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 Microsoft Word 文档
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
王华倬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主要历史发展线索,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过程,做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体育课程的特点,总结了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历史经验,旨在为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体育课程;近现代;发展演变;历史经验
自清朝政府1903年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在各级学校开设体操科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已经走过整整100年的发展历程。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今天,系统回顾和探讨我国近现代100多年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主要历史发展线索(研究对象实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探讨,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体育课程的特点,总结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经验,从而为今天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产生与发展(1840-1949)1.1 清朝末期的体育课程(1840-1911)1.1.1 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1840-1902)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在我国的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变革的书院,以及资产阶级兴办的新式学堂中,开始设置西方近代体操课程。正是这些学校所开设的体操成为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也为癸卯学制体操课程的正式设立,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这时的体操课程是作为西学课程开设的,其内容主要是德、日的兵式体操、普通体操和一些运动性游戏,对外国(欧美、日本)的模仿也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W.Mateer)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教会小学,三年学制;1873年起增设高等科,是中学程度,学制六年,该校则设有体操(体育)课程[1]。这是所见材料中最早设立体育课程的学校。教会学校虽然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产物,但就其课程和教学内容来说,是比旧的封建教育进步的,它对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产生有着不可否认的影响。洋务学堂虽然不属于普通教育范畴,但洋务学堂所设置的体育性质的课程,无论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其上课组织形式、课时安排,都表现出了近代体育课程的某些特征,特别是把一些田径运动项目与兵式体操、普通体操组合成综合教材,更显现出其近代体育教育内容的特点。新式学堂是从资产阶级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出发设置体育课程的,它对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产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癸卯学制及其规定的体操课程,实际上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孕育过程,存在一个近代体操课程的萌芽与雏形时期。事实上,这个孕育时期的体操课程代表了我国近代体育课程起源时期的状况,它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又是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1903-1911)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我国各级学堂设置体操课程,但未实行。第二年(通常说是1903年,确切地说是1904年1月)清政府又颁布并开始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均设体操课程,并规定了体操课程的目标、课时、学科程度、教法要求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对日本简单的模仿和抄袭,是癸卯学制时期体育课程的最明显的特征。从体操课程目标、内容,到教材教法、体育教师的聘任,甚至连体育课上的口令也都是用原封不动的“日语发音”。这是我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上,最突出的拿来主义体育课程———“囫囵吞枣”借鉴式的体育课程。2)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内容。从高等小学校第一年开始直到中学堂第五年均把兵式体操作为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奏定学堂章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体育师资的大量缺乏,当时各地学校聘任了大量的从军队退下来的下级军官担当体操教师,由于这部分人从未学习过体操,仅仅会喊几句队列练习的口令,使得部分地方体操课形同虚设,多数情况是以兵操代替整个体操,进而又以兵式体操中的队列、队形变换代替兵式体操。从而使得体操课变成了队列练习。3)注意到体育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强调通过体操课程,使学生“发育均齐”、“动作敏捷”、“运动活泼”、“矫正恶习”、“流动气血”、“鼓舞精神”、“精神畅快”、“志气勇壮”,养成“群居不乱”、“行立有礼”、“乐群众动”、“遵守纪律”、“规律肃静”、“体势整齐”、“意气充实”等。4)对体操课程的教学要求,作出了纲要性的规定,章程称之为“学科程度”。5)详细地规定了体操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章程中称之为“学科分科教法”,可以说,这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份由国家颁布施行的普通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总体上看,我国近代体育课程以癸卯学制为开端,得到了确立,虽然在其框架结构及实施过程中,有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由于它代表了先进的教育及体育课程思想,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长期沿用下来。
1.2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体育课程的演进(1912-1926)1.2.1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1912-1919)民国成立伊始,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了重要的改革。这些法令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这一时期体操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基本沿袭了清末的体操课程。民初的体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法手段等都与清末没有多少差别。2)仍然以兵式体操为主,这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有着很大的关系,是对当时世界大战的反应,也是对清末丧权辱国的反思的结果。
3)体操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有明显提高。如随着学级的增高,体操课程内容呈现:适宜之游戏———渐加普通体操———时令游戏———加兵式体操(男)———户外运动或游泳(课内或课外)。特别是规定的“在体操教授时间或时间之外,授适宜之户外运动或游泳”,比之清末有明显的突破,这即是说在体操课上,出现了“非体操的近代欧美体育性质的内容”,这也是第一次在官方课程文件中,对课外体育活动作出了规定。4)武术以合法的方式进入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内容。5)民初学校体育中出现“双轨现象”。民初体操课程也基本上照搬了日本同期的体操,同样是拿来主义的体操课程。
1.2.2 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前后的体育课程(1919-1926)
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11月1日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1922年是“壬戌”年,被称为“壬戌学制”。这个学制是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依照美国学制拟定的。次年9月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完成了学制改革。这次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学校教育从过去的模仿日本,转为仿效美国,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具体表现在:1)从课程设置看,体育课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小学体育占总课时10%,在小学11门课程中,百分比与算术相同列第4位。初中体育为16学分,占学生毕业总学分的9%,在初中6门学科中,百分比与自然科相同,列第4位。高中体育10学分,占高中公共必修科目总学分的百分比是,第一组:占14.9%,第二组:占15.6%,在7门公共必修科目中,百分比列第3位。2)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体育课正式取代了清末民初以来开设长达二十年左右的,以军国民主义为宗旨的,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的体操课,在课程要求上,取消了男女差别。3)在体育课程目标上,明确提出了体育要“顺应儿童爱好活动的本性”,“发展个人之本性及人格”[2];在中学采用分科选科制和学科制、学分制,从而使课程和教学富有灵活性。4)从课程内容看,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教材。与过去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体育课程内容相比,多样化的体育教材比较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把生理卫生纳入体育科,高中体育包括了卫生法、健身法和其他运动三方面,这样体育学习和生理卫生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走向科学的方向。在课程理论上,这样的体育课程还带有综合课程的意味。5)从课程教学来看,开始重视体育教学法的研究。过去的兵式体操属于军事操练,不可能重视教学法,新规定的体育课程教材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体育教学法的探索。如当时在体育课中开始推行“三段教授法”[3]。6)从课程实施过程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缺乏新的体育师资,体育课只好仍由原来的体操教师任教,出现了体育课内容仍然以兵式体操、普通体操和游戏为主,加之师资、设施等原因,首先在小学出现了“放羊式教学”。7)“选手体育”在学校中有所发展。8)开始着手进行了体育教材建设。
1.3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课程(1927-1949)国民党统治时期,教育部于1929年、1932年、1936年、1940年(小学1942年)、1948年分别进行了五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其中,1948年的没有实施。1929年的课程标准称为“暂行课程标准”,1932年的课程标准称为“正式课程标准”,1936年的课程标准称为“修正课程标准”,1940年只修订了中学的课程标准,可称为
“重新修正课程标准”。
1.3.1 暂行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27-1931)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表现在:1)1929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等三个体育课程标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学科形式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是在国家正式颁布的课程文件中,第一次把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一直延续至现在。2)从体育课程标准的结构看,包含了课程目标、作业类别及事项、授课时间及学分分配、小学的“各年级作业要领”和中学的“教材大纲”、教学方法要点、小学的“最低限度”和中学的“毕业最低限度”等。3)从体育课程目标看,基本包括三个方面:身体方面,如发达身体,锻炼体格,谋全体的正当发育;发展运动能力方面,如养成生活上必须的运动技能,培养以运动为娱乐的习惯;品德培养方面,如培养勇敢、诚实、公正等品德,互助等团体精神。4)明确把体育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详细规定了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时间,如小学中低年级每周150 min,高年级每周180min;课外每天至少2~3 h以上的活动。5)课内教材内容增加了球类、田径、器械运动等。课外内容分为课外运动、日常姿势比赛、定期运动会等。中学体育教材以“活动”(如游戏活动、韵律活动、野外活动等)分类。6)提出按一定标准(如高中的按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级别分组)进行分组上课方法。7)规定了较科学、较全面的体育成绩考核内容。如小学采用麦克乐氏“运动技术标准”;中学有保持身体姿势、基本技能、身体素质的限度等。
1.3.2 正式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2-1936)
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表现在:1)初、高中改学分制为学时制。初中体育每周3学时,高中每周2学时。2)体育教材内容的变化是把田径运动、远足和登山提前安排在小学中年级开始。3)提出课外每天要有集团运动和个人自由活动。
1.3.3 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6-1940)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表现在:1)减少教学时数。初、高中体育课时由原来的每周3 h减少到2 h;小学中高年级的四、五、六年级保持原有课时,三年级减少到周120 min,小学低年级唱游(体育与音乐)每周180 min。2)小学低年级把“体育”与“音乐”合并为“唱游”;初中体育及童子军周4学时,规定课内各为2学时,童子军另有课外训练1课时。3)中小学体育成绩考核采用了比较科学、客观的评定方法,规定每年至少进行1次体格检查,并指导学生作身体发育记录。4)规定高中女生进行“每周3学时,共1学年”的军事看护训练。
1.3.4 重新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40-1949)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表现在:1)小学周总教学时间略有增加,将小学低年级的“体育与音乐(唱游)”,由原来的合科教学又改为分科教学。2)控制中学周总教学时间在31课时以内,中学体育课时仍是每周2 h,同时也规定了“早操或课间操,每日15~20 min”,课外运动“至少每周3 h”。3)为适应战时需要,提出中学体育课程要“训练生活上及国防上之基本技能”的目标,高中设置军事训练或军事看护课程,共3学年,每周3学时。4)增强中学国防教育,既要求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又规定每周须有2课时为战时后方服务训练。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是我国资产阶级教育发展的成熟时期,是近代课程及体育课程的稳步发展、趋于定型的时期。中小学体育课程编制和实施的质量较之清末、民初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都有了大大的提高,体育课程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演变与发展(1949-)本文根据白月桥先生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历史分期4和课程“代”的划分理论5,把我国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历史按三代、五个时期分别进行论述。
2.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沿革及其利弊分析(1949-1985)2.1.1 建国初期的体育课程(1949-1957)1956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这套体育教学大纲体现了以下基本精神和特点:1)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2)根据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教材编选的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健康性原则。[6]3)小学体育教材分为基本体操与游戏两大类,基本体操包括队列练习和体操队形练习的基本动作,一般发展和准备的练习,走和跑、跳跃、投掷、攀登和爬越、平衡等;游戏按活动量大、中、小分类编排。中学体育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补充教材两部分,基本教材分为体操、田径、游戏三大项。
4)结合“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规定了相应的教学(考核)标准,并以五分制作为体育课成绩考核的评价方法。5)这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受苏联体育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较大,未能体现出我国体育课程教材的特点;同时由于教材内容偏多、偏繁,使有的教材难于实施;还有的教材内容存在着机械、刻板,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问题。
2.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课程(1958-1965)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订颁布了十年制《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虽然名为“体育教材”,但其内容和结构实为一套新的体育教学大纲。作为新中国第二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与1956年“大纲”相比,体现出如下特点:1)突出强调了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增进健康”、“全面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技能”、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等体育课程教学的四项基本任务。2)提出并确立了以“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为主要标准的体育教材选编原则。3)大纲规定:小学教材有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体育基本知识五大项。中学教材分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基本教材约占总授课时数的80%,包括体操、田径、武术、游戏(球类)、体育基础知识五大项,选用教材约占总授课时数的20%。
2.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课程(1966-1976)文革十年,体育课程建设陷入了停滞和扭曲状态,走上了“以政代体”、“以军代体”、“以劳代体”的极“左”道路,从理论到实践上,完全违背了体育课程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摧残和破坏。
2.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课程(1977-1985)教育部于1978年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体现了如下特点:1)确定了“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三方面的体育教学基本任务。2)强调教材要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教材要有科学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从实际出发。3)大纲规定了各项教材的时数比重。并指出应将基本教材作为体育课的主要教材,选用教材不要过分集中于某一项。4)大纲基本沿用了按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分类的方法。5)首次详细地规定了体育课考核项目和标准,并要求建立体育课考核制度。6)加强了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都安排有体育基本知识教材,内容除“体育基础知识”外,还增加有“卫生保健知识”。
2.1.5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利弊分析 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颁发的三套主要的体育教学大纲及教材,以及文革后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1978年编订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均属于我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第一代体育课程是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高度统一的教育管理制度的背景下,制订实施的,这就决定了这一代体育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重视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历次编订的体育教学大纲,均明确地体现了教育方针的要求,都指出: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强调体育对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作用。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之一,同样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最重要的地位。2)重视必修,强调全国统一要求。1956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都是必修教材。1961年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学首次设置了选修教材,约占总授课时数的20%。1978年颁发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分别规定小学和中学均设置选修教材。从整体来看,我国80年代中期之前的体育课程,必修课在课程结构中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必修教材在体育课程结构中也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
3)重视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教学。这代体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它强调的是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我国第一代体育课程适应了当时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符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为造就国家大批政治、经济、科技人才;为培养各行各业亿万合格劳动者;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第一代体育课程同时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和弊端。主要是:1)高度统一集中的大纲和教材,脱离我国各地的实际。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很不平衡,高度统一的大纲教材不能适应我国各地的实际,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2)由于受苏联体育课程模式的影响,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基本上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围绕竞技运动编订的,忽视了广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生活工作的需要。
3、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缺乏有机联系;教学要求固定、单
一、死板、缺乏弹性;教学组织和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过多、陈旧,未能及时予以更新等。
2.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1986-1999)的特点、反思与第三代体育课程(1999-今)面临的挑战
2.2.1 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的体育课程(1986-现在)1985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逐步实行“一纲多本”,由“国定制”转变为“审定制”,基本打破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课程体制,从此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和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2年11月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作为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主要标志,这套大纲与以往大纲相比,表现出如下变化:1)这套大纲把体育课程定位在义务教育课程的各年级必修课程,其根本宗旨是育人。2)沿用了体育教学“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提法,提出的体育教学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构建了按学段(小学和初中)分别提出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各项教材的要求,各年级理论知识教学、身体锻炼、掌握运动技术的目标、各项身体素质和技术考核标准等的目标体系。3)提出了“符合学生生理特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等七条教材选编原则,采用“综合分类”的方法进行教材分类,把原来的“武术”教材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比重也比原来稍有提高。4)沿用了1987年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结构综合考核方法,规定了各构成部分考核内容所占比重,并制定了评分表。
2.2.2 素质教育下体育课程教材改革探索———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01年6月,教育部制订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制了包括《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7在内的基础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验。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半个世纪的体育教学大纲将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的体育课程标准。与以往体育教学大纲相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体现在:1)课程标准着眼点是未来国民的素质,重点指向学生,而教学大纲的重点是指向对教学直接做出规定。2)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目标,而教学大纲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3)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是提供一些建议或指导,而教学大纲则对教学内容和要求做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4)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体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的评价建议。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提供了创造空间。
2.2.3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1986-1999)的特征与反思 1985年以后编订的体育教学大纲,是典型的第二代体育课程的突出代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1)体育课程体制有了新变化。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从此我国的体育课程管理由原来的编审合一的“国定制”转变为以编审分开专家审定为标志的“审定制”。2)体育课程体系本身有了新变化。以第二代体育课程的主要标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例:这套大纲建立了完整的目标体系,包括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年级教学目标,理论知识与身体锻炼目标,发展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目标,各项素质、技术考核标准等;增加了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及时数比重;增大了选择性和灵活性,既按统一要求确定必学内容,又可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条件进行一定的选择;制订了结构考核办法等。83)中小学体育教材(课本)有了新发展。在国家“一纲多本”方针的指导下,各地相继编写了具有不同风格、适用不同地区的体育教材(课本),如1990-1996年,列入国家教委推荐目录的体育教材(课本)就有六套。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仍然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1)体育等“次要”学科所占比重过小,如体育、音乐、美术三门学科只占整个课时比重的21.9%(五、四制)或23.9%(六、三制)。2)体育教育观念滞后,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竞技体育观、技术第一教学观等还在相当范围内存在,这些观念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需要。3)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笼统、层次性与操作性不强,且课程内容、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要求不太一致。4)教学内容设计反映以学生为主体不够,选择性幅度还不够大,选修内容比重还比较低,与学生身心特点、社会生活还存在脱节现象。5)在一定程度上过分注重了接受学习、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发现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体现的还不够;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6)在一定程度上过分注重了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对学生的态度、心理、行为等方面关注还不够,评价标准“一刀切”的现象还比较明显,与素质教育多元化的评价要求,还有一定差距。7)体育课程管理还存在着过于集中的倾向,还没有达到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要求。
2.2.4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1999-今)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以过渡性《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颁发试用和《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验为主要标志,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开始进入了起步阶段。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依然面临着多种的问题及挑战:1)课程标准采用的是目标编制模式。目标模式强调的是目标越具体越量化越好。因此,容易造成对一些难于量化或无法测量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忽视,而这些又很可能是最有教育价值的效果,如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特点等。此外,由于“目标模式还趋于把知识、技能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人的发展的手段。”[9]因此,目标模式就有可能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个性的丧失,使体育教育活动轮为纯粹的肢体活动,使学生轮为被动训练的对象。2)体育课程应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问题是“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是针对整个学校教育提出的,位居上位的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位居下位的某门课程的指导思想就必须是一个吗?它们之间就没有层次的不同吗?这些问题还需深入研究,给予回答。3)不同学段体育与健康教育如何系统衔接问题,目前的体育课程标准是在小学称作“体育课程”,其内容却包含了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健康知识,在初中称作“体育与健康课程”,其内容也是包含了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健康知识,在高中称作“体育与健康课程”,其内容又包括了“健康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如何系统化?如何衔接?而健康教育理应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更为重要。
4)目前,仍然对大纲教材有着很高程度依赖的广大体育教师,面对没有规定具体教材内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真的体验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吗?他们会不会产生另一种束手无策和不知所措之感呢?
5、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校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这一任务无疑将落在体育教师身上。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体育教师长期缺乏课程意识,更谈不上独立地进行课程设计和选择组合教材。因此,尽快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素养,成为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关键问题。历史经验
1)正确处理体育课程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2)正确处理社会、儿童、知识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3)关注并加强对体育课程发展内在逻辑的研究与运用。4)重视体育课程发展的社会强制约性与历史局限性。5)正确认识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中的“钟摆”现象。6)把握体育课程发展的动态性与阶段性。7)正确处理体育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结 论
1)我国近代体育课程以1903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为标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癸卯学制及其规定的体育课程,实际上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孕育过程。
2)我国自1903年癸卯学制正式设置体育课程,到1922年学制和课程改革,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背离或不管不问儿童身心特点”的以兵式体操为主的军国民主义体育课程,到“努力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以田径、球类、游戏、体操为主的近代体育内容的转变过程,实现了体育课程的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成为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3)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体育课程发展进入了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阶段。
4)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基本停留在近代体育课程发展阶段,但它是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在新中国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我国第二代体育课程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以1992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标志,走向成熟。
5)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受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
6)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等三大要素作为外在动力,深刻地推动了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演变发展,但外在动力只能通过体育课程的内在动力机制才能发挥作用,体育课程内部的一些最基本的矛盾或关系,构成了体育课程演变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了体育课程演变发展的内在逻辑,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正是在多种内外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演变发展到今天的。
7)开放引进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演变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8)一百多年来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自我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再度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近代与现代均同样如此;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或重演式的演变特征。这是体育课程发展演变中的一条规律。
9)一百年来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总的特征是统一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我国体育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是在保持国家对体育课程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灵活性。
10)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在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未形成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是历史赋予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2]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1.[3]谷世权.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218.[4]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65.[5]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10.[6]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课题组.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3.[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38.[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4-175.[10]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第二篇: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报告
简阳市青龙镇初级中学体育教育发展报告
一、基本情况
简阳市青龙镇初级中学,有3个年级共计9个班,学生共计446人,教师共计42人;专职体育教师4人;现有体育室1间,缺0间教室;功能室1间;体育器材配备达标,配齐率100%。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师资、器材情况
1、本校需要体育教师2名,实有4名达到要求。
2、教师各级各类培训达14次、30余天,培训费用1万元左右。
3、今年新配体育器材达7万元,达到上级的配备要求。
(二)分条叙述体育课程建设、课外体育活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体育环境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1、学校初中部共有9个班,每班每周3节体育课,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课。我校体育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体育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经常性地开展体育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
2、学校有2个特色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田径兴趣小组,主要培训内容有男子篮球、女子篮球、跑步、跳远、跳高、投掷等内容。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基本满足学生身体发展的需求。
3、我校每年开展两次大型的体育活动,主要分篮球比赛和田径运动会为两大部分。
4、通过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努力,我校的田径运动会名列片区的第二名,男子篮球获片区第一名,女子篮球获片区第六名.多名学生代表片区参加运动会和篮球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分条叙述 学生体育素质测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自评、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学校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教育工作,建立体育教育工作制度;体育教育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工作计划中也列入体育教育的工作内容。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立艺体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体育教育科研和教改的良好风气。
学校建立体育活动的管理组织,负责指导全校体育教育活动,能较好地发挥学生会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参加校外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备案。
我校坚持根据教学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有效的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进行国家体制健康检测,并上报国家体制健康检测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我校在评选先进、职称评聘时,体育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其工作量(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辅导等)计算合理。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客观表述本校、本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工作措施和推动本地区域性发展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学校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家长不够配合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体育没有什么作用。
2、学校规模小,学校的经费严重不足,活动开展大大受限制。
下阶段的主要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及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2、形成制度,在体育投入方面做到资金专款专用。
体育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过去的一学年,经过学校师生共同的努力,体育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我校围绕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体育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基本形成了体育特色教育的氛围。学生体育水平、观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
第三篇: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两大时期:
3.1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以前苏联的竞技体育理论——“金字塔”结构理论为基础,课程目标虽然以增强体质为主,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5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结构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主要以竞技体育学科为中心。体育课程突出了三个中心,即:教师、课堂、教材。课程为政治服务,过分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确立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国家指令性计划强。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1979—19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对外交流而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的改革开端与摸索阶段。197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扬州会议”,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使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良好的开端,学校理论争鸣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良好态势,学校体育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得到重视,体锻达标进一步加强。虽然改革阻力很大,但为课程改革探索做了准备。
第二阶段:1985—1992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阶段。在这一阶段,引进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学目标,但缺乏理论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的探讨,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上。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照用,给实践带来了一定的盲目和混乱。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各国教育改革的反思,通过中、西方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课程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随着《课程论》与《现代课程论》两本较有影响的课程论专著的出版,我国课程论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也更加深入。在体育课程目标上,确立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管理上,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向指导性管理发展,学校的自主权进一步增强。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课程结构上,以必修课为主,逐步增加了选修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环境、社会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健康教育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更加迫切。2001年,全国的《体育与健康》和上海的《健身与健康》课程的相继出台,无论在课程理念还是在课程目标上,都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与健康》在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个体的角色目标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参考,特别在心理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课程设计和资源利用更加开放。上海体育课程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健身与健康》在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了健身与健康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身体、心理、能力和品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机统一;在课时安排上,高中阶段大幅度提高了选修课时;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了生活、自然、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在课程评价上,加强对学习过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价。
地方性的体育课程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体育课程理论的指导,体育课程中的“应试”现象仍较为突出,《体锻达标》对课程的实施冲击较大,体育教学手段、评价观念、评价手段、评价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因此,体育课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要敢于摆脱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一切形式上的束缚,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对健康的需要,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4.关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设想
4.1更新观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的体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推广,教育者观念的更新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实施。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需要,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前提。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公共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因为这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才能促进体育课程的真正改革,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和系统化。
4.2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体育课程理论是指导课程实践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就会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因此,借鉴日本成功的课程理论,立足我国的具体实际,放眼未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研究,反复实验,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创新体系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基本来源。
4.3不断调整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获取、创造现代体育知识、技能,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过程中的个体价值体现,它来自于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正如丹尼斯·劳顿所说的那样:“在课程方面,受到教师支持的一般理论或假设至少有三种,即常提到的儿童中心论观点、学科或知识中心论观点以及社会中心论观点。”儿童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是设计体育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理论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体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体育课程目标最直接的来源。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形式、途径是极其丰富的,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起和需要,巧妙设计课堂情景,选取运动素材并加以生动的组织和引导。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活动时,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感(成功感、表现欲、自信心)和新的运动设计(由玩耍、游戏、体育游戏向较高级的体育运动,直至创造新的运动形式)。这个过程是持续终身的,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体育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第二,学生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的需要。教育不再是社会的附庸、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只是维护着现有的社会状态和再现着过去的社会状态,而是在预示着某些新的社会状态,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体育运动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1)“健康地生存”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是学生的第一需要;(2)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体育交流的时间和空间;(3)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
促进健康意识、安全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余暇生活的丰富;(5)新的运动形式不断在学生中传播和开发;(6)人与人的协作是现代社会个体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课程目标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而独立存在于教育领域,它必须具有人类社会化的预习功能,反映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人格需要。第三,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那种指令性、计划性、模糊性的体育课程目标已被打破。体育课程目标对个体的意义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学生运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主体性和主动性将更加突出.4.4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入才的社会化。随着教育途径的拓宽,家庭生活质量和学生健身意识的提高,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的交流更加密切,其沟通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将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体育运动己成为现代人健康、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体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多种高素质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4.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单元式引导型教学。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目前的改革思路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和价值观。只有每个学生的体育观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学生不存在好生和差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学生是运动文化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充分享受快乐的权力。体育运动是奔放而富有激情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学生尽情快乐的场所。因此要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引导者,是快乐情景的设计者,只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动则有趣、动则有方、动则有理,动得快乐,动出健康。第四,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力、能力、健康水平进行自觉、科学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五,不断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发展后劲。
4.6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传统的体育评价是以预测和控制为基本模式。在统计学广泛应用的今天,忽视学生形成过程的评价,会使教育评价走向片面和极端。体育课程评价要跳出原有的评价范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注重对学生进步的评价,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欲望、能力、态度以及形成过程的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数据库,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比较和竞争,使体育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形成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第四篇: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观念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 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形态转化。1867年(同治六年)福建创办了船政学堂。虽然,船政学堂是专门培养造船技术人才和海军人才的学校,但在学校的课程中已开设了一画法”科目,这是中国新式学堂里最早开设的“绘画课”。随后,上海广方言馆、上海格致书院、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武备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等同类学校的课程中都没有“图绘”“图画学”“制图”等科目。但是,当时的绘画保与现在的美术课不同,实际上是“几何作图”课。
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第一次肯定了图画和手工在学校 教育 中的地位,其目的是“以养成其见物留心,记其实象”“养成好勤耐劳”“练成可应实用之技能’”。培养学生毕业后“以备他日绘画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因此,当时的图画和手工课的重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实用专门技术之人才,教会学生一些“实用之技能”。这是“西学为用”的原则在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实施。
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标志着国家 政治 体制由两千年封建帝制向新兴民主共和体制的转变。同年9月3日,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系统令》公布,史称“壬子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中的图画和手工课相比,民国初期的中小学图画和手工课除了“使儿童观察物体,具摹写之技能”以及“使详审物体,能自由绘画”,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外,已经提出培养学生“养其美感”“涵养美感”的审美能力。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功能在民国初期的学校教育中已开始得到重视。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时期,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股 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1923年6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颁发了《小学形象 艺术 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图画课程纲要》,其中小学的“图画”课改为“形象艺术”课。而初中美术仍称“图画”课。与民国初年1912年颁布的图画和手工课的规定相比,1923年颁布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纲要的学习领域开始拓宽,其中包括欣赏、制作、研究 等三个领域。说明这时的美术课已不是单纯的一门技能课,同时还应该强调审美的教育作用。1932年10月以后,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这个标准较1923年公布的《小学形象艺术课程纲要》又有了改进,如:欣赏领域明确包括欣赏 自然 美(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和艺术美(绘画、雕刻、塑造和其他美的物品)两方面的 内容。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开始。1940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修正初级中学图画课程标准》和《修正高级中学图画课程标准》。修订的初、高中图画课程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审美本能,涵养其性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描绘的技能;甚至提出图画“与其他各学科应有相互之联络”,这些在今天来看都还未过时。并且把“图画”又改称为“美术”课。总之,“五四”运动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 影响,国民政府借鉴了当代西文发达国家美术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把西方美术中的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以及设色、明暗等画法,以及设计、工艺制作中一些新的理念引进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之中;普及了美术教育。因而,美术教育已与清朝末年把绘画仅仅作为“为了照图制造机器零件,或造船体”的“几何作图”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56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初级中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同年11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教育部先后颁布的这两个图画教学大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图画教学大纲。两个大纲都明确规定了美育在学校全面 发展 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图画是中小学进行美育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之一。小学图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使他们能正确地真实地描绘物体的形象、颜色和空间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及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发展他们在这方面的创造才能,并使他们对现实主义的绘画和我国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有所认识;使学生知道图画在人们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并能把在图画课中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应用 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日常生活中去,社会公益活动中去。
初级中学图画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图画教学,使学生认识并练习表现自然界和现实生活环境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对造型艺术作品的爱好。大纲还非常注重在整个图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再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由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上还缺乏经验,因此,借鉴了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初级中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和《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日画教学大纲,由于当时“美术”改为了“图画”,因此,美术课的内容主要以写生画、图案画、命题画为主,但它对新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使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0年中,由于“美育”在新教育方针中已被去掉,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被逐渐削弱,特别是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和“教育革命”运动,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思潮的影响,图画课时被削减,图画课的教学目的被局限在狭隘的为政治服务的范围内,图画课的审美功能被淡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小学美术课与其他科目一样被停课。学校美术教育遭到严重摧残,给艺术教育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第五篇:《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自查报告
《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自查报告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健康第一、育人为本为指导,根据《xx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精神,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教学、科研活动。积极改革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体育新课程实验,不断创新体育活动方式、方法,全面提高我校体育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结合学校实际,对体育工作进行自查,自查过程中存在问题汇报如下:
一、组织和管理
(一)领导重视 管理到位
1.我校成立以校长郭建新为组长,副校长孙锦钧为副组长的体育工作小组,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xx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2.学校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检查体育课堂教学,了解实际情况,并且结合学校情况制定好体育工作实施细则,把体育工作开展落到实处。
二、各项工程实施进展良好
(一)体育课提升工程
我们学校严格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国家课程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质量有保障。每学期开展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强化课堂教学和大课间活动安全教育。保证每节体育课学生的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都能够得到发展,我镇积极开展运动技能比赛活动,以检验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每节课体育课必须安排5-8分钟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课的练习密度达到60%以上;小学阶段平均心率达到130±5次/分,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学内容的练习密度不能达到60%,平均心率不能达到130±5次/分,以后要加强教学课程的研究,构建合理化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导我们的体育课堂向素质型、技能型的转变。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跳绳为特色教学,由于开展时间较短,还没有成熟,以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争取成为特色课程。
(二)强师工程
学校按照《xx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基本配齐体育教师,部分体育课由其他科课教师担任,满足体育课教学需要。同时认真做好师资的提升工程。学校大力支持我们体育老师积极参加镇,市各种培训。如叶达良老师参加市2015年xx市校园足球小学非足球专项专职体育教师培训,刘彩云老师获得市教学能手。我校体育老师积极参加体育教师技能大赛、论文比赛和参与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评审。
(三)体育场地实施器材工程
我们学校达到《xx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学校进行器材配置,争取在新学年按照“标准”配置齐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检查学校户外体育器材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维护。今年我们学校的草场进行升级为7人足球场,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阳光体育运动工程
1.学校制定了确保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管理的具体措施,明确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严禁挤占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能每天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建立督查、评比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2.每年11月举行秋季的校运会,学校积极参加市教育局、镇教育办和镇足球学会的集体活动,每年2015年7月参加镇中小学游泳冠军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一年级团体总分第三名,2015年11月中小学篮球赛获得小学组第一名,2016年3月镇足协会举行“集明电力杯”乙组第三名的成绩。
3.积极引导和支持成立学生成立了篮球、毽球、太极拳、跳绳等体育社团,每周一下午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和特色。
4.以《关于开展第七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为指导,制定了长跑活动计划,通过开展冬季长跑运动,既能锻炼学生体质,又能磨练学生意志,有效提高耐力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5.在开展“人人有项目、周周有比赛”和校园足球竞赛的活动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乘坐校车上学,时间、场地、专职体育教师不足,今后加强竞赛安排和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争取活动开展,通过开展各种足球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改善校园足球的发展环境和气氛,带动其他校园运动的开展,逐步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
6.确定了太极拳、立丹功为体育传统项目,我校把太极拳、立丹功贯穿于整个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对传统项目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收效明显。
(五)《国标》推进工程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国标》工作小组,开学初体育科组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体育老师严格按照《国标》标准进行测试,班主任配合体育老师开展训练和测试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每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完成,成绩并列入学生成长记录表。
(六)体育育人工程
积极落实 “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与健康理念、努力改变“重智轻体”的观念和单纯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学校积极按照市局体育大课间全覆盖的要求,保证每所学校开好大课间,保证每位在校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通过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跳绳等比赛平台和体育社团的建设,“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国家体育大计。
三、保障措施
学校体育经费投入能随公用经费标准的提高逐步提高。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报告作为基本工作,每年按时将资料报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能建立体育工作安全管理机制。学校能建立体育教师工作奖惩机制。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对照三年行动计划,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经验和一些措施的不足,在工作中我们认真总结,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1.认识不足。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是一项我市的体育工作大计,学校在对待体育工作的认识上不够深刻,没有从“体育即教育”、“体育有助于智育发展”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计划、方案。
改进措施:加强文件学习,认真领会精神,结合学校发展,认真做好体育文件管理。
2.体育特色课程建设
我校特色课程构建,体育师资相对薄弱,谈不上具有自己的特色精品。
改进措施:提高教师培训的力度,积极向其他学校学习,争取开展自己的特色课程教学。
3.校园足球工作有待落实。
校园足球在专业体育和场地建设方面相对欠缺,在校园足球大力推广的今天,客观上有点制约了我校的发展,但我们努力去解决。
改进措施:创设平台,加强“师资再造”;经费保障,有序改建足球场地;因地制宜。按要求有计划实行足球进课堂。
xx小学
2016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