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引发广泛社会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引发广泛社会讨论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3年第06期
《中国教育报》消息 据《俄罗斯报》近日报道,在中小学中引入新的体育运动标准一事,引发了俄国内广泛的社会讨论。若想获得更高的体育成绩的额外分数进入大学,则体育必须达标。
虽然新标准对所有学生来说是必须完成的,但在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副部长伊戈尔·列莫连科表示,在新标准的讨论过程中,将尤其注重体育教师的意见。
目前,俄罗斯平均只有82%的学校拥有体育馆,约8 000所教育机构没有体育馆,或者体育馆需要整修。俄中小学体育课程已从每周两小时增加至三小时,学校同时面临教师数量不足、运动场馆不足等问题,一些学校不得不用散步、韵律操来代替体育课,甚至只能在走廊或大厅做体操。
第二篇: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高拉庭
摘自:《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新世纪第一年,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次会议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绘制了我国“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初步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教育工作者实践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21世纪的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基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宣传《决定》精神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伴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这个新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我们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它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作出敏锐的反应。课程改革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为了不断提高新世纪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特别指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是落实《决定》的重要配套文件,是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落实《纲要》精神,加快推进课程教材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今天,拟就中小学课程现状,跨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概括地介绍一下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的历史演变与现状(一)课程概念的理解
人们对课程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课程建设的实践而逐步提高的。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了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云云。孔氏、朱氏所说的课程含有所分担的工作以及学习的范围、时限、进程或是教学与研究的专门领域的意思。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同我们今天所说的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当前,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从广义上说,课程是所有学科的总和,进而认为是学
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说,课程是指一门学科。
事实证明,课程这种教育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现象。从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开始,在我国长期的集中管理体制的背景下,不少人已习惯于把课程当成为教学制订的一种“计划”文件。这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观念,是典型的“小”课程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课程改革,已经使得我国课程管理体制从“中央集权”逐步向中央、地方和学校的“三级分权”型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课程实践的发展和课程研究的理性认识成果,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认识。这种认识要求我们建立起崭新的大课程观。大课程观内涵十分丰富,专家们也众说纷云,我们认为应强调以下几点:
在处理课程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中,大课程观强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课程作为教育进程包含着教学进程,教学的实践就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
在课程结构上,大课程观认为:课程应包含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在课程研究的范围中,大课程观认为:课程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资源与教材、课程评价及课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等。
在课程资源物化表现形式方面,大课程观超越了课程就是教材的观念,扩大为在课程教材方面包括课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料、多媒体课件等。
实践中,我们所说的“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及其和学生相关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课程作为知识的载体,为促进人的发展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二)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的历史演变
1.课程由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定制”时期(1949年~1965年)资料显示,在这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演变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1949年~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1958年~1965年)。
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国家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立即开始了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的大规模教育改革,并确立了新的教育方针、学制和学校培养目标。这一时期,教育部颁发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和《小学教学计划》。1950年,国家确定中小学教材由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中小学教材编写的专门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应运而生。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1950年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的“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编写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是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小学教育被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轨道。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对中小学课程先后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在系统总结建国初期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根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在中小学首次设置了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科目,并注重将学校课程改革同减轻学生负担结合起来。但是,这段时期课程变动过于频繁(颁布了5个中学教学计划、10个补充通知),不利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教师积累经验及提高教学质量。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1958年,全国城乡掀起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这一高潮波及并引发了教育
领域中的“教育革命”。从1958年到1961年,根据“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精神,人教社赶编了一套十年制学校教材,各地也开始自编教材,劳动时间大量增加,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
60年代初,国家提出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的要求,着手对中小学教育进行调整和改革,中小学学制恢复为12年。1963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和各学科教学大纲,具体制定了全日制小学、初中和高中应设置的课程,教学必须依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还首次提出了在高中阶段应设立必要的选修课。
这一段时期,课程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下编制的,实行的是由国家高度集中和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
2.教学秩序不正常时期(1966年~1976年)这段时期是十年**时期。这一阶段,中小学的教学秩序很不正常,一般由学校自订方案、自定课程、自选教学内容,甚至自编教材。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教材过分强调工农业生产知识,严重破坏了各学科的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材不适当地突出所谓的“政治”,以政治口号和语录代替教学内容,等等。总之,这一阶段给我国中小学课程带来的破坏和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也是无法弥补的。
3.急起直追,蓬勃发展时期(1977年~1985年)1977年七八月间,邓小平同志几次提出要恢复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程,并要求1978年秋季新生入学时能够使用新教材。鉴于当时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都是十年制,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为10年,中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小学5年。1978年秋季,各科教学大纲、第一册教材同时在全国发行和使用。这标志着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编制课程和通用教材的地位得到了重新恢复,对迅速扭转十年**造成的中小学教育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是一个过渡性计划,不足之处也较多,如学制过短,授课时数少,没有选修课等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小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80年代后,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中小学学制由十年制向十二年制的逐步过渡,中小学课程教材有了较大的改革和发展。1981年和1984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六年制重点中学、五年制中学和六年制小学、五年制小学的教学计划,对1978年颁发的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
4.稳步发展,课程教材的实质性变革时期(1986年~1999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素质要求发生了变化,由此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国家教委组织专家教师按照“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要求明确具体”的原则,较大幅度地修订并颁发了各学科教学大纲。
1986年9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我国教科书制度开始实
行由“国定制”向“审定制”转变。这一改革为实现中小学教材“一纲多本”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该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首次将几十年一直沿用的“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在课程概念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而且体现了许多创新之处。如,加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两个层次,将活动课程正式纳入课程计划,增加了选修课等等。
为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逐步实施,国家教委决定分两步建立与之配套的高中课程方案。第一步,对1981年颁发的高中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于1990年颁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并开始研究新的高中课程方案;第二步,1993年11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工作小组”,正式揭开了新高中课程计划制定工作的序幕。1996年3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的通知》。1997年秋,新高中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天津、江西和山西进行试验,边试验边修订。2000年秋季,该试验已扩大到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10个省市。2001年秋季,将在全国各省市推广(个别省区如西藏等除外)。
从以上课程的历史沿革情况看,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把“课程标准”的“总纲”称为“教学计划”,把“各科课程标准”称为“教学大纲”,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一方面,把“课程计划”称为“教学计划”容易使人们联想到教师的教学计划,导致概念混淆;另一方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称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而今,课程理论的发展已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和丰富了课程的内涵、拓展了课程的外延,因此,以往的名称已不能体现今天大课程论的观点。90年代初,我国正式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在即将实行的新课程方案中,又将“教学大纲”更名为“课程标准”,实现了课程本义的回归,更好地体现了大课程论的思想。
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表现为课程体系在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寻找有机的结合。综观世界课改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一是美、英、加等国,过去实行高度的地方分权,现在由原来的分权、多样向集权、统一演变;二是法、日、中、俄等国,过去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现在管理权限逐渐下放,使课程体制更富有弹性和灵活性。这两种趋势实际上是在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两者之间的趋同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三)对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综观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变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
1.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过程虽然曲折,但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50年来的中小学课程基本上适应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2.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改革就能使课程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3.课程是一个历史范畴,课程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改革与发展,不断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4.我们应该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评价和研究我国50年来中小学课程的变革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例如,90年代的课程改革促进了人们课程观念的更新,使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化了教学改革,对落实培养目标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课程毕竟属于历史的范畴,80年代、90年代的课程只能反
映在此之前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因此难免具有历史局限性。今天,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概括起来,原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以下6个不足:
第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学习,未将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
第二,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且门类过多,缺乏整合。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仅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就多达18门,各学科自成体系,且还有十几种专题性教育内容未纳入课程。
第三,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交叉重复,脱离实际。特别是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实际。
第四,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中,只注重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忽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第五,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评价内容、方式单一。正如俗语所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学校教学来说,依然把升学率当作评定学校总体工作的唯一标准;对教师来说,学生的考试成绩依然是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对学生来说,依然是“一卷定终身”,一张试卷决定一生的命运。
第六,课程管理过于集中,适应性不强。
但是,应该看到,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好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厢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的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功近利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脱节的空壳化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只有用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和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才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找出解决的方案。
二、跨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极课程管理”;“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艺术课程,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教材编写核准、教材审查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极管理,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在课改中“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总结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国家教育部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正式颁发施行。《纲要》对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科学的、全面的规划。
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灵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就是指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承认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因为,每一个正在从事知识技能学习的人,首先也是有个性的人。
“为了每一个学生”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本性。教育不能追求整齐划一,也不能只关注极少数的人;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要体现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课程改革追求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课程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
本次课程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采取的方式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滚动式发展。
下面从八个方面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事实上,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因此,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进而指导课程编制工作是我们要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确定课程目标,首先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其次要在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助于澄清课程编制者的意图,使各门课程不仅注意到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关注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此外,确定课程目标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1)总体目标:
①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③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⑤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⑥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⑦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目标:
①课程功能: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②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课程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课程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主要包括各类课程的比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与相互渗透,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等等。课程结构是课程的命脉,课程结构内部的矛盾运动是课程发展的动力。只有深入了解课程结构,才能深刻认识课程的本质,正确地把握课程设计的关键。
新的课程设置体现了积极稳妥地走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表现为:本学科向儿童经验与生活回归;不同学科追求彼此关联;新设置了综合学科,例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二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5门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含写字)、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8
门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共计9门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在这里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而是为了扭转以往过于重视接受学习的现象。实际上,接受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结合的。
(2)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综合课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有利于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也有利于减轻课程门类过多给学生带来的负担。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这是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
(3)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优势之一是重视“双基”教学,这个优势永远不能丢掉。无论21世纪如何发展,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都是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问题是,我们要赋予“双基”新的内涵,根据未来社会的需求,丰富和扩展它的内容,而不是抛弃它。当然,在重视“双基”的同时,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新课程结构改变了以往课程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倾向,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改变了过分注重经典内容、过分注重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倾向,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三)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在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专家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把研究成果作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依据:
第一,对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研究,确定学校课程与上述各方面的关系;研究和总结古
今中外的课程论遗产及其新的发展趋势,以形成科学的课程编制理论和指导思想。
第二,关于当前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和人才类型的客观要求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社会要求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
第三,对我国青少年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上的一般发展水平的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第四,根据上述几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我国宪法、教育法规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有关政策、决议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分析学校的基本条件和性质,提出培养目标和主要的教育教学任务。
第五,分析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学校课程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课程设置、课程类型和范围,安排教学时间。
第六,确定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的范围和要求。
2.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3.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1)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把教学过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意义
把教学过程纳入课程体系是新课程改革最具新意之处,同时也集中反映了大课程论的观点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即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课程作为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实际上是无法独立和分离的。布鲁纳的《教育进程》一书,将“教学什么”和“怎样教学”两个问题连在一起进行专门探讨。他对它们的回答分别是:“教学学科基本结构”和“创用发现学习法”。布鲁纳把这两个问题以及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糅合在一起,并将书命名为《教育进程》,这是对课程与教学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即使在“计划文件”层面上规划课程,也必须同时规划与特定“课程内容”相适当的教学形式、途径、方法和手段。课程规划出来后必然要投入实施,这就是教学。所以,教学理应是作为课程的有机环节。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学生在课程特别是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无疑将日益重要。
2.在新课程体系中,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2)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教材改革努力达到现代化、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
(1)教材现代化,需要我们对中小学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予以定位。它不仅是内容、形式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师生如何对待教材、如何使用教材的观念现代化。
(2)教材多样化,是指在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倡教材的层次性、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
(3)教材系列化,就是作为一课之本的教科书要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去旧增新,少而精,约而简。而必备的教师参考书、学生课外书,应该系列配套,丰富多彩,可供选择,以利于师生博览与思考。
(4)教材立体化,就是说今天的教材早已不限于课桌上的书,而是要以文字教材为主体,音像与电子教材为两翼,展开双翅才能飞翔。这样的教材更形象、更生动、更活泼,既便于教师指导、辅导,又有利于学生探索、研究。
2.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
有位课程论专家在讲到新课程的内容时,强调了三点:一是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要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与童趣的课程价值。二是把火热的当代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内容。三是关注文化(科学、艺术、道德)的新发展,关注信息技术知识。这是很有见地的。新课程的教材编写,强调以下两点:
(1)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3.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1)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
(2)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
富的自然资源。
(3)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4.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1)国家鼓励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资质和编写工作核准制度。
(2)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严格实行编审分离的教材审查制度。
(3)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4)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主管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
在课程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当课程设计工作初告一段落时,课程评价活动就随课程的实施而展开了。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是否有价值的活动构成的。虽说评价只有一个基本目的----评价某一事物的价值,但它可以起很多的作用。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包括: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等等。
1.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为了更好的发挥评价的各项功能,新课程必须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体系应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1)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1)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2)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3)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课程改革,要树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观。简单的加减是难以奏效的。除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外,还要改革课程管理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既要确保国家课程,使学生打好共同的必备的基础,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开发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使之进一步联系本地区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中小学课程更实、更新、更活,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必须改革课程管理体制。
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4.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教育部领导并统筹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1)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同时,要利用新课程的研究和实验成果,对现行课程、教材及时进行调整。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
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3)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建立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以上介绍了教育部关于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本次课程改革从今秋起在全国27个省市中的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课程方案进行修订,然后推广。按原定计划,用5~10年的时间,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中央的要求,实验周期将缩短为3~5年。我市大港区经积极申请被市教委认定、并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从2001年秋天起,大港区从一年级开始,实验新课程方案,逐年推进,5年为第一个周期。全市其他区县仍按原课程计划执行。
三、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的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蓝图,是国家意志在教育教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思想和国内外的教改和课改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践证明,造成学生素质不高、发展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就是课程计划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因此,全面严格地落实课程计划,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国家的课程计划是指导性文件。省级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省级制定的课程计划是指令性文件。学校要严格执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调整后的课程计划,即市教委下发的课程计划安排意见,不得随意设置课程,增减课时。强调毕业年级的非统考科目必须开齐开足,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课程,高中不得过早进行分科教学。特别要强调重视写字、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的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履行正常的报批手续,由市教委批准并备案,且试验规模要严格控制,不宜过大。特别是涉及课程计划、教材选用方面的问题,更要慎重,不要随意更改计划,要保持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2.大力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最终要靠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使其能全身心地创造性地投入教学工作,敬业、爱生、奉献,素质教育才有希望实现。由于教师也是课程研制者,和课程专家一起成为课程规划、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主体,所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推行的前提和关键。
首先,要加强教师对课程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应该使广大教师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变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课程观念,调整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
代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这次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教学,是当务之急。
其次,通过培训,要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念,并用以指导教学,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有关技能,才能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改进课堂教学。因为,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对课程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一般也要通过教师这个因素发挥作用。
再次,通过培训,要使教师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学习,不加快学习,就必定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落后于自己的学生。而且只有不断地学习,加强教学研究,教师在实践中才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要加强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注重引导并帮助教师提高三个能力。一是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即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开发教学资源,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分配教学时间等;二是提高教学实施能力,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三是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即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进行自觉主动的评价、反馈和调节、矫正的能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保证。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广大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概括起来讲,应要求教师注意做到“七要”。一要努力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并用于指导教学;二要熟悉课程计划,掌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教法;三要精通本专业,不断学习进修,更新知识结构,具有较扎实的业务功底;四要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五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把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特别是注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六要大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七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结合本学科教学实践,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研究,创造性地搞好本学科教学。
3.努力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的3/4以上在课堂教学中度过。基于中小学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又基于当前中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这一基本事实,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构建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力优化教学过程,必须认真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自觉地以素质教育的要求指导教学。在这方面,要强调以下5点:
(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2)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
(4)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5)要注重“五种能力”的培养,即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要大力优化教学过程,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应强调以下6点:
(1)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2)要加强学科德育,结合学科特点,做到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3)要加强学科美育,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4)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5)要积极改进教学手段,推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和学,特别是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6)要继续加强教学检测与评价的研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4.切实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是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市各区县、学校都已建立了一批教学管理常规,确保了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为了确保素质教育的落实,各区县、学校应在原有基础上,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将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当前,应注意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是当前我市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文件。各区县和学校要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把握精神实质,用于规范、指导我市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将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是加强对教学过程有效的质量监控。深化考试改革的研究,变重终结性考试为重形成性检测,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正确把握合格水平检测的性质,变重单纯知识性的检测为重综合能力的检测,使广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发展。
三是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工作加以具体指导。特别是学校的领导要加强对日常教学各个环节(包括教研、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辅导等)的指导和检查,确保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研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共同谱写21世纪我市教育的光辉篇章,为科教兴市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
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
摘要:各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相似,做法相似,甚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相似。由于科学课程改革发生在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事关重大,所以反思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动,权衡改革的得失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科学课程改革理念趋势困难代价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当然,这离不开科学教育,中小学科学教育一般是指有关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技术素养水平的奠基工程,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只将科学看做反映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人类的事业在社会总体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除具有认识世界的巨大功能外,还具有改造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功能。[1]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科学课程在不断地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1999年1月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构建我国面向21 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标志着中小学教育实质性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就当前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如下:
1、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1科学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所有人的科学素质
美国于1989年2月发表的《2061计划》的第一份报告的标题就是《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对学生经过从幼儿园直到高中毕业(K-12)这13年的学习之后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科学素质作了全面的描述。为使这些目标不至于落空,有关人士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花四年多的时间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育标准,即《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atndards简称NSES)。编撰标准的首要原则是“科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所有的学生,不问其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或族裔背景,不论他们有何残疾、有何志向,也不管他们对学科学怀有什么兴趣、受到了什么激励,都应该有机会接受科学教育,以使自己具有高度民主的科学素养。”[2]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于1992年启动的中学科学课程计划指出:必须为所有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经验,不管他们毕业后是否继续学习科学。“应保证所有学生,不管其能力、种族、文化背景的差异,都是可以学好的。”[3]
亚太地区和欧洲国家的专家,也都一再重申“科学为大众”“科学教育为所有学生”这样一些基本观点。显然,科学不仅作为学问、作为职业,而且作为精神、作为信仰、作为文化日益深入人心;科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越来越成为全世界所有人的精神财富。
1.2对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科学探究”问题的系统研究
科学的探究模式,已成为中小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础。研究表明:“科学的方法是可教的,并且在获得信息、概念和态度方面有积极的效果。”“探究训练产生的效果是增进科学理解、促进批判性思考和发展获得信息与分析信息的技能。” [4]大多数教育学作者把“探究”这个术语定义为“卷入解决未明确事物的过程”。这一术语的用法,可以从杜威的两个术语“反省思维”和“批判思维”中找到踪迹。杜威指出,思维开始于个体意识到一个不确定的情境或感觉到困惑的时候,终结于得出结论或得到确信。这其中反省思维要经历五个步骤,即“情境、问题、假设并搜集资料、推理得出结论、检验假设”,这已成为后来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础。胡尔费斯和史密斯于1961年也区分了思维与反思行动之间的差别,指出反思行动是有目的的、有方向的和有控制的思维。[5]
美国出版的一部教科书《为所有儿童的科学》(1998)提供了60多个相对完整的内容单元,这些单元的组织均依据NSES规定的基本框架。这60多个单元包含了150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意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这些活动而构建起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为此,作者还详细介绍了一种名为“4-E”的学习方法。(4-E即科学学习过程的四个阶段:“探索”“解释”“扩展”“评价”,这四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E”。)还鼓励读者从NSES中选择概念,亲手创造自己的“4-E”科学课程学习过程。[6]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原苏联及我国教育学、教学论对间接经验的过分强调,加上实践中的误解,把科学教育带入了“读科学书”的狭隘路径,今天强调探究,也有纠偏之意。
1.3 以整体的眼光把握科学、技术、社会、个人等基本因素之间的联系
传统上重分析的科学方法论和重分科的科学教育观“联合起来”,把一个原本是完整统一的世界弄得“支离破碎”,然后又把这“破碎的”世界教给学生,让他们在走向生活、面对一个真实世界时,不知所措。新的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强调用整体的观念看世界。
2、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与面临的困难
2.1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2.1.1在课程目标上更强调科学技能和态度的养成。
总的趋势是由单纯注重科学知识教学转向全面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科学素质教育,不少国家更强调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科学观点、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如日本在经历了“生活化”理科忽视知识系统性和“现代化理科”脱离生活实际的两种偏颇之后,在1998年的一次理科教育改革中,要求进一步发掘对自然的探索在培养人上的价值,更强调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正确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修订后的小学理科课程目标是:亲近自然,进行有预测的观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试图理解自然的事物、现象,养成科学的看法和想法。[7]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在美国建立一个公民具有很高科学素养的社会。美国1994年出版的一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方法教科书指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如下机会:批判地思考和探究的实践能力;发展有助于理解生物的和物质的环境的概念;发展作为民主社会公民所必需的态度与技能。[8]
2.1.2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更倾向于综合性课程或学习领域。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学科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社会生活面临的越来越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地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方法去解决,还有知识激增的无限性与学校课程容量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分科课程的弊端。以初中理科为例,课程门类较多,教材内容太多,学生负担过重;知识体系以分科为特征,各自为政,割裂了本来是完整统一的对象世界;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体系,使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较少。因而,课程的综合化问题越来越成为改革所关注的焦点。英国的“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澳大利亚的“普通科学”“自然中的人”,美国的“社会中的化学”,荷兰的“社会中的物理”,都是比较著名的STS型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科学课程具有综合化、兼容性、现实性的特色。综合课程内容的编排,大体有这样几种模式:(1)、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2)、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即围绕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课程内容,如日本初中综合理科各主要成分的展开都与人类共同关心的五大问题相联系,这五大问题是:人口膨胀、资源剧减、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3)、以学生心理过程或活动为主线杜威实验学校的课程,日本在1947年的小学初中“生活经验单元”等类课程大致属于此种模式。[9]
2.1.3在课程实施上更加强调探究式体验式学习。
由于各国在科学课程宗旨和目标上均关注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知识和技能,着眼于科学素质的养成,从而在课程实施上表现出关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体验的共性,因而在教学方法与策略上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要求“贯彻实施这部标准的学校将引导学生们通过积极地参加对他们既饶有趣味又十分重要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科学”,德国家乡常识课提倡“项目设计”和“自由学习”,香港小学常识科纲要要求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10]美国则有著名的由兰本达教授倡导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总之,观察、访问、个案研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报告、实验、专题设计、游戏、实地考察、探访和资料搜集等方法越来越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行求知的基本方法。
2.2各国科学课程改革所共同面临的困难
2.2.1课程的负担。改革者们普遍感到,“课时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多”。一方面,由于实行双休日制,或者需要腾出时间开设其他科目或学习领域,本来就十分紧张的科学课时还在被压缩。另一方面,社会有关部门还在源源不断地将新的内容加进来。
2.2.2综合的困难。“学科之间整合难,学科与生活整合相对容易些。”从“组合”到“统合”,再从“统合”到“融合”这一过程有一定的艰难性。“组合”是名合实分,实际是一种“拼盘”;“统合”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或思路,但各科仍有相对独立性;“融合”是真正打破学科界线,融为一体。
2.2.3教师的准备。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如果弄不好,“主力”就可能成为“阻力”。教师准备上的两个问题是:“有了综合型课程,却找不到综合型教师; “强调学生探究,而教师大多不习惯探究。”一个自己都不会探究、不愿探究、不习惯探究式思考的教师,是不可能教学生学会探究的。
3、科学课程改革的代价
3.1大众与精英谁为代价。
过去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科学教育,实质上是培养科学家的取向,然而能够成为科学家的毕竟是极少数,结果造成绝大多数人陪着极少数未来科学家读书,等于是把大众的科学兴趣、科学素质当做代价付出去了。如果今天又转向“科学为大众”的取向,会不会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未来的科学家给牺牲了呢?完全不付代价是不行的,但追求代价最小化,或者说“收益最大化”,却是完全可能的。比如,强调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科学,那么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热情、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又有利于养成科学思维品质。学龄早期不妨施以“大众科学”式的科学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科学潜质者可以慢慢地显露出来;到了学龄后期则过渡为分科的科学教育,这时候“大众”无须陪读,“精英”不被耽误。
3.2知识与能力怎能对立。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似乎是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但是,“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技能(能力)而不是科学知识”的呼声仍不绝于耳。事实上,传统分类中的知识、技能、能力都不是对立的东西,当代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又对这些概念加以廓清,进一步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原分类中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技能又分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高级的智慧技能可称为认知策略;后天习得的这些知识和技能,与个体的先天品质结合,则构成个体的能力。[11]显然,无论在何种意义上我们都无法将知识和能力对立起来,因此也就不存在取谁舍谁的代价考虑。
3.3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探究式学习,看重的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同时也意味着把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对知识的复现率以及相当多的时间当做代价付出去。因为探究式学习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还一无所获。这岂不是效率低下?是的,大工业生产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共性就是讲效率,但要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效率。一册小学自然课本,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大概不用三个小时,记忆力强的学生就能将书中所有结论性知识记住,然而,学生究竟能学到什么、能体验到什么呢?事实上,我们选择这些内容教学生掌握的真正意图,不在于这些知识本身,而在于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性活动,使他们得以体会科学家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解”、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借以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智慧的品质。这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
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戢守志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3]IBO:Guide to the Primary Years Programmn, 1992;又见张菁《国际文凭组织(IBO)的中学科学课程》,载《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3期。
[4]The New Structure of School Improvement--Inquiring School and Achieving Studnet by Bruce Joyce, Emily Calhoun, and David Hopkins Open University Press Philadalphia 1999.
[5]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 for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by Johanna Kasin Lemlech--3rd ed. New York l994.
[6]Science for All Children: Lessons for Constructing Understanding by Ralph Martin, Colleen M.Sexton with Jack Gerlovich. Massachusetts Us 1998.Preface XI.
[7]参见刘继和《日本中小学新理科教学大纲》,载《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8]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 for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by Johanna Kasin Lemlech--3rd ed. New York l994. P324-327.
[9]参见汪人《综合理科课程发展概述》,载《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7期。
[10]《常识科小一至小六》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香港教育署建议采用,1997
年。
[11]参见加涅等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总序及第3章,第90-93页。
第四篇:郓城县中小学课程改革情况
郓城县中小学课程改革情况
调查报告
县委政研室:
8月14日,我局收到了县委办公室转批的《关于开展全面深化改革专题调研的通知》,随即我们便安排教研室围绕“中小学课程改革”这一教育核心专题展开调研。采取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全县21个乡镇中心校。36所中学校长、教师代表600余人次的反馈意见,涉及课程开设、常规教学、教育热点等领域的问题,现就诸领域的工作现状、主要问题、改革措施报告如下:
一、开齐课程,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只有开齐开好课程,才能确保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从而保障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
1、我县中小学三级课程体系基本完善。
总体上看,国家级课程中的必考科目开设齐全,课时足。涉及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高中除了开齐初中上述科目外,还有艺术鉴赏课、体育、技术在内的基本能力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是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创办学校特色的有力保证,占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的16.8%。我县地方课程根据市教育局指导意见,开 设了“民族文化”、“安全教育”、“人生规划”。全县学校课程开发已迈开可喜步伐,小学平均每校开设3门;初中平均2门;高中平均5门。涉及“传统文化”、“艺术探究”、“水浒文化”、“武术”、“自然探究”等领域。近年来,我县于学校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做了努力:教研室幼教教研员张英华同志主持开发的《幼儿园快乐阅读》于2012年3月荣获山东省课程资源研制开发“三等奖”。
教研室主任赵西安同志主持编写了《说水浒爱家乡》读本,于2008年6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年3月荣获山东省课程资源开发“二等奖”,向全县中小学推荐使用。
涌现出一批特色学校:陈坡乡希望学校,在“艺术探究”、“传统文化”、“体育与健康”、“地方戏曲”等领域开发了24门学校课程,实现了两个“百分之百参与”,即教师百分之百参与,学生百分之百参与。经过近五年来的实践表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得到了良好发展,辍学率大大降低,中考成绩逐年上升,2011年全县第四名,去年第三,今年第二位。曾与2009年、2012年两次承办菏泽市特色学校现场会,《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菏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做了相关报导。唐庙乡邓垓小学的粘贴画、中心小学的剪纸、卡通画;张营乡张官屯小学的戏曲;丁里长乡张庄小学的竹杆舞;县直机关小学的“经典阅读”,大人中学“太极拳”等课程开设达到全市一流水平。被评为“菏泽市精品 课程”,我县义务教育课程质量稳步上升,自2008年以来连续五年中考成绩居全市第二位,今年居第一位。近三年来,我县被市教育局分别授予“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今年5月,省教育厅授予我县“教科研先进单位”称号。
2、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课程开设方面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课程开设不齐:主要是考查科目包括音乐、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其原因主要是校长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重考试科目,轻视考查科目;重国家课程,轻地方与学校课程。再者,师资不齐,尤其偏远农村中小学,缺乏专职教师,约有15%的农村小学未开设音、美课;20%的中学音、美课时不足。研究性学习课程、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教学评价滞后,90%以上的中小学未正常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是师资配备有待加强,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学科的师资配备不能适应教学需求。英语、信息技术、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的师资力量不足,有的教师年龄偏大,有的强行将相差很远的学科整合在一起,还有24%的老师包班,农村中小学生师比失调,小学教师严重缺 3 之,有些教师上课每周课时高达24节,负担过重,影响质量,给教师的教研、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是课程开设质量不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别较大。县教育局今春组织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表明,校均分差别高达20之多。
3、整改建议及措施
①、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应继续加强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定期组织对课程标准的研讨与解读,只有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精神实质被广大教师所理解、所接受,才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应进一步加强教材培训。要在乡镇、学校级培训基础上,特别加县级教研和培训部门对教材培训工作的规划、组织和指导的力度。要逐步完善课程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拓宽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②、抓师资配备,加强薄弱学科的教学研究。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相对于语文、数学来讲,比较薄弱。这些课程都是国家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这些学科所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并不比语文、数学差,各学科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学科都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素质较高的专职、专任教师,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采取走教等形式来解决,优化师资配备。
建议县政府坚持“退一补一”的原则,每年招考一批新教师,满足教学只需。
③、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研究与指导,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和创新之举,目的是增强课程的针对性,给地方和学校留有弹性和空间,使学校教育课程更加切合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研教学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研究与指导,及时举办相关的培训与研讨,真正使国家课程方案得到全面落实。
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活动,必须与时俱进,要引导广大教干、教师,改变过去的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模式、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教研、网上学习,改变学习和工作方式,养成适应信息时代工作和学习的好习惯,提高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⑤、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硬件环境。
课程改革的深入,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如微 机室、图书室、网络教室、多媒体、各种特种用室等。各单位应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要加大经费投入,尽可能把一些必需的教学设施和各种功能用室配备齐全,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必要的硬件环境。教材改了,后续配套的教学挂图、教具、学具,相应的教学资源应及时跟上,否则,会给基层学校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主管部门要协调解决好这些问题,为实施新课程的深入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在常规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
常规教学管理,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可以说,常规教学落实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多年来,我县教育局在狠抓常规教学管理上下了大功夫,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考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今年已跃居全市第一名;考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为了摸清常规教学管理的情况,我们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新授课讲授时间掌握在10—20分钟的占80%,在20—30分钟的占20%;新授课当堂达标率达80%以上;学生对讲课的满意度达90%;期末考试及格率达70%以上。学校对老师的常规管理方面,也越来越细致。用于备课和批改作业的时间80%以上的教师达2—3小时,90%的教师能够独立写教案或借鉴教案,85%的教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所任学科及格率达80%以上,在常规教学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
1、教研室都深入学校开展大量的视导调研工作,及时发现一线教学中的问题做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
2、实施推门听课制度,县教育局机关干部每月两次赴联系乡镇、学校听课督促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3、举办教案评比,作业评比,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资源的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4、开展课程评估,全面检查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做的扎实有效。不少教师较好的领会并贯彻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多数老师以兴趣入手,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并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多数教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会使用word文档,能制作课件,使用电子白板,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重点:1经常组织学习交流活动;2完善学校的教师评价机制;3以科研课题带动校本教研;4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督促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寻找突破口,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感恩教育、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等等。以上是我县在常规教学管理上的现状、成绩以及一些比较成熟的改革措施,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问题。后进生转化教育一直是 一个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很多教师.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必须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有“爱心,耐心,恒心”,要偏爱差生,消除偏见,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珍惜差生的点滴进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教研室督促学校加强对个别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1、教师对“后进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的前提条件
2、改进教法,加强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3、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激发差生的学习动力
4、降低要求,夯实基础,减轻作业负担,帮助后进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二是、分层教学的改革问题。学生的差异有来自生理方面的差异、来自需要和动机方面的差异、来自个体认知风格方面的差异、来自个体情绪和意志方面的差异、来自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来自能力水平和结构方面的差异、来自社会环境因素方面的差异。如果考虑这些差异,认真对待个别差异,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的话,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将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县的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
1、近几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与先进地区的学生综合素 质差距进一步拉大。
2、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的分化导致学习成绩差距进一步拉大。
教研室以后的工作将要求学校全力投入,各校教师、职工心齐劲足,对分层教学应初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将对学校的分层教学工作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调研:
1、所制定的分层教学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最近发展区。保证针对性更强,重基础、重提高、重能力。
2、要符合课堂教学原则——最好的学习环境。
3、要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体现在备课、研究、交流、沟通、协调、责任心和关爱学生等方面。
4、分层教学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到位,学生、家长情绪平稳,务必使老师们的主要精力得到保证.三、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心热点问题
中小学课程改革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个艰难的过程。在实施推进中,必然是先进落后存斗争,理想与问题并存,变革与矛盾共进。教育面向未来,更注重当下;教育愿景美好,更关注民生。我县中小学近年来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下一些社会关注的问题。
1、减负减压还停留表面,未触及实质。
近几年国家一直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不停为教育减负,力求给学生减轻压力,给家长减少负担。然而几年下来,说 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是缺乏根据,但比起群众的期待,减负的进展还是不能让人满意。我们看到,学生的书包还很重,学生书包里的教辅材料还很多,学生的课外作业还相当可观,还有追求升学率对学生进行的排名榜,乱收费现象还偶有出现。据郓城县中小学课程调研问卷数据显示,学生课外作业所需时间平均在1.5小时以上占18%。教育减负的不尽人意还是因为课程改革总停留在表面,而没有从根本上去改变,应试教育仍是教育滞后的罪魁祸首。
为此教育局出重拳落实,研究制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方案,推出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下发各级文件通知,组织开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自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局党组组织相关科室进行教育督导、明察暗访、调查等活动,对各学校进行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大力宣传“高质轻负”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减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减负这件事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充满憧憬:只要坚定地做下去,相信就会见到效果。
2、教育资源分配尚不够均衡,城乡差别大。受经济条件、管理水平、生源基础、师资队伍构成、教学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发展尚不均衡。一种表现是城乡教育差距正在拉大。原因之一是,近年来城乡学校在设施设备、师资的差距愈来愈大,加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出现了城区(城镇)学校爆满,个别学校班容量达百人以上,而乡镇初中或小学门可罗雀,生源的匮乏和流失严重地影响了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个原因是农村小学教师严重老化、数量不足、整体教育师资不高。另一种表现是,校际之间差距任然存在,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种差距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继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课程改革等治本之策的同时,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明确工作思路,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安排,综合施策。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开展“身边的好学校”主题推介活动,引导家长形成“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的正确观念,理性安排子女就近入学。
3、有偿家教仍有些市场,规范成效不明显。家教成为有偿服务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引起的社会反响很大。有些教师课内不讲课外讲,校内不讲校外讲,加班加点,收费敛财。违背了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这一师德的基本要求,偏离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异化了师生关系,陷入了“恶补”的怪圈,给学校声誉造成危害,加重了家长经济负担,影响 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郓城县中小学课程调研问卷数据显示:我校从事有偿家教的教师占()%一题,抽样15份教师答卷,选30%以上的教师有5人。我对有偿家教的态度是()一题中,抽样15份学生答卷,选择“不支持”的有9人。
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败坏了教师声誉、损害了教育形象,必须下猛药整治。教育局组织专门科室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倡议:“在职教师搞家教,有损师德和师表;我的学生找家教,我的责任未尽到。”出台《关于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要求全校教师签订一份“不做有偿家教”的承诺书,上面列出了“有偿家教”中的几条“高压线”,规定所有教师都不得踩线。将有偿家教和聘任、评优、职评、考核、绩效工资挂钩,引导教师自觉纠正违规现象。今年暑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工商、公安、纪检等部门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与查处。每一条都直指目前中小学补课市场的热点问题。
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往往涉及多方利益,破解难度加大,我县教育必须上下协心,在中小学课程推进中,进行持续性、系统性改革,以回应百姓关切,进而构建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科学完备的教育教学机制和氛围。
综上所述,我们在此调研活动中看到了郓城教育的闪光处和发展愿景,同时也找出了问题及成因,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全县万名教职工的拼搏进取精神,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我县基础教育事业再上新水平。
郓城县教育局 2013年8月23日
第五篇:课程改革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课程改革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前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标准确实给体育课堂带来不少令人喜悦的变化,但当前改革中纯理论的东西过多,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加上对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不到位,致使一些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理解和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把体育课程标准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理念的说解痕迹,课堂上的探索过程中仍有机械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容易走入误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 不知如何安排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标准给教师创造、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但有些教师对此感到茫然,虽然研究了体育课程标准,但并不知道该教什么内容,确定了目标但不知用什么教学内容来达成目标。体育课程标准虽然包含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要求,但也只是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差别;除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之外,教师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还缺乏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2]。教师不知通过什么内容教学才可以达到新课程要求的目标。
1.2 难把握“放”与“收”的度
体育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强调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展探究
性学习,教师普遍对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放”与“收”的度把握感到困难。一是放开了怕收不回来;二是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给聪明的、技能优秀的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舞台,但那些一般的、中等以下的学生却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三是教学中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性学习,但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不明确,如果教学中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所谓的主体性教学,学生想学习什么就教什么,放手让学生探究,又有了“放羊式”教学之嫌[3]。
1.3 运动技能、技术教学要求不明确
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时下不少教师在体育教学计划中只字不提学习运动技能、技术的目标和内容,只是选择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教学内容。“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技术的传授„„”中的“过分”是一个什么标准,教师到底要教多少或者要教什么样的运动技能、技术和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才是“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体育教师又如何判断什么是“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和“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教学”呢?并且“不过分运动技能、技术”的评价标准和依据是什么,体育教师该如何进行评价?
1.4 大班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矛盾
体育课程标准着重强调教师主体性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个别教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却降低了班级教学的整体效率,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
入[4]。由于对体育课程标准理念理解不到位,加上教育资源不足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目前我国许多学校体育教学无论在师资、场地器材、班级容量(尤其是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每个班的学生都在60 人以上)都无法满足个别教学要求[5]。由于主观上解决不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矛盾,造成当前很多学校,尤其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客观上严重阻滞对学生的指导、知识的强化训练和某些良好习惯的培养,在丰富、发展个体,个性潜能和素养方面,还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1.5 定性评价具体操作难
体育课程标准评价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状态,强调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6]。主张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度,还有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但由于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这三方面的定性评价很难具体量化,因此教师对学习评价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学生“努力”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就应当合格,学生体能、知识、技能技术的量化评价是不是就应当让步呢?不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学习评价的导向性会把体育课程教学导向何方?学生的浮燥心投机心理会不会滋生蔓延呢?对策
2.1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行“开放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教法单一,要求太多组织死板,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开放式教学是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真正的融入到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2.2 更新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应以“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基本出发点,既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本学科的新成果,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7]。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到健身性和文化性相结合。
2.3 改进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应由单一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合作精神、情意表现五个方面。评价方式也应由教师参与的唯一方式转向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结合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考虑到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2.4 加大课程和教材内容的选择自由度
主张在课程教材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各地的地域特点、文化特点、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条件。“允许选用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和民族体育教材”,赞成“个别限定选择教材,因场地器材所限,也可被任意选择教材转换(如体操、足球等内容)”,主张“不占课时,教师可有意识地穿插在实践课中,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3 建议
3.1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达
体育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
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目标统领内容,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将目标放在第一栏,一般来说,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目标,是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知识方面;二是技能目标,是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能力方面的;三是情感目标,是思想教育和个性培养方面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达要强调教学活动能产生具体行为的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本次课的学习后能学到什么,可能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等。
3.2 适时变通课的部分
课的部分一般包括了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也有的将准备部分分成了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两部分来编写,它一般包括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目标,提供课的要求、安排见习生,进行队列队形操练等常规内容以及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部分。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实践部分的基本教材和专门性辅助教材以及有关理论知识和思想教育。结束部分一般为根据本课的运动量和教材练习后的需要,选择简单易行的放松活动以及对本课进行简单易行的小结,布置下次课的内容等等。课改后,上述的内容是可以变通的,例如以前在准备部分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可编写在基本部分,我们亦可以将准备部分定为收心、热身,激发学生的兴趣等。
3.3 淡化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平均心率
在课程改革之前提出了应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预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为了达到预计的效果,往往加大练习的密度,提
高练习的强度,结果反而适得其反,给学生一种压力,认为上体育课就是要进行大强度高密度的练习,尤其是体质相对较弱的学生,就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这和改革纲要所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违背。因此新的课程理念就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淡化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及平均心率,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强度及密度,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8]。
3.4 写好课后小结
体育课进行改革之后进一步强调了填写课后小结的重要行。课后小结是在每节课后完成的,是教案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位老师均应在课后将本次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法,班级、小组之间的差异等简明扼要地填写在课后小结栏目内,便于教师不断地积累资料,改进教学,能使教学进一步地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