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统筹城乡规划 推动特色城镇建设
科学统筹城乡规划 推动特色城镇建设
——赴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学习成果汇报
参加了全国市长研修学院承办的“梁平县第二期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深化了对科学统筹城乡规划,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认识,结合梁平县情和工作实际,汇报“一点体会,两点收获,四点启发,三点建议”。一、一点体会
县委政府高瞻远瞩。“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 者不足以谋一域”。县委、县政府以前瞻思维用智慧引领发展思路,组织全县领导干部远赴北京全国市长研修学院研修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全国权威专家的系统培训,丰富了理论素养,完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干部智慧,更新了发展理念,拓展了思维空间,为梁平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干部支撑。
二、两点收获
收获之一:拓展了思维理念。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突出行色,生态宜居,和谐发展”24字方针,要用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的模式以产业发展集聚人口解决人的城镇化,防止被城镇化产生产业空心化和城镇空壳化。要通过功能定位体现各个城镇的差异化发展,突出特色,达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目标,河道治理要用生态的模式实施,避免河道硬化人为阻断水体与土壤交换的自然净化通道,使自然界的生物链在人为的状态下断裂,水体无法自然净化,稍有污染就形成死河。
收获之二:开阔了发展视野。过去城镇建设的“七通一平”旧观念大挖大填没有小景观特色,格调一致的模式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新型城镇化不能“普适性”发展。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 形地貌,按照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体现房屋的风貌,合理布局交通等基础服务设施,完善实体产业落地区域,这样的城镇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产业发展的延展性。三、四点启发
启发之一:功能定位是前提。要把梁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科学定位梁平各区域的功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确定工业发展区、粮食安全区、生态保护区。以最高城镇化率70%估计,梁平的城镇人口终极规模约70万人,因些,梁平县城的最大规模只能定位中等城市。这样就可以按照“一圈六带多点”的模式布局全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城30分钟经济圈——建设绿色生态经济中心;六带集镇群——福禄天然气产业带,云龙加工产业带,屏锦建材产业带,袁驿原材料供给产业带,新盛粮油生产产业带,合兴水果产业带;多点新型集居点——新农村。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集镇群为射线、集居点为补充,功能各异、特色突出的城镇发展模式。
启发之二:科学规划是龙头。现在的规划是顺向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做总规的时候容易忽视局部的特色和定位,要保持一个区域内的各个点的地形和地貌,打造一些小的自然景观。采取反向规划,先控制必须保证的生态用地和景观,从微观到宏观,反向研究形成规划,顺应自然等高线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比如,双桂湖的打造要做好亲水、宜居、生态、湖韵文章,提升特色品味。
启发之三:突出特色是关键。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突出本地的风土特点、自然特色和文化要素,遵循“一城(镇)一特,一域一策”,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房屋特点、自然景观,体系搭配都要体现当地的风貌。比如说,金带镇就要体现佛教休身 养心的禅韵文化特色,双桂堂风景区要借助寺庙中的佛教文化,借壳“造假、造景、造势”,跳出寺庙打造风景点,在高台处人为造一尊1公里外就能看见的高大佛像,用声、光艺术将佛教的前世今生与当前的社会心态和崇尚的和谐社会联为一体,每天定时响起佛音乐为特色,以“因果循环,和谐静心”的理念教化人们遵纪守法,倡导“负重、自强、厚德、包容”的梁平文化风尚,吸引游客,达到“骗人、骗钱、骗心”的目标。观音竹海以风景休闲养身,以观音像和禅韵吸引人们到此静心养心,完善配套设施,将观光旅游转化为休闲旅游,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启发之四:持续发展是核心。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以产业吸引人口的聚集,达到“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化、农村社区化、工业集中园区、土地集中规模、农民集中社区”的新型城镇模式。城市、集镇、集居点,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时都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否则没有拓展性。比如,梁平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集镇、特别是新建的新农村居民点,都以现有交通干道为街道,两边建房,目的是节约眼前投资,人为造成公路的通行瓶颈,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使公路失去了拓展升级的可行性,过境场镇尤为突出。比如仁贤、福禄天香塔处进口、柏家、新盛等。这里面有规划理念的问题,也有当地政府的理念问题。比如福禄镇银水河岸新居点规划未审批就动工建设,以村民一事一议的方式,强行在国道边不到5米的距离建设居民点,严重违反《规划法》和《公路法》。同样是福禄镇金水河岸居民点,与交通干线结合非常好,在国道一边用公路联结的方式,在山坡上顺应自然等高线建设的集居点,风格独特,保持了山体自然景观,对干线交通没有干扰,成为一道风景。四、三点建议 建议之一:挖掘城市之魂。梁平县城的核心是什么?梁平县城之魂是什么?可是否为“佛、竹、柚”集合天人合一的易学文化?可否为“竹柚飘香,佛光之城”?
建议之二:竞标开发旅游。一是规划方面,要通过全国竞标的方式精心编制梁平县旅游总规、祥规、景点规划,选中的才给钱,多给一点规划费是值得的。二是开发方面,将规划的区域分块拍卖50年开发经营权,由投资人按照规划实施开发,投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梁平的单位,用政策鼓励N个投资人在一台戏中各出各的节目,形成“统一规划,分区实施,各方联动,合力开发”,不用政府投资。比如竹海风景区的开发完全可以这样做。这需要决策的勇气和政策机制。
建议之三:科学经营城市。一要做好土地文章,科学储备土地,以土地换资金,以资金促开发;二要转变思维模式,对地下管线通道要一次建成,避免多次重复开挖浪费,建成的地下管线通道投资分摊成N分,谁进通道谁付费,政府只垫资,资金压力得到分散。同时,要改革考核机制和淘汰灭商机制,全民大招商不能遍地工业化,所有工业项目必须进园区,但不具备工业项目落地的乡镇引进的项目进入园区后,要从税收分成等机制上给予鼓励。对进入园区的工业项目度过政府扶持期后,顺应市场淘汰规律,优胜劣汰,壮大优势企业,毁灭出局劣势企业,给新进项目腾出空间。
结语:新型城镇化要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员就业、户籍政策、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实现农民市民化。
第二篇:贯彻《城乡规划法》,科学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贯彻《城乡规划法》,科学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局长吕冠嵘
《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对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城乡规划法》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部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我市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确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贯彻《城乡规划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湛江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城乡规划法》规定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必须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也就是说城乡规划工作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实现协调城乡空间合理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湛江市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时期,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就是要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科学布局,合理配置有利于湛江城乡发展的各种资源,为城乡之间、县(市)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优势互补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湛江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二,贯彻《城乡规划法》是履行市政府职责的要求。湛江作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实现省委提出的“把湛江建设成为粤西城镇群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和省委书记汪洋视察湛江时提出的“要把湛江建设成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要求,迫切要求政府提供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公共需要,如城市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绿化、文化体育、教育、卫生、水、电、气的安全供应等。因此,我市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一定要从民生民意的角度思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通过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管理,满足城乡人民的公共需求,充分保护人民的公共利益,实施还权于民,为人民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认真履行政府的职责。
第三,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城乡规划法》是在总结原《城市规划法》和《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规划管理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颁布的,是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加强了人大、上级机关和人民群众对规划部门的监督,强调社会公众充分享有城市规划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些方面的规定,是《城乡规划法》的新内容和特点。
关键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一)认真学习,广泛深入宣传《城乡规划法》
抓好《城乡规划法》的学习贯彻实施,有利于湛江市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
护等关系,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学习、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工作。一是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活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我局先后三次组织近30人分别到北京、广州、桂林等地参加国家建设部等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二是积极宣传。2008年1月1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潘那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当日在湛江电视台发表了电视讲话;2月14日“法制宣传日”,我局在海滨公园组织了宣传活动,发放了《城乡规划法》学习宣传资料近2000份,2月28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县(市)、区、乡(镇)三级政府部门主要领导300多人参加的学习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动员大会,我做了专题辅导;3月2日-9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了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图片资料展览;共购买《城乡规划法》单行本2000本发至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县(市)区政府机关、各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3月初开始,我局先后到部分县(市)、大型企业进行了学习宣传辅导,4月22日,我到廉江市向该市分管城乡规划工作的近250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辅导。三是认真组织贯彻实施。一方面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管理职能,严格按《城乡规划法》要求进行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制度,近期我局已制定了《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报市政府审批。
(二)构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的基本设想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天,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湛江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城市发展存在“二元”分治、区域不协调、城乡不协调、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等问题。
2007年12月23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湛江海滨宾馆对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提出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的战略目标。这是省委书记对湛江这块土地的厚爱,这是湛江人民的福份,在广东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湛江得天独厚,这说明省委书记独具慧眼。
要把湛江构建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必须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首先要大力宣传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要把城乡规划列入各级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城乡规划法》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体制,真正做到规划一条龙,管理一盘棋。同时,要将编制资金列入财政计划,加大规划编制的力度。其次,要制定计划和相关的配套政策。构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关系到方方面面,牵涉到各行各业,没有现成方案,要靠实践探索。尽管国家把重庆、成都两市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政策试验区”,可作借鉴,但不同城市也不同实际情况,一定要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组织专人开展工作。目前湛江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参与”的方式,组织省、市专家对湛江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开展调研,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意见和配套的政策指导湛江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第三,要对我市近几年的城乡建设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在城乡协调、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方面,哪些工作我们做对了,哪些工作还没有做好;做对了,应当给予肯定,没有做好,抓紧整改。
总之,好的坚持,不足的改进,只要党政同心,部门积极开展工作,老百姓支持,相信湛江会构建出最新最美的画图,湛江明天会更美好。
第三篇:关于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
关于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望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建设大县城、美化新华阳、带动快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县城镇化水平在逐步提高,县城总体框架初步形成,开发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大县城的集聚带动作用日渐显现。但是,我县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城镇规模仍然较小,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任务相当艰巨。为此,现就统筹我县城乡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总目标,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按照“规划才好发展、建城才利发展”的理念,科学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时序,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支撑点,一般镇和中心村为依托,安九线、太华线村镇群为纽带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2.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确定城镇综合定位、发展目标、人口和用地规模,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原则。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注重实际,循序渐进,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攀比。坚持节约土地,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城乡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好“节约型”和“集约型”土地利用,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确保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加快建设的现实需求,与人民群众要求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长期目标之间关系,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坚持对外开放、引资引智原则。以开放的市场和良好的环境,多方吸引各项资金、各投资主体来县投资城乡建设,引进和利用高素质高智力人才,参与城乡规划建设,提高建设水平。
二、主要发展目标任务
3.城镇化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0%,建立起功能明确、组合有序、发展协调、带动有力的县域城镇体系,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明富庶、各具特色的城镇;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3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化面积9㎡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燃气(沼气)普及率达到85%以上,垃圾处理逐步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12万人,生活和工业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公共设施更加齐全,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镇品位大幅度提升,县城聚集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
三、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配置资源和统筹调控职能
4.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编制质量。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才好发展。在新一轮望江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近期要完成县城住宅建设、环卫、供水、绿化、燃气、供电、电信、有信、有线电视等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重点抓好县城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合理确定强制性控制内容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空间布局。
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以及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中心村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适时启动乡镇工业小区、龙湖公园景区、武昌湖生态区、香茗山风景区建设规划的编制。推进安九线、太华线村镇群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支持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和修编。5.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上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两种规划必须相互协调和相互衔接,相互统筹协调的重点内容是区域内城镇用地的集约使用,合理规模和扩展方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我县城镇体系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各产业、各乡镇的用地矛盾,优先保证经济开发区、中心城区和中心镇的建设用地,提供必要的城镇发展空间。
四、做大做强县城,突出中心城区的首位度
6.继续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快速提升城市保障功能。围绕建设生态工贸型港口城市的目标,按照“做大做美新城区、做强做靓开发区、配套放活桥头区、完善提升老城区”的思想,加快推进县城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设施建设。到2011年,完成县城“一环、两横、十纵”主干道82公里和50%次干道63公里的建设,做到城市道路整洁通畅、标识统一美观;加快新建区供水、供气管网建设,分步实施对旧城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做到城市供水供气全城覆盖、优质稳定;加强县城防洪、排水、消防设施建设,做到防灾减灾、保障有力;建成一座2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做到县城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建设雷池大道长途汽车站和城市公交站场,完善覆盖县城“三区”的城市公交线路,实行站点停靠,并逐步向周边小城镇延伸,做到交通通达,出行方便;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和公厕等市政环卫设施,以及望江大道、经济开发区、桥头区和香茗山路4处公共停车场,做到方便生活、配套齐全。7.实施“工业兴城”战略,做强经济开发区,快速提升县城的工业拉动和辐射功能。县经济开发区各类配套管线和亮化美化工程建设;启动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把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聚集区,成为土地集约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成为县财政重要增长极。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小区,吸纳一些中小型工业项目入区发展,迎接县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辐射和带动。
8.实施“教育兴城”战略,快速提升县城聚功能。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布局,在繁荣周边房地产市场,推动城市扩容,引导城市扩展方向上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全县教育发展规划,在整合和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县城优先重点发展高中教育,所有高中全部集中到县城,同时整合城边初中教育资源,形成以义务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特色,高中教育为品牌的新格局。
9.实施“开放兴城”战略,培育和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城市建设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城市面貌的改观、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是政府运用经营城市的市场理念,筹措市政公用事业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建设大县城,需要大开放,要进一步开放房地产市场,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多方投资,加大建设投入。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抓紧制定并公布住宅建设规划,对住宅建设用地实行成片集中供应和节约使用,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鼓励在新城区建设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精品住宅小区,引导住宅消费。积极探索建立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在住宅供应结构上,应以中小套形中低价位的多层普通住宅为主,限制豪华别墅、连排别墅的建设,原则上县中心城区不再审批四层以下的住宅建设规划。
鼓励投资建设综合,专业市场和区域性物流商储中心,改善经济产业结构,扩展就业渠道。重点加快棉花大市场和龙湖商贸城二期等综合性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和建设电子、汽贸等专业市场。适时启动桥头区、经济开发区物流商储中心建设,迎接望江长江大桥建设和济广高速开通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运用经营城市的市场经济手段,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提高人居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县医院新区建设,把其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县级示范医院;实施龙湖公园、烈士纪念园、体育公园以及宝塔河滨河游园等园林建设;积极推进行政中心广场、车站广场、老城小北门文化广场和绿化广场建设;计划分步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型影剧院、提高县城品位,创造宜人宜居的生活环境,建成园林城市。
五、围绕城乡统筹的总体要求,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10.集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就需要加快集镇建设,引导“人口向集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要积极抓住“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机遇,着力推动集镇道路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多方投资,有序安排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林绿化等公益事业发展。中心镇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率先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辐射带动力。力争到2011年,一般乡镇镇区道路铺装率达80%,自来水水质达标供应,供应能力达5000吨/日,建设一座功能相对完备的客运车站,一座适度规模的垃圾转运站和一处公共停车场。中心镇镇区道路铺装率达90%以上,自来水供水能力达1万吨/日,争取完成一条以上景观主干道建设,1处小城镇广场和小游园建设,有条件的可考虑启动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11.抓试点示范,推动新村建设。按照“面上抓规划,线上抓氛围,片上抓整合、点上抓示范”的工作思路,注重村庄布点规划的落实。新村建设要突出人居环境的改善,坚持整治改造为主,新建为辅,避免大拆大建、千村一面。新村建设要选好切入点和着力点,重点抓好列入“千村百镇”工程和已完成镇村规划,群众积极性很高的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要注重结合当地自然地貌,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提高新建农房的建设水平和使用功能;通过“一池六改”,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探索解决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的新途径,引导农民建立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的民主管理新机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要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
六、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推进城镇化进程
12.执行规划为上,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监管。规划的审批、实施和调整必须依据法定程序,实行规划的公示制度和听政制度,大力提倡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加大全社会对规划的监督力度。
强化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监督职能,加强规划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创新执法监督机制,对城镇规划区以及交通干线两侧重点规划控制区域,全面实施“两禁”工作,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和城镇建房“一书二证”、村庄集镇建房“一书一证”的管理制度。
建立城乡规划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的追究制度,把规划建设成效作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具体办法由县监察局会同建设局制定。13.规范工程建设管理。限额以上工程,从项目立项,规划、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到竣工验收,实行全过程监管,严格审批制度,防止盲目举债建设。施工阶段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备案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14.强化市容市貌管理。规范城区摊点管理,整治城区商贸交通秩序,重点抓好学校医院等周边商贸交通秩序,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加大管理力度,做好“门前三包”和垃圾清运工作,加强对城区绿化、树木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的保护措施,从严查处违规行为。
七、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体制 15.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城镇化战略指导管理委员会,建立县级领导分工联系重点工程镇村规划建设的管理制度,乡镇成立镇村建设指导管理委员会,自然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形成县、镇、村及村民理事会四级管理体制。
16.创新管理体制。改革户籍管理模式,逐步废除农业和非农业人户口二元制管理制度,创造城乡平等就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城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所把管理职能向社区、理事会和物业延伸;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将城镇供水、燃气、绿化、环卫、公交、广告经营等市政公用事业推向市场。
17.争取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依托项目支撑,精心研究国家和省关于省级重点镇、中心镇、“千村百镇”工程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支持政策,大力争取水利兴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环境综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等项目扶持资金。运用经营城市理念,盘活国有资产,放开投资市场和经营市场,加大土地出让金和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力度,规范公益事业建设的捐资助资行为,积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18.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积极鼓励镇村开展土地整理工作,通过“置换、挂钩、折抵”等方式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的部分用于乡镇,乡镇征收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的90%返还乡镇用于基础设施和工业小区建设。开展“雷池杯”城镇建设竞赛活动和“和谐杯”新农村建设竞赛活动,县财政每年安排乡镇上缴土地出让净收益的8%做为专项资金,对城乡建设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2007年2月12日
第四篇:(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典型材料
科学规划城镇建设,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阿合雅乡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我乡作为乌什县中心乡镇建设重点,一直以来,我乡党委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中心村梯次衔接、中心村带动周边村”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城镇化建设,办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塑造“生态阿合雅、魅力阿合雅”的乡镇新形象,为把阿合雅乡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美丽,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坚持“撤乡建镇”,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阿合雅乡位于S306省道旁,距阿克苏市约60公里,距乌什县约45公里,是乌什县的东大门,东部连接温宿县阿热力乡大桥,西面连接乌什县阿恰塔格乡,北部连接托什干河,有着一定的地理优势。近几年,我乡整体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已经具备了建镇的条件和功能。乡党委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出发,把撤乡建镇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石,把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加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科学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加快阿合雅乡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步伐,促进经济整体提高。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载体功能
阿合雅乡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等举措,千方百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小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一是加大乡商业区建设力度,我乡为进一步提升城镇吸引力,争取上级资金848万元完成乡巴扎两条主街道绿化和集贸商
铺改扩建、硬化工程,乡商业区已于2011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三化工程”全面完成,铺设下水管道3.5公里、完成4.5公里人行道路硬化和护栏安装,安装路灯58个,同时,配备4名卫生清洁工(每月300元/人)负责打扫街道卫生。
二是作为阿合雅乡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283.3万元的乡巴扎搬迁及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土地平整工作已全面完成,新巴扎占地250亩,可修建固定摊位200个,门面房80间,可解决1500人就业。新巴扎建成后,可以满足农牧群众商品交易市场需求,改善农牧民商品交易市场环境,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
三是乡集资房建设全面启动,为推动我乡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生活条件,今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阿合雅乡巴扎实施干部集资房建设工程。阿合雅乡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开展集资房建设相关工作。截止目前,干部集资建房工程建设已完成摸底调查、选址、图纸设计、首付款收款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工程已开工,预计明年5月份主体完工。
四是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今年我乡新改扩建富民安居房1553户,沼气入户300户,落实中央补助及地方配套农村改厕70户,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60户700人,庭院改造162户。新改建农村公路40.5公里,乡公交1路、2路车贯穿22个行政村。建设改造农村电网7公里。新建幼儿园6所,改扩建学校12所,乡中学综合教学楼(4层)已全面开工。
五是最大限度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到乡自办实体、自主创业,目前,我乡已形成以面粉加工厂、加油站、扎花厂、木材加工厂、核桃加工等中小企业带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力促小城镇建设取得
新突破。
三、发挥“中心村”辐射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
我乡紧紧围绕 “宜居村庄” 建设,加快中心村建设,抓紧修编完善中心村布局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6、7、8、9、10、11村等中心村建设,同时,结合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有计划地开展零散住户搬迁工作,加快居民点集中改造步伐,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水、电、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中心村规模,凸显中心村建设亮点,切实增强中心村的集聚辐射功能和服务带动功能。
四、狠抓亮点工程,增强小城镇建设的内在动力
我乡以安居富民(兴牧)工程建设为契机,有计划地开展零散住户搬迁工作,加快居民集中点建设步伐。坚持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推动城镇化建设。
阿合雅乡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各项扶持政策和浙江衢州对口援建的支持,重点打造阿合雅乡衢州新村(牧业村),目前衢州新村已成为我乡乃至全县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的范例,衢州新村位于S306省道,规划用地700亩(其中:住宅用地190亩,耕地及其它用地510亩),集中建设162户面积为8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牧民安居房,同时,配套建设院内外护栏、渠道涵管、分户墙、围墙、大门、暖圈、花墙、青贮窖、厨房及道路、路灯等生产生活设施。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户均投资7.4万元。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资金314万元,其中政府投入资金22.4万元,完成了场地平整和道路铺设等基础工作;牧民户均投入资金1.8万元,其中抗震房补助资金5000元、牧民自筹1.3万元(现金投入1万元,投工投劳及投入
木料等折合资金3000元),建成了户均50平方米的安居房162套,住房扩建、庭院“三区”分离及水、电、路、沼气、厕所等配套设施。
在今后工作中,我乡将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各项扶持政策和浙江衢州对口援建的支持,努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确保我乡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第五篇:二0一二年特色城镇建设工作计划
XX镇小城镇建设办公室
二0一二年特色城镇建设工作计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加快我镇特色城镇化进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协调城乡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创建宜居城镇,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百里沁河风光带而努力奋斗。
特色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根本要求,以特色城镇化建设为核心,因地制宜,特色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建设目标:以建设沁河生态廊道为目标
我们结合实际,创新思维,决定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城镇,用打造城市的标准打造城镇,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人口聚集、公益事业、生态绿化等工作,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1一、争创国家园林城镇
二、争创省级百强镇
三、切实做好沁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
四、切实做好洎水新村地质灾害治理安置建设工程
五、完成全镇“十三村”街巷硬化工程
六、做好“十村“环境整治及“五村”精品打造工程