对手真实实力的一种扑朔迷离的战争。
3.2对文学界的影响
《三体》继而影响了文学界。实际上,中国的文人并不擅长幻想,或者说,中国的文学更加偏向现实主义流派,因而刘慈欣的《三体》的强势切入,好比业内涌入的一股逆流,或者是一个怪胎,文学界不接纳它、不尊重它、不正视它,但却又无法抗拒其带来的直观影响。过于现实主义带来的情况是中国文学的越发“阳春白雪”,或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代表文学界的衰落,或许,正是因为有一股类似《三体》的新鲜血液的涌入,中国的文学才能找到它的新生命。中国人过于现实,不善憧憬或者幻想,或者说我们对待未来的看法本来就是悲观的,那么《三体》是不是能教给我们更多客观对待未来的看法,毕竟从某种层面来说,它向我们昭示了中国文坛的出路。
3.3对科技界的影响
正如《三体》能够强势切入it界一般,其影响当前已经毫不意外地开始向科技界包括航天技术界渗透,它代表我国科学技术的顶尖水平,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三体》的科技想象水平,已经凌驾于一般的科幻文学体裁。许多的理论物理学家,比如李淼门,在研究宇宙学和弦论的时候,对《三体》当中的物理学非常感兴趣,其中对于反物质、反重力等等方面的想象,已经具有很高的物理科学水平。其独特的思维角度,甚至有可能带领我国的物理学家走向新的思维开创角度。在航天领域,《三体》已经开始影响国家空间技术研究机构。虽然在文中该机构的形象并不理想,甚至是保守和僵化的代名词,这一在中国绝无仅有的情况,在国外却能代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国的官方舆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打压科幻思想,因而人们不敢公然抨击敏感权利,然而在国外人们的思想确实自由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中国相关机构约束社会科幻思维的一种抵制。
3.4对公众生活的影响
从当前的网络世界中,我们已经可以找到很多有关《三体》题材的音乐作品,《三体》电影在国内2016年7月的上映也是众望所归。实际上,在电影上映以前,已经有相关电影发烧友进行了虚拟的电影预告片的制作,制作的素材来源于三体已公布的视频材料。人们在自己的微博当中、推特当中以《三体》中的人物名称命名自己的id,我们甚至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发现所有《三体》当中人物的名称,它好比一个自发形成的组织,通过对《三体》当中的视角的模仿,获得了对现实世界的新的看法。以至于有人推测,《三体》中外星入侵者在人类中的第五纵队:地球三体组织(eto)已经在现实中出现了,网上甚至在销售eto的徽章。在去年国内最大的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次以科幻为主题的访谈节目中,演播室中的上百名观众突然高呼《三体》中eto的口号:“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让两位著名的主持人错愕不已。实际上,这些事件的发生,代表着中国科幻小说的进步升级甚至是脱胎换骨。中国的科幻小说在过去的一整个世纪当中都在左顾右盼、小心翼翼,《三体》的出现带领中国科幻文学走出了这样的一个困境,公众社会对它的认可程度已经使得它将受到当局什么样的待遇已经不再重要。
4、三体作为科幻小说的特殊地位及意义
4.1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回顾
中国人从清朝开始写科幻小说,可见古人也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有对未来的憧憬。西方科学技术当时正在飞速发展,它引起中国人的好奇、身亡。进步人士明白,科幻思想恰如一种对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的反思,它能带领我们走进更好的未来,反之国家将积贫积弱,科学技术的大量普及是当时的中国所需要的,而这种需要基于想象。当时的中国科技的致命弱点,正是在于不敢想象。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就写过一篇名为《新中国未来记》的科幻小说,其中想象了百年后才变为现实的上海世界博览会。
科幻小说在中国,一度仅仅是因为某一现实目的而存在,具有强烈的工具化色彩,其产生的初期,是用来帮助政府宣传中国的强国梦思想,古代的中国在科幻题材当中,喜欢将自己描述成独一无二的先进和富强的大国,能够接受所有国家的向往、尊重和朝拜,而这样的一种乐观的想象并未赶上社会现实。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幻小说的工具化色彩仍未淡去,但相对清朝而言,却已经现实得多,它被用来普及科学知识,帮助儿童掌握科学理念,帮助他们建立人生的理想,帮助他们建立对国家与未来的信心。科幻技术也多数是基于现有的技术基础,并没有天马行空,而是显得有条有理。大多数此时的科幻作品都喜欢进行技术设想,些少融入人文内容,过度偏向少年儿童的题材,使得这一时期的科幻作品题材显得相当简单、青涩与幼稚,甚至被成人世界所唾弃。在中国上世纪的成人电影题材当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科幻的主体,此类主题多出现于针对儿童群体的动画片、动画综艺节目当中,小说中所描写的空间范围基本上没有越出火星轨道,时间也都在近未来。在那一时期的中国科幻小说中,科学和技术都是以完全正面的形象出现,科技所带来的未来都是光明的。
从这一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浓厚的政治氛围,出于执政党稳定社会舆论、塑造青少年儿童思想的目的,科幻题材对社会的描写多是正面的、积极的、乐观的,极少描绘社会现实,极少坦诚负面的社会问题与情况。它为青少年儿童描绘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理想世界,却让成人群体非常失落。
4.2《三体》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客观影响
在《三体》出版之际,中国的科幻界正处于焦虑和压抑之中。科幻文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科幻小说的市场很小,只有一个很封闭的读者圈子。中国的科幻迷一直是一个顾影自怜的群体,他们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在孤岛上,感到自己的世界不为别人所理解。而在这时,科幻作家们正在为吸引科幻迷圈子外的读者做出巨大的努力。他们认为,要想吸引圈子外的读者并获得主流的承认,必须抛弃坎贝尔式的“科幻原教旨主义”,提高科幻小说的现实性和文学性。
《三体》的前两部也体现了这种努力。第一部描写了文革的故事,在第二部中,在抗击外星侵略的近未来,中国仍处于现在的社会体制之下。这些,都是试图增加读者的现实感,为科幻的想象找到一个现实的依托和平台。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和出版商都对即将出版的《三体》的第三部失去了信心。因为随着故事的发展,第三部不可能再与现实接轨,只能描写遥远的未来和更加遥远的宇宙,而这些,被认为是中国读者不感兴趣的。于是作者和出版商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既然第三部不太可能取得市场上的成功,就干脆抛弃科幻圈外的读者,写成一部很纯的科幻小说,这也算是对身为铁杆科幻迷的作者的一个安慰。于是,第三部成为科学幻想的狂欢,描写了多维和二维世界、出现了人造的黑洞和小宇宙,故事在时间上一直到达宇宙末日。但出乎作者和出版商的预料,正是只写给科幻迷看的第三部造就了《三体》三部曲的巨大成功。
《三体》的经历让科幻作家和评论家们重新思考中国科幻和中国本身,他们发现自己以前忽略了中国读者的思维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新一代的读者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把思想局限于狭窄的现实,而是对未来和星空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这一时期的中国,很像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美国,科学技术使未来充满神奇感,机遇和挑战都同样巨大。这是科幻小说生存和成长的肥沃土壤。
不久前,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来中国,在谈及《三体》时,他给出了作者选择最糟的宇宙的原因:他认为这同作者的民族和国家在历史上的遭遇有关,而他作为一个加拿大人,对人类与外星文明的关系就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其实不是这样,在上世纪的中国科幻小说中,宇宙是充满善意的,外星人大都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出现,以天父般的仁慈和宽容,指引着人类这群迷途的羔羊。金涛的《月光岛》中,外星人抚慰着经历文革的中国人心灵的创伤;童恩正《遥远的爱》中人类与外星人的爱情凄美而壮丽;郑文光的《地球镜像》中,人类的道德的低下,甚至把技术水平高出几个数量级但菩萨心肠的外星文明吓跑了!
但反观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宇宙中不像现代的加拿大,倒更像500年前欧洲移民到来之前的加拿大土著人。当时,由不同民族组成并代表至少10个语族的上百个部落,共同居住在从纽芬兰省到温哥华岛的加拿大。他们面对外来文明的遭遇,显然与《三体》中的描述更为接近。在不久前的出版的由加拿大土著人作家乔治斯伊拉兹马斯和乔桑德斯所著的书《加拿大的历史:一位土著人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对此有着刻骨铭心的叙述。
5、结论
在《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描写最糟的宇宙,是为了能有一个最好的地球。通过它对未来的描述,我们可以对当前人类发展现状的一些弊端进行展望、反省,明白我们当前的发展模式可能导致的后果,由此导致的影响人类生存的危机等。刘慈欣对于未来超信息化社会的描绘,对于极端情境乃至末日情境下人们的激烈反应的叙写,以及关于太空环境的黑暗对人类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深刻挑战的想象等都值得我们严肃而认真的思考与探讨。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始终保持一个虚心的态度,没有任何一个说法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适合《三体》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在浩瀚的宇宙当中,也许真的有另外一种或者许多种文明,他们或者比我们强大、或者比我们弱小,而我们并不是宇宙中的唯一。这样的一种非唯一性,带给我们的也许是危险、也许是另外的一种生存状态和希望,宇宙的扑朔迷离,在这一课题上给我们的体验是深刻的,而我们人类此刻,除了反思《三体》,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第二篇: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123》全套读后感
今日发帖:31172|昨日发帖:76903|新会员:明月当空2010920@alimama
@水晶苍蝇拍:很久没有遇到像《三体》那么让我有阅读快感的小说了,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123》全套读后感。真没想到中国的科幻作品可以达到这种高度,我认为远超《侏罗纪公园》和凡尔纳等世界著名科幻作品了。刘慈欣真是中国最被低估的作家!宏大的故事框架,超硬的科幻风格,惊人的故事发展,让人深思的余韵。我只能说读的目瞪口呆,大汗淋漓,痛快!水晶苍蝇拍: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很多智慧文明,那么其之间会是怎样一种社会关系?如果全世界都知道几个世纪后将被外星入侵毁灭,我们的世界会发生哪些变化?《三体》系列奉献了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地球反击战,最写实的末日情景,最深邃的宇宙生存思考,让人拍案叫绝的谋略和极度空灵的范围。大刘没在好莱坞真可惜啊《三体1/Ⅰ》《三体2/Ⅱ黑暗森林》《三体3/Ⅲ死神永生》【作者】刘慈欣
【定价】¥93本店为淘宝商城承诺以上!支持大刘!支持国内科幻!读正版!看正版!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读后感《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123》全套读后感》。
出生于1968年,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就读于河南某大学。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工程师。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九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第一篇发表作品为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目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多次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1999年其《带上她的眼睛》获得科幻小说银河一等奖;2000年《流浪地球》获科幻小说银河奖特等奖;2001年《全频带阻塞干扰》获科幻小说银河奖。)其作品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中短篇《乡村教师》《朝闻道》等等。midsmile:1、2、3都看了吗?看完之后看看球状闪电,大刘的中篇也很强略不懂:好书,格局很大,美中不足的是前提假设不够周全,第三部也过于遥远,不太令人信服。彩鹜紫幽:我也刚看完,太赞了!怪不得说有美国导演购买其版权,期待大片早日出来!
回复(41分钟前)|举报midsmile:回复@略不懂:其实开始想写个中篇,后来大刘觉得这么好的设定有点浪费,遂进行了拓展。喜欢梅的FLY:大刘的小说读起来总是让人心潮澎湃~~推荐他的中篇:《全频带阻塞干扰》,让俺当年YY了好久,^_^村长魏老师:回复@水晶苍蝇拍:哈哈哈,应该叫同人作品,想法也很好很牛逼,可是作者不会讲故事,白白浪费了那些闪光的点子。
回复(12分钟前)|举报
第三篇:科幻小说《三体》中从猜疑链到他者问题论文
一、从猜疑链到他者问题
世界上的不同国家、民族为什么会冲突不断? 这个问题虽然幼稚,但是正如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提出的猜疑链概念,---两个个体在没交流前对对方猜疑: 你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还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这样的猜疑链在没有进行交流前会一直循环下去,形成一条链,即猜疑链。从博弈论的角度讲,即两文明无法形成共同知识。这样的猜疑在文化甚至在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
不难发现,这种对他者的猜疑其实更多的就是关于“他者”的问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他人心中是如何想的,也就是他人心事中的具体内容。这将直接产生与我们自身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并引发利益矛盾。而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都甚少可以就基本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作出让步,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利益让步就更加艰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对他人的观点有彻底地理解,但是却难以在行动上确保自己接受对方的提案。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便是,我们都声称完全理解对方,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对方的提案。这当然与我们决定事情的方式不无关系,虽然我们一再宣扬理性,但是在行动的决策中,人们情感上所相信热爱的事物,远比冷酷的逻辑更能影响我们的判断。
逻辑与情感的不统一,在文学的表述中经常体现为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以至于在哲学家的眼中,如何使二者得以统一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事实上,不少哲学家也对此提出了充满想象力的解决方案。苏格拉底就试图以“没有人愿意犯错”这样的前提,来论证当人们拥有了充分的“知识”时,是否还会犯下道德错误。然而如他同时代的多数哲学家一样,一个美好的前提往往无法推断出实际的结论。在实践中,既是人们了解了充足的信息,以利益和情感压倒逻辑上理智的情况仍然是更为常见的情况。
二、如何理解与接受“他者”
这样看来,现代发达的理性主义从某种程度上毫无疑问地为人们相互的理解提供了更为标准化的平台。但是这样的所谓“理解”,更多的是保守、退缩性质的消极理解,即我完全理解你,我也不会反对你,但是我可以选择不去做。利益双方在这样的情景中,都试图通过“非反抗不合作”的形式,来消解对方的话语权,最终保护自己。但事实上,这样的消极理解方式,实则伤害了对话双方的利益。
正如卖家只有在存在买家的前提下才有意义,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只有学生在听才有意义。我们现在却使用这样的消极理解,对对方所说的一切不表态、不给反应,虽然避免了进一步的冲突,但是却让整个对话失去了根本存在的意义。就如同夫妻之间最让人受伤的其实不是吵架拌嘴,反而是双方间的不理不睬。
对于个体来说,应对中策略的最好选择,只能是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将对话一直进行下去。同时我们还不能抱有对方接受自己想法的奢望。这就让人不禁疑问,这样的对话有什么用? 如果仅仅是为了对话而对话,那么对话就失去了其意义。
其实我们不妨这样看待与他者的对话,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理解不能确保接受; 其次,即使我们在拥有了关于对话问题的所有知识,仍然无法确保对话能达到良性的共识。其中的原因如上文所述,信念和情感的偏向都会让我们无法接受对方的想法。因此,在他者的问题中,“接受”就成为了关键的难题。
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接受的问题就成了对话中最重要的问题。在哈贝马斯提出的“理想的对话”中,人们可以在近似于无限的时间里,以真诚的方式谈论着真实的事物。且不论哈贝马斯所设定的对话环境有多么的乌托邦,至少可以看出他对人类的理性是抱有十足的乐观态度的。在他的观点里,在理想的对话氛围中,对话者将会自愿地接受对方,达成一致的观念。
也许在这种乌托邦式的交流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确有创造出乌托邦式社会的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场乌托邦式的对话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对话必须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然而,这种过于长久、耗时的交流在现实中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哈贝马斯在纯粹知识论上的乌托邦想象如果不能在时间中成为一种在有限时间内达成目的的实际策略,那么终归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哈贝马斯理论的重要性固然毋庸置疑,但是这种理论似乎过度地忽视了人际关系中关于“接受”的问题。
三、倾听与发言
不可否认的是,纵然有诸多的乌托邦因素,哈贝马斯所表述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可以被视为对话概念的逻辑出发点。在哈贝马斯看来,在对话中“谁在说话”以及“我们在对谁说话”是语言交流中的基本问题。如此一来,语用学就需要进一步变成语言政治学。这于是形成了语言问题的发展顺序,如赵汀阳所表述的“由针对任何'所说的'之意义分析走向'说者与听者'的互相理解,再由'说者与听者'的互相理解走向关于'各自所说的'之可接受性的价值分析。”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最后的接受结局,出路也许应该去重新定义关于“接受”的概念。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为了达成最后的“接受”状态,我们首先尝试着去进一步理解他人,尝试着学习有关于他者的全面知识,但是这所有的努力仍未能确保接受。因此,“接受”问题便成为人际关系、不同共同体间关系和文化间关系、甚至如果有可能---星际间不同文明交流中的最后问题。而要解决与他者对话中“接受”的问题,我们又被迫重新考虑“他者”的概念,什么是对话中的“他者”,或者我们该如何看待对话中的“他者”.在一场标准的对话场景中,发言的一方多少暗含了一种想要教训和指导对手的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被说教的人感觉“话不投机”,那么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这种“和你对着干”的态度在个别情况下虽然能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建设性对话的毒药。因为对抗性的对话无疑会中断任何建设性的对话。
因此不难看出,如果对话的双方希望在发言和倾听的不断转换中形成知识的帕累托优化,否则这样的对话就不存在太大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倾听的一方,一般来说,由于个人的知识都存在局限性,所以倾听就自然变得很重要。通过倾听,我们能够了解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发言与倾听行为构成的对话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发言者和倾听者通过频繁的身份互换来建立信任并重新建构人际关系,而不是仅有一方倾听某个至高无上的发言者的讲话。对于发言者来说,倾听首先意味着倾听者给予自己以发言的权利,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尊重与认同; 再者,需要强调的是,倾听者同样也负担有从他者的发言中发现可接受的思想的义务。于是,即便我们无法达到哈贝马斯的理想对话,但是通过有效的倾听,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倾听就近乎接受,更重要的是倾听和发言是互相的和循环的。
参考文献:
[1]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美]威拉德奎因。从逻辑的观点看[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概念[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日]中茂成文。哈贝马斯交往行为[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第四篇:我国秘书工作发展史
摘要】 秘书作为为 领导、主管或雇主提供辅助管理和综合服务的人员,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产生的,自秘书产生之日起,秘书工作便应运而生。在原始社会后期,当若干氏族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部落时,就产生了为部落或部落联盟领导集团提供辅助管理的秘书工作,其时间至少有五千年左右。在秘书工作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伴随着历史朝代或国家政权的更迭,各种秘书机构不断发展演化,秘书人员和秘书官职纷繁复杂,各种秘书工作制度不断产生、发展和逐步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秘书工作的产生、发展和演化过程的总结和概述,探索秘书工作的实质和发展规律,不断总结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经验,希望更好的做到“古为今用”,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古代优秀的秘书工作思想,更好的指导现实的秘书工作实践,进而使秘书工作内容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关键词】 秘书工作 产生 发展
我国秘书工作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历代的秘书工作有着极为丰富的遗产值得继承和借鉴。本文通过对秘书工作的产生和发展的探讨,总结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规律以及古代秘书工作的历史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好的为现实的秘书工作服务。秘书工作是人类社会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其进行总结和探讨不是研究的思辩,而是为了反映本质。
一、我国秘书工作的产生
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文献丰富而闻名于世。中国秘书工作发展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一)关于我国秘书工作起源的不同观点。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秘书工作究竟发端于何时,学术界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是随文书的产生而出现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文字和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推断,从广义范围来说,我国的秘书工作起源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即皇帝尧舜于时期,约距今四千五百至四千一百年之间;从狭义的范围而论,他起源于黄帝时期,即距今四千五百年之四千四百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晚期,最迟也应当起源于尧舜时期。
杨树森教授曾在《秘书工作》2001年第7期上发表《中国秘书工作起源新探》一文,论证我国秘书工作起源年代还可以从黄帝上推五百年以上,即原始社会后期若干氏族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部落之时,距今至少有五千年左右。(二)秘书工作产生的重要条件。
秘书工作是“为领导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因此,当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领导人或领队集团的时候,为这些领导提供辅助管理的秘书工作也就随之出现了。社会组织和领导集团的出现,既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充分条件。
原始社会后期,逐渐形成了以血统关系结成的稳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氏族。氏族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又出现了血缘相近的氏族联合而成的胞族,若干胞族组成更大的社会组织——部落。部落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胞族或氏族构成,他通常有自己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习俗,并行成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和部落首领。到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又出现了若干部落联合而成的部落联盟。部落联盟组织是一个很大区域的最高行政组织,内部有相当严密的管理系统。据传黄帝设臵了分管各项工作的官职——“六相”,组成了部落联盟的领队集团,黄帝就是这一领导集团的核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出现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器,统治阶级正是凭借国家机器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起有利于本阶级的社会秩序,由此产生了管理国家的政务与事务活动。社会生产的向前发展,使社会交往也频繁起来,国家的管理活动和社会交往记事的需要直接导致了秘书工作的产生。所以,社会领导集团以及国家的出现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充分且必要社会条件。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文字的创造发明是人类文化前进的重要里程碑。有了文字,语言的书面形式才得以出现,临民治事的文书才能产生。《上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文书是秘书工作活动的主要成果。自古以来,秘书工作活动的成果只能依赖文字记载的各种载体的书面材料才得以保存下来并流传于世。所以,文字的出现是秘书工作产生的重要物质条件。
(三)关于我国秘书工作起源的推断。
那么,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究竟产生于何时呢?在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形成之前,早已出现若干氏族组成的“胞族”和若干胞族组成的“部落”。据《尧典》所载,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九个部落,九个部落包含一百个胞族,一百个胞族又包含若干氏族。如此推算,一个部落大约由一百个氏族组成,每个氏族按一百 人口计算,一个部落也有一万人。可见在部落联盟形成前,每个部落的规模九已相当大,部落领导机构或首领的管理活动九绝非通过直接交谈能实现的,部落酋长必须有人为其管理活动提供服务性服务,因此,从理论上说部落管理活动中就有了秘书工作。他的时间应该在黄帝之前的五百年以上。
我们从传说中黄帝时期的秘书工作的记载看,黄帝有史官多人,且有分工,这决不是原始的秘书工作,而是经过一定发展阶段的比较成熟的秘书工作。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原始社会后期,当若干氏族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部落时,就产生了为部落联盟领导集团提供辅助管理的秘书工作,其时间至少有五千年左右;而到了四五千年之前的黄帝时期,我国的秘书工作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了;伴随着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殷商后期我国古代秘书工作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一. 我国古代秘书工作概述
从春去战国时期到近代,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经历了大大小小二十几个封建王朝,秘书工作方方面面难以尽述。以下仅就秘书工作机构、人员及其职掌的变化、重要秘书工作制度作简要介绍,以求掌握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一)秘书机构与秘书人员。
1.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
先秦的秘书工作主要由史官担任,因而史官的官署被看成是最初的秘书机构。如西周的太史寮,负责宗教祭祀及文书册命等事务,下设“五史”,各司其职,其长官称太史(亦称大使),刘知几《史通•史官建臵》载:“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帮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史乎四方。”还有御史,或称柱下史,在五史中职位最低,主要是保管档案典籍,收受四方文书等。总之,太史寮是一个辅佐中央政府的综合性办事机构,已相当于后代中央秘书机构及其职能了。自传说中的皇帝时期到西周,史官一直是各代主要的秘书官职,其社会地位一直很高。这一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却发生了根本变化。春秋时期史官的数量虽然仍比较多,但地位却急剧下降,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另设秘书官职,如秦国的尚书,魏国的主书,齐国的掌书,楚国的左徒等。史官从此成了以保管国家档案文献为主要职掌的职务,不再是主要的秘书官职,他们对国家大政的影响也就很微弱了。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创设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行政机构,其中也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秘书工作机构。汉承秦制,初期延袭了秦时的秘书机构的设臵,以后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又不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如秦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主政务,太尉掌管 军事,御史大夫辅佐丞相并主管秘书工作,兼行监察职能。到了汉初仍设丞相府,御史大夫总理国家政务,相权有所增大。御史大夫仍为中央的秘书机构,御史大夫为皇帝耳目,既掌章奏,又司监察。到东汉桓帝时,设臵“秘书监”主要负责国家典籍的修撰和刊行,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以“秘书”命名的官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动荡,朝代更迭频繁,政权机构变化复杂,秘书机构及职官也极不稳定。明实诸乱,不复划一。秘书机构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间不断地变换转移。
2.隋唐至宋元的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其中央秘书机构主要承袭魏晋以来的“三省”制,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改革,称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监、令为内史监、令;下书中书侍郎、中书舍人改称为内史侍郎、内史舍人;门下省的首席长官侍中改为纳言。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实行集体参议辅政体制。隋王朝虽然只有三十七年的历史,但它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中央机构的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承隋制,唐初仍实行三省六部制,唐代中期,鉴于中书舍人权势日重,唐初设立的翰林院,玄宗对其进行改革,翰林院的翰林学士开始分割中书舍人的制诏权,翰林学士出谋划策于内廷,以分割外相之权,实质上成了皇帝的近身机要秘书,可称名副其实的“内相”了。武则天当政时,为打击政敌,巩固其统治地位,在中书省新设了一个机构叫“匦使院”,其相当于现在的信访部门。匦使院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信访机构,虽然它具有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但就秘书工作本身而言,对后世还是有借鉴作用的。
宋代承袭唐制,仍为三省六部制。但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更为加强,建立了一整套以皇权为中心的庞大封建官僚机构。为加强中央集权和适应军事形式的需要,实行军政分离。行政大权集中于中书省,军机大权则由枢密院执掌,中书省和枢密院并称为“二府”。军权被枢密院分割既是适应军事形势的需要,同时又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宋代,翰林学士院仍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凡属重要文书或机密文书仍有翰林学士起草,还侍皇帝出巡,充当顾问。元代建国以后,仍仿宋体制,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秘书机构。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中书令一般由皇太子领,地位在一切臣僚之上。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全国设十一个行中书省作为派出机构代中央行事。中书省和行中书省均设有检校、照磨、承发司、架阁库等秘书工作机构,分别负责检校文书、照磨文书、收发文书和文书立卷等具体工作。
3.明清时期的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
明初仍仿元制,设中书省为中央政务中枢,臵左右丞相总理六部事务。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建内阁,中央秘书机构进行了一系列重大 变革。但这一制度并没有成为在封建制度晚期与高度中央集权郡主专制政体完全相适应的辅政体制,在新的条件下,矛盾不断出现,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又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明代中叶以后,皇帝多昏庸无能之辈,且沉溺于享乐,中央秘书机构冗杂无条理,又加之宦官专权,政治日趋腐败。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乾之治”时期,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中央秘书机构经历了内三院、内阁、南书房、军机处的演进过程。特别是军机处的设立,是清王朝对中央行政机构的一次重大变革,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颠峰。
从我国古代秘书机构的设臵及其职掌的变化来看,说明各朝统治者都很重视秘书工作。尽管机构设臵、官职名称频繁变更,但中央秘书机构一直紧紧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成为各朝皇帝进行专制统治的喉舌和助手。自秦汉以后,皇帝是封建王朝的绝对权威,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秘书机构及其官员只能处于辅佐的地位。一旦僭越或对皇权造成威胁,皇帝就要设法变动他们,或削弱其职权,或撤换其官员,或解散其机构,或另立新的官署取而代之。于是两千多年来,中央秘书机构从内廷到外廷的不断臵换秘书官员由内侍到权要的频频升迁也就成了历史规律。有的官员虽然位尊而无权,有的则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任朝代更迭,江山易主,秘书机构与官职名称变换无常,但中央秘书工作对于君主专制的辅佐性质始终没有改变,而是逐渐加强。(二)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制度。
为了学习和继承丰富历史遗产,做到“古为今用”,更好的开展对秘书学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下面,对我国古代一些主要秘书工作简要介绍。
1.文书用印制度。印章是信用与权力的标记,印章的使用始于商周,时称“玺”。秦律还规定,对盗用官印者依伪造罪惩办,严防未加印玺的或假印玺的文书出现。说明我国古代对印玺的管理是很严格的。文书加盖印章说明发文机关对该文确认无误,增强了文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直到现在,文书用印仍然是秘书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2.副本制度。著作、书籍或文件的正本以外的复制本称副本。文书的副本制度是从西周建立起来的。西周时期,凡重要文书大多有副本多份,分存各处。副本制度的建立,对于保存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3.文书译传制度。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即有邮驿通信,邮驿即古代传递文书所设的馆舍。唐代译传制度已相当完备,每隔三十里设一驿站,用于传送文书。到了清代译传发展的更加完备,每十五里设急递铺一所,公文到铺,立即登记,随到随递,不能延误。历代译传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保障了公务文书的畅达和政令的推行,同时也为后代的邮驿事业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4.一文一事制度。一文一事就是在一份公文中只能叙述一件事情,不同的事由不得混于一文。这一撰拟公文的原则在唐代就已形成了。一文一事作为文书撰制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加快了文书的处理速度,既利于保密,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因而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5.秘书工作的保密制度。秘书工作的保密制度是从秘书工作产生的时候就开始形成的。秘书官员作为历代统治者的近臣,必然要接触到许多国家机密,这些直接关系到统治者的利益。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秘书工作的保密工作,对秘书官吏有很高的保密要求并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如西周时,用金属封缄的夹子 收藏 一些最机密最重要的文书。秘书工作的保密工作始终时秘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文秘工作仍不例外。
6.贴黄、引黄制度。贴黄、引黄是古代文书撰写与处理所形成的一项制度。在唐代,敕书是用黄纸写的,如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就用黄纸贴上,然后改正,称为“贴黄”。对一些篇幅较长的文书将其内容要点引出,书写于文书封面或文首称为“引黄”。这些制度的形成便于分清文书的轻重缓急,从而提高文书的处理效率。明清时代的奏章贴黄制度对于解决公文的繁冗以及加快文书的处理速度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代公文处理中的来文摘要以及补充说明均可溯源于此。我国古代秘书除以上工作制度外,在其他方面,如公文的用纸、文书的批复或批办、文稿的处理以及所用字体都有一系列的规定,这些秘书工作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奠定了现代秘书工作制度的基础。(三)我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
我国古代除官方秘书外,还有一些不享受国家俸禄的非官方秘书。这些秘书在中国古代秘书工作发展史上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私人秘书最早出现在春秋末年。春秋后期到战国时代,上层贵族盛行“养士”之风,养士实质上就是为主人提供综合服务的私人秘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王朝都是由手握军权的权臣建立的,他们在取得政权前曾任用一批人组成一套不属于正规官制的机构——霸府。所以一旦主人即位,霸府就是封建王朝,这一机构也就相应的变成了中央秘书机构。自隋唐以后,科举制产生并逐渐盛行,一方面成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手段,另一方面也为一些地方官僚、乡绅培养了大批能适应不同需求的秘书人才,这些人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国家不支付俸禄,他们主要从雇主那里取得酬薪。到清朝时期,私人秘书已比较普遍,他们大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其职责专业性很强,知识面也相当广泛,社会经验丰富,文化程度较高,具备了较强的业务能力。一些甚至出洋留过学,思想相当进步,回国后对雇主有较大影响,因而,他们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三、我国近代秘书工作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这个有着古老文明和漫长历史的封建帝国,终于结束了它长期闭关锁国的历史,帝国主义的炮舰代开了它沉重的大门,使它从一个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在这一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各种制度也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秘书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清代末年的秘书工作。清代末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为了维持其行将崩溃的的封建政权,缓和阶级矛盾,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推行“预备立宪”。这一时期的秘书工作也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首先,在 对外关系 上清政府以前的“天朝”地位已荡然无存,开始不断地屈服于外国列强。相应地,秘书机构地设臵也是为了屈从帝国主义的需要。如咸丰十年“总理衙门”内设翻译处、清档案房、机要股电报处等秘书工作机构,以处理国际往来事务。另外,清政府时期对外文书的种类也大大增加,并且在帝国主义的炮舰威逼下出现了一批卖国文书,如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夏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以及与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等等。所有这些不平等的条约及相关协定都构成了当时对外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均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是一批地地道道的卖国文书。
但应当指出,这一时期,由于列强入侵,西方先进思想、技术的传入,使文书的载体材料和传递手段有了新的发展。如 摄影 技术的传入使不少有价值的照片作为形象记录到档案,为我们研究近代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特别使电报的使用,大大地加快了各级秘书机构地办事效率。所有这些都客观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秘书工作地发展。
(二)民国时期的秘书工作。
明国时期地秘书工作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及南京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连年,政权亦频繁更迭,但不论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机关都注意加强其秘书机构的工作,秘书工作也在动荡中不断地变化和发展。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秘书工作。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秘书机构设臵及其职掌大致仿照欧美等国家这也是我国秘书史上具有现代意义的秘书机构、秘书人员和秘书工作的开端。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适应其资产阶级政权的需要,对延习已久的封建王朝的秘书工作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主要表现为:简化文书种类,划一公文程式;革除封建称谓,使用公元纪年;规定办公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只存在短短的三个月,但其制定的各项秘书工作制度力除封建王朝的种种积弊而具有民主的、进步的意义。对整个民国时期的秘书工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基本内容和形式为其后的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所延袭。2.北洋军阀时期的秘书工作。这一时期的秘书工作基本上继承了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秘书工作,但这一时期政局极不稳定,制度混乱多变,十七年间,产生了四十四届内阁,更换了二十多名内阁总理。一方面,他们重视和加强文书档案工作,为其反动政权服务,因而秘书工作在动荡中有所发展,如统一了公文程式和办文程序,建立了一些必要的制度,还培养了一些秘书人才。另一方面,他们又大肆破坏文书档案,以掩饰他们的劣迹。如袁世凯在他统治的四年多里,曾两次下令烧毁档案,灭其罪证。一些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在这一时期遭到了严重破坏。3.国民党政府时期的秘书工作。国民政府成立后,内部机构有秘书处、副官、参事处等。秘书处受主席或常委指导,管理秘书事务。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为维护并推行其法西斯专政,对当时的中央机关和各部文书工作进行了几次影响较大的改革。如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文书和文书工作的条令和办法;加强机关文书收发部门与档案部门的联系;对档案工作加强了监督、调整并作了相应的制度性规范。尽管国民党政府对各级秘书机构以及文书档案工作作了一些改革和规范,妄图以此来提高行政效率挽救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这些具体的文书改革和档案管理措施对秘书工作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反共反人民以及维持其***的本质使得它不可能革除政治腐败带来的种种弊病,其最终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三)建国前党领导下的秘书工作。秘书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从属与一定的政治集团并为其服务。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的秘书工作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实现党的纲领,争取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的伟大事业服务的,它的出现,使中国秘书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建党初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中进行的。一大所通过的文件是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也是我党秘书工作最早的重要成果。这一时期建立了中央秘书处,毛泽东同志担任中央工作的第一任秘书。同时党内设臵了中央秘书长一职,首任秘书长是王若飞,在大革命时期先后担任这一职务的还有邓小平、周恩来。李维汉等人。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党的各级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南昌起义失败后,党的工作被迫转入地下,为适应斗争的需要,中央秘书处对文件的制作、阅览、传递和保管都设有专门地点,采取极端秘密的方式进行工作。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地下党机关秘书工作的特点是“密”和“精”,以免党的机密落入敌人手中。党的中央机关迁到苏区以后,中央秘书处就自然撤销了,长征中,只保留机要科,到达陕北后,1937年又恢复了中央秘书处。
3.抗日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从中央到各边区政府都恢复、建立、和加强了秘书工作,1937年秘书处重建以后,下设机要、文书、材料和会计等科。为适应特殊环境的需要,不仅恢复和建立了秘书工作机构,而且还建立了一些新的秘书工作制度,如改革了旧的的公文程式;创建了新的办文制度;改进了机要译电工作;加强了会务组织工作。所有这些极大地提高了秘书机构地办事效率和安全,适应了特殊的斗争形势。
4.解放战争时期地秘书工作。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背信弃义,撕毁和平条约,积极反共反人民,先后全面和重点地进攻了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党地秘书工作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同敌人周旋,党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实行战略转移,这一时期成立了中央办公厅,下设秘书处、机要处等机构,杨尚昆任办公厅主任,曾三任秘书处长。这一时期党和边区政府各级机关的秘书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与办法,从而使文书工作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为建国后的秘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至此,我们可以回顾并归纳一下党中央秘书机构设臵的情况:1926年成立中央秘书处,1933年在白区撤销,1937年在陕北重建秘书处,1947年因疏散、转移它的职能事实上消失了,1948年在西柏坡恢复和重建,直到1949年中央机关进入北京。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秘书工作(一)建国初期的秘书工作。
1.各级党政机关秘书机构的设臵。秘书机构是国家行政机关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国初期的政权建设中,受到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获得了很大发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中央人民政府设秘书长一人,其职责是协助政府主席。1949年12月发布的《政务院及其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规定:各机关得设办公厅;为分掌业务,得设司或处。这实际上是用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掌管机关综合性事务的秘书机构与分管专门业务的职能部门平列的机关格局,同时规范了秘书机构的名称——办公厅(室)。此后,各省、地市、县级的行政机关基本上按照政务院的格局设臵了相应地秘书工作机构。
2.第一次全国秘书长会议。为了及时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各级行政机关的秘书工作经验,使秘书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与1951年4月召开了全国秘书长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规范行政机关的秘书机构和秘书工作,作出了《政务院关于各级政府机关秘书长和不设秘书长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任务和秘书工作机构的决定》。这标志着新中国的秘书工作开始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3.各项秘书工作制度的形成。在第一次全国秘书长会议召开前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规定了各项秘书工作制度,其中主要有:印信管理制度;保密制度;信访工作制度;机关文书和档案工作制度等,这些均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秘书工作高度重视,使秘书工作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的需要,但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加上工作探索中的一些失误,致使秘书工作发展缓慢,50年代中期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二)文革时期的秘书工作。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得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各项文化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秘书部门作为直接为领导服务的机构,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各级党政机关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大多被当作“走资派”受到批斗,国家文书档案工作也受损严重,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档案材料都流失了。另外,许多富有经验的秘书工作人员离开岗位参加“运动”,加上教育落后,致使秘书队伍素质明显下降,秘书后备人才严重不足。这一时期的个人崇拜盛行,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凡是”被当作衡量一切工作的真理,导致秘书工作的错误指导思想,如公文文风极不正规,公文中甚至出现“万岁”等字眼。
总之,这一时期的秘书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服务宗旨,各项工作遭到极大破坏,国家秘书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三)三中全会后的秘书工作。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会议拨乱了反政,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中心的转移,我国进入了全面经济建设的新时期,秘书工作也出现了新局面。1981年1月第二次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的召开,对建国后秘书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进行了全面总结,继承并完善了一些秘书工作制度,恢复了文革时期不少停滞的秘书工作。标志着我国秘书工作重新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正轨。此后,国务院连发文件和各项指示,对公文的处理办法,公文的起草,各项文书档案工作都做了制度化规定,大大提高了秘书部门的办事效率,促进了秘书工作的迅速发展。
此外,由于国家对秘书工作的重视,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的极大需求,秘书逐渐成为一项职业,各高等院校开始开设秘书专业课程,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秘书人才,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对各种秘书人才的需求。加上办公自动化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进入一般单位 办公室,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秘书人员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秘书工作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
(四)加入 WTO 后的秘书工作。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市场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对秘书人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笔者总结认为“入世”后我国的秘书工作特别是企业秘书工作要应对WTO的挑战,秘书自身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 1.科技性知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现代科技知识的冲击,这对秘书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秘书工作要想为领导提供高效服务,秘书人员就不但要在做起草文件、草拟讲话稿、搜集整理信息等传统工作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同时要能创造性地发挥现代化办公技术的作用。2.复合性知识。“入世”之后,我国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从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出发,往往要求秘书要一专多能:既能撰写文稿又能处理文书、档案,既会使用电脑又懂外语,既能管理好内部事务又能胜任公关、洽谈业务。3.外向性知识。“入世”后,随着世贸组织各国与我国贸易交往的增多,我国文秘工作者迫切希望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增强对外沟通能力。“入世”之后其秘书工作的实务性只会愈来愈强,而决不会愈来愈弱。因此,秘书注重实务性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4.实务性知识。“入世”后,我国的秘书工作将加快由“虚”到“实”的转变。特别是在私营企业中,秘书工作务“实”的特点更为突出。“入世”之后其秘书工作的实务性只会愈来愈强,而决不会愈来愈弱。因此,秘书注重实务性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5.艺术性知识。“入世”之后,企业对秘书独创能力的要求会愈来愈高:要求秘书在判断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为企业领导提供超前服务时,必须发挥思维 创造力。
纵观秘书工作的发展历史,秘书工作在任何时期对于任何领导都不可或缺。而秘书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使秘书工作及其制度不断地获得发展和完善,必须注重实践,注重积累,要不断地总结过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继承一切优秀的秘书工作思想成果,不断探索并掌握秘书工作规律,进而更好的指导工作,指导各项实践活动。
第五篇: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
1.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874年在北京东城甘雨胡同创办了第一所盲,1877年查理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了第一所聋校。从那开始中国的特殊教育也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这100多年来,中国的特殊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建立新中国以后在党和中央的关怀下特殊教育事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和一些成果。
1.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形成和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逐步完成,普及特殊教育的层次将随整个教育事业发展而逐步提高。1987年,我国特殊学校只有286所,到了1997年则达到了1440所,特殊儿童也从29673人增长到了34.06万人。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特殊教育主要是以特殊学校作为主要形式,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根据残疾儿童数量多,基数大,且80%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等国情,提出了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新形式。现在,以大量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班为体干这样一种格局已经形成。我国基本上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残疾人联合会部门和社会力量作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
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体系也在更进一步发展。首先是特殊教育教师的文化知识层次将进一步提高。如上海从1997年起,允许全市已具有专科学历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本科段的特殊教育专业学历培训,比普通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高层次学历培训至少提前了至少5-10年,学历层次上提高了一个档次;其次是老师的专业按能而更广。目前,中国大陆,有的城市确定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首先要具备普遍教育的能力资格,然后经过进一步的特殊教育知识学习和特教技能培训,达到特殊教育教师的岗位要求。
除此之外,在特殊教育中,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和充分使用,助听器具、助视设备、假肢以及计算机等在更多特殊学校得到使用,一些更新的帮助聋人听声音、帮助言人和低视力人看书、写字、看图形的工具逐步普及,从而更加有利于残疾人更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2.一体化教育正在大力推进
过去,中国的特殊教育在安置上重隔离,特殊儿童局限于特殊教育学位,儿童福利院等隔离性机构之中,随国际上特殊儿童回归主流邉拥拈_展和一体化教育,融合教育的发展,中国特殊教育也逐步受到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在:
首先,特殊教育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前称特殊教育对象为残疾或残疾儿童,后来改称为特殊儿童,发展到今天则统称为特殊需要儿童。这表明特殊教育对象不断得以扩展。如今,许多自闭症儿童、言语障碍儿童、学习困难儿童和情绪障碍儿童等也受到极大的关注,超越了原有的三大类特殊教育对象的属限。同时,新的特殊儿童定义改变了过去一味强调儿童的“特殊性”,而更加关注特殊儿童与常人的共同性。
其次,特殊教育的安置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对特殊儿童主要采取隔离式安置政策,把特殊儿童隔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现在对特殊儿童的安置表现出了新的特点,采取的是以学校为本位的全纳安置方式,体现于:(1)在正常班级安置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大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正常班,(2)在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班级安置在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通常是在严重障碍的儿童或有多重障碍的儿童被安排在普通学校设立的特殊班级,根据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特殊教育。(3)各地适当地保留或新建改建了一批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当地特殊教育的教研、科研和资源中心。特殊教育立法的完善。
3.特殊教育体系一步完善
我国在下大决心解决特殊儿童入学问题的基础上,正在遂步完善特殊教育的体系,现在,特殊教育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体系,特殊教育受教育的机会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4.特殊教育立法得到加强
我国目前正在致力于特殊教育的法律建设,力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教育法律体系,这一体系既有从《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到地方法规的纵向层次结构,以适应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又有与《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横向结构的联系,包括残疾人教育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因素的关系,我国残疾人教育立法已基本形成体系。
2。你认为我国未来的特殊教育发展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特殊教育将继续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进步。中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同时,中国的特殊教育还要有一股勇气,那就是勇于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在诸多的不如意面前,勇于解部,勇于改革。
首先,我们要更新归的观念,纠正错误认识。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许多阻碍都来自于人们观念的陈旧,来自于人对人类自身平等性认识的不足,来自于人们过多地以功利性的视野去看待特殊教育。纠正错误观念是我们改革的首要任务。
更新观念井非是观念的主观的强加,更应以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系统的理论加以纠正。树立大特殊教育观便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大特殊教育观是指在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经济、文化条件下,与普通教育密切结合的,与小区服务相互配合的开放的特殊教育。大特殊教育在实践上表现为:编制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个别化教学;学校以儿童为中心,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教育教学;改变学习的环境,提供各样的辅具,以生态化观念为指导,使环境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要求;建立支持系统,提供相关服务,强调教师和家长给学生提供行为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包括自然支持和社会支持。大特殊教育强调把所有特殊儿童看作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更加强调其与正常儿童的共性,安置上实施零拒绝方案,让担任基础教育的学校具有接纳全体儿童的能力。大特殊教育观以一种更为人性化的视角去看待所有儿童,是以儿童为本的融入了人本主义的思想脉络,抓住了人本主义的精神内核,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
其次,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科学研究,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可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多元文化取向。特殊教育研究应兼顾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不能偏执一方。同时,特殊教育是一种边缘性学科,涉及医学、教育学、遗传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因此,其研究也要涉及多种学科和领域,综合多方面的科研成果来深化研究。(2)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成果,同时结合本民族的特色。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研究仍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因为国外的特殊教育历史校长,水平也较高,值得借鉴的经验多,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比较和借鉴。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一味照搬,而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有我国自己的特色。(3)加强基础研究,增强实验研究力度。特殊教育研究不能只限于描述、观察,而要有必要实验研究和其它实证性研究。(4)加强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增加经济投入、进行跨地区、跨文化的国际合作研究及学术交流,可以为我国特殊教育飞快发展提供更多经验,也能提高我国学者的研究水平。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立法,特殊教育立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而且特殊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协作和配合,如果没有合作配合,就难以形成稳定的管理系统和教育机制,这些必须通过法律来规范社会各部门的职责。我国应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法律体系,加强地方立法,拉近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距离,制定更加细致,更加全面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
第四,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要解决当前特殊教育师资整体水平明显劣于普通教育师资的现状,需在师资培养上做出长期的努力。关键性的工作是要大幅度的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广大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1)建立井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2)制定随班就读的师资培训制度。对于承担随班就读教育任务的师资进行轮训,对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培训,作为各类师资培训的公共必修的内容。(3)建立骨干教师培训及培养制度。,有计划地为各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力争在 “十五”期间形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秀,专业,年龄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
第五,大力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提高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把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和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让学生掌握易一定的职业技能,为他们将来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